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875612B -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5612B
CN103875612B CN201410110649.9A CN201410110649A CN103875612B CN 103875612 B CN103875612 B CN 103875612B CN 201410110649 A CN201410110649 A CN 201410110649A CN 103875612 B CN103875612 B CN 103875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ilkworm
arranges
lay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06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5612A (zh
Inventor
韦光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106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5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5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5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5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5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设置架床柱、固定架、层架、支承杆、方格簇、饲养台、承沙片和升降单元组成;所述的固定架和层架分别套在架床柱的上端头,并用固定螺栓固定;所述的支承杆与层架套接;所述的升降单元设置活动轮、吊钩、升降绳、传动轴、集绳盘、轴承、转动手把、卡位齿和卡位杆。本装置可供桑蚕饲养和格簇,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拆卸或组装使用均方便,层架高度任意调节,可以多层养蚕,能够提高装置空间的使用率,省时又省力;饲养台可以自动清理蚕沙,通风干净,减少病害,利于蚕的生长发育,不仅大大提高蚕茧质量,延长簇具使用寿命,还大幅度提高了蚕农的劳动效率,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养殖设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桑蚕(BombyxmoriLinnaeus)又称家蚕,简称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一生经过卵、蚕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蚕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消毒、给桑和除沙是桑蚕饲养主要工作。蚕儿发育不齐时要进行提青和分批,并将青头蚕放温度偏高处,勤给良桑,使其赶上大批。小蚕期在给桑前将生石灰粉或其它蚕用消毒剂均匀地撒(洒)在蚕体、蚕座上,起蚕、将眠各一次;4、5龄大蚕期需防高温、高湿,加强通风换气并饱食良桑。桑蚕饲养可在消毒的蚕室内,也可在消毒的大棚内。蚕蜕皮之前停止食桑,蚕体固定在桑叶上,逐渐形成新皮。蚕的一生需4次蜕皮,它的眠和起是生理上的转折点。表面上看不食不动,其实它的内部在进行激烈的组织更新。如蚕在眠期护理不好,病菌极易侵入而发生蜕皮困难,给后期饲养带来不便和经济损失。所以蚕在眠期管理也十分重要。
目前,家蚕养殖业发展很快。传统的花竹簇营茧的方法是:蚕熟上簇时,由人工将花竹簇一条一条地铺摆在熟蚕上,待熟蚕上簇后再一条一条收起来,另找地方摆放,直至蚕上完簇。但是现有的家蚕养殖方式、技术、设施和工具都还存在诸多缺点。一是室外大棚养蚕,空气好,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而且难以抵御恶劣天气带来的灾害;二是室内平面养蚕,需要大量的蚕室,基建投资巨大;三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养蚕方式是室内立体养蚕,但立体养蚕的工具还不够理想。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立体养蚕工具多以竹编簸箕为蚕匠,以用竹或木搭建的格屉式框架作蚕架,或者以木箱作层叠式蚕匠,较为先进的还有将多层竹栅板用绳索串吊起来做成的活动式省力化蚕台。通过检索,公开文献有:
1、中国专利CN200820112907.7,一种养蚕叠簇。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蚕叠簇,包括两侧边框和连接两侧边框的一组横挡组成的双层叠簇,所述的一组横挡这间连接分隔栅格,从而解决了养蚕叠簇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采茧方便、快捷的问题。具有使用寿命长,低成本,易清洗消毒,采茧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该实用新型还是无法解决如何清理蚕中粪便的问题。
