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0891B - 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 - Google Patents
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50891B CN103850891B CN201410069470.3A CN201410069470A CN103850891B CN 103850891 B CN103850891 B CN 103850891B CN 201410069470 A CN201410069470 A CN 201410069470A CN 103850891 B CN103850891 B CN 1038508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nent
- docking
- blower fan
- support member
- cross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4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包括:多个独立横梁支撑部;共用横梁支撑部;多个横梁,其与多个所述独立横梁支撑部对应设置,该横梁架设在所述独立横梁支撑部和所述共用横梁支撑部上;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横梁上,支撑第一构件,并使所述第一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静止机构。本发明又提供了由上述对接平移机构和对接静止机构构成的或者由两个对接平移机构构成的对接装置以及基于该对接装置的对接方法。通过本发明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使得在构件对接的作业中,能够充分保证构件的水平度,并且在对构件进行平稳的支撑的同时,完成精确对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越来越大型化,叶轮直径越来越大,相应地塔架高度也越来越高,塔架的截面尺寸也越来越大。由此造成钢塔筒的成本大幅上升,而且运输困难。因此,用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混凝土塔架应运而生。混凝土塔架由若干预制的构件对接拼装而成,而对接拼装的精度直接影响结构安全,现有技术中,预制的构件采用现场对接方式,采用现成吊装的方式在空中进行安装,因此,需要在高空进行调平、对接、抹浆、密封等工作。
在实现上述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进行现场对接时,预制的构件在高空进行调平对接的情况下,水平对接精度很难控制,因此,容易导致混凝土塔架的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能够将预制的构件进行精确平稳地对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包括:多个独立横梁支撑部;共用横梁支撑部;多个横梁,其与多个所述独立横梁支撑部对应设置,该横梁架设在所述独立横梁支撑部和所述共用横梁支撑部上;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横梁上,支撑第一构件,并使所述第一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包括:多个独立横梁支撑部;共用横梁支撑部;多个横梁,其与多个所述独立横梁支撑部对应设置,该横梁架设在所述独立横梁支撑部和所述共用横梁支撑部上;多个第二构件支撑部,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横梁上,支撑第二构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包括上述的对接平移机构和上述的对接静止机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包括两个上述对接平移机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方法,使用了上述对接平移机构和上述的对接静止机构,包括:构件架设步骤:将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分别架设在所述对接平移机构中的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和所述对接静止机构中的多个第二构件支撑部上;水平对接步骤:调节多个所述第一构件支撑部,使所述第一构件朝向所述第二构件进行水平移动,进行对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方法,使用了两个上述对接平移机构和上述的对接静止机构,包括:构件架设步骤:将两个所述第一构件分别架设在两个所述接平移机构中的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上;水平对接步骤:调节多个所述第一构件支撑部,使两个所述第一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相向移动,进行对接。
通过本发明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实现了对风机塔架的构件的支撑和水平移动对接,而且本发明采用了将多个横梁作为中间的支撑载体,在横梁之上设置第一构件支撑部的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能够灵活地根据构架的大小来调整第一构件支撑部的位置,从而不需要重复调整构件的支撑点,提高了构件的对接效率。