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837957A - 镜筒和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镜筒和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7957A
CN103837957A CN201310567044.8A CN201310567044A CN103837957A CN 103837957 A CN103837957 A CN 103837957A CN 201310567044 A CN201310567044 A CN 201310567044A CN 103837957 A CN103837957 A CN 103837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am
lens
protector
engagemen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70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7957B (zh
Inventor
上原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837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7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7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79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03B11/043Protective lens closures or lens caps built into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镜筒和摄像设备。镜筒包括:凸轮环,其被构造成能够被转动地驱动;透镜保持筒,其设置于所述凸轮环的外周并且被构造成保持透镜;以及防护器筒,其被构造成保持透镜防护器,防护器筒包括筒部、从该筒部朝向像面侧延伸的第一突出部和与凸轮环的凸轮槽接合的凸轮接合部,透镜保持筒包括筒部和从该筒部朝向像面侧延伸的第二突出部,透镜保持筒的第二突出部以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径向上与防护器筒的凸轮接合部重叠的方式配置。

Description

镜筒和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筒,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器筒的镜筒。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能够在缩回状态和伸出状态之间移动的缩回型镜筒。在镜筒中,通过转动凸轮环来进行位于离被摄体最近侧的第一透镜单元的缩回和伸出。另外,镜筒包括位于第一透镜单元前方、在缩回状态下盖住透镜并且在图像拍摄状态(伸出状态)下使透镜露出的透镜防护器。
日本特开2004-258646号公报公开了包括凸轮环、第一透镜单元框和遮光装饰筒的变焦透镜的筒结构,其中,第一透镜单元框配置于凸轮环的外周以沿光轴方向被直进地引导,遮光装饰筒配置于第一透镜单元框的外周并且包括透镜防护器。变焦透镜的筒结构包括透镜单元框用凸轮槽和装饰筒用凸轮槽,其中,透镜单元框用凸轮槽以与设置于第一透镜单元框的凸轮从动件接合的方式形成于凸轮环的外周面,装饰筒用凸轮槽与设置于遮光装饰筒的凸轮从动件接合。遮光装饰筒的凸轮从动件穿过直进引导槽并且与装饰筒用凸轮槽相接合,其中直进引导槽以与光轴平行的方式形成于第一透镜单元框。另外,透镜单元框用凸轮槽和装饰筒用凸轮槽具有使得第一透镜单元框和遮光装饰筒在变焦透镜的摄像区域内沿着同一轨迹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形状。因此,由于能够允许第一透镜框和遮光装饰筒从缩回状态到伸出状态具有不同的凸轮轨迹,所以能够在透镜防护器被打开后将第一透镜单元伸出到透镜防护器的配置空间。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4-258646号公报公开的筒结构中,第一透镜单元框的凸轮从动件形成于比第一透镜单元框的直进引导槽靠近像面侧的位置。另外,形成于凸轮环的外周的第一透镜单元框的凸轮槽和遮光装饰筒的凸轮槽沿着光轴方向对齐地设置。因此,增加了第一镜筒和凸轮环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使得相机的缩回长度增加。
另外,为了减小镜筒的外径,减小遮光装饰筒的厚度是有效的。然而,如果遮光装饰筒的厚度减小,则可能容易发生变形。所以,当外力施加到镜筒时,被施加了外力的遮光装饰筒的凸轮从动件可能容易从凸轮槽脱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小型且可靠性高的镜筒和摄像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镜筒包括:凸轮环,其被构造成能够被转动地驱动;透镜保持筒,其设置于所述凸轮环的外周并且被构造成保持透镜;以及防护器筒,其被构造成保持透镜防护器,所述防护器筒包括筒部、从该筒部朝向像面侧延伸的第一突出部和与所述凸轮环的凸轮槽接合的凸轮接合部,所述透镜保持筒包括筒部和从该筒部朝向所述像面侧延伸的第二突出部,所述透镜保持筒的第二突出部以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径向上与所述防护器筒的凸轮接合部重叠的方式配置。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摄像设备包括上述镜筒。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构成镜筒的第一透镜单元和防护器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镜筒(镜筒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镜筒的图像拍摄状态(伸出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镜筒的缩回状态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设备的外观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每幅图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其重复说明。
首先,参考图1至图4,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镜筒的构造。图1是示出镜筒1的第一透镜单元100和防护器单元15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镜筒1(镜筒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镜筒1的图像拍摄状态(伸出状态)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镜筒1的缩回状态的截面图。
第一透镜单元100被构造成包括第一透镜101和保持第一透镜101的筒状的第一透镜框102(透镜保持筒)。第一透镜框102是以沿光轴OA的方向(沿光轴方向)被直进引导的方式设置于凸轮筒601的外周的透镜框,并且第一透镜框102将透镜(第一透镜101)保持在离被摄体最近侧。沿径向向内突出并且沿内周方向以等角度的间隔配置的凸轮销102a(凸轮接合部)和限制第一透镜单元100的转动的键槽(未示出)设置于第一透镜框102的内周面。另外,限制防护器单元的转动的键槽102c以使第一透镜框102的筒部沿光轴OA的方向(沿光轴方向)被开槽的方式以等角度的间隔设置于第一透镜框102的外周面。在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不同的部件来构造凸轮销102a和第一透镜框102,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凸轮销102a可以与第一透镜框102一体地构造。
防护器单元150被构造成包括防护器筒151、防护器驱动环152、防护器打开弹簧153、防护器主叶片154、防护器辅助叶片155、盖带(cap tape)156和盖157。防护器筒151设置于第一透镜框102的外周,以保持透镜防护器(防护器驱动环152、防护器打开弹簧153、防护器主叶片154、防护器辅助叶片155、盖带156和盖157)。
盖157通过盖带156安装到防护器筒151的被摄体侧。沿径向向内突出并且沿内周方向以等角度的间隔配置的凸轮销151a(凸轮接合部)设置于防护器筒151的内周面。另外,限制防护器单元150的转动的直进键151b设置于凸轮销151a的基部。也就是,防护器筒151包括筒部(防护器筒151的主体部)、从筒部向像面侧延伸的第一突出部(直进键151b)和装配到凸轮筒601的凸轮槽601b中的凸轮销151a。直进键151b以被直进引导的方式装配到第一透镜框102的键槽102c中。
第二透镜单元200被构造成包括第二透镜201和保持第二透镜201的筒状的第二透镜框202。沿径向向外突出并且沿外周方向以等角度的间隔配置的凸轮销202a(凸轮接合部)和限制第二透镜单元200的转动的直进键202b设置于第二透镜框202的外周面。
第三透镜单元300被构造成包括在三单元基座(three-unit base)303的成像面侧的作为光量调节构件的快门叶片310、ND滤光器312、分离片311、快门盖313和快门Act(未示出)。另外,第三透镜单元300被构造成包括在三单元基座303的被摄体侧的第三透镜301和第三透镜框302。此外,第三透镜单元300被构造成包括在被摄体侧的IS线圈304、IS球305、IS弹簧306、盖307、IS保持件308、FPC309和固定到FPC309的IS传感器316。
第三透镜框302保持第三透镜301,限制被摄体侧的光量的盖307安装到第三透镜框302。另外,第三透镜框302保持IS磁体315,并且通过IS球305和IS弹簧306的作用将第三透镜框302可移动地保持到三单元基座303。此外,基于IS线圈304和IS磁体315的作用产生的驱动力,第三透镜框302被移动到任意位置,并且通过IS传感器316控制第三透镜框302的位置。
相对于凸轮筒601(凸轮环)能够自由转动而相对于直进板604不能转动、并且限制第一透镜单元100、第二透镜单元200和第三透镜单元300的转动以沿光轴方向直进地引导的直进筒602设置于第一透镜框102的内侧。以被可转动地驱动的方式构造凸轮筒601。与直进板604的直进键604a装配并且限制直进键604a转动的键槽602d设置于直进筒602的外周面,装配到第一透镜框102的键槽102b中的直进键602a设置于被摄体侧。另外,用于限制第二透镜框202的直进键202b的转动而贯穿的键槽602b和用于限制三单元基座303的直进键303b的转动而贯穿的键槽602c在直进筒602的内周面上以等角度的间隔配置。阻挡有害光的遮光板603安装到直进筒602的成像面侧。直进筒602的外周面装配到凸轮筒601的内面并且与凸轮筒601卡口式联接,使得直进筒602被保持为相对于凸轮筒601能够转动。
直进板604包括直进键604a和直进键604b,直进键604a装配到直进筒602的沿光轴方向延伸的键槽602d中,直进键604b装配到盖筒503的键槽503b中。另外,直进板604与凸轮盖501卡口式联接,使得直进板604被保持为相对于凸轮盖501能够转动。此外,与设置于固定筒701的内周面的键槽701a装配以被直进限制的直进键604a以等角度的间隔设置于直进板604。
盖筒503设置于凸轮筒601的外周部,盖筒503相对于直进板604的转动受到限制并且通过凸轮盖501沿着光轴方向前后移动。与直进板604的直进键604b装配的键槽503b设置于盖筒503的内周面。另外,沿径向向外突出、插入到设置于凸轮盖501的内面的凸轮槽501b中并且沿外周方向以等角度的间隔设置的凸轮销503a(凸轮接合部)设置于盖筒503的外周面。增强并且装饰盖筒503的凸轮盖环504被安装到盖筒503的被摄体侧。
沿径向向外突出、插入到设置于固定筒701的内周面的凸轮槽701b中并且沿外周方向以等角度的间隔设置的凸轮销501a(凸轮接合部)设置于凸轮盖501的外周面。另外,联接到第五齿轮的齿轮部501c设置于凸轮盖501的外周面。盖筒503的凸轮销503a所插入的凸轮槽501b以等角度的间隔设置于凸轮盖501的内周面,与凸轮筒601的转动键601e装配的键槽501d设置于凸轮盖501的内周面。此外,增强和装饰凸轮盖501的凸轮筒环502设置于凸轮盖501的被摄体侧。
第二透镜框202的凸轮销202a(凸轮接合部)所插入的凸轮槽601c和三单元基座303的凸轮销303a(凸轮接合部)所插入的凸轮槽601d以等角度的间隔设置于凸轮筒601的内周面。第一透镜框102的凸轮销102a所插入的凸轮槽601a和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所插入的凸轮槽601b以等角度的间隔设置于凸轮筒601的外周面。另外,设置装配到凸轮盖501的键槽501d中的转动键601e。凸轮筒601与盖筒503卡口式联接,以通过直进筒602、直进板604和凸轮盖501的作用相对于盖筒503可转动地保持凸轮筒601,并且凸轮筒601通过凸轮盖501的作用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
固定筒701配置于凸轮盖501的外周。与直进板604的直进键604a装配以限制直进键604a的转动的键槽701a和凸轮盖501的凸轮销501a所插入的凸轮槽701b以等角度的间隔设置于固定筒701的内周面。另外,防止异物进入镜筒1的内侧的防砂片704设置于固定筒701的被摄体侧。
传感器保持件700保持第四透镜单元400的驱动源410、第四透镜单元400的主引导件404、镜筒1的驱动源703和将驱动源703的驱动力传输到凸轮盖501的齿轮711至715。齿轮711至714被齿轮盖702保持于传感器保持件700。通过固定筒701和传感器保持件700保持齿轮715。
第四透镜单元400被构造成包括第四透镜401和第四透镜保持框402。通过主引导件404和设置于传感器保持件700的副引导件700a限制第四透镜单元400转动。第四透镜单元400通过螺母412和弹簧403沿光轴方向可移动地配置,螺母412与设置于驱动源410的螺钉411螺合以通过驱动源410的转动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弹簧403与第四透镜保持框402和螺母412相抵。
当摄像元件800被固定到传感器保持件700时,通过使用由螺钉830安装的传感器橡胶810的弹性将保护玻璃820以压着传感器保持件700的方式固定。通过螺钉840固定传感器保持件700和固定筒701,由此使镜筒1单元化。在实施方式中,在镜筒1从缩回状态向图像拍摄状态(伸出状态)转换的情况下,首先通过驱动源703的驱动力转动齿轮711至715,随后驱动凸轮盖501转动。
凸轮盖501装配到固定筒701的内侧,并且通过设置于固定筒701内侧的凸轮槽701b的作用在转动的同时沿光轴方向伸出。当凸轮盖501转动时,凸轮筒601通过凸轮盖501、直进板604、直进筒602和盖筒503的作用在转动的同时沿光轴方向伸出。
直进筒602通过卡口式联接相对于凸轮筒601被可转动地保持,并通过直进板604限制直进筒602转动。因此,当凸轮筒601转动时,直进筒602在沿光轴方向直进移动的同时伸出。与凸轮筒601凸轮联接的第一透镜单元100、防护器单元150、第二透镜单元200和第三透镜单元300通过凸轮筒601和直进筒602的作用在沿光轴方向直进移动的同时伸出。
第四透镜单元400通过设置于驱动源410的螺钉411和螺母412的作用沿光轴方向被可移动地保持,并且通过主引导件404和副引导件700a限制第四透镜单元400转动。因此,与凸轮筒601的移动无关,第四透镜单元400在独立地沿光轴方向直进移动的同时伸出。
根据以上描述的构造,凸轮盖501转动并且各透镜单元从缩回位置朝向被摄体侧伸出,因而镜筒1从缩回状态转换到图像拍摄状态(伸出状态)。在实施方式中,由于以使第一透镜单元100的移动距离比防护器单元150的移动距离长的方式设定凸轮槽,所以第一透镜单元100能够伸到防护器已经退避出的空间中。另外,在实施方式的镜筒1中,通过固定筒701、凸轮盖501和凸轮筒601的作用,适当地调整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进行变焦。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透镜单元100和防护器单元150的构造。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切口形键槽102c(切口槽)设置于第一透镜框102。在组装时,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插入待与防护器筒151的直进键151b装配的键槽102c中,以限制防护器筒151的转动。另外,第一透镜框102通过具有在像面侧的端部桥接键槽102c的形状的部件102e(在像面侧终止键槽102c的端部)来保持筒形状和刚性。
薄部(thinning portion)151e设置于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的外周面。防护器筒151的薄部151e以在径向上比防护器筒151的其他部分薄的方式形成。因此,防护器筒151的薄部151e具有比防护器筒151的其他部分的直径都小的直径。在镜筒1的组装状态下,第一透镜框102的具有桥形状的部件102e配置于薄部151e的薄空间中。第一透镜框102的从动销(凸轮销102a)和防护器筒151的从动销(凸轮销151a)配置于彼此不同的相位。另外,第一透镜框102的从动销(凸轮销102a)和防护器筒151的从动销(凸轮销151a)配置于在光轴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
在现有技术的构造中,具有桥形状的部件102e以比防护器筒的配置在键槽102c中的凸轮销151a靠近摄像面侧的方式形成。另外,第一透镜框102的凸轮销102a设置于部件102e。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可以将部件102e配置于在光轴方向上与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重叠的位置。另外,可以将第一透镜框102的凸轮销102a配置于在光轴方向上与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重叠的位置。因此,减少了第一透镜框102的整体长度,因而缩短了镜筒1的缩回长度。
另外,第一透镜框102的部件102e配置在防护器筒151的薄部151e内,并且第一透镜框102的部件102e的外径和防护器筒151的外径以彼此相等或彼此大致相等的方式形成。因此,不增加镜筒1的外径,就能够将部件102e配置于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的外侧并且配置于在光轴方向上与凸轮销151a重叠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防护器筒151的冲击接收面151f和第一透镜框102的冲击接收面102f设置于第一透镜框102的凸轮销102a所设置的相位。防护器筒151和第一透镜框102在图像拍摄状态下沿光轴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冲击接收面151f和102f被构造成在图像拍摄状态下彼此特别接近。
在图像拍摄状态下,当具有镜筒1的摄像设备掉落或对摄像设备施加诸如冲击等的外力时,沿推压方向的强力被施加到位于离被摄体最近侧的防护器筒151。当沿推压方向的外力施加到防护器筒151时,防护器筒151的整体沿使凸轮销151a和凸轮槽601a脱开的方向变形。如果变形量超过凸轮销151a和凸轮槽601a的接合深度,则脱开的镜筒1可能被损坏。
因此,在实施方式的镜筒1中,第一透镜框102的部件102e配置于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的外周侧。因此,当防护器筒151受到外力而沿使凸轮销151a从凸轮槽601a脱开的方向变形时,允许凸轮销151a的外周侧抵接第一透镜框102的部件102e,以减小进一步的变形。因此,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很难由于掉落或冲击而损坏的镜筒1。
另外,第一透镜框102的冲击接收面102f和防护器筒151的冲击接收面151f设置于与第一透镜框102的凸轮销102a的相位大致相同的相位。由于在图像拍摄状态(伸出状态)下冲击接收面彼此接近,所以当防护器筒在图像拍摄状态下由于掉落或冲击而变形时,允许冲击接收面彼此相抵。由于冲击接收面设置于第一透镜框的凸轮销102a的正上方,所以将防护器筒151推向像面侧的力被有效地传输到第一透镜框的凸轮销102a。因此,通过允许防护器筒的凸轮销151a和第一透镜框的凸轮销102a两者支撑施加于防护器筒151的外力,形成更加难以由于掉落或冲击而损坏的镜筒。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桥接第一透镜框102的键槽102c的形状的部分形成于比防护器筒的凸轮销靠近像面侧的位置处。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中,具有桥形状的部件102e形成于部件102e在光轴方向上与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重叠的位置处。因此,能够缩短第一透镜框102的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因而,使镜筒1的缩回长度缩短,并且能够提供薄型摄像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在摄像设备在图像拍摄状态下由于掉落、冲击等而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没有防止防护器筒在使防护器筒的凸轮销从凸轮槽脱开的方向上变形的部件。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框102的具有桥形状的部件102e形成于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的外周,因而,部件102e防止防护器筒151的从动销151a从凸轮槽610a脱开。因此,即使在通过掉落、冲击等施加外力时,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也很难从凸轮槽601a脱开。
在现有技术中,在第一透镜框102上没有用于分散由于掉落、冲击等而施加在防护器筒151上的外力的构造。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中,冲击接收面151f和102f设置于第一透镜框102的凸轮销102a的正上方,因而,由于掉落、冲击等的外力能够分散到防护器筒151和第一透镜框102两者。因此,能够提供很难由于掉落或冲击而损坏的镜筒。
接下来,参考图5,将说明实施方式中的包括镜筒1的摄像设备的轮廓。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摄像设备10(数字相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摄像设备10被构造成包括摄像设备主体11和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1的镜筒1。用于确定被摄体的构图的取景器物镜17、提供用于进行测光操作或测距操作的辅助光源的辅助照明单元12、频闪灯13和镜筒1(镜头设备)设置于摄像设备10的正面。另外,释放钮14、变焦开关15和电源切换钮16设置于摄像设备主体11的顶面。在实施方式中,镜筒1被构造成能够在缩回状态和伸出状态(图像拍摄状态)之间移动。
镜筒1包括凸轮筒601(凸轮环)、透镜框(第一透镜框102)和防护器筒,透镜框设置于凸轮筒601的外周以将透镜(第一透镜101)保持在离被摄体最近侧,防护器筒设置于透镜框的外周以保持透镜防护器。与第一透镜框102的凸轮销102a接合的透镜框用凸轮槽(凸轮槽601a)和与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接合的防护器筒用凸轮槽(凸轮槽601b)设置于凸轮筒601的外周面。另外,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所插入的、沿着光轴方向的切口槽(键槽102c)和在像面侧终止键槽102c的端部(部件102e)设置于第一透镜框102。也就是,第一透镜框102包括筒部(第一透镜框102的主体部)和从筒部朝向像面侧延伸的第二突出部(部件102e)。另外,第一透镜框102的部件102e以位于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径向上比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靠近外侧的位置处并且与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重叠的方式配置。也就是,部件102e和凸轮销151a在图3和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彼此重叠地配置。
优选地,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和第一透镜框102的凸轮销102a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上配置于彼此不同的相位。更优选地,防护器筒151的凸轮销151a设置于防护器筒151的薄部151e,并且第一透镜框102的部件102e在径向上与防护器筒151的薄部151e重叠地设置。更优选地,在伸出状态下接收来自防护器筒151的冲击的冲击接收面102f在第一透镜框102的凸轮销102a的被摄体侧设置于第一透镜框102。
因而,以缩短第一透镜框和凸轮环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并且即使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第一透镜框的凸轮从动件(凸轮销)和防护器筒的凸轮从动件(凸轮销)也很难从凸轮环的凸轮槽脱开的方式构造实施方式的镜筒。因此,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小型且可靠性高的镜筒和摄像设备。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当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这种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7)

1.一种镜筒,其包括:
凸轮环,其被构造成能够被转动地驱动;
透镜保持筒,其设置于所述凸轮环的外周并且被构造成保持透镜;以及
防护器筒,其被构造成保持透镜防护器,
所述镜筒的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器筒包括筒部、从该筒部朝向像面侧延伸的第一突出部和与所述凸轮环的凸轮槽接合的凸轮接合部,
所述透镜保持筒包括筒部和从该筒部朝向所述像面侧延伸的第二突出部,以及
所述透镜保持筒的第二突出部以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径向上与所述防护器筒的凸轮接合部重叠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筒设置于所述凸轮环的外周,
所述防护器筒设置于所述透镜保持筒的外周,所述凸轮接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内侧,并且
所述透镜保持筒的第二突出部以在所述径向上与所述防护器筒的凸轮接合部重叠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防护器筒的凸轮接合部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筒设置有沿着光轴方向的切口槽和在所述像面侧终止所述切口槽的端部,其中,所述防护器筒的第一突出部插入所述切口槽中,并且
所述透镜保持筒的所述端部以在所述径向上与所述防护器筒的凸轮接合部重叠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防护器筒的凸轮接合部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筒具有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相位不同的相位的凸轮接合部,
与所述透镜保持筒的凸轮接合部相接合的透镜保持筒用凸轮槽设置于所述凸轮环的外周面,并且
所述防护器筒的凸轮接合部和所述透镜保持筒的凸轮接合部在所述镜筒的周向上设置于彼此不同的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器筒的凸轮接合部和所述透镜保持筒的凸轮接合部设置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筒的冲击接收面和所述防护器筒的冲击接收面在所述镜筒的周向上设置于与所述透镜保持筒的凸轮接合部的相位相同的相位,并且
在图像拍摄状态下,所述透镜保持筒的冲击接收面和所述防护器筒的冲击接收面在从所述光轴方向观察时彼此重叠。
7.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筒。
CN201310567044.8A 2012-11-26 2013-11-14 镜筒和摄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37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7098A JP5858902B2 (ja) 2012-11-26 2012-11-26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2-257098 2012-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7957A true CN103837957A (zh) 2014-06-04
CN103837957B CN103837957B (zh) 2015-12-09

Family

ID=5077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704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37957B (zh) 2012-11-26 2013-11-14 镜筒和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28997B2 (zh)
JP (1) JP5858902B2 (zh)
CN (1) CN103837957B (zh)
BR (1) BR102013029190A2 (zh)
RU (1) RU2567437C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7978B (zh) * 2019-03-29 2021-09-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48003C1 (ru) * 2016-12-14 2018-03-21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расногорский завод им. С.А. Зверева" Объектив для изменения размеров изображения
CN110618513B (zh) * 2018-06-20 2024-07-1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718A (zh) * 2005-10-20 2007-04-25 索尼株式会社 镜筒凸轮机构及制造用于该凸轮机构的转动构件的方法
US20100020413A1 (en) * 2008-06-27 2010-01-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barrel
JP2010190986A (ja) * 2009-02-16 2010-09-02 Suwa Optronics:Kk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機器
JP2011027837A (ja) * 2009-07-22 2011-02-10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
US20110069403A1 (en) * 2009-09-18 2011-03-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lens barrel
CN102486568A (zh) * 2010-12-01 2012-06-06 索尼公司 镜筒装置和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78469C1 (ru) * 1993-12-28 1997-04-2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ЛОМО" Оправа многокомпонентного объектива
JP3215793B2 (ja) * 1996-02-21 2001-10-09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のカム構造
JP3619460B2 (ja) * 2000-02-01 2005-02-09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US6788475B2 (en) * 2001-03-22 2004-09-07 Pentax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having a lens barrier mechanism
JP2004170775A (ja) * 2002-11-21 2004-06-17 Chinontec Kk レンズバリア駆動機構
JP4050239B2 (ja) 2003-02-05 2008-02-20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の鏡筒構造
JP4159487B2 (ja) * 2003-02-13 2008-10-01 Hoya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圧縮収納構造
US20050201745A1 (en) * 2003-12-24 2005-09-15 Nikon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and camera with lens barrel
JP4722430B2 (ja) * 2004-08-20 2011-07-13 Hoya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カム機構
JP2010008746A (ja) * 2008-06-27 2010-01-14 Hoya Corp レンズ鏡筒のバリヤ機構
JP6116261B2 (ja) * 2013-01-28 2017-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バリア装置、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718A (zh) * 2005-10-20 2007-04-25 索尼株式会社 镜筒凸轮机构及制造用于该凸轮机构的转动构件的方法
US20100020413A1 (en) * 2008-06-27 2010-01-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barrel
JP2010190986A (ja) * 2009-02-16 2010-09-02 Suwa Optronics:Kk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機器
JP2011027837A (ja) * 2009-07-22 2011-02-10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
US20110069403A1 (en) * 2009-09-18 2011-03-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lens barrel
CN102486568A (zh) * 2010-12-01 2012-06-06 索尼公司 镜筒装置和成像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7978B (zh) * 2019-03-29 2021-09-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46398A1 (en) 2014-05-29
CN103837957B (zh) 2015-12-09
JP2014106264A (ja) 2014-06-09
US8928997B2 (en) 2015-01-06
JP5858902B2 (ja) 2016-02-10
RU2567437C2 (ru) 2015-11-10
RU2013152263A (ru) 2015-05-27
BR102013029190A2 (pt)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53995B1 (ko) 렌즈 장치의 초점 조정 지원 장치 및 초점 조정 방법
US10819892B2 (en) Integrated sensor and lens assembly with post-tuning optical alignment
CN102375290B (zh) 防护器装置和具有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
CN102313958B (zh) 镜头镜筒
CN101995638B (zh) 能达到更高拍摄倍率的变焦镜筒
JP3238610B2 (ja) レンズの支持構造
JP2001215390A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レンズ枠案内装置
CN103226230B (zh) 具有快门柔性电路板的镜筒和具有该镜筒的摄像设备
JP2001215385A (ja) 直進レンズのカム駆動機構
US7149039B2 (en) Lens barrel
CN102411248A (zh) 相机装置
CN103837957B (zh) 镜筒和摄像设备
CN103513393B (zh) 镜筒和摄像设备
CN102354039A (zh) 带有铝合金镜筒的单发相机镜头结构
US20110273777A1 (en) Lens barrel
US11899340B2 (en) Camera
CN109309781A (zh) 可穿戴设备
CN104516169A (zh) 光量调节设备、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04345424B (zh) 改善了耐冲击性的光学装置
CN104749737B (zh) 镜筒及具有该镜筒的摄像设备
JP3569479B2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フレキシブル基板案内装置
JP5349855B2 (ja) レンズ鏡筒
JP6084017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5676405A (zh) 镜筒和摄像设备
JP2005012334A (ja) 撮像装置及び該撮像装置を備えた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