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843255A - 信号接收多调谐器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号接收多调谐器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3255A
CN103843255A CN201280048752.4A CN201280048752A CN103843255A CN 103843255 A CN103843255 A CN 103843255A CN 201280048752 A CN201280048752 A CN 201280048752A CN 103843255 A CN103843255 A CN 103843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tuner
local oscillator
loc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87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3255B (zh
Inventor
M.劳奇科夫
C.富奎
A.佩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omson Licensing SAS
International Digital Madison Patent Holding SAS
Original Assignee
Thomson Licensing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omson Licensing SAS filed Critical Thomson Licensing SAS
Publication of CN103843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3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3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3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02Details
    • H04J1/1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cross-talk between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9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by improving strong signal performance of the receiver when strong unwanted signals are present at the receiver in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多调谐器接收系统至少包含第一调谐器(101)以及第二调谐器(102),第一调谐器(101)适用于将第一接收信号的频率转换为第一转换频率,第一调谐器(101)包含以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一局部振荡器(1016),第二调谐器(102)适用于将第二接收信号的频率转换为第二转换频率,第二调谐器(102)包含以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二局部振荡器(1026),该系统的特征在于,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等于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与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以及解调器,适用于解调来自第二调谐器(102)的信号。

Description

信号接收多调谐器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数个调谐器的数据接收器设备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降低调谐器之间的串扰。
背景技术
多调谐器接收器具体被用于经由例如地面以及卫星传输信道接收数个视听节目。
每个调谐器使能在频带中选择信号载波频率以便解调并处理该信号。
无论何种多调谐器接收器的输入结构均存在显著缺点。在调谐器之间存在电磁发射,并且可能造成干扰。该现象被称为串扰。
串扰的问题更具体地出现在两个调谐器被调谐到相同的变换频率上时,被称为LO(局部振荡器)。然后,分别连接到每个调谐器输出端的解调器对于输入信号的低功率电平经历明显的性能降低。
专利申请WO2011005382A2(以标题“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minimizing phas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e tuners solutions”公布)说明了一种具体针对限制两个相邻调谐器之间的串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第一调谐器的局部振荡器的频率是否等于或者接近于第二调谐器的局部振荡器的频率,或者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在一个局部振荡器频率与其他局部振荡器的谐波频率之间的干扰的关系来限制两个相邻调谐器之间的串扰。在预测出干扰的情况下,在一个或者其他调谐器局部振荡上产生固定的频率偏置。
该方法基于如下事实:在调谐器频率未完美地集中于信道的理论频率时,用于处理调谐器发出的信号的解调电路能够正常运行。
被调谐到某个定义的信道上的调谐器的局部振荡器的频率偏置使谐波分散到相邻的调谐器中,使得在电路类型有利于串扰现象时,能够显著地降低谐波,并且使两个相邻的调谐器能够正常运行。
