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9430A - 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69430A CN103869430A CN201210542091.2A CN201210542091A CN103869430A CN 103869430 A CN103869430 A CN 103869430A CN 201210542091 A CN201210542091 A CN 201210542091A CN 103869430 A CN103869430 A CN 1038694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pting groove
- coupled lens
- joints
- light signal
- optical fib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一电路板、光电耦合件、一跨接器及多个光纤。光电耦合件固定在电路板上。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光电元件,每个光纤的一端均安装在跨接器内。光电耦合件包括一第一外侧面、一第二外侧面、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上表面向第二外侧面延伸形成有一倾斜的斜面,上表面与斜面成一角度。下表面上开设有一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多个第一耦合透镜。每个所述第一耦合透镜对应与一光电元件相对正。第一外侧面上还开设有一个收容槽。收容槽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二耦合透镜。每一个第二耦合透镜设置在对应光电元件发出的光信号经斜面转折后的光路上。跨接器能够拆装地安装在光电耦合件的收容槽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用于将光信号发射装置与光纤之间或者光纤与光信号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连接,实现光信号的耦合以及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现有的光纤连接器一般包括一个光纤接头以及一个与所述光纤接头相连接的耦合件。所述光纤接头用于连接光纤,并将所述光纤与所述耦合件光学对准。因此,所述光纤接头与所述耦合件之间的连接精确度将直接影响所述光纤与所述耦合件之间的对准精度。
现有技术中,所述光纤接头与所述耦合件之间采用柱状对位柱与对位孔相互插接配合的方式相互对位,所述对位柱与对位孔的相互配合面为锥形面。用于成型上述结构的成型模具通常需要采用放电方式制作,这增加了光纤接头以及耦合件的模制成型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制作难度的光纤连接器。
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一电路板、光电耦合件、一跨接器及多个光纤。所述光电耦合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光电元件,每个光纤的一端均安装在所述跨接器内。所述光电耦合件包括一第一外侧面、一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背离的第二外侧面、一上表面、以及一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向所述第二外侧面延伸形成有一倾斜的斜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斜面成一角度。所述下表面上开设有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多个第一耦合透镜,每个所述第一耦合透镜对应与一光电元件相对正。所述第一外侧面上还开设有一个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对应于所述第一耦合透镜的第二耦合透镜。每一个所述第二耦合透镜设置在对应所述光电元件发出的光信号经所述斜面转折后的光路上。所述跨接器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所述收容槽的形状与尺寸相对应,所述跨接器能够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光电耦合件的收容槽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光纤连接器利用在所述光电耦合件的第一外侧面上设有的收容槽来收容所述跨接器,以使所述跨接器与所述收容槽的结构进行对位,因此可以降低光纤接头以及耦合件的制作难度,并且保证较容易控制所述跨接器以及所述收容槽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光纤连接器沿III-III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电路板与光电耦合件结合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光纤连接器 | 100 |
电路板 | 1 |
光电耦合件 | 10 |
跨接器 | 20 |
光纤 | 30 |
承载面 | 1a |
光电元件 | 1b |
光信号发射元件 | 104 |
光信号接收元件 | 105 |
上表面 | 11 |
下表面 | 12 |
第一凹槽 | 120 |
槽底 | 1201 |
第一耦合透镜 | 13 |
第一外侧面 | 14 |
第二外侧面 | 15 |
收容槽 | 140 |
第一收容槽 | 141 |
第二收容槽 | 142 |
台阶面 | 143 |
底面 | 1411 |
斜面 | 17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具体介绍。
请一并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00,其包括一电路板1、一光电耦合件10、一跨接器(Jumper)20及多个光纤30。所述光电耦合件10固定在所述电路板1上。所述跨接器20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光电耦合件10上,每个所述多个光纤30的一端均安装在所述跨接器20内。
所述电路板1包括一承载面1a。所述承载面1a上设置有四个光电元件1b。四个所述光电元件1b包括两个光信号发射元件104以及两个光信号接收元件105。所述光信号发射元件104可以为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所述光信号接收元件105可以为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
所述光电耦合件10包括一上表面11、以及一与所述上表面11相背的下表面12。所述上表面11与所述下表面12相互平行。所述下表面12上开设有一个第一凹槽120,所述第一凹槽120的槽底1201设置有多个第一耦合透镜13。每个所述第一耦合透镜13对应与一光电元件1b相对正。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耦合透镜13为四个凸透镜,并且一体成型于所述槽底1201上。
所述光电耦合件10还包括一第一外侧面14、一与所述第一外侧面14相背离的第二外侧面15。所述第一外侧面14与所述第二外侧面15相互平行,并且均与所述上表面11及下表面12垂直相连。所述下表面12与所述电路板1的承载面1a相接触。
所述第一外侧面14上还开设有一个收容槽140。所述收容槽140为阶梯状,其包括一第一收容槽141及一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41相贯通的第二收容槽142。所述第一收容槽141与第二收容槽142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收容槽141沿平行所述第一外侧面14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42沿平行所述第一外侧面14方向的宽度。所述第一收容槽141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42形成有一台阶面143。所述第一收容槽141的底面1411设置有多个对应于所述第一耦合透镜13的第二耦合透镜16。所述第二耦合透镜16为凸透镜并且与所述光电耦合件10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台阶面143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41的底面14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耦合透镜16的中心肉厚,也即,所述第二耦合透镜16完全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41内与所述台阶面143间隔一定距离。
