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1713A - 空调系统以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以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51713A CN103851713A CN201210507557.5A CN201210507557A CN103851713A CN 103851713 A CN103851713 A CN 103851713A CN 201210507557 A CN201210507557 A CN 201210507557A CN 103851713 A CN103851713 A CN 1038517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branch road
- distribution module
- conditioning system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单元、水力模块、至少一个分区模块、至少一组分配模块和至少一组室内单元,其中每组分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分配模块且与一个分区模块相连接,每组室内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且与一个分配模块相连接,使得冷却介质经由所述室外单元、所述水力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分区模块、至少一组分配模块流入所述至少一组室内单元,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室内单元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进一步经过所述至少一组分配模块、至少一个分区模块、所述水力模块回流至所述室外单元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冷却介质的循环。利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以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Krist转让于Brdg-tndr公司的美国专利US5586449提出了一种液体循环冷却/冷却的接口系统、方法和设备。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将主回路耦接到次回路的方法和设备,用于在其间循环处理流体,其包括:用于主回路的馈送线的第一连接,和用于主回路的返回线的第二连接;用于次回路的馈送线的第三连接,和用于次回路的返回线的第四连接;耦接该四个连接的交叉线;用于控制经过次回路的流动的第一阀门装置;响应于与次回路相关的温度以控制第一阀门装置的第一传感器装置;位于通过交叉线的流路中的第二阀门装置;和响应于处理流体流经交叉线来控制第二阀门装置的第二传感器装置。
Genga等人转让于Taco公司的美国专利US5622221提出了一种具有优先级控制器的集成分区循环器。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成分区循环器,包含了优先级控制器,与分区循环器集成在一起,用于确定给予多区液体循环冷却/冷却系统的单个区中的循环器的优先级。进一步地,如果系统中的一个分区循环器损坏,该循环器所操作的区域能被隔离,并且可以通过开启控制该区域的阀门及回流经由该区域的水来供热/冷却该区域。因为每个优先级控制器包括其自有的转换器,如果某一特定区域中一个转换器损坏,只有该优先级控制器管理的区域受影响,而不会是当单个中央变换器损坏时引起整个系统关闭。
Gataora的美国专利US5697551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内的寓所或办公室的供热系统类型。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供热系统,用于大量寓所或者办公室10,每个都有用于接收来自公用锅炉12的热水的水储存器15。
Fiedrich转让于Stadler公司的美国专利US597978提出了用于向供热回路供应多温度水的具有卫星分布站的液体循环供热。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液体循环供热系统,具有供热水源和冷却的回水的储水器,来自供水热源的供水线,到储水器的回水线和水流过其以传递热量的大量供热回路,包括:主分布站,具有供应头,主供热回路,和具有强迫在主站内的循环使得热量从源头流动到主供热回路的泵的回流头;以及一个或多个卫星分布站,每个都具有将水馈送到卫星供热回路的供应头,和卫星回流头和强迫在卫星站内的循环的泵;以及卫星注水线和回水线,用于将某些热水从主站循环到每个卫星站,使得热量从所述主站流动到每个卫星站。
Bujak转让于Carrier公司的美国专利US7730935提出了一种用于供热和冷却的液体循环加热/冷却系统控制。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加热的或冷却的水经公用水线传输至多个热交换器的传输。该控制系统包括循环液体加热/冷却系统控制器,其轮询控制送至单个热交换器的相应的水传输的区域控制器的供热或冷却需求。液体循环加热/冷却系统控制器可操作地执行从传输热水至传输冷水的切换,反之亦然。所执行的切换优选地包括检查返回至加热或冷却水的一个或多个源的水温和定义必须在返回线中的水温不在预定范围的情况下必须发生的切换时间段。
Pouchak等人转让于Honeywell国际公司的美国专利US7819334提出了一种用于多级锅炉的分级和调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该专利公开了用于控制多级锅炉系统的方法和设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响应于加热负载以分级化控制序列来确定要使用的级数的数目,并且在一些情况中,调制单个级别来满足加热负载。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级化控制序列可以包括加热负载和加热负载的变化率的观测。
Lochtefeld等人转让于Store-N-Stuff, LLC的美国专利US7874499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存储单元中的可感测和潜在的热量的系统和方法。该专利公开了用于存储单元的气候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逆循环冷却器;与流体侧热交换器的出口相连的流体供应线;与流体供应线和流体侧热交换器的入口相连的流体返回线;至少一个液体循环加热/冷却旋管,与流体供应线和流体返回线成可选的流体通信,位于待控房间中的至少一个液体循环加热/冷却旋管;与逆循环冷却器和该至少一个液体循环加热/冷却旋管通信的控制器;与控制器通信的周围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的周围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的房间温度传感器,房间温度传感器位于房间中;以及与控制器通信的房间湿度传感器,房间湿度传感器位于房间中。
Milder等人转让于Solarlogic, LLC的美国专利US8041462提供了用于控制具有多个源和多个负载的液体循环加热/冷却系统的系统和方法。该专利公开了用于设计和控制液体循环加热/冷却装置的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具有接收输入数据的第一接收器的计算装置,其中输入数据包括环境数据和液体循环加热/冷却装置数据。该计算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接收器通信的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输入数据处理成包括液体循环加热/冷却装置布局的配置数据。液体循环加热/冷却装置布局指示多个液体循环加热/冷却元件和液体循环加热/冷却元件之间的流体连接。该计算装置还包括发射配置数据的发射器。该系统还包括具有一组存储的规则的控制器和接收配置数据的第二接收器。该控制器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处理接收到的配置数据以使配置数据和默认规则相关并选择该组默认规则的对应的子集。
Trnka等人转让于Honeywell国际公司的美国专利US8109289提供了一种液体循环加热/冷却网络的分散平衡的系统和方法。该专利公开了将液体循环加热/冷却网络中的多个阀门平衡单元与多个阀门相关联。该方法还包括使用阀门平衡单元中的至少一个阀门平衡单元来调整阀门中的至少一个阀门的设定。调整设定可以包括标识阀门两端的压差和通过该阀的材料的流速。调整设定还可以包括比较标识出的压差和目标压差和/或比较标识出的流速和目标流速。调整设定还可以包括命令致动器来调整设定,直至标识出的压差在目标压差的第一阈值内和/或标识出的流速在目标流速的第二阈值内。