该技术具有实现复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点,降低多调谐器的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调谐器之间的串扰,同时提供简单的实现。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信号接收多调谐器系统,至少包含第一调谐器、第二调谐器以及解调器;第一调谐器适用于将第一接收信号的频率转换为第一转换频率,第一调谐器包含以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一局部振荡器,所述第二调谐器适用于将第二接收信号的频率转换为第二转换频率,第二调谐器包含以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二局部振荡器。
有利地,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等于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与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解调器适用于解调来自第二调谐器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调谐器与第二调谐器的类型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取决于所接收的第二信号的符号频率(symbol frequency)。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根据三角波形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根据相继电平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电平具有大于锁定时间4倍的持续时间,其中,锁定时间是在对第二局部振荡器的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进行编程与通过所述第二局部振荡器发送所述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之间的最大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电平具有小于所述锁定时间10倍的持续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每个所述电平所引起的频率跳变与每个所述电平的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小于或者等于每秒7kHz。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信号接收多调谐器系统中接收信号的方法,该系统至少包含第一调谐器以及第二调谐器,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第一接收信号的频率转换为第一转换频率,第一调谐器包含以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一局部振荡器;
-将第二接收信号的频率转换为第二转换频率,第二调谐器包含以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二局部振荡器;
-该方法的特征在于,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等于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与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含解调来自第二调谐器的第二信号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解调步骤至少包含一个将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传输给解调器的步骤。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的说明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将呈现其他具体特性以及优点,该说明参考附图,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调谐器接收系统;
-图2示出具有两个调谐器的接收器/解码器类型的接收设备,该设备由在图1中所示的接收系统使用;
-图3a示出在图2中说明的接收设备的调谐器的结构的细节;
-图3b示出在图3a的调谐器中实现的局部振荡器模块LO1以及LO2的细节;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器/解码器设备的第二调谐器的局部振荡器的频率的变化;
-图5是示出控制关于图3b所示的局部振荡器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说明中,用“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这种表达方示来说明的偏置频率的持续变化表示两个局部振荡器频率中的一个至少围绕着中心值,按照相继步进而不断地变化,对于所述步骤来说,持续时间足够短,使得不会在两个调谐器之间出现干扰现象(例如串扰)。
根据第一实施例,相继的步进的值随时间推移是相同的(步进的幅度是恒定的)。
根据实施例的变型,该步进可以随时间推移采用数个相继的值。
通常主要经由写入寄存器来对局部振荡器的频率进行编程,因此,“持续”变化对应于一系列离散的值。对比于在足够长以出现干扰现象的一段时间内保存相同值的局部振荡器频率来定义“持续变化”。换言之,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所表达并对其进行说明的频率的“持续变化”对应于周期足够短使得不会出现干扰现象的周期性的变化。
还应注意的是:对于等于固定频率与可变频率的和数的频率的定义,使能相对于另一局部振荡器频率理解涉及一个局部振荡器频率的变化;这并非系统地表示必须在每次对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进行重新编程之前执行求和,而是表示持续地围绕(之上或者之下)根据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所定义的固定值而变化。
在图2、3a以及3b中,所示模块是功能单元,其可以对应于也可以不对应于在物理上可辨识的单元。例如,可以将这些模块或者其中某些分组在一起成为单一组件,或者构成相同软件的功能。相反地,根据其他实施例,某些模块由独立的物理实体组成。
