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1131A - 用于安装光伏模块的保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安装光伏模块的保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91131A CN103891131A CN201280052422.2A CN201280052422A CN103891131A CN 103891131 A CN103891131 A CN 103891131A CN 201280052422 A CN201280052422 A CN 201280052422A CN 103891131 A CN103891131 A CN 1038911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ground
- base
- holding system
- suppo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3/0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23/10—Pris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1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extending in directions away from a supporting surfa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1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extending in directions away from a supporting surface
- F24S25/16—Arrangement of interconnected standing structures; Standing structures having separate supporting portions for adjacent modu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1—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fixing to the ground or to building structures
- F24S25/617—Elements driven into the ground, e.g. anchor-piles; Foundations for supporting elements; 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s to the ground or to flat horizontal su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1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the groun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3—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of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于多个基座支撑件(2,2a,44,44a)将光伏模块(6)安装到地基(8)上的固位系统(1),这些基座支撑件具有一个支承头部(4,4a,50,50a)、一个基座支撑件本体(22)和在地基端处的一个支承表面(28,48),该支承表面抵抗这些基座支撑件进入地基(8)中的穿透作用,其中这些基座支撑件(2,2a,46,46a)在顶端处具有一个支承板(14,14’,14a,14a’,54,54’,54a,54a’),该支承板是相对于地基(8)以一个倾角(α)倾斜设置的,并且其中这些基座支撑件(2,2a,46,46a)被提供且配置成使得在安装后的状态下一对基座支撑件(2,2a,46,46a)的这些支承板(14,14’,14a,14a’,54,54’,54a,54a’)是针对光伏模块(6)调整而相对于地基(8)竖直地彼此间隔开的并且水平地彼此间隔开的并且也是基本上彼此对准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于多个地面支撑件将光伏模块安装至基座上的保持系统,该地面支撑件包括一个支承头部、一个地面支撑件本体、以及在底侧上的一个支承表面,该支承表面抵抗这些地面支撑件进入该基座中的穿透作用。
背景技术
当构建自由场光伏电站时,通常对于多个光伏模块(PV模块)架设一个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由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支撑件组成。在这些支撑件上安排了横跨相同长度的支撑件延伸的多个横梁。进而横向于这些横梁以多个模块尺寸安排了多个平行的梁,这些模块尺寸是根据这些PV模块的长度或宽度进行调节的。这些带框的或不带框的PV模块借助于多个夹具被安装至这些梁上。
这些相对短的支撑件包括大致0.8米至1.1米的长度,而这些相对长的支撑件可以具有1.5米至3米或更长的长度。已知长度的支撑件要求安全地锚固在地面或基座中,这必然产生就夯土工作或布置地基工作而言的额外成本。相对长且高的支撑件将是有利的,因为这些PV模块在被安装时是以相对方便的方式从下方可触及的。这特别对于该光伏电站所处地段的将来维护也是不必可少的。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这个地段通常为绿色区域,必须在夏季定期地割草。
虽然在过去该架构的钢质和/或木质结构在电站成本中的份额为大致10%,但下部结构在总成本中的份额目前估计必定达到20%至30%。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自由场PV电站的结构简单的且有成本效益的下部结构,该下部结构特别适用于以低成本来构造。
根据本发明此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的。有利的实施例和改进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为了实现这点,提供的是,这些地面支撑件在其头部处包括一个支承板,该支承板是相对于基座以一个倾角布置的,并且这些地面支撑件被提供且设置成使得,在安装后的状态下,一个地面支撑件对的这些支承板是针对该优选带框的光伏模块调整而相对于基座竖直地彼此间隔开的并且水平地间隔开的,并且它们是至少基本上彼此对准的。这样提供了简单的且节约材料的安排,甚至对低的安装高度也是如此,所述安排的特征为各自具有两个分开的地面支撑件的支撑件对的所需数目。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考虑,即,由于现代的机器人,独立地对草坪割草而同时避免障碍物的自动草坪割草机是可获得的并且因此也可以用于包括多个地面支撑件的、在这些地面支撑件之间的绿色地面可以被割草并且因此以可靠的方式进行维护的PV电站。
关于组装,这些支承板是通过连接而联接至这些地面支撑件上。为了实现连接,例如可想到的是这些地面支撑件包括在其支承头部附近的一个螺纹孔,并且这些支承表面可以直接地或者借助于一种关节状连接结构被拧入该螺纹孔中。支撑元件与支承板或支承表面分开是有利的,因为一方面,这有助于均一地且尽可能容易地制造出这些支撑元件并且另一方面,这允许通过更换或改变这些支承板或它们的倾角而达到在安装PV模块的过程中尽可能高的灵活性。因此,PV电站的组装可以是特别有成本效益的且省时的,即使这些PV电站是广阔的也是如此。
