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839716A - 发光键盘 - Google Patents

发光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9716A
CN103839716A CN201210482458.6A CN201210482458A CN103839716A CN 103839716 A CN103839716 A CN 103839716A CN 201210482458 A CN201210482458 A CN 201210482458A CN 103839716 A CN103839716 A CN 103839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attern
light
light guide
keycap
illumi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824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仲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824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97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9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97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包括侧向式发光元件、导光层、感应电路图案以及以及多个按键。侧向式发光元件用以提供光束射入导光片,使得光束得已扩散至整个导光片,且导光片中的多个导光点用以聚集并散射光束,向上散射的光束会投射至多个按键。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导光层之中或导光层的表面,且当任一按键靠近感应电路图案时,感应电路图案会相对应产生一非接触式按键信号。本发明发光键盘的整体结构的厚度更为减少。

Description

发光键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键盘。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信息产业发展迅速,许多使用者可能在不同环境下使用便携式信息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等。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使用者可能看不清楚键盘按键上所标示的数字以及文字,因而造成作业困难,严重者甚至可能因勉强辨识按键标示而让视力受损。因此,发光键盘的推出可以改善使用者于光线不足处使用键盘的不便。更甚者,通过不同的发光配置,可令使用发光键盘的信息装置看起来更为美观,进而增加其销路。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发光键盘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发光键盘1包括反光板11、导光板12、支撑板13、薄膜线路板14、多个按键15以及侧向式发光元件16,其中,薄膜线路板14包括下层板141、上层板142以及介于下层板与上层板之间的中层板143,且下层板141、中层板143以及上层板142皆由透明导光材质所制成,透明导光材质可为聚碳酸酯(PC)或聚乙烯(PET)等。
再者,请同步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发光键盘的薄膜线路板的立体分解图,下层板141具有由多个银胶线路14111与多个下接点14112所组成的第一电路图案1411,而上层板142具有由多个银胶线路14211与多个上接点14212所组成的第二电路图案1421,又,中层板143具有对应于多个下接点14122与多个上接点14212的接点开孔1431,其中,每一上接点14212与其对应的下接点14112共同形一薄膜开关144。
又,支撑板13设置于薄膜线路板14的下方,并具有多个穿孔131、第一固定结构132以及第二固定结构133;而每一按键15包括键帽151、弹性体152以及剪刀式连接元件153,且键帽151包括第一键帽固定结构1511以及第二键帽固定结构1512;而剪刀式连接元件153包括第一框架1531以及第二框架1532;此外,弹性体152位于键帽151与薄膜线路板141之间。
其中,薄膜线路板14具有分别供第一固定结构132以及第二固定结构133穿过其中的通孔145以及通孔146,以供第一框架1531的一端15311可连接于第二固定结构133,且其另一端15312可连接于第一键帽固定结构1511,并供第二框架1532的一端15321可连接于第一固定结构132,且其另一端15322可连接于第二键帽固定结构1512。
当任一按键15被触压而相对于支撑板13往下移动时,剪刀式连接元件153的第一框架1531与第二框架1532由开合状态变更为叠合状态,且往下移动的键帽151会挤压弹性体152使弹性体152抵顶其相对应的上接点14212,进而使其相对应的上接点14212经由相对应的接点开孔1431而接触相对应的下接点14122,藉此令相对应的薄膜开关144达成电性导通,以使发光键盘1产生一相对应的按键信号。而当按键15不再被触压时,键帽151会因应弹性体152的弹性力而相对于支撑板13往上移动,此时第一框架1531以及第二框架1532由叠合状态变更为开合状态,且键帽151会恢复原位。
再者,侧向式发光元件16设置于导光板12的侧边,用以提供光束射入导光板12。而导光板12设置于反光板11上,且其下表面具有用以聚集且散射光束的多个导光点121。多个导光点121依对应多个按键15的位置而被设置。其中,于光束射入导光板12时,光束得以被扩散至整个导光板12,且多个导光点121会因其为油墨材质的关系而将光束往上及往下散射,往上散射的光束会依序通过支撑板13的多个穿孔131以及薄膜线路板14而投射至多个按键15,而往下散射的光束会再经由反光板11的辅助而使光束向上反射,以使侧向式发光元件16所提供的光束可被完善利用。如上所述,即可使多个按键15产生发光的效果。惟,现有的发光键盘1具有如下所述的缺点:
一、组成元件太多,难以减少发光键盘1的整体厚度,无法满足现今电子产品朝向轻、薄、短小发展的外型诉求。
二、由于剪刀式连接元件153的运作行程较长,故发光键盘1必须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才能够使剪刀式连接元件153正常运作,因此无法有效的缩减发光键盘1的厚度,故亦无法满足现今电子产品朝向轻、薄、短小发展的外型诉求。
基此,现已有一种电容感应式键盘被提出,其通过键帽被下压的过程中改变键盘的电路板中的一相对应电容式开关的电场而使电路板产生输出一相对应的按键信号;其中,由于电容感应式键盘不一定要使用剪刀式连接元件等相关元件,使得电容感应式键盘的整体厚度可有效减少;然而,现今尚未有具发光效果的电容感应式键盘被提出,故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使用者可能看不清楚电容感应式键盘上的按键所标示的数字以及文字,因而造成作业困难或视力受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尤其是一种非接触感应形式的发光键盘。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包括:
至少一侧向式发光元件,用以提供光线;
一导光层,其侧边邻近于该至少一侧向式发光元件,且用以传导该至少一侧向式发光元件的光线;
一感应电路图案,用以产生至少一非接触式按键信号;以及
至少一按键,设置于该导光层上方,用以被触压而使该感应电路图案产生该至少一非接触式按键信号;