以一般但非限制性的方式,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调谐器的局部振荡器的所编程的频率变化的系统,以避免在以相同的中心频率携带由两个调谐器所接收的信号时的与相邻调谐器之间的串扰。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调谐器是不需要IF(中间频率)的卫星调谐器。然后,局部振荡器的频率是与所接收信号的传输信道相对应的标称频率。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调谐器使用中间频率时,局部振荡器的频率等于添加了中间频率的标称频率(传输信道的理论频率)。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多调谐器接收系统。该系统包含卫星电视接收设备1。该接收设备是包含两个独立的调谐器的接收器/解码器。这些调谐器经由连接3和4分别连接到两个卫星接收天线2。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接收设备1。该设备包含“前端”108以及“后端”109。名称“前端”表示一组专用信号接收功能,而名称“后端”表示确保所有其他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以及对视听节目进行恢复的有用处理的功能的集合以及控制逻辑集合和设备1的不同部分的命令。前端108是多调谐器类型的,并且具有两个分别与两个解调器103和104相关联的调谐器101和102。在解调器103和104的输出端将经由输入连接3和4接收的信号传送给实现多路分解和解码的控制及处理单元105。然后,将被解码的音频和视频组分传输给传送信号的输出接口模块106,其中,该信号用于在处理和/或恢复(未被示出)设备上接收的节目的恢复。
控制单元105经由控制总线107并经由写入配置寄存器来配置不同的模块。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配置总线107是串行总线I2C(由Philips开发)或者另外的诸如包含地址、数据以及控制线路的并行总线这样的接口总线类型。
根据第一实施例,调谐器101和102是相同类型的。根据变型,这些调谐器是不同类型的。根据接收信号的种类(卫星、地面、电缆)以及传输信道对调谐器进行分类,由此得知调谐器类型。相同类型的调谐器适用于接收通过具有相同特性(例如,诸如信道宽度)的传输信道传输的相同种类的信号。例如,包含适合用于在经由卫星的传输信道上进行调谐的调谐器的调谐器被定义为“卫星”类型。卫星传输信道属于例如950MHz到2150MHz的频带。根据相同理由,包含适合用于在用于地面数字电视(TNT)的传播的传输信道上进行调谐的调谐器的调谐器被定义为“地面”类型。
调谐器101和102是相同类型的这种说法相当于例如如下说法:调谐器101是“卫星”类型的调谐器,并且调谐器102也是“卫星”类型的调谐器。“卫星”类型的调谐器101和“地面”类型的调谐器102的示例相当于如下说法:调谐器101与102是不同类型的。
图3a示出在接收设备1中使用的调谐器101以及102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这两个调谐器101和102相同,并且每一个专用于接收来自卫星转发器的在从950MHz到2150MHz的频带上的信号。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设备1包含两个不同的调谐器,诸如例如一个卫星调谐器和一个地面调谐器。
调谐器101包含在保留接收信号的质量的同时确保在输入端的良好的信号电平的LNA1010(低噪声放大器)。然后,通过实现关于该信号的增益的自动调整的AGC(自动增益控制)模块1011处理该信号。然后,通过滤波模块1012对该信号进行滤波,该滤波模块对围绕调谐器101的中心平衡频率的频带进行滤波,并且在执行对局部振荡器的第二和第三谐波问题的拒绝的同时,使调谐器101的宽带非线性特性能够得以改善。有时将该滤波器称为“图像信道滤波器”或者“抗H2H3滤波器”。然后,将由此被滤波的信号传输给包含局部振荡器1016的局部振荡器模块1013,在本文献的剩余部分中将该局部振荡器1016称为LO1。然后,使该信号与来自局部振荡器1016的信号混合,成为两条不同的分支以分离组分I和Q,即同相组分和正交组分,用于在卫星传输中的数字调制。使能提取组分I的第一分支将给局部振荡器的信号与0°的相位混合,而用于组分Q的提取的第二分支将给局部振荡器的信号与90°的相位混合。然后,组分I和Q的每一个在被传输给输出模块1015之前使用低通滤波模块1014进行滤波。输出模块对组分I和Q进行格式化以便将其以不同的格式传送,由此,确保对于可能到达传输线路达到调谐器外部的解调模块(此处未被示出)的噪声以及干扰的更好的抗扰度。而且,输出模块自身还包含AGC,使能以稳定的电平将用于输入的组分I和Q传送给与调谐器101相关联的解调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调谐器102的结构与调谐器101的结构类似。调谐器102包含与调谐器101的元件1010到1016类似的LNA模块1020、AGC模块1021、滤波模块1022、OL模块1023、低通滤波模块1024以及输出模块1025。局部振荡器模块1023包含局部振荡器LO21026。
局部振荡器模块1016和1026的每一个均包含配置局部振荡器频率(还被称为中心频率)的寄存器。因此,根据调谐器101和102各自的调谐,控制单元105通过将与局部振荡器LO1和LO2的频率相对应的值写入模块1013和1023的寄存器中来配置调谐器101和102。将与要(由局部振荡器)传送的频率相对应的值写入局部振荡器的寄存器,这被称为对局部振荡器编程。
在说明书的剩余部分中,foLO1被称为局部振荡器LO1的中心频率,并且foLO2被称为局部振荡器LO2的中心频率。
而且,fLO1被称为在调谐器101的局部振荡器模块1016中所编程的频率,并且fLO2被称为在调谐器102的局部振荡器模块1026中所编程的频率。
在使用调谐器O-IF(不带中间频率的调谐器)的情况下,这也是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的情况,中心频率foLO1和foLO2对应于携带所接收的信号的传输信道的频率。所编程的频率fLO1和fLO2对应于由控制单元105经由控制总线107写入到局部振荡器模块1013及1023的寄存器中的值。
图3b示出局部振荡器模块LO11013以及LO21023,分别包含局部振荡器频率配置寄存器1017(用于LO1)和1027(用于LO2)。
