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5261B - 一种用于使用带内信令来指示数据流的结尾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使用带内信令来指示数据流的结尾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75261B CN103875261B CN201280041777.1A CN201280041777A CN103875261B CN 103875261 B CN103875261 B CN 103875261B CN 201280041777 A CN201280041777 A CN 201280041777A CN 103875261 B CN103875261 B CN 1038752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ing
- data flow
- ending
- payload
- indic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82836 Camelus dromedar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IRLPACMLTUPBCL-KQYNXXCUSA-N 5'-adenylyl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C1=NC=2C(N)=NC=NC=2N1[C@@H]1O[C@H](COP(O)(=O)OS(O)(=O)=O)[C@@H](O)[C@H]1O IRLPACMLTUPBCL-KQYNXXCU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2575 Muscle cont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711 Peperomia pelluci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364 Peperomia pelluci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111 cont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642 hung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49 magnet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51 star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0—Media network packet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使用带内信令来指示或检测数据流(507;607;617)的结尾。一个实施例发送(710;720;860)所述数据流,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分组,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包括具有标记位字段的报头和有效载荷,以及配置(714;850)所述多个分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标记位字段和/或所述有效载荷,以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其中,配置所述有效载荷包括根据所述多个分组的其它分组的有效载荷来减少包括在所述有效载荷中的数据量和/或在所述有效载荷中设置用于指示到所述数据流的最后的分组的倒计数的字段。一个实施例接收(732;810)数据流以及检测(734;744;820)多个分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被配置为指示数据流的结尾。
Description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1年8月26日提交的、题为“IN-BAND SIGNALING TOINDICATE END OF DATA STREAM AND UPDATE USER CONTEXT”的临时申请No.61/527,968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以引用方式将其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指示实时或接近实时的传入数据流对结尾以及用户上下文更新的带内信令。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经过了若干代的发展,包括第一代模拟无线电话服务(1G)、第二代(2G)数字无线电话服务(包括过渡的2.5G和2.75G网络)和第三代(3G)高速数据/具有互联网能力的无线服务。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使用,其包括蜂窝和个人通信服务(PCS)系统。已知的蜂窝系统的示例包括蜂窝模拟改进的移动电话系统(AMPS)和基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蜂窝系统、TDMA的全球移动接入系统(GSM)变形、以及使用TDMA和CDMA这两种技术的较新的混合数字通信系统。
用于提供CDMA移动通信的方法是在美国由电信工业协会/电子工业协会在题为“Mobile Station-Base Station Compatibility Standard for Dual-Mode WidebandSpread Spectrum Cellular System(双模宽带扩频蜂窝系统的移动站-基站兼容标准)”的TIA/EIA/IS-95-A(在本文中被称为IS-95)中标准化的。在TIA/EIA标准IS-98中描述了组合的AMPS和CDMA系统。在IMT-2000/UM、或国际移动电信系统2000/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涵盖被称为宽带CDMA(W-CDMA)、CDMA2000(例如CDMA2000 1xEV-DO的标 准)或TD-SCDMA的标准中描述了其它通信系统。
在W-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从支持邻近或围绕基站的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通信链路或服务的固定位置节点B(也称为小区站点或小区)接收信号。节点B提供了到接入网(AN)/无线接入网(RAN)(其通常是使用支持基于标准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协议的分组数据网络,这些协议支持用于基于服务质量(QoS)要求来区分业务的方法)的进入点。因此,节点B通常通过空中接口与UE进行交互,并且通过互联网协议(IP)网络数据分组与RAN进行交互。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按键通话(PTT)能力在服务部门和消费中很受欢迎。PTT可以支持操作在标准商业无线基础设施(诸如W-CDMA、CDMA、FDMA、TDMA、GSM等)上的“调度”语音服务。在调度模型中,端点(例如,UE)之间的通信发生在虚拟组中,其中,一个“谈话者”的声音被发送到一个或多个“收听者”。该类型通信的一个实例通常被称为调度呼叫,或者简称为PTT呼叫。PTT呼叫是组的实例化,其定义了呼叫的特性。组在本质上由成员列表及相关联的信息(诸如组名称或组标识)来定义。
当数据流结束时,应用(其接收一个或多个传入数据流(例如,音频、视频等)需要更新用户上下文。有些应用可能具有针对用户上下文更新的实时(例如,最小延迟)需求,因此,这些应用需要关于数据流何时结束的准确和即时的知识。传统上,在业务不活跃的时段之后,可以推断数据流的结尾,或者可以经由带外信令(例如,经由“结尾”信号)的使用来明确地指示数据流的结尾。通常,带外信令会延迟并且对于实现来说会比较复杂。另外,依靠用于指示数据流的结尾的带外信令会在“结尾”信号到达得过早或过晚的情况下在时间中留下间隙,这导致将流截短的可能性(例如,如果“结尾”信号到达得早)或者准许流在饥饿模式中继续(例如,如果“结尾”信号到达得晚,从而使得RTP数据分组停止到达,但没有用户上下文更新)。
此外,不活动定时器的使用包括在没有接收到与数据流相关联的流式分组的情况下在阈值时段之后更新用户上下文。基于不活动定时器来推断会话结尾会很困难,因为不活动定时器必须适应暂时的网络中断以及实际的流终止,并且单个定时器值是不可能适合这两种情况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使用带内信令来指示数据流的结尾。一个实施例发送所述数据流,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分组,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包括具有标记位字段的报头和有效载荷,以及配置所述多个分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标记位字段和/或所述有效载荷,以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其中,配置所述有效载荷包括:根据所述多个分组的其它分组的有效载荷来减少包括在所述有效载荷中的数据量和/或在所述有效载荷中设置用于指示到所述数据流的最后的分组的倒计数的字段。
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使用带内信令来检测数据流的结尾。一个实施例接收所述数据流,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分组,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包括具有标记位字段的报头和有效载荷,以及检测所述多个分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被配置为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其中,所述检测包括: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标记位字段被配置为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有效载荷包括少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其它分组的有效载荷的数据量,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有效载荷包括用于指示到所述数据流的最后的分组的倒计数的字段。