并且,多个横梁共用一个共用横梁支撑部,能够使多个横梁的水平度更加接近,从而使构件能够保持较好的水平度,在对接过程中也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对接平移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对接平移机构的单个支撑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可调支撑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可调支撑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底部垫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A-A向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第一构件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对接静止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二构件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对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独立横梁支撑部;2:共用横梁支撑部;3:横梁;4:第一构件支撑部;5:第一构件;6:第二构件支撑部;7:第二构件;11:底部垫块;12:可调支撑件;13:调平垫板;121:反S形支撑件;122:S支撑件;123:倒梯形部件;124:水平调节螺栓;125:竖直限位螺栓;111:吊点凹槽;112:吊装部件;113:配筋;41:第一千斤顶;42:水平移动机构;43:第一千斤顶固定支架;421:液压驱动部件;422:第一千斤顶垫板;61:第二千斤顶;62:第二千斤顶垫板;63:第二千斤顶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风机的塔架是由多个预制的构件拼装而成,构件一般是混凝土等材料制成,混凝土塔架为圆筒状结构,塔架在高度方向上分为多层来制造,而每层的部分是将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进行对接拼装而成,构件一般为半圆环的形状,构件的连接节点一般存在交叉部分,在对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交叉的部分能够精确地对准,从而能够使得对接拼装后的混凝土塔架更加牢固。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采用以往的现场吊装对接的技术就很困难了。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相应的装置及方法,能够稳定地支撑待对接的构件并且能够使之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实现精确地对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对接装置包括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可以为两个对接平移机构,也可以为一个对接平移机构和一个对接静止机构。如图10所示,以半圆形的构件为例,本发明实施例的待对接构件为两个半圆形的构件,将其中一个构件(例如第一构件5)放置在对接平移机构上,另一个构件(例如第二构件7)放置在对接静止机构上,然后通过对接平移机构上的部件使第一构件5在水平方向上朝向静止机构上的第二构件7移动,从而进行对接。同理,也可以采用两个对接平移机构,将两个第一构件分别放在两个对接平移机构上,然后通过两个对接平移结构上的部件同时在水平方向上相向移动两个构件来完成对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将放置在对接平移机构上的构件称为第一构件,将放置在对接静止机构上的构件称为第二构件,而并非对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结构和设置位置进行限定。
实施例一:对接平移机构
1)对接平移机构的总体结构
本实施例涉及上述对接装置中的对接平移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对接平移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对接平移机构的单个支撑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即图2所示的结构是图1中三个支撑点之一(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三个支撑点)的结构,即采用了类似十字交叉的形式,此外,对于支撑点的布局,也可以采用类似井字型或米字型的平面布局。
本实施例的对接平移机构包括:多个独立横梁支撑部1,可以设置在地面上;共用横梁支撑部2,可以设置在地面上;多个第一横梁3,其与多个独立横梁支撑部2对应设置,该横梁3架设在独立横梁支撑部1和共用横梁支撑部2上;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4,对应设置在多个横梁3上,支撑第一构件5,并使第一构件5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通过该对接平移机构,可以将待对接的第一构件进行平稳的支撑并且进行水平移动,从而与承载在对接静止机构上的第二构件或者承载在另一个对接平移机构上的第一构件进行精确对接。
此外,由于塔架的直径并不是均一的,对于不同高度层上的待拼装的构件的大小是不同的,在上述对接平移机构中,独立横梁支撑部设置在地面上后,可以固定不动,在架设好横梁后,对于大小不同的第一构件,仅仅需要调整第一构件支撑部在横梁上的位置即可,这样不需要重复地安装独立横梁支撑部和横梁,提高了对不同大小的构件的拼装效率。
而且,多个横梁的其中一端均架设在同一个共用横梁支撑部上,从而能够很好的保证多个横梁具有接近的水平度,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水平对接。
2)独立横梁支撑部和共用横梁支撑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独立横梁支撑部1可以包括:底部垫块11,可以设置在地面上;可调支撑件12,设置在底部垫块11上,支撑横梁3,通过调节该可调支撑件12的高度,来调整横梁3的水平度。
另外,底部垫块11可采用钢结构垫板,在地质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如岩石地基上,也可不采用底部垫块11,而直接将可调支撑件12设置在地面上。此外,在底部垫块11的调平精度较高时,也可以不使用可调支撑件12。