在一个适当的实施例中,地面支撑件本体是由一个承载元件形成的,该承载元件包括一个特别为U形的截面。在这个实施例中,水平的U形腿被例如设计成一个支承板。由于这个U形截面,这个实施例一方面是稳定的并且另一方面节约了材料。这个实施例版本对于安装至相对柔软的平坦屋顶或沥青屋顶上的PV电站是特别有利的。
在同样适合的一个替代性实施例中,该地面支撑件本体是一根杆。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些地面支撑件具体是可以驱动进入基座中并且关于作用于所有方向的风荷载而言确保特别高的稳定性的支撑件杆柱。例如,这些支撑件杆柱可以作为由塑料制成的注射模制部件或作为由金属制成的浇注部件来生产。此外,例如这些支撑件杆柱可以具有中空柱体的结构以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
在一个优选的改进中,该地面支撑件对的第一地面支撑件与第二地面支撑件的相应支承板与相应地面支撑件本体之间的连接部位是根据以下方程间隔开的:
av2=av1+ah·tanα
其中α是倾角,av1是该第一地面支撑件的连接部位距该基座的相对短的竖直距离,av2是该第二地面支撑件的连接部位距该基座的相对长的竖直距离,并且ah是该地面支撑件对的连接部位之间的水平间距。
这种简单的几何关系确保了这些PV模块可以一直安装在尽可能低的组装高度处并且处于恰当的位置和对齐中。例如,有可能的是在某个组装部位处,该地面支撑件对(支撑元件对)的这些连接部位之间的水平间距必须被改变以便例如安装大尺寸的PV模块和/或多个PV模块,其中这可以是通过适当地调节这些竖直距离中的一者或两者来进行校正。这样的有利之处在于它增大了该保持系统的灵活性。
角度α不仅用于调节这些PV模块相对于太阳的有利倾斜度和对齐并且还意图确保的是这些模块是通过雨水自清洁的并且在必要时确保雪层滑落。在安装之后这些支承板被布置所处的这些不同高度可以是例如通过驱使该第一地面支撑件向下达到一个不同于该第二地面支撑件的高度来实现的。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为一个或多个光伏模块的边缘提供了一个第一地面支撑件的支承板,该支撑板在这些相反的侧中的每一侧上都包括在该倾角以下的一个向上倒角。在这个对中的第二地面支撑件的上端处,适当的是为一个或多个光伏模块的边缘提供一个支承板,该支撑板在这些相反的侧中的每一侧上都包括在该角度以下的一个向下倒角。
其中,支承板应理解为适合于使得带框模块的这个框架搁置在其上的任何接收元件。特别地,这可以是一个优选镀锌的金属板或丝线框架、成形的塑料板或由多个区段形条带构成的框架。重要的是该支承板包括两个倒角或以适当方式成角度或弯折的部分,这些模块框架可以相对于基座以可指定的角度安装在这些倒角或部分上。
根据一个替代性实施例,该地面支撑件本体是一根杆。如果在一个适当的实施例中基座表面是一个盘,则适当的是在所述盘的底侧上安排一个可以被驱动进入该基座中的芯轴,特别地该芯轴处于该杆的一个尖头的延伸部的形式。盘应理解为防止该杆以无阻碍的方式穿透进入基座中的一个结构装置。这意味着,它可以是一个平坦的金属板或混凝土盘、或总体上一个包括雪杖形式的翼状腹板并且防止了不希望的或非有意地深深穿透到基座中的部件。杆应理解为一个长形部件,例如被适配成用于将该盘以刚性方式连接至该支承板上的一个实心柱、一个方形管或一个圆形管。
倒角应理解为该支承板的表面在方向上的任何形式的变化。其中,向上倒角具有以一个倾角向上延伸的表面。向下倒角得到了以一个倾角向下延伸的表面。倒角本身可以是一个清楚的边缘或者是导致该支承板的在方向上的所希望变化的弯曲的形状或任何其他适当形状。其中,还有可能使用一个另外的部件,例如一个附接的金属板条带。
根据本发明这些措施是特别有利的,因为不再应用常规结构的重部件如支撑件、横梁和梁并且是用多个轻的且特别可管理的地面支撑件来代替。
这允许将支承表面与支承板之间的间隔配置在从30cm至100cm、更优选地从40cm至80cm并且更优选地从50cm至60cm的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用于这些PV模块的支撑件是相对短的,因此减少了需要的材料。由于这种低的构造高度,如果存在任何风的话,风不能在该下部结构下方经过并且相应地在这些PV模块下方产生如同这些PV模块定位在较高水平处的情况下高的提升力。因此这些PV模块几乎不对风提供任何接触表面。
因此将该支承表面设计成盘就足够了,其中可以在该盘的底侧上安排一个可以被驱动进入地段之中的芯轴,该芯轴特别地由该杆的一个尖头的延伸部形成。该芯轴防止该地面支撑件横向地滑移并且同时有助于抵抗由风产生的任何提升力。然而,这个提升力本质上被所安装的PV模块的自身重量抵消,这样防止了地面支撑件被提升离开该地段。
除芯轴外或者作为芯轴的替代方案,该支承表面的底侧可以配备有一个防滑结构,其中在此情况下应该在这些盘上提供一个加载重物。如果这些PV模块的自身总量和该芯轴的固位效果一起不足以超过所预期的提升力,则还有可能仅与芯轴相结合而不与防滑结构相结合地提供加载重物。可以视为防滑结构的是,例如这些盘的波纹状底侧、带有尖刺的底侧等等。
为了将地面支撑件设计成在其构造过程中尽可能的简单且有成本效益,有利的是这个杆是圆形的并且包括至少在上部局部区段内的外螺纹,该外螺纹与一个具有内螺纹的中心孔对准,该中心孔被安排在该支承板的相应的相反倒角之间。在安装后的状态下,其中该支承板的这些倒角之间的中间部分被安排成实质上平行于该地段,其结果是该杆相对于该支承板的水平中间部分是指向法向方向。这同样适用于该杆的下部局部区段,该下部局部区段也包括至少在那里的外螺纹,该外螺纹与一个具有内螺纹的、安排在该盘的中心的中心孔对准。各地面支撑件的这两个局部区段用于补偿在将基座整平之后可能仍然存在的该地段中的任何不平整。这样获得了实现这些PV模块在一个平面内的均匀安排的可能性(排除相对于地段的潜在角度)。
这两个地面支撑件在地段水平上方的不同高度可以借助于具有不同长度的杆来实现。作为一个替代方案,还有可能具有相同长度的多个杆,其中在此情况下,这一对中的这个地面支撑件比这一对中的这另一个地面支撑件更深地驱动进入地面中。然后使用这些具有外螺纹的杆区段来调节该盘和该支承板的标高,这样实现了这一对中的两个支承板之间的所希望的高度差。
这些地面支撑件的任何不规则的降低都由于这些支承板是由弹性材料制成而得到补偿,其结果是由这些地面支撑件不同程度地沉降到地段之中而产生的任何扭转都在这些支承板内被抵消。扭转可能在那里确实存在,但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并不会导致这些支承板中的过高的机械张力,因为此张力由于这种弹性而被防止。特别地,作为弹性支承板适合的是弹簧钢板、由塑料例如特氟纶制成的盘、由于其小厚度而是弹性的金属片等等。
为了附接带框的PV模块,每个倒角形成的侧表面配备有一个用于附接模块夹具的螺纹孔并且配备有一个定心销,该定心销面朝上并且在安装后的状态下接合该PV模块的框架中的一个一致的凹陷。代替该定心销或除该定心销之外,还有可能使用一个辅助安装销。
在一个适当的实施例中,这些支承板各自包括一个保持结构,在安装后的状态下该保持结构与在该PV模块的底侧上的一个互补的对立结构啮合。在一个适当的实施例中,该保持结构和该对立结构被适当地设计成像锯齿,其结果是可以用容易且安全的方式进行这些PV模块在这些支承表面上的防滑附接。
在一个进一步的适当发展中,一方面这些支承板与另一方面这些PV模块的底侧是借助于粘合剂以不可拆分的方式相连接,或者这些PV模块可以借助于夹具以形状配合的且不可毁坏的方式被固定在位。因此,例如夹子、维可牢、弹簧锁或卡扣紧固件封闭体有助于PV模块的快速安装而不需要任何工具。胶粘连接允许与这些PV模块的拐角区域和边缘的更均匀的张力分布和力传递、并且还允许节约重量和成本。这种胶粘连接特别地可以设计成移动、膨胀或扩张接头的形式以便减小这些PV模块由于扭转力(如果出现任何扭转力)导致应力龟裂的风险。
