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8411B - 调度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调度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28411B CN103828411B CN201280018088.9A CN201280018088A CN103828411B CN 103828411 B CN103828411 B CN 103828411B CN 201280018088 A CN201280018088 A CN 201280018088A CN 103828411 B CN103828411 B CN 1038284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harq
- mac
- queue
- up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调度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站根据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所述基站将所述HARQ参数发送给所述UE;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发送的BSR;所述基站根据所述BSR为所述UE分配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并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动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UE可以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来发送BSR,基站根据BSR为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UE根据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上行传输数据,从而减小系统开销,提高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的用户平面(User Plane,UP)协议栈的示意图。
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主要负责头压缩,加/解密,完整性保护,PDCP序号(Sequence Number,SN)维护,按序递交等功能。
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主要负责通过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机制进行数据错误检测,重排序,数据的串接、分段及重分段,副本检测等功能。
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主要负责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映射,逻辑信道优先化(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LCP)过程,通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进行错误检测,调度信息报告等功能。
而随着移动应用的不断增多,出现了很多以小包为主的移动业务。对于这样的小包,上述的协议架构存在如下问题:
在现有架构中,对于进入LTE RAN的数据包,首先在PDCP增加了一个7或12比特的PDCP SN,之后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进入RLC后经过级联或分段,在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下每个RLC PDU又增加了一个5或12比特的RLCSN,而在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下每个RLC PDU又增加了一个12比特的RLC SN。这样对于一个小包来说,资源利用率明显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可以按照优化的协议栈,降低协议栈的复杂度、减小开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用户设备UE配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参数;
所述基站将所述HARQ参数发送给所述UE;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BSR为所述UE分配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并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
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向所述基站发送BSR;
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
所述UE根据所述指示确定被调度的队列,调度所述队列中的上行传输数据;
所述UE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传输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配置单元、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和分配单元;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参数并发送给所述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HARQ参数发送给所述UE;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并发送给所述分配单元;
所述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BSR为所述UE分配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并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UE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调度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并发送给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HARQ参数向所述基站发送BSR;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并发送给所述调度单元;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确定被调度的队列,调度所述队列中的上行传输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传输数据。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系统,所述调度系统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物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
所述基站将所述HARQ参数发送给所述UE;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发送的BSR;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BSR为所述UE分配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并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系统,所述调度系统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物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
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向所述基站发送BSR;
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
所述UE根据所述指示确定被调度的队列,调度所述队列中的上行传输数据;
所述UE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传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动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UE可以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来发送BSR,基站根据BSR为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UE根据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上行传输数据,从而减小系统开销,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LTE RAN的UP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四中简化后的LTE RAN UP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四中简化后的LTE RAN CP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四中简化后的MAC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之一;
图9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之二;
图10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五中简化后的LTE RAN UP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五中简化后的LTE RAN CP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五中简化后的MAC层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六的RLC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六中简化后的LTE RAN UP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六中简化后的LTE RAN CP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六中简化后的MAC层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七中简化后的LTE RAN UP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七中简化后的LTE RAN CP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UE切换的流程图;
图22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调度系统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调度系统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了保证部分业务在LTE系统中的完全无损传输,MAC层与RLC层中都包含错误检测过程,其中MAC层使用的是HARQ协议而RLC层使用的是ARQ协议。而由于HARQ协议的使用,ARQ协议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但其实现复杂度及所产生的开销却给系统带来很大的影响。而通过增加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也可以逼近部分业务无损传输的目的。但由于不同业务对可靠传输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是不同的,而目前统一的HARQ重传次数无法对不同业务的QoS要求进行区分对待。
图2是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是基站侧的调度方法,包括:
步骤11,基站根据QoS要求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配置HARQ参数;
上述QoS要求可以由基站从该用户设备所属核心网获得。QoS的重要指标是可靠性要求,当可靠性要求大的时候,需要的HARQ最大重传次数就比较大;相反,当可靠性要求小的时候,需要的HARQ最大重传次数就比较小;
所以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具体有三种方式:
第一,利用UE的队列,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配置HARQ参数;UE的队列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具有多个UE的队列的时候,对于每一个队列,基站分别配置HARQ参数,当然有可能有些队列的HARQ参数相同。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第二,利用UE的队列组,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组配置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UE的队列组同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队列组的分配原则可以是将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同的所有队列划分为一个队列组,基站为该队列组分配一个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上行HARQ进程号。
第三,利用UE的上行HARQ进程,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
步骤12,基站将HARQ参数发送给UE;
步骤13,基站接收UE根据HARQ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Report,BSR);
另外,可选的,基站首先向UE发送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触发UE发送BSR。
具体的,基站接收UE根据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发送的BSR。