然而,上述的空调系统通常都需要大型水泵来满足连接较长的管道的室内单元的要求。由于室内单元通常为串联连接,难以实现液压平衡。由于安装者不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从而需要调整在单个室内单元点的每个阀,所以需要大量时间来调试系统。不能够动态调整流速,以避免不同区域的不平衡。有限的室内单元数量,通常小于128个。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用于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室外单元、水力模块、至少一个分区模块、至少一组分配模块和至少一组室内单元,其中每组分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分配模块且与一个分区模块相连接,每组室内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且与一个分配模块相连接,使得冷却介质经由所述室外单元、所述水力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分区模块、至少一组分配模块流入所述至少一组室内单元,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室内单元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进一步经过所述至少一组分配模块、至少一个分区模块、所述水力模块回流至所述室外单元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冷却介质的循环。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所述分区模块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来自所述水力模块的冷却介质由第一入口流入并经由第一出口流向所述每组分配模块,换热后的冷却介质由第二入口流入并经由第二出口流回所述水力模块。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在所述分区模块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之间设有抽送冷却介质的泵以及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的第一开关阀,使得冷却介质经由所述泵和所述第一开关阀流入到每组分配模块中。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在所述分区模块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使得回流的冷却介质经由所述第二开关阀回流到所述水力模块中。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所述分配模块包括主入口、主出口、至少一个支路出口以及与至少一个支路出口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支路入口,其中来自所述分区模块的冷却介质经由所述主入口流入,从至少一个支路出口流到对应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进行热交换,之后冷却介质从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经由对应的至少一个支路入口流入后从所述主出口回流所述分区模块。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分配模块在其主入口和主出口之间形成的主路上设有第一调节阀和/或第三开关阀,所述调节阀用以调节进入分配模块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第三开关阀用以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在分配模块的流入或者流出。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分配模块在其每个支路出口和对应的支路入口之间形成的支路上设有第二调节阀和/或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二调节阀用以调节流入与该支路相对应的室内单元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第四开关阀用以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在与该支路相对应的室内单元的流入或者流出。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与至少一个分区模块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新风处理单元,新风处理单元的入口与所述分区模块的第一出口相连接,新风处理单元的出口与分区模块的第二入口相连接。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测量每个分配模块主入口和主出口温度的第一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一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和/或第三开关阀通信的控制模块。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每个支路的支路入口和支路出口温度的第二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的温差确定模块与所述第二温度感测器通信,控制模块与每个支路的第二调节阀/或第四开关阀通信。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区模块下方的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一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一检测开关。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配模块下方的第二容器,在所述第二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二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二检测开关。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每个分区模块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冷却介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空调系统的分配模块包括主入口、主出口,以及在其主入口和主出口之间形成的主路上设有的第一调节阀,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测量每个分配模块主入口和主出口温度的第一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一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通信的控制模块,其中,
温差确定模块从所述第一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分配模块主入口和主出口温度并确定每个分配模块的主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一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确定主出入口温差最大的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则将该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一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一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分配模块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二预设百分比的第一调节阀并将该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三预设百分比。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空调系统的分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支路出口以及与至少一个支路出口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支路入口,分配模块在其每个支路出口和对应的支路入口之间形成的支路上设有的第二调节阀,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测量每个支路的支路入口和支路出口温度的第二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二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二调节阀通信的控制模块,其中
温差确定模块从第二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支路的支路入口和支路出口温度并确定每个支路的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二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确定出支路出入口温差最大的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则将该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四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二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支路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五预设百分比的第二调节阀并将该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六预设百分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上述的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的分配模块包括主入口、主出口,以及在其主入口和主出口之间形成的主路上设有的第一调节阀,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测量每个分配模块主入口和主出口温度的第一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一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通信的控制模块,其中,
在第一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从第一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分配模块的主出入口温度;