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这些支承板在至少一个拐角区域中包括一个垫板以用于保护这些PV模块的边缘并且以防滑的方式来附接这些模块。这样在有力作用于PV模块的表面上(例如在组装或维护过程中)时缓解了所安装的PV模块的拐角的应力。适当地,该垫板是由比该支承表面和/或该光伏模块的底侧的材料更柔软的一种材料、优选一种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在一个另外的或替代性实施例中,例如可想到的是这些支承表面的整个表面积都另外地涂覆或覆盖有一种柔软的柔韧材料。
在小尺寸PV电站(例如它们被用于沥青屋顶上)的情况下,出于抗风暴的原因这些支承表面可以加载有具有成本效益的重物,例如混凝土,因此确保了强制配合稳定性。因此,不必钻穿屋顶皮层,出于此原因而有利地避免了与所要求的和/或要保证的紧密度相关的问题。优选地,该盘在该盘底侧上包括一个螺纹孔或一个凹入的螺母,其中这些地面支撑件的螺纹可以拧入所述螺纹孔或凹入螺母中。除此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可想到在该盘的顶侧上安排一个对立螺母。
在一个优选的改进中,该盘的边缘以碗的方式向上弯折。由此实现了该保持系统的可倾斜的支承,这有利地且容易地提高了抗风暴性。在此,这些PV模块的操作位置是借助于该荷载由一个微小的超重维持的。如果出现了重的风荷载,则这些PV模块可以由于正在形成的提升力而自主地转动或倾斜以避开风,由此实现了简单的且有成本效益的风暴保护。
当涉及广阔的PV电站时,这些地面支撑件对可以用不同方式来安排以用于形成有待与PV模块装配在一起的支撑件阵列。根据第一优选类型,提供的是这些第一地面支撑件和第二地面支撑件各自形成了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多个列,其中在两列第一地面支撑件之间安排一列第二地面支撑件。多列具有不同长度的地面支撑件各自彼此相对地布置在相同高度处、即紧邻地并排。因此,每个地面支撑件的支承板用于在一个PV模块的模块边缘的任何点处支撑两个带框的边缘。这些带倒角的局部区域之一用于接收一个第一PV模块边缘,并且另一个局部区域用于接收一个相邻PV模块边缘的框架边缘。于是多个具有相同长度的地面支撑件之间的间距是例如模块宽度的一半,其结果是在两个相邻支撑件之间为大致半个模块宽度,并且在这些相邻地面支撑件之一的左侧和右侧各自有四分之一的模块宽度伸出超过了该地面支撑件。通过这种安排的地面支撑件,还可想到的是根据所使用的PV模块的宽度来调节这些地面支撑件之间的间隔。因此,每个支承板可以接收多个以矩形安排的PV模块的四个拐角,即每个PV模块一个拐角。
这种第二优选形式的地面支撑件安排提供的是,带有第一地面支撑件的这些列是相对于带有第二地面支撑件的这些列错开的,其结果是,在安装PV模块(边缘侧上的PV模块除外)时,每个PV模块都附接至总计三个支承板上。其中,这些更短的地面支撑件被安排成使得多个具有相同长度的地面支撑件之间的间隔是例如半个模块宽度。因此,在两个相邻支撑件之间为大约半个模块宽度,并且在这些相邻地面支撑件之一的左侧或右侧各自有四分之一个模块宽度伸出超过该地面支撑件。在此同样地,可以将这种间隔选择成使得,在其两个拐角处,每个PV模块的下边缘搁置在这些具有更短长度的地面支撑件之一上。其结果是,该框架下边缘由两个支承板支撑。这对于与布置在更高标高处的边缘上的荷载相比吸收下边缘上的更高荷载而言是有利的。
更长地面支撑件相对于更短的地面支撑件的这种错开安排必须被尺寸确定成使得每个具有更大长度的地面支撑件都大致布置在一个PV模块边缘的中心处。其结果是,模块上边缘仅由单一的地面支撑件在该模块边缘的中心处来支撑。因此该PV模块是在三个点处支撑的,即在下边缘处的两个支撑点处以及在上边缘处的一个支撑点处。
下文中将通过附图更详细地展示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在多对地面支撑件上的多个光伏模块的第一安排的透视图;
图1a是根据图1的安排的顶视图;
图2是在多对地面支撑件上的多个光伏模块的第二安排的透视图;
图2a是根据图2的安排的顶视图;
图3示出了一个对中的第一地面支撑件的上部区域;
图4示出了一个对中的第二地面支撑件的上部区域;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一个地面支撑件的下部区域的截面视图;
图6是根据图5的一个视图,示出了一个地面支撑件的下部区域的第二实施例;
图7是根据图5的一个视图,示出了一个地面支撑件的下部区域的第三实施例;
图8是基座上的一个隔离的所安装光伏模块的截面视图;
图9是带有多个垫板的一个支承板的顶视图;
图10是位于多个托架系统上的根据图1的光伏模块安排的透视图;
图10a是根据图10的第一地面支撑件的截面视图;
图10b是根据图10的第二地面支撑件的截面视图;并且
图11示出了一个支承板上的辅助安装销的安排。
在所有附图中彼此对应的部件和尺寸配备有相同的参考符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保持装置(保持系统)1。在图1和1a中,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地面支撑件2和2a被称为一对。每个地面支撑件2、2a包括一个用于光伏模块(PV模块)6的支承板4、4a。这些PV模块6在其边缘侧上配备有一个框架(未示出)。这些地面支撑件2、2a被安装在一个基座8上而使得它们的相关联的支承板4、4a被布置在不同的标高处,并且这些PV模块6相对于基座8以希望的角度α对准。
在所示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面支撑件2的支承板4与第二地面支撑件2a的支承板4a相比是布置在基座8上方的一个较低标高处,即距该基座8的竖直距离更短。角度α不仅用于调节这些PV模块6相对于太阳的有利倾斜度并且还意图确保这些模块6是通过雨水来自清洁并且在必要时确保雪层滑落。在安装之后这些支承板4、4a被布置所在的不同高度可以例如通过驱使地面支撑件2向下达到一个不同于地面支撑件2a的深度来实现。
在这个第一实施例中,相应的支承板4、4a各自支持了四个以它们的拐角相互抵靠安排的光伏模块6的四个拐角。在包括几百个PV模块6的相对大阵列或相应的大PV电站中,这于是产生了交替的多个第一地面支撑件2的列(用第一箭头10表示)与第二地面支撑件2a的列(用第二箭头10a表示)。布置在相应列10、10a中的地面支撑件2、2a被布置成与相邻列10、10a的地面支撑件2、2a正对。地面支撑件2、2a的这种不错开的安排可以从图1a中相对清晰地看到。在图1a中,举例而言仅对一个光伏模块6和一个地面支撑件对2、2a提供了参考符号。
图2和2a示出了一种类似的安排,区别为这些第二地面支撑件2a的支承板4a不是应用于所支持的光伏模块6的这些拐角而是应用于带框边缘的中心。其中这些第二地面支撑件2a是带有更高标高处的支承板4a的那些地面支撑件。这些其支承板4安排在较低标高处的第一地面支撑件2是类似于图1那样定位在这些光伏模块6的拐角处的。因此,这样得到了一种对每个光伏模块6的三点支撑,伴其而来的是在例如雪荷载是不均匀地分布的条件下的在这些光伏模块6的玻璃盘的这些拐角上的一种机械荷载,其中该机械荷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拉伸作用。
这进而产生了第一和第二地面支撑件2、2a的两种类型的列10、10a,这两种类型的列分别具有不同方向上的倒角(下文中通过图3和4更详细地展示)、彼此平行地延伸。与根据图1的安排相比,在列10中的同一点处的这些地面支撑件2不是布置成与相邻列10a的地面支撑件2a相对。这意味着,存在一个偏离量V,该偏离量实质上对应于一个光伏模块6的宽度的一半。
