CN103916494B - 编号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编号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16494B CN103916494B CN201410158259.9A CN201410158259A CN103916494B CN 103916494 B CN103916494 B CN 103916494B CN 201410158259 A CN201410158259 A CN 201410158259A CN 103916494 B CN103916494 B CN 1039164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main
- domain number
- recorded
- preset
- ad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号的处理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主域接收待加入从域发送的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包括: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根据预设域编号,或者预设域编号和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预设域编号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是否存在冲突;若判断出预设域编号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第一标识信息、预设域编号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将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待加入从域,以供待加入从域在预设域编号和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编号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将多台设备通过堆叠口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台虚拟设备的技术称之为堆叠技术,也可以称之为虚拟交换单元(Virtual Switch Unit;简称:VSU)技术。图1为现有技术中VSU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VSU堆叠拓扑中所有的单台设备称为成员设备,成员设备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两种角色:主设备和从设备;其中,主设备负责管理整个VSU堆叠。从设备隶属于主设备,根据主设备的指示运行对应的业务。一个VSU堆叠中只能有一台成员设备可以成为主设备,但是可以有多台从设备。
图2为现有技术中VXU的一个示意图,如图2所示,将多个VSU堆叠通过外联堆叠口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台更大的虚拟设备的技术称之为虚拟扩展单元(Virtual eXtendUnit;简称:VXU)技术。图3为现有技术中VXU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3所示,VXU堆叠拓扑中所有的VSU堆叠称为域,域按照功能不同,分为两种角色:主域和从域。其中,主域负责管理整个VXU堆叠,且该主域设备通常由硬件功能较强的设备(例如核心设备)组成。从域隶属于主域,根据主域的指示运行对应的业务,且该从域设备通常是由硬件能力较弱的设备(例如接入设备)组成。一个VXU堆叠中只能有一个主域,但是可以有多个从域。
另外,VXU堆叠中使用域编号来标识设备和配置设备,如图3所示,主域使用1来标识(即主域-1),从域分别用于从域-2、从域-3标识。相应的,VXU堆叠对外显示的设备信息中,设备1/1,设备1/2分别表示主域-1中的核心设备1和核心设备2;设备2/1,设备2/2分别表示从域-2中的接入设备1和接入设备2;设备3/1,设备3/2分别表示从域-3中的接入设备3和接入设备4。
目前,设备编号主要采用用户手动配置或者编号算法实现自动配置,但是,对于用户手动配置而言,当出现编号冲突时由于需要用户手动修改对应的配置,因此,对于VXU对端中作为从域使用的接入设备数量非常多时,需要耗费巨大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号的处理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手动配置而造成的工作量巨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编号的处理方法,包括:
主域接收待加入从域发送的请求报文,所述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所述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主域根据所述预设域编号,或者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是否存在冲突;
所述主域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所述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
所述主域将所述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所述待加入从域,以供所述待加入从域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所述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编号的处理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待加入从域发送的请求报文,所述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所述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域编号,或者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是否存在冲突;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所述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所述待加入从域,以供所述待加入从域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所述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主域接收待加入从域发送的请求报文,该请求报文包括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根据该预设域编号,或者该预设域编号和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若判断出预设域编号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第一标识信息、预设域编号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并将该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该待加入从域,以供该待加入从域在该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该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从而实现了自动配置域编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用户手动配置而造成的工作量巨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VSU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VXU的一个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VXU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编号的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编号的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编号的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编号的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编号的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为本发明编号的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主域接收待加入从域发送的请求报文,该请求报文包括:该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待加入从域启动后,若从域中的主设备读取到有效域编号,则将该有效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若从域中的主设备没有读取到有效域编号,则使用一个无效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其中,有效域编号属于有效域编号集合;无效域编号属于无效域编号集合。另外,该第一标识信息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另外,从域中的主设备将携带有该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的请求报文发送给主域中。若主域中的从设备接收到该请求报文,则将该请求报文转发给主域中的主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有效域编号集合可以预先配置,例如:可以定义为自然数集合[M,N],其中,N大于M。另外,不在该自然数集合[M,N]的属于无效域编号集合。
步骤102、主域根据该预设域编号,或者该预设域编号和该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是否存在冲突。
在本实施例中,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由主域记录,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者几种组合:域编号、域MAC、域状态和时间戳。其中,域编号对应的域状态表示该域编号对应的从域是否在线,举例来说,可以用标识“1”表示在线,用标识“0”表示不在线。域编号对应的域MAC表示该域编号对应的从域的MAC。域编号对应的时间戳表示该域编号被分配时的系统时间。
另外,可选地,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可以有如下三种情况表示:
情况A、域编号分配给从域且对应的从域在线;
情况B、域编号分配给从域且对应的从域不在线;
情况C、域编号未分配给从域。
举例来说,表一为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如表一所示:
表一
需要说明的是,主域在初始化时,主域上关于从域的域编号分配信息都属于情况C。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来说,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的可能情况有如下几种:
1、预设域编号不存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即说明主域中不支持该预设域编号,例如:该预设域编号为7,但是主域中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仅支持1至6,则说明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
2、预设域编号已经被除该待加入从域之外的从域正在应用,则说明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是举例说明,并不仅以上述几种为限。
步骤103、主域若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根据该第一标识信息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该第一标识信息、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该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