根据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的适用性的进一步的范围将变得显而易见。因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将变得显而易见,所以当指示本公开内容和权利要求书的具体示例时,仅通过说明的方式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和具体示例。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容易地获得并且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更完整的认识和其许多伴随的优点,呈现附图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支持接入终端和接入网的无线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核心网。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核心网。
图2C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接入终端的说明。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指示传入数据流的结尾的带内信令的说明。
图5是用于指示传入数据流的结尾的传统带外信令的说明。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两个传入流的带内信令的示例。
图7A-7B示出了具有服务器检测标记位的带内信令的示例。
图8示出了当检测到媒体的结尾/发言权释放时在服务器处生成带内信令的示例。
图9示出了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功能的逻辑单元的通信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涉及具体实施方式的下面的描述和相关附图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设计替代的实施例。此外,将不再详细描述或者将省略实施例的公知元素以免模糊实施例的相关细节。
本文使用的词语“示例性”和/或“示例”意指“作为例子、实例或例证”。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和/或“示例”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优选的或者比其它实施例更有优势的。同样,术语“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要求所有的实施方式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
此外,许多实施例是根据要由例如计算设备的单元执行的动作的顺序来描述的。将会认识到的是,本文描述的各种动作可以由特定的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者由二者的组合来执行。此外,可以认为本文所描述的这些动作序列完全体现在任意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中的相应的计算机指令的集合,该计算机指令在执行时会使得相关联的处理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因此,这些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可以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所有这些形式都已被预期落在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之内。此外,对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每个实施例,任何此类实施例 的相应形式可以在本文中描述为,例如,“被配置为执行所描述的动作的逻辑单元”。
高数据速率(HDR)用户站(在本文中被称为用户设备(UE))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以及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P)(其可以被称为节点B)进行通信。UE通过节点B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B向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和接收数据分组。节点B和RNC是被称为无线接入网(RAN)的网络的部分。无线接入网可以在多个接入终端之间传输语音和数据分组。
无线接入网还可以连接到无线接入网外部的额外的网络,此类核心网络包括与特定载波相关的服务器和设备以及到其它网络(诸如企业内部网、因特网、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的连接,以及可以在每个UE和这样的网络之间传输语音和数据分组。已经建立了与一个或多个节点B的活动业务信道连接的UE可以被称为活动UE,以及可以被称为处于业务状态中。处于与一个或多个节点B建立活动业务信道(TCH)连接的过程中的UE可以被称为处于连接建立状态中。UE可以是通过无线信道或通过有线信道进行通信的任何数据设备。UE还可以是多种类型设备中的任何一种类型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PC卡、压缩闪存设备、外部或内部调制解调器、或者无线或有线电话。UE通过其向节点B发送信号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上行链路信道(例如,反向业务信道、控制信道、接入信道等)。节点B通过其向UE发送信号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信道(例如,寻呼信道、控制信道、广播信道、前向业务信道等)。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业务信道(TCH)可以指上行链路/反向或下行链路/前向业务信道。
图1示出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系统100可以包括跨越空中接口104与接入网或无线接入网(RAN)120相通信的UE(例如蜂窝电话102),接入网或无线接入网(RAN)120可以将接入终端102连接到网络设备,提供在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例如,内联网、互联网和/或核心网126)与UE 102、108、110、112之间的数据连接。如这里所示,UE可以是蜂窝电话102、个人数字助理108、寻呼机110(其在此处被示为双向文本寻呼机),或者甚至是具有无线通信入口的单独的计算机平台112。因此,各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在任何形式的接入终端 上,这些接入终端包括无线通信入口或者具有无线通信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无线调制解调器、PCMCIA卡、个人计算机、电话或其任何组合或子组合。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UE”在其它通信协议(即,除了W-CDMA)中可以被互换地称为“接入终端”、“AT”、“无线设备”、“客户端设备”、“移动终端”、“移动站”及其变形。
参照回图1,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组件和示例性实施例的元素的相互关系不局限于所示出的配置。系统100仅为示例性的,以及可以包括允许远程UE(例如无线客户端计算设备102、108、110、112)在空中在彼此之间和/或在经由空中接口104和RAN 120连接的组件之间进行通信的任何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核心网126、因特网、PSTN、SGSN、GGSN和/或其它远程服务器。
RAN 120控制发送给RNC 122的消息(通常作为数据分组发送)。RNC 122负责在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和UE 102/108/110/112之间传送信号、建立和拆除承载信道(即,数据信道)。如果启用了链路层加密,RNC 122还在通过空中接口104转发内容之前对其进行加密。RNC 122的功能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以及为了简洁起见不再进一步讨论。核心网126可以通过网络(因特网和/或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与RNC 122通信。可替换地,RNC 122可以直接连接到因特网或外部网络。通常,核心网126和RNC 122之间的网络或因特网连接传送数据,以及PSTN传送语音信息。RNC 122可以连接到多个节点B 124。以与到核心网126类似的方式,RNC 122通常通过网络(因特网和/或PSTN)连接到节点B 124用于数据传输和/或语音信息。节点B 124可以无线地向UE(例如蜂窝电话102)广播数据消息。如本领域中已知的,节点B 124、RNC 122和其它组件可以形成RAN 120。然而,还可以使用替换的配置,以及各个实施例不局限于所示出的配置。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RNC 122和节点B 124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B的功能可以压缩成具有RNC 122和节点B 124二者的功能的单个“混合”模块。
图2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核心网126。具体而言,图2A示出了在W-CDMA系统中实现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核心网的组件。在图2A的实施例中,核心网126包括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60、网 关GPRS支持节点(GGSN)165和因特网175。然而,应当明白的是,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因特网175的部分和/或其它组件可以位于核心网的外部。
概括地说,GPRS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电话所使用的用于发送互联网协议(IP)分组的协议。GPRS核心网(例如,GGSN 165和一个或多个SGSN 160)是GPRS系统的集中的部分,以及还提供对基于W-CDMA的3G网络的支持。GPRS核心网是GSM核心网的整合部分,其在GSM和W-CDMA网络中提供了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和对IP分组服务的传输。
GPRS隧道协议(GTP)是GPRS核心网的定义的IP协议。GTP是这种协议:它允许GSM或者W-CDMA网络的终端用户(例如,接入终端)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而继续连接到互联网,在GGSN 165处仿佛来自一个位置。这实现了将用户的数据从用户的当前SGSN 160传输给GGSN 165,所述GGSN 165处理用户的会话。
GPRS核心网使用三种形式的GTP;即,(ⅰ)GTP-U,(ⅱ)GTP-C和(ⅲ)GTP'(GTP主要)。GTP-U用于在分开的隧道中传输针对每个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的用户数据。GTP-C用于控制信令(例如,建立和删除PDP上下文、验证GSN到达能力、例如当从用户从一个SGSN移动到另一个SGSN时的更新或修改等等)。GTP'用于向计费功能传输来自GSN的计费数据。