寄存器1017和1027由控制及处理单元105经由控制总线107来配置。
图4示出在两个调谐器101和102接收由相同频率的信道所携带的信号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块1026的局部振荡器LO2的所编程的频率fLO2的变化。控制单元105检测所接收的信道的频率的相等性,并且将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添加到局部振荡器LO2的频率中,以便简单地避免串扰。
因此,被添加到第二局部振荡器的频率中产生偏置频率的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是频率foLO2和fLO2的差值的绝对值,或者分别在携带由第二调谐器(调谐器102)接收的信号的传输信道的频率与第二调谐器(还是调谐器102)的第二局部振荡器的所编程的频率之间。由此,第一局部振荡器以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第二局部振荡器以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等于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与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
有利地,调谐器101以及102的局部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是不同的。与这些频率的相等性或者振荡器的频率与在相邻振荡器的频率中的谐波的接近度相关的串扰现象得以避免或者减少。
因此,对固定偏置值的确定不需要估计与通过振荡器LO1和LO2的频率的相等性而引起的串扰所相关的性能下降。
对信道的频率的相等性的检测,具体地,在对它们中的一个进行修改时执行,例如,正如在接收设备1的用户在接收中请求改变视听节目时。
根据相继电平产生所编程的频率fLO2的变化。这些电平对应于在每一次将值新写入到局部振荡器LO2的局部振荡器频率配置寄存器中之后的在fLO2的频率中的跳变。
局部振荡器LO2的频率的变化实现围绕其中心频率foLO2的偏移。通过相继地(迭代地)将条目写入到局部振荡器LO2的配置寄存器1027中来实现该变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现例,偏移界限以较小的值等于fLO2MIN并且较大的值等于fLO2MAX的方式定义。
其中,fLO2MIN=foLO2-k×lsb
并且
fLO2MAX=foLO2+k×lsb
其中,k是整数。
有利地,定义k使得在关于中心频率foLO2的fLO2频率的偏移的最大值小于用于卫星类型调谐器的信道的符号频率fsym的10%。
lsb对应于由对局部振荡器LO2的配置寄存器1027的低加权位的修改引起的频率变化,这是局部振荡器LO2的PLL(锁相回路)的基本步骤。
存在局部振荡器LO2根据在调谐器102的局部振荡器模块1023的相应的寄存器1027中的写入传送稳定信号所需的最大响应时间,该信号的频率等于所编程的频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并且为了遵循该约束,有利的是,k的级数以至少等于局部振荡器LO2的锁相回路的最大响应时间的4倍的周期为单位。
换言之,根据第一实施例,对于由将局部振荡器频率LO2的新的值写入到局部振荡器LO2的寄存器1027中(因此,与先前写入的值不同的值)所引起的每个电平,存在频率跳变ΔfLO2以及相继电平的持续时间ΔtLO2
该持续时间ΔtLO2接近于局部振荡器LO2的锁相回路的最大采集时间,同时保留盈余使得不会面临解锁回路的风险。局部振荡器的通常的最大时间是50ms
根据第一实施例定义ΔtLO2
根据该示例,ΔtLO2=4x50ms=200ms
有利的是,为了避免在局部振荡器LO1和LO2之间出现串扰现象,每个电平具有小于锁相回路的最大采集时间10倍的最大持续时间:
ΔtLO2max=10x50ms=500ms
差值(foLO2–fLO2)的绝对值是偏置频率。根据调谐器类型102定义偏置频率的最大值。更具体地,偏置频率的最大值是接收信号的符号频率的函数。根据第一实施例,调谐器102是“卫星”类型的,并且偏置频率|(foLO2–fLO2)|小于接收信号的符号频率的10%。根据变型,调谐器102是“地面”类型的,并且偏置频率小于接收信号的符号频率的5%。
更一般地,随时间可变频率取决于由调谐器102所接收的信号的符号频率。具体地,偏置频率的最大值具有与由调谐器102所接收的信号的符号频率的百分比相对应的预定义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由将新的值写入到局部振荡器LO2的寄存器1027中所引起的频率跳变ΔfLO2与两次相继写入之间的持续时间(电平的持续时间)之间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每秒7kHz。
如果F2是在写入到寄存器之后的LO2的频率fLO2的值,则F1是fLO2的先前的值,并且ΔtLO2是两次在寄存器1027中的相继写入事件(或者电平的持续时间)之间的经过的时间,记为:
(F2–F1)/ΔtLO2<=7kHz/s。
由此,解调器104仍然被锁定在从调谐器102接收的信号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fLO2的变化的图形表示与三角波相对应。
T表示围绕中心频率的局部振荡器的所编程的值的完全的偏移期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局部振荡器的频率偏移可以围绕与向其中添加了固定值的中心频率foLO2相对应的频率,并且不围绕中心频率foLO2。如果该固定值的偏置大于在一个方向上的偏移(k×lsb的最大值),则避免了局部振荡器LO1和LO2的频率的精确的一致性。在foLO1和foLO2是相等的值时需要偏移。仅在如下情况下,才可以考虑这种除了可变偏置之外的固定偏置的添加:在振荡器LO2的中心频率foLO2的边缘(margin)上的最大偏移,仍然在与遵循局部振荡器LO2的频率漂移的第二调谐器102相关联的解调器的能力限制内。
根据变型,频率fLO2的变化的波形是正弦曲线,以半圆的形式或者与使得调谐器102和解调器104仍然被锁定在接收信号上的条件相一致的形式。
例如,使得对通过卫星所接收的信号的解调不会受到干扰的局部振荡器的最大频率跳变是以每秒7kHz的顺序。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控制单元向与调谐器102相关联的解调器104传输指出存在于频率foLO2(局部振荡器LO2的中心频率)与fLO2(局部振荡器LO2的所编程的频率)之间的偏置的参数。能够促进解调并且使解调更精确或者更可靠。