所述上表面11向所述第二外侧面15延伸形成有一倾斜的斜面17,所述上表面11与所述斜面17成一角度,该角度只要能使经过所述斜面17传输的光信号发生全反射即可,优选地,该角度为45度。每个所述第二耦合透镜16或每个所述第一耦合透镜13的光轴与所述斜面17的夹角均为45度。每一个所述第二耦合透镜16设置在对应所述光信号发射元件104发出的光信号经所述斜面17转折后的光路上。
所述跨接器20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42的形状与尺寸相对应。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跨接器20的形状对应为长方体。所述跨接器20上开设有多个对位孔22。所述光纤30收容在所述对位孔22内。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光纤30的光轴与所述斜面17的夹角均为45度。
组装时,所述跨接器20组入至所述第二收容槽142,同时所述跨接器20抵持在所述台阶面143上,由于所述台阶面143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41的底面14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耦合透镜16的中心肉厚,因此,也防止所述光纤30端面因碰触到所述第二耦合透镜16造成脏污,而使所述第二耦合透镜16的光耦合效率降低。
使用时,所述光信号发射元件104发射出光信号,所述光信号经对应的第一耦合透镜13进入所述光电耦合件10,到达所述斜面17后,被所述斜面17全反射,使经过所述第一耦合透镜13的光信号偏折90度转向至对应的一所述第二耦合透镜16后进入一根所述光纤30。所述光信号接收元件105接收光信号的过程与所述光信号发射元件104相反,即所述光电耦合件10用于将所述光信号发射元件104发出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光纤30或者将所述光纤30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光信号接收元件105。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信号发射元件104以及所述光信号接收元件105的数量均为两个,因此所述光纤连接器100可实现光信号的二进二出。当然,依据不同需求,所述光信号发射元件104及所述光信号接收元件105的数量也可以均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而所述第一耦合透镜13或所述第二耦合透镜16的数量均为所述光信号发射元件104与所述光信号接收元件105的数量之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收容槽142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形状,如圆柱状,当所述第二收容槽142的形状为圆柱状时,所述跨接器20的形状对应也为圆柱状。
所述光纤连接器100利用在所述光电耦合件10的第一外侧面14上设有的收容槽140收容所述跨接器20,以使所述跨接器20与所述收容槽140的进行对位,因此可以降低光纤接头以及耦合件的制作难度,并且保证较容易控制所述跨接器20以及所述收容槽140的精度。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一电路板、光电耦合件、一跨接器及多个光纤,所述光电耦合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光电元件,每个所述光纤的一端均安装在所述跨接器内,所述光电耦合件包括一第一外侧面、一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背离的第二外侧面、一上表面、以及一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向所述第二外侧面延伸形成有一倾斜的斜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斜面成一角度,所述下表面上开设有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多个第一耦合透镜,每个所述第一耦合透镜对应与一光电元件相对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上还开设有一个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对应于所述第一耦合透镜的第二耦合透镜,每一个所述第二耦合透镜设置在对应所述光电元件发出的光信号经所述斜面转折后的光路上,所述跨接器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所述收容槽的形状与尺寸相对应,所述跨接器能够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光电耦合件的收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耦合透镜与所述多个第二耦合透镜均为凸透镜,所述多个第一耦合透镜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为阶梯状,其包括一第一收容槽及一与所述第一收容槽相贯通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耦合透镜形成在第一收容槽的底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沿平行所述第一外侧面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收容槽沿平行所述第一外侧面方向的宽度,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形成有一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耦合透镜的中心肉厚,所述第二耦合透镜完全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内与所述台阶面间隔一定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器组入至所述第二收容槽内,同时所述跨接器抵持在所述台阶面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跨接器的形状对应为长方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件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斜面成一角度,该角度能使经过所述斜面传输的光信号发生全反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角度为45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电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光信号发射元件以及至少一个光信号接收元件,所述第一耦合透镜或所述第二耦合透镜的数量均为所述光信号发射元件与所述光信号接收元件的数量之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电元件包括两个光信号发射元件以及两个光信号接收元件,所述第一耦合透镜或所述第二耦合透镜的数量均为四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42091.2A CN103869430A (zh) | 2012-12-14 | 2012-12-14 | 光纤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42091.2A CN103869430A (zh) | 2012-12-14 | 2012-12-14 | 光纤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69430A true CN103869430A (zh) | 2014-06-18 |
