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833378B -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3378B
CN103833378B CN201410038480.0A CN201410038480A CN103833378B CN 103833378 B CN103833378 B CN 103833378B CN 201410038480 A CN201410038480 A CN 201410038480A CN 103833378 B CN103833378 B CN 103833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arbide
carbide micropowder
coupling agent
silane coupling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84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3378A (zh
Inventor
李明涛
沈春英
刘宝
郑海
杨学根
胡增涵
李家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AI ADVANCED SILICON BASED MATERIALS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AI ADVANCED SILICON BASED MATERIALS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ANYUNGANG HAILAN ABRASIV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AI ADVANCED SILICON BASED MATERIALS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ANYUNGANG HAILAN ABRASIV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HAI ADVANCED SILICON BASED MATERIALS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0384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33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3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3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3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使用两种改性剂对碳化硅微粉进行两步干法改性,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配置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和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其次将碳化硅微粉在30~70℃下预热20~60min,将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高速搅拌的碳化硅微粉中,然后在110~150℃下搅拌干燥0.5~3h;其次将预热到30~80℃的聚合物水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高速搅拌的碳化硅微粉中,然后在110~150℃下搅拌干燥0.5~3h,得到表面改性的碳化硅微粉。本发明针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能有效地解决碳化硅微粉的分散性问题,有效地提高碳化硅微粉造粒的均匀性和得粉率。