其中,该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层之中或该导光层的表面。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感应电路图案包括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且当该感应电路图案被通电时,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之间产生一电场;其中,当该至少一按键被触压而靠近该感应电路图案时,该电场产生变化而使该感应电路层产生该至少一非接触式按键信号。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光层包括一导光片,且该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的上表面或该导光片的下表面。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之间具有一间隔部,用以隔离该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光层包括一导光片以及一基材,且该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以及该基材之间。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的表面,而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基材的表面;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之间具有一间隔部,用隔离该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基材为一透光基材。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光层包括一导光片以及一第一基材以及一第二基材,且该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以及该第一基材之间。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以及该第二基材之间,而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第二基材以及该第一基材之间。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的表面或该第二基材的表面,而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第二基材的表面或该第一基材的表面。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材以及该第二基材皆为一透光基材。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光层具有多个导光点,用以聚集并散射该至少一侧向式发光元件所提供的光线。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按键包括:
一键帽,显露于该发光键盘的外部;以及
一导体,设置于该键帽以及该导光层之间,并随着该键帽移动;其中,当该键帽被触压时,该导体向下靠近该感应电路图案而使该感应电路图案产生该至少一非接触式按键信号。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体包括一导电材质,该导电材质为一导电泡棉、一金属材质或一金属漆。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发光键盘还包括一支撑板,设置于该导光层以及该至少一按键之间,用以供该至少一按键连接于该支撑板上。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支撑板为一透光支撑板。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支撑板具有对应于该至少一按键的至少一支撑板穿孔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按键还包括一连接元件,连接于该支撑板以及该键帽之间,并使该键帽相对于该支撑板上下移动。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元件为一剪刀式连接元件。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按键还包括一弹性体,设置于该支撑板以及该键帽之间;其中,当该键帽被停止触压时,该弹性体提供一弹性力予该键帽,以使该键帽恢复原位。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按键还包括:
一键框,设置于该支撑板上,并具有一容置孔,用以供该键帽嵌合于该容置孔内;以及
多个弹性臂,用以使该键帽相对于该导光层上下移动,每一弹性臂包括一内固定臂部、一外活动臂部以及一角过渡部,且该角过渡部连接于该内固定臂部以及该外活动臂部之间。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按键还包括多个弹性臂,用以使该键帽相对于该反射层上下移动;其中,每一弹性臂包括一固定端连接于该支撑板以及一自由端连接于该键帽。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发光键盘,包括一金属底板,设置于该导光层下方。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发光键盘还包括一反射层,设置于该导光层下方,并用以反射来自该导光层的光线。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至少一发光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发光键盘为一电容感应式发光键盘。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光片由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材质、聚碳酸酯(PC)材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或压克力塑胶(PMMA)材质所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发光键盘设计将感应电路图案直接形成于导光层的表面或导光层之中,就不需另外设置基材(如感应电路板)供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其上,故发光键盘的整体结构的厚度将更为减少,并且由于本案是采用非接触感应形式的感应电路图案,故改善了现有非接触感应形式的键盘不具发光功能的缺陷,实为一极具产业利用性的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发光键盘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发光键盘的薄膜线路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发光键盘的导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发光键盘的键帽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第一种实施态样中的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的立体分解概念侧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的俯视图。
图8:为第二种实施态样中的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的立体分解概念侧视图。
图9:为第三种实施态样中的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的立体分解概念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五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
图14:为图13所示发光键盘的按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图13所示发光键盘的按键未被触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6:为图13所示发光键盘的按键于被触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六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七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八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发光键盘         2发光键盘