图3示出了第一地面支撑件2的带有其支承板4的上部区域。该支承板4包括两个倒角12、12’,这两个倒角在支承板4中形成了两个支撑表面14、14’。这些倒角12、12’指向上,即这些支承表面14、14’也面朝上、优选地相对于水平方向成角度α,该角度限定了光伏模块6相对于基座8的所希望的倾斜度。
所示的地面支撑件2的支承板4被设计成用于支撑四个相邻光伏模块6各自的一个拐角,在此绘出了这些光伏模块的两个后部光伏模块。对于它们的附接,有两个模块夹具16各自承担夹紧两个光伏模块6的任务。每个模块夹具16包括在其地面或底部中的一个孔(不可见),一个螺钉18或螺纹销可以穿过该孔固定地连接至支承表面14上以便将该模块夹具16在支承表面14、14’上固定在位。为了实现这种附接,优选地支承板4配备有两个铆接螺母,其中之一各自近似地安排在相应的支承表面14、14’的中心。还有可能提供一个带有内螺纹的孔来代替这些铆接螺母,其中螺钉18可以拧入并且撑在所述孔中。
为了将每个光伏模块6在地面支撑件2上固定在位,提供了两个定心销20。在图3中总计八个定心销20中的四个是不可见的,因为它们被显示为处于其已经安装状态中的这些光伏模块6所隐藏。这四个可见的定心销20被提供用于必须还要安装的两个前部光伏模块6。
这些第一地面支撑件2各自包括一个杆22,该杆可以是一个带螺纹的杆或可以至少在其上部区域内配备有外螺纹24。在外螺纹24上提供了两个螺母26、26’,其中第一螺母26被安排在支承板4下方并且固定该支承板而使得它不能向下滑动。与下部螺母26一起,上部螺母26’将支承板4固定地支撑到杆22上。
图4示出了有待提供来安排在光伏模块6的带框架边缘的中心的一种类型的第二地面支撑件2a。相同的部分配备有额外的“a”以指示这是第二地面支撑件2a。第二地面支撑件2a是其支承板4a比第一地面支撑件2的支承板4布置在更高标高处的地面支撑件。与图3所示的地面支撑件2相比,第二地面支撑件2a的倒角12a、12a’相应地以角度α指向下。因此由倒角12a、12a’形成的这些支承表面14a和14a’向下面朝第一地面支撑件2的互补支承表面14、14',其结果是保持同一光伏模块6的所有支承表面14、14a都布置在一个共同平面内。
在第二地面支撑件2a的支承板4a中同样提供了一个对应的定心销20以便将光伏模块6保持在一个对准的位置。出于大批量生产的原因,这些模块夹具16是与用于根据图3的四拐角附接的模块夹具相同的。为了节约成本,必要时可以适当地省略原本用于支撑一个另外的模块6的未使用腹板,因为所述腹板在夹具16的中心位置处于在此所示的模块边缘处的情况下是不需要的。
其结果是,与这一对中的第一地面支撑件2相关联的支承板4配备有两个彼此相反的、向上成倒角的支承表面14、14’,并且这一对中的第二地面支撑件2a的支承板4a配备有两个彼此相反的、向下成倒角的支承表面14a、14a’。
图5示出了地面支撑件2、2a在基座中的附接类型的第一实施例。该图仅示出了地面支撑件2、2a的带有杆22、22a的下部部分的下部区域,这是用交线指示出的。在此同样地,除非杆22整体是一个带螺纹的杆,否则一个局部区段会配备有外螺纹24。一个盘28被拧到外螺纹24上,所述盘28为此目的而包括一个具有与该杆的外螺纹24互补的内螺纹的中心孔。杆22的布置在盘28上方的自由长度是由盘28的竖直位置限定的。这自动地决定了支承板4、4a所附接至其上的这个上部外螺纹24的标高。如果意图使得这个标高是较低的,则只须将杆22向下驱动而更深入基座8。杆22的末端由使得它的向下驱动更容易的一个点或一个芯轴30形成。
图6示出了一个变体,其中代替芯轴30(或除芯轴外),盘28的底侧配备有一个防滑结构,例如是借助于多个尖刺32。为了达到比这些地面支撑件2、2a的自身重量以及光伏模块6的荷载所达到接触压力的更高的接触压力,可以适当地将一个额外的加载重物34放置在盘28的顶侧上。
图7示出了一个进一步的替代性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盘28在其边缘处以碗的形式向上弯折,由此实现了该保持系统1的可倾斜的支承。杆22的外螺纹24接合该盘28的一个中心孔并且在底侧上在其末端处被拧到一个保持螺母36上、即在该盘的底侧上。为了实现操作上安全的保持作用,将一个对立螺母38拧到盘顶侧上的外螺纹24上,其结果是盘28通过该保持螺母36和对立螺母38而以强制配合方式被固位至杆22上。
图8示出了倾角α、第一地面支撑件2的连接部位距基座8的相对短的竖直距离av1、第二地面支撑件2a的连接部位距基座8的相对长的竖直距离av2、以及该地面支撑件对的这些连接部位之间的水平间距ah之间的几何关系。一方面,列10、10a中的地面支撑件2、2a在其水平间距ah方面并且另一方面在其竖直标高av1和av2方面经大小确定而使得适用以下方程:av2=av1+ah·tanα。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承板4、4a配备有一个锯齿状轮廓40、40a,在安装后的状态下该锯齿状轮廓与在一个所安排的光伏模块6的底侧上的互补的对立轮廓42、42a相接合并且由此实现防滑性保持。
图9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带有四个垫板44的支承板4、4a的顶视图,这些垫板被安排在基本上方形的支承板4、4a的一个拐角区域中。这些垫板44被设计成柔软的且弹性的塑料垫子。这样在有力作用于光伏模块的表面上(例如在组装或维护过程中)时缓解了所安装的光伏模块6的拐角的应力。
图10、10a和10b示出了一个第三实例安排,其中这些地面支撑件2、2a不是设计成杆22的形式而是带有金属承载系统46、46a。这些承载系统46、46a是由一个搁置在基座8上的一个加载沟槽48形成的并且是基本上U形的,并且一个支承梁50、50a相对于其转过了90°。
该加载沟槽48以其水平的U形腿搁置在基座8上并且如从图10a和10b可以看到,是被适配且设置成用于接收一个加载重物34。该长形的加载沟槽48的竖直U形腿相对于列10、10a是竖直对准的。
实质上,这些支承梁50、50a也是U形的,其中这些水平U形腿是以支承板4、4a的方式设计的。这些支承梁50、50a的竖直U形腿是相对于加载沟槽48竖直对准的,即实质上平行于列10、10a。这些支承梁50、50a的竖直U形腿搁置在这些加载沟槽48的那些U形腿上并且通过一个焊缝彼此连接。
支承梁48的布置在较低标高处的水平U形腿包括两个倒角52、52’,这些倒角形成了支承梁50的两个支承表面54、54’。这些倒角52、52’指向上,即这些支承表面54、54’也面朝上、优选地相对于水平方向成角度α,该角度限定了光伏模块6相对于基座8的所希望的倾斜度。与图10a所示的地面支撑件2相反,第二地面支撑件50a的倒角52a、52a’相应地以角度α指向下。因此由倒角52a、52a’形成的这些支承表面54a和54a’向下面朝第一地面支撑件2的支承梁50的互补支承表面54、54’,其结果是保持同一光伏模块6的所有支承表面54、54a都布置在一个共同平面内。
图11是根据图3的支承板4以及两个光伏模块(PV模块)6的拐角区域的顶视图,这些光伏模块以其带阴影线的玻璃表面55成对地示出。在PV模块6的边缘区域内,相应的玻璃表面55局部地被相应PV模块6的模块框架56所覆盖。在支承板4的支承表面14、14’附近提供了多个安装销58,这些安装销从支承板4的倒角12、12’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向上延伸。优选地对于每个倒角12、12’、或者对于每个支承表面14和14’分别提供了两个辅助安装销58。还有可能提供进一步的辅助安装销60,这些辅助安装销于是优选地也定位在PV模块6的拐角区域内、然而是在相应支承表面14、14’上的模块框架56外部。
这些辅助安装销58包括伸出超过倒角12、12’的一个大致3 mm至8 mm的竖直长度。它们优选地配备有一个尖锐的上边缘,该上边缘允许以可靠的方式捕捉模块框架56的下边缘,以便确保该模块框架不能滑移跨越该辅助安装销58。这些辅助安装销58被安装成使得它们可以顶靠在模块框架56的内边缘上。在所示的PV模块6的拐角安装情况下,这些辅助安装销58被布置在模块框架56内部、在相应玻璃表面55的拐角区域中。