解调器104包含调谐器102所调谐到的信道的频率与在输入端接收的给解调器的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偏置的计算模块。解调器使用调谐器所调谐到的信道的频率的值来计算该偏置,由控制单元105在每次重新配置时(诸如例如改变在设备1的调谐器102上的接收信道改变时)传输该频率本身。
根据变型,解调器104包含偏置值寄存器。有利地,控制单元105写入偏置频率的值,其中,该偏置频率是频率foLO2(局部振荡器LO2的中心频率)与fLO2(局部振荡器LO2的所编程的频率)之间的差值。
根据另一个变型,控制单元105将频率fLO2,即局部振荡器LO2的编程的频率,写入到解调器104的寄存器中。由此,改善能量恢复、载波恢复以及对接收信号的解调的算法,并且优化用于解调的处理时间。
图5是示出调谐器101和102的两个局部振荡器的控制方法的图。
步骤1是初始化步骤,对应于例如接收设备1的启动。局部振荡器未被控制,并且调谐器未被调谐到信道频率上。
步骤2涉及将由第一调谐器接收的第一信号的频率转换为第一转换频率,第一调谐器包含以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一局部振荡器。
在步骤2,并且在选择了要通过接收设备1的调谐器101接收的节目之后,控制单元105将与局部振荡器LO1的频率相对应的值写入到局部振荡器模块1013的寄存器1017中。配置了对于调谐器101、解调器103,并且更广泛地用于在调谐器101上接收信号的设备1的配置有用的其他配置寄存器。
根据变型,并且在接收设备1启动的情况下,在局部振荡器模块LO1的寄存器1017中编程的值,可以对应于先前为接收由调谐器101在被关闭或者置于待命之前所接收的上一个信道所编程的局部振荡器频率的值。
步骤3涉及将第二调谐器接收的第二信号的频率转换为第二转换频率,第二调谐器包含以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二局部振荡器。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等于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与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
在步骤3,在(例如,由接收设备1的用户)选择要在设备1的调谐器102上接收的节目之后,控制单元将携带要在调谐器102上接收的信号的信道的局部振荡器LO2的振荡器频率与局部振荡器LO1的频率进行比较。如果频率相同,则控制单元根据携带要接收的信号的传输信道的频率编程局部振荡器模块1023的寄存器1017,然后立即开始对局部振荡器LO2的频率的相继的重新编程的循环,使得局部振荡器LO2的频率等于局部振荡器LO1的频率与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为了进行该操作,控制单元根据某算法运行例程,该算法使局部振荡器LO2的编程频率fLO2能够围绕与要接收的信道相对应的局部振荡器的中心频率foLO2而改变。在图4中,示出在局部振荡器模块1023的寄存器1027中所编程的频率fLO2的变化。
该变化通过相继电平实现。每个电平的持续时间是ΔtLO2,并且相关联的频率fLO2的跳变是ΔfLO2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仅在局部振荡器频率foLO1与foLO2具有相等性时,才产生围绕值foLO2的编程频率偏移fLO2。
根据变型,无论何种携带要在调谐器102上接收的信号的信道,一直产生频率foLO2的偏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两个调谐器101和102各自包含用于连接3和4的输入。
根据实施例变型,接收设备1包含单一输入,并且在将输入信号分离为两个连接3和4之后建立连接3和4。
先前所述的本发明不限制于卫星电视设备。具体地,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实现调谐功能、提取在RF(无线电频率)传输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的功能的模块,以及至少两个能够彼此干扰的局部振荡器模块的任何系统。
本发明还应用于使用模块中的调谐器或者在专用电路中集成的调谐器的情况,无论这些调谐器是在单独的集成电路中还是被容纳在同一个集成电路中。
根据变型,局部振荡器LO2的频率的随时间的变化对应于与前述的波形不同的波形,诸如例如正弦变化或者随机变化。LO2的频率变化具体受与调谐器102相关联的解调器104的特性以及其不中断数据恢复地解调所接收的信号的能力所限制。具体地,一般在由每个电平所引起的频率跳变与每个电平的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小于或者等于每秒7kHz时满足该约束。
根据另一个变型,本发明适用于非视听应用程序的数据接收,诸如无线电话或者在数个RF信道上并行地接收任何数据,对于该情况,多调谐器接收器是有用的。
根据另一个变型,本发明适用于包含多于两个调谐器(例如,3、4或者5个调谐器)的多调谐器系统的数据接收。在该情况下,调谐器的局部振荡器的频率变化以其各自的频率彼此不同的方式出现。
根据另一个变型,第一局部振荡器的频率等于固定频率与第一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并且第二局部振荡器的频率等于第二固定频率与第二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有利地,第一和第二固定频率可以是相同的值。第一和第二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是不同的值。
本发明还适用于对前述的系统适用的方法。根据第一实施例,该方法适用于对第一局部振荡器和第二局部振荡器的配置,其中,第二局部振荡器的频率等于第一局部振荡器的频率与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

Claims (11)

1.一种信号接收多调谐器系统,至少包含一个第一调谐器(101),第二调谐器(102)以及解调器(104),
所述第一调谐器适用于将接收的第一信号的频率转换为第一转换频率,所述第一调谐器(101)包含以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一局部振荡器(1016),
