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9000A -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89000A CN103889000A CN201210564729.2A CN201210564729A CN103889000A CN 103889000 A CN103889000 A CN 103889000A CN 201210564729 A CN201210564729 A CN 201210564729A CN 103889000 A CN103889000 A CN 1038890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hannel
- signal
- preset threshold
- idle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方法为,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将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门限值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根据预设的两个门限值,合理分配信道资源,有效避免了影响部分终端通信质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当用户通过终端进行通信时,终端需要向基站发送接入请求消息请求接入,基站接收上述接入请求消息后,将空闲信道分配至该终端,该终端即可通过上述空闲信道接入无线网。
由此可见,信道分配为终端进行通信业务的前提条件。现有的信道分配方式为将信道质量最优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具体为:基站获取终端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并实时检测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由上述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功率预估每一个空闲信道的信噪比;将信噪比最高即信道质量最优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令终端通过上述信噪比最高的空闲信道接入无线网,以达到抗干扰,提高终端通信质量的目的。
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下的信道分配方式下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由图1可知,当用户服务质量参数为不小于3,即对应于空闲信道的信噪比为不小于9时,终端的通信质量将能够得到保证。结合上述现有的信道分配方式可知,当终端1请求接入无线网时,基站会在所有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高的空闲信道1分配给终端1;而终端2晚于终端1请求接入无线网,当终端2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2低于终端1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1时,由于基站已经将噪声功率最低的空闲信道1分配给终端1,此时,基站只能在剩余的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高的空闲信道2分配给终端2,即空闲信道2的噪声功率2大于空闲信道1的噪声功率1,因此,空闲信道2对应的信噪比将有可能远远大于空闲信道1对应的信噪比,当空闲信道2对应的信噪比低于9时,将影响终端2的通信质量。
因此,采用上述分配信道方式为终端分配信道资源,存在信道资源分配不均衡,从而造成信号强度较弱的发送信号对应的终端分配到信噪比较低的空闲信道,影响终端通信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信道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信号强度较弱的发送信号对应的终端分配到信噪比较低的空闲信道,影响终端通信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
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
将所述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门限值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一种信道分配装置,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门限值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将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门限值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根据预设的两个门限值,合理分配信道资源,有效避免了一部分终端接入信道的信噪比过高,而一部分终端接入信道的信噪比过低,造成信道资源分配不均衡,影响部分终端通信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信道分配方式下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分配详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分配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下信道分配详细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下不同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分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基站采用现有信道分配方式为终端分配信道时,存在的信道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信号强度较弱的发送信号对应的终端分配到信噪比较低的空闲信道,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将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门限值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根据预设的两个门限值,合理分配信道资源,有效避免了一部分终端接入信道的信噪比过高,而一部分终端接入信道的信噪比过低,造成信道资源分配不均衡,影响部分终端通信质量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分配的详细流程为:
步骤200: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通过终端进行通信业务时,终端将向基站发送接入请求消息,以请求接入无线网。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并测量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该信号强度即为该发送信号的功率。
步骤210: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检测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并根据上述获取的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预估每一个空闲信道的信噪比(即信噪比=发送信号功率/噪声功率)。
步骤220:将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两个门限值,分别为第一预设门限值和第二预设门限值,其中,第一预设门限值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第一预设门限值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取值范围通常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工程上通常要求当信道的信噪比不小于12时,则能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因此,第一预设门限值可以预设为12。
将上述过程中获取的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
步骤230: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获取的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以从所有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终端通过该空闲信道接入无线网。上述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是指分配至终端的信道满足保证终端通信质量的最低标准(即为终端分配的信道对应的信噪比为9~12)。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为终端分配的信道对应的信噪比满足正常通信质量,并且上述信道并不一定是所有空闲信道中信噪比最高的一个信道。即当终端的发送信号的功率较大时,并不会将噪声功率最小的空闲信道分配给该终端,以保证后续发送信号功率较小的终端请求接入无线网时,分配到信道质量较差的空闲信道。例如,当终端发送信号的功率为-80dB,空闲信道1的噪声功率为-100dB,空闲信道2的噪声功率为-92dB,则预估空闲信道1对应的信噪比为20,空闲信道2对应的信噪比为12,在工程上,当信噪比为12时,即可满足良好的通信质量,因此,基站将空闲信道2分配至终端,即可保证终端的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比较结果,从所有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的具体过程如下:
根据获取的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以及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判断上述所有空闲信道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并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当判定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并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从上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存在N(N>1)个空闲信道满足上述条件,则可以从该N个空闲信道中随机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该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也可以从该N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高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该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还可以从该N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道资源利用率最低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该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当判定不存在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并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时,则根据上述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判断上述所有空闲信道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当判定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从上述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小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在先请求接入无线网的终端1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强,且基站将噪声功率最小的空闲信道分配至该终端1,从而可能造成后续请求接入无线网的终端2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差时,基站只能将噪声功率较大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2,最终影响终端2通信质量的问题。
当判定不存在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以及不存在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时,从所有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大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即此时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均小于第一预设门限值,为了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基站将信噪比最高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