当安装一个光伏阵列时,将这些光伏模块6初始地单独地或成群地布置在支承板4、4a上,这些光伏模块由于这些辅助安装销58、60而不能滑动离开这些支承板并且在这些支承板上仅能滑动一点点,如果有滑动的话。随后,将这些单独的PV模块6对准并且借助于这些模块夹具16固定在位。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文说明的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实际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基于本发明得到本发明的其他变体,而不背离本发明的主题。此外,与这些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相联系所描述的所有单独的特征特别地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组合而不背离本发明的主题。
参考符号列表
1 保持系统
2,2a 地面支撑件
4,4a 支承板
6 光伏模块
8 基座
10,10a 列
12,12’,12a,12a’ 倒角
14,14’,14a,14a’ 支承表面
16 模块夹具
18 螺钉
20 定心销
22 杆
24 外螺纹
26,26’ 螺母
28 盘
30 芯轴
32 尖刺
34 加载重物
36 保持螺母
38 对立螺母
40,40a 保持轮廓
42,42a 对立轮廓
44 垫板
46,46a 承载系统
48 加载沟槽
50,50a 支承梁
52,52’,52a,52a’ 倒角
54,54’,54a,54a’ 支承表面
55 玻璃表面
56 模块框架
58,60 辅助安装销
α 倾角
V 偏离量
av1,av2 竖直距离
ah 水平间距
Claims (16)
1.一种通过地面支撑件(2,2a,46,46a)将光伏模块(6)安装到基座(8)上的保持系统(1),该地面支撑件包括一个支承头部(4,4a,50,50a)、一个地面支撑件本体(22)和在底侧上的一个基座表面(28,48),该基座表面对抗这些地面支撑件(2,2a,46,46a)进入该基座(8)中的穿透作用,
-其中这些地面支撑件(2,2a,46,46a)在其头部侧包括一个支承板(14,14’,14a,14a’,54,54’,54a,54a’),该支承板是相对于该基座(8)以一个倾角(α)布置的,并且
-其中这些地面支撑件(2,2a,46,46a)被提供且设置成使得,在安装后的状态下,一个地面支撑件对(2,2a,46,46a)的这些支承板(14,14’,14a,14a’,54,54’,54a,54a’)是针对该光伏模块(6)调整而相对于该基座(8)竖直地彼此间隔开的并且水平地彼此间隔开的,并且它们是至少基本上是彼此对准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该地面支撑件本体(22)是杆状的或U形的和/或该基座表面(28)的形状像一个具有芯轴(30)的盘,该芯轴可以在该底侧上被驱动进入该基座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该盘状基座表面(28)的边缘在竖直方向上以碗的形式向上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该杆状的地面支撑件本体(22)包括至少在头部侧局部区域内的外螺纹(24),所述外螺纹(24)与一个具有内螺纹的中心孔对准,该中心孔被安排在该支承板(4,4a,50,50a)的相应的相反倒角(12,12’,12a,12a’,52,52’,52a,52a’)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该杆状的地面支撑件本体(22)包括至少在一个下部局部区域内的外螺纹(24),所述外螺纹(24)与一个具有内螺纹的中心孔对准,该中心孔被安排在该盘状基座表面(28)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在安装后的状态下,该地面支撑件对(2,2a,46,46a)的一个第一地面支撑件(2,46)与第二地面支撑件(2a,46a)的相应的支承板(14,14’,14a,14a’,54,54’,54a,54a’)和相应的地面支撑件本体(22,48,50)之间的连接部位是根据以下方程间隔开的:
av2=av1+ah·tanα
其中α是倾角,av1是该第一地面支撑件(2,46)的连接部位距该基座的相对短的竖直距离,av2是该第二地面支撑件(2a,46a)的连接部位距该基座(8)的相对长的竖直距离,并且ah是该地面支撑件对(2,2a,46,46a)的连接部位之间的水平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该地面支撑件对(2,2a,46,46a)的第一地面支撑件(2)的支承板(4,50)被提供用于一个或多个光伏模块(6)的边缘并且在这些相反侧中的每侧上包括一个在该角度(α)以下的向上倒角(12,12’,52,52’),并且
-在该地面支撑件对(2,2a,46,46a)的第二地面支撑件(2a)的头部侧末端上,为一个或多个光伏模块(6)的边缘提供了一个支承板(4a,50a),该支承板在这些相反的侧中的每一侧上都包括一个在该角度(α)以下的向下倒角(12a,12a’,52a,52a’),其中基座表面(28,48)和各地面支撑件(2,2a,46,46a)的支承板(4,4a,50,50a)通过该地面支撑件本体(22,50,50a)彼此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这些支承板(4,4a)是由一种弹性材料制成的并且被提供且设置成用于在相应的支承板(4,4a)内部吸收由不同地穿透进入该基座(8)中的这些地面支撑件(2,2a,46,46a)所产生的任何扭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表面(28,48)的底侧配备有一个防滑结构(32)和/或在这些基座表面(28,48)上提供了一个加载重物(3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每个支承表面(14,14’,14a,14a’,54,54’,54a,54a’)配备有一个用于接收模块夹具(16)的螺纹孔并且配备有一个定心销(20),该定心销面朝上并且被提供且设置成用于在安装后的状态下接合该光伏模块(6)中框架中的一个一致的凹陷。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表面(28,48)与该支承板(4,4a,50,50a)之间的距离(av1,av2)是在从30cm至100c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40cm与80cm之间、并且最优选地在50cm与60c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该支承板(4,4a,50,50a)包括一个保持结构(40,40a),该保持结构被提供且设置成用于在安装后的状态下与在该光伏模块(6)的底侧上的一个互补的对立结构(42,42a)进行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这些支承板(4,4a,50,50a)被提供且设置成用于通过胶粘或夹紧而保持这些光伏模块(6)。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其特征在于
这些支承板(4,4a,50,50a)包括在至少一个拐角区域中的一个垫板(44),其中这些支承板(4,4a,50,50a)的大小经确定而使得,在安装后的状态下,该垫板(44)优选地被完全布置在一个安装的光伏模块(6)之下。
