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和
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导致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陈睿杰.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广东药学院学报,2001,7(2):131-133),根据发病机理可分为I型和Ⅱ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下同)。在所有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90-95%病人患有T2DM,并且病人往往伴随着肥胖、体能活动不足(physical inactivity)、年龄偏大、家族糖尿病史、葡萄糖代谢损伤以及有家族糖尿病史等。T2DM也是一种进行性疾病(progressive disease)。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估计全球约有1.71亿人患有糖尿病;2005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对照and Prevention)估计约有0.208亿美国人患有糖尿病,约占美国人口的7%;2006年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2.46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5.9%)并且46%的患者年龄在40-59岁之间。研究表明,正常人和T2DM患者对葡萄糖反应有着非常重要的区别。正常人在饭后对血糖升高的反应属于早期胰岛素反应(earlyinsulin response)。
T2DM特征是胰岛素抑制和胰腺β-细胞功能损伤,导致胰岛素缺乏和高血糖(Ferrannini E.Insulin resistance versus insulin deficiency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problems and prospects.Endocr Rev.1998,19(4):477–490)。T2DM病人一般会出现饭后以及空腹高血糖(空腹血糖>125mg/dL),而高血糖主要是由于胰腺β-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补偿周边组织中的胰岛素抑制造成的(WeyerC.,Bogardus C.,Mott DM.,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insulin secretorydysfunc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2diabetesmellitus.J.Clin.Invest.1999,104(6):787-794)。
T2DM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它对人类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和非正常死亡的危险会变大,同时T2DM往往与其它一些高危险性疾病如高血压、血脂障碍和肥胖等同时存在;60%的T2DM病人伴随着微血管并发症者包括视网膜病(retinopathy)和神经病变(neuropathy)以及与T2DM有关的心血管病状(cardiovascularmorbidities)如冠状动脉心脏病、心肌梗塞和休克等。在美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导致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而II型糖尿病是大血管(macrovascular)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休克和外周血管病的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major risk factor)。患糖尿病的成人发生心脏病和休克导致死亡的机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此外,接近65%的糖尿病人死于心脏病和休克。
除了对患者生理和身体的伤害之外,T2DM还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据统计,在美国每年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费用大约229亿美元,每年用于T2DM及其并发症的总费用接近571亿美元,不列入预算的花费总额超过80亿美元。
T2DM治疗药物向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早期的磺酰类、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到近期的胰岛素增敏剂和α-糖苷酶抑制剂,从动物胰岛素到人胰岛素及各种新剂型的开发,从单纯的增加胰岛素出发的药物治疗机理到作用于更早产生胰岛素的新途径。体重增加是这类口服或注射降糖药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这一点可能降低依从性,并且可能增加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因此开发安全性高,病人顺从性好,不良反应低的新型T2DM治疗药物成为众多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争相研制的热点。