2A发光键盘        2B发光键盘
2C发光键盘        2D发光键盘
2E发光键盘        2G发光键盘
11反光板          12导光板
13支撑板          4薄膜线路板
15按键            16侧向式发光元件
20遮光元件        21底座
22导光层          22’’导光层
22’’’导光层23支撑板
23C支撑板                 24感应电路图案
24’感应电路图案          25按键
25F按键                   26侧向式发光元件
27反射层                  28金属底板
29按键                    131穿孔
132第一固定结构           133第二固定结构
141下层板                 142上层板
143中层板                 144薄膜开关
145通孔                   146通孔
151键帽                   152弹性体
153剪刀式连接元件         221导光片
222基材                   223基材
232第一固定结构           233第二固定结构
234透镜部                 235透镜体
236微结构                 237咬花图案结构
241第一极性电路图案       241’第一极性电路图案
242第二极性电路图案       242’第二极性电路图案
243电容式按键开关         244间隔部
251键帽                   252导体
253连接元件               254弹性体
255弹性臂                 291键帽
293键框                   294弹性臂
1411第一电路图案          1421第二电路图案
1431接点开孔              1511第一键帽固定结构
1512第二键帽固定结构      1531第一框架
1532第二框架              2211导光点
2511第一键帽固定结构      2512第二键帽固定结构
2513出光区域              2531第一框架
2532第二框架              2551弹性臂的固定端
2552弹性臂的自由端        2931容置孔
2941内固定臂部           2942外活动臂部
2943角过渡部             14111银胶线路
14112下接点              14211银胶线路
14212上接点              15311第一框架的一端
15312第一框架的另一端    15321第二框架的一端
15322第二框架的另一端    25311第一框架的一端
25312第一框架的另一端    25321第二框架的一端
25322第二框架的另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5,图3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图3所示发光键盘的导光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发光键盘的键帽的结构俯视图。
发光键盘2包括由下而上依序包括底座21、导光层22、感应电路图案24、支撑板23以及多个按键25,且发光键盘2还包括设置于导光层22的侧边的侧向式发光元件26;其中,底座21用以承载导光层22、感应电路图案24、支撑板23、多个按键25以及侧向式发光元件26,而导光层22包括一导光片221,且感应电路图案24是形成于导光片221的上表面。
再者,支撑板23用以供多个按键25连接于其上,且每一按键25皆具有键帽251、导体252以及连接元件253;其中,每一连接元件253设置于支撑板23以及相对应的键帽251之间,用以连接支撑板23以及相对应的键帽251,并使相对应的键帽251可相对于支撑板23上下移动,而每一导体252连接于相对应的键帽251下方,以随着相对应的键帽251移动,且导体252包括一导电材质,如导电泡棉、金属材质、石墨或金属漆等,但不以此为限。此外,键帽251具有至少一出光区域2513,透光区域2513可包括一符号形状、一数字形状或是一文字形状。
又,于本较佳实施例中,侧向式发光元件26为发光二极管,且导光片221可由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材质、聚碳酸酯(PC)材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或压克力塑胶(PMMA)材质所制成,但不以此为限。侧向式发光元件26用以提供光束射入导光片221,且导光片221中具有用以聚集且散射光束的多个导光点2211,而多个导光点2211依对应于多个按键25的位置而被设置;其中,当光束射入导光片221时,光束得以被扩散至整个导光片221,且多个导光点2211会因其材质(如油墨材质)或其结构(如微结构)的关系而将光束往上及往下散射;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板23为一透光支撑板,故由多个导光点2211往上散射的光束会于通过支撑板23后投射至多个按键25,并由键帽251的出光区域2513向外输出,藉此使用者就可以看到按键25上发光的符号、数字或文字,克服了于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所造成的作业困难。
再者,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发光键盘2为一电容式发光键盘,且感应电路图案24为一电容式感应电路图案,并包括多个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以及对应于多个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的多个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其中,每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与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之间具有一间隔距离,且每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与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形成一电容式按键开关243,当感应电路层24被通电时,每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及其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之间会产生一电场,此时若其中一电场被改变,则相对应的电容式按键开关243会被激发,令感应电路层24产生输出一非接触式按键信号。
此外,上述通过电容式感应而输出按键信号的方式及其作动原理为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悉,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惟图4所示感应电路图案24仅为一实施例,并不以此局限感应电路图案的形式,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等同的变化设计。举例来说,感应电路图案24亦可为一电磁式感应电路层等同样是非接触感应形式的感应电路层。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每一按键25的连接元件253为一剪刀式连接元件,且包括第一框架2531以及第二框架2532;而支撑板23还具有第一固定结构232以及第二固定结构233,且每一按键25的键帽251皆包括一第一键帽固定结构2511以及一第二键帽固定结构2512。其中,第一框架2531的一端25311可连接于第二固定结构233,且其另一端25312可连接于第一键帽固定结构2511,而第二框架2532的一端25321可连接于第一固定结构232,且其另一端25322可连接于第二键帽固定结构2512。当然,上述仅为一实施态样,并不以此限定本案连接元件253、支撑板23以及键帽251间的连结关系。