Family
ID=50908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42091.2A Pending CN103869430A (zh) | 2012-12-14 | 2012-12-14 | 光纤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6943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45164A (zh) * | 2016-02-05 | 2017-08-15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光路控制器件及光模块 |
WO2019105048A1 (zh) * | 2017-11-29 | 2019-06-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发射次模块及光收发组件 |
WO2023151270A1 (zh) * | 2022-02-11 | 2023-08-17 | 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17853A1 (en) * | 2000-12-28 | 2005-06-02 | Venkatesan Murali | Optical subassembly |
KR20060054914A (ko) * | 2004-11-17 | 2006-05-2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병렬 광접속 모듈 |
CN101075007A (zh) * | 2006-05-17 | 2007-11-2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光传输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103290A (zh) * | 2005-01-18 | 2008-01-09 | 夏普株式会社 | 光耦合器 |
JP2009151051A (ja) * | 2007-12-20 | 2009-07-09 | Yazaki Corp | 一芯双方向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
CN102667565A (zh) * | 2009-12-22 | 2012-09-12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透镜阵列以及具备该透镜阵列的光学模块 |
-
2012
- 2012-12-14 CN CN201210542091.2A patent/CN1038694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17853A1 (en) * | 2000-12-28 | 2005-06-02 | Venkatesan Murali | Optical subassembly |
KR20060054914A (ko) * | 2004-11-17 | 2006-05-2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병렬 광접속 모듈 |
CN101103290A (zh) * | 2005-01-18 | 2008-01-09 | 夏普株式会社 | 光耦合器 |
CN101075007A (zh) * | 2006-05-17 | 2007-11-2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光传输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JP2009151051A (ja) * | 2007-12-20 | 2009-07-09 | Yazaki Corp | 一芯双方向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
CN102667565A (zh) * | 2009-12-22 | 2012-09-12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透镜阵列以及具备该透镜阵列的光学模块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45164A (zh) * | 2016-02-05 | 2017-08-15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光路控制器件及光模块 |
CN107045164B (zh) * | 2016-02-05 | 2019-04-30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光路控制器件及光模块 |
WO2019105048A1 (zh) * | 2017-11-29 | 2019-06-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发射次模块及光收发组件 |
US11243357B2 (en) | 2017-11-29 | 2022-02-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 and optical transceiver assembly |
WO2023151270A1 (zh) * | 2022-02-11 | 2023-08-17 | 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65989B (zh) | 光纖連接器 | |
US8942525B2 (en) |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and optical fiber coupling connector | |
US8942524B2 (en) | Optical coupling lens and optical fiber coupling connector | |
CN204536604U (zh) | 光学耦合器件及光模块 | |
US9046665B2 (en) | Optical coupling module and optical fiber coupling connector | |
CN104238027A (zh) | 分光透镜阵列元件 | |
CN103487898A (zh) | 光路转换模组及光纤耦合连接器 | |
CN103869430A (zh) | 光纤连接器 | |
CN103777286A (zh) | 光电转换模组 | |
CN103777287A (zh) | 光电转换模组 | |
US9046667B2 (en) |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and optical fiber coupling connector | |
US12001068B2 (en) | Optical assembly for optical transceiver and optical transceiver using same | |
CN102466839B (zh) | 光纤耦合连接器 | |
CN103713366A (zh) | 光耦合装置 | |
US8965154B2 (en) | Optical coupling lens | |
CN103852837A (zh) | 光电转换装置 | |
CN103792625A (zh) | 光电转换模组 | |
CN103676022A (zh) | 光纤耦合透镜及光纤连接器 | |
CN103792626A (zh) | 光耦合装置 | |
CN104345400A (zh) | 光耦合模块、光电转换装置及光纤耦合连接器 | |
US20150078706A1 (en) | Integrated optical lens module | |
CN103676023A (zh) | 光纤连接器 | |
US20130004124A1 (en) |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optical fiber coupling assembly having same | |
CN103885126A (zh) | 光纤连接器 | |
CN103185926A (zh) | 光纤耦合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