早在100多年前,Moore就提出十二指肠能分泌刺激胰腺分泌的“化学兴奋剂”,并试图注射肠道提取物来治疗糖尿病。随后发现肠道分泌的体液因子能增强胰腺的内分泌功能,无论静脉还是口服葡萄糖所引发的胰岛素分泌,约50%源于肠道所产生的肽类的刺激作用,为此Zunz和Labarre提出“肠降血糖素(incretin)”的概念。至今已分离出2种肠降血糖素,即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GIP和GLP-1都是在营养吸收时由特定的肠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其中GIP由十二指肠和邻近空肠K细胞(proximaljejunal K cells)分泌,GLP-1则在L细胞中合成且主要存在于远端小肠和结肠中(DruckerDJ.Enhancing incretin a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2diabetes.DiabetesCare.2003,26(10):2929-2940)。
GLP-1在血浆中以GLP-1(7-37)和GLP-1(7-36)酰胺两种生物活性形式存在,这两个多肽仅有一个氨基酸差异,而且它们的生物作用和体内半衰期是相同的(DruckerDJ.Enhancing incretin a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2diabetes.DiabetesCare.2003,26(10):2929-2940)。
通常所说的GLP-1是对GLP-1(7-37)和GLP-1(7-36)酰胺的统称。GIP和GLP-1在胃肠道释放出来时会很快被体内的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IV,DPP-IV)降解为没有活性的形式,从而使GIP和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非常低(GIP体内半衰期约5-7分钟,GLP-1体内半衰期约2分钟)(Drucker DJ.Enhancing incretin action for thetreatment of type2diabetes.Diabetes Care.2003,26(10):2929-2940)。研究表明,大多数降解过程发生在GIP和GLP-1进入含有DPP-IV的血管时发生,少量没有被降解的GLP-1和GIP会进入胰腺并跟其结合位点结合而刺激β-细胞释放胰岛素。与磺酰脲(sulfonylureas)通过直接促进功能β-细胞释放胰岛素机制不同,肠促胰岛素效应大部分都是葡萄糖依赖型。此外,一些动物和人体体外试验表明GLP-1还具有α-细胞抑制和降低胰高血糖素过度分泌(glucagon hypersecretion)等作用。
虽然T2DM患者体内血浆GIP水平是正常但其肠促胰岛素作用显著下降或丧失,而GLP-1在T2DM患者体内水平则是降低,因此研究基于GLP-1的药物更有助于治疗T2DM。虽然饭后几分钟内GLP-1(7-37)和GLP-1(7-36)酰胺水平均会提高,GLP-1(7-36)酰胺含量更多些,因此内分泌和神经信号传递的双重作用可能在被消化的食物从消化道下端进入小肠和结肠前已经大大提高了GLP-1的分泌。空腹状态下血浆中GLP-1水平是很低的(约5-10pmol/L),而在进食后其水平迅速增加(达到15-50pmol/L)。在DPP-IV和肾清除双重作用下,体内循环的GLP-1水平迅速降低,而其它的酶如人体中性肽链内切酶24.11(human neutralendopeptidase24·11)等是否也对GLP-1活性的丧失起决定性的作用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由于GLP-1在2位氨基酸是丙氨酸是DPP-IV的良好的底物,更容易降解为无活性的肽段。实际上,体内DPP-IV才是肠促胰岛素活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实验表明DPP-IV基因被沉默的小鼠体内GLP-1水平显著提高,增加了胰岛素的分泌。正是在DPP-IV作用下,体内完整且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仅仅为血浆GLP-1总含量的10-20%(Deacon CF,Nauck MA,Toft-Nielsen M,et al.Both subcutaneously and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glucagon-like peptide1are rapidly degraded from the NH2-terminus in type2-diabeticpatients and in healthy subjects.Diabetes.1995,44(9):1126–1131)。
GLP-1和GIP通过与结构完全不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s)结合而发挥各自作用。GIP受体大部分是由胰岛β-细胞表达,少部分在脂肪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表达。与此相反,GLP-1受体则主要是在胰岛α-和β-细胞以及周缘组织包括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脑、肾、肺和胃肠道等中表达。两个肠促胰岛素在β-细胞中的激活会导致cAMP和胞内钙水平的迅速增加,从而导致其以葡萄糖依赖方式向胞外分泌,持续的肠促胰岛素受体信号传递跟蛋白激酶A相关,会导致基因转录、增加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并且刺激β-细胞的增殖(Gallwitz B.Glucagon-like peptide-1-based therapies forthe treatment of type2diabetes mellitus.Treat Endocrinol.2005,4(6):361-370)。GLP-1和GIP受体的激活也可以抑制啮齿目动物和人类胰岛中β-细胞凋亡同时增加其存活率(Li Y,Hansotia T,Yusta B,et al.Glucagon-like peptide-1receptor signalingmodulates beta cell apoptosis.J Biol Chem.2003,278(1):471–478)。与GLP-1受体表达相一致的是GLP-1也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胃排空和食物摄入,同时通过神经机制(neural mechanism)增强对葡萄糖的降解。需要注意的是,跟其它胰岛素分泌反应相同,GLP-1对葡萄糖分泌的作用是胰高血糖素依赖性,而由于低血糖作用而引起反调节释放(counter-regulatory release of glucagon)的胰高血糖素作用即使在GLP-1药理学浓度下仍然得到了完全保留。