又,多个按键25设置于对应于多个电容式按键开关243之处,当任一键帽251被触压而相对于支撑板23往下移动时,相对应的连接元件253的第一框架2531与第二框架2532由开合状态变更为叠合状态,且相对应的导体252会随着该任一键帽251往下移动而靠近感应电路图案24,此时相对应的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以及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之间的电场会产生改变,进而使得相对应的电容式按键开关243被激发,令感应电路图案24产生输出相对应的非接触式按键信号。
较佳者,每一按键25还包括一弹性体254,设置于键帽251以及支撑板23之间,当任一键帽251不再被触压时,相对应的弹性体254会提供一弹性力予该任一键帽251,使该任一键帽251相对于支撑板23往上移动,此时第一框架2531与第二框架2532会由叠合状态变更为开合状态,并且键帽251会恢复原位,此外,弹性体254亦能够提供使用者触压键帽251的回馈手感;其中,上述弹性体254仅为使键帽251恢复原位的一种实施手段,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应用范畴,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等同的变化设计。
补充说明的是,虽然上述每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及其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是以在同一水平面的排列方式间隔开来,但并不以此为限,每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及其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亦可以是在不同水平面上的的排列方式间隔开来,也就是说每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可设置于其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的上方或下方,使每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及其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间呈垂直间隔。以下将举例说明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系的三种实施态样。
举例来说,请参阅图6以及图7,图6为第一种实施态样中的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的立体分解概念侧视图,图7为图6所示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的俯视图。于第一种实施态样中,感应电路图案24’的工艺如下,先将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形成于导光片221上,再将一间隔部244形成于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上,最后再将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形成于间隔部244上,使得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及其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呈垂直间隔;其中,间隔部可为一UV胶,但不以此为限。
当然,此当亦可由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等同的变化设计,如第一种实施态样亦可变更设计为先将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形成于导光片221上,再将一间隔部244形成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上,最后再将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形成于间隔部244上,如此亦可使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及其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呈垂直间隔。
再者,请参阅图8,其为第二种实施态样中的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的立体分解概念侧视图。于第二种实施态样中,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的样式相同于第一种实施态样中所述者,而导光层22’’还包括一基材222,且基材222位于导光片221的下方,其中感应电路图案24’的工艺如下,先将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以及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分别形成于导光片221的下表面以及基材222的上表面,再将间隔部244设置于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以及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之间,使得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及其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呈垂直间隔;其中,间隔部可为一UV胶,而基材222可为塑胶材质制成,但不以此为限。
当然,此当亦可由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等同的变化设计,如第二种实施态样亦可变更设计为先将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以及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分别形成于基材222的上表面以及导光片221的下表面,再将间隔部244设置于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以及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之间,如此亦可使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及其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呈垂直间隔。又如,第二种实施态样还可变更设计为使基材222位于导光片221的上方,且基材222为一透光基材,以能够使由多个导光点2211往上散射的光束能够投射至相对应的按键25。
再者,请参阅图9,其为第三种实施态样中的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的立体分解概念侧视图。于第三种实施态样中,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的样式相同于第二种实施态样中所述者,而导光层22’’’还包括第一基材222以及第二基材223,且第二基材223位于导光片221的下方并处于导光片221与第一基材222之间,其中感应电路图案24’的工艺如下,将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设置于导光片221以及第二基材223之间,其可形成于导光片221的下表面或第二基材223的上表面,并将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设置于第二基材223以及第一基材222之间,其可形成于第二基材223的下表面或第一基材223的上表面,故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及其相对应的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呈垂直间隔;其中,第一基材222以及第二基材223皆可为塑胶材质制成,但不以此为限。
