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6253A - 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16253A CN103916253A CN201410108053.5A CN201410108053A CN103916253A CN 103916253 A CN103916253 A CN 103916253A CN 201410108053 A CN201410108053 A CN 201410108053A CN 103916253 A CN103916253 A CN 1039162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transport stream
- transmission
- sub
- to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353 relaye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LNBMPZUVDTASE-HXIISURNSA-N (2r,3r,4s,5r)-2-amino-3,4,5,6-tetrahydroxyhexanal;sulfu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S([O-])(=O)=O.O=C[C@H]([NH3+])[C@@H](O)[C@H](O)[C@H](O)CO.O=C[C@H]([NH3+])[C@@H](O)[C@H](O)[C@H](O)CO WLNBMPZUVDTASE-HXIISURN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多路径传输步骤和多播传输步骤;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该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多路径传输步骤用于基于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路径传输策略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多播传输步骤用于基于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播传输策略进行信息内容分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是计算机网络,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上应用的不断发展变化,基于TCP/IP的现有互联网也逐渐暴露出许多的不适应。当前,互联网上主要暴露出的问题有:不安全、移动性差、可靠性差、灵活性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国内外主要有“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简单地讲,凡不改变互联网IP的主体地位,则属于“改良”;而想要替代IP的主体地位的网络就叫“革命”。目前国际上有很多研究机构进行未来的网络的设计研究,而ICN则是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ICN)是一类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模型。ICN的主要思想来源于对当今互联网上应用的改变的观察。当今互联网在起源之初,主要的应用需求是计算资源共享,而经过5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互联网的主要使用需求是内容的获取和分发。虽然应用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但互联网的体系结构仍然是Host-to-Host通信模式,对于以发布和获取信息为主的互联网,Host-to-Host通信模式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每次存取内容,都要间接映射到内容所在的设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CN将采用一定规则命名的内容作为其体系结构的细腰。每个内容被赋予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用户获取内容时不需要事先查询内容所在的位置,而是直接用该内容的名字表达。ICN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针对内容进行缓存,从而极大增加信息传输的效率;同时,针对内容本身进行安全认证,比传统网络更加安全。目前关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主要体系结构模型主要有DONA、CCN/NDN、PSIRP/PURSUIT、SOFIA、NetInf等。
ICN只是一种抽象的体系模型,为了方便叙述,在此简要介绍一种ICN的实现方案,Service-oriented ICN(SOFIA)体系结构模型。
SOFIA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把服务的名字作为体系结构的细腰部分,使得应用程序无需知道服务的位置而直接访问服务本身。服务可以是视频直播、网络电话、网页等。SOFIA中的路由器具有服务处理能力,比如缓存服务传输的内容、聚和相同的服务请求等。
图1为SOFIA的体系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拥塞控制,服务层(Service Layer)负责服务连接的建立、维护和管理,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端到端的数据包转发,还包括: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和链路层(Comm Medias)。SOFIA采用混合式路由:基于服务的路由和基于地址的路由。请求服务时根据服务名查询服务转发表,数据传输时根据网络地址查询数据转发表。
图2为SOFIA服务转发和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SOFIA中,服务请求和数据传输的过程。首先客户端a生成一个服务实例Inst1(服务实例是服务连接针对不同内容的实例化),然后发送请求服务X的服务请求。服务请求在经过中间路由器R1、R2、R3时都查询服务转发表SFIB,最终到达服务器c。c收到服务请求后,新建服务实例XInst1,并完成XInst1到远端服务实例的映射。接下来,c回复的数据包在经过中间路由器时会查询数据转发表(根据地址路由)。a在收到c的回复后,会完成本地服务实例Inst1到远端服务实例XInst1的映射。至此连接完全建立,后续的数据传输都将查询数据转发表。
在ICN中,当进行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时,网络中往往会产生一定数量重复拷贝的数据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多路径和多播信息传输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包重复拷贝,占用带宽,造成带宽浪费和高时延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所述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路径传输步骤:用于基于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路径传输策略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上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还包括:
