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3078A - 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13078A CN103913078A CN201410159338.1A CN201410159338A CN103913078A CN 103913078 A CN103913078 A CN 103913078A CN 201410159338 A CN201410159338 A CN 201410159338A CN 103913078 A CN103913078 A CN 1039130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te gas
- straight
- temp waste
- thermal
- insulat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包括保温箱体1,保温箱体1的侧壁与高温废气管道2连通,保温箱体1的上端面上连接有直通排气装置3,保温箱体1的下端面上安装有换热器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清洗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回收利用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大部分的热能回收装置只是简单的换热箱,温度控制不精确,并且换热效率低。特别是在控制热风风量上,精确度很难保证,从而无法达到精确控制热交换介质温度的目的,进而影响设备的热交换效率,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包括保温箱体1,保温箱体1的侧壁与高温废气管道2连通,保温箱体1的上端面上连接有直通排气装置3,保温箱体1的下端面上安装有换热器4。
所述保温箱体1设有挡板5,挡板5位于高温废气管道2与保温箱体1侧壁连通口的下方,且挡板5上设有多个圆形的小孔6。
所述挡板5上设有多个圆形的小孔6,且多个圆形的小孔6都位于挡板5上背离高温废气管道2与保温箱体1侧壁连通口的区域。
直通排气装置3是由直通排气管7、气缸8、菌形阀9和连杆10四部分构成的,气缸8安装在直通排气管7内,菌形阀9位于直通排气管7底端出口的下方,连杆10位于直通排气管7内,且连杆10的顶端与直通排气管7内的气缸8连接,连杆10的底端伸出直通排气管7底端的出口与菌形阀9连接。
所述气缸8通过支架11固定安装在直通排气管7内。
所述直通排气管7底端出口处的下端面上设有密封垫12。
所述菌形阀9的上表面为圆形的平面,其下端面为球面。
所述高温废气管道2上设有电磁阀门13。
所述直通排气管7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4。
所述保温箱体1的下端面上还设有低温气体排放管15,且低温气体排放管15位于换热器4的正下方,换热器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形,换热器的表面上设有多个U形的换热管,且高温废气穿过换热器表面上的换热管后进入换热器内,然后经过换热器正下方的低温气体排放管排出。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可自动调整保温箱体内的温度,进而换热器内热量交换的平稳,无需人员操作,使用十分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箱体;2、高温废气管道;3、直通排气装置;4、换热器;5、挡板6、小孔7、直通排气管;8、气缸;9、菌形阀;10、连杆;11、支架12、密封垫;13、电磁阀门;14、温度传感器15、低温气体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是本发明所述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包括保温箱体1,保温箱体1的侧壁与高温废气管道2连通,保温箱体1的上端面上连接有直通排气装置3,保温箱体1的下端面上安装有换热器4。其中,所述保温箱体1设有挡板5,挡板5位于高温废气管道2与保温箱体1侧壁连通口的下方,且挡板5上设有多个圆形的小孔6;所述挡板5上设有多个圆形的小孔6,且多个圆形的小孔6都位于挡板5上背离高温废气管道2与保温箱体1侧壁连通口的区域;直通排气装置3是由直通排气管7、气缸8、菌形阀9和连杆10四部分构成的,气缸8安装在直通排气管7内,菌形阀9位于直通排气管7底端出口的下方,连杆10位于直通排气管7内,且连杆10的顶端与直通排气管7内的气缸8连接,连杆10的底端伸出直通排气管7底端的出口与菌形阀9连接;所述气缸8通过支架11固定安装在直通排气管7内;所述直通排气管7底端出口处的下端面上设有密封垫12;所述菌形阀9的上表面为圆形的平面,其下端面为球面;所述高温废气管道2上设有电磁阀门13;所述直通排气管7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保温箱体1的下端面上还设有低温气体排放管15,且低温气体排放管15位于换热器4的正下方。
本发明所述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为:
保温箱体,主要为高温废气的热交换过程提供独立的环境,使得经过保温箱体内的高温废气不与外界气体进行热量交换。
挡板,主要作用是改变由高温废气管道进入保温箱体的废气的走向,让进入保温箱体的高温废气沿着挡板再由另一端的小孔流向保温箱体的下半部分。
换热器,换热器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形,换热器的表面上设有多个U形的换热管,且换热管与保温箱体外部的蓄热装置连接。