步骤14,基站根据BSR为UE分配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并将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UE;
具体的,根据上述步骤10中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的三种情况,基站将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UE也有对应的三种方式。
第一,利用UE的队列,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第二,利用UE的队列组,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第三,利用UE的上行HARQ进程,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通知UE为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PDCCH指示里具有两种信息,第一个是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第二个是为哪个UE的队列/组或者上行HARQ进程分配的该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这样UE的队列/组或者上行HARQ进程中的UE就知道为自身分配了哪个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步骤15,基站接收UE通过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
具体的,上行传输数据可以是加密后的MAC PDU;步骤15具体是基站的MAC层接收UE通过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加密后的MAC PDU。
可选的,本实施例在步骤15以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15a1,基站的MAC层对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MAC PDU;
步骤15b1,对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具体的,根据MAC SN、重排序定时器和重排序窗口对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
步骤15c1,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然后进行SDU重组生成MACSDU;
步骤15d1,将MAC SDU发送给基站的非接入层。
可选的,本实施例在步骤15以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15a2,基站的MAC层对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MAC PDU;
步骤15b2,对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具体地,根据MAC SN、重排序定时器和重排序窗口对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
步骤15c2,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得到MAC SDU,MAC SDU由RLCPDU组成,根据MAC头中携带的所述RLC PDU的队列号指示发送给基站的RLC层的接收RLC实体(例如:O_UM-RLC实体);
步骤15a2,接收RLC实体将RLC PDU去除RLC头(RLC Header)处理,然后进行拆分或组装处理,还原为RLC SDU;
步骤15d2,将RLC SDU送给基站的PDCP层。
另外,该实施例中,当UE从上述基站(即:源基站)向目标基站进行切换的时候,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步骤a1,当UE从该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时,该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上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和下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
步骤a2,UE接入目标基站后,目标基站接收UE报告的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步骤a3,目标基站向UE发送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步骤a4,目标基站根据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UE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同步。
具体的,上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包括:上行HARQ进程号、上行媒体接入控制序号MAC SN和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对应的传输数据块TB大小;下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包括:下行HARQ进程号和下行MAC SN;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包括:上行HARQ进程号、MAC SN和ACK/NACK;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包括:下行HARQ进程号、MAC SN和ACK/NACK。
图3是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是UE侧的调度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
QoS的重要指标是可靠性要求,当可靠性要求大的时候,需要的HARQ最大重传次数就比较大;相反,当可靠性要求小的时候,需要的HARQ最大重传次数就比较小;
所以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具体有三种方式:
第一,利用UE的队列,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配置HARQ参数;UE的队列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具有多个UE的队列的时候,对于每一个队列,基站分别配置HARQ参数,当然有可能有些队列的HARQ参数相同。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第二,利用UE的队列组,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组配置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UE的队列组同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队列组的分配原则可以是将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同的所有队列划分为一个队列组,基站为该队列组分配一个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上行HARQ进程号。
第三,利用UE的上行HARQ进程,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
步骤22,UE根据HARQ参数向基站发送BSR;
可选的,UE先接收基站发送的MAC CE来触发UE发送BSR。
具体的,UE根据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向基站发送的BSR。
步骤23,UE接收基站调度的为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
具体的,根据上述步骤21中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的三种情况,基站将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UE也有对应的三种方式。
第一,利用UE的队列,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第二,利用UE的队列组,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第三,利用UE的上行HARQ进程,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通知UE为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PDCCH指示里具有两种信息,第一个是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第二个是为哪个UE的队列/组或者上行HARQ进程分配的该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这样UE的队列/组或者上行HARQ进程中的UE就知道为自身分配了哪个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步骤24,UE根据指示确定被调度的队列,调度队列中的上行传输数据;
步骤25,UE利用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上行传输数据。
具体的,上行数据可以为加密后的MAC PDU,步骤25具体为UE的MAC层利用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加密后的MAC PDU。
可选的,本实施例步骤25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5a1,UE的MAC层对从非接入层接收的用户平面数据进行头压缩处理,并将头压缩后的数据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或者UE的MAC层从UE的PDCP实体接收PDCPPDU并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PDCP与队列相对应;
步骤25b1,UE的MAC层根据调度操作,确定相应队列中被调度的队列和该队列相应的数据量,并根据数据量对队列中的数据进行级联或分段处理;
步骤25c1,将级联或分段处理后的数据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加密后的MAC PDU。
具体的,UE的MAC层将对级联或分段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复用,封装为MAC PDU;MACPDU包括MAC头和MAC SN,MAC SN与上行HARQ进程绑定。
可选的,在协议中缺省配置MAC CE,或者由基站配置所对应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MAC CE与HARQ最大传输次数相同或大于的队列中的数据复用传输。当当MAC CE复用在HARQ最大传输次数小于自身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的传输资源上时,如果达到对应的传输次数时没有传输成功,则UE重新生成MAC CE,重新传输MAC CE;MAC CE不限定HARQ最大传输次数,当MAC CE在达到其所在传输资源对应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后仍没有传输成功,则UE重新生成该MAC CE,重新传输MAC CE。
可选的,本实施例步骤25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5a2,UE的RLC层的发送RLC实体(例如发送O_UM-RLC实体)接收PDCP层发送的数据包;
步骤25b2,将数据包组装MAC层指示大小的MAC数据包;
步骤25c2,为MAC数据包封装RLC头,从而组成RLC PDU发送给UE的MAC层;
步骤25d2,UE的MAC层将RLC PDU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加密后的MACPDU。具体的UE的MAC层将RLC PDU进行复用,封装为MAC PDU;MAC PDU包括MAC头和MAC SN,MAC SN与上行HARQ进程绑定。
另外,该实施例中,当UE从上述基站(即:源基站)向目标基站进行切换的时候,包括:
步骤b1,UE从该基站发生切换,接入目标基站后,向目标基站报告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步骤b2,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步骤b3,UE根据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目标基站进行上行HARQ进程的同步。
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包括:上行HARQ进程号、MAC SN和ACK/NACK;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包括:下行HARQ进程号、MAC SN和ACK/NACK。
图4是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一种基于队列(Queue)的调度机制,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101,基站基站根据QoS的要求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配置不同的HARQ参数;
具体地,配置不同的HARQ参数可以是基于UE队列的,也可以是基于上行HARQ进程的,还可以是基于队列组的。
如果配置是基于UE的队列的,则基站为UE的每个待建立或已建立的队列配置一个HARQ最大传输次数,所述UE的待建立或已建立的队列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选的,还可以包括该队列可以使用的一个或多个上行HARQ进程号。
如果配置是基于上行HARQ进程的,则基站为UE的每个上行HARQ进程配置一个HARQ最大重传次数,以及一个或多个使用该进程的UE的队列号,或者一个或多个队列组号。所述UE的上行HARQ进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如果配置是基于队列组的,则基站为UE的每个队列组配置一个HARQ最大传输次数。队列组为所配置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相同的队列的组合或者使用相同上行HARQ进程号的队列的组合,队列组由基站进行配置,明确指示不同队列组中包括的队列,所述UE的队列组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选的,还可以包括该队列组可以使用的一个或多个上行HARQ进程号。
其中,所述上行HARQ进程号为上行HARQ进程的编号或标识,所述队列号为队列的编号或标识,所述队列组号为队列组的编号或标识。