如图3和图4所示,该可调支撑件12可以具体包括:反S形支撑件121、S支撑件122、倒梯形部件123、水平调节螺栓124,反S形支撑件121的下端部的底面与底部垫块的上表面接触,S形支撑件122的下端部的底面与反S形支撑件121的下端部的上表面接触,倒梯形部件123的侧面与反S形支撑件121的上端部的上表面和S形支撑件122的上端部的上表面接触,反S形支撑件121和S形支撑件122之间留有空隙,并通过水平调节螺栓124连接,横梁的一端架设在倒梯形部件123的上表面上,通过调节水平调节螺栓124使S形支撑件122靠近反S形支撑件121,并推动倒梯形部件123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可调支撑件,可以对横梁的水平度进行平稳且精准的调节。
此外,可调支撑件12也可采用其它可调节高度的支撑件代替,如带有竖向的调平螺栓的钢结构件等。
优选地,在可调支撑件12与横梁之间还可以设置调平垫板13,其在可调支撑件12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支撑面的高度和水平度进行调整,此外,在可调支撑件12的上表面(例如,倒梯形部件123的上表面)较为粗糙或不平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放置调平垫板13来形成平整的表面。
此外,可调支撑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竖直限位螺栓125,其连接倒梯形部件和反S形支撑件的下端部,限制倒梯形部件的水平移动。竖直限位螺栓125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4所示,两个竖直限位螺栓分别设置在靠近端部的位置,通过两个竖直限位螺栓,可以限制倒梯形部件的水平移动和转动。
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底部垫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向的剖面图。底部垫块11优选为钢筋混凝土部件,在底部垫块11的上表面设置有吊点凹槽111,在吊点凹槽111中,设置有预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筋构成的吊装部件112。在该底部垫块的内部还可以设置有配筋113,用于增强底座的强度。底部垫块是横梁以及第一构件的承重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部件可以更加稳定地进行支撑,而设置吊装部件以及吊点凹槽的结构,能够便于该底部垫块的安装和调整。
对于共用横梁支撑部也可以采用与上述独立横梁支撑部一样的结构。
如图1所示,独立横梁支撑部11可以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优选地,如图1所示,独立横梁支撑部为3个,以相隔90度的方式设置在半圆周上,这样可以均衡地支撑横梁以及第一构件,使其在水平移动过程中能够更加平稳和准确。优选地,共用横梁支撑部设置在圆周的圆心位置,从而使得各个横梁的架设跨度相同,能够更好地保证横梁的水平度的一致。
3)第一构件支撑部
如图2和图7所示,其中,图7示出了第一构件支撑部4的具体结构。第一构件支撑部4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千斤顶41,其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构42上,支撑所述第一构件5;水平移动机构42,其设置在横梁3上,带动第一千斤顶4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第一千斤顶可以在对第一构件进行支撑的同时,进一步地调节构件的水平度,然后,通过水平移动机构使第一千斤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在具体的应用中,第一构件支撑部4还可以包括第一千斤顶固定支架43,用来固定水平移动机构42。水平移动机构42可以包括液压驱动部件421(图2中未示出)和第一千斤顶垫板422,液压驱动部件驱动第一千斤顶垫板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横梁移动。将第一千斤顶固定到该第一千斤顶垫板上后,通过液压驱动部件推动该第一千斤顶垫板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千斤顶进行水平移动。具体地,液压驱动部件可以采用液压泵结合液压推杆的形式,驱动第一千斤顶垫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第一千斤顶垫板与横梁之间,可以采用直接摩擦滑动的方式,也可以在第一千斤顶垫板底面设置滚轮,也可以在第一千斤顶垫板与横梁之间采用滑动导轨等机构,来配合相对移动。
通过本实施例的对接平移机构,使得在构件对接的作业中,能够充分保证构件的水平度,并且在对构件进行平稳的支撑的同时,能够使构件平稳地进行水平移动,完成对接。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对接平移机构采用多个支撑点的方式,从而使得设备的安装和搬运十分方便。
实施例二:对接静止机构
本实施例的对接静止机构是配合上述实施例一的对接平移机构使用的。其与对接平移机构的主要区别仅在构件支撑部上。对接静止机构的第二构件支撑部对第二构件仅仅起到支撑作用即可,而不需要驱动第二构件进行水平移动。
如图8所示,在整体结构上,在对接静止机构中包括多个第二构件支撑部6,其对应设置在横梁上,支撑第二构件7。对接平移机构为对接操作的主动方,因此,对接平移机构中的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除了支撑功能外,还要能够使第一构件5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对接静止机构是对接的被动方,只需要提供对第二构件进行支撑即可,而不需要使第二构件7在水平方向移动。
具体地,如图9所示,其示出了第二构件支撑部6的具体结构。对接静止机构中的第二构件支撑部可以包括第二千斤顶61,其固定在横梁3上,支撑第二构件7。
在具体的应用中,第二构件支撑部还可以包括第二千斤顶固定支架63,用来固定该第二千斤顶61。此外,在第二千斤顶固定支架63和第二千斤顶61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二千斤顶垫板62。
对于对接静止机构中除了第二构件支撑部以外的其他结构及部件,均可以与对接平移机构相同。
通过本实施例的对接静止机构,使得在构件对接的作业中,能够充分保证构件的水平度,并且对构件进行平稳的支撑,配合实施例一的对接平移机构,完成对接。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对接静止机构采用多个支撑点的方式,从而使得设备的安装和搬运十分方便。
