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9011A - 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89011A CN103889011A CN201410139071.XA CN201410139071A CN103889011A CN 103889011 A CN103889011 A CN 103889011A CN 201410139071 A CN201410139071 A CN 201410139071A CN 103889011 A CN103889011 A CN 1038890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access
- wap
- access point
- wireless
- frequency r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扫描输出所述无线信号的无线接入点;统计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检测主无线接入点周围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根据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以及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自动选择第一信道带宽或第二信道带宽。本发明可以根据其周围的无线网络环境变化自动选择最优带宽在周围无线干扰较大时自动切换成40MHz,保证了高速率传输。当周围无线干扰较小时自动切换成20MHz,保证了基本的无线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涉及一种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带宽主要分为20MHZ和40MHZ两种。802.11n支持20MHz和20MHZ/40MHz通道。以前的标准中使用的是20MHZ的带宽,在802.11n中采用20/40MHZ的带宽,40MHz信道提供的可用信道带宽是两条802.11遗留信道的两倍多,802.11n标准支持20MHz和40MHz信道,其中40MHz信道将是最宽的信道,由两个邻近、遗留的20MHz频谱信道组成;当然也可以只用20MHz信道,这个是由具体的情况决定的。20mhz的信号穿透力强,但可能导致下载速度变慢;40mhz的信号下载能力强,但可能导致覆盖面积狭窄。具体举例就是频段带宽指的是你的路由器的发射频率宽度:
20MHz对应的是65M带宽穿透性好传输距离远(100米左右)
40MHz对应的是150M带宽穿透性差传输距离近(50米左右)
由于这两种无线带宽优缺点不一样,随着无线的普及,周围的无线环境一直在变化,不是一种无线带宽可以满足的,当周围无线干扰较小的时候,这个时候启用40MHZ会比较好,速率高。当周围的无线环境比较复杂,干扰较大的时候,这个时候启用20MHZ,穿透性好,无线信号会比较好一些。如果不选择根据环境选择最优的无线带宽的话,不能根据环境的改变而调整到最佳状态。
目前路由器的无线带宽选择主要是20MHZ和40MHZ,有的会写20/40MHZ,其实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线带宽最优选择切换,他的20/40MHZ其实是2.4G频段20MHZ,5G频段40MHZ,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最优无线带宽切换。是设置好的,没有中间的最优选择。
802.11n协议是支持双频的,即2.4G和5G频段。目前2.4G频段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是现在技术比较成孰频段,虽然现在2.4G频段通常有13个信道,也有的国家使用的是11个信道,即美国,有些国家使用的是14信道,即日本,我国使用的是13信道。对某些国家或地区来说,仅有2.4G频段可用。在2.4G频段上,互不干扰的频段十分有限,因为对于2.4ghz频段的无线设备,干扰源非常多。举几个例子,无线耳机,无线键鼠,微波炉,这些东西发送的无线电波都会占用一定的带宽。相比之下5G频段被使用的比较少,所以40MHZ带宽比较好,不过也要看环境,要是周围的5G频段多了的话,干扰大了也不好。通常只有1、6、11信道是无干扰信道。详细分布请参阅图1,显示为2.4G信道带宽分布。
无线现在被广泛使用,在一个高密度的环境下,干扰比较大,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是觉得40MHZ速率高,这样其实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4G频段使用的比较广泛,这样也就会存在比较多的干扰,周围的无线设备是越来越多,无线终端也多,为了方便使用无线,这是无线干扰比较大,不适合使用40MHZ带宽。因为40MHZ带宽速率高,但是穿透性不好,传输距离短,反倒信号越来越不好了。
因此,当用户在使用无线信号通信时,当发现信号不好就会手动切换信道带宽,这种方式并没有科学计算依据。所以,如何提供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无线网络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出现无线数据包抢占无线带宽,无线干扰性大,造成无线网络不稳定,无线丢包率高的缺陷,而无线路由器无法自动选择无线带宽的问题,实已成为本领域从业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现有无线网络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出现无线数据包抢占无线带宽,无线干扰性大,造成无线网络不稳定,无线丢包率高等缺陷,而无线路由器无法自动选择无线带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应用于包括主无线接入点、其他无线接入点、及移动终端组成的无线通信网络,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设有第一信道带宽、第二信道带宽、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及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包括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射频功率,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根据存在于预设范围内的无线信号扫描输出所述无线信号的无线接入点;统计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数量,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和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判断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将检测到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逐一与所述主无线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根据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以及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选择第一信道带宽或第二信道带宽以传输数据。
优选地,统计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的步骤包括:针对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大于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则表示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小于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则表示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数量少;针对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大于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则表示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小于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则表示具有的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数量少。
优选地,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步骤包括逐一检测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和其他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
优选地,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大于具有第一工作频谱和具有第二工作频谱的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大于具有第一工作频谱和具有第二工作频谱的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
优选地,自动选择第一信道带宽和第二信道带宽的步骤包括:针对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一信道带宽;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二信道带宽;针对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局域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一信道带宽;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五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低,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二信道带宽。
优选地,所述主无线接入点的预设时间段设置为一小时。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系统,包括:主无线接入点,预设有第一信道带宽、第二信道带宽、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及射频功率;其他无线接入点,包括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及移动终端;所述主无线接入点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根据存在于预设范围内的无线信号扫描输出所述无线信号的无线接入点,统计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数量,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和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判断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将检测到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逐一与所述主无线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根据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以及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自动选择第一信道带宽或第二信道带宽以传输数据。