所述UE的队列可以为UE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则所述的UE的队列号为UE RB标识号(Identity,ID);还可以为通过其他方式分类的UE的不同业务流,如通过不同的互联网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或不同的IP五元组划分的不同的IP数据流。
所述队列组可以为UE的逻辑信道组(Logical Channel Group,LCG),所述逻辑信道组由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组成,所述逻辑信道与所述UE的队列一一对应。
步骤102,当UE的BSR被触发,UE准备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Report,BSR)。
具体地,如果当前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有上行传输资源,则UE直接使用该上行传输资源发送BSR;否则,UE触发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请求基站为其分配发送BSR的资源。
所述BSR由于报告UE当前的缓存情况,其中可以以UE的队列为单位,也可以以队列组为单位进行报告,还可以在一个BSR中既包括以队列为单位的报告,也包括以队列组为单位的报告。
其中,所述队列组中包括的队列必须是其对应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相同或可以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相同的队列。
可选的,BSR中还可以以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为单位报告,也可以以逻辑信道组(Logical Channel Group,LCG)为单位进行报告,还可以既已LCH为单位又以LCG为单位进行报告。
可选的,基站可以通过显示的信令触发UE的BSR。具体地,基站向UE发送一个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触发其BSR,并同时为UE分配传输BSR的资源,保证UE BSR的发送。所述MAC CE可以是一个新设计的MAC CE,也可以是通过在现有MAC CE中增加新的参数域来实现。
步骤103,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BSR后,为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并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调度给UE。
具体地,在PDCCH指示中,基站可以通过携带一个或多个队列号来指示UE该上行传输资源可以分配给哪个或者哪些队列,也可以通过携带一个上行HARQ进程号来指示UE该上行传输资源可以分配给哪个或者哪些队列,还可以通过携带一个或多个队列组号来指示UE该上行传输资源可以分配给哪个或者哪些队列。
可选的,所述上行HARQ进程号还可以通过隐式的方式指示给UE。例如,基站为UE配置TTI与上行HARQ进程号的对应关系,当UE收到所述PDCCH指示后,可以根据当前的TTI确定PDCCH指示中隐式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号。具体的,基站也可以配置10*SFN+sub-frame modtotal HARQ number作为当前TTI所使用的进程号,其中,总的进程数可以是协议固定,也可以是基站配置。
可选的,基站在调度不同队列数据时,可以根据QoS要求,调整目标误块率(BlockError Rate,BLER)
步骤104,UE接收基站发送的PDCCH指示,确定所述PDCCH指示中被调度的一个或多个队列,调度所述一个或多个队列中的数据,使用该上行传输资源发送被调度的上行数据。
具体地,所述确定被调度的一个或多个队列的方法包括:
如果所述PDCCH指示中,携带一个或多个队列号,则UE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队列号确定可以被调度的一个或多个队列。
如果所述PDCCH指示中,显式或隐式携带上行HARQ进程号,如果基站为UE配置了不同队列或队列组可以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则UE通过所述PDCCH指示中携带的上行HARQ进程号确定可以被调度的一个或多个队列;如果基站为UE直接配置了可以使用该进程的一个或多个队列/队列组,则UE可以直接确定被调度的一个或多个队列。
如果所述PDCCH指示中,携带一个或多个队列组号,则UE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队列组号确定可以被调度的一个或多个队列。
具体地,所述调度一个或多个队列中的数据的方法包括:
当UE确定可以被调度的一个或多个队列后,根据调度算法对不同队列的数据进行调度,确定各队列中被调度的数据量。所述调度算法可以是现有的逻辑信道优先化(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LCP)过程应用于被调度胡一个或多个队列,也可以是正比公平等调度算法。
对于MAC CE,可以在协议中缺省配置,或者通过基站配置的方法配置其所对应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MAC CE可以与自己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相同的队列中的数据复用传输。可选的,为了避免过多的填充(padding),当所分配的传输资源较大时,如果需要发送的MAC CE不能占满整个传输资源时,MAC CE也可以与HARQ最大传输次数大于自己的队列中的数据复用。
由于通常MAC CE的优先级比数据的优化级高,所以如果基站当前调度的队列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小于MAC CE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按照上面的准则,MAC CE就不能复用在该传输资源上。
基于此,可以引入MAC CE重传的机制:即MAC CE总是基于自己的优先级,在传输资源上复用传输,当MAC CE复用在HARQ最大传输次数小于自己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的传输资源上时,如果达到对应的传输次数还没有成功,则UE重新生成该MAC CE,重新进行传输。进一步的,MAC CE可以不限定HARQ最大传输次数,只要该MAC CE在达到其所在传输资源对应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后仍没有传输成功,则UE重新生成该MAC CE,重新进行传输。上述重新生成MAC CE的方法包括:重新触发MAC CE,之后当有上行传输资源时,重新生成该MAC CE;或者,在该MAC CE成功发送之前,一直保持触发状态,从而在发现该MAC CE传输失败后,当有上行传输资源时,重新生成该MAC CE。
步骤105,基站接收UE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判断数据的正确性,并将判决结果反馈给UE。
具体地,基站在进行HARQ反馈时,可以向UE指明该反馈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号,也可以通过上行同步HARQ的特性通过时序关系隐式指示该HARQ反馈对应的进程号。如果该HARQ反馈为NACK时,并且如果基站希望UE进行自适应重传,基站通过PDCCH调度指示UE进行自适应重传,该重传PDCCH中可以显式的携带待重传的上行HARQ进程号,也可以通过上行同步HARQ的特性通过时序关系隐式指示该上行HARQ进程号。
步骤106,UE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HARQ反馈后,根据反馈结果判断执行相应处理。
具体的,UE接收HARQ反馈,确定该反馈所述的上行HARQ进程号:如果UE接收到的HARQ反馈中没有显示的上行HARQ进程号,UE根据上行同步HARQ特性通过时序关系自己判断该HARQ反馈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号。
如果该反馈为NACK,并且没有PDCCH重传指示,则UE执行非自适应重传;如果UE接收到PDCCH重传指示,则UE确定该PDCCH重传指示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号:如果UE接收到的PDCCH重传指示中没有显示的上行HARQ进程号,UE根据上行同步HARQ特性通过时序关系自己判断该PDCCH重传指示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号,并根据该重传指示进行自适应重传。
可选的,如果UE判断该进程的传输次数已经达到HARQ最大传输次数,对于某些被配置为无损传输的队列/上行HARQ进程/队列组,UE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HARQ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执行RRC连接重建过程。
由于调度方法实施例三中实施了基于QoS的HARQ传输方法,即对不同QoS要求的队列配置不同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进一步提升了对可靠性要求高的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可以取消RLC层的ARQ功能。而对于目前RLC层的重排序(reordering)功能,由于是因为HARQ重传才会导致的数据包乱序问题,为了保证协议层划分的关联性,可以将该功能移至MAC层实现。这样,RLC层仅余级联/分段功能,为了降低协议处理复杂度,简化协议设计,同时可以将该功能移至MAC层。
而对于PDCP层,为了进行加密及完整性保护,需要增加PDCP序号(SequenceNumber,SN),多层的SN对于小包而言开销较大,传输效率低下。为了执行重排序功能,MAC层需要对MAC PDU增加一个SN,而如果能借用该SN同时实现加密及完整性保护功能,则将节省PDCP SN。此外,由于一个MACPDU中可能是复用了多个队列的数据,则通过在MAC PDU中增加SN的方法从节省SN开销的角度说必然优于现有技术中通过RLC SN实现重排序的方法。因此,可以将PDCP层的加密及完整性功能移至MAC层。这样,PDCP层仅余头压缩功能,同理,为了降低协议处理复杂度,简化协议设计,同时可以将该功能移至MAC层。
图5和图6分别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二中简化后的LTE RAN UP及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CP)协议栈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二中简化后的MAC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之一,根据图7所示的MAC结构图,以上行数据发送为例,用户平面数据专用业务信道(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DTCH)处理过程,也就是UE向基站发送上行传输数据的过程如下:
步骤201,UE的MAC层对从上层接收的用户平面数据进行头压缩(HeaderCompression)处理(如果配置),并将头压缩后的数据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
具体的,UE的队列与逻辑信道LCH(DTCH)一一对应。
步骤202,UE的MAC层根据调度(Scheduling)操作,确定被调度的队列及相应的数据量,并根据该数据量对该队列中的数据执行级联或分段(Segmentation&Concatenation)操作。
步骤203,如果被调度的队列大于一个,则需要执行复用(Multiplexing)操作。
可选的,如果基站将队列与上行HARQ进程配置为一一对应,并在PDCCH调度指示中显式或隐式的指明上行HARQ进程号,则在一次传输中不会复用多个队列的数据。
UE将被调度队列中处理后的分段或级联数据进行复用,封装为一个MAC PDU,增加MAC SN及相应的MAC header,该MAC SN为MAC header中的一部分。并将MAC SN与该上行HARQ进程绑定。
步骤204,UE MAC对MAC PDU执行加密操作后经物理层(PHY)进行发送。
步骤205,基站MAC接收MAC PDU并进行解密处理。
步骤206,基站MAC对解密后的MAC PDU进行重排序(Reordering)操作。
具体的,重排序操作主要依靠MAC SN,重排序定时器及重排序窗口来实现。
步骤207,基站MAC对经过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处理,去掉MAC Header,执行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重组操作(SDU reassembly)。
步骤208,基站MAC将重组后的SDU递交给上层非接触层。
图9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之二。根据图7所示的MAC结构图,以上行数据发送为例,控制平面数据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处理过程具体,也就是UE向基站发送上行传输数据的另一种过程如下:
步骤301,UE对从RRC接收到的控制平面数据进行编号(Sequence Numbering)及完整性保护(Integrity Protection)操作,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
具体的,UE的队列与逻辑信道LCH(DCCH)一一对应。
步骤302,UE根据调度操作,确定被调度的队列及相应的数据量,并根据该数据量对该队列中的数据执行级联或分段操作。
步骤303,如果被调度的队列大于一个,则需要执行复用操作。
可选的,如果基站将队列与上行HARQ进程配置为一一对应,并在PDCCH调度指示中显式或隐式的指明上行HARQ进程号,则在一次传输中不会复用多个队列的数据。
UE将被调度队列中处理后的分段或级联数据进行复用,封装为一个MAC PDU,增加MAC SN及相应的MAC header,该MAC SN为MAC header中的一部分。并将MAC SN与该上行HARQ进程绑定。
步骤304,UE MAC对MAC PDU执行加密操作后经物理层进行发送。
步骤305,基站MAC接收UE发送的数据,并进行解密。
步骤306,基站MAC对解密后的MAC PDU进行重排序操作。
具体的,重排序操作主要依靠MAC SN,重排序定时器及重排序窗口来实现。
步骤307,基站MAC对经过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处理,去掉MAC Header,执行SDU重组操作。
步骤308,基站MAC将重组后的SDU递交给上层。
另外,根据调度操作,用户平面数据与控制平面数据也可以进行复用。
由于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四中实施了基于QoS的HARQ传输方法,即对不同QoS要求的队列配置不同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进一步提升了对可靠性要求高的RB的可靠性,因此可以取消RLC层的ARQ功能,简化RLC协议。此外,由于HARQ重传而导致的乱序问题,需要引入重排序功能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排序,并保证数据的按序递交。在现有LTE协议中,该功能在RLC层实现,但由于该功能是由于HARQ而引入的,为了保证协议层划分的相关性,将RLC层的重排序功能移至MAC层实现。由于ARQ及重排序功能都从RLC层移除,也无需在RL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中添加RLC SN。这样,RLC层仅余级联/分段功能,为了降低协议处理复杂度,简化协议设计,同时可以将该功能移至MAC层。