2、中国专利CN200820023126.O,一种层叠式养蚕支架。该实用新型结构包括蚕匠,其特点是,若干蚕匠通过支脚和外套管依次上下设置,支脚固定在蚕匠底面,外套管固定在下层蚕匠的上面,上层蚕匠的支脚插接在下层蚕匠的外套管内。该实用新型较单支架的养蚕工具具有先进性,但是依旧无法解决快速处理蚕粪便的问题。
3、中国专利CN201197320Y,立体养蚕专用器。该实用新型立体养蚕专用器,是在螺柱上置有螺帽的匠组成,匠在螺柱上手工转动升降,匠框由木头做成,匠底是农膜,匠的中心厚木板为主要结构,小木条为托板,螺帽焊在铁板上,铁板上有个小螺孔,铁板用四个小螺栓固定在匠框中心厚木板上。该实用新型的目结构复杂,不稳定,也很难解决蚕粪便处理的问题。
4、中国专利CN2012lOOl6147.O,升降式蚕簇及采用该蚕簇营茧的方法。该方法将花竹簇或方格簇均匀并排安装在可升降的框架上,框架由至少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固定连接构成,拉动绳索通过滑轮组进行人工升降。蚕要上簇营茧时,放绳降下方格簇贴近蚕身,熟蚕碰到方格簇或花竹簇后自然往上爬吐丝营茧;蚕上簇结茧后,拉绳升蚕簇离地面2米左右,就可以马上清理蚕室的蚕粪了。采用本发明升降式蚕簇营茧,即省时又省力,蚕室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不仅大大提高蚕茧质量,延长簇具使用寿命,还大幅度提高了蚕农的劳动效率。该方法主要解决蚕要上簇营茧的技术问题,适用于蚕簇营茧,但是对升降式蚕簇还不能充分利用。
5、中国专利CN2012l0338303.5,升降式养蚕装置。该装置包括方格簇,蚕室、转动杆和电机,转动杆端部与电机连接,还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转动杆通过升降钢丝绳连接;所述方格簇垂直设置在蚕室上方,方格簇可拆卸且排列安装在升降杆的底部位置。该装置可养、簇两用,省时又省力,不仅大大提高蚕茧质量,延长簇具使用寿命,还大幅度提高了蚕农的劳动效率。但是,该装置没有多层设置结构,养蚕装置还不能充分利用。
由于目前蚕床的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饲养台和簇格设置难变换,上层与下层分隔不清,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养蚕的效率和效益不高,因此影响了蚕农养的积极性,制约我国养蚕业高效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养蚕工具中饲养台和簇格设置难变换,难以解决清理蚕沙,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以达到饲养台和簇格设置变换方便,方便清理蚕沙,通风干净,提高空间使用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包括架床柱、固定架、层架、支承杆、方格簇、饲养台、承沙片和升降单元;所述的固定架和层架分别套在架床柱的上端头,并用固定螺栓固定;所述的支承杆与层架套接;所述的升降单元设置活动轮、吊钩、升降绳、传动轴、集绳盘、轴承、转动手把、卡位齿和卡位杆。
以上所述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所述的轴承设置轴承座套,轴承座套与架床柱的上端头套接,并用固定螺栓固定,传动轴靠近两个轴承处分别设置集绳盘,在一个轴承外则的传动轴上依次设置卡位齿和转动手把,在轴承座套设置卡位杆,卡位杆的卡位头与卡位齿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绳设置4条,其中2条升降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架的两端,另外2条升降绳一端分别固定在轴承座套或传动轴下方层架两端,4条升降绳的另一端分别依次与吊钩的活动轮、集绳盘连接。
以上所述的饲养台为设置有网片孔的塑胶、薄铝板和竹编中的一种。
以上所述的网片孔设置为方形、圆形、三角形、十字形、一字形、Y字形孔中的一种以上。
以上所述的饲养台设置在由层架和支承杆组合的蚕床层上,所述的蚕床层的下一层设置承沙片,饲养台、蚕床层和承沙片构成桑蚕饲养单元。
以上所述的层架均匀设置个以上的承杆套,1-3的承杆套之间的支承杆设置方格簇,层架的两端头分别设置架床柱套,所述的架床柱套设置固定螺孔。
以上所述的架床柱的底端设置蚕床转轮。
以上所述的架床柱、固定架、层架、支承杆、承杆套、活动轮、吊钩、传动轴、集绳盘、轴承、转动手把、卡位齿、卡位杆、固定螺栓、蚕床转轮采用铁或者铝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本发明方案的技术原理是:
桑蚕饲养时,通过将由层架和支承杆组合的蚕床层,隔层分别设置饲养台和承沙片,饲养台上另溜空方格簇挂设层的层架,形成桑蚕饲养单元,桑蚕饲养单元的饲养台和承沙片的高度根据需要,启动升降单元调节,用固定螺栓固定。
桑蚕成熟着簇时,通过将方格簇排列设置在每层饲养台上方的方格簇挂设层,使得成熟蚕需要结茧时可从饲养台爬至方格簇进行吐丝,结茧结束时,拉升设置方格簇,使得方格簇与饲养台脱离接触,人可以对茧沙、余物及饲养台清理,拆卸清洗。
本发明构思中,作为另一方案是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下面剩余的蚕床层可以继续饲养桑蚕,能充分利用本装置的空间。
本发明具有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是:
1、本装置由于采用层架和支承杆组合连接成桑蚕饲养单元和方格簇挂设层,可以随时拆卸或组装,达到饲养台和簇格设置变换方便,并节约消毒药品80%。
2、本装置由于饲养台18设置在由层架3和支承杆4组合的蚕床层20上,蚕床层20的下一层设置承沙片21方便清理蚕沙,通风干净,高效卫生,减少病害,利于蚕的生长发育,大大提高蚕虫的质量,蚕茧厚度大,质量高。
3、本装置的层架高度根据需要调节,可以多层养蚕,能够提高装置空间的使用率;当设置上下两层架之间紧贴时,蚕虫自己爬到上层饲养台,减少了人工捡蚕换地的麻烦;当蚕虫到5龄后,在饲养台上方立上方格簇,蚕虫自己上簇。
4、本装置由于设置升降单元的操作,操作简便,省时又省力,可以方便人对蚕茧收集工具的清洗,延长桑蚕饲养工具的使用寿命,还大幅度提高了蚕农的劳动效率,可节省给桑、除沙用工90%。
5、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工厂化生产,便于推广,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架床柱1、固定架2、层架3、支承杆4、承杆套5、活动轮6、吊钩7、升降绳8、传动轴9、集绳盘10、轴承11、转动手把12、卡位齿13、卡位杆14、固定螺孔15、固定螺栓16、方格簇17、饲养台18、蚕床转轮19、蚕床层20、承沙片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实施例1
本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设置12层,采用底端设置蚕床转轮19的2.5米长方铝管架床柱1、2米长两头90度角焊接有比架床柱1大一号的方铝管套方铝管的固定架2、2-3米长两端头分别设置有比架床柱1大一号的方铝管架床柱套和均匀设置5个承杆套5的方铝管层架3、在架床柱套设置固定螺孔15、2-3米长方铝管的支承杆4,并设置升降单元;固定架2和层架3分别套在架床柱1的上端头,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所述的支承杆4与层架3套接。饲养台18为设置有方形、圆形网片孔的塑胶,饲养台18设置在由层架3和支承杆4组合的蚕床层20上,所述的蚕床层20的下一层设置承沙片21,饲养台18、蚕床层20和承沙片21构成桑蚕饲养单元。所述的升降单元设置活动轮6、吊钩7、升降绳8、传动轴9、集绳盘10、轴承11、转动手把12、卡位齿13和卡位杆14,传动轴9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11,所述的轴承11设置轴承座套,轴承座套与架床柱1的上端头套接,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传动轴9靠近两个轴承11处分别设置集绳盘10,在一个轴承11外则的传动轴9上依次设置卡位齿13和转动手把12,在轴承座套设置卡位杆14,卡位杆14的卡位头与卡位齿13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绳8设置4条,其中2条升降绳8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架2的两端,另外2条升降绳8一端分别固定在轴承座套或传动轴9下方层架3的两端,4条升降绳8的另一端分别依次与吊钩7的活动轮6、集绳盘10连接。
桑蚕饲养时,通过将由层架3和支承杆4组合的蚕床层20,隔层分别设置饲养台18和承沙片21,饲养台18上另溜空方格簇17挂设层的层架3,形成桑蚕饲养单元,桑蚕饲养单元的饲养台18和承沙片21的高度,根据需要启动升降单元调节,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
桑蚕成熟格簇时,通过将方格簇17排列设置在每层饲养台18上方的方铝管层架3的第1、3、5号承杆套5套装支承杆4,并设置方格簇17,方格簇17下端与饲养台18接触,使得成熟蚕需要结茧时可从饲养台18爬至方格簇17进行吐丝,结茧结束时,拉升设置方格簇17,使得方格簇17与饲养台18脱离接触,人可以对茧沙、余物及饲养台18清理,拆卸清洗。格簇剩余的蚕床层20可以继续饲养下一批桑蚕,能充分利用本装置的空间。
实施例2
本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设置10层,采用底端设置蚕床转轮19的2.2米长方铁管架床柱1、2米长两头90度角焊接有比架床柱1大一号的方铁管套方铁管的固定架2、2-3米长两端头分别设置有比架床柱1大一号的方铁管架床柱套和均匀设置3个以上的承杆套5的方铁管层架3、在架床柱套设置固定螺孔15、2-3米长方铁管的支承杆4,固定架2和层架3分别套在架床柱1的上端头,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所述的支承杆4与层架3套接。饲养台18为设置有三角形加十字形孔的网片孔的薄铝板,饲养台18设置在由层架3和支承杆4组合的蚕床层20上,所述的蚕床层20的下一层设置承沙片21,饲养台18、蚕床层20和承沙片21构成桑蚕饲养单元。所述的升降单元设置活动轮6、吊钩7、升降绳8、传动轴9、集绳盘10、轴承11、转动手把12、卡位齿13和卡位杆14,传动轴9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11,所述的轴承11设置轴承座套,轴承座套与架床柱1的上端头套接,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传动轴9靠近两个轴承11处分别设置集绳盘10,在一个轴承11外则的传动轴9上依次设置卡位齿13和转动手把12,在轴承座套设置卡位杆14,卡位杆14的卡位头与卡位齿13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绳8设置4条,其中2条升降绳8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架2的两端,另外2条升降绳8一端分别固定在轴承座套或传动轴9下方层架3的两端,4条升降绳8的另一端分别依次与吊钩7的活动轮6、集绳盘10连接。