实施例三:对接装置之一
如图10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对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对接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一的对接平移机构和实施例二的对接静止机构,将第一构件承载在对接平移机构上,第二构件承载在对接静止机构上,通过对接平移机构使第一构件朝向第二构件移动,完成对接。
采用本实施例的对接装置,使得在构件对接的作业中,能够充分保证构件的水平度,并且在对构件进行平稳的支撑的同时,完成精确对接。
优选地,如图10所示,整个圆周的中心位置,对接平移机构中的共用横梁支撑部和对接静止机构中的共用横梁支撑部为同一部件,即对接平移机构和对接静止机构共用一个共用横梁支撑部2,这样能够使对接平移机构的横梁和对接静止机构的横梁的水平度尽可能地一致。
更优选地,如图10所示,对接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对接平移机构和所述对接静止机构的独立横梁支撑部以相隔90度的方式均等地设置在同一圆周上,在所述第一构件5与所述第二构件7的对接处,对接平移机构和对接静止机构共用独立横梁支撑部11。此外,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对接处,两个对接平移机构也可以共用横梁3,或者说,两个横梁一体设置。
图11为图10所示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其示出了构件对接处附件的具体结构,如图11和图10所示,在构件对接处,对接平移机构和对接静止机构的底部垫块11为共用部件,设置在横梁上的千斤顶固定支架也为共用部件,即对接平移机构中的第一千斤顶固定支架43和对接静止机构中的第二千斤顶固定支架63在此处为同一构件。
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加节省制造成本,并且在构件的对接处,能够更好地保证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在对接过程中的水平度,实现精确地对接。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对接装置采用多个支撑点的方式,从而使得设备的安装和搬运十分方便。
实施例四:对接装置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三不同,对接装置也可以包括两个上述实施例一的对接平移机构,将两个第一构件承载在对接平移机构上,通过两个对接平移机构使两个第一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相向运动,从而完成对接。
采用本实施例的对接装置,使得在构件对接的作业中,能够充分保证构件的水平度,并且在对构件进行平稳的支撑的同时,完成精确对接。
优选地,两个对接平移机构中的共用横梁支撑部可以为同一部件,即,两个对接平移机构共用同一个共用横梁支撑部。这样能够使两个对接平移机构的横梁的水平度尽可能地一致。
更优选地,对接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两个对接平移机构的独立横梁支撑部以相隔90度的方式均等地设置在同一圆周上,在两个第一构件的对接处,两个对接平移机构共用独立横梁支撑部。此外,在两个第一构件的对接处,两个对接平移机构也可以共用横梁。
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加节省制造成本,并且在构件的对接处,能够更好地保证两个第一构件在对接过程中的水平度,实现精确地对接。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对接平移装置采用多个支撑点的方式,从而使得设备的安装和搬运十分方便。
实施例五:对接方法之一
本实施例是使用上述实施例三的对接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构件架设步骤: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分别架设在对接平移机构中的多个构件支撑部和对接静止机构中的多个构件支撑部上;
水平对接步骤:调节第一构件支撑部,使第一构件朝向第二构件进行水平移动,进行对接。
通过上述方法,不需要在高空进行构件对接,能够使构件平稳且精确对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吊装的方式在高空进行调平而造成的对接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在实际的应用中,上述对接装置有时是根据需要在现场进行安装的,因此,上述对接方法中,在上述构件架设步骤前还可以包括:
构件支撑部设置步骤:根据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大小,设置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和多个第二构件支撑部在对接平移机构和对接静止机构中的多个横梁上的位置。具体地,可以利用横梁上的螺栓孔,将第一千斤顶固定支架43和第二千斤顶固定支架62安装到各个横梁3上。对于第一构件支撑部,可以先将水平移动机构42固定到第一千斤顶固定支架43上,然后再将第一千斤顶41固定到该水平移动机构42上。而对于第二构件支撑部,则可以直接将第二千斤顶61直接固定到第二千斤顶固定支架62上。
此外,在构件支撑部设置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
独立横梁支撑部设置步骤:在地面上设置对接平移机构和对接静止机构的多个独立横梁支撑部、共用横梁支撑部。
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先进行地面平整,使地面的最大高差不超过50mm。接着,根据构件尺寸和横梁的位置,现场标记混凝土底部垫块所在位置。将底部垫块的位置的地面做局部平整,各个垫块所在位置的高差不超过30mm。然后,利用起吊设备将底部垫块放置到相应的位置。然后在底部垫块之上设置可调支撑件12,在可调支撑件12上放置调平垫板13,利用水平观测仪观测多个调平垫板之间的高度差,并调整水平调节螺栓124使调平垫板之间的高度差不超过1mm。
横梁架设步骤:架设对接平移机构和对接静止机构的多个横梁。
采用本实施例的对接方法,使得在构件对接的作业中,能够充分保证构件的水平度,并且在对构件进行平稳的支撑的同时,完成精确对接。