内源性GLP-1和GIP对于葡萄糖体内平衡中发挥的重要生理学作用已经在受体拮抗剂或基因敲除小鼠中进行了深入研究。急性GLP-1或GIP的拮抗作用减少了啮齿目动物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并且增加了血浆葡萄糖含量。同样,GIP或GLP-1受体失活突变小鼠同样有缺陷型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和损伤性葡萄糖耐受性。GLP-1还具有空腹血糖调节功能,因为GLP-1作用的急性拮抗或遗传破坏会导致啮齿目动物空腹葡萄糖水平的提高;同时,GLP-1是人体内葡萄糖控制的基础,对拮抗Exendin(9-39)的研究表明GLP-1作用被破坏后会造成缺陷性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defective 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减少葡萄糖清除率、增加胰高血糖素水平和加快胃排空作用。此外,GLP-1的生理作用(Deacon CF.Therapeutic strategies based on glucagon-likepeptide1.Diabetes.2004,53(9):2181-2189)还包括:⑴帮助组织血糖吸收,介导葡萄糖依赖型胰岛素分泌;⑵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肝糖释放;⑶调节胃排空,防止食物在肠道吸收时葡萄糖的过度循环;⑷抑制食物摄入(如食欲)。此外动物试验还表明GLP-1的一个生理学作用是稳定体内胰腺β-细胞数量。
因为GLP-1和GIP在控制血糖等多方面具有良好作用,特别是其不产生低血糖和延缓胃排空控制体重的特点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兴趣。人们开始尝试研究基于GLP-1和GIP药物用于治疗T2DM。众所周知,T2DM病人缺乏或丧失了肠促胰岛素效应,其中一个原因是T2DM病人体内GIP的肠促胰岛素作用大大减弱;同时,T2DM患者体内GLP-1水平很低,且因饮食刺激产生的GLP-1水平显著减少(Toft-Nielsen MB,Damholt MB,Madsbad S,etal.Determinants of the impaired secretion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intype2diabetic patients.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1,86(8):3717-3723)。因为T2DM患者体内GLP-1作用得到了部分保留,旨在增强T2DM患者体内肠促胰岛素效应的药物研究方向之一就是GLP-1增效剂。
GLP-1类似物与内源性GLP或GIP一样,可以以葡萄糖依赖型的方式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体内释放。此外GLP-1类似物对以下症状具有作用:⑴低血糖。与其它促分泌药物不同,GLP-1类似物由于以一种葡萄糖依赖方式促进体内胰岛素分泌,因此其降血糖作用具有自限性,在大剂量时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尽管有文献报告GLP-1可以将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但该效应短暂,而且被认为是GLP-1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的自然结果。由于胰岛素的灭活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当因血糖浓度降低,GLP-1的刺激作用减弱而没有新胰岛素分泌的时候,原有的胰岛素仍在起作用。总之,GLP-1可以使血糖暂时降低到正常水平之下,但不会引起严重和持久的低血糖。⑵对饱食和体重的作用。除了直接降低血糖之外,GLP-1还可以降低食物的摄入量,这在啮齿类动物和人身上都得到了验证。这样可以通过降低体重间接控制血糖水平。GLP-1还有潜在的抑制胃泌素和进食刺激的胃酸分泌的作用,这些效果表明GLP-1可能还具有预防消化道溃疡的作用。GLP-1的作用机制使其不但可以成为理想的2型糖尿病,还可以成为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药物。GLP-1可以增强病人的饱食感、减少食物摄入和保持体重或减肥;⑶维持β-细胞健康。一些研究提示GLP-1可以预防由糖耐量异常到糖尿病的转化,还有一些文献报告了GLP-1类化合物对实验动物胰岛β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直接的作用,而且有实验发现GLP-1可以促进胰腺干细胞向功能性β细胞的分化。这些结果暗示GLP-1具有保护胰岛及延缓糖尿病进展的功能,可以保持β-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同时减少其凋亡;⑷对餐后高血糖的作用。这一现象代表了T2DM治疗的一种新方向。由于一些口服药物和外源胰岛素不能抑制或减少T2DM患者胰高血糖素的过高分泌,GLP-1类似物可以可能通过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或因促进胰岛素分泌而产生的旁分泌抑制作用而对胰高血糖素高分泌产生影响。通过这两个机制可以有效减少餐后高血糖现象;同时,保持β-细胞功能也可能对长期控制餐后高血糖有作用。
同时GLP-1类似物是通过皮下注射服用,不需要计算碳水化全物的量来估计最佳的药物用量,也不需要对血糖进行自行监测,使这类药物的使用比胰岛素更加方便。