15.一种包括多个光伏模块(6)并且包括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系统(1)的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
-这些第一地面支撑件(2,46)和这些第二地面支撑件(2a,46a)各自形成了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多个列(10,10a)并且
-在两列第一地面支撑件(10)之间安排了一列第二地面支撑件(10a)。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
第一地面支撑件(2,46)的这些列(10)是相对于第二地面支撑件(2a,46a)的这些列(10)错开的,这样使得当安装除在这些边缘侧上的光伏模块(6)之外的这些光伏模块(6)时,每个光伏模块(6)都被附接至总计三个支承板(4,4a,50,50a)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1116926.5 | 2011-10-26 | ||
DE102011116926A DE102011116926B3 (de) | 2011-10-26 | 2011-10-26 | Bodenstütze |
DE102012008001.8 | 2012-04-20 | ||
DE102012008001 | 2012-04-20 | ||
PCT/EP2012/003473 WO2013060400A1 (de) | 2011-10-26 | 2012-08-16 | Halterungssystem zur montage eines photovoltaikmodul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91131A true CN103891131A (zh) | 2014-06-25 |
Family
ID=46851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52422.2A Pending CN103891131A (zh) | 2011-10-26 | 2012-08-16 | 用于安装光伏模块的保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20411B2 (zh) |
EP (1) | EP2771913B1 (zh) |
JP (1) | JP2015501628A (zh) |
CN (1) | CN103891131A (zh) |
AU (1) | AU2012327529B2 (zh) |
DK (1) | DK2771913T3 (zh) |
ES (1) | ES2662378T3 (zh) |
HR (1) | HRP20180456T1 (zh) |
IL (1) | IL232138B2 (zh) |
PL (1) | PL2771913T3 (zh) |
PT (1) | PT2771913T (zh) |
RS (1) | RS56951B1 (zh) |
SI (1) | SI2771913T1 (zh) |
TR (1) | TR201802703T4 (zh) |
WO (1) | WO2013060400A1 (zh) |
ZA (1) | ZA201402937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53458A (zh) * | 2015-03-30 | 2015-07-01 | 江苏福克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光伏钢架 |
CN106685322B (zh) * | 2016-12-30 | 2018-05-01 | 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 | 太阳能光伏组件 |
CN113992131A (zh) * | 2021-11-29 | 2022-01-28 | 江苏光讯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坡屋面光伏系统用的支架结构 |
US20230366166A1 (en) * | 2022-05-13 | 2023-11-16 | Jaak Kangro | Ground anchoring element for small-building's subframe |
WO2024087366A1 (zh) * | 2022-10-29 | 2024-05-02 | 上迈(镇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基面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016797B4 (de) | 2012-08-23 | 2017-04-20 | Adensis Gmbh | Dachunterbau in Zickzackform |
DE102012016671A1 (de) | 2012-08-23 | 2014-05-15 | Adensis Gmbh | PV-Generator mit Traufenablauf |
US8938932B1 (en) * | 2013-12-13 | 2015-01-27 | Quality Product Llc | Rail-less roof mounting system |
JP2015124537A (ja) * | 2013-12-26 | 2015-07-06 | 株式会社Siソーラー | ソーラーパネル配置構造 |
WO2015110254A1 (de) * | 2014-01-24 | 2015-07-30 | Renusol Gmbh | Standfusseinheit zum stabilisieren von solarpaneelen auf einem flachdach |
US9548696B2 (en) | 2014-08-22 | 2017-01-17 | Solarcity Corporation | East-west photovoltaic array with spaced apart photovoltaic modules for improved aerodynamic efficiency |
CN106130446B (zh) * | 2016-07-01 | 2019-02-12 | 盐城工学院 | 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板支架 |
CN107395110A (zh) * | 2017-09-05 | 2017-11-24 | 广东南控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系统 |
US10615738B2 (en) * | 2018-04-10 | 2020-04-07 | Barry Sgarrella | Photovoltaic solar array support structure |
US11601086B2 (en) * | 2019-11-01 | 2023-03-07 | RBI Solar, Inc. | Solar canopy system with roll-formed structural components |
CN110061685B (zh) * | 2019-05-16 | 2024-05-07 | 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不同坡度安装的光伏支架 |
US11811358B2 (en) | 2020-02-11 | 2023-11-07 | Apa Solar, Llc | Solar module mounting system |