总传输流步骤: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所述总传输流分发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步骤:用于通过所述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上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径传输策略为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由所述总传输流在数据请求端根据不同的调度策略选择所述子传输流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径传输步骤包括:
发送请求步骤:在发送数据时,所述总传输流根据调度策略将数据内容请求更新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中,并进行所述子传输流的参数设置后,通过所述子传输流发送所述数据内容请求;
接收信息步骤:从所述子传输流接收子数据内容,并将接收到的所述子数据内容进行整合,组成完整的数据内容提供给上层应用程序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采用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所述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路径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路径传输策略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上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还包括:
总传输流模块: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所述总传输流分发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所述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播传输步骤:用于基于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播传输策略进行信息内容分发。
上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还包括:
总传输流步骤: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所述总传输流分发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步骤:用于通过所述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上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播传输策略为内容提供商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向中继路由器发送数据请求,同时在所述中继路由器通过所述多个子传输流向多个数据请求端提供内容。
上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播传输步骤还包括:
路由器接收请求步骤:路由器接收客户端的数据请求X后,在路由器请求表中进行请求X的操作查询;
建立总传输流步骤:当所述路由器在所述录取接收请求步骤中查找匹配数据请求X的操作为中继RELAY,则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所述总传输流;
请求聚合步骤:当所述路由器继续收到其他客户端的所述数据请求X后,进行请求的聚合,通过上行的所述总传输流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所述数据请求X;
数据分发步骤:将数据内容下行通过多个子传输流分发到各个发出所述数据请求X的客户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采用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所述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播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播传输策略进行信息内容分发。
上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还包括:
总传输流模块: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所述总传输流分发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减少网络中一对多传输时造成的数据包重复拷贝,对于某些网络服务比如视频直播等可以有效提高带宽的利用率。同时,客户端可以灵活定制传输方案以达到低时延、高速度、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SOFIA的体系模型示意图;
图2为SOFIA服务转发和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路径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播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多路径信息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多播信息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信息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信息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附图标记:
1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 2 多路径传输模块
3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 4 多播传输模块
11 总传输流模块 12 子传输流模块
31总传输流模块 32 子传输流模块
S1~S4、S11~S12、S21~S22、S41~S44: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施行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示对本发明做出了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ICN中一对多传输时的数据包重复拷贝次数,提高传输链路的有效利用率。