实施例六:对接方法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两个对接平移机构,在构件的对接过程中,是将两个第一构件以相向的移动方式进行对接。
本实施例是使用上述实施例四的对接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构件架设步骤:将两个第一构件分别架设在两个对接平移机构中的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上;
水平对接步骤:调节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使两个第一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相向移动,进行对接。
通过上述方法,不需要在高空进行构件对接,能够使构件平稳且精确对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吊装的方式在高空进行调平而造成的对接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在实际的应用中,上述对接装置有时是根据需要在现场进行安装的,因此,上述对接方法中,在上述构件架设步骤前还可以包括:
构件支撑部设置步骤:根据两个第一构件的大小,设置第一构件支撑部在两个对接平移机构中的横梁上的位置。
此外,在构件支撑部设置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
独立横梁支撑部设置步骤:在地面上设置两个对接平移机构的多个独立横梁支撑部、共用横梁支撑部;
横梁架设步骤:架设对接平移机构的多个横梁。
采用本实施例的对接方法,使得在构件对接的作业中,能够充分保证构件的水平度,并且在对构件进行平稳的支撑的同时,完成精确对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横梁支撑部;
公共横梁支撑部;
多个横梁,其与多个所述横梁支撑部对应设置,该横梁架设在所述横梁支撑部和所述公共横梁支撑部上;
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横梁上,支撑第一构件,并使所述第一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支撑部包括:
第一千斤顶,其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构上,支撑所述第一构件;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带动所述第一千斤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第一千斤顶垫板和液压驱动部件,所述液压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千斤顶垫板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所述横梁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撑部或者所述横梁支撑部和所述公共横梁支撑部分别包括:
底部垫块;
可调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部垫块上,支撑所述横梁,通过调节该可调支撑件的高度,来调整所述横梁的水平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件包括:反S形支撑件、S支撑件、倒梯形部件、水平调节螺栓,
所述反S形支撑件的下端部的底面与所述底部垫块的上表面接触,所述S形支撑件的下端部的底面与所述S形支撑件的下端部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倒梯形部件的侧面与所述反S形支撑件的上端部的上表面和所述S形支撑件的上端部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反S形支撑件和所述S形支撑件之间留有空隙,并通过所述水平调节螺栓连接,所述横梁的一端架设在所述倒梯形部件的上表面上,
通过调节所述水平调节螺栓使所述S形支撑件靠近反S形支撑件,推动所述倒梯形部件进行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件还包括:竖直限位螺栓,其连接所述倒梯形部件和所述反S形支撑件的下端部,限制所述倒梯形部件的水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垫块为钢筋混凝土部件,在所述底部垫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吊点凹槽,在所述吊点凹槽中,设置有预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筋构成的吊装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梁支撑部处于同一圆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横梁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圆周的圆心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撑部为3个,以相隔90度的方式设置在半圆周上。
11.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横梁支撑部;
公共横梁支撑部;
多个横梁,其与多个所述横梁支撑部对应设置,该横梁架设在所述横梁支撑部和所述公共横梁支撑部上;
多个第二构件支撑部,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横梁上,支撑第二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支撑部包括第二千斤顶,其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支撑所述第二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撑部或者所述横梁支撑部和所述公共横梁支撑部包括:
底部垫块;
可调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部垫块上,支撑所述横梁,通过调节该可调支撑件的高度,来调整所述横梁的水平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件包括:反S形支撑件、S支撑件、倒梯形部件、水平调节螺栓,