在第二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确定每个分配模块的主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一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
在第三步骤中,控制模块确定出入口温差最大的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则将该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一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一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分配模块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二预设百分比的第一调节阀并将该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三预设百分比。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区模块下方的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一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一检测开关,每个分区模块中设有泵和至少一个开关阀,
在第四步骤中,在第一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一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区模块的泵和所述至少一个开关阀。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配模块下方的第二容器,所述空调系统的分配模块在其主入口和主出口之间形成的主路上设有第三开关阀,在所述第二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二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二检测开关,
在第五步骤中,在第二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二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配模块的第三开关阀。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每个分区模块设有泵、至少一个开关阀以及用于检测冷却介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在第六步骤中,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冷却介质压力低于预设压力值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该分区模块的泵和至少一个开关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上述的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的分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支路出口以及与至少一个支路出口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支路入口,分配模块在其每个支路出口和对应的支路入口之间形成的支路上设有的第二调节阀,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测量每个支路的支路入口和支路出口温度的第二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二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二调节阀通信的控制模块,其中,
在第一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从第二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支路的支路出入口温度;
在第二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确定每个支路的支路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二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
在第三步骤中,控制模块确定出支路出入口温差最大的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则将该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四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二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支路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五预设百分比的第二调节阀并将该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六预设百分比。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区模块下方的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一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一检测开关,每个分区模块中设有泵和至少一个开关阀,
在第四步骤中,在第一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一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区模块的泵和所述至少一个开关阀。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配模块下方的第二容器,分配模块在其每个支路出口和对应的支路入口之间形成的支路上设有第四开关阀,在所述第二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二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二检测开关,
在第五步骤中,在第二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二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配模块的第四开关阀。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每个分区模块设有泵、至少一个开关阀以及用于检测冷却介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在第六步骤中,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冷却介质压力低于预设压力值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该分区模块的泵和至少一个开关阀。
利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可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进一步地,可以快速地安装和调试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进一步地,最小了水泵的功率需求。进一步地,最大化了室内单元的数量。进一步地,最小化了漏水的可能性。进一步地,能够轻松实现能量调节和对区域的温度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分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为图1中的分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包括室外单元、水力模块、至少一个分区模块、至少一组分配模块和至少一组室内单元,其中每组分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分配模块且与一个分区模块相连接,每组室内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且与一个分配模块相连接,使得冷却介质经由所述室外单元、所述水力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分区模块、至少一组分配模块流入所述至少一组室内单元,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室内单元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进一步经过所述至少一组分配模块、至少一个分区模块、所述水力模块回流至所述室外单元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冷却介质的循环。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系统包括室外单元1、水力模块2、分区模块31-32、分配模块311-312和321-322、室内单元3111-3112、3121-3122、3211-3212和3221-3222。
室外单元1的出口与水力模块2的第一入口相连。冷却介质经由室外单元1流入到水力模块2后,通过水力模块2将冷却介质分流到每个分区模块31-32的第一入口。
每个分区模块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来自所述水力模块的冷却介质由第一入口流入并经由第一出口流向所述每组分配模块,换热后的冷却介质由第二入口流入并经由第二出口流回所述水力模块。每个分区模块的第一出口与一组分配模块的主入口相连,使得分流来自每个分区模块的冷却介质。具体到图1而言,分区模块31的第一出口与分配模块311-312的主入口分别相连,分区模块32的第一出口与分配模块321-322的主入口分别相连。