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ICN中的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式,然后实现了基于该模式的两种传输策略:多路径策略和多播策略。比如:当多个客户端请求同一个内容时,在链路上会存在大量的重复拷贝的数据包,降低了传输链路的有效利用率。为此,提出了基于一对多传输模式的多播策略,可有效减少数据包的拷贝次数,降低链路占用率。由于ICN是通过内容名字来获取数据内容,其信息的请求具有地址无关的特性,因此提出了基于一对多传输模式的多路径策略,可以灵活地定制调度算法,加快客户端数据获取的速度,减少数据获取时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图3为本发明多路径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S1: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路径传输步骤S2:用于基于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路径传输策略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S1还包括:
总传输流步骤S11: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总传输流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步骤S12:用于通过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其中,多路径传输策略为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由所述总传输流在数据请求端根据不同的调度策略选择所述子传输流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多路径传输步骤S2还包括:
发送请求步骤S21:在发送数据时,总传输流根据调度策略将数据内容请求更新到多个子传输流中,并进行子传输流的参数设置后,通过子传输流发送数据内容请求;
接收信息步骤S22:从子传输流接收子数据内容,并将接收到的子数据内容进行整合,组成完整的数据内容提供给上层应用程序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图4为本发明多播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方法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S3: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播传输步骤S4:用于基于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播传输策略进行信息内容分发。
其中,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S3还包括:
总传输流步骤S31: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总传输流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步骤S32:用于通过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其中,多播传输策略为内容提供商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向中继路由器发送数据请求,同时在中继路由器通过多个子传输流向多个数据请求端提供内容。
其中,多播传输步骤S4还包括:
路由器接收请求步骤S41:路由器接收客户端的数据请求X后,在路由器请求表中进行请求X的操作查询;
建立总传输流步骤S42:当路由器在录取接收请求步骤中查找匹配数据请求X的操作为中继RELAY,则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总传输流;
请求聚合步骤S43:当路由器继续收到其他客户端的数据请求X后,进行请求的聚合,通过上行的总传输流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数据请求X;
数据分发步骤S44:将数据内容下行通过多个子传输流分发到各个发出所述数据请求X的客户端。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1、信息传输模式建立:一种ICN中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式。其特征是对于某一内容X建立一条总传输流Flow<X>,同时该Flow会维护多个子传输流SubFlow<Local,Remote>,每个子传输流负责和不同的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传输信息时,由Flow<X>基于调度策略将信息传输任务分发到各个子传输流,由各个子传输流分别跟远端主机进行传输;接收数据时,由总传输流负责将各个子流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复用,组成完整的内容传递给上层应用。
2、多路径信息传输:一种ICN中基于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的多路径传输策略(Multipath)。其本质是将1所示的信息传输模式在ICN中数据请求端的应用。其特征是数据请求端通过多次发送相同的数据请求,可以跟不同远端服务器建立子传输流。子传输流负责和远端服务器进行信息传输。基于可定制的调度策略以及不同子传输流的传输时延等网络状况信息,总传输流会做传输任务的分发,以实现更快、更灵活地信息传输。
3、多播信息传输:一种ICN中基于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的多播传输策略(Multicast)。其本质是将1所示的信息传输模型在ICN中的中继路由器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维护从服务器端开始的一颗多播层级树。数据请求端为树的叶子节点,网络中具有中继功能的路由器为树的内部节点,内部节点需要维护两条总传输流,上行的Flow负责和父节点通信,下行的Flow针对每个孩子节点都要维护一个SubFlow。信息的传输变为从根节点开始依次向底层节点蔓延的过程。同时可支持叶节点动态地添加和删除。
首先,本发明提出一种ICN中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式。其次,基于该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式设计实现两种信息传输策略:多路径策略和多播策略。本发明内容具体叙述如下:
1、ICN中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式
本部分先介绍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式的一般性的实现方式,然后以SOFIA体系结构为例,讲述具体的应用过程。
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式为特定内容的传输维护一条总传输流(Flow),总传输流又维护多个子传输流(SubFlow)。总传输流负责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FlowState),并将信息传输任务分发给子传输流。子传输流负责和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在一对多的信息传输中,不同传输策略的传输流的建立过程是不同的,本文后面会说明多路径策略和多播策略的一对多传输流的建立过程。此处我们具体叙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式是如何工作的。