气缸和连杆,气缸和连杆的作用是驱动菌形阀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直通排气装置的开关。
菌形阀,用于开关直通排气装置,当菌形阀向上挤压直通排气管的底端出口并通过密封垫形成密封结构时,直通排气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当菌形阀向下脱离直通排气管的底端出口时,直通排气装置处于打开状态。
具体过程过程:
在不使用本装置时,气缸和电磁阀门都不动作处于关闭状态,菌形阀向上挤压直通排气管的底端出口并通过密封垫形成密封结构,阻止直通排气管与保温箱体连通。
当本装置开始工作时,如果保温箱体内的温度不超过设定温度值,则电磁阀们开启,气缸不工作,此时高温废气通过高温废气管道进入保温箱体,然后经过挡板与保温箱体下部热交换器表面上的热交换管进行热交换。完成热交换的低温气体有低温气体排放管排出箱体外。
当本装置开始工作时,如果保温箱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值,则电磁阀们开启,气缸开始工作,气缸通过连杆驱动菌形阀向下动作脱离直通排气管底端出口,保温箱体内的高温废气就会流入直通排放管,从而降低保温箱体内的温度。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包括保温箱体(1),其特征在于,保温箱体(1)的侧壁与高温废气管道(2)连通,保温箱体(1)的上端面上连接有直通排气装置(3),保温箱体(1)的下端面上安装有换热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1)设有挡板(5),挡板(5)位于高温废气管道(2)与保温箱体(1)侧壁连通口的下方,且挡板(5)上设有多个圆形的小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上设有多个圆形的小孔(6),且多个圆形的小孔(6)都位于挡板(5)上背离高温废气管道(2)与保温箱体(1)侧壁连通口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直通排气装置(3)是由直通排气管(7)、气缸(8)、菌形阀(9)和连杆(10)四部分构成的,气缸(8)安装在直通排气管(7)内,菌形阀(9)位于直通排气管(7)底端出口的下方,连杆(10)位于直通排气管(7)内,且连杆(10)的顶端与直通排气管(7)内的气缸(8)连接,连杆(10)的底端伸出直通排气管(7)底端的出口与菌形阀(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8)通过支架(11)固定安装在直通排气管(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昕述直通排气管(7)底端出口处的下端面上设有密封垫(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形阀(9)的上表面为圆形的平面,其下端面为球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废气管道(2)上设有电磁阀门(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排气管(7)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1)的下端面上还设有低温气体排放管(15),且低温气体排放管(15)位于换热器(4)的正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59338.1A CN103913078A (zh) | 2014-04-16 | 2014-04-16 | 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59338.1A CN103913078A (zh) | 2014-04-16 | 2014-04-16 | 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13078A true CN103913078A (zh) | 2014-07-09 |
Family
ID=51038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59338.1A Pending CN103913078A (zh) | 2014-04-16 | 2014-04-16 | 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13078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84006A (en) * | 1969-06-03 | 1972-08-15 | Walter Spahn | Piston check valve |
DE2750956A1 (de) * | 1976-11-25 | 1978-06-08 | Braukmann Armaturen | Thermostat-ventil |
JPS5774592A (en) * | 1980-10-29 | 1982-05-10 | Kawasaki Heavy Ind Ltd | Automatic control for heat accumulating and releasing system by metallic hydride |
EP1498678A1 (de) * | 2003-07-12 | 2005-01-19 | Borsig GmbH | Wärmetauscher mit einem Bypassrohr |