当然,此当亦可由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等同的变化设计,如第三种实施态样亦可将导光片221、第二基材223以及第一基材222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排列组合,而若是第二基材223或第一基材222于排列组合后位于导光片221的上方,则第二基材223或第一基材222应为透光基材,才能够使由多个导光点2211往上散射的光束能够投射至相对应的按键25。又如,第三种实施态样还可变更设计为,使第二极性电路图案242’位于第一极性电路图案241’的上方。
接下来请参阅图10,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其中,本较佳实施例的发光键盘2A大致类似于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而本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发光键盘2A还包括反射层27,其设置于导光层22的下方,因此,由多个导光点2211往下散射的光束则会投射至反射层27,并在反射层27上产生反射以再度进入导光层22,故侧向式发光元件16所提供的光束不会因被多个导光点2211向下散射而流失,通过如此妥善的光回收,增加发光键盘的光使用效率。当然,前述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系的三种实施态样亦适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的发光键盘2A。
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皆可由本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获得的启示,而将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反射层27应用于下述各较佳实施例中。
请参阅图11,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其中,本较佳实施例的发光键盘2B大致类似于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而本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发光键盘2B还包括金属底板28,其设置于导光层22的下方,用以提供一屏敝效果而防止任两相邻的电容式按键开关243发生电场上的干扰。当然,前述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系的三种实施态样亦适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的发光键盘2B。
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皆可由本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获得的启示,而将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金属底板28应用于上述以及下述各较佳实施例中。
请参阅图12,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其中,本较佳实施例的发光键盘2C大致类似于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而本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板23C并非是一透光支撑板,且支撑板23C上具有对应于多个按键的多个支撑板穿孔234,故由多个导光点2211向上散射的光束可于穿过相对应的支撑板穿孔234后投射至相对应的键帽251。当然,前述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系的三种实施态样亦适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的发光键盘2C。
特别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各实施例中是通过支撑板23、23B以及剪刀式连接元件253的搭配来令键帽251与导体252可相对于感应电路图案24上下移动,但此仅为一种使键帽251与导体252相对于感应电路图案24上下移动的实施手段,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等同的变化设计,且剪刀式连接元件253并非是用以限定本案的必要元件。
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3~图16,图13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五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图14为图13所示发光键盘的按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5为图13所示发光键盘的按键于未被触压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6为图13所示发光键盘的按键于被触压时的状态示意图。其中,本较佳实施例的发光键盘2D大致类似于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
本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发光键盘2C不包括剪刀式连接元件253,且每一按键29具有键帽291、导体292、键框293以及多个弹性臂294,每一弹性臂294为扁平的肋条状,并包括内固定臂部2941、与内固定臂部2941垂直的外活动臂部2942以及连接于内固定臂部2941以及外活动臂部2942之间的角过渡部2943;其中,键框293具有容置孔2931以供键帽251嵌合于其内,每一弹性臂294的固定臂部2941固定于键帽251的底部,而每一弹性臂294的外活动臂部2942从键帽251的底部露出并固定于键框293,且每一弹性臂294的角过渡部2943的一部分从键帽251底部的外角露出。
再者,当任一键帽291未被触压时,每一弹性臂294的外活动臂部2942以及角过渡部2943均未发生变形,其如图15所示;而当该任一键帽291被触压时,键帽291底部的外角会压迫每一弹性臂294的角过渡部2943,使每一弹性臂294的外活动臂部2942以及角过渡部2943均发生弹性变形,其如图16所示,并且导体292会随着键帽251朝感应电路图案24接近,此时相对应的电容式按键开关会被激发而使感应电路图案24产生输出相对应的非接触式按键信号(图中未标示电容式按键开关,然其作动原理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又,当该任一键帽291被停止触压后,每一弹性臂294会提供弹性力,使该任一键帽291恢复原位。
特别说明的是,本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采用剪刀式连接元件而使键帽与导体可相对于感应电路图案上下移动的具体实施手段,故可有效使发光键盘更加薄型化,然其仅为一种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皆可由本第四较佳实施例中所获得的启示,而将第五较佳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应用于前述第二较佳实施例至第四较佳实施例中;当然,前述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系的三种实施态样亦适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的发光键盘2D。
此外,支撑板23亦并非是用以限定本案的必要元件。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7,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六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其中,本较佳实施例的发光键盘2E大致类似于本案第五较佳实施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本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五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发光键盘2E不包括支撑板23,且每一按键29系设置于导光层22上。