假设主机A已经建立了Flow来请求内容X,并建立了subNum条SubFlow,SubFlow编号为0、1、2……subNum-1。首先需要把对内容X的请求划分成多个X子内容的请求,可以采用分块的策略或者字节级别的序列号方式。如果采用分块的方式,并且用(NAME:Block)的形式表示分块,主机A会产生一系列的子块请求,Request<X:1>,Request<X:2>,Request<X:3>等。如果采用均匀的调度策略,主机A将把Request<X:blockNum>分发给编号为(blockNum%subNum)的子传输流,子传输流会负责该内容块的请求和接收工作。总传输流负责将各个子传输流收到的数据块进行整合,组成完整的数据内容提供给上层应用程序。
在这种一对多的信息传输中,可以通过各个子传输流的传输时延等信息判定网络链路状况,从而选择传输时延较小的子传输流分发较多的传输请求。或者,每一个内容子块的请求都分发给所有的子传输流,然后只需处理最早接收到的子块数据即可。总而言之,基于这种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式,可以采用各种调度策略来满足传输需要。一对多的传输模式同传统的MPTCP本质上是不同的。MPTCP是在两个端点的同一TCP连接之上利用了多个路径进行数据传输,而一对多的传输模式中,单个传输流可以同时和多个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传输。
下面以SOFIA体系结构为例,具体讲述一对多的传输模型是如何实现的。在SOFIA中,单个客户端可以通过单个服务实例可以发送多个服务请求,每个请求都将和远端建立一个服务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单个本地服务实例到多个远端服务实例的映射。如图2所示,NIL表示未知服务器,如果客户端a通过本地实例1为Inst1再发送一个服务请求,那么客户端a将和服务器d建立服务连接。假设服务器d建立的服务实例2为XInst2,那么客户端a将存在映射:Inst1->(XInst1,c),(XInst2,d)。对于客户端a来说,这里,Inst1就可以看作服务X的总传输流,Inst1->(XInst1,c)以及Inst1->(XInst2,d)则可以看作子传输流。当接收到上层应用的数据请求后,a既可以通过映射Inst1->(XInst1,c)发送数据请求,也可以通过映射Inst1->(XInst2,d)发送数据请求,还可以先将数据请求分块,然后分别用不同的映射发送数据请求子块,这就对应于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式中的调度策略。此处,由于服务器c和服务器d在网络拓扑的位置相同,所以应用均匀的调度策略可能较好。假设a请求X.example.jpeg,那么就划分为X.example.jpeg:1,X.example.jpeg:2等,并均匀地发给不同的远端服务实例。远端服务器收到数据块请求后,会通过块号和块大小计算出数据偏移,取出相应数据块内容,构成数据包回复给客户端。当然,需要预先和远端服务器约定好数据块的大小(SOFIA中一个数据块为1024字节)。当Inst1收到数据块回复后,需要处理数据块的乱序以及完整性问题,数据完成整合后再传给上层应用。
2、基于一对多模式的多路径传输策略
ICN中的多路径策略的本质是本文提出的ICN中一对多的信息传输模型在数据请求端的应用。在ICN中采用多路径策略进行数据传输时,总传输流Flow<X>负责维护总体传输信息的状态FlowState,各个子传输流SubFlow负责向各自的远端服务器请求及传输数据,并维护传输状态SubFlowState。对上层应用程序来说,它只看到一个单一的总传输流Flow,而在数据传输时,由Flow基于特殊的调度机制来选择子传输流SubFlow<Client,Server>进行实际的数据传输。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多路径信息传输方法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在ICN中进行多路径策略进行数据传输的一个例子。一开始,客户端a发送的内容X的请求被路由器R1和R2转发给服务器b。在客户端a上,请求X的总传输流Flow<X>只有一个子传输流SubFlow<a,b>。为了增加Flow<X>的数据传输的吞吐量,客户端a可以重新发送获取内容X的请求。如果b有另外一个网络地址,那么b会将一个新的SubFlow<b,a>绑定到和客户端a的通信中。其他的提供X内容的服务器c和d也会绑定流到a。现在,a的总传输流Flow<X>已经有了3个子传输流flow,分别是SubFlow<a,b>,SubFlow<a,c>,SubFlow<a,d>。现在客户端a可以通过调度算法,通过三个子流SubFlow来获取内容X。并且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可以动态地添加或删除子流SubFlow。
与传统的多路径传输协议不同,ICN中的多路径策略数据传输可以充分利用多个不同的服务器,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服务器。多路径策略的数据处理流程如下:多路径策略需要在客户端的协议栈中执行。流的建立过程由协议栈负责完成。以下伪代码主要描述采用多路径策略的客户端在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时的相关处理流程。在发送数据时,首先运行调度策略,将想要的数据内容及信息(块号或序列号等)更新到各个子流subFlow中,并设置subFlow的args字段,将data字段根据args参数从main Flow中拷贝到subFlow中,然后对每一个子流调用send过程,发送相应的数据请求。
在处理接收过程时,首先在总传输流main的各个子流上接收数据。当接收完数据后,遍历所有子流,根据子流的args字段(发送时设置的参数字段)将子流中收到的数据插入到总传输流(main->data)中。经过两次遍历之后,main中就得到了完整数据内容。经过这样的处理,就完成了各个传输子流数据的复用过程。对上层应用来说,底层的多路径策略是透明的。
3、基于一对多模式的多播传输策略
多播策略是一种网络功能,它能有效地促进信息的分发。我们将在ICN中内容的多播策略定义为:单个内容提供商通过总传输流Flow同时向一组数据请求端提供内容分发。为了实现这个功能,需要支持多播策略的ICN路由器配合。ICN的路由器需要具备中继的功能,即它可以将多个客户端的请求进行聚合,然后通过上行的Flow,向上层的ICN路由器或者内容提供商发送一个数据请求。下行的Flow负责向客户端分发数据,所以下行的Flow需要维护多个SubFlow,每个SubFlow和一个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在上行的Flow收到数据后,将数据拷贝到下行Flow的SubFlow并发送。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多播信息传输方法示意图,图6所示为在ICN中进行多播策略进行数据传输的一个例子。假设内容X是一个需要多播特性的内容,a、b和c为客户端(Consumer),d为服务器(Server),而在ICN中的路由器R(Router)转发表中对应该请求的操作动作是RELAY。那么当路由器R收到一个来自客户端a的请求时,它会用数据包的请求字段作为KEY,查询路由器的请求表。由于请求X对应的操作是RELAY,那么路由器会主动和客户端a以及服务器d分别建立一个总传输流Flow。当收到来自客户端b和c的针对内容X的请求时,路由器发现它之前已经对内容X做了中继,因此,路由器会分别和客户端b和c建立子传输流SubFlow,并且来自客户端b和c的请求将不会被再转发。现在a,b和c都在路由器上订阅了X内容。内容提供商只需要将内容拷贝一份发送给路由器,而路由器负责将X内容分发给客户端a,b和c。