参考图2A,GGSN 165用作GPRS骨干网络(未示出)和外部分组数据网络175之间的接口。在GGSN 165从来自SGSN 160的GPRS分组提取具有相关联的分组数据协议(PDP)格式(例如IP或PPP)的分组数据,以及在相应的分组数据网络上向外发送分组。在另一个方向上,传入的数据分组由GGSN 165定向到SGSN 160,SGSN 160管理和控制由RAN 120服务的目的地UE的无线接入承载(RAB)。因此,GGSN 165将目标UE的当前SGSN地址和他/她的简档存储在其位置寄存器(例如,在PDP上下文内)中。GGSN负责IP地址分配,以及是所连接的UE的默认路由。GGSN还执行认证和计费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SGSN 160代表核心网126中的多个SGSN中的一个SGSN。每个SGSN负责在相关联的地理服务区域内传送来自和去往UE的 数据分组。SGSN 160的任务包括:分组路由和传送、移动性管理(例如,附着/分离和位置管理)、逻辑链路管理以及认证和计费功能。SGSN的位置寄存器存储位置信息(例如,当前小区、当前VLR)和向SGSN 160注册的所有GPRS用户的用户简档(例如,在分组数据网络中使用的IMSI、PDP地址),例如,在每个用户或UE的一个或多个PDP上下文内。因此,SGSN负责(i)将来自GGSN 165的下行链路GTP分组进行去隧道化,(ii)向GGSN 165的上行链路隧道IP分组,(iii)当UE在SGSN服务区域之间移动时执行移动性管理,以及(iv)对移动用户进行计费。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的,除了(i)-(iv)之外,与被配置用于W-CDMA网络的SGSN相比,被配置用于GSM/EDGE网络的SGSN具有稍微不同的功能。
RAN 120(例如,或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系统架构中的UTRAN)经由无线接入网应用部分(RANAP)协议与SGSN 160通信。RANAP利用诸如帧中继或IP的传输协议通过Iu接口(Iu-PS)来进行操作。SGSN 160经由Gn接口(其是在SGSN 160与其它SGSN(未示出)和内部GGSN之间基于IP的接口)与GGSN 165通信,以及使用上面定义的GTP协议(例如,GTP-U、GTP-C、GTP'等)。在图2A的实施例中,SGSN 160与GGSN 165之间的Gn承载GTP-C和GTP-U二者。虽然没有在图2A中示出,但域名系统(DNS)也使用Gn接口。GGSN 165连接到公共数据网(PDN)(未示出),以及继而利用IP协议经由Gi接口直接地或通过无线应用协议(WAP)网关连接到因特网175。
图2B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核心网126。除了图2B示出了直接隧道功能的实现方式之外,图2B与图2A类似。
直接隧道是Iu模式中的可选功能,其允许SGSN 160在分组交换(PS)域内在RAN和GGSN之间建立直接用户平面隧道。不管SGSN是否可以使用直接用户平面连接,都可以在每个GGSN和每个RNC基础上配置能够进行SGSN(诸如图2B中的SGSN 160)的直接隧道。图2B中的SGSN 160处理控制平面信令,以及做出何时建立直接隧道的决定。当分配用于PDP上下文的无线电承载(RAB)被释放(即,PDP上下文被保留)时,在GGSN 165和SGSN 160之间建立GTP-U隧道,以便能够处理下行链路分组。
在以下情况下通常不允许SGSN 160和GGSN 165之间的可选的直接隧 道(ⅰ)在漫游的情况下(例如,因为SGSN需要知道GGSN是在相同的还是不同的PLMN中),(ii)在SGSN已经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接收了用户简档中的针对移动增强逻辑(CAMEL)订制信息的定制的应用的情况下和/或(iii)在GGSN 165不支持GTP协议版本1的情况下。对于CAMEL限制,如果建立了直接隧道,那么不可能有来自SGSN 160的量报告,因为SGSN 160不再具有用户平面的可见性。因此,由于CAMEL服务器可以在PDP上下文的生命周期期间随时调用量报告,所以对于其简档包括CAMEL订制信息的用户来说,直接隧道的使用是被禁止的。
SGSN 160可以在分组移动性管理(PMM)分离状态、PMM-空闲状态或PMM连接状态中进行操作。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建立如图2B中所示的针对直接隧道功能的GTP-连接,由此SGSN 160处于PMM连接状态以及接收来自UE的Iu连接建立请求。SGSN 160确保新的Iu连接和现有的Iu连接是针对相同的UE的,以及如果是这样的,那么SGSN 160处理新的请求以及释放现有的Iu连接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所有RAB。为了确保新的Iu连接和现有的Iu连接是针对相同的UE的,SGSN 160可以执行安全性功能。如果建立了针对UE的直接隧道,那么在Iu连接建立请求仅用于信令的情况下,SGSN 160向相关联的GGSN 165发送更新的PDP上下文请求,以在SGSN 160和GGSN 165之间建立GTP隧道。在Iu连接建立请求是用于数据传输的情况下,SGSN 160可以立即建立新的直接隧道,以及向相关联的GGSN 165发送更新的PDP上下文请求,以及包括针对用户平面的RNC的地址、针对数据的下行链路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
当UE接收到具有原因“定向信令连接重建”的RRC连接释放消息时,即使路由区域自从上次更新更改以来没有发生变化,UE在进入PMM-IDLE(空闲)状态时也立即执行路由区域更新(RAU)过程。在一个示例中,当RNC由于缺乏Iur连接(例如,参见TS25.331[52])而不能联系服务RNC来验证UE时,RNC将发送具有原因“定向信令连接重建”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在RAU过程成功完成之后,UE执行随后的服务请求过程,以当UE已经挂起要发送的用户数据时重新建立无线接入承载。
PDP上下文是在SGSN 160和GGSN 165二者上存在的数据结构,当UE具有活动的GPRS会话时,PDP上下文包括特定的UE的通信会话信息。 当UE希望发起GPRS通信会话时,UE必须首先附着到SGSN 160,然后激活与GGSN 165的PDP上下文。这在用户当前正在访问的SGSN 160以及为UE的接入点服务的GGSN 165中分配PDP上下文数据结构。
图2C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具体而言,参考图2C,UE1…...N被示为连接到在由不同的分组数据网络端点服务的位置处的RAN 120。图2C的说明专门针对W-CDMA系统和术语,然而将明白可以如何修改图2C以符合1x EV-DO系统。相应地,UE 1和UE 3连接到在由第一分组数据网络端点162(例如,其可以与SGSN、GGSN、PDSN、归属代理(HA)、外国代理等相对应)服务的部分处的RAN 120。第一分组数据网络端点162进而经由路由单元188连接到因特网175和/或连接到以下服务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认证、授权和计费(AAA)服务器182、设定服务器184、互联网协议(IP)多媒体子系统(IMS)/会话发起协议(SIP)注册服务器186和/或应用服务器170。UE 2和UE 5……N连接到在由第二分组数据网络端点164(例如,其可以与SGSN、GGSN、PDSN、FA、HA等相对应)服务的部分处的RAN 120。类似于第一分组数据网络端点162,第二分组数据网络端点164进而经由路由单元188连接到因特网175和/或连接到以下服务器中的一个或多个:AAA服务器182、设定服务器184、IMS/SIP注册服务器186和/或应用服务器170。UE 4直接地连接到因特网175,以及然后通过因特网175可以连接到上述系统组件中的任何系统组件。
参照图2C,UE 1、UE 3和UE 5……N被示为无线手机,UE 2被示为无线平板PC以及UE 4被示为有线桌面站。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将明白的是,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连接到任何类型的UE,以及图2C中示出的示例并非旨在限制可以在系统内实现的UE的类型。另外,虽然AAA 182、设定服务器184、IMS/SIP注册服务器186和应用服务器170均被示为结构上分开的服务器上,但可以将这些服务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合并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此外,参照图2C,应用服务器170被示为包括多个媒体控制联合体(MCC)1……N170B和多个区域调度器1……N 170A。区域调度器170A和MCC 170B共同包括在应用服务器170中,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170可以与服务器的分布式网络相对应,该服务器的分布式网络在无 线通信系统100内共同地运行为仲裁通信会话(例如,经由IP单播和/或IP多播协议的半双工群组通信会话)。例如,因为由应用服务器170仲裁的通信会话理论上可以发生在位于系统100内的任何位置的UE之间,所以分配多个区域分配器170A和MCC来减少针对经仲裁的通信会话的等待时间(例如,从而使得在北美的MCC不在位于中国的会话参与者之间对媒体来回进行中继)。因此,当提及应用服务器170时,将明白的是,相关联的功能可以由区域分配器170A中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分配器和/或MCC 170B中的一个或多个MCC来执行。区域分配器170A通常负责与建立通信会话有关的任何功能(例如,处理UE之间的信令消息、调度和/或发送通知消息等),而MCC 170B负责在呼叫实例持续期间托管通信会话,其包括在经仲裁的通信会话期间进行呼叫中信令和媒体的实际交换。
参照图3,诸如蜂窝电话的UE 200(这里是无线设备)具有平台202,其可以接收和执行从RAN 120发送的最终可能来自核心网126、因特网和/或其它远程服务器和网络的软件应用、数据和/或命令。平台202可以包括收发机206,其可操作地耦合到专用集成电路(“ASIC”208)或其它处理器、微处理器、逻辑电路或其它数据处理设备。ASIC 208或其它处理器执行应用编程接口(“API”)210层,其与无线设备的存储器212中的任何常驻程序连接。存储器212可以包括只读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ROM)、EEPROM、闪存卡或对计算机平台来说常见的任何存储器。平台202还可以包括本地数据库214,其可以容纳没有活跃地在存储器212中使用的应用。本地数据库214通常为闪存单元,但也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辅助存储设备(诸如磁性介质、EEPROM、光学介质、磁带、软盘或硬盘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内部平台202组件也可以可操作地耦合到诸如天线222、显示器224、按键通话按钮228和按键226等等的外部设备。