优选地,所述主无线接入点还用于逐一检测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和其他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
优选地,当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时,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一信道带宽;当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时,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二信道带宽;当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时,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一信道带宽;当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五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低时,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二信道带宽。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在无线干扰大的环境下,影响无线信号和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的问题,并且所述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可以根据其周围的无线网络环境变化自动选择最优带宽。
2、本发明所述的无线宽度选择方法在设置最优信道带宽时不会影响无线路由器上网使用,而且自动切换过程很快,使用方便省时,在无需手动切换,断网的同时还可以享受路由器提供的高效率服务。
3、本发明所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可以在周围无线干扰较大时,自动切换成40MHz,当周围无线干扰较小时,自动切换成20MHz,当无线宽度选择20MHz的信道带宽时,便保证了基本的无线通信质量。当无线宽度选择40MHz的信道带宽时,便保证了高速率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系统原理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
带宽选择系统
11 主无线接入点
12 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
13 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
111 扫描模块
112 计算模块
113 检测模块
114 比较模块
115 信道带宽选择模块
116 通信连接模块
S1~S6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针对无线网络中无线路由器周围环境的变化无法实现无线带宽的自动切换通过提供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便可以使无线路由器根据周围无线回敬的变化而做出最优的无线带宽的选择设置。本发明首先利用无线路由器的无线客户端模式作为无线网卡扫描周围的无线信号,分析扫描到的无线信号,统计出现的无线信号的数量,分析无线信号的强度,根据无线信号的数量和无线信号的强度获得干扰较小的无线带宽实现无线路由器无线带宽的自动设置。当无线带宽设置完成后,无线路由器会通知与自己进行联机的无线客户端自动与无线路由器重新连接,无线通信恢复正常连接状态。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主无线接入点和其他无线接入点组成的无线通信网络,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设有第一信道带宽、第二信道带宽、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及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包括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射频功率。请参阅图1,显示为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流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可以为无线路由器,其他无线接入点可以为智能移动终端。所述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包括:
S1,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与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建立通信连接。
S2,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在预设时间段内根据存在于预设范围内的无线信号扫描输出所述无线信号的其他无线接入点。例如,所述主无线接入点为无线路由器时,所述预设范围是指室内最远200米,室外最远830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小时,或其他预设时间段。
S3,根据扫描到的无线信号,统计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数量,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判断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和根据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判断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为6,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为13,即2.4GHz频段为第一工作频段,5GHz频段为第二工作频段,目前,我国采用的2.4GHz频段有13个信道,只有1,6,11信道为无干扰信道,之所以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为6是因为2.4GHz频段穿透性比较强,两个公用一个信道还行,干扰不是很大。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为13时,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干扰不会很大。因此,本步骤还包括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即阈值6,判断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少,和根据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即阈值13,判断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少。针对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大于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6,则表示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也就是2.4GHz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多,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小于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6,则表示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数量少,也就是2.4GHz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少。
针对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大于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13,则表示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5GHz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多,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小于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则表示具有的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数量少,5GHz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少。
S4,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本步骤也就是逐一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扫描到的其他无线接入点,即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和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例如,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大于其周围大部分具有第一工作频谱的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小于其周围大部分具有第一工作频谱的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
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大于其周围大部分具有第二工作频谱的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二工作频段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小于其周围大部分具有第二工作频谱的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当检测到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时,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干扰较大。当检测到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时,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干扰较小。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是由射频功率决定的,射频功率越大,无线接入点发送信号的强度就越大,射频功率的单位为dBm。XP系统无线组件显示信号强度“非常好”时对应的无线信号应该是-50dBm不到,从0到-50dBm。当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号再次降低了时,对应的无线信号应该是更低一些,大概在-70dBm左右。当无线网卡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信噪比再次降低到-70dBm以下,这时无线网卡接收与发送数据就变得不稳定了,即使可以传输数据,速度上也无法满足无线路由器最大速度——54M速率。