图10和图11分别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五中简化后的LTE RAN UP及CP协议栈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三中简化后的MAC层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根据图12所示的MAC结构图,以上行数据发送为例,数据处理流程,也就是UE向基站发送上行传输数据的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401,UE的MAC层从不同的UE PDCP实体接收PDCP PDU并存储到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
具体的,PDCP实体与队列一一对应,并与逻辑信道LCH(DTCH或DCCH)一一对应。
步骤402,UE的MAC层根据调度操作,确定被调度的队列及相应的数据量,并根据该数据量对该队列中的数据执行级联或分段操作。
步骤403,如果被调度的队列大于一个,则需要执行复用操作。
可选的,如果基站将队列与上行HARQ进程配置为一一对应,并在PDCCH调度指示中显式或隐式的指明上行HARQ进程号,则在一次传输中不会复用多个队列的数据。
UE将被调度队列中处理后的分段或级联数据进行复用,封装为一个MAC PDU,增加MAC SN及相应的MAC header,该MAC SN为MAC header中的一部分。并将MAC SN与该上行HARQ进程绑定。
步骤404,UE的MAC层对MAC PDU执行加密操作后经物理层进行发送。
步骤405,基站MAC接收UE发送的MAC PDU并进行解密处理。
步骤406,基站MAC对解密后的MAC PDU进行重排序操作。
具体的,重排序操作主要依靠MAC SN,重排序定时器及重排序窗口来实现。
步骤407,基站MAC对经过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处理,去掉MAC Header,执行SDU重组操作。
步骤408,基站MAC将重组后的不同队列的SDU递交给不同的PDCP实体。
由于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五中实施了基于QoS的HARQ传输方法,即对不同QoS要求的队列配置不同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进一步提升了对可靠性要求高的RB的可靠性,因此可以取消RLC层的ARQ功能,简化RLC协议。此外,由于HARQ重传而导致的乱序问题,需要引入重排序功能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排序,并保证数据的按序递交。在现有LTE协议中,该功能在RLC层实现,但由于该功能是由于HARQ而引入的,为了保证协议层划分的相关性,将RLC层的重排序功能移至MAC层实现。由于ARQ及重排序功能都从RLC层移除,也无需在RLCPDU中添加RLC SN。
则RLC层包括两种模式数据传输机制:
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TM)依旧保留RLC层的TM传输模式;优化的非确认模式(Optimized Unacknowledged Mode,O_UM)则是一种优化的UM传输模式。
图14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六的RLC结构图。需要说明的是,一个O_UM实体负责处理一个队列中的数据,即O_UM实体与队列一一对应。
图15和图16分别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六中简化后的LTE RAN UP及CP协议栈的示意图。而图17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四中简化后的MAC层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根据图14所示的RLC结构图与图17所示的MAC结构图,以上行数据发送为例,数据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501,UE的RLC层的发送RLC实体接收上层(PDCP层)发送的数据包,并将其存储在发送缓存中。
具体的,RLC实体与队列一一对应。
步骤502,组装一个下层(MAC层)指示大小的数据包(大小包含RLC头)。
具体的,经过MAC层的调度操作,确定被调度的队列及相应的数据量,并根据该数据量,发送RLC实体可以对多个RLC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进行级联,也可以对一个RLC SDU进行分割。
步骤503,封装RLC头,组成RLC PDU,并发送给UE的MAC层。
该RLC头中具体包括级联和/或分段指示,而不包括RLC SN。
步骤504,如果被调度的队列大于一个,则UE的MAC层需要执行复用操作。
可选的,如果基站将队列与上行HARQ进程配置为一一对应,并在PDCCH调度指示中显式或隐式的指明上行HARQ进程号,则在一次传输中不会复用多个队列的数据。
UE将被调度队列中处理后的分段或级联数据进行复用,封装为一个MAC PDU,增加MAC SN及相应的MAC header,该MAC SN为MAC header中的一部分。并将MAC SN与该上行HARQ进程绑定。
步骤505,UE的MAC层对MAC PDU执行加密操作后经物理层进行发送。
步骤506,基站的MAC层接收UE发送的MAC PDU并解密。
步骤507,基站的MAC层对解密后的MAC PDU进行重排序操作。
具体的,重排序操作主要依靠MAC SN,重排序定时器及重排序窗口来实现。
步骤508,基站的MAC层对经过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处理,去掉MAC Header,还原为不同的MAC SDU,并根据MAC头中携带的所述RLC PDU的队列号指示分别递交给基站的RLC层相应的接收RLC实体。
步骤509,接收RLC实体从下层(MAC层)接收到RLC PDU,去除RLC Header。
步骤510,对该RLC PDU进行拆分或组装操作,还原RLC SDU,即PDCP PDU,并将PDCPPDU递交给上层(PDCP层)。
由于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六中实施了基于QoS的HARQ传输方法,即对不同QoS要求的队列配置不同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进一步提升了对可靠性要求高的RB的可靠性,因此可以取消RLC层的ARQ功能,简化RLC协议。
则RLC层仅包括两种模式数据传输机制:
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TM)即RLC层的TM传输模式;优化的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即RLC层的UM传输模式。
图19和图20分别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七中简化后的LTE RAN UP及CP协议栈的示意图。
由于在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一中取消了ARQ操作,在切换时需要进行无损传输处理,图21为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UE切换的流程图,也就是在本发明调度方法实施例一之前还包括UE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切换的过程,如下步骤所示:
步骤601,在切换准备阶段,源基站分别将上行HARQ进程中的相关信息和下行HARQ进程中的相关信息传输给目标基站。
具体地,所述上行HARQ进程中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上行HARQ进程号、上行MACSN、MAC PDU所对应的传输数据块(Transmission Block,TB)大小;所述下行HARQ进程中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下行HARQ进程号、下行MAC SN。
步骤602,UE成功接入目标基站后,通过MAC CE,向目标基站报告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目标基站向UE反馈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具体地,所述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下行HARQ进程号、MAC SN和ACK/NACK;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上行HARQ进程号、MAC SN和ACK/NACK。
步骤603,UE与目标基站根据各自接收到的状态信息,分别进行上行和下行HARQ进程的同步,继续上、下行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度方法可以简化协议栈,降低协议栈的复杂度、减小开销,提高处理效率和提升传输效率。
上述为本发明调度方法的实施例,下述为本发明调度装置实施例。
图22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基站包括:配置单元10、发送单元11、接收单元12和分配单元13。
配置单元10用于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参数并发送给发送单元11;发送单元11用于将HARQ参数发送给UE;接收单元12用于接收UE根据HARQ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并发送给分配单元13;分配单元13用于根据BSR为UE分配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并将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UE。
具体的,配置单元10可以用于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配置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分配单元13具体用于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或者,配置单元10可以用于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组配置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分配单元13具体用于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或者,配置单元10可以用于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分配单元13具体用于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队列组中的队列所对应的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同,或者队列组中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相同。接收单元12可以用于接收UE根据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发送的BSR。
发送单元12还可以用于当UE从上述基站(即: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时,向目标基站发送上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和下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UE接入目标基站后,目标基站接收UE报告的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向UE发送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根据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UE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同步。
接收单元12还可以用于接收UE通过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
可选的,上行传输数据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接收单元12具体用于利用基站的MAC层接收UE通过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加密后的MAC PDU。基站的MAC层用于对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MAC PDU,对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然后进行SDU重组生成MAC SDU,将MAC SDU发送给基站的非接入层。
可选的,上行传输数据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接收单元12具体用于利用基站的MAC层接收UE通过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加密后的MAC PDU。述基站的MAC层用于对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MAC PDU,对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得到MAC SDU,其中,MAC SDU由RLC PDU组成,基站的MAC层根据MAC头中携带的RLC PDU的队列号指示将上述RLC PDU发送给基站的RLC层的接收RLC实体;接收RLC实体用于将RLC PDU进行去除RLC Header处理,然后进行拆分或组装处理,还原为RLC SDU,将RLC SDU送给基站的PDCP层。
图23为本发明用户设备UE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包括:接收单元21、发送单元22和调度单元23。
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并发送给发送单元22;发送单元22用于根据HARQ参数向基站发送BSR;接收单元21还用于接收基站调度的为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并发送给调度单元23;调度单元23用于根据指示确定被调度的队列,调度队列中的上行传输数据,并发送给发送单元22;