相应地,实施例可以包括具有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能力的UE。如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明白的,各种逻辑元素可以体现在分立的元素、在处理器上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软件和硬件的任意组合中,以实现本文中公开的功能。例如,ASIC 208、存储器212、API210和本地数据库214都可以共同用于装载、存储和执行如本文中公开的带内信令应用250的各种功能,以及因此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逻辑单元可以分布在各个元素上。或者, 可以将功能并入一个分立组件中。因此,要认为图3中的UE 200的特征只是说明性的,以及各个实施例不局限于所示出的特征或布置。
UE 102或200和RAN 120之间的无线通信可以基于不同的技术,诸如码分多址(CDMA)、W-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或可以在无线通信网络或数据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其它协议。例如,在W-CDMA中,数据通信通常在客户端设备102、节点B 124与RNC 122之间。RNC 122可以连接到诸如核心网126、PSTN、因特网、虚拟专用网、SGSN、GGSN等之类的多个数据网络,从而允许UE 102或200接入更广的通信网络。如前面讨论和本领域中已知的,可以使用多种网络和配置从RAN向UE发送语音传输和/或数据。因此,本文中提供的说明并非意在对各个实施例进行限制,而是仅为了协助对实施例的方面的描述。
可以经由使用实时传输协议(RTP)的数据分组在上述通信网络中的任意一个通信网络上交换多媒体。RTP支持一系列多媒体格式(诸如H.264、MPEG-4、MJPEG、MPEG等),以及允许在不修改RTP标准的前提下添加新格式。40个八位字节开销RTP分组的报头部分的示例可以被配置如下:
表1:RTP分组报头的示例
参照表1,RTP分组报头部分的通用字段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在RTP报头部分之后,RTP分组包括数据有效载荷部分。数据有效载荷部分可以包括语音和/或视频的数字化采样。数据有效载荷的长度可以针对不同的RTP分组发生变化。例如,在语音RTP分组中,由数据有效载荷携带的语音采样的长度可以与20毫秒(ms)的声音相对应。通常,对于较长的媒体持续时间(例如,较高速率的帧)来说,数据有效载荷必须也较长,否则媒体采样的质量会降低。
通常,RTP发送器捕获多媒体数据(例如,来自RTP发送器的用户),然后该多媒体数据被编码、成帧以及作为具有适当的时间戳和递增的序列号的RTP分组进行发送。可以经由对RTP发送器和接收机之间的会话进行仲裁的服务器将由RTP发送器发送的RTP分组传送给目标RTP设备(或RTP接收机),或者经由对等(P2P)协议直接地从RTP发送器传送给RTP接收机。RTP接收机接收RTP分组、检测缺失分组以及可以执行分组的重排。根据有效载荷格式对帧进行解码,以及提供给RTP接收机的用户。
图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终止基于RTP的通信的过程。参照图4,设备401(例如,诸如上述UE 200的UE)将音频记录到帧缓冲器402中,帧缓冲器402包括音频数据的帧110-113。来自帧缓冲器402的音频数据被格式化成一个或多个RTP分组的有效载荷(在图4中,这些帧被示为RTP分组9的有效载荷的一部分)以及在音频传输(或流)期间进行发送。在音频传输的结尾处,设备A401的用户可以肯定地指示音频传输或流的结尾(例如,通过释放PTT按钮403)。这将导致在分组9的实时传输协议(RTP)报头中要设置标记位(MB)404。MB 404是公知的RTP报头字段,但传统上不用于指示数据流的结尾。事实上,MB 404通常用于指示流或突然说话的开始(而不是结尾)。此外,分组9包括内容表格(TOC)和音频有效载荷(帧110-113)。在示出的示例中应当注意的是,分组9是分组407的流的一部分,分组407包括分组7、8和9中的各个帧中的流式音频数据。在该示出的示例中,分组7和8均具有RTP报头、TOC和6个帧(分别为帧98-103和帧104-109)。由于截短的音频传输,分组9仅有四个帧。然而,流407中的最后的分组可以有0-6个帧,在该示例中,这是由于音频传输的结尾可能会出现在任意位置处。此外,将明白的是,因为可以使用任何数 量的帧,因此各个实施例不受限于每个分组6个帧的捆绑因子。无论包括音频传输的最后的分组中帧的数量为多少,最后的分组在RTP报头中包括标记位,以肯定地指示音频传输的结尾。此外,虽然在图4的实施例中利用了MB404用于指示数据流(或音频传输)的结尾,但是将明白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其它RTP报头字段用于该目的。
媒体流407可以可选地经过服务器(例如,应用服务器170),以及在网络层进行缓冲和/或重排。此外,由于路径延迟、路由问题、网络拥塞等,可能发生消极意义上的网络重排420(例如,将分组次序颠倒)。网络重排420使得难以确定流的真正结尾何时发生。各个实施例可以更容易地检测到流的真正结尾。具体来说,作为去抖/重排缓冲器的一部分,乱序传送的标记位分组将自动“重排”,意味着将以发送的顺序对其进行输出/处理,有些在带外信令的情况下是不容易做到的。
然而,不论是否在网络处对分组进行缓冲和/或重排,将在设备B 411处在去抖缓冲器408中接收流407,以及如果需要的话,将对流407进行缓冲和可选地重排。然后在设备B处播放帧,以及设备B处于状态409,在状态409中设备A在讲话以及在PTT上下文中具有发言权。之后,播放帧113,由于在分组9的RTP报头中设置了标记位,因此设备B将被肯定地告知该流已经结束。然后设备B可以立即注意到发言权现在是开放的(410)(例如,可用于来自设备B或另外的设备的音频传输),而不需要等待来自应用服务器170的发言权可用性的带外信令指示。将明白的是,通过使用带内信令,可以立即更新流的结尾和发言权状态,而不会由于等待带外信令而产生延迟。然而,应该注意的是,从本地的观点来看,发言权将是“开放的”,因为如果没有在监视带内信令,那么服务器可能尚未被通知到(在下面的段落中提供了关于该方面的额外的讨论)。
在另一个方面中,为了解决分组9被遗漏和标记位被丢失以及因此流指示符的带内结尾也被错过的可能性,可以发送包括标记位的可配置数量的RTP分组,以增加接收流指示符的带内结尾(例如,标记位)的可能性。例如,音频传输的最后N个RTP分组可以携带具有设置为指示音频传输(或流)的结尾的标记位的MB 404。在另外的示例中,可以在最后实质性的RTP分组之后发送N个“空”的RTP分组(即,音频有效载荷数据为空), 以确保目标设备知道设备A的用户已经停止了讲话。
在另一个方面中,为了解决分组9被遗漏和标记位被丢失以及因此流指示符的带内结尾也被错过的可能性,数据流的最后几个分组可以被配置为倒计数到最后的分组。当用户释放PTT按钮时,在设备401处仍然可能有缓冲的分组。这些分组可以被配置为在有效载荷或报头扩展中具有用于指示到最后的分组的“倒计数”的字段或字节。例如,假定当用户释放PTT按钮时,分组7-9仍然在设备A401处缓冲,那么可以将分组7中的字段设置为“3”以指示在该流中有三个分组。或者,可以将分组7中的字段设置为“2”以指示在最后的分组之前有两个分组。同样地,可以将分组8中的字段设置为“2”或“1”。可以将分组9(作为最后的分组)中的字段设置为“1”或“0”。或者,分组9可以不包括像分组7、8的字段,而是如本文中所讨论的,具有其标记位设置或特殊的有效载荷。注意有效载荷中的字段是音频有效载荷中的字段,而不是单独的流结尾分组的有效载荷中的字段。
因为数据流结尾处的若干分组被配置为倒计数到最后的分组,所以只要目标接收到这些分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其将能够确定哪个分组是或者应该是最后的分组。例如,假定设备B 411给每个分组120ms用来接收,如果设备B 411在240ms内接收了分组7但没有接收分组8和9,那么其将知道它不需要一直等待分组10,因为分组9是最后的分组。相反其可以立即切换到另一个传入的流(如果有另一个传入的流的话)。
尽管围绕发送音频数据对图4进行了描述,但将显而易见的是设备A401可以另外地或替换地记录和发送视频和/或不透明数据(例如,跨越设备A401的用户接口进行移动的指针的x-y坐标)。在这种情况下,分组7、8和9的帧98-103、104-109和110-113分别将包括音频、视频和/或不透明数据。不透明数据是具有隐藏的表示或格式的数据,因此只能通过调用具有到不透明数据的表示的接入的子例程来操作。
在另一个方面,设备401可以发送同步的音频和视频流。由于这两个流是同步的,因此也可以确定音频流的结尾。相应地,音频流和视频流二者或其中一个的结尾可以被标记为如同在各个实施例中的那样。标记两个流的结尾是优选的,这样使得如果一个流的最后的分组或最后几个分组丢 失的话,仍然知道另一个流的结尾,从而知道具有丢失的分组的流的结尾。或者,可以只标记一个流的结尾,以及接收机可以基于所标记的流来确定另一个流的结尾。
如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鉴于上面的公开内容将明白的,由于将带外信令与带内媒体传输进行同步是困难的,带内信令具有潜能来指示从接收机的角度来看的流真正结束的更精确的时间点。如果没有正确地同步,那么带外信令可能在时间上留下间隙,其中“结尾”信号到达得过早或过晚,这导致将流截短或准许流在饥饿模式(starved mode)中继续的可能性(例如,RTP分组停止到达,但没有用户上下文更新)。带内“信令”减轻了其它额外的复杂度以将具有信令的流同步到服务器或其它控制实体。另外,数据流中的最后(或接近最后)的分组一被接收,带内信令的使用就可以传送数据流的端点,从而可以比业务不活动定时器更快地传送会话结束状态,业务不活动定时器将只在流中的最后的分组被接收之后的阈值时段来识别会话结束状态。
图5示出了经由传统的带外信令来终止基于RTP的通信会话的过程。图5的过程在某些方面与图4的过程类似,由此设备A501具有包括音频数据帧的帧缓冲器502,以及包括各种分组的流507正在发送给设备B 511的去抖缓冲器508。将不再阐述额外的与图4的系统共同的元素,以避免冗余。然而,在图5中示出的过程中,没有标记位指示媒体内容(例如,PTT呼叫中的音频)的结束。相反,在传统的基于带外信令的会话终止中,设备A501向应用服务器170发送带外信令504来指示设备A501已经释放了发言权(例如,来自设备A的流已经结束)。然后,应用服务器170对来自设备A501的带外信令504进行处理,以及使用带外信令505来通知其它设备(例如,设备B 511)发言权已被释放(其指示了流的结尾还指示了发言权是开放的(510))。取决于带内缓冲器(例如,去抖缓冲器508或其它缓冲器)中的各种等待时间和/或其它延迟,如同参考509所示,发言权释放的带外信令的505可能过早到达目标设备(例如,导致发言权的过早释放以及对某些设备A501的音频的截断),或者可能到达得过晚(例如,导致在发言权被释放之前长时间没有音频/媒体,没有在图5中明确地示出)。
参照图6,示出了具有两个传入的流的带内信令的示例。设备A 601可 以捕获可以在一系列分组中进行流式传输607的媒体602(例如,视频、音频、不透明数据等)。同样,设备B 611可以捕获可以在一系列分组中进行流式传输617的B媒体612(例如,视频、音频、不透明数据等)。可以分别在设备C 621处在去抖接收缓冲器A和去抖缓冲器B中接收每个流。每个流具有包括在它们各自的RTP分组的报头中的不同的同步源(SSRC),从而使得设备C 621可以在流之间进行识别和区分。与前面的讨论类似,流607包括分组9,分组9还包括指示媒体结尾或发送设备(例如,设备A)希望媒体进行切换的点的标记位。这允许设备C立即将源630从第一流去抖缓冲器608转换到包括在去抖动缓冲器618中的第二流。这还导致媒体631从A媒体602转换到媒体612,这可以反映在设备C 621上的622处(例如,媒体播放器、显示器等)。因此,如在前面所讨论的,提供了使用带外信令不易实现的准确的转换时间。