所述反S形支撑件的下端部的底面与所述底部垫块的上表面接触,所述S形支撑件的下端部的地面与所述S形支撑件的下端部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倒梯形部件的侧面与所述反S形支撑件的上端部的上表面和所述S形支撑件的上端部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反S形支撑件和所述S形支撑件之间留有空隙,并通过所述水平调节螺栓连接,所述横梁架设在所述倒梯形部件的上表面上,
通过调节所述水平调节螺栓使所述S形支撑件靠近反S形支撑件,推动所述倒梯形部件进行上下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件还包括:竖直限位螺栓,其连接所述倒梯形部件和所述反S形支撑件的下端部,限制所述倒梯形部件的水平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垫块为钢筋混凝土部件,在所述底部垫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吊点凹槽,在所述吊点凹槽中,设置有预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筋构成的吊装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梁支撑部处于同一圆周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横梁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圆周的圆心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撑部为3个,以相隔90度的方式设置在半圆周上。
20.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和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静止机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平移机构和所述对接静止机构共用同一个公共横梁支撑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平移机构和所述对接静止机构的横梁支撑部以相隔90度的方式设置在同一圆周上,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对接处,所述对接平移机构和所述对接静止机构共用横梁支撑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对接处,所述对接平移机构和所述对接静止机构共用横梁。
24.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平移机构。
25.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对接方法使用权利要求20至2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对接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包括:
构件架设步骤:将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分别架设在所述对接平移机构中的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和所述对接静止机构中的多个第二构件支撑部上;
水平对接步骤:调节多个所述第一构件支撑部,使所述第一构件朝向所述第二构件进行水平移动,进行对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件架设步骤前还包括:
构件支撑部设置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的大小,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构件支撑部和多个所述第二构件支撑部在所述对接平移机构和所述对接静止机构中的多个横梁上的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件支撑部设置步骤前还包括:
横梁支撑部设置步骤:在地面上设置所述对接平移机构和所述对接静止机构的多个所述横梁支撑部和所述公共横梁支撑部;
横梁架设步骤:架设所述对接平移机构和所述对接静止机构的多个所述横梁。
28.一种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对接方法使用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来对接两个所述第一构件,包括:
构件架设步骤:将两个所述第一构件分别架设在两个所述对接平移机构中的多个第一构件支撑部上;
水平对接步骤:调节多个所述第一构件支撑部,使两个所述第一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相向移动,进行对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9470.3A CN103850891B (zh) | 2014-02-27 | 2014-02-27 | 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9470.3A CN103850891B (zh) | 2014-02-27 | 2014-02-27 | 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0891A CN103850891A (zh) | 2014-06-11 |
CN103850891B true CN103850891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0858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69470.3A Active CN103850891B (zh) | 2014-02-27 | 2014-02-27 | 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508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41435B (zh) * | 2015-11-02 | 2018-02-06 |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激光定位装置 |