每个分配模块的一个支路出口与每个室内单元的入口相连,用于将流入至每个分配模块的冷却介质分流至每个室内单元,使得冷却介质在室内单元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具体到图1而言,分配模块311的第一和第二支路出口与室内单元3111-3112的入口分别相连,分配模块312的第一和第二支路出口与室内单元3121-3122的入口分别相连,分配模块321的第一和第二支路出口与室内单元3211-3212的入口分别相连,分配模块322的第一和第二支路出口与室内单元3221-3222的入口分别相连。
每一个室内单元的出口与一个分配模块的一个支路入口相连。具体而言,室内单元3111-3112的出口与分配模块311的第一和第二支路入口分别相连,室内单元3121-3122的出口与分配模块312的第一和第二支路入口分别相连,室内单元3211-3212的出口与分配模块321的第一和第二支路入口分别相连,室内单元3221-3222的出口与分配模块322的第一和第二支路入口分别相连。
每一组分配模块的主出口与一个分区模块的第二入口相连。具体而言,分配模块311-312的出口与分区模块31的第二入口相连,分配模块321-322的出口与分区模块32的第二入口相连。
所有分区模块的出口与水力模块的入口相连。具体而言,分区模块31-32的第二出口与水力模块2的第二入口相连。水力模块2的第二出口与室外单元1的入口相连。从而形成若干个闭合的回路,使得冷却介质可以在其中流动,从而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与至少一个分区模块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新风处理单元,新风处理单元的入口与所述分区模块的第一出口相连接,新风处理单元的出口与分区模块的第二入口相连接。具体如图1所示,该空调系统包括新风处理单元51、52。新风处理单元51、52的入口分别与分区模块31-32的第一出口相连,出口分别与分区模块31-32的第二入口相连。如图1所示,优选每个分区模块都连接有一个新风处理单元。
在图1中,为了简化描述,示出了两个分区模块。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包括1个分区模块或多于2个的分区模块。
在图1中,为了简化描述,每个分区模块对应于两组分配模块。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每个分区模块也可以对应于一组或多于2组的分配模块。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每组分配模块均包括2个分配模块,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每组分配模块中的分配模块的数量,例如为1个或多个2个。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知道每组分配模块可以包括相同数量或不同数量的分配模块。例如第一组分配模块包括1个分配模块,而第二组分配模块包括2个分配模块。
在图1中,为了简化描述,每个分配模块对应于2组室内单元。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每个分配模块也可以对应于一组或多于2组的室内单元。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每组室内单元均包括2个室内单元,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每组室内单元中的室内单元的数量,例如为1个或多个2个。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知道每组室内单元可以包括相同数量或不同数量的室内单元。例如第一组室内单元包括1个室内单元,而第二组分配模块包括2个室内单元。
此外,室外单元、水力模块、室内单元以及新风处理单元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部件,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不再过多赘述。例如,室外单元可以为通常的商用chiller,室内单元可以为用于使得室内空气和室内单元内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的部件,例如为风机盘管。此外,这里冷却介质优选可以为冷却水。
图2为图1中的分区模块31的结构示意图。在分区模块31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设有抽送冷却介质的泵60以及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的第一开关阀61,使得冷却介质经由泵60和第一开关阀61流入到分配模块中。在图2中第一开关阀61位于泵60的上游,但容易理解,第一开关阀61也同样可以位于泵60的下游。
在图2中,优选地,在分区模块31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也设有第二开关阀62,使得回流的冷却介质经由第二开关阀62回流到水力模块2中,所述第二开关阀62用以接通和断开回流的冷却介质。
虽然仅在图2中示例地示出了分区模块31的结构示意图,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分区模块32和分区模块31的结构可以相似或相同。
分配模块311包括主入口410、主出口412、至少一个支路出口以及与至少一个支路出口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支路入口。其中,来自分区模块31的冷却介质经由主入口410流入后分别从至少一个支路出口流入到室内单元进行热交换,之后冷却介质从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经由至少一个支路入口流入后从所述主出口412回流所述分区模块31。
图3为图1中的分配模块31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分配模块311分别包括第一支路出口421、第二支路出口422以及第一支路入口431、第二支路入口432。来自分区模块31的冷却介质经由主入口410流入后分别从第一支路出口421、第二支路出口422流出进入到室内单元3111和3112进行热交换,之后冷却介质分别经由第一支路入口431、第二支路入口432流入后从主出口412回流到分区模块31。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支路入口和出口的数量还可以为1个或者2个以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分配模块在其主入口和主出口之间形成的主路上设有第一调节阀和/或第三开关阀,所述调节阀用以调节流入分配模块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第三开关阀用以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在分配模块的流入或者流出。具体到图3所示,分配模块311包括设置在分配模块311的主入口410和至少一个支路出口之间的第一调节阀411,用以调节从入口410流入到至少一个之路出口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分配模块311还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支路入口431、432和分配模块311的主出口412之间的第三开关阀413,用以接通和断开从至少一个支路入口流出的冷却介质。
进一步地,分配模块在其每个支路出口和对应的支路入口之间形成的支路上设有第二调节阀和/或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二调节阀用以调节进入与该支路相对应的室内单元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第四开关阀用以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在与该支路相对应的室内单元的流入或者流出。具体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支路出口421和第一调节阀411之间还设有第二调节阀441和/或在第二支路出口422和第一调节阀411之间还设有第二调节阀442,调节阀441用以调节第一支路出口421流出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从而调节与该第一支路相对应的室内单元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调节阀442用以调节第二支路出口422流出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从而调节与该第二支路相对应的室内单元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一支路入口431和第三开关阀413之间还设有第四开关阀451和/或在第二支路入口432和第三开关阀413之间还设有第四开关阀452,开关阀451用以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从第一支路入口431的流入,从而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在与该第一支路相对应的室内单元的流入或者流出。开关阀452用以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从第二支路入口432的流入,从而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在该第二支路相对应的室内单元的流入或者流出。
在图3中,为了简化描述,在每个支路上均示意出一个调节阀和一个开关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知道可以在每个支路上设置相同数量或不同数量的调节阀和/或开关阀。