当基站根据上述分配方式为终端选定空闲信道后,向终端发送信道分配消息,通知终端通过上述分配至该终端的空闲信道接入无线网,传输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请求接入消息后,为终端分配信道的过程中,既保证了在先请求接入无线网的终端的通信质量,又保证了后续请求接入无线网的终端的通信质量,提高了用户服务质量。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避免了采用现有信道分配方法为多个终端分配信道时,存在的无法保证发送信号较差的终端通信质量的问题。参阅图3所示为不同信道分配方法下分配至终端的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布图,其中,曲线1代表了使用传统信道分配方法分配至终端的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布,曲线2代表使用本发明信道分配方法分配至终端的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布。参阅图3可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各个终端接入无线网时使用的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布较为平均,信噪比较差的信道(小于12)对应的终端较多,信噪比过于好的信道(大于25)对应的终端也较多,而使用高信噪比的信道接入无线网时,并不能明显提高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即终端无须使用过高信噪比的信道接入无线网。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信噪比在12以下的对应的终端数量大幅下降,提高了多个终端的通信质量。
参阅图4所述,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分配详细流程为:
步骤400: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
步骤410: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分别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
例如,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小区中各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示意图。如表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
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的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
表1
信道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C(终端发送信号强度)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I(信道噪声功率) | -100 | -98 | -88 | -94 | -80 | -102 | -100 | -102 |
C/I(信噪比) | 20 | 18 | 8 | 14 | 0 | 22 | 20 | 22 |
如表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传统的信道分配方式时,终端向基站发送接入请求消息的顺序获取的各个终端及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对应表。
表2
由表2可知,采用传统的信道分配方式时,存在四个终端分配使用的信道对应的信噪比低于12,通信质量较差,即有50%的终端分配使用的信道的信噪比低于12,容易引起终端发生掉话现象,而有37.5%的终端分配使用的信道的通信质量过好。
步骤420:将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预设门限值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
步骤430: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并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若是,则执行步骤440;否则,执行步骤450。
步骤440:从上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步骤450: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若是,则执行步骤460;否则,执行步骤470。
步骤460:从上述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小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步骤470:从所有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大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例如,预设第一预设门限值为12,第二预设门限值为18,则参阅表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及其分配的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对应表。
表3
由表3可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预设两个门限值后,仅有25%的终端分配的信道的信道质量低于工程上的通信质量要求。
又如,当预设第一预设门限值为10,第二预设门限值为16时,则参阅表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及其分配的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对应表。
表4
用户顺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C(用户信号) | -80 | -82 | -78 | -85 | -90 | -89 | -92 | -87 |
信道号 | 4 | 2 | 3 | 7 | 1 | 6 | 8 | 5 |
I(信道) | -94 | -98 | -88 | -100 | -100 | -102 | -102 | -80 |
C/I(信噪比) | 14 | 16 | 10 | 15 | 10 | 13 | 10 | -7 |
由表4可知,更改预设的第一预设门限值与第二预设门限值后,可使更多的终端分配得到的信道的信道质量接近标准值,只有12.5%的终端分配的信道的信道质量较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将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门限值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根据比较结果,从所有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预设两个预设的门限值(即第一预设门限值和第二预设门限值),采用运用新的信道分配策略,可使分配至各个终端的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尽量保持在一个区间内。当在受到上行干扰(无论带内带外)的小区中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平衡所有终端对应的上行信噪比,保证几乎所有终端的通信质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6所示,可以构建一种信道分配装置,包括测量单元60,获取单元61,比较单元62,以及分配单元63,其中:
测量单元60,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
获取单元61,用于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
比较单元62,用于将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门限值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分配单元63,用于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其中,分配单元63,具体用于当判定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从上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该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分配单元63,还用于从上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随机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该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或者,从上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高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该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或者,从上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道资源利用率最低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该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分配单元63,进一步用于当判定不存在信噪比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且判定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从上述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小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该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分配单元63,进一步用于当判定不存在信噪比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以及不存在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时,从所有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大的空闲信道分配至终端作为该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分配单元63,进一步用于向终端发送信道分配成功消息,指示该终端通过分配至该终端的空闲信道传输业务数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
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
将所述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门限值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具体包括:
当判定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从所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具体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随机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或者,
从所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高的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或者,
从所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道资源利用率最低的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当判定不存在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且判定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从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小的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当判定不存在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以及不存在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时,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大的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后,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信道分配成功消息,指示所述终端通过分配至所述终端的空闲信道传输业务数据。
7.一种信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每一个空闲信道的噪声功率,以及终端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取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每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值以及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门限值高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从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与用户服务质量参数匹配度最高的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当判定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从所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随机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或者,