CN112727149A (zh) * | 2020-12-30 | 2021-04-30 | 共享钢构有限责任公司 | 钢构件空间结构支撑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29477Y (zh) * | 2008-12-17 | 2009-10-21 | 烟台火焰山锅炉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塔架筒节快速撑圆装置 |
CN101970776A (zh) * | 2008-02-06 | 2011-02-09 | 埃比.安德森工业有限公司 | 塔架元件 |
CN102079477A (zh) * | 2009-11-27 | 2011-06-01 |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风机抱举装置及移动式水上作业平台 |
CN103195288A (zh) * | 2013-04-02 | 2013-07-10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 风力发电预制钢筋混凝土塔架顶推安装方法 |
CN203702471U (zh) * | 2014-02-27 | 2014-07-09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9008870A1 (de) * | 2009-02-13 | 2010-09-16 | Ed. Züblin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Offshore-Windenergieanlagen |
-
2014
- 2014-02-27 CN CN201410069470.3A patent/CN1038508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0776A (zh) * | 2008-02-06 | 2011-02-09 | 埃比.安德森工业有限公司 | 塔架元件 |
CN201329477Y (zh) * | 2008-12-17 | 2009-10-21 | 烟台火焰山锅炉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塔架筒节快速撑圆装置 |
CN102079477A (zh) * | 2009-11-27 | 2011-06-01 |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风机抱举装置及移动式水上作业平台 |
CN103195288A (zh) * | 2013-04-02 | 2013-07-10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 风力发电预制钢筋混凝土塔架顶推安装方法 |
CN203702471U (zh) * | 2014-02-27 | 2014-07-09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0891A (zh) | 2014-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7781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recting tower with hydraulic cylinders | |
CN105484361B (zh) | 双曲闭合型钢网格结构交替分步顶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493554A (zh) | 钢格构柱对接安装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04674665A (zh) | 大空间钢结构连廊桥安装方法 | |
CN102828469A (zh) | 斜腿钢箱三角刚构墩定位安装施工方法 | |
CN102937004B (zh) | 折叠式钻机底座协调升降控制系统 | |
CN103850891B (zh) | 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 | |
CN107816209B (zh) | 跨外两侧抬吊安装大型钢桁架屋盖施工工艺 | |
JP6059176B2 (ja) | 仮設高架桟橋組立て用の移動昇降足場 | |
CN103938912A (zh) | 用于连接高耸结构与地基连接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3702471U (zh) | 风机塔架的构件的对接装置、平移机构及静止机构 | |
CN103174155A (zh) | 先立钢柱后浇混凝土基础逆作施工方法及施工用钢支架 | |
CN202347846U (zh) | 简易提升式定型化楼梯钢模板 | |
CN110886332A (zh) | 墙体基础托换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6335149A (zh) | 一种应用前置式钢支撑系统的小型超深基坑的施工方法 | |
JP6736226B2 (ja) | 塔状建築物上部に建設される構造物の構造体および施工法 | |
CN215482996U (zh) | 一种用于基坑内支撑梁的可调节拆除装置 | |
CN213086591U (zh) | 一种节段梁平衡悬拼用跟随支架 | |
CN104878942B (zh) | 一种用于预制结构构件吊装的高精度就位辅助装置和方法 | |
CN204225503U (zh) | 大跨度钢桁架高空散装转换梁胎架 | |
CN114541438A (zh) |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钢围堰及其定位方法 | |
CN107311039A (zh) | 用于重型设备牵移的方法 | |
JP2018123559A (ja) | 不同沈下した建物の傾斜修復方法 | |
CN114150879A (zh) | 一种大型复杂钢结构节点拼接用可调节支撑装置 | |
CN105040991B (zh) | 大跨度钢结构分段吊装的支撑结构及支撑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