虽然在图3中仅示例地示出了分配模块311的结构示意图,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每组分配模块中的分配模块可以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构造,进一步地,所有分配模块都可以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构造。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每个分配模块主入口和主出口温度的第一温度感测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包括与第一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和/或第三开关阀通信的控制模块。
温差确定模块从第一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分配模块主入口和主出口温度并确定每个分配模块的主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一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预定范围例如为3-7摄氏度之间的某个值。
控制模块确定出入口温差最大的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则将该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一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一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分配模块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二预设百分比的第一调节阀并将该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三预设百分比。这里,第一预设开度例如可以为90%,第一预设百分比例如可以为10%,第二预设百分比例如可以为20%,第三预设百分比可以设置为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相同,均为10%,也可以为其他数值。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每个支路的支路入口和支路出口温度的第二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模块还可与每个支路的第二调节阀/或第四开关阀通信。
温差确定模块从第二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支路的支路入口和支路出口温度并确定每个支路的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二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该第二预定范围例如可以为3-7摄氏度。
控制模块确定出支路出入口温差最大的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则将该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四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二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支路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五预设百分比的第二调节阀并将该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六预设百分比。这里,第二预设开度例如可以为90%,第四预设百分比例如可以为10%,第五预设百分比例如可以为20%,第六预设百分比可以设置为与第四预设百分比相同,均为10%,也可以为其他数值。
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区模块下方的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中设置有与控制模块通信的第一检测开关。在第一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一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区模块的泵和第一开关阀和/或第二开关阀。
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配模块下方的第二容器,在所述第二容器中设置有与控制模块通信的第二检测开关。在第二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二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配模块的第三开关阀和/或第四开关阀。
每个分区模块还进一步设有用于检测冷却介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通信。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冷却介质压力低于预设压力值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该分区模块的泵和第一开关阀和/或第二开关阀。该预设压力值例如可以为0.5~10公斤。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在第一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从第一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分配模块的主出入口温度。
在第二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确定每个分配模块的主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一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
在第三步骤中,控制模块确定出入口温差最大的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则将该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一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一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分配模块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二预设百分比的第一调节阀并将该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三预设百分比。这里,第一预设开度例如可以为90%,第一预设百分比例如可以为10%,第二预设百分比例如可以为20%,第三预设百分比可以设置为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相同,均为10%,也可以为其他数值。
此外,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有第四步骤,在第一检测开关检测到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区模块的泵和第一开关阀和/或第二开关阀。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有第五步骤,在第二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二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配模块的第三开关阀。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有第六步骤,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冷却介质压力低于预设压力值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该分区模块的泵和第一开关阀和/或第二开关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在第一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从第二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支路的支路出入口温度。
在第二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确定每个支路的支路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二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
在第三步骤中,控制模块确定出支路出入口温差最大的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则将该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四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二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支路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五预设百分比的第二调节阀并将该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六预设百分比。这里,第二预设开度例如可以为90%,第四预设百分比例如可以为10%,第五预设百分比例如可以为20%,第六预设百分比可以设置为与第四预设百分比相同,均为10%,也可以为其他数值。