S5,根据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及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在第一信道带宽或第二信道带宽之间自由切换以传输数据。针对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一信道带宽;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二信道带宽;针对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一信道带宽;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五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低,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二信道带宽。
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信道带宽可以通过扩频码扩展成所述第二信道带宽,所述第一信道带宽为20MHz,所述第二信道带宽为40MHz。这一点类似于移动通信里的手机号码,所以不用担心在使用无线网络时发生冲突现象。例如,所述主无线接入点为无线路由器时,无线路由器就会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自动做出最优无线带宽的选择设置,减少无线传输过程中的等待、冲突等问题。这也就说明,当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干扰较大时,信道带宽会自动选择40MHz。当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干扰较小,信道带宽会自动选择20MHz。当无线宽度选择20MHz的信道带宽时,便保证了基本的无线通信质量。当无线宽度选择40MHz的信道带宽时,便保证了高速率传输。
S6,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在重新设置完信道带宽后,输出重新连接指令与自己连接的所述移动终端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恢复正常连接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解决了在无线干扰大的环境下,影响无线信号和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的问题,并且所述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可以根据其周围的无线网络环境变化自动选择最优带宽,所述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在设置最优信道带宽时不会影响无线路由器上网使用,而且自动切换过程很快,使用方便省时,在无需手动切换,断网的同时还可以享受路由器提供的高效率服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系统,请参阅图2,显示为
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系统原理结构,所述无线带宽选择系统1包括:主无线接入点11,和其他无线接入点、及移动终端(未予以图示)。
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预先配置有第一信道带宽、第二信道带宽、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及射频功率;及
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包括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
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根据存在于预设范围内的无线信号扫描输出所述无线信号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统计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的数量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和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判断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将检测到其他无线接入点11的无线信号强度逐一与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的无线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根据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以及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自动选择第一信道带宽和第二信道带宽以传输数据。
如图2所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包括扫描模块111,计算模块112,检测模块113,比较模块114,信道带宽选择模块115及通信连接模块116。
其中,所述扫描模块111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根据存在于其周围的无线信号扫描输出所述无线信号的其他无线接入点。
与所述扫描模块111连接的所述计算模块112用于根据扫描到的无线信号统计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的数量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判断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的数量,和根据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判断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为6,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为13,即2.4GHz频段为第一工作频段,5GHz频段为第二工作频段,目前,我国采用的2.4GHz频段有13个信道,只有1,6,11信道为无干扰信道,之所以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为6是因为2.4GHz频段穿透性比较强,两个公用一个信道还行,干扰不是很大。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为13时,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干扰不会很大。因此,本步骤还包括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即阈值6,判断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的数量多少,和根据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即阈值13,判断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多少。
针对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的数量大于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6,则表示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的数量多,也就是2.4GHz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多,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的数量小于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6,则表示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数量少,也就是2.4GHz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少。
针对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大于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13,则表示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多,5GHz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多,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小于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则表示具有的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数量少,5GHz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少。
与所述计算模块112连接的所述检测模块113用于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也就是所述检测模块113用于逐一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扫描到的其他无线接入点,即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
与所述检测模块113连接的所述比较模块114用于根据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和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
例如,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大于其周围大部分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无线接入点12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小于其周围大部分具有第一工作频谱的无线接入点12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
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大于其周围大部分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二工作频段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和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小于其周围大部分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
当检测到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时,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干扰较大。当检测到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时,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干扰较小。
与所述计算模块112和所述比较模块114连接的所述信道带宽选择模块115用于根据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及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在第一信道带宽或第二信道带宽之间自由切换以传输数据。
针对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选择第一信道带宽;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2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选择第二信道带宽;