具体的,接收单元21可以用于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配置的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接收单元21具体用于接收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或者,接收单元21可以用于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组配置的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接收单元21具体用于接收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或者,接收单元21可以用于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的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接收单元21具体用于接收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队列组中的队列所对应的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同,或者队列组中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相同。发送单元22可以用于根据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向基站发送的BSR。
再如图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同步单元24。发送单元22还可以用于当UE从上述基站发生切换,接入目标基站后,向目标基站报告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当UE从基站发生切换,接入目标基站后,向目标基站报告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接收单元21还可以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并发送给同步单元;同步单元24根据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目标基站进行上行HARQ进程的同步。
发送单元22还用于利用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上行传输数据。
可选的,上行数据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发送单元22具体可以用于利用UE的MAC层通过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加密后的MAC PDU;UE的MAC层用于对从非接入层接收的用户平面数据进行头压缩处理,并将头压缩后的数据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或者从UE的PDCP实体接收PDCP PDU并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UE的MAC层根据调度操作,确定相应队列中被调度的队列和该队列相应的数据量,并根据数据量对队列中的数据进行级联或分段处理;将级联或分段处理后的数据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加密后的MAC PDU。
或者,上行数据包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发送单元22具体用于利用UE的MAC层根据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加密后的MAC PDU。UE的RLC层的发送RLC实体接收PDCP层发送的数据包,将数据包组装MAC层指示大小的MAC数据包,为MAC数据包封装RLC头,从而组成RLC PDU发送给UE的MAC层;UE的MAC层用于将RLC PDU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加密MACPDU。
本发明实施例的UE利用简化的协议栈,降低协议栈的复杂度、减小开销,提高处理效率和提升传输效率。
图24为本发明调度系统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包括网络接口31、处理器32、存储器33。系统总线34用于连接网络接口31、处理器32和存储器33。
网络接口31用于与UE通信。存储器3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存储器33中具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各种功能模块;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这些软件组件被加载到存储器33中,然后被处理器32访问并执行如下指令:
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
基站将HARQ参数发送给UE;
基站接收UE根据HARQ参数发送的BSR;
基站根据BSR为UE分配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并将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UE;
基站接收UE通过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
进一步的,应用程序可用于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的指令为: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配置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应用程序可用于并将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UE的指令为: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或者,进一步的,应用程序可用于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的指令为: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组配置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应用程序可用于并将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UE的指令为: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或者
或者,进一步的,应用程序可用于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的指令为: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应用程序可用于并将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UE的指令为: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的,应用程序可用于基站接收UE根据HARQ参数发送的BSR的指令为:基站接收UE根据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发送的BSR。
进一步的,处理器访问存储器33的软件组件后,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当UE从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时,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上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和下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
UE接入目标基站后,目标基站接收UE报告的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目标基站向UE发送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目标基站根据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UE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同步。
另外,应用程序可用于基站接收UE通过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的指令为:基站的MAC层接收UE通过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加密后的MAC PDU;进一步的,处理器访问存储器63的软件组件后,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应用程序还包括可用于使处理器和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基站的MAC层对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MAC PDU;对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然后进行SDU重组生成MAC SDU;将MACSDU发送给基站的非接入层;或者
基站的MAC层对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MAC PDU;对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得到MAC SDU,其中,MAC SDU由RLC PDU组成,根据MAC头中携带的所述RLC PDU的队列号指示将RLC PDU发送给基站的RLC层的接收RLC实体;接收RLC实体将RLC PDU去除RLC Header处理,然后进行拆分或组装处理,还原为RLC SDU;将RLC SDU送给基站的PDCP层。
图25为本发明调度系统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包括网络接口41、处理器42和存储器43。系统总线44用于连接网络接口41、处理器42和存储器43。
网络接口41用于与基站通信。存储器4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存储器43中具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各种功能模块;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这些软件组件被加载到存储器43中,然后被处理器42访问并执行如下指令:
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
UE根据HARQ参数向基站发送BSR;
UE接收基站调度的为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
UE根据指示确定被调度的队列,调度队列中的上行传输数据;
UE利用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上行传输数据。
进一步的,应用程序可用于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的指令为: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配置的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应用程序可用于UE接收基站调度的为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的指令为:接收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或者,进一步的,应用程序可用于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的指令为: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队列组配置的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应用程序可用于UE接收基站调度的为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的指令为:接收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或者
或者,进一步的,应用程序可用于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的指令为: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的HARQ参数;HARQ参数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应用程序可用于UE接收基站调度的为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的指令为:接收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UE为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应用程序可用于UE根据HARQ参数向基站发送BSR的指令为:UE根据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向基站发送的BSR。
进一步的,处理器访问存储器43的软件组件后,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UE从基站发生切换,接入目标基站后,向目标基站报告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UE根据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目标基站进行上行HARQ进程的同步。
进一步的,应用程序可用于UE利用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上行传输数据的指令为:UE的MAC层利用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加密后的MAC PDU;处理器访问存储器43的软件组件后,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应用程序还包括可用于使处理器和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UE的MAC层对从非接入层接收的用户平面数据进行头压缩处理,并将头压缩后的数据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或者UE的MAC层从UE的PDCP实体接收PDCP PDU并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PDCP与队列相对应;UE的MAC层根据调度操作,确定相应队列中被调度的队列和该队列相应的数据量,并根据数据量对队列中的数据进行级联或分段处理;将级联或分段处理后的数据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加密后的MAC PDU;