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可以有多个具有中继功能的路由器。从服务器开始的所有的流可以形成一个多播树。在树的每条边上只需要对对内容进行一次拷贝传输。客户端a通过发送一个Terminate Packet给中继路由器R,来退出多播过程。在收到客户端a发来的Terminate Packet后,路由器主动断开和客户端a的流传输(断开一条子传输流)。如果所有的down-stream实体(可能是客户端或中继路由器)都取消了在中继路由器R上对内容X的订阅,那么路由器R就可以断开它和up-stream路由器的流传输。当服务器和所有的中继路由器都断开流传输之后,多播策略的处理就结束了。多播策略的数据处理流程如下:
当请求包到达路由器时,会先查找路由器的内容转发表,根据查询到的对应条目执行相应动作。如果该内容的转发规则是RELAY的话,则查询该路由器是否已和远端服务器建立流传输。如果路由器还没有和服务器建立流传输,则先和服务器建立上行总传输流server_Flow,然后产生一个下行总传输流client_Flow,在该client_Flow中新建一个子传输流SubFlow<local,remote>,负责和该客户端通信。如果路由器已经和远端服务器建立了流传输通道server_Flow,则只要在client_Flow中和新到的客户端建立子流SubFlow<local,remote>进行传输。另外,在中继路由器上需要维护Server_Flow到Client_Flow的映射,用FlowMap<Flow1,Flow2>来实现。核心的处理过程见伪代码handle_request。
当路由器从server_Flow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数据时,首先根据FlowMap映射找到server_Flow对应的负责和所有客户端进行信息传递的client_Flow。将server_Flow收到的数据拷贝到ClientFlow的各个子传输流中,最后对每个子传输流都调用send函数,将数据发送给各个客户端。处理过程的核心伪代码见handle_data。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采用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图7为本发明信息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一,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1: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路径传输模块2:用于基于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路径传输策略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其中,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1还包括:
总传输流模块11: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总传输流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模块12:用于通过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采用如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图8为本发明信息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3: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播传输模块4:用于基于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播传输策略进行信息内容分发。
其中,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3还包括:
总传输流模块31: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总传输流分发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模块32:用于通过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所述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路径传输步骤:用于基于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路径传输策略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还包括:
总传输流步骤: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所述总传输流分发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步骤:用于通过所述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径传输策略为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由所述总传输流在数据请求端根据不同的调度策略选择所述子传输流进行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径传输步骤包括:
发送请求步骤:在发送数据时,所述总传输流根据调度策略将数据内容请求更新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中,并进行所述子传输流的参数设置后,通过所述子传输流发送所述数据内容请求;
接收信息步骤:从所述子传输流接收子数据内容,并将接收到的所述子数据内容进行整合,组成完整的数据内容提供给上层应用程序使用。
5.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所述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路径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路径传输策略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还包括:
总传输流模块: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所述总传输流分发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7.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所述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播传输步骤:用于基于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播传输策略进行信息内容分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步骤还包括:
总传输流步骤: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所述总传输流分发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步骤:用于通过所述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播传输策略为内容提供商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向中继路由器发送数据请求,同时在所述中继路由器通过所述多个子传输流向多个数据请求端提供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播传输步骤还包括:
路由器接收请求步骤:路由器接收客户端的数据请求X后,在路由器请求表中进行请求X的操作查询;