桑蚕饲养时,通过将由层架3和支承杆4组合的蚕床层20,隔层分别设置饲养台18和承沙片21,饲养台18上另溜空方格簇17挂设层的层架3,形成桑蚕饲养单元,桑蚕饲养单元的饲养台18和承沙片21的高度,根据需要启动升降单元调节,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
桑蚕成熟格簇时,通过将方格簇17排列设置在每层饲养台18上方的方铁管层架3的第1、3、5号承杆套5套装支承杆4,并设置方格簇17,方格簇17下端与饲养台18接触,使得成熟蚕需要结茧时可从饲养台18爬至方格簇17进行吐丝,结茧结束时,拉升设置方格簇17,使得方格簇17与饲养台18脱离接触,人可以对茧沙、余物及饲养台18清理,拆卸清洗。格簇剩余的蚕床层20可以继续下一批饲养桑蚕,能充分利用本装置的空间。
实施例3
本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设置6层,采用底端设置蚕床转轮19的2米长圆铝管架床柱1、2米长两头90度角焊接有比架床柱1大一号的圆铝管套圆铝管的固定架2、2-3米长两端头分别设置有比架床柱1大一号的圆铝管架床柱套和均匀设置3个以上的承杆套5的圆铝管层架3、在架床柱套设置固定螺孔15、2-3米长圆铝管的支承杆4,固定架2和层架3分别套在架床柱1的上端头,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所述的支承杆4与层架3套接。饲养台18为设置有圆形加三角形孔的网片孔的塑胶,饲养台18设置在由层架3和支承杆4组合的蚕床层20上,所述的蚕床层20的下一层设置承沙片21,饲养台18、蚕床层20和承沙片21构成桑蚕饲养单元。所述的升降单元设置活动轮6、吊钩7、升降绳8、传动轴9、集绳盘10、轴承11、转动手把12、卡位齿13和卡位杆14,传动轴9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11,所述的轴承11设置轴承座套,轴承座套与架床柱1的上端头套接,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传动轴9靠近两个轴承11处分别设置集绳盘10,在一个轴承11外则的传动轴9上依次设置卡位齿13和转动手把12,在轴承座套设置卡位杆14,卡位杆14的卡位头与卡位齿13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绳8设置4条,其中2条升降绳8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架2的两端,另外2条升降绳8一端分别固定在轴承座套或传动轴9下方层架3的两端,4条升降绳8的另一端分别依次与吊钩7的活动轮6、集绳盘10连接。
桑蚕饲养时,通过将由层架3和支承杆4组合的蚕床层20,隔层分别设置饲养台18和承沙片21,饲养台18上另溜空方格簇17挂设层的层架3,形成桑蚕饲养单元,桑蚕饲养单元的饲养台18和承沙片21的高度,根据需要启动升降单元调节,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
桑蚕成熟格簇时,通过将方格簇17排列设置在每层饲养台18上方的圆铝管层架3的第1、3、5号承杆套5套装支承杆4,并设置方格簇17,方格簇17下端与饲养台18接触,使得成熟蚕需要结茧时可从饲养台18爬至方格簇17进行吐丝,结茧结束时,拉升设置方格簇17,使得方格簇17与饲养台18脱离接触,人可以对茧沙、余物及饲养台18清理,拆卸清洗。格簇剩余的蚕床层20可以继续饲养下一批桑蚕,能充分利用本装置的空间。

Claims (7)

1.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床柱(1)、固定架(2)、层架(3)、支承杆(4)、方格簇(17)、饲养台(18)、承沙片(21)和升降单元;所述的固定架(2)和层架(3)分别套在架床柱(1)的上端头,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所述的支承杆(4)与层架(3)套接;所述的升降单元设置活动轮(6)、吊钩(7)、升降绳(8)、传动轴(9)、集绳盘(10)、轴承(11)、转动手把(12)、卡位齿(13)和卡位杆(14);