US11258397B2 (en) * | 2020-02-11 | 2022-02-22 | Ap Alternatives, Llc | Solar module mounting system |
PL3961121T3 (pl) | 2020-08-24 | 2023-05-15 | BEC-Energie Consult GmbH | Podkonstrukcja do montażu samonośnych modułów fotowoltaicznych |
WO2022120434A1 (en) * | 2020-12-10 | 2022-06-16 | Systems Pty Ltd | A system for mounting one or more solar panels |
TW202308290A (zh) | 2021-03-01 | 2023-02-16 | 美商沛蘭堤太陽能公司 | 用於太陽能電廠組裝之系統及方法 |
CN113340718B (zh) * | 2021-07-20 | 2022-05-27 | 浙江湾北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用于岩土实验中测试岩土力学特性的压力盒竖向放置设备 |
US20240072718A1 (en) * | 2022-02-17 | 2024-02-29 | Gamechange Solar Corp. | Fixed tilt solar panel mounting assembly with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panel orientation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758067A1 (de) * | 1977-12-24 | 1979-07-05 | Bbc Brown Boveri & Cie | Solarkollektoranlage |
US5143556A (en) * | 1989-03-13 | 1992-09-01 | Matlin Ronald W | Support for photovoltaic arrays |
JP2005322821A (ja) * | 2004-05-11 | 2005-11-17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太陽光発電装置 |
DE202008003148U1 (de) * | 2008-01-30 | 2008-06-26 | Solarpower Gmbh | Anordnung mehrerer Sonnenkollektoren |
DE202010003834U1 (de) * | 2010-03-18 | 2010-07-01 | Naturhaus-Solar Gmbh | Freilandsolarmodul |
DE102009003151A1 (de) * | 2009-05-15 | 2010-11-18 | Habdank Pv-Montagesysteme Gmbh & Co. Kg | Traganordnung für Solarmodule |
DE202010015817U1 (de) * | 2010-11-24 | 2011-02-17 | Oelschläger Metalltechnik GmbH | Solarmodulanordnung |
DE202011050810U1 (de) * | 2011-07-26 | 2011-09-12 | M. Münch Elektrotechnik GmbH & Co. KG | Stützelement für eine Unterkonstruktion für ein Solarmodu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94184B2 (ja) * | 2005-12-20 | 2013-09-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
JP2010025768A (ja) * | 2008-07-18 | 2010-02-04 | Honda Motor Co Ltd | 電磁波測定装置 |
-
2012
- 2012-08-16 SI SI201231262T patent/SI2771913T1/en unknown
- 2012-08-16 ES ES12759361.4T patent/ES2662378T3/es active Active
- 2012-08-16 WO PCT/EP2012/003473 patent/WO2013060400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8-16 US US14/353,375 patent/US10020411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8-16 PT PT127593614T patent/PT2771913T/pt unknown
- 2012-08-16 EP EP12759361.4A patent/EP2771913B1/de active Active
- 2012-08-16 JP JP2014537504A patent/JP2015501628A/ja active Pending
- 2012-08-16 AU AU2012327529A patent/AU2012327529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8-16 CN CN201280052422.2A patent/CN103891131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8-16 PL PL12759361T patent/PL2771913T3/pl unknown
- 2012-08-16 RS RS20180288A patent/RS56951B1/sr unknown
- 2012-08-16 IL IL232138A patent/IL232138B2/en unknown
- 2012-08-16 DK DK12759361.4T patent/DK2771913T3/en active
- 2012-08-16 TR TR2018/02703T patent/TR201802703T4/tr unknown
-
2014
- 2014-04-23 ZA ZA2014/02937A patent/ZA201402937B/en unknown
-
2018
- 2018-03-19 HR HRP20180456TT patent/HRP20180456T1/hr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758067A1 (de) * | 1977-12-24 | 1979-07-05 | Bbc Brown Boveri & Cie | Solarkollektoranlage |
US5143556A (en) * | 1989-03-13 | 1992-09-01 | Matlin Ronald W | Support for photovoltaic arrays |
JP2005322821A (ja) * | 2004-05-11 | 2005-11-17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太陽光発電装置 |
DE202008003148U1 (de) * | 2008-01-30 | 2008-06-26 | Solarpower Gmbh | Anordnung mehrerer Sonnenkollektoren |