或者,UE的RLC层的发送RLC实体接收PDCP层发送的数据包;将数据包组装MAC层指示大小的MAC数据包;为MAC数据包封装RLC头,从而组成RLC PDU发送给UE的MAC层;UE的MAC层将RLC PDU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加密MAC PDU。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2)
1.一种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用户设备UE配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参数;
所述基站将所述HARQ参数发送给所述UE;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BSR为所述UE分配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并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
当所述UE从所述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上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和下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
所述UE接入所述目标基站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UE报告的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所述UE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配置HARQ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包括: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组配置HARQ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包括: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HARQ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参数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包括: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组中的队列所对应的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同,或者所述队列组中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3、5-6、8-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触发所述UE发送所述BSR。
13.根据权利要求1-3、5-6、8-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发送的BSR包括: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发送的BSR。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包括:上行HARQ进程号、上行媒体接入控制序号MAC SN和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对应的传输数据块TB大小;所述下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包括:下行HARQ进程号和下行MAC SN;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包括:上行HARQ进程号、MAC SN和ACK/NACK;所述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包括:下行HARQ进程号、MAC SN和ACK/NACK。
15.根据权利要求1-3、5-6、8-9、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数据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包括:所述基站的MAC层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的MAC层对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MAC PDU;
对所述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
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然后进行业务数据单元SDU重组生成MACSDU;
将所述MAC SDU发送给所述基站的非接入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包括:根据MAC SN、重排序定时器和重排序窗口对所述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3、5-6、8-9、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数据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包括:所述基站的MAC层接收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的MAC层对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MAC PDU;
对所述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
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得到MAC SDU,其中,所述MAC SDU由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组成;
根据所述MAC头中携带的所述RLC PDU的队列号指示,将所述RLC PDU发送给所述基站的RLC层的接收RLC实体;
所述接收RLC实体将所述RLC PDU进行去除RLC头处理,然后进行拆分或组装处理,还原为RLC SDU;
将所述RLC SDU送给所述基站的PDCP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包括:根据MAC SN、重排序定时器和重排序窗口对所述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
19.一种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
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向所述基站发送BSR;
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
所述UE根据所述指示确定被调度的队列,调度所述队列中的上行传输数据;
所述UE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传输数据;
所述UE从所述基站发生切换,接入目标基站后,向所述目标基站报告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上行HARQ进程的同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包括: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配置的HARQ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包括:接收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包括: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组配置的HARQ参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包括:接收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包括: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的HARQ参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参数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包括:接收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29.根据权利要求23、24或2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组中的队列所对应的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同,或者所述队列组中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相同。
30.根据权利要求19—21、23-24、26-2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利用第一上行传输资源根据所述HARQ参数发送BSR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MAC CE来触发UE发送所述BSR。
31.根据权利要求19—21、23-24、26-2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向所述基站发送BSR包括: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向所述基站发送的BSR。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包括:上行HARQ进程号、MAC SN和ACK/NACK;所述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包括:下行HARQ进程号、MAC SN和ACK/NACK。
33.根据权利要求19—21、23-24、26-27、3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UE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传输数据包括:所述UE的MAC层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的MAC层对从非接入层接收的用户平面数据进行头压缩处理,并将头压缩后的数据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或者所述UE的MAC层从UE的PDCP实体接收PDCP PDU并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
所述UE的MAC层根据调度操作,确定所述相应队列中被调度的队列和该队列相应的数据量,并根据所述数据量对所述队列中的数据进行级联或分段处理;
将级联或分段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所述加密后的MACPDU。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MAC层将级联或分段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复用处理为MAC PDU包括:所述UE的MAC层将对级联或分段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复用,封装为MAC PDU;其中,所述MAC PDU包括MAC头和MAC SN,所述MAC SN与上行HARQ进程绑定。
35.根据权利要求19—21、23-24、26-27、32、3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协议中缺省配置MAC CE,或者由所述基站配置所对应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所述MAC CE与所述HARQ最大传输次数相同或大于的队列中的数据复用传输。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MAC CE复用在HARQ最大传输次数小于自身的HARQ最大传输次数的传输资源上时,如果达到对应的传输次数时没有传输成功,则所述UE重新生成所述MAC CE,重新传输MAC CE;
所述MAC CE不限定HARQ最大传输次数,当所述MAC CE在达到其所在传输资源对应的最大HARQ传输次数后仍没有传输成功,则UE重新生成该MAC CE,重新传输MAC CE。
37.根据权利要求19—21、23-24、26-27、32、3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UE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传输数据包括:所述UE的MAC层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的RLC层的发送RLC实体接收PDCP层发送的数据包;
将所述数据包组装成MAC层指示大小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
将所述RLC PDU发送给所述UE的MAC层;
所述UE的MAC层将所述RLC PDU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所述加密后的MACPDU。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MAC层将RLC PDU复用处理为MAC PDU包括:所述UE的MAC层将RLC PDU进行复用,封装为MAC PDU;其中,所述MAC PDU包括MAC头和MAC SN,所述MAC SN与上行HARQ进程绑定。
3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配置单元、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和分配单元;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参数并发送给所述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HARQ参数发送给所述UE;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并发送给所述分配单元;
所述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BSR为所述UE分配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并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UE从所述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时,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上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和下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