步骤104、主域将该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该待加入从域,以供该待加入从域在该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该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主域将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待加入从域,以供该待加入从域在该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该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因此在从域的MAC发生变化,例如设备替换(将从域1替换为从域2)时,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将从域1对应的预设域编号配置为从域2的预设域编号,遮样当该从域1离开主域而从域2加入主域时,域编号可以顺利继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主域接收待加入从域发送的请求报文,该请求报文包括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根据该预设域编号,或者该预设域编号和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若判断出预设域编号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第一标识信息、预设域编号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并将该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该待加入从域,以供该待加入从域在该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该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从而实现了自动配置域编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用户手动配置而造成的工作量巨大的问题。
图5为本发明编号的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步骤102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
步骤201、主域根据该预设域编号,查询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该预设域编号是否存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若存在,则执行步骤202;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205。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域编号不存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即说明主域中不支持该预设域编号,例如:该预设域编号为7,但是主域中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仅支持1至6,则说明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
步骤202、主域判断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若存在,则执行步骤203;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206。
在本实施例中,主域判断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即说明该预设域编号没有被除该待加入从域之外的从域所占用,则主域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
步骤203、主域获取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
步骤204、主域判断该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是否相等;若不相等,则执行步骤205;若相等,则执行步骤206。
在本实施例中,主域判断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即说明该预设域编号被从域所占用,但是,该预设域编号占用的从域为待加入从域(即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相等)时,说明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另外,当该预设域编号占用的从域为除该待加入从域之外的从域(即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不相等)时,说明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
步骤205、主域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结束。
步骤206、主域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
图6为本发明编号的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步骤103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
步骤301、主域若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判断该第一标识信息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域编号;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302;若存在,执行步骤305。
步骤302、主域判断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该预设域编号;若存在,则执行步骤303;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306。
步骤303、主域判断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在线状态还是不在线状态;若是不在线状态,则执行步骤304;若是在线状态,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4、主域将该预设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结束。
步骤305、主域获取该第一标识信息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域编号,并将该第一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结束。
步骤306、主域从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未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未分配的域编号,并将该未分配的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结束。
步骤307、主域从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已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待选域编号并将该待选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其中,该待选域编号对应的状态为不在线状态,且所述待选域编号对应的时间戳早于除该待选域编号之外的其他已分配的域编号对应的时间戳。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步骤307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主域从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未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未分配的域编号,并将该未分配的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主域若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则使用该预设域编号作为待加入的域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主域为上线的从域(即待加入从域)完成域编号分配之后,需要记录该待加入域编号对应的分配信息,该信息至少要包括如下内容:域编号、域MAC、域状态(标识为1)和时间戳。另外,当该从域下线时,主域可以更新对应记录中的域状态由标识为1转换为标识为0。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图1至图3任一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该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该待加入从域,以供该待加入从域在该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该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当该从域重新加入主域时,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即为该待加入域编号,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域编号冲突的问题。
另外,可选地,对于从域中多台成员设备,从域的主设备会把待加入域编号同步到所有成员设备,从而当从域整机复位时,无论哪个成员设备成为从域的主设备,也无论从域的MAC是否发生变化,从域的预设域编号都和主域之前分配给它的待加入域编号保持一致,进而保证了从域重新加入主域时,域编号还是原来的。
可选地,主域中设备也可以保存从域的标识信息和域编号的对应的关系,以增加从域配置丢失情况的可用性支持。
图7为本发明编号的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收发模块11、判断模块12和处理模块13;其中,收发模块11用于接收待加入从域发送的请求报文,该请求报文包括:该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判断模块12用于根据该预设域编号,或者该预设域编号和该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是否存在冲突;处理模块13用于若该判断模块12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根据该第一标识信息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该第一标识信息、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该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该收发模块11还用于将该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该待加入从域,以供该待加入从域在该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该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执行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主域接收待加入从域发送的请求报文,该请求报文包括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根据该预设域编号,或者该预设域编号和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若判断出预设域编号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第一标识信息、预设域编号和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并将该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该待加入从域,以供该待加入从域在该预设域编号和该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该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从而实现了自动配置域编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用户手动配置而造成的工作量巨大的问题。
图8为本发明编号的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判断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该预设域编号,查询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该预设域编号是否存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若判断出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该预设域编号,则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