虽然前面提供了用于标记的带内信令以及流或流传输的结尾的使用和实现方式的一些基本示例,但是将明白的是,各个实施例不受限于前述示例。
例如,图7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终止基于RTP的通信会话的过程,该实施例还包括与带内信令的服务器交互。该过程类似于所公开的与图4有关的过程,其中媒体(诸如音频、视频或不透明数据)从设备A被流式传输到应用服务器170,用于在710中传输给设备B(例如,分组7和8)。在712中可以释放PTT按钮,以及可以将标记位添加到最后的分组(例如,分组9),然后将其发送到应用服务器170(714)。在另一个示例中,如果设备A正在流式传输不透明数据(例如跨越设备A的屏幕来移动的指针的X-Y坐标),那么712处,用户的会话结束输入(即PTT释放)不必与PTT释放相对应,但可以与其它用户输入(包括抬起指针(诸如手指或触控笔)离开屏幕)相对应,这可以用信号通知设备A将标记位添加到不透明数据的最后的分组(714)。在所示出的图7A的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170接收媒体流(例如,分组7和8),然后将媒体流转发到期望的目标(例如,设备B)(720)。在722处,应用服务器170可选地接收和检测具有标记位的分组。应用服务器170可以活跃地更新设备A的上下文和/或发言权状态(例如,开放的)。或者,除了检测标记位以外,应用服务器170可以不采取任 何行动。在724中,将媒体的其余部分流式传输给目标。此时应用服务器170可以什么都不做,而是等待带外信令来确认媒体结尾/从设备A释放发言权。
自从设备A具有发言权以来,设备B就操作在监听模式730。当在732处接收流式传输的媒体(例如,分组7和8)时,设备B将以传统的方式播放/处理这些媒体。相反,当接收到具有标记位的最后的分组时(734),将发起设备A的用户上下文以及发言权状态改变为开放状态(736)(在设备B处本地)。
虽然仅关于设备B进行了说明,但将明白的是,可以有多个目标设备并且每个目标设备可以具有不同的等待时间(如图7B中所示),从而使得使用带内信令以及来自目标的带内信令的肯定确认来协调发言权状态或其它转换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例如,它可以防止将发言权过早地准许给较快的设备。
参照图7B,认为来自发起设备A的媒体与图7A中的媒体是相同的,因此不再进行说明。进一步,以向各个目标(例如,设备B到设备N)传输具有标记位的最后的分组(724)开始说明。每个设备接收具有标记位的最后的分组(734、744),以及发起设备A的用户上下文和发言权状态变化为开放状态(736、746)。在738中,将来自设备B的发言权释放(发言权开放)的肯定确认发送到应用服务器170。然后,在以后的时间里,从设备N发送发言权释放(发言权开放)的肯定确认(748)。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在应用服务器170处将发言权指定为开放之前,应用服务器170可以等待来自目标的肯定确认(例如726中所示)。该替代实施例不同于传统的PTT模型。在传统的PTT模型中,服务器不会等待直到设备接收流确认(Ack)流结尾为止。然而,在该替代实施例中,服务器并不反映发言权开放状态,直到其从每个目标/监听器接收到Ack(738、748)为止,以避免误报。将明白的是,736和746中的“发言权开放”的概念是从设备/用户的角度来看的。此外,将明白的是,在图7A中,应用服务器170可选地评估了从设备A传入的RTP分组的RTP报头字段,从而使得在图7A的722处,应用服务器170可以识别来自设备A的具有用于指示数据流的结尾的标记位设置的RTP分组。但是,在图7B中在738和/或748处接收到ACK 时,图7B中的应用服务器170被告知了设备A意图放弃发言权。因此,在图7B中,假定不执行图7A中的可选操作722。
在另一个方面,设备A可以结束其媒体以及提供标记位对其进行指示。然而,不久后,设备A可能想要重新获得发言权来继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接收到来自设备A的请求/媒体1时,具有标记位的分组仍然在应用服务器170处缓冲,那么应用服务器170可以从缓冲的分组中剥离出标记位,因此在目标设备感知到的发言权状态上没有变化。
图8示出了服务器可以检测标记位的实施例的流程图800。在810处,过程以服务器从发送设备接收针对特定的数据流的最后的RTP分组开始。如果在820中服务器确定标记位肯定地指示了最后的分组的状态,那么该过程可以如同前面(例如,在图7A的722处)讨论的那样继续。然而,如果没有检测到标记位,那么服务器可以使用替代的方法来确定媒体的结尾(例如,带外信令、业务不活动定时器期满等)。例如,在830处,服务器判断带外信令是否指示发送设备意图停止发送媒体和/或释放发言权,以及服务器还可以判断针对到发送设备的连接的业务不活动定时器是否已经超时(840)。如果830或840指示了来自发送设备的媒体流(或传输会话)的结尾,那么服务器可以生成包括标记位的分组(850),以及向目标设备发送该分组(860)。相应地,该混合配置允许针对接收带外信令的传统处理,然而一旦确定了媒体结尾和/或发言权释放,仍然可以利用带内信令。这可以有助于连接到不支持识别作为最后的媒体分组的指示符的标记位的传统设备或者非本地系统。最后,在840中,看门狗(或业务不活动)定时器可以被配置为将超时作为对媒体结尾和/或话语权释放的指示。在没有接收到媒体分组以及没有接收到信令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生成包括标记位的分组(850),以及向目标设备发送该分组(860)。在分组或具有标记位的分组丢失或者被破坏的情况下,这还可以作为针对不包括标记位的设备的备份。相应地,针对没有接收到标记位的情况,在服务器处检测标记位可以允许在利用带内信令方面的额外的灵活性。
如同在前面所指出的,标记位用于描述用来标记媒体流的结尾的肯定的带内信令。然而,将明白的是,其它机制可以用于带内信令。例如,擦除帧、空/空白速率帧、没有有效载荷的RTP分组、具有部分有效载荷的 RTP分组等可以用作带内信令来标记流的结尾。此外,媒体流的结尾的带内信令可以由不符合完整的和可听的分组(其符合流封装和捆绑因子的其余部分)的任意分组来指示。此外,将明白的是,可以使用前述内容的组合(例如,标记位和没有有效载荷的RTP分组)。相应地,各个实施例不受限于任何具体的带内信令技术。
虽然主要关于UE/设备之间的一对一的通信会话对各个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将明白的是,其它实施例可以针对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UE的群组通信会话(如同图7B中明显可以看出的)。
图9示出了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功能的逻辑单元的通信设备900。通信设备900可以与上述通信设备中的任何一个相对应,其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102、108、110、112或200、节点B或基站120、RNC或基站控制器122、分组数据网络端点(例如,SGSN 160、GGSN 165、长期演进(LTE)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服务器170至186中的任何一个服务器等。因此,通信设备900可以与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体在网络上进行通信(或者促进与其通信)的任何电子设备相对应。
参照图9,通信设备900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在一个示例中,如果通信设备900与无线通信设备(例如,UE 200、节点B 124等)相对应,那么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可以包括诸如无线收发机和相关联的硬件(例如,RF天线、调制解调器、调制器和/或解调器等)的无线通信接口(例如,蓝牙、WiFi、2G、3G等)。在另一个示例中,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可以与有线通信接口(例如,串行连接、USB或火线连接,通过其可以访问因特网175的以太网连接等)相对应。因此,如果通信设备900与某种类型的基于网络的服务器(例如,SGSN 160、GGSN 165、应用服务器170等)相对应,那么在一个示例中,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可以与以太网卡相对应,该以太网卡经由以太网协议将基于网络的服务器连接到其它通信实体。在又一个示例中,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可以包括感觉或测量硬件,通过这些硬件通信设备900可以监测其当地环境(例如,加速度计、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用于监测当地RF信号的天线等)。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还可以包括软件,当 软件被执行时,其准许该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的相关联的硬件执行其接收和/或发送功能。然而,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不只与软件相对应,以及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至少部分依赖于硬件来实现其功能。
参照图9,通信设备900还包括被配置为处理信息的逻辑单元910。在一个示例中,被配置为处理信息的逻辑单元910可以至少包括处理器。可以由被配置为处理信息的逻辑单元910执行的这类处理的示例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执行确定、建立连接、在不同的信息的选项之间进行选择、执行与数据相关的评估、与耦合到通信设备900的传感器进行交互以执行测量操作、将信息从一种格式转换成另一种格式(例如,在诸如.WMV到.AVI的不同协议之间)等等。例如,包括在被配置为处理信息的逻辑单元910中的处理器可以被设计为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与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单元、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单元、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相对应。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被配置为处理信息的逻辑单元910还可以包括软件,当软件被执行时,其准许该被配置为处理信息的逻辑单元910的相关联的硬件执行其处理功能。然而,被配置为处理信息的逻辑单元910不只与软件相对应,以及被配置为处理信息的逻辑单元910至少部分依赖于硬件来实现其功能。
参照图9,通信设备900还包括被配置为存储信息的逻辑单元915。在一个示例中,被配置为存储信息的逻辑单元915可以至少包括非暂时性存储器以及相关联的硬件(例如,存储器控制器等)。例如,包括在被配置为存储信息的逻辑单元915中的存储器可以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相对应。被配置为存储信息的逻辑单元915还可以包括软件,当软件被执行时,其准许该被配置为存储信息的逻辑单元915的相关联的硬件执行其存储功能。然而,被配置为存储 信息的逻辑单元915不只与软件相对应,以及被配置为存储信息的逻辑单元915至少部分依赖于硬件来实现其功能。