DE102009003151A1 (de) * | 2009-05-15 | 2010-11-18 | Habdank Pv-Montagesysteme Gmbh & Co. Kg | Traganordnung für Solarmodule |
DE202010003834U1 (de) * | 2010-03-18 | 2010-07-01 | Naturhaus-Solar Gmbh | Freilandsolarmodul |
DE202010015817U1 (de) * | 2010-11-24 | 2011-02-17 | Oelschläger Metalltechnik GmbH | Solarmodulanordnung |
DE202011050810U1 (de) * | 2011-07-26 | 2011-09-12 | M. Münch Elektrotechnik GmbH & Co. KG | Stützelement für eine Unterkonstruktion für ein Solarmodul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53458A (zh) * | 2015-03-30 | 2015-07-01 | 江苏福克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光伏钢架 |
CN106685322B (zh) * | 2016-12-30 | 2018-05-01 | 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 | 太阳能光伏组件 |
CN113992131A (zh) * | 2021-11-29 | 2022-01-28 | 江苏光讯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坡屋面光伏系统用的支架结构 |
CN113992131B (zh) * | 2021-11-29 | 2023-11-10 | 江苏光讯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坡屋面光伏系统用的支架结构 |
US20230366166A1 (en) * | 2022-05-13 | 2023-11-16 | Jaak Kangro | Ground anchoring element for small-building's subframe |
WO2024087366A1 (zh) * | 2022-10-29 | 2024-05-02 | 上迈(镇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基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IL232138B2 (en) | 2023-03-01 |
JP2015501628A (ja) | 2015-01-15 |
TR201802703T4 (tr) | 2018-03-21 |
AU2012327529B2 (en) | 2016-01-28 |
ZA201402937B (en) | 2015-11-25 |
ES2662378T3 (es) | 2018-04-06 |
US20140261642A1 (en) | 2014-09-18 |
PT2771913T (pt) | 2018-03-07 |
HRP20180456T1 (hr) | 2018-05-04 |
DK2771913T3 (en) | 2018-03-26 |
WO2013060400A1 (de) | 2013-05-02 |
EP2771913B1 (de) | 2017-12-20 |
EP2771913A1 (de) | 2014-09-03 |
PL2771913T3 (pl) | 2018-06-29 |
AU2012327529A1 (en) | 2014-04-17 |
IL232138A0 (en) | 2014-05-28 |
SI2771913T1 (en) | 2018-04-30 |
RS56951B1 (sr) | 2018-05-31 |
US10020411B2 (en) | 2018-07-10 |
IL232138B (en) | 202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91131A (zh) | 用于安装光伏模块的保持系统 | |
US8813440B2 (en) | Solar canopy connector system | |
US8695288B2 (en) | Structural systems for restraining elevated surface tiles | |
US7806377B2 (en) | Modular solar panel mounting system | |
US9444396B2 (en) |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anel mount | |
US8188414B2 (en) | Grid support system for a tracker-mounted solar panel array for rooftop applications | |
US20120048351A1 (en) | Solar panel racking assembly | |
US10256768B2 (en) | Photovoltaic array mounting structure | |
GB2460271A (en) | Adjustable post support | |
US2007000654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modular building | |
CA2787704C (en) | Foundation system for solar panels having preassembled fittings | |
JP5956214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を支持する架台の基礎構造 | |
JP2014163140A (ja) | 太陽光発電パネル用架台 | |
RU194148U1 (ru) | Опорный стол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модулей | |
KR200414119Y1 (ko) | 휀스용 포스트의 설치구조 | |
JP3186068U (ja) | パネル支持装置 | |
CN108471281B (zh) | 一种太阳能板固定架 | |
CA2810079C (en) | Structural systems for restraining elevated surface tiles | |
JP6072444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 |
JP2016014244A (ja) | 太陽光利用パネルの取り付け具及び取り付け構造 | |
JP3174606U (ja) | 太陽光発電設備用基礎構造 | |
JP7092957B1 (ja) | 架台 | |
RU214010U1 (ru) | Штифтовое основание | |
CN220099892U (zh) | 用于小型建筑物副框架的地面锚固元件 | |
RU194244U1 (ru) | Опорный стол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модуле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