此外,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有第四步骤,在第一检测开关检测到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区模块的泵和第一开关阀和/或第二开关阀。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有第五步骤,在第二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二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配模块的第四开关阀。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有第六步骤,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冷却介质压力低于预设压力值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该分区模块的泵和第一开关阀和/或第二开关阀。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中,可以同时在空调系统中实施前述控制方法。
鉴于这些教导,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组合和修改。因此,当结合上述说明和附图进行阅读时,本发明仅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3)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单元、水力模块、至少一个分区模块、至少一组分配模块和至少一组室内单元,其中每组分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分配模块且与一个分区模块相连接,每组室内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且与一个分配模块相连接,使得冷却介质经由所述室外单元、所述水力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分区模块、至少一组分配模块流入所述至少一组室内单元,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室内单元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进一步经过所述至少一组分配模块、至少一个分区模块、所述水力模块回流至所述室外单元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冷却介质的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模块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来自所述水力模块的冷却介质由第一入口流入并经由第一出口流向所述每组分配模块,换热后的冷却介质由第二入口流入并经由第二出口流回所述水力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区模块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之间设有抽送冷却介质的泵以及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的第一开关阀,使得冷却介质经由所述泵和所述第一开关阀流入到每组分配模块中。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区模块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使得回流的冷却介质经由所述第二开关阀回流到所述水力模块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包括主入口、主出口、至少一个支路出口以及与至少一个支路出口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支路入口,其中来自所述分区模块的冷却介质经由所述主入口流入,从至少一个支路出口流到对应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进行热交换,之后冷却介质从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经由对应的至少一个支路入口流入后从所述主出口回流所述分区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分配模块在其主入口和主出口之间形成的主路上设有第一调节阀和/或第三开关阀,所述调节阀用以调节进入分配模块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第三开关阀用以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在分配模块的流入或者流出。
7.如权利要求5-6任一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分配模块在其每个支路出口和对应的支路入口之间形成的支路上设有第二调节阀和/或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二调节阀用以调节流入与该支路相对应的室内单元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第四开关阀用以接通和断开冷却介质在与该支路相对应的室内单元的流入或者流出。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与至少一个分区模块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新风处理单元,新风处理单元的入口与所述分区模块的第一出口相连接,新风处理单元的出口与分区模块的第二入口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测量每个分配模块主入口和主出口温度的第一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一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和/或第三开关阀通信的控制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每个支路的支路入口和支路出口温度的第二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的温差确定模块与所述第二温度感测器通信,控制模块与每个支路的第二调节阀/或第四开关阀通信。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区模块下方的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一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一检测开关。
12.如权利要求1和11任一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配模块下方的第二容器,在所述第二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二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二检测开关。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区模块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冷却介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的分配模块包括主入口、主出口,以及在其主入口和主出口之间形成的主路上设有的第一调节阀,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测量每个分配模块主入口和主出口温度的第一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一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通信的控制模块,其中,
温差确定模块从所述第一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分配模块主入口和主出口温度并确定每个分配模块的主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一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确定主出入口温差最大的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则将该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一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一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分配模块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二预设百分比的第一调节阀并将该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三预设百分比。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的分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支路出口以及与至少一个支路出口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支路入口,分配模块在其每个支路出口和对应的支路入口之间形成的支路上设有的第二调节阀,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测量每个支路的支路入口和支路出口温度的第二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二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二调节阀通信的控制模块,其中