针对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围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选择第一信道带宽;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周五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13输出的无线信号低,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选择第二信道带宽。
当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干扰较大时,信道带宽会自动选择40MHz。当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干扰较小,信道带宽会自动选择20MHz。当无线宽度选择20MHz的信道带宽时,便保证了基本的无线通信质量。当无线宽度选择40MHz的信道带宽时,便保证了高速率传输。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信道带宽可以通过扩频码扩展成所述第二信道带宽,所述第一信道带宽为20MHz,所述第二信道带宽为40MHz。这一点类似于移动通信里的手机号码,所以不用担心在使用无线网络时发生冲突现象。例如,所述主无线接入点为无线路由器时,无线路由器就会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自动做出最优无线带宽的选择设置,减少无线传输过程中的等待、冲突等问题。
所述主无线接入点11还包括通信连接模块116,所述通信连接模块116在信道带宽重新选择之前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来传输数据,在重新选择信道带宽后重新发出连接指令令与自己连接的移动终端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在无线干扰大的环境下,影响无线信号和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的问题,并且所述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可以根据其周围的无线网络环境变化自动选择最优带宽,所述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在设置最优信道带宽时不会影响无线路由器上网使用,而且自动切换过程很快,使用方便省时,在无需手动切换,断网的同时还可以享受路由器提供的高效率服务。本发明所述的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可以在周围无线干扰较大时,自动切换成40MHz,当周围无线干扰较小时,自动切换成20MHz,当无线宽度选择20MHz的信道带宽时,便保证了基本的无线通信质量。当无线宽度选择40MHz的信道带宽时,便保证了高速率传输。
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应用于包括主无线接入点、其他无线接入点、及移动终端组成的无线通信网络,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设有第一信道带宽、第二信道带宽、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及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包括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射频功率,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根据存在于预设范围内的无线信号扫描输出所述无线信号的无线接入点;
统计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数量,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和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判断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
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
将检测到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逐一与所述主无线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
根据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以及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选择第一信道带宽或第二信道带宽以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统计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的步骤包括:
针对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大于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则表示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小于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则表示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数量少;
针对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大于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则表示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小于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则表示具有的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数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步骤包括逐一检测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和其他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大于具有第一工作频谱和具有第二工作频谱的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
若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大于具有第一工作频谱和具有第二工作频谱的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则表示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选择第一信道带宽和第二信道带宽的步骤包括:
针对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一信道带宽;若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二信道带宽;
针对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局域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一信道带宽;若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五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低,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二信道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无线接入点的预设时间段设置为一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扩频码将所述第一信道带宽扩展成所述第二信道带宽,所述第一信道带宽为20MHz,所述第二信道带宽为40MHz。
8.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无线接入点,预设有第一信道带宽、第二信道带宽、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及射频功率;
其他无线接入点,包括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及移动终端;
所述主无线接入点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根据存在于预设范围内的无线信号扫描输出所述无线信号的无线接入点,统计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数量,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和第二无线接入点数量阈值判断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检测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将检测到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逐一与所述主无线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根据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以及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自动选择第一信道带宽或第二信道带宽以传输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无线接入点还用于逐一检测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和其他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的射频功率来确定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和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的高时,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一信道带宽;
当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一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低时,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二信道带宽;
当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多,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围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强度高时,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一信道带宽;
当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少,且所述主无线接入点周五具有第二工作频段的无线接入点输出的无线信号低时,则所述主无线接入点选择第二信道带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39071.XA CN103889011A (zh) | 2014-04-09 | 2014-04-09 | 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39071.XA CN103889011A (zh) | 2014-04-09 | 2014-04-09 | 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89011A true CN103889011A (zh) | 2014-06-25 |