参照图9,通信设备900还可选地包括被配置为呈现信息的逻辑单元920。在一个示例中,被配置为呈现信息的逻辑单元920可以包括至少输出设备以及相关联的硬件。例如,输出设备可以包括视频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屏、可以携带诸如USB、HDMI等的视频信息的端口)、音频输出设备(例如,扬声器、可携带诸如麦克风插孔、USB、HDMI等的音频信息的端口)、振动设备和/或通过其可以对信息进行格式化用于输出或由通信设备900的用户或操作者实际输出的任何其它设备。例如,如果通信设备900与如图3中所示的UE 200相对应,那么被配置为呈现信息的逻辑单元920可以包括显示器224。在又一个示例中,对于某些通信设备(诸如不具有本地用户的网络通信设备(例如,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远程服务器等))来说可以省略被配置为呈现信息的逻辑单元920。被配置为呈现信息的逻辑单元920还可以包括软件,当软件被执行时,其准许该被配置为呈现信息的逻辑单元920的相关联的硬件执行其呈现功能。然而,被配置为呈现信息的逻辑单元920不只与软件相对应,以及被配置为呈现信息的逻辑单元920至少部分依赖于硬件来实现其功能。
参照图9,通信设备900还可选地包括被配置为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单元925。在一个示例中,被配置为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单元925可以至少包括用户输入设备以及相关联的硬件。例如,用户输入设备可以包括按钮、触摸屏显示器、键盘、照相机、音频输入设备(例如,麦克风或可以携带诸如麦克风插孔等的音频信息的端口),和/或通过其可以从通信设备900的用户或操作者接收信息的任何其它设备。例如,如果通信设备900与如图3中所示的UE 200相对应,那么被配置为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单元925可以包括显示器224(如果实现了触摸屏)、按键226等。在又一个示例中,对于某些通信设备(诸如不具有本地用户的网络通信设备(例如,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远程服务器等))来说可以省略被配置为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单元925。被配置为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单元925还可以包括软件,当软件被执行时,其准许该被配置为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单元925的相关联的硬件执行其输入接收功能。然而,被配置为接收 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单元925不只与软件相对应,以及被配置为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单元925至少部分依赖于硬件来实现其功能。
参照图9,尽管被配置的逻辑单元905至925在图9中被示为单独或不同的块,但是将明白的是,各个被配置的逻辑单元执行通过其来执行其功能的硬件和/或软件可以部分重叠。例如,可以将用于促进被配置的逻辑单元905至925的功能的任何软件存储在与被配置为存储信息的逻辑单元915相关联的非暂时性存储器中,从而使得被配置的逻辑单元905至925均部分基于由被配置为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所存储的软件的操作来执行它们的功能(即,在这种情况下,执行软件)。同样,与被配置的逻辑单元中的一个逻辑单元直接相关联的硬件可以由其它被配置的逻辑单元偶尔借用或使用。例如,被配置为处理信息的逻辑单元910的处理器可以将数据在由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进行发送之前格式化成合适的格式,从而使得被配置为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逻辑单元905部分基于与被配置为处理信息的逻辑单元910相关联的硬件(例如,处理器)的操作来执行其功能(即,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的传输)。
将明白的是,各个框中被配置的逻辑单元或者“被配置为......的逻辑单元”不局限于具体的逻辑门或元件,而是一般性地指代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能力(经由硬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因此,尽管共用“逻辑”一词,但如同各个框中所示出的被配置的逻辑单元或者“被配置为......的逻辑单元”不一定被实现为逻辑门或逻辑元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的是,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的是,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而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该可交换性,上文对各个说明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为硬件还是实现为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 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造成对各个实施例的范围的背离。
利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单元、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顺序和/或算法可以直接体现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例如,接入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位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如果通过软件实现,则这些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保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通信介质包括促进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传输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可以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 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则利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尽管前面的公开内容示出了本发明的说明性的实施例,但应当指出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在本文中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要以任何特定的顺序来执行。此外,虽然可以以单数形式描述或主张本发明的元素,但除非明确声明限于单数形式,否则复数也是预期的。
Claims (13)
1.一种用于使用带内信令来指示数据流(507;607;617)的结尾的方法,包括:
发送(710;720;860)所述数据流,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分组,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包括报头和有效载荷;
配置(714;850)所述多个分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以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其中包括在所述报头中设置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的标记位字段和/或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有效载荷,其中,所述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有效载荷包括根据所述多个分组的其它分组的有效载荷来减少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有效载荷中的数据量;
配置在紧接所述数据流的最后的分组之前的一系列分组中的每个分组的有效载荷内的字段,以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其中,所述一系列分组被配置为用作到所述最后的分组的倒计数;
在检测对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配置之前,在服务器处检测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的带外信令,其中,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带外信令来执行所述配置;以及
向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发送所配置的至少一个分组;其中
在没有检测到标记位和带外信令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生成包括新标记位的分组,并且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发送所生成的具有所述新标记位的分组,其中,所述新标记位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少包括在所述有效载荷中的数据量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包括少于所述有效载荷中的全部量的内容;
包括帧的部分束;
包括所有的空白和/或擦除帧;或者
移除所述有效载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基于所述一系列分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来确定所述数据流的结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指示了相关的数据流的结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后的分组与视频流相关,以及所述相关的流是音频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服务器检测对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配置,并且在接收带外信令之前更新用户上下文。