可选地,该判断模块12还具体用于若判断出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该预设域编号,则判断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若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则获取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并判断该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是否相等;若判断出该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不相等,则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
可选地,该判断模块12还具体用于若判断出该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相等,则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或者,该判断模块12还具体用于若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则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
另外,该处理模块13还用于若该判断模块12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和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则将该预设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
可选地,处理模块13包括:判断单元131、获取单元132和域编号分配单元133;判断单元131用于判断该第一标识信息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域编号;获取单元132用于若该判断单元131判断出该第一标识信息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对应的域编号,则获取该第一标识信息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域编号;域编号分配单元132用于将该第一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
可选地,该判断单元131还用于若判断出该第一标识信息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对应的域编号,则判断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该预设域编号;若判断出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该预设域编号,则判断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在线状态还是不在线状态;该域编号分配单元133还用于若该判断单元131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不在线状态,则将该预设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
可选地,该域编号分配单元133还用于若该判断单元131判断出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该预设域编号,则从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未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未分配的域编号,并将该未分配的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
可选地,该域编号分配单元133还用于若该判断单元131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在线状态,则从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已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待选域编号并将该待选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其中,该待选域编号对应的状态为不在线状态,且所述待选域编号对应的时间戳早于除该待选域编号之外的其他已分配的域编号对应的时间戳;或者,
该域编号分配单元133还用于若该判断单元131判断出该预设域编号在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在线状态,则从该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未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未分配的域编号,并将该未分配的域编号作为该待加入域编号。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执行图5或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编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域接收待加入从域发送的请求报文,所述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所述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主域根据所述预设域编号,或者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是否存在冲突;
所述主域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所述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
所述主域将所述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所述待加入从域,以供所述待加入从域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所述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
其中,所述主域根据所述预设域编号,或者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是否存在冲突,具体包括:
所述主域根据所述预设域编号,查询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是否存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
则所述主域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具体包括:
所述主域若判断出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则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
所述主域若判断出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则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
所述主域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则获取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是否相等;
所述主域若判断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不相等,则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
所述主域若判断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相等,则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
所述主域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则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主域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则将所述预设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所述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域编号;
若判断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对应的域编号,则获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域编号,并将所述第一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判断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对应的域编号,则判断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所述预设域编号;
若判断出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则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在线状态还是不在线状态;
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不在线状态,则将所述预设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
若判断出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则从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未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未分配的域编号,并将所述未分配的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
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在线状态,则从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已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待选域编号并将所述待选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其中,所述待选域编号对应的状态为不在线状态,且所述待选域编号对应的时间戳早于除所述待选域编号之外的其他已分配的域编号对应的时间戳;或者,
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在线状态,则从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未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未分配的域编号,并将所述未分配的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
5.一种编号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待加入从域发送的请求报文,所述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待加入从域的预设域编号和所述待加入从域的第一标识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域编号,或者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是否存在冲突;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则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为所述待加入从域分配对应的待加入域编号;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待加入域编号发送给所述待加入从域,以供所述待加入从域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待加入域编号不相等时,将所述待加入域编号作为预设域编号进行保存;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域编号,查询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是否存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若判断出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则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
所述判断模块还具体用于若判断出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则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则获取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是否相等;若判断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不相等,则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存在冲突;