天然GLP-1多种功效的证实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但是,人体天然的GLP-1很不稳定,可被二肽基肽酶IV(DPP-IV)降解,半衰期仅为1~2分钟。若采用天然GLP-1来降低血糖,需持续静脉输注或持续皮下注射,临床可行性较差。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不断探索,希望能找到延长GLP-1作用时间的方法。因此开发长效的GLP-1类似物或其衍生物,成为医药界关注的重要领域。
Exenatide是合成的Exendin-4,由礼来公司和Amylin公司合作开发,商品名FDA和EMEA已经批准其上市,用于治疗T2DM。它在序列上与哺乳动物GLP-1有50%同源性且其与GLP-1受体亲和位点跟GLP-1相似(Drucker DJ,Nauck MA.The incretinsystem:glucagon-like peptide-1receptor agonists and dipeptidyl peptidase-4inhibitors in type2diabetes.Lancet.2006,368(9548):1696-1705),由蜥蜴特有的基因编码;与GLP-1相比,Exenatide将GLP-1第2位丙氨酸替换成甘氨酸,有效的抑制了DPP-IV酶解,在体内半衰其约60-90分钟(Kolterman OG,Kim DD,Shen L,etal.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and safety of exenatide in patients withtype2diabetes melllitus.Am Health Syst Pharm.2005,62(2):173–181),单次皮下注射后Exenatide在体内浓度持续增加,2小时左右可以在血浆中达到最大浓度,可维持4-6小时(Nielsen LL,Baron AD.Pharmacology of exenatide (synthetic exendin-4)for thetreatment of type2diabetes.Curr Opin Investig Drugs.2003,4(4):401–05)。需要注意的是Exenatide的代谢不发生在肝脏中,而主要经肾小球过滤后经蛋白酶降解。
Exenatide具有特殊的葡萄糖调节活性,包括葡萄糖依赖型增强胰岛素分泌作用、葡萄糖依赖型抑制不正确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作用、减缓胃排空和减少食物摄入等作用。对体内和体外糖尿病模型研究还发现,Exenatide还具有储存第一阶段(first-phase)胰岛素分泌、促进β-细胞增殖和胰岛素从其前体细胞再生的作用。
为了达到较好的血糖控制,每天需要两次注射Exenatide,这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再者Exenatide还具有轻微至中等反胃(约40%病人会有此反应)、腹泻和呕吐(少于15%的病人会有这两种反应);Exenatide治疗的病人中约50%会产生抗体,虽然这些抗体不会影响药效或引起其它临床作用。最近又发现6例服用Byetta后发生出血或坏死性胰腺炎症状。
CJC-1131是ConjuChem Biotechnologies Inc开发的一种肽酶抑制型GLP-1类似物,将GLP-1序列中2位的Ala替换成了D-Ala,用以增强抵抗DPPIV酶解的能力,其结构中包含一个具有反应活性链接剂(reactive linker)以便于其通过共价(非可逆)方式结合到血清白蛋白上(Kim JG,Baggio LL,Bridon DP,et al.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of a glucagon-like peptide-1albumin conjugate:the ability to activate theglucagon-like peptide1receptor in vivo.Diabetes.2003,52(3):751-759),产生的GLP-1-血清白蛋白复合物保留了GLP-1的活性,同时增加了对DPP-IV酶解稳定性,延长了体内作用时间,其血浆清除半衰期约20天。
已经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CJC-1131-血清白蛋白复合物与用人类重组胰腺GLP-1受体转染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结合时Ki约为12nM(GLP-1的Ki为5.2nM);同时该复合物活化cAMP的EC50为11-13nM,EC50与GLP-1相似。现有文献表明,该结合分子可以降低血糖正常和高血糖小鼠餐后血糖浓度,而且试验表明CJC-1131的这一活性作用于GLP-1某一功能性受体上,同时在小鼠中CJC-1131还具有减缓胃排空和抑制食物摄入等作用。
CJC-1131已经完成了部分Ⅱ期临床试验。2005年9月,ConjuChem对已有的试验结果分析后认为CJC-1131可能不适合慢性剂量策略(chronic dosing regimens),因而暂停了CJC-1131的临床研究。目前CJC-1131临床试验仍未重新启动。
Albugon(albumin-GLP-1)是由葛兰素史克在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授权下开发的一种长效T2DM治疗药物,它是GLP-1(带增加对DDP-IV抗性的突变)和白蛋白的融合体。它在猴子体内的半衰期为3天。其基本的研发思路是将重组GLP-1与血清白蛋白偶联后形成的一个复合物,这样便显著增加了其体内半衰期。服用Albugon后有效降低了小鼠血糖水平、增加了胰岛素分泌、减缓了胃排空和减少食物摄入等作用(Baggio LL,Huang Q,Brown TJ,et al.A Recombinant Human Glucagon-Like Peptide(GLP)-1-AlbuminProtein(Albugon)Mimics Peptidergic Activation of GLP-1Receptor-DependentPathways Coupled With Satiety,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and GlucoseHomeostasis.Diabetes.2004,53(9):2492–2500)。目前Albugon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