所述的传动轴(9)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11),所述的轴承(11)设置轴承座套,轴承座套与架床柱(1)的上端头套接,并用固定螺栓(16)固定,传动轴(9)靠近两个轴承(11)处分别设置集绳盘(10),在一个轴承(11)外侧的传动轴(9)上依次设置卡位齿(13)和转动手把(12),在轴承座套设置卡位杆(14),卡位杆(14)的卡位头与卡位齿(13)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绳(8)设置4条,其中2条升降绳(8)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架(2)的两端,另外1条升降绳(8)的一端固定在轴承座套上,另外1条升降绳(8)的一端固定在传动轴(9)下方的层架(3)上,4条升降绳(8)的另一端分别依次与吊钩(7)的活动轮(6)、集绳盘(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养台(18)为设置有网片孔的塑胶、薄铝板和竹编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片孔设置为方形、圆形、三角形、十字形、一字形、Y字形孔中的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养台(18)设置在由层架(3)和支承杆(4)组合的蚕床层(20)上,蚕床层(20)的下一层设置承沙片(21),饲养台(18)、蚕床层(20)和承沙片(21)构成桑蚕饲养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架(3)均匀设置3个以上的承杆套(5),第1和第3的承杆套(5)之间的支承杆(4)设置方格簇(17),层架(3)的两端头分别设置架床柱套,所述的架床柱套设置固定螺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床柱(1)的底端设置蚕床转轮(19)。
7.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床柱(1)、固定架(2)、层架(3)、支承杆(4)、活动轮(6)、吊钩(7)、传动轴(9)、集绳盘(10)、轴承(11)、转动手把(12)、卡位齿(13)、卡位杆(14)、固定螺栓(16)采用铁或者铝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CN201410110649.9A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Active CN103875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0649.9A CN103875612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0649.9A CN103875612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5612A CN103875612A (zh) 2014-06-25
CN103875612B true CN103875612B (zh) 2016-01-06

Family

ID=50945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0649.9A Active CN103875612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5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8657B (zh) * 2014-07-31 2017-08-22 黄文毅 一种方格簇的自动升降装置
CN104521906A (zh) * 2014-12-12 2015-04-22 鹿寨县农业局 桑蚕饲养房
CN104430210A (zh) * 2014-12-16 2015-03-25 河池市蚕种场 一种升降式自动上簇架
CN105875525A (zh) * 2016-05-31 2016-08-24 区登波 一种隔离式快速换料的桑蚕养殖室
CN106342763B (zh) * 2016-08-04 2020-04-14 中国计量大学 大蚕养殖营茧方法
CN107318793A (zh) * 2017-08-10 2017-11-07 广西平果县惠民蚕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于清理桑叶残渣的蚕蛹养殖装置
CN107494463B (zh) * 2017-10-10 2019-12-10 南宁致侨农业有限公司 齿轮传动式养蚕装置
CN108522439A (zh) * 2018-06-12 2018-09-1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一种用于桑蚕结茧的方格簇
CN109691805B (zh) * 2019-01-24 2020-11-03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旋转挂箱的实训桌
CN110226569B (zh) * 2019-05-31 2024-07-09 重庆汇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作业空间可调节的桑蚕养殖装置
CN112450159A (zh) * 2020-12-19 2021-03-09 张会玲 一种方便换料的桑蚕养殖室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580361A (fr) * 1923-08-28 1924-11-05 Châssis pour la conservation et l'éclosion des graines de vers à soie
GB662289A (en) * 1948-06-18 1951-12-05 Adolf Jares Improvements in breeding and rearing apparatus for silk-worms