所述第二调谐器(102)适用于将接收的第二信号的频率转换为第二转换频率,所述第二调谐器(102)包含以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二局部振荡器(1026),
该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等于所述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与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所述解调器(104)适用于解调来自所述第二调谐器(102)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器与所述第二调谐器的类型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取决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符号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根据三角波形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根据相继电平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平具有大于锁定时间4倍的持续时间,所述锁定时间是在对所述第二局部振荡器的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的编程与通过所述第二局部振荡器对所述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的传送之间的最大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平具有小于所述锁定时间10倍的持续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每个所述电平所引起的频率跳变与每个所述电平的持续时间之间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每秒7kHz。
9.一种在信号接收多调谐器系统中接收信号的方法,该系统至少包含第一调谐器(101)以及第二调谐器(102),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第一接收信号的频率转换(2)为第一转换频率,所述第一调谐器包含以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一局部振荡器(1016),
将第二接收信号的频率转换(3)为第二转换频率,所述第二调谐器包含以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运行的第二局部振荡器(1026),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局部振荡器频率等于所述第一局部振荡器频率与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的和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解调来自所述第二调谐器的第二信号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9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步骤至少包含一个将所述持续随时间可变的偏置频率传输给所述解调器的步骤。
CN201280048752.4A 2011-10-04 2012-09-25 信号接收多调谐器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 Active CN103843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158928 2011-10-04
FR1158928A FR2980934A1 (fr) 2011-10-04 2011-10-04 Systeme multi-tuners de reception de signaux et methode correspondante
PCT/EP2012/068857 WO2013050272A1 (en) 2011-10-04 2012-09-25 Signal reception multi-tuner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3255A true CN103843255A (zh) 2014-06-04
CN103843255B CN103843255B (zh) 2016-09-28

Family

ID=4688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8752.4A Active CN103843255B (zh) 2011-10-04 2012-09-25 信号接收多调谐器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325441B2 (zh)
EP (1) EP2764628B1 (zh)
JP (1) JP6014152B2 (zh)
KR (1) KR101941325B1 (zh)
CN (1) CN103843255B (zh)
FR (1) FR2980934A1 (zh)
TW (1) TWI597983B (zh)
WO (1) WO2013050272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8708A1 (en) * 2004-09-28 2006-03-30 Microtune (Texa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eliminating or minimizing LO-related interference from tuners
WO2008148125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Microtune (Texa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eliminating or minimizing lo-related interference from tun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55266A1 (en) * 1997-01-15 1999-04-2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tuner receiver