温差确定模块从第二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支路的支路入口和支路出口温度并确定每个支路的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二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确定出支路出入口温差最大的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则将该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四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二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支路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五预设百分比的第二调节阀并将该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六预设百分比。
16.一种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的分配模块包括主入口、主出口,以及在其主入口和主出口之间形成的主路上设有的第一调节阀,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测量每个分配模块主入口和主出口温度的第一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一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通信的控制模块,其中,
在第一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从第一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分配模块的主出入口温度;
在第二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确定每个分配模块的主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一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
在第三步骤中,控制模块确定出入口温差最大的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第一预设开度,则将该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一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一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分配模块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二预设百分比的第一调节阀并将该分配模块的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三预设百分比。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区模块下方的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一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一检测开关,每个分区模块中设有泵和至少一个开关阀,
在第四步骤中,在第一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一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区模块的泵和所述至少一个开关阀。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配模块下方的第二容器,所述空调系统的分配模块在其主入口和主出口之间形成的主路上设有第三开关阀,在所述第二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二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二检测开关,
在第五步骤中,在第二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二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配模块的第三开关阀。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区模块设有泵、至少一个开关阀以及用于检测冷却介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在第六步骤中,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冷却介质压力低于预设压力值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该分区模块的泵和至少一个开关阀。
20.一种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的分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支路出口以及与至少一个支路出口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支路入口,分配模块在其每个支路出口和对应的支路入口之间形成的支路上设有的第二调节阀,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测量每个支路的支路入口和支路出口温度的第二温度感测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二温度感测器通信的温差确定模块和与每个分配模块的第二调节阀通信的控制模块,其中,
在第一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从第二温度感测器接收每个支路的支路出入口温度;
在第二步骤中,温差确定模块确定每个支路的支路出入口温差,并且在温差超过第二预定范围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
在第三步骤中,控制模块确定出支路出入口温差最大的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开度,如果没有超过,则将该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第四预设百分比;如果超过了第二预设开度,则按照从最小温差到最大温差的次序来确定所对应的支路中的第一个开度不小于第五预设百分比的第二调节阀并将该支路的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第六预设百分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区模块下方的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一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一检测开关,每个分区模块中设有泵和至少一个开关阀,
在第四步骤中,在第一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一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区模块的泵和所述至少一个开关阀。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分配模块下方的第二容器,分配模块在其每个支路出口和对应的支路入口之间形成的支路上设有第四开关阀,在所述第二容器中设置有检测第二容器是否有水的第二检测开关,
在第五步骤中,在第二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二容器中有水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相应分配模块的第四开关阀。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区模块设有泵、至少一个开关阀以及用于检测冷却介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在第六步骤中,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冷却介质压力低于预设压力值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以关闭该分区模块的泵和至少一个开关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07557.5A CN103851713B (zh) | 2012-12-03 | 2012-12-03 | 空调系统以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07557.5A CN103851713B (zh) | 2012-12-03 | 2012-12-03 | 空调系统以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1713A true CN103851713A (zh) | 2014-06-11 |
CN103851713B CN103851713B (zh) | 2019-08-16 |
Family
ID=5085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07557.5A Active CN103851713B (zh) | 2012-12-03 | 2012-12-03 | 空调系统以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51713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29838A (zh) * | 2014-11-19 | 2015-02-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媒调节方法、装置和空调 |
CN108072150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浙江盾安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窄带组网温控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