WO9808871公开了一种在GLP-1(7-37)的基础上进行脂肪酸修饰的GLP-1衍生物,使得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得到大大增强。WO9943705公开了一种在GLP-1的N端进行化学修饰的衍生物,但是有文献报道在N端的氨基酸进行修饰会造成整个GLP-1衍生物的活性大大降低(J.Med.Chem.2000,43,16641669)。另外CN200680006362、CN200680006474、WO2007113205、CN200480004658、CN200810152147、W O2006097538等专利也公开了一系列经化学修饰或氨基酸替换得到的GLP-1类似物或其衍生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诺和诺德公司开发的liraglutide,已经完成了III期临床。Liraglutide是一种GLP-1衍生物,其结构中含有序列与人源GLP-1具有97%同源性的GLP-1类似物,该类似物与棕榈酸共价连接构成了Liraglutide[,Liraglutide结构中的棕榈酸以非共价形式连接到血清白蛋白上,这一结构特征决定了它会缓慢的从注射位点释放,在不改变其GLP-1活性基础上延长了体内循环半衰期;同时结构中的棕榈酸会形成一定空间位阻,从而防止DPP-IV的降解作用,减少了肾脏清除作用。由于具有以上特性,Liraglutide在通过皮下注射之后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10-14小时,理论上可以一天给药一次,每天剂量为0.6-1.8mg。
多肽类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或治疗过程中。稳定的、高品质的、能够产业化生产的治疗性多肽类药物制剂,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还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多肽类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两大方面;影响其化学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共价键的变化,如水解、脱氨、氧化、消旋或交联作用;影响物理稳定性因素包括变性、聚集、吸附或沉淀等。
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是一种新的化合物,在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或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或治疗肥胖症等疾病方面疗效明显,CN200910165559.9、WO2011012080A1等专利文件已有相关教导。目前,市场上亟需开发一种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的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注射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注射液,其中每毫升注射液中含有10~50mg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相当量的可药用盐、5~15mg羟丙基-β-环糊精、30~60mg NaCl和注射用水。
His-Aib-Glu-Gly-Thr-Phe-Thr-Ser-Asp-Val-Ser-Ser-Tyr-Leu-Glu-Glu-Glu-Ala-Ala-Lys-Glu-Phe-Ile-Ala-Trp-Leu-Val-Arg-Gly-Gly-Pro-Ser-Ser-Gly-Ala-Pro-Pro-Pro-Ser-Lys
(I)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为20~40mg,更优选30mg。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羟丙基-β-环糊精为10mg。
优选的,本发明注射液中GLP-1类似物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2:1。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采用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pH至4~6。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氢氧化钠为5mg。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NaCl为40~50mg,更优选45mg。
制备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注射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用注射溶剂溶解;
2)加入氯化钠和羟丙基-β-环糊精,加热溶解;
3)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pH值为4~6;