7.一种用于使用带内信令来检测数据流(507;607;617)的结尾的方法,包括:
接收(732;810)所述数据流,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分组,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包括具有标记位字段的报头和有效载荷;
检测(734;744;820)所述多个分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被配置为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其中,所述检测包括: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报头中的所述标记位字段被配置为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有效载荷包含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其它分组的有效载荷相比较少的数据量,以及还包括:检测紧接所述数据流的最后的分组之前的一系列分组中的每个分组的有效载荷指示了所述数据流的结尾,其中,所述一系列分组被配置为用作到所述最后的分组的倒计数;
在检测对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配置之前,在服务器处检测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的带外信令,其中,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带外信令来执行对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配置;以及
向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发送所配置的至少一个分组;其中
在没有检测到标记位和带外信令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生成包括新标记位的分组,并且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发送所生成的具有所述新标记位的分组,其中,所述新标记位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流是从第一无线设备接收的第一数据流,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第二无线设备接收第二数据流;
对所述第一数据流和所述第二数据流进行缓冲;以及
响应于所述检测,从播放所述第一数据流切换到播放所述第二数据流。
9.一种用于使用带内信令来指示数据流(507;607;617)的结尾的装置(102;108;110;112;170;200;401;411;601;611;621;900),包括:
被配置为发送(710;720;860)所述数据流的逻辑单元,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分组,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包括具有标记位字段的报头和有效载荷;
被配置为配置(714;850)所述多个分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以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的逻辑单元,其中,所述被配置为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逻辑单元包括:被配置为在所述报头中设置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的标记位字段和/或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有效载荷的逻辑单元,其中,所述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有效载荷包括根据所述多个分组的其它分组的有效载荷来减少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有效载荷中的数据量;
被配置为配置在紧接所述数据流的最后的分组之前的一系列分组中的每个分组的有效载荷内的字段,以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的逻辑单元,其中,所述一系列分组被配置为用作到所述最后的分组的倒计数;
被配置为在检测对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配置之前,在服务器处检测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的带外信令的逻辑单元,其中,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带外信令来执行所述配置;以及
被配置为向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发送所配置的至少一个分组的逻辑单元;其中
在没有检测到标记位和带外信令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生成包括新标记位的分组,并且所述被配置为发送的逻辑单元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发送所生成的具有所述新标记位的分组,其中,所述新标记位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
10.一种用于使用带内信令来检测数据流(507;607;617)的结尾的装置(102;108;110;112;170;200;401;411;601;611;621;900),包括:
被配置为接收(732;810)所述数据流的逻辑单元,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分组,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包括具有标记位字段的报头和有效载荷;
被配置为检测(734;744;820)所述多个分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被配置为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的逻辑单元,
其中,所述被配置为进行检测的逻辑单元包括: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分组中的所述报头的所述标记位字段被配置为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有效载荷包含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其它分组的有效载荷相比较少的数据量的逻辑单元;
被配置为检测紧接所述数据流的最后的分组之前的一系列分组中的每个分组的有效载荷指示了所述数据流的结尾的逻辑单元,其中,所述一系列分组被配置为用作到所述最后的分组的倒计数;
被配置为在检测对所述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配置之前,在服务器处检测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的带外信令的逻辑单元,其中,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带外信令来执行所述配置;以及
被配置为向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发送所配置的至少一个分组的逻辑单元;其中
在没有检测到标记位和带外信令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生成包括新标记位的分组,并且所述被配置为发送的逻辑单元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发送所生成的具有所述新标记位的分组,其中,所述新标记位指示所述数据流的结尾。
11.一种处理数据流(507;607;617)的装置(102;108;110;112;170;200;401;411;601;611;621;900),其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12.一种处理数据流(507;607;617)的装置(102;108;110;112;170;200;401;411;601;611;621;900),包括:
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以及
存储器,其耦合到所述处理器。
13.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至少一个指令,所述至少一个指令使通信实体(102;108;110;112;170;200;401;411;601;611;621;90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593,175 | 2012-08-23 | ||
US13/593,175 US8929290B2 (en) | 2011-08-26 | 2012-08-23 | In-band signaling to indicate end of data stream and update user context |
PCT/US2012/052686 WO2013033106A1 (en) | 2011-08-26 | 2012-08-28 | In-band signaling to indicate end of data stream and update user contex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75261A CN103875261A (zh) | 2014-06-18 |
CN103875261B true CN103875261B (zh) | 2018-06-05 |
Family
ID=50912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417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5261B (zh) | 2012-08-23 | 2012-08-28 | 一种用于使用带内信令来指示数据流的结尾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33006B2 (zh) |
KR (1) | KR101651025B1 (zh) |
CN (1) | CN1038752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42799B2 (en) * | 2014-08-19 | 2018-1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casting traffic using multi-connectivity |