Description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表面改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陶瓷具有高温强度大、抗氧化性强、耐磨损性好、热稳定性佳、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大、硬度高以及耐化学腐蚀等优良特性。因此,已经在许多领域大显身手,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碳化硅陶瓷,制备均匀稳定分散的粉体是成功烧结的关键。但是,由于碳化硅微粉粒径小、表面能高、易引起团聚,形成二次粒子,使超细粉体的优势难以发挥,最终影响成品的优异性能。
因此,有必要对碳化硅微粉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后续的喷雾干燥中不会团聚,能够制备出粒度均匀、形状规则的颗粒。表面改性有湿法和干法两种。湿法改性存在能耗大、颗粒分散性不好,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产品稳定性差等缺点。采用干法改性碳化硅微粉,具有环保、节能、包覆均匀、生产效率高、易于连续生产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更合理,能提高碳化硅微粉在造粒过程中的分散性能的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配置两种改性剂溶液:一种是由硅烷偶联剂与乙醇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5~30%的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
其中硅烷偶联剂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另一种是由水溶性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5~30%的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
其中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聚乙烯亚胺、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2)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首先将碳化硅微粉在30~70℃下预热20~60min,将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搅拌的碳化硅微粉中,并在110~150℃下搅拌干燥0.5~3h,得到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然后将预热到30~80℃的聚合物水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搅拌的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中,在110~150℃下搅拌干燥0.5~3h,得到成品表面改性碳化硅微粉;其中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0.5~3%,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0.5~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由质量比为1~3:1~3:1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而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由质量比为1:2~4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和 γ-(2,3-环氧丙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而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由质量比为1:1~3的聚丙烯酸酯和聚乙烯亚胺混合而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1~2%,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1~2%。
本发明针对碳化硅微粉进行表面改性,能有效地解决碳化硅微粉的分散性问题,经过干法表面改性后,碳化硅微粉的分散性能大大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两步改性方法,首先用硅烷偶联剂改性,能在碳化硅粒子表面接枝有机基团,使得聚合物改性剂能更好的包覆在碳化硅表面,提高包覆的效率;
(2)后采用的改性剂为水溶性聚合物,而且采用低分子量的聚合物,不会导致粘度太大而结块,能够有效的包覆在碳化硅的表面;
(3)用聚合物对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后,可以减少造粒过程中的粘结剂等添加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
(4)采用干法改性技术具有环保、节能、包覆均匀、生产效率高、易于连续生产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其步骤如下:
(1)配置两种改性剂溶液:一种是由硅烷偶联剂与乙醇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5~30%的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
其中硅烷偶联剂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另一种是由水溶性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5~30%的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
其中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聚乙烯亚胺、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2)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首先将碳化硅微粉在30~70℃下预热20~60min,将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搅拌的碳化硅微粉中,并在110~150℃下搅拌干燥0.5~3h,得到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然后将预热到30~80℃的聚合物水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搅拌的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中,在110~150℃下搅拌干燥0.5~3h,得到成品表面改性碳化硅微粉;其中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0.5~3%,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0.5~3%。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由质量比为1~3:1~3:1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而成,优选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2:2:1。
实施例3,实施例1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由质量比为1:2~4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和 γ-(2,3-环氧丙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而成,优选质量比为1:3。
实施例4,实施例1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由质量比为1:1~3的聚丙烯酸酯和聚乙烯亚胺混合而成,优选质量比为1:2。
实施例5,实施例1-4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1~2%,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1~2%。
实施例6,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其步骤如下:
(1)配置两种改性剂溶液:一种是由硅烷偶联剂与乙醇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6%的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另一种是由水溶性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5%的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其中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
(2)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首先将碳化硅微粉在30℃下预热20min,将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高速搅拌的碳化硅微粉中,并在110℃下搅拌干燥0.5h,得到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然后将预热到30℃的聚合物水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搅拌的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中,在110℃下搅拌干燥3h,得到成品表面改性碳化硅微粉;其中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0.5%,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1%。
实施例7,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其步骤如下:
(1)配置两种改性剂溶液:一种是由硅烷偶联剂与乙醇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10%的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另一种是由水溶性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5%的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其中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
(2)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首先将碳化硅微粉在45℃下预热30min,将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高速搅拌的碳化硅微粉中,并在115℃下搅拌干燥0.5h,得到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然后将预热到50℃的聚合物水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搅拌的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中,在110℃下搅拌干燥1h,得到成品表面改性碳化硅微粉;其中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1%,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1%。
实施例8,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其步骤如下:
(1)配置两种改性剂溶液:一种是由硅烷偶联剂与乙醇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15%的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
另一种是由水溶性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5%的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其中水溶性聚合物为由质量比为1:1的聚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酰胺混合而成;
(2)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首先将碳化硅微粉在60℃下预热35min,将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高速搅拌的碳化硅微粉中,并在110℃下搅拌干燥1h,得到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然后将预热到30℃的聚合物水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搅拌的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中,在130℃下搅拌干燥3h,得到成品表面改性碳化硅微粉;其中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2%,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1.5%。
实施例9,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其步骤如下:
(1)配置两种改性剂溶液:一种是由硅烷偶联剂与乙醇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20%的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为由质量比为1:1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而成;
另一种是由水溶性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30%的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其中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烯亚胺;
(2)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首先将碳化硅微粉在70℃下预热20min,将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高速搅拌的碳化硅微粉中,并在110℃下搅拌干燥2h,得到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然后将预热到30℃的聚合物水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搅拌的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中,在110℃下搅拌干燥1h,得到成品表面改性碳化硅微粉;其中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3%,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1%。
实施例10,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其步骤如下:
(1)配置两种改性剂溶液:一种是由硅烷偶联剂与乙醇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30%的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另一种是由水溶性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5%的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其中水溶性聚合物为羧甲基纤维素;
(2)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首先将碳化硅微粉在60℃下预热20min,将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高速搅拌的碳化硅微粉中,并在150℃下搅拌干燥0.5h,得到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然后将预热到50℃的聚合物水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搅拌的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中,在110℃下搅拌干燥1h,得到成品表面改性碳化硅微粉;其中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0.5%,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3%。
Zeta电位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能对颗粒的分散稳定性有所体现。Zeta电位是反映颗粒表面胶体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近年来大家也采用Zeta电位作为评判粉体在水中分散稳定性的标准。SiC悬浮液的分散性和流动性与其Zeta电位值有很大的关系,当体系中Zeta电位绝对值高时,颗粒的双电层表现为最大排斥力,使得颗粒在体系中分散,使悬浮体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当颗粒的Zeta电位等于零时,悬浮液中的颗粒表面不带电荷,此时颗粒间的吸引力大于双电层之间的排斥力,易发生团聚而沉降。因此,悬浮液中悬浮粒子Zeta电位可以表征粒子在水中分散性能的好坏。
将实施例6、7、8、9和10改性后得到的碳化硅微粉与未加改性剂的样品进行Zeta电位比较,得到如表1中所示的结果。
表1:

Claims (1)