CN110044011A (zh) * | 2018-01-17 | 2019-07-23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调控制系统和空调控制方法 |
CN110608515A (zh) * | 2018-06-15 | 2019-12-24 | 开利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486576A (zh) * | 2020-04-29 | 2020-08-0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
CN111486575A (zh) * | 2020-04-29 | 2020-08-0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
CN111503817A (zh) * | 2020-04-29 | 2020-08-0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3704A (zh) * | 2004-11-05 | 2005-04-06 | 鲁舜 | 一种分区温控和智能分级换气的空调 |
CN1633576A (zh) * | 2000-11-28 | 2005-06-29 | 朴贞鲁 | 供热和空调装置的压力分配和调节系统和方法及应用该系统和方法的超高层建筑物 |
CN101008518A (zh) * | 2007-01-23 | 2007-08-01 | 贵州汇通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能量分配平衡的暖通空调水力动态调节方法及装置 |
CN101235991A (zh) * | 2007-08-14 | 2008-08-06 | 何长江 | 采用虹吸原理的自然冷源中央空调系统 |
CN101761992A (zh) * | 2010-01-20 | 2010-06-30 | 重庆汉宾光电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
CN102128475A (zh) * | 2011-04-21 | 2011-07-20 | 上海海事大学 | 一种中央空调冷冻水管路 |
US20120131933A1 (en) * | 2009-05-01 | 2012-05-31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
-
2012
- 2012-12-03 CN CN201210507557.5A patent/CN10385171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3576A (zh) * | 2000-11-28 | 2005-06-29 | 朴贞鲁 | 供热和空调装置的压力分配和调节系统和方法及应用该系统和方法的超高层建筑物 |
CN1603704A (zh) * | 2004-11-05 | 2005-04-06 | 鲁舜 | 一种分区温控和智能分级换气的空调 |
CN101008518A (zh) * | 2007-01-23 | 2007-08-01 | 贵州汇通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能量分配平衡的暖通空调水力动态调节方法及装置 |
CN101235991A (zh) * | 2007-08-14 | 2008-08-06 | 何长江 | 采用虹吸原理的自然冷源中央空调系统 |
US20120131933A1 (en) * | 2009-05-01 | 2012-05-31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
CN101761992A (zh) * | 2010-01-20 | 2010-06-30 | 重庆汉宾光电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
CN102128475A (zh) * | 2011-04-21 | 2011-07-20 | 上海海事大学 | 一种中央空调冷冻水管路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29838A (zh) * | 2014-11-19 | 2015-02-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媒调节方法、装置和空调 |
CN108072150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浙江盾安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窄带组网温控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
CN110044011A (zh) * | 2018-01-17 | 2019-07-23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调控制系统和空调控制方法 |
CN110044011B (zh) * | 2018-01-17 | 2021-04-20 |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 空调控制系统和空调控制方法 |
CN110608515A (zh) * | 2018-06-15 | 2019-12-24 | 开利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608515B (zh) * | 2018-06-15 | 2022-12-06 | 开利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486576A (zh) * | 2020-04-29 | 2020-08-0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
CN111486575A (zh) * | 2020-04-29 | 2020-08-0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
CN111503817A (zh) * | 2020-04-29 | 2020-08-0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
CN111486576B (zh) * | 2020-04-29 | 2021-10-08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
CN111486575B (zh) * | 2020-04-29 | 2022-03-29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1713B (zh) | 2019-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51713A (zh) | 空调系统以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 |
CN102734857B (zh) | 一种供暖系统 | |
EP3488313B1 (en) | Reduction of the return temperature in district heating and increasing of the return temperature in district cooling | |
KR101497457B1 (ko) | 연소부가 없는 지역 또는 중앙 난방용 세대 보일러 모듈 | |
US11578882B2 (en) | Combined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 |
CN108885013A (zh) | 热泵系统和用于控制热泵系统的方法 | |
KR101800349B1 (ko) | 예열과 냉각기능을 포함하는 급탕 난방 통합배관 시스템 | |
PL170184B1 (pl) | Uklad klimatyzacyjny do pomieszczen mieszkalnych PL | |
RU2676579C1 (ru) | Отоп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 |
EP3482136B1 (en) | Heating system | |
CZ211894A3 (en) | Method of heating a building room and equipment for making the same | |
US9835385B2 (en) | Three-conductor and four-conductor system for saving energy in connection with district heat | |
EP2985535A1 (en) | Fluid-heating system | |
CN112781130A (zh) | 基于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输送泵节能控制方法 | |
US20240410374A1 (en) | Flui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 |
CN214249911U (zh) | 一种新型区域集中供冷系统 | |
CN218673331U (zh) | 多支路换热装置、医疗设备 | |
CN110908413A (zh) | 温控器、主控器、温度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16101152A1 (en) | Temperature regulating system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 |
EP3502575A1 (en) | Building heating system and connection method | |
KR20230079629A (ko) | 통합배관유닛의 급탕 예열 시스템 | |
CN205481591U (zh) | 温度调节系统 | |
CZ145495A3 (en)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transfer of heat or cold energy | |
PL166667B1 (pl) | Układ węzła ©S©p8rn@go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