建立总传输流步骤:当所述路由器在所述录取接收请求步骤中查找匹配数据请求X的操作为中继RELAY,则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所述总传输流;
请求聚合步骤:当所述路由器继续收到其他客户端的所述数据请求X后,进行请求的聚合,通过上行的所述总传输流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所述数据请求X;
数据分发步骤:将数据内容下行通过多个子传输流分发到各个发出所述数据请求X的客户端。
11.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为通过一总传输流维护信息的总体传输任务,并通过所述总传输流将信息的所述总体传输任务分发到多个子传输流,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输;
多播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一对多信息传输模式,采用多播传输策略进行信息内容分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模式建立模块还包括:
总传输流模块:用于维护信息传输的总体状态,并基于不同分发策略将所述总传输流分发到所述多个子传输流;
子传输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子传输流与远端主机进行信息传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08053.5A CN103916253A (zh) | 2014-03-21 | 2014-03-21 | 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08053.5A CN103916253A (zh) | 2014-03-21 | 2014-03-21 | 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16253A true CN103916253A (zh) | 2014-07-09 |
Family
ID=51041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08053.5A Pending CN103916253A (zh) | 2014-03-21 | 2014-03-21 | 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16253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1423A (zh) * | 2016-01-21 | 2016-06-15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一种基于多路径传输的农机调度方法及监控终端 |
CN106161252A (zh) * | 2016-06-14 | 2016-11-23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应用于内容中心网的负载均衡方法 |
CN108123947A (zh) * | 2017-12-21 | 2018-06-05 | 重庆脉实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一对多音视频直播实现方法 |
CN108370322A (zh) * | 2015-12-09 | 2018-08-03 | Idac控股公司 | 信息中心网络内的锚定因特网协议多播服务 |
CN109328450A (zh) * | 2016-08-17 | 2019-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径传输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9548008A (zh) * | 2017-08-15 | 2019-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侧对远端用户设备的识别和控制方法以及设备 |
CN111034121A (zh) * | 2017-06-30 | 2020-04-17 | Idac控股公司 | Http响应的自组织链路本地多播传送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8023A (zh) * | 2004-03-10 | 2005-09-14 | 浙江大学 | 适合数字媒体发布业务的网络结构与传输方法 |
US20130039249A1 (en) * | 2011-08-12 | 2013-02-14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eamless Mobility Schemes in Named-Data Networking Using Multi-Path Routing and Content Caching |
CN103516607A (zh) * | 2012-06-25 | 2014-01-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cdn多路径路由方法和系统 |
-
2014
- 2014-03-21 CN CN201410108053.5A patent/CN1039162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8023A (zh) * | 2004-03-10 | 2005-09-14 | 浙江大学 | 适合数字媒体发布业务的网络结构与传输方法 |
US20130039249A1 (en) * | 2011-08-12 | 2013-02-14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eamless Mobility Schemes in Named-Data Networking Using Multi-Path Routing and Content Caching |
CN103516607A (zh) * | 2012-06-25 | 2014-01-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cdn多路径路由方法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夏春梅 等: "信息中心网络研究综述",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388018B2 (en) | 2015-12-09 | 2022-07-12 | Idac Holdings, Inc. | Anchoring internet protocol multicast services in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s |
CN108370322A (zh) * | 2015-12-09 | 2018-08-03 | Idac控股公司 | 信息中心网络内的锚定因特网协议多播服务 |
CN108370322B (zh) * | 2015-12-09 | 2022-02-18 | Idac控股公司 | 信息中心网络内的锚定因特网协议多播服务 |
CN105681423A (zh) * | 2016-01-21 | 2016-06-15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一种基于多路径传输的农机调度方法及监控终端 |
CN106161252A (zh) * | 2016-06-14 | 2016-11-23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应用于内容中心网的负载均衡方法 |