CN201004914Y (zh) * 2007-03-08 2008-01-16 董守恒 无架蚕匾
CN201197320Y (zh) * 2008-05-14 2009-02-25 潘世桥 一种层叠式养蚕支架
CN201467830U (zh) * 2009-08-26 2010-05-19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自动分离和收集蚕沙的蚕架
CN201758685U (zh) * 2010-05-21 2011-03-16 韦安梦 一种手摇上簇机
CN102885009A (zh) * 2012-09-13 2013-01-23 韦有任 升降式养蚕装置
CN202819360U (zh) * 2012-09-13 2013-03-27 韦有任 升降式养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580361A (fr) * 1923-08-28 1924-11-05 Châssis pour la conservation et l'éclosion des graines de vers à soie
GB662289A (en) * 1948-06-18 1951-12-05 Adolf Jares Improvements in breeding and rearing apparatus for silk-worms
CN201004914Y (zh) * 2007-03-08 2008-01-16 董守恒 无架蚕匾
CN201197320Y (zh) * 2008-05-14 2009-02-25 潘世桥 一种层叠式养蚕支架
CN201467830U (zh) * 2009-08-26 2010-05-19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自动分离和收集蚕沙的蚕架
CN201758685U (zh) * 2010-05-21 2011-03-16 韦安梦 一种手摇上簇机
CN102885009A (zh) * 2012-09-13 2013-01-23 韦有任 升降式养蚕装置
CN202819360U (zh) * 2012-09-13 2013-03-27 韦有任 升降式养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5612A (zh)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5612B (zh)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CN103875614B (zh) 一种可调整高度和多用途的养蚕床
CN202819360U (zh) 升降式养蚕装置
CN106070095A (zh) 自动化大蚕养殖营茧平台
CN107897132A (zh) 能够自动除砂的养蚕装置
CN106234320A (zh) 自动化大蚕养殖营茧装置
CN106342763A (zh) 大蚕养殖营茧方法
CN102885009A (zh) 升降式养蚕装置
CN103598150A (zh) 大型蚤实验室快速培养装置和培养方法
CN102885010A (zh) 往返循环养蚕台
CN107455345B (zh) 规模化养殖桑蚕的装置
CN206866167U (zh) 猫草种子育苗盆
CN107667993A (zh) 自动升降的桑蚕饲养装置
CN107667990B (zh) 自动收集蚕茧的桑蚕养殖装置
CN103875613B (zh) 一种桑蚕饲养格
CN201504503U (zh) 新型简易多功能蚕具
CN104621057B (zh) 桑蚕的培育方法
CN207707001U (zh) 食槽可升降的调控式养殖圈舍
CN107897133A (zh) 多功能桑蚕养殖器
CN107873653A (zh) 立体式桑蚕饲养系统
CN201995447U (zh) 一种活动式鸡舍
CN106234321A (zh) 自动化大蚕养殖营茧方法
CN2696322Y (zh) 蚕用挂式自动旋转方格簇
CN205922541U (zh) 金环胡蜂养殖温棚
CN218184796U (zh) 一种便于清理蚕沙的养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2

Address after: No. 287, Minhe street, Anyang Town, D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700

Patentee after: D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No. 11, Yaruo Team, Lawang Village, Laren Township, D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Wei Guangdeng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Assignee: Hechi Fiber Inspection Institute

Assignor: D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760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mbined silkworm rear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