US6625435B1 (en) * 2000-02-29 2003-09-23 Ericsson Inc. Frequency synthesis using a programmable offset synthesizer
GB0128553D0 (en) 2001-11-29 2002-01-23 Zarlink Semiconductor Ltd Tuner arrangement and set top box
WO2003085851A1 (en) 2002-04-08 2003-10-16 Sony Corporation Signal reception device, signal reception circuit, and reception device
CA2437065C (en) * 2002-08-23 2012-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ata receiving device
JP2004304442A (ja) * 2003-03-31 2004-10-28 Clarion Co Ltd 放送受信装置
US7599673B2 (en) * 2003-04-14 2009-10-06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Receiver architectures utilizing coarse analog tuning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040250284A1 (en) 2003-04-14 2004-12-09 Zhiwei Do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aseband filter passband frequency and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ies
GB2402564B (en) * 2003-06-07 2006-04-05 Zarlink Semiconductor Ltd Multiple conversion tuner
US7034632B2 (en) 2004-05-12 2006-04-25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tuner receivers with cross talk reduction
GB2414351B (en) * 2004-05-22 2006-04-12 Zarlink Semiconductor Ltd Tuner arrangement
US7634028B2 (en) 2004-05-27 2009-12-15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electing clock frequencies for baseband devices
JP4412165B2 (ja) * 2004-12-14 2010-02-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放送信号受信装置及び放送信号受信方法
WO2007092298A1 (en) 2006-02-02 2007-08-16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crosstalk in a multiple tuner receiver
US7532856B2 (en) * 2006-03-24 2009-05-12 Robert Eugene Stoddard Regenerative jammer with multiple jamming algorithms
US7620381B2 (en) * 2006-05-21 2009-11-17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Tri-state chopper for frequency conversion
KR20080049933A (ko) 2006-12-01 2008-06-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복합 디지털 튜너 모듈
US8290447B2 (en) * 2007-01-19 2012-10-16 Wi-Lan Inc. Wireless transceiver with reduced transmit emissions
KR100911878B1 (ko) 2007-07-13 2009-08-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듀얼튜너
US8081929B2 (en) * 2008-06-05 2011-12-2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al frequency planning for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receivers
US20100054377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urious signal reduction in multi-mode digital navigation receivers
US20100323635A1 (en) 2009-06-23 2010-12-23 Terry Steep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inimizing phas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e tuner solutions
JP2011082669A (ja) * 2009-10-05 2011-04-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US8478220B2 (en) * 2010-03-16 2013-07-02 Rf Micro Devices, Inc. Discrete time polyphase mixer