Family
ID=50957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39071.XA Pending CN103889011A (zh) | 2014-04-09 | 2014-04-09 | 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89011A (zh) |
Cited B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02137A (zh) * | 2014-09-15 | 2015-05-06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电视设置无线路由器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811388A (zh) * | 2015-04-29 | 2015-07-29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无线路由器无线信号控制方法 |
CN104932282A (zh) * | 2015-06-25 | 2015-09-23 | 苏州市英富美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2.4g频段的交互式控制开关 |
WO2016062017A1 (zh) * | 2014-10-22 | 2016-04-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6231676A (zh) * | 2016-07-29 | 2016-12-14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优化WiFi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
CN106255214A (zh) * | 2016-07-29 | 2016-12-21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6714277A (zh) * | 2016-12-07 | 2017-05-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终端 |
CN107360605A (zh) * | 2017-08-15 | 2017-11-17 |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装置 |
CN107548115A (zh) * | 2017-09-07 | 2018-01-05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频宽调整方法、装置及无线设备 |
CN108322924A (zh) * | 2018-01-24 | 2018-07-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541024A (zh) * | 2018-03-01 | 2018-09-14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无线ap的频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8966350A (zh) * | 2018-06-20 | 2018-12-07 |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无线路由器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988901A (zh) * | 2018-08-30 | 2018-12-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信号收发装置、射频信号收发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9274415A (zh) * | 2018-08-31 | 2019-01-25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星载转发器通道灵活合成切换系统 |
CN109362094A (zh) * | 2018-12-21 | 2019-02-19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wifi连接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429359A (zh) * | 2017-06-30 | 2019-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Wlan链路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09587734A (zh) * | 2018-12-24 | 2019-04-05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频中继器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9617634A (zh) * | 2019-01-21 | 2019-04-12 | 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测试产品功率装置及方法 |
CN109769270A (zh) * | 2019-03-29 | 2019-05-17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工作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9845325A (zh) * | 2016-10-21 | 2019-06-0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受助毫米波系统中复用初始接入和数据传输 |
CN110169123A (zh) * | 2017-01-04 | 2019-08-23 |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 动态带宽选择 |
CN110336729A (zh) * | 2019-08-13 | 2019-10-15 | 北京百佑科技有限公司 | 星形网络均衡组网方法、装置及物联网设备 |
CN110392389A (zh) * | 2019-08-01 | 2019-10-29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无线组网的网络测评方法 |
CN110545555A (zh) * | 2019-09-09 | 2019-12-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wifi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602738A (zh) * | 2018-06-12 | 2019-12-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11083768A (zh) * | 2019-11-19 | 2020-04-28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1726837A (zh) * | 2019-03-18 | 2020-09-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及终端 |
WO2021128015A1 (zh) * | 2019-12-24 | 2021-07-01 | 上海瑾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88006A1 (en) * | 2002-03-28 | 2003-10-02 | Bard Steven R. | Wireless LAN with dynamic channel access management |
CN101616419A (zh) * | 2008-06-24 | 2009-12-30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配置、选择传输频带的方法及设备 |
WO2010047725A1 (en) * | 2008-10-22 | 2010-04-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spectrum shared by wan and femto cells |
CN102300316A (zh) * | 2010-06-28 | 2011-12-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调整上下行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571536A (zh) * | 2010-12-13 | 2012-07-1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通信终端的网络带宽的方法和通信终端 |
-
2014
- 2014-04-09 CN CN201410139071.XA patent/CN10388901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88006A1 (en) * | 2002-03-28 | 2003-10-02 | Bard Steven R. | Wireless LAN with dynamic channel access management |
CN101616419A (zh) * | 2008-06-24 | 2009-12-30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配置、选择传输频带的方法及设备 |
WO2010047725A1 (en) * | 2008-10-22 | 2010-04-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spectrum shared by wan and femto cells |
CN102300316A (zh) * | 2010-06-28 | 2011-12-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调整上下行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571536A (zh) * | 2010-12-13 | 2012-07-1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通信终端的网络带宽的方法和通信终端 |
Cited By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02137B (zh) * | 2014-09-15 | 2017-12-22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电视设置无线路由器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602137A (zh) * | 2014-09-15 | 2015-05-06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电视设置无线路由器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6062017A1 (zh) * | 2014-10-22 | 2016-04-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4811388A (zh) * | 2015-04-29 | 2015-07-29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无线路由器无线信号控制方法 |
CN104932282A (zh) * | 2015-06-25 | 2015-09-23 | 苏州市英富美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2.4g频段的交互式控制开关 |
CN104932282B (zh) * | 2015-06-25 | 2017-10-03 | 苏州市英富美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2.4g频段的交互式控制开关 |