4)用注射用水定容,过滤,装瓶。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注射用溶剂选自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苯甲醇和甘油。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pH值为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的注射液在制备用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或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或治疗肥胖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所提供的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注射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处方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这并不代表本发明只限定于具体实施例的表述范围。
实施例1
处方(按1000瓶计):
制备工艺:
按处方量,将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加入20%的乙醇溶液1000ml中,溶解并搅拌均匀,再加入氯化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加热溶解,加入氢氧化钠以及适量盐酸调节pH至5,用注射用水定容。将溶液送至无菌室中,经0.22um的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清,按每瓶6ml的装量灌装于25ml的西林瓶中,塞上丁基橡胶塞。
实施例2
处方(按1000瓶计):
制备工艺:
按处方量,将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加入20%的苯甲醇溶液1200ml中,溶解并搅拌均匀,再加入氯化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加热溶解,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5,用注射用水定容。将溶液送至无菌室中,经0.22um的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清,按每瓶6ml的装量灌装于25ml的西林瓶中,塞上丁基橡胶塞。
实施例3
处方(按1000瓶计):
制备工艺:
按处方量,将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加入40%的甘油800ml中,溶解并搅拌均匀,再加入氯化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加热溶解,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5,用注射用水定容。将溶液送至无菌室中,经0.22um的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清,按每瓶6ml的装量灌装于25ml的西林瓶中,塞上丁基橡胶塞。
实施例4
处方(按1000瓶计):
制备工艺:
按处方量,将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加入30%的丙二醇溶液1500ml中,溶解并搅拌均匀,再加入氯化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加热溶解,加入氢氧化钠以及适量盐酸调节pH至5,用注射用水定容。将溶液送至无菌室中,经0.22um的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清,按每瓶6ml的装量灌装于25ml的西林瓶中,塞上丁基橡胶塞。
实施例5
处方(按1000瓶计):
制备工艺:
按处方量,将式(I)所示GLP-1类似物的衍生物加入20%的聚乙二醇溶液900ml中,溶解并搅拌均匀,再加入氯化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加热溶解,加入氢氧化钠以及适量盐酸调节pH至5,用注射用水定容。将溶液送至无菌室中,经0.22um的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清,按每瓶6ml的装量灌装于25ml的西林瓶中,塞上丁基橡胶塞。
实验例1稳定性实验
实验方法:分别取1ml各实施例的样品置于特制离心管中,放入台式高速离心机中以2000rpm转速离心,离心15分钟后,取出离心管。由底端将样品滴入小烧杯适量,以微量取样器吸取50.0μL加于25ml量瓶中,用注射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以水位空白在500nm波长下,检测其吸收度值(A)。再取50.0μL原样品置于25ml量瓶中,用注射用水定容,在同一波长处检测其吸收值(A0)。按数学公式KE=(|A0-A|/A0)*100%,计算该乳剂的稳定性参数KE。KE越小乳剂越稳定。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稳定性实验结果
样品 |
K<sub>E</sub>值 |
样品外观 |
实施例1 |
0.271 |
未见油滴 |
实施例2 |
0.273 |
未见油滴 |
实施例3 |
0.287 |
未见油滴 |
实施例4 |
0.292 |
未见油滴 |
实施例5 |
0.294 |
未见油滴 |
实验结论:本发明注射液稳定性好,可较长期储藏,适合于临床应用。
实验例2影响因素实验
将实施例1-5所制得的样品进行光照和高温实验,检测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下:
表2光照稳定性实验结果
表3高温稳定性实验结果
通过表2及表3的光照及高温稳定性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注射液在苛刻存放条件下依然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实施例2和实施例4的稳定性结果尤为突出,未见任何降解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