US8290448B2 (en) * 2010-04-01 2012-10-16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inimizing performance loss in multiple tuner solu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8708A1 (en) * 2004-09-28 2006-03-30 Microtune (Texa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eliminating or minimizing LO-related interference from tuners
WO2008148125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Microtune (Texa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eliminating or minimizing lo-related interference from tun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64628B1 (en) 2018-12-26
FR2980934A1 (fr) 2013-04-05
TW201322763A (zh) 2013-06-01
KR20140073512A (ko) 2014-06-16
EP2764628A1 (en) 2014-08-13
TWI597983B (zh) 2017-09-01
US20140247707A1 (en) 2014-09-04
US9325441B2 (en) 2016-04-26
KR101941325B1 (ko) 2019-01-22
WO2013050272A1 (en) 2013-04-11
JP6014152B2 (ja) 2016-10-25
JP2014531864A (ja) 2014-11-27
CN103843255B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2462B2 (en) BPSK demodulation
KR0157531B1 (ko) 텔레비젼신호 수신기에서 디지탈 반송파 복구 장치 및 방법
US20080248765A1 (en)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with Switchable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and Reconfigurable IF Filter Characteristics
JPH11122551A (ja) デジタル・ノイズ干渉減少型衛星受信機チューナ・チップ
JPH1198041A (ja) 外部的に構成可能な電荷ポンプを有する周波数シンセサイザを備えた衛星受信機チューナ・チップ
JPH1174808A (ja) 信号干渉を最小化するように配分された信号ピンを有する高周波信号処理チップ
JPH11355810A (ja) 計測用受信器
JPH1127166A (ja) 衛星受信機における新たな周波数合成アーキテクチャ
JP2001077871A (ja) 復調装置の位相ロックループ回路
US20090247100A1 (en) Dual Threshold Demodulation in an Amplitude Modulation Radio Receiver
US20080267313A1 (en) Dual Demodulation Mode AM Radio
US8503956B2 (en) Providing channel filtering in an 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path
WO2009144437A1 (en) Broadcast receiver system
CN103843255A (zh) 信号接收多调谐器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
US7529535B2 (en) Carrier recovery based demodulation
JP2010535457A (ja) ケーブル、衛星および放送用チューナ
US20080253485A1 (en) Broadcast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
KR100309097B1 (ko) 텔레비젼수신기의정밀튜닝방법및장치와잔류측파대신호정합방법및장치
WO2006119488A1 (en) An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ultiple channel receiver
JPH036194A (ja) 受信装置
JP2014075740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選局方法
Caen 3//) UHTXHQF\6\QWKHVL] HUV 3KDVH 1RLVH, VVXHV DQG: LGH EDQG/RRSV
KR20060093759A (ko) Qam 신호의 인접 채널 간섭 방지 회로
JP2001168934A (ja) 復調器
JP2002027006A (ja) デジタル放送用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30

Address after: Paris France

Patentee after: International Digital Madison Patent Holding Co.

Address before: I Si Eli Murli Nor, France

Patentee before: THOMSON LICENSIN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30

Address after: I Si Eli Murli Nor, France

Patentee after: THOMSON LICENSING

Address before: I Si Eli Murli Nor, France

Patentee before: THOMSON LICENS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