所述判断模块还具体用于若判断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相等,则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
所述判断模块还具体用于若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对应的标识信息,则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和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的域编号不存在冲突,则将所述预设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
7.根据权利要求5至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域编号;
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对应的域编号,则获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域编号;
域编号分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若判断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对应的域编号,则判断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是否存在所述预设域编号;若判断出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存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则判断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在线状态还是不在线状态;
所述域编号分配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不在线状态,则将所述预设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
所述域编号分配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不存在所述预设域编号,则从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未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未分配的域编号,并将所述未分配的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
所述域编号分配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在线状态,则从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已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待选域编号并将所述待选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其中,所述待选域编号对应的状态为不在线状态,且所述待选域编号对应的时间戳早于除所述待选域编号之外的其他已分配的域编号对应的时间戳;或者,
所述域编号分配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预设域编号在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对应的状态是在线状态,则从所述记录的域编号的分配信息中未分配的域编号中选择一个未分配的域编号,并将所述未分配的域编号作为所述待加入域编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58259.9A CN103916494B (zh) | 2014-04-18 | 2014-04-18 | 编号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58259.9A CN103916494B (zh) | 2014-04-18 | 2014-04-18 | 编号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16494A CN103916494A (zh) | 2014-07-09 |
CN103916494B true CN103916494B (zh) | 2017-08-25 |
Family
ID=51041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58259.9A Active CN103916494B (zh) | 2014-04-18 | 2014-04-18 | 编号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164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22693A (zh) * | 2020-12-31 | 2021-05-18 | 陕西天基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实现微型室内分布系统自适应编号的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4663A (zh) * | 2005-12-31 | 2006-06-28 |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中文件的访问方法 |
CN101068250A (zh) * | 2007-06-08 | 2007-11-0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设备id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1159672A (zh) * | 2007-11-09 | 2008-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设备号的分配方法 |
CN102655462A (zh) * | 2012-04-09 | 2012-09-05 | 深圳市佳信捷电子有限公司 | 批量升级嵌入式网络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701631A (zh) * | 2013-12-05 | 2014-04-0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配置自动部署方法和设备 |
-
2014
- 2014-04-18 CN CN201410158259.9A patent/CN1039164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4663A (zh) * | 2005-12-31 | 2006-06-28 |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中文件的访问方法 |
CN101068250A (zh) * | 2007-06-08 | 2007-11-0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设备id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1159672A (zh) * | 2007-11-09 | 2008-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设备号的分配方法 |
CN102655462A (zh) * | 2012-04-09 | 2012-09-05 | 深圳市佳信捷电子有限公司 | 批量升级嵌入式网络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701631A (zh) * | 2013-12-05 | 2014-04-0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配置自动部署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16494A (zh) | 2014-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8621B (zh) |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自动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2495910B (zh) | 实现异构系统数据定时同步的装置和方法 | |
RU2010121231A (ru) | Назначение временного идентификатора абонентск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ым узлом, управляемым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ей | |
CN102098354B (zh)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地址分配方法及服务器 | |
CN102143247B (zh) | 地址分配和配置的方法、地址分配服务器及主机 | |
TW201611559A (zh) | 自動產生伺服器網路拓撲的方法與系統 | |
CN102025630A (zh) | 负载均衡方法及负载均衡系统 | |
CN109962806B (zh) | 一种传送网子切片管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4917849A (zh)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接入控制器及网络节点 | |
CN107222327A (zh) | 一种基于云平台管理服务器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800454B (zh) | 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多联机空调系统 | |
CN105450964B (zh) | 对录像数据进行云存储的方法、系统及管理节点 | |
CN102571818B (zh) | 测试仪表复用方法、设备及系统 | |
US20160183229A1 (en) | Ip phone network system, server apparatus, ip exchange and resource capacity expansion method | |
EP2869641A1 (en) | Network path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CN102185737A (zh) | 一种自动获取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0166857A (zh) | 一种光纤通道交换机动态配置的实现方法 | |
CN103916494B (zh) | 编号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
CN112689029A (zh) | 一种获取群组用户的ip地址的方法和装置及设备 | |
CN107566505A (zh) | 数据存储资源管理方法、主节点、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10784982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wavelength channels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 |
CN112804276B (zh) | 虚拟化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通信系统 | |
CN105791149B (zh)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6550060B (zh) | 一种网络管理接口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 |
JP2010263507A (ja) | パケット中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Cangshan District of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2 Jinshan Road No. 618 Garden State Industrial Park 19 floor Patentee after: RUIJIE NETWORK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angshan District of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2 Jinshan Road No. 618 Garden State Industrial Park 19 floor Patentee before: Fujian Xingwangruijie Network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