1.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配置两种改性剂溶液:一种是由硅烷偶联剂与乙醇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20%的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为由质量比为1:1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而成;
另一种是由水溶性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30%的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其中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烯亚胺;
(2)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首先将碳化硅微粉在70℃下预热20min,将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高速搅拌的碳化硅微粉中,并在110℃下搅拌干燥2h,得到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然后将预热到30℃的聚合物水溶液以雾状形式喷到搅拌的初步改性的碳化硅微粉中,在110℃下搅拌干燥1h,得到成品表面改性碳化硅微粉;其中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3%,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碳化硅微粉质量的1%。
CN201410038480.0A 2014-01-27 2014-01-27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 Active CN103833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8480.0A CN103833378B (zh) 2014-01-27 2014-01-27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8480.0A CN103833378B (zh) 2014-01-27 2014-01-27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3378A CN103833378A (zh) 2014-06-04
CN103833378B true CN103833378B (zh) 2015-07-08

Family

ID=5079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8480.0A Active CN103833378B (zh) 2014-01-27 2014-01-27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33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1409B (zh) * 2014-09-29 2016-08-24 平顶山易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作为有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碳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5462458A (zh) * 2015-12-02 2016-04-06 铜陵市肆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泵阀专用添加硅微粉的粉末涂料
CN106927464B (zh) * 2017-03-25 2019-01-01 郑州嘉晨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改性方法
CN106995653B (zh) * 2017-06-07 2019-11-26 蕊缨工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石墨烯的防腐耐磨涂层制备方法
CN107141842B (zh) * 2017-06-17 2018-11-06 郑州西利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碳化硅微粉分散性的方法
CN107312363A (zh) * 2017-07-14 2017-11-03 杭州智华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晶耐磨易涂覆氧化铝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8822520A (zh) * 2018-05-29 2018-11-16 项赛飞 一种汽车配件用耐高温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9271A (zh) * 2019-02-22 2019-06-25 上海蓝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改性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10744767B (zh) * 2019-09-30 2022-04-05 肇庆市端州区广德润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过塑机胶辊的制备方法
CN110980737A (zh) * 2019-12-23 2020-04-1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碳化硅微粉表面硅烷化的改性方法及改性碳化硅微粉
CN111548179A (zh) * 2020-06-16 2020-08-18 刘建恒 一种以酚醛树脂为碳源的烧结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的方法
CN111825460B (zh) * 2020-07-31 2021-07-30 贵州师范学院 一种碳化硅颗粒表面高效低成本热还原镀镍的方法
CN112226141B (zh) * 2020-09-27 2022-02-18 湘潭大学 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8021B (zh) * 2021-05-28 2023-04-14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氧树脂体系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4351A (zh) * 2001-03-08 2002-10-16 浙江大学 天然超细矿物材料的干式改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4351A (zh) * 2001-03-08 2002-10-16 浙江大学 天然超细矿物材料的干式改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武七德 等."SiC粉体的表面改性与其浆料流变性质的研究".《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2002,第1393-1397页. *
王国全.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第180-18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3378A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3378B (zh)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法
CN102343239B (zh) 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无机粒子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8309B (zh) 一种耐高温耐磨超高压绝缘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3154B (zh) 一种超疏水性表面的制备方法
CN102993749B (zh) 一种纳米Al2O3复合的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
CN101255299B (zh) 一种环保耐热丙烯酸树脂绝缘涂料
CN107954429A (zh) 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隔热涂料中的应用
CN103756541A (zh) 一种透明超疏水性木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9036B (zh) 一种水性透明超双疏纳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88560A (zh) 一种Al/MoO3纳米铝热剂含能膜的制备方法
CN101745369A (zh) 超高效液相色谱用球形硅胶填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36178B (zh) 一种改性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07381579A (zh)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球形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3146235A (zh) 一种纳米金属防腐涂层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724732A (zh) 一种石墨烯包覆氧化镁的方法
CN113213489B (zh) 一种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0500A (zh) 一种热喷涂抗裂纹扩展氧化铝陶瓷复合涂层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4485191A (zh) 一种磁性中空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7530A (zh) 一种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2692276B (zh) 一种铁基抗氧化磁性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5759B (zh) 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
CN106756188B (zh) 一种孔结构均匀的泡沫铝制备方法
CN102219534A (zh) 一种制备纳米氧化物浆体的方法
CN111018552A (zh) 一种高度均一性纳米微孔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0669A (zh) 纳米氢氧化钙/六方氮化硼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30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B, No. 38 Guangming Road, Donghai Coun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2000

Patentee after: DONGHAI ADVANCED SILICON BASED MATERIALS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 Guangming Road, Niushan Street, Donghai County,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22300

Patentee before: LIANYUNGANG HAILAN ABRASIV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DONGHAI ADVANCED SILICON BASED MATERIALS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