所述UE接入所述目标基站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UE报告的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向所述UE发送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所述UE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同步。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具体用于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配置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组配置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
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43.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组中的队列所对应的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同,或者所述队列组中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相同。
44.根据权利要求39-42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发送的BSR。
45.根据权利要求39-42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数据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基站的MAC层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基站的MAC层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MAC PDU,对所述MAC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然后进行SDU重组生成MACSDU,将所述MAC SDU发送给所述基站的非接入层。
46.根据权利要求39-42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数据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基站的MAC层接收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加密后的MAC PDU;
述基站的MAC层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MAC PDU,对所述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得到MAC SDU,其中,所述MAC SDU由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组成,根据所述MAC头中携带的所述RLCPDU的队列号指示将所述RLC PDU发送给基站的RLC层的接收RLC实体;
所述接收RLC实体用于将所述RLC PDU进行去除RLC头处理,然后进行拆分或组装处理,还原为RLC SDU,将所述RLC SDU送给所述基站的PDCP层。
47.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UE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调度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并发送给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HARQ参数向所述基站发送BSR;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并发送给所述调度单元;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确定被调度的队列,调度所述队列中的上行传输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传输数据;
所述UE还包括同步单元,所述同步单元还用于当所述UE从所述基站发生切换,接入目标基站后,向所述目标基站报告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当所述UE从所述基站发生切换,接入目标基站后,向所述目标基站报告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同步单元;
所述同步单元根据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上行HARQ进程的同步。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配置的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组配置的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的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51.根据权利要求49或50任一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组中的队列所对应的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同,或者所述队列组中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相同。
52.根据权利要求47—50任一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向所述基站发送的BSR。
53.根据权利要求47—50任一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UE的MAC层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UE的MAC层用于对从非接入层接收的用户平面数据进行头压缩处理,并将头压缩后的数据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或者从UE的PDCP实体接收PDCP PDU并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所述PDCP与队列相对应;所述UE的MAC层根据调度操作,确定所述相应队列中被调度的队列和该队列相应的数据量,并根据所述数据量对所述队列中的数据进行级联或分段处理;将级联或分段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
54.根据权利要求47-50任一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加密后的MAC PDU;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UE的MAC层根据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UE的RLC层的发送RLC实体接收PDCP层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组装成MAC层指示大小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将所述RLC PDU发送给所述UE的MAC层;
所述UE的MAC层用于将所述RLC PDU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所述加密MACPDU。
55.一种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系统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物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
所述基站将所述HARQ参数发送给所述UE;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发送的BSR;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BSR为所述UE分配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并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可用于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当所述UE从所述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上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和下行HARQ进程中的信息;
所述UE接入所述目标基站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UE报告的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UE发送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所述UE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同步。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的指令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配置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并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的指令为: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或者
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的指令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组配置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并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的指令为: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或者
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基站根据服务质量QoS要求为UE配置HARQ参数的指令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并将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调度给所述UE的指令为: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57.根据权利要求55或5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发送的BSR的指令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发送的BSR。
58.根据权利要求55—56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传输数据的指令为:所述基站的MAC层接收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可用于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所述基站的MAC层对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MAC PDU;对所述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然后进行SDU重组生成MAC SDU;将所述MAC SDU发送给所述基站的非接入层;或者
所述基站的MAC层对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MAC PDU;对所述MAC 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将重排序后的MAC PDU进行去MAC头处理得到MAC SDU,其中,所述MAC SDU由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组成;根据所述MAC头中携带的所述RLCPDU的队列号指示,将所述RLC PDU发送给基站的RLC层的接收RLC实体;所述接收RLC实体将所述RLC PDU去除RLC头处理,然后进行拆分或组装处理,还原为RLC SDU;将所述RLC SDU送给所述基站的PDCP层。
59.一种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系统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物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
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向所述基站发送BSR;
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
所述UE根据所述指示确定被调度的队列,调度所述队列中的上行传输数据;
所述UE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传输数据;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可用于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所述UE从所述基站发生切换,接入目标基站后,向所述目标基站报告下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
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状态信息与所述目标基站进行上行HARQ进程的同步。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所述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的指令为: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配置的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的指令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或者