从所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高的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或者,
从所述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道资源利用率最低的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进一步用于:
当判定不存在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且判定存在至少一个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从空闲信道对应的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一个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小的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进一步用于:
当判定不存在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以及不存在信噪比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空闲信道时,从所有空闲信道中选择信噪比最大的空闲信道分配至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终端接入无线网的信道。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进一步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信道分配成功消息,指示所述终端通过分配至所述终端的空闲信道传输业务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64729.2A CN103889000B (zh) | 2012-12-21 | 2012-12-21 |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64729.2A CN103889000B (zh) | 2012-12-21 | 2012-12-21 |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89000A true CN103889000A (zh) | 2014-06-25 |
CN103889000B CN103889000B (zh) | 2018-01-30 |
Family
ID=5095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64729.2A Active CN103889000B (zh) | 2012-12-21 | 2012-12-21 |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89000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81965A (zh) * | 2015-01-08 | 2015-04-2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基于用户分配和时延的频谱分配方法 |
CN105554815A (zh) * | 2015-12-08 | 2016-05-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722117A (zh) * | 2016-01-27 | 2016-06-29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信道分配方法及路由器 |
CN111356158A (zh) * | 2020-03-16 | 2020-06-30 | 纳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智能家居和通信基站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
CN111372313A (zh) * | 2020-02-14 | 2020-07-03 | 西北大学 | 基于LoRa上行传输系统的高能效资源分配方法 |
CN111491384A (zh) * | 2019-01-25 | 2020-08-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模式变更方法、变更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8574239A (zh) * | 2024-08-01 | 2024-08-30 | 福建飞通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信道调度的船舶通信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8486A (zh) * | 2000-10-17 | 2004-01-14 | 摩托罗拉公司 | 非连续宽带频谱中的多载波通信 |
CN101790204A (zh) * | 2010-02-01 | 2010-07-28 | 北京邮电大学 | 协作通信系统中兼顾信道条件和业务状态的中继选择方法 |
CN101902817A (zh) * | 2009-05-26 | 2010-1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
CN102014502A (zh) * | 2009-09-04 | 2011-04-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超远覆盖的方法、基站 |
US20120044846A1 (en) * | 2010-08-17 | 2012-02-23 | The University Court Of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Operation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
2012
- 2012-12-21 CN CN201210564729.2A patent/CN1038890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8486A (zh) * | 2000-10-17 | 2004-01-14 | 摩托罗拉公司 | 非连续宽带频谱中的多载波通信 |
CN101902817A (zh) * | 2009-05-26 | 2010-1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
CN102014502A (zh) * | 2009-09-04 | 2011-04-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超远覆盖的方法、基站 |
CN101790204A (zh) * | 2010-02-01 | 2010-07-28 | 北京邮电大学 | 协作通信系统中兼顾信道条件和业务状态的中继选择方法 |
US20120044846A1 (en) * | 2010-08-17 | 2012-02-23 | The University Court Of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Operation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81965A (zh) * | 2015-01-08 | 2015-04-2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基于用户分配和时延的频谱分配方法 |
CN104581965B (zh) * | 2015-01-08 | 2018-09-04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基于用户分配和时延的频谱分配方法 |
CN105554815A (zh) * | 2015-12-08 | 2016-05-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722117A (zh) * | 2016-01-27 | 2016-06-29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信道分配方法及路由器 |
CN105722117B (zh) * | 2016-01-27 | 2019-01-15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信道分配方法及路由器 |
CN111491384A (zh) * | 2019-01-25 | 2020-08-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模式变更方法、变更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1372313A (zh) * | 2020-02-14 | 2020-07-03 | 西北大学 | 基于LoRa上行传输系统的高能效资源分配方法 |
CN111372313B (zh) * | 2020-02-14 | 2022-11-04 | 西北大学 | 基于LoRa上行传输系统的高能效资源分配方法 |
CN111356158A (zh) * | 2020-03-16 | 2020-06-30 | 纳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智能家居和通信基站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
CN118574239A (zh) * | 2024-08-01 | 2024-08-30 | 福建飞通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信道调度的船舶通信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89000B (zh) | 2018-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89000B (zh) |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 |
JP5859716B1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での適応チャネル再利用機構 | |
US11071168B2 (en) | Multi-station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0336654B (zh) |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
CN103874073A (zh) | 一种通信系统的载波选择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 |
WO2019028848A1 (zh)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6206005A1 (zh)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ue及基站 | |
CN107615846B (zh) | 一种用于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基站 | |
CN101409923A (zh)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基站 | |
JP2012138809A5 (zh) | ||
JP2018526911A (ja) | 通信リソース割振り | |
CN106455101A (zh) | 一种无线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4630423A (zh)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3874181B (zh) | 一种为终端分配下行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21027498A1 (zh) | 一种流量分配管理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 |
CN105142226B (zh)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
JP2014531835A (ja) | マルチポイント協調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割当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4349462A (zh) | 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02131300A (zh) | 队列调度方法和队列调度装置 | |
WO2020238797A1 (zh) | 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基站、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8401299A (zh) | 一种上行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主站及端站 | |
US10299313B2 (en) | DOCSIS to suppor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in 5G small cells | |
CN112073975B (zh) | 一种终端间多跳通信的非授权频谱边缘共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6714198B (zh) | 一种调度请求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906059B (zh) | Wlan接入带宽分配方法、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