CN1847638A (zh) * | 2004-12-14 | 2006-10-18 | 霍尼韦尔有限公司 | 用于废气冷却器的旁路 |
CN101031714A (zh) * | 2004-09-28 | 2007-09-05 | 株式会社T.Rad | Egr冷却器 |
CN101065637A (zh) * | 2004-11-24 | 2007-10-31 | 达纳加拿大公司 | 换热器的旁通阀 |
CN201202870Y (zh) * | 2008-06-03 | 2009-03-04 | 全龙浩 | 可用于多种驱动装置的流量控制恒温阀阀体 |
CN102460334A (zh) * | 2009-05-26 | 2012-05-16 | 丹福斯有限公司 | 阀装置 |
CN103119280A (zh) * | 2010-07-22 | 2013-05-22 | 威斯卡特工业有限公司 | 具有旁路的排气热回收系统 |
-
2014
- 2014-04-16 CN CN201410159338.1A patent/CN10391307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84006A (en) * | 1969-06-03 | 1972-08-15 | Walter Spahn | Piston check valve |
DE2750956A1 (de) * | 1976-11-25 | 1978-06-08 | Braukmann Armaturen | Thermostat-ventil |
JPS5774592A (en) * | 1980-10-29 | 1982-05-10 | Kawasaki Heavy Ind Ltd | Automatic control for heat accumulating and releasing system by metallic hydride |
EP1498678A1 (de) * | 2003-07-12 | 2005-01-19 | Borsig GmbH | Wärmetauscher mit einem Bypassrohr |
CN101031714A (zh) * | 2004-09-28 | 2007-09-05 | 株式会社T.Rad | Egr冷却器 |
CN101065637A (zh) * | 2004-11-24 | 2007-10-31 | 达纳加拿大公司 | 换热器的旁通阀 |
CN1847638A (zh) * | 2004-12-14 | 2006-10-18 | 霍尼韦尔有限公司 | 用于废气冷却器的旁路 |
CN201202870Y (zh) * | 2008-06-03 | 2009-03-04 | 全龙浩 | 可用于多种驱动装置的流量控制恒温阀阀体 |
CN102460334A (zh) * | 2009-05-26 | 2012-05-16 | 丹福斯有限公司 | 阀装置 |
CN103119280A (zh) * | 2010-07-22 | 2013-05-22 | 威斯卡特工业有限公司 | 具有旁路的排气热回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25131U (zh) | 空压机换热回收系统 | |
CN203396264U (zh) | 一种小型二管程冷却器 | |
CN204301574U (zh) | 一种新型热水供应装置 | |
CN201837256U (zh) | 一种窑头冷却器的有效降温和余热利用装置 | |
CN204495131U (zh) | 高效旋流式烟气冷却换热装置 | |
CN104748576A (zh) | 一种自动控制温度的密封式冷却塔 | |
CN205860511U (zh) | 一种分级加热的太阳能热水器 | |
CN103913078A (zh) | 高温废气热能回收装置 | |
CN203810565U (zh) | 便携式冷暖一体机 | |
CN203323157U (zh) | 蒸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2119278U (zh) | 全自动旋转定时吹灰吹垢节能器 | |
CN203798205U (zh) | 工业废气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 |
CN204514069U (zh) | 一种基于水泥窑头废气的余热换热器 | |
CN204447364U (zh) | 一种蒸馏釜冷凝系统 | |
CN103335411A (zh) | 带防漏报警的集中供热水装置 | |
CN203508316U (zh) | 一种高效槽液加热系统 | |
CN203869134U (zh) | 一种采暖一体机系统 | |
CN103868377B (zh) | 工业废气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 |
KR101144456B1 (ko) | 가스로 시스템 및 상기 가스로 시스템 제어 방법 | |
CN203687677U (zh) | 自动控制温度的密封式冷却塔 | |
CN207439208U (zh) | 一种分体式加热装置换热器 | |
CN205137899U (zh) | 空气加热系统 | |
CN204187654U (zh) | 一种烟气换热装置 | |
CN102927565A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灰冷却装置 | |
CN203956088U (zh) | 一种具有蒸汽生成功能的转移弧等离子电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Zeng Ji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