CN106161252B (zh) * | 2016-06-14 | 2019-03-15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应用于内容中心网的负载均衡方法 |
CN109328450B (zh) * | 2016-08-17 | 2021-06-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径传输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3473535A (zh) * | 2016-08-17 | 2021-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径传输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9328450A (zh) * | 2016-08-17 | 2019-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径传输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US11349765B2 (en) | 2016-08-17 | 2022-05-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licy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path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device |
CN113473535B (zh) * | 2016-08-17 | 2023-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径传输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1034121A (zh) * | 2017-06-30 | 2020-04-17 | Idac控股公司 | Http响应的自组织链路本地多播传送 |
US11438440B2 (en) | 2017-06-30 | 2022-09-06 | Idac Holdings, Inc. | Ad-hoc link-local multicast delivery of HTTP responses |
CN109548008A (zh) * | 2017-08-15 | 2019-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侧对远端用户设备的识别和控制方法以及设备 |
CN109548008B (zh) * | 2017-08-15 | 2021-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侧对远端用户设备的识别和控制方法以及设备 |
US11528598B2 (en) | 2017-08-15 | 2022-12-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dentifying and controlling remote user equipment on network side |
CN108123947A (zh) * | 2017-12-21 | 2018-06-05 | 重庆脉实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一对多音视频直播实现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05164B (zh) | 代理拦截 | |
CN103916253A (zh) | 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
WO2018133454A1 (zh) | 远程服务访问路径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 |
JP3925188B2 (ja) |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レイヤ・マルチキャスト方法及び中継ノードシステム | |
CN105247822B (zh) | 一种用于建立网络服务链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518973B (zh) | 一种基于sdn环境的数据的可靠组播传输方法 | |
US2011027100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ntext Layer Switch | |
CN104717118A (zh) | 通过接入域管理服务绑定的方法及其节点 | |
CN100583801C (zh) | 一种动态建立组播虚拟局域网域的方法、系统及交换设备 | |
AU2008333190B2 (en) | Method of forwarding messages over a network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 |
WO2006133655A1 (fr) | Procede pour la transmission fiable de donnees utilisant un protocole de multidiffusion et de diffusion individuelle et hote pour la reception des donnees | |
WO2006063513A1 (en) | A method for realizing multicasting in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using a virtual router | |
CN101729589A (zh) | 一种提高端到端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267450A (zh) | 基于网络编码的分布式网络应用层组播路由方法 | |
CN106878310A (zh) | 命名数据网络下一种实时流数据分发的方法 | |
WO2012065531A1 (zh) | 实现中继选择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 |
CN108183967A (zh) | 适用于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OPC UA发布/订阅方法 | |
CN105872044A (zh) | 基于WebRTC的流媒体多级缓存网络加速系统和方法 | |
CN104506459B (zh) | 智慧协同网络中的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123526A (zh) | 一种大规模流媒体传输结构的实现方法 | |
CN106899641A (zh) | 数据资源的获取方法、服务器、控制设备和通信系统 | |
CN102801692B (zh) | 一种基于分裂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优化方法及系统 | |
WO2016202224A1 (zh) | 一种传输层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 | |
CN100490405C (zh) | 一种流媒体数据多点传输方法 | |
Dong et al. | On the cache-and-forward network architect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