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所述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的指令为: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队列组配置的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或者包括: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所述UE的队列组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号;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的指令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UE的队列组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或者
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所述UE接收基站根据QoS要求配置的HARQ参数的指令为: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QoS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为所述UE的上行HARQ进程配置的HARQ参数;所述HARQ参数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或者包括: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使用所述上行HARQ进程的UE的队列/队列组号;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调度的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的指令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通知所述UE为所述上行HARQ进程所分配的第一上行传输资源。
61.根据权利要求59或6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向所述基站发送BSR的指令为:所述UE根据所述HARQ参数中定义的UE的队列、或队列组、或队列和队列组为单位向所述基站发送的BSR。
62.根据权利要求59—60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于所述UE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传输数据的指令为:所述UE的MAC层利用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加密后的MAC PDU;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可用于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所述UE的MAC层对从非接入层接收的用户平面数据进行头压缩处理,并将头压缩后的数据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或者UE的MAC层从UE的PDCP实体接收PDCP PDU并存储在相应队列的待发送缓存中,所述PDCP与队列相对应;所述UE的MAC层根据调度操作,确定所述相应队列中被调度的队列和该队列相应的数据量,并根据所述数据量对所述队列中的数据进行级联或分段处理;将级联或分段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所述加密后的MAC PDU;或者
所述UE的RLC层的发送RLC实体接收PDCP层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组装成MAC层指示大小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将所述RLC PDU发送给所述UE的MAC层;所述UE的MAC层将所述RLC PDU复用处理为MAC PDU,并加密处理为所述加密MAC PDU。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2/081507 WO2014040301A1 (zh) | 2012-09-17 | 2012-09-17 | 调度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28411A CN103828411A (zh) | 2014-05-28 |
CN103828411B true CN103828411B (zh) | 2018-06-15 |
Family
ID=50277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18088.9A Active CN103828411B (zh) | 2012-09-17 | 2012-09-17 | 调度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01200B2 (zh) |
CN (1) | CN103828411B (zh) |
WO (1) | WO201404030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33362A1 (zh) * | 2020-08-10 | 2022-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示信息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06917B (en) | 2012-10-12 | 2015-06-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establishment of a connection with a mobile terminal |
US20150172023A1 (en) * | 2013-12-13 | 2015-06-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cess for discarding pending harq processes |
US9445427B2 (en) * | 2014-04-30 | 2016-09-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own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OFDM networks |
WO2016056839A1 (ko) * | 2014-10-07 | 2016-04-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2m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
WO2016106686A1 (zh) * | 2014-12-31 | 2016-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缓冲区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
TWI566536B (zh) * | 2015-03-23 | 2017-01-11 |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用戶設備的控制電路 |
WO2016163808A1 (en) * | 2015-04-10 | 2016-10-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uting data packet to user equipment in lte-wlan aggregation system |
EP3310111B1 (en) * | 2015-07-15 | 2021-12-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Fixed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CN107005560B (zh) * | 2015-09-25 | 2020-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
WO2017105077A1 (ko) * | 2015-12-15 | 2017-06-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용자기기 및 데이터 수신 방법과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
US10321471B2 (en) * | 2016-01-07 | 2019-06-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veying use of exception reporting to core network nodes |
US20170332385A1 (en) * | 2016-05-11 | 2017-1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
CN107426776B (zh) * | 2016-05-24 | 2024-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07634822B (zh) * | 2016-07-19 | 2021-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harq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6843890B (zh) * | 2017-02-04 | 2020-04-28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基于智能决策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及其运行方法 |
CN111684751B (zh) * | 2018-01-19 | 2023-07-04 | 索尼公司 | 通信装置、基础设施设备和方法 |
JP7052056B2 (ja) | 2018-02-09 | 2022-04-11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JP7161123B2 (ja) * | 2018-04-03 | 2022-10-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EP3878119B1 (en) * | 2018-11-08 | 2025-03-19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CN110049569B (zh) * | 2019-04-30 | 2022-11-08 |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根据QoS分配SRS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
CN113170493B (zh) * | 2019-07-03 | 2023-04-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方式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2448792B (zh) * | 2019-08-29 | 2022-12-27 | 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基站及其数据重传方法 |
CN114557100A (zh) * | 2019-12-27 | 2022-05-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mac ce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US20230036160A1 (en) * | 2020-01-16 | 2023-02-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ata transmission without sequence numb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5088300A (zh) * | 2020-01-23 | 2022-09-20 | 哲库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在介质访问控制层对分组数据单元进行排队的技术 |
CN113381843B (zh) * | 2020-02-25 | 2023-09-0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13407320B (zh) * | 2021-06-17 | 2023-08-11 | 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小基站的mac层调度方法及终端 |
EP4322476A1 (en) * | 2022-08-09 | 2024-02-1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ty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WO2025057137A1 (en) * | 2023-09-14 | 2025-03-20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Handover execution for mobility using lower layers |
US20250097281A1 (en) * | 2023-09-15 | 2025-03-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gnaling of protocol data unit set information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57371A (zh) * | 2008-04-09 | 2008-09-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上行分组调度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1557581A (zh) * | 2009-05-12 | 2009-10-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1998621A (zh) * | 2009-08-21 | 2011-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bsr上报方法、中继节点、基站和系统 |
WO2012044328A1 (en) * | 2010-10-01 | 2012-04-0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6494B (fi) * | 1998-11-05 | 2001-02-15 | Nokia Networks Oy | Kehystahdