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3785A - 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33785A CN103833785A CN201310720057.4A CN201310720057A CN103833785A CN 103833785 A CN103833785 A CN 103833785A CN 201310720057 A CN201310720057 A CN 201310720057A CN 103833785 A CN103833785 A CN 1038337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sphoric acid
- reaction
- acid ester
- synthetic method
- hydroly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由五氧化二磷和伯醇在有机溶剂中发生酯化反应,然后经水解和萃取得到磷酸酯。本发明采用五氧化二磷溶剂法制备磷酸酯,反应温和,可有效防止反应体系不均匀和局部反应过于剧烈的问题,从而避免磷酸酯焦化和碳化现象。此外,通过控制各反应条件,尤其是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产物中单双酯的比例稳定可控,重现性好,产物中单酯的含量为48-52%,适用于制备优良的防锈油。控制水解时间、水解温度、水的用量,以及使用乙醚作为萃取剂,可明显提高反应产率,产率高达80-90%。控制伯醇的投料方式也可提高产率和影响单双酯的比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酯由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与磷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制得。由于磷酸为三元酸,因此根据取代烃基数的不同,可将磷酸酯分为伯磷酸酯(磷酸一酯、烃基磷酸)、仲磷酸酯(磷酸二酯)和叔磷酸酯(磷酸三酯)。现有的合成磷酸酯的方法很多,根据磷化剂的不同可分为五氧化二磷型、三卤化磷型、三卤氧磷型、磷酸型和焦磷酸型等,但大部分只适于进行小量合成,不能放大生产,无法实现工业化。
由于磷化剂中五氧化二磷型相对廉价易得,不需要特殊设备等,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现有的五氧化二磷型通常采用无溶剂法合成,该方法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反应体系不均匀和局部反应过于剧烈的问题,易导致磷酸酯大量焦化、碳化,而产率通常只有50-60%;相同条件下,不同批次合成的磷酸酯的单双酯比例差异很大,重现性差。因此,现急需开发一种适于工业化生产,单双酯比例可控的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双酯比例可控,适于工业生产,且反应温和、产率高的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将五氧化二磷置于有机溶剂中并搅拌使其分散,然后加入伯醇并搅拌至液体由乳白色变澄清,得混合液;
所述伯醇为含有4-16个碳原子的伯醇。
所述五氧化二磷与伯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任意比;优选地,五氧化二磷与伯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9-3。
优选地,将伯醇分成若干份,并将伯醇逐份加入有机溶剂中,且两份伯醇投料的间隔为10-15min。更优选地,将伯醇分成四份。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中的任一中。所述五氧化二磷的物质的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0.1-2mol/L。
(2)酯化:将混合液加热至20-120℃,并保温反应2-4h,得反应液;优选地,将混合液加热至50-75℃,并保温反应3h。
(3)水解:向反应液中加入水得水解反应液,然后加热水解反应液使其温度高于反应液5-15℃,保温反应0.5-1h;优选地,使水解反应液的温度高于反应液10℃,水为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体积为步骤(1)中所加入的有机溶剂的体积的1-10%;
(4)分离:将水解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水或PH=8-11的弱碱溶液,并静置10min以上,然后用萃取剂萃取磷酸酯得萃取混合液,将萃取混合液中的溶剂蒸发后得终产品。所述萃取剂优选为乙醚或乙酸乙酯。优选地,所述水为去离子水,水的体积为水解反应液体积的0.2-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五氧化二磷溶剂法制备磷酸酯,反应温和,可有效防止反应体系不均匀和局部反应过于剧烈的问题,从而避免磷酸酯焦化和碳化现象。此外,通过控制各反应条件,尤其是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产物中单双酯的比例稳定可控,重现性好,产物中单酯的含量为48-52%,适用于制备优良的防锈油。控制水解时间、水解温度、水的用量,以及使用乙醚作为萃取剂,可明显提高反应产率,产率高达80-90%。控制伯醇的投料方式也可提高产率和影响单双酯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1-11
实施例1-11中的反应物和有机溶剂均相同,均为0.1mol五氧化二磷,0.2mol正辛醇和100mL甲苯。
制备方法如下:
混合:将五氧化二磷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甲苯,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使五氧化二磷充分分散;然后将正辛醇分成四份并逐份加入烧杯中(实施例11中,正辛醇一次全部加入烧杯中),两份正辛醇加入的间隔时间是10min,继续搅拌15min后,烧杯内的溶液由乳白色变澄清。
酯化:将烧杯内的溶液转移至250mL双口瓶中并将双口瓶置于油浴中,将油浴加热至一定温度,维持此温度反应一段时间。
水解:向双口瓶中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将油浴加热升高至一定温度进行水解。
分离:完成水解后将双口瓶移出油浴使水解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并静置15min以上,将双口瓶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并用萃取剂萃取三次,合并萃取剂层,使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旋干溶剂,得产品。(去离子水的体积为水解反应液体积的0.2-5倍,优选1倍)
实施例1-11的具体反应条件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12-21
实施例12-21中磷酸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混合:将五氧化二磷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mL有机溶剂,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使五氧化二磷充分分散;然后将伯醇分成四份并逐份加入烧杯中,两份伯醇加入的间隔时间是10min,继续搅拌15min后,烧杯内的溶液由乳白色变澄清。
酯化:将烧杯内的溶液转移至250mL双口瓶中并将双口瓶置于油浴中,将油浴加热至65℃(实施例20-21为75℃),维持此温度反应3h(实施例19-21的反应时间为3.5h)。
水解:向双口瓶中加入10mL去离子水(实施例19-21的去离子水为5mL),然后将油浴加热升温至75℃(实施例20-21为85℃),水解1h。
分离:完成水解后将双口瓶移出油浴使水解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实施例19-21加入pH=10的NaOH溶液)并静置15min以上,将双口瓶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并用乙醚萃取三次,合并乙醚层,使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旋干溶剂,得产品。
实施例12-21中的反应物和溶剂及其用量如下表所示:
磷化剂 | 醇 | 有机溶剂 | |
实施例12 | P2O5,0.1mol | 正辛醇,0.19mol | 甲苯,100mL |
实施例13 | P2O5,0.1mol | 正辛醇,0.21mol | 甲苯,100mL |
实施例14 | P2O5,0.1mol | 正辛醇,0.2mol | 乙酸乙酯,100mL |
实施例15 | P2O5,0.1mol | 正辛醇,0.2mol | 四氢呋喃,100mL |
实施例16 | P2O5,0.1mol | 正辛醇,0.2mol | 丙酮,100mL |
实施例17 | P2O5,0.1mol | 正辛醇,0.2mol | 乙腈,100mL |
实施例18 | P2O5,0.1mol | 正丁醇,0.2mol | 甲苯,100mL |
实施例19 | P2O5,0.1mol | 正庚醇,0.2mol | 甲苯,100mL |
实施例20 | P2O5,0.1mol | 正十二醇,0.3mol | 甲苯,100mL |
实施例21 | P2O5,0.1mol | 正十六醇,0.3mol | 甲苯,100mL |
实施例1-21所制备的磷酸酯的产率、单酯含量及产品外观如下表所示:
产率(%) | 单酯含量(%) | 产品外观 | |
实施例1 | 78 | 35 | 深黄色液体 |
实施例2 | 78 | 38 | 淡黄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3 | 85 | 48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4 | 90 | 5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5 | 60 | 65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6 | 40 | 7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7 | 67 | 50 | 淡黄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8 | 70 | 42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9 | 65 | 5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10 | 20 | 5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11 | 70 | 45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12 | 88 | 55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13 | 90 | 5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14 | 75 | 5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15 | 60 | 5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16 | 40 | 5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17 | 40 | 5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18 | 90 | 45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19 | 85 | 48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20 | 80 | 54 | 白色固体 |
实施例21 | 80 | 57 | 白色固体 |
由以上数据可知,有机溶剂对反应的产率有直接的影响,但对产物中单双酯的比例没有直接的影响,如实施例14-17,分别用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丙酮和乙腈替代甲苯,产率均明显降低,甚至用丙酮和乙腈作为酯化步骤中的反应溶剂,产率由90%降至40%,但产物中单双酯比仍然为1:1,因此反应溶剂的选用对反应产率有重要的影响。萃取剂的选择对产率的影响也很重要,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只能得到65%的产率,而以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仅得到20%的产率。
此外,酯化时间、酯化温度、水解时间、水解时水的用量,以及伯醇的投料方式都对反应产率及单双酯比例有重要影响。反应温度升高会使单酯含量明显降低,所得产物用于制备防锈液,不利于防锈液的防锈性能;反应温度过低,则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并且生成较多的单酯,如实施例6所示。反应温度还会对对产物的颜色有影响,这是因为部分有机物高温碳化,导致产品上色。
不同的直链伯醇会影响产物中单双酯的比例,当直链伯醇的烷基链较短时,如正丁醇(实施例18),会导致二酯的含量增加;相反,当烷基链过较时(正十六烷醇,实施例21),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则会倾向于多生成单酯;而且产物也随着碳链的增长由液体逐步变为固体。
实施例22
以实施例4为参照,将反应放大100倍,即将10mol,1.42Kg的五氧化二磷与20mol,2.6046kg正辛醇进行反应。
混合:将五氧化二磷置于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10L有机溶剂,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使五氧化二磷充分分散;然后将正辛醇平均分成四份并逐份加入容器中,两份正辛醇加入的间隔时间是10min,继续搅拌15min后,容器内的溶液由乳白色变澄清。
酯化:将容器内的溶液转移至双口的反应罐中并加热反应罐至65℃,维持此温度反应3h。
水解:向反应罐中加入1L去离子水,然后继续加热使反应罐升温至75℃,水解1h。
分离:完成水解后停止对反应罐加热,使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12L去离子水并静置15min以上,接着反应罐中的液体用乙醚萃取三次,合并乙醚层,并减压蒸馏,得到呈无色透明液体的磷酸酯产品,产率87%,单酯含量为50。
实施例23-27
以实施例4为参照,将反应放大10000倍,即将1000mol,142Kg的五氧化二磷与2000mol,260.46kg正辛醇进行反应,实施例23-27的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混合:将五氧化二磷置于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1000L有机溶剂,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使五氧化二磷充分分散;然后将正辛醇平均分成四份并逐份加入容器中,两份正辛醇加入的间隔时间是10min,继续搅拌15min后,容器内的溶液由乳白色变澄清。
酯化:将容器内的溶液转移至双口的反应罐中并加热反应罐至65℃,维持此温度反应3h。
水解:向反应罐中加入100L去离子水,然后继续加热使反应罐升温至75℃,水解1h。
分离:完成水解后停止对反应罐加热,使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1200L去离子水并静置15min以上,接着反应罐中的液体用乙醚萃取三次,合并乙醚层,并减压蒸馏,得磷酸酯产品。
实施例23-27所制备的磷酸酯的产率、单酯含量及产品外观如下表所示:
产率(%) | 单酯含量(%) | 产品外观 | |
实施例23 | 89 | 5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24 | 83 | 48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25 | 87 | 50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26 | 80 | 49 | 无色透明液体 |
实施例27 | 85 | 52 | 无色透明液体 |
由以上实施例22-27的实验数据可知,放大将实施例4的反应,所得产物中的单双酯比例相近,单酯含量均在48-52%之间,实验的重现性好,并且产率均在80%以上,本方法适于工业化生产,所制备的磷酸酯可用于制备优良的防锈液(用于制备防锈液的磷酸酯,其单双酯比例越接近1:1,所制备的防锈液的防锈性能就越好)。
将实施例4制备的磷酸酯配制成防锈液。
配制方法:将质量百分比为2%的磷酸酯、8%的三乙醇胺和90%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溶液呈透明澄清状,形成磷酸酯浓溶液。取质量百分比为5%的磷酸酯浓溶液与95%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防锈液。
防锈液的性能测试:
方法一:分别将表面打磨好的锌合金片和铝合金片浸入防锈液中,并置于55℃的烘箱中,24小时后观察锌合金片和铝合金片的表面是否变暗或出现锈斑。
方法二:分别将表面打磨好的锌合金片和铝合金片浸入防锈液中,浸泡十分钟后拿出并置于55℃的烘箱内,24小时后观察锌合金片和铝合金片的表面是否变暗或者出现锈斑。
测试结果:
经以上两种方法测试的锌合金片和铝合金片,24小时后,合金片表面均无任何锈斑出现,也未变暗。
测试结果表明,由实施例4合成的磷酸酯所配制成的防锈液,用于锌合金和铝合金均能体现优良的防锈性能。
根据以上配制防锈液的方法,将实施例19-27合成的磷酸酯分别配制成防锈液,并以相同的方法测试防锈液的防锈性能。24小时后,合金片表面均无任何锈斑出现,也未变暗。测试结果显示,由实施例19-27合成的磷酸酯所配制成的防锈液,用于锌合金和铝合金同样能体现优良的防锈性能。
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将五氧化二磷置于有机溶剂中并搅拌使其分散,然后加入伯醇并搅拌至液体由乳白色变澄清,得混合液;所述五氧化二磷与伯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任意比;
(2)酯化:将混合液加热至20-120℃,并保温反应2-4h,得反应液;
(3)水解:向反应液中加入水得水解反应液,然后加热水解反应液使其温度高于反应液5-15℃,保温反应0.5-1h;所述水的体积为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体积的1-10%;
(4)分离:将水解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水或pH=8-11的弱碱溶液,并静置10min以上,然后用萃取剂萃取磷酸酯得萃取混合液,将萃取混合液中的溶剂蒸发后得终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氧化二磷与伯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9-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伯醇分成若干份,逐份加入有机溶剂中,两份伯醇投料的间隔为10-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醇分成四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混合液加热至50-75℃,并保温反应3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中的任一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氧化二磷的物质的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0.1-2mol/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萃取剂为乙醚或乙酸乙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水的体积为水解反应液体积的0.2-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醇为含有4-16个碳原子数的伯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20057.4A CN103833785A (zh) | 2013-12-23 | 2013-12-23 | 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20057.4A CN103833785A (zh) | 2013-12-23 | 2013-12-23 | 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33785A true CN103833785A (zh) | 2014-06-04 |
Family
ID=5079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20057.4A Pending CN103833785A (zh) | 2013-12-23 | 2013-12-23 | 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3378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8049A (zh) * | 2018-08-20 | 2019-01-08 | 安徽嘉智信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酯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 |
US10301334B1 (en) | 2018-02-14 | 2019-05-28 | Far Eastern New Century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preparing stabilizer containing phosphate-ester |
CN113512061A (zh) * | 2021-08-24 | 2021-10-19 | 沈阳华仑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酯的制备方法 |
CN115043873A (zh) * | 2022-05-09 | 2022-09-13 | 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水溶性高级脂肪醇磷酸酯钾的制备方法 |
PL441023A1 (pl) * | 2022-04-26 | 2023-10-30 | Pcc Exol Spółka Akcyjna | Sposób wytwarzania monoestrów i diestrów kwasów fosforowych z alkoholi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06998A (zh) * | 2001-09-12 | 2003-04-02 | 张田林 | 一种软质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 |
CN102142297A (zh) * | 2010-11-04 | 2011-08-03 | 湖南博伟新材料有限公司 | 电接触保护脂的制备方法 |
CN102965149A (zh) * | 2012-12-11 | 2013-03-13 | 江苏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油溶性缓蚀剂的制备方法 |
-
2013
- 2013-12-23 CN CN201310720057.4A patent/CN10383378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06998A (zh) * | 2001-09-12 | 2003-04-02 | 张田林 | 一种软质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 |
CN102142297A (zh) * | 2010-11-04 | 2011-08-03 | 湖南博伟新材料有限公司 | 电接触保护脂的制备方法 |
CN102965149A (zh) * | 2012-12-11 | 2013-03-13 | 江苏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油溶性缓蚀剂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曲富军等: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湖北农业科学》, vol. 51, no. 18, 20 September 2012 (2012-09-20), pages 4017 - 4018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301334B1 (en) | 2018-02-14 | 2019-05-28 | Far Eastern New Century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preparing stabilizer containing phosphate-ester |
CN109158049A (zh) * | 2018-08-20 | 2019-01-08 | 安徽嘉智信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酯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 |
CN113512061A (zh) * | 2021-08-24 | 2021-10-19 | 沈阳华仑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酯的制备方法 |
PL441023A1 (pl) * | 2022-04-26 | 2023-10-30 | Pcc Exol Spółka Akcyjna | Sposób wytwarzania monoestrów i diestrów kwasów fosforowych z alkoholi |
PL246203B1 (pl) * | 2022-04-26 | 2024-12-16 | Pcc Exol Spolka Akcyjna | Sposób wytwarzania monoestrów i diestrów kwasów fosforowych z alkoholi |
CN115043873A (zh) * | 2022-05-09 | 2022-09-13 | 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水溶性高级脂肪醇磷酸酯钾的制备方法 |
CN115043873B (zh) * | 2022-05-09 | 2024-06-14 | 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水溶性高级脂肪醇磷酸酯钾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33785A (zh) | 一种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 |
CN102775441B (zh) | 草甘膦合成液连续化生产方法 | |
CN103833739A (zh) | 一种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6496264A (zh) | 一种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的连续化制备方法 | |
DE3248167C2 (zh) | ||
CN101565188B (zh) | 卤水制取硼砂的工艺 | |
CN104232300A (zh) | 一种微藻dha油脂的混合油精炼方法 | |
CN105418699A (zh) | 连续生产烷基糖苷的方法及生产装置 | |
CN103483399A (zh) | 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 |
CN102250434A (zh) | 聚氯乙烯稳定剂及其合成工艺 | |
CN110734463A (zh) | 一种双酚磷酸酯羟基铝盐成核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5860594A (zh) | 一种有机硅改性超细次磷酸铝的合成方法 | |
CN104232072B (zh) | 一种磷酸酯无水压裂液胶凝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
DE112021000998T5 (de) |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4-Cyclohexandion | |
KR20170099331A (ko) | 미세조류로부터 무촉매 에스터화반응을 이용한 바이오디젤 제조방법 | |
CH365724A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Organo-Borverbindungen | |
CN101735266A (zh) | 一种正丁基磷酸单双酯的合成方法 | |
CN109666711A (zh) | 一种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63050B (zh) | 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黄原胶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2603639A (zh) | 4-氨基安替比林油的生产方法 | |
CN106046020A (zh) | 一种通过结晶作用纯化尼莫克汀的方法 | |
CN101831514A (zh) | 一种磷酸酯皮革加脂剂的制备方法 | |
CN112299975A (zh) | 一种三氯丙酮的生产工艺 | |
CN110872319A (zh) | 一种采用树脂处理亚磷酸三乙酯中三乙胺杂质的方法 | |
CN110903691B (zh) | 一种液态酸式磷酸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