KR102380285B1 (ko) * | 2015-10-14 | 2022-03-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미디어 시스템에서 패킷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4009604A4 (en) * | 2019-08-12 | 2022-07-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RAFFIC BALANC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6298A (zh) * | 2000-04-28 | 2001-12-12 | 索尼公司 | 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信息记录和再现方法及装置 |
EP1400074A1 (en) * | 2001-06-13 | 2004-03-24 | Inrang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ndering a cell-based switch useful for frame based application protocols |
CN1717047A (zh) * | 2003-12-05 | 2006-01-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运动图像数据流业务的数据流文件、方法和系统 |
CN101213815A (zh) * | 2005-06-30 | 2008-07-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解决无线系统中多个同时通信的冲突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657981A (zh) * | 2007-04-11 | 2010-02-2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59660A (en) * | 1996-02-29 | 1999-01-12 | Perkins; Michael G. | Non-seamless splicing of audio-video transport streams |
FI110563B (fi) * | 2000-06-20 | 2003-02-14 | Nokia Corp | Resurssien varaus pakettimuotoisessa tiedonsiirrossa |
US7181223B1 (en) * | 2000-06-21 | 2007-02-20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rapid uplink access by GSM GPRS/EDGE mobile stations engaged i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packet transfer mode |
FR2823038B1 (fr) | 2001-03-29 | 2003-07-04 | Eads Defence & Security Ntwk | Procede de gestion de l'alternat pour une communication en mode semi-duplex a travers un reseau de transport a commutation de paquets |
US7072298B2 (en) | 2001-06-13 | 2006-07-04 |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ndering a cell-based switch useful for frame based protocols |
JP3925218B2 (ja) * | 2002-01-30 | 2007-06-0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ストリーミ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ストリーミング方法、ストリーミングサーバ及びデータ配信方法、クライアント端末及びデータ復号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2012
- 2012-08-28 JP JP2014527360A patent/JP593300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8-28 CN CN201280041777.1A patent/CN10387526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8-28 KR KR1020147007889A patent/KR101651025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6298A (zh) * | 2000-04-28 | 2001-12-12 | 索尼公司 | 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信息记录和再现方法及装置 |
EP1400074A1 (en) * | 2001-06-13 | 2004-03-24 | Inrang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ndering a cell-based switch useful for frame based application protocols |
CN1717047A (zh) * | 2003-12-05 | 2006-01-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运动图像数据流业务的数据流文件、方法和系统 |
CN101213815A (zh) * | 2005-06-30 | 2008-07-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解决无线系统中多个同时通信的冲突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657981A (zh) * | 2007-04-11 | 2010-02-2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933006B2 (ja) | 2016-06-08 |
CN103875261A (zh) | 2014-06-18 |
JP2014529957A (ja) | 2014-11-13 |
KR20140084001A (ko) | 2014-07-04 |
KR101651025B1 (ko) | 2016-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29290B2 (en) | In-band signaling to indicate end of data stream and update user context | |
JP5622863B2 (ja) | 回線交換フォールバック後のgsmとlteの多重化 | |
US9497684B2 (en) |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optimization in a push-to-talk session | |
CN101816206B (zh) | 针对服务gprs支持节点使用电路交换承载的系统间切换 | |
EP2801177B1 (en) | Managing data representation for user equip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 |
US819969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message related to packet call service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 |
US20150145944A1 (en) | Exchanging portions of a video stream via different links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 |
US20130171975A1 (en) | Selectively Buffering Media In Response To A Session Disrupt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01541096A (zh) | A接口ip化后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设备 | |
WO200600168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message related to packet call service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 |
CN103875261B (zh) | 一种用于使用带内信令来指示数据流的结尾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8012342B (zh) | 一种lte-m网络中的组播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4362891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
JP4472303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コアネットワーク | |
WO2022160210A1 (zh) | 业务数据流的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WO2017017888A1 (ja)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ノード、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
EP2114101A1 (en) | A method and a controller for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eal time service | |
JP5021923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
WO2025067076A1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2625380B (zh) | 切换方法及系统 | |
EP3251371A1 (en) | Exchanging portions of a video stream via different links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 |
JP2013046367A (ja) | トラヒックオフロード用制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