请参阅图18,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七较佳实施例中的按键以及支撑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本较佳实施例的发光键盘大致类似于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
本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发光键盘不包括剪刀式连接元件253以及弹性体254,且每一按键25F更具有介于键帽251以及支撑板23之间的多个弹性臂255;其中,每一弹性臂255包括固定端2551以及自由端2552,每一弹性臂255的固定端2551连接于支撑板23,而每一弹性臂255的自由端2552则连接于键帽251的底部。再者,当任一键帽251被触压时,每一弹性臂255的自由端2552会受到挤压而随着键帽251向下移动,并提供弹性力予该任一键帽251,而该任一键帽251被停止触压后,该任一键帽251则因应每一弹性臂255所提供的弹性力而恢复原位。此外,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皆可由本第七较佳实施例中所获得的启示,而将第七较佳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以及元件间的相对关系应用于前述各较佳实施例中;当然,前述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与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呈垂直间隔设置关系的三种实施态样亦适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的发光键盘。
请参阅图12,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于第八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其中,本较佳实施例的发光键盘2G大致类似于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而本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板23的外表面还形成有遮光元件20,如遮光油墨,使由导光点往上散射的光束无法穿过具有遮光元件20的区域,而仅有未形成有遮光元件20的区域供光束通过,如此以防止光束朝不需光源的方向往外流失。此外,虽然本较佳实施例中的遮光元件20是形成于支撑板23的外表面,但此仅为一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等同的变化设计,如可变更设计为将遮光元件形成于支撑板23的内表面,亦可变更设计为将遮光元件形成于导光层22的表面。
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皆可由本第七较佳实施例中所获得的启示,而将第八较佳实施例中的遮光元件20应用于前述各较佳实施例中,也就是说,前述各较佳实施例中的支撑板表面或导光层表面还可形成遮光元件,以防止光束朝不需光源的方向往外流失。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发光键盘设计将感应电路图案直接形成于导光层的表面或导光层之中,就不需另外设置基材(如感应电路板)供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其上,故发光键盘的整体结构的厚度将更为减少,并且由于本案是采用非接触感应形式的感应电路图案,故改善了现有非接触感应形式的键盘不具发光功能的缺陷,实为一极具产业利用性的发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同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Claims (27)

1.一种发光键盘,包括:
至少一侧向式发光元件,用以提供光线;
一导光层,其侧边邻近于该至少一侧向式发光元件,且用以传导该至少一侧向式发光元件的光线;
一感应电路图案,用以产生至少一非接触式按键信号;以及
至少一按键,设置于该导光层上方,用以被触压而使该感应电路图案产生该至少一非接触式按键信号;
其中,该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层之中或该导光层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感应电路图案包括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且当该感应电路图案被通电时,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之间产生一电场;其中,当该至少一按键被触压而靠近该感应电路图案时,该电场产生变化而使该感应电路层产生该至少一非接触式按键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导光层包括一导光片,且该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的上表面或该导光片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之间具有一间隔部,用以隔离该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导光层包括一导光片以及一基材,且该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以及该基材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的表面,而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基材的表面;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之间具有一间隔部,用隔离该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以及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基材为一透光基材。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导光层包括一导光片以及一第一基材以及一第二基材,且该感应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以及该第一基材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以及该第二基材之间,而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第二基材以及该第一基材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导光片的表面或该第二基材的表面,而该至少一第二极性电路图案形成于该第二基材的表面或该第一基材的表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第一基材以及该第二基材皆为一透光基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导光层具有多个导光点,用以聚集并散射该至少一侧向式发光元件所提供的光线。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至少一按键包括:
一键帽,显露于该发光键盘的外部;以及