CN106231676A (zh) * | 2016-07-29 | 2016-12-14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优化WiFi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
CN106255214A (zh) * | 2016-07-29 | 2016-12-21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
US11082911B2 (en) | 2016-10-21 | 2021-08-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rectional synchronization in assisted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
US11696218B2 (en) | 2016-10-21 | 2023-07-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initial access and data transmissions in assisted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
CN109845325A (zh) * | 2016-10-21 | 2019-06-0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受助毫米波系统中复用初始接入和数据传输 |
CN106714277A (zh) * | 2016-12-07 | 2017-05-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终端 |
CN110169123A (zh) * | 2017-01-04 | 2019-08-23 |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 动态带宽选择 |
CN109429359A (zh) * | 2017-06-30 | 2019-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Wlan链路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09429359B (zh) * | 2017-06-30 | 202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Wlan链路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07360605A (zh) * | 2017-08-15 | 2017-11-17 |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装置 |
CN107548115A (zh) * | 2017-09-07 | 2018-01-05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频宽调整方法、装置及无线设备 |
CN108322924A (zh) * | 2018-01-24 | 2018-07-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322924B (zh) * | 2018-01-24 | 2020-09-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541024A (zh) * | 2018-03-01 | 2018-09-14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无线ap的频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602738A (zh) * | 2018-06-12 | 2019-12-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08966350A (zh) * | 2018-06-20 | 2018-12-07 |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无线路由器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988901A (zh) * | 2018-08-30 | 2018-12-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信号收发装置、射频信号收发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9274415A (zh) * | 2018-08-31 | 2019-01-25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星载转发器通道灵活合成切换系统 |
CN109362094A (zh) * | 2018-12-21 | 2019-02-19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wifi连接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587734B (zh) * | 2018-12-24 | 2021-11-09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频中继器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9587734A (zh) * | 2018-12-24 | 2019-04-05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频中继器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9617634A (zh) * | 2019-01-21 | 2019-04-12 | 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测试产品功率装置及方法 |
CN111726837A (zh) * | 2019-03-18 | 2020-09-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及终端 |
CN111726837B (zh) * | 2019-03-18 | 2022-04-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及终端 |
CN109769270A (zh) * | 2019-03-29 | 2019-05-17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工作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9769270B (zh) * | 2019-03-29 | 2023-04-25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工作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10392389A (zh) * | 2019-08-01 | 2019-10-29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无线组网的网络测评方法 |
CN110336729A (zh) * | 2019-08-13 | 2019-10-15 | 北京百佑科技有限公司 | 星形网络均衡组网方法、装置及物联网设备 |
CN110336729B (zh) * | 2019-08-13 | 2021-08-20 | 北京百佑科技有限公司 | 星形网络均衡组网方法、装置及物联网设备 |
CN110545555A (zh) * | 2019-09-09 | 2019-12-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wifi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545555B (zh) * | 2019-09-09 | 2022-04-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wifi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1083768A (zh) * | 2019-11-19 | 2020-04-28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4788349A (zh) * | 2019-12-24 | 2022-07-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WO2021128015A1 (zh) * | 2019-12-24 | 2021-07-01 | 上海瑾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89011A (zh) | 一种基于wlan无线带宽评估的无线带宽选择方法及系统 | |
US10856155B2 (en) | WLAN extender placement | |
US20210006954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KR101731996B1 (ko) | 로라 및 와이파이 통신을 절체시키기 위한 장치 | |
CN106793131B (zh) | 一种无线路由器的信道选择方法及系统 | |
CN106576067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4137574B (zh) | 数据传输、获取方法及基站 | |
CN113766520B (zh) | 电力物联网的组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节点 | |
CN109617637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188102B (zh) | 一种无线信道自动选择方法及系统 | |
CN104126322B (zh) |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8282166A (zh) | 天线共存互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5392210B (zh) | 无线直连连接方法及装置 | |
CN103067050B (zh) | 一种通信系统及方法 | |
WO2021008492A1 (zh) | 一种切换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 |
CN107959545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手机、数据卡 | |
WO2016090987A1 (zh) | 一种基于网络感知的服务策略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 |
CN103108414A (zh) | 一种移动终端以及移动终端的信号处理方法 | |
WO2022012360A1 (zh) |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6507329A (zh) |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及探测方法 | |
WO2016134541A1 (zh) | 一种微波网络中频点配置的方法、控制设备和系统 | |
CN109150336A (zh) | 创建Zigbee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955119B (zh) | 一种基于流量的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 | |
CN103124432A (zh) | 无线报文发送装置及方法 | |
CN105916175A (zh) | 一种无线设备双频段切换方法及无线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124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