一导体,设置于该键帽以及该导光层之间,并随着该键帽移动;其中,当该键帽被触压时,该导体向下靠近该感应电路图案而使该感应电路图案产生该至少一非接触式按键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导体包括一导电材质,该导电材质为一导电泡棉、一金属材质或一金属漆。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还包括一支撑板,设置于该导光层以及该至少一按键之间,用以供该至少一按键连接于该支撑板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支撑板为一透光支撑板。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支撑板具有对应于该至少一按键的至少一支撑板穿孔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至少一按键还包括一连接元件,连接于该支撑板以及该键帽之间,并使该键帽相对于该支撑板上下移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连接元件为一剪刀式连接元件。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至少一按键还包括一弹性体,设置于该支撑板以及该键帽之间;其中,当该键帽被停止触压时,该弹性体提供一弹性力予该键帽,以使该键帽恢复原位。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至少一按键还包括:
一键框,设置于该支撑板上,并具有一容置孔,用以供该键帽嵌合于该容置孔内;以及
多个弹性臂,用以使该键帽相对于该导光层上下移动,每一弹性臂包括一内固定臂部、一外活动臂部以及一角过渡部,且该角过渡部连接于该内固定臂部以及该外活动臂部之间。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至少一按键还包括多个弹性臂,用以使该键帽相对于该反射层上下移动;其中,每一弹性臂包括一固定端连接于该支撑板以及一自由端连接于该键帽。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还包括一金属底板,设置于该导光层下方。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还包括一反射层,设置于该导光层下方,并用以反射来自该导光层的光线。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至少一发光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为一电容感应式发光键盘。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中该导光片由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材质、聚碳酸酯材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或压克力塑胶材质所制成。
CN201210482458.6A 2012-11-23 2012-11-23 发光键盘 Pending CN1038397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2458.6A CN103839716A (zh) 2012-11-23 2012-11-23 发光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2458.6A CN103839716A (zh) 2012-11-23 2012-11-23 发光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9716A true CN103839716A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03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82458.6A Pending CN103839716A (zh) 2012-11-23 2012-11-23 发光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97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0643A (zh) * 2018-12-15 2019-04-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显示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CN111816244A (zh) * 2020-07-20 2020-10-23 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按键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8427A1 (en) * 2008-11-27 2010-05-27 Kageyuki Iso Keyboard, Lighting Module for Keyboar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00147660A1 (en) * 2008-12-11 2010-06-17 Jyh-Tsong Lin Keyboard with Backlighting Functionality
CN102005325A (zh) * 2009-08-28 2011-04-06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具有背光功能的键盘
US20120228111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Pacinian Corporation Capacitive keyswitch technologi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8427A1 (en) * 2008-11-27 2010-05-27 Kageyuki Iso Keyboard, Lighting Module for Keyboar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00147660A1 (en) * 2008-12-11 2010-06-17 Jyh-Tsong Lin Keyboard with Backlighting Functionality
CN102005325A (zh) * 2009-08-28 2011-04-06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具有背光功能的键盘
US20120228111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Pacinian Corporation Capacitive keyswitch technologi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0643A (zh) * 2018-12-15 2019-04-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显示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CN111816244A (zh) * 2020-07-20 2020-10-23 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按键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9722B (zh) 发光键盘
CN103839715B (zh) 发光键盘
CN203165761U (zh) 发光键盘
TWI489499B (zh) 發光鍵盤
TWI478195B (zh) 發光鍵盤
TWI489500B (zh) 發光鍵盤
TWI553682B (zh) 發光鍵盤
CN203012648U (zh) 发光键盘
US8890014B1 (en) Luminous keyboard and light guide plate module thereof
CN104347299B (zh) 发光键盘及其导光板模块
US20150021151A1 (en) Luminous keyboard
US9142370B2 (en) Illuminated keyboard
CN103839718B (zh) 发光键盘
TW201503195A (zh) 發光鍵盤
TW201421513A (zh) 發光鍵盤
TWI571900B (zh) 發光鍵盤
TWI601171B (zh) 鍵盤裝置
TW201421514A (zh) 發光鍵盤
CN103839716A (zh) 发光键盘
CN108615638A (zh) 发光键盘
CN108958492A (zh) 键盘装置
CN103839721A (zh) 发光键盘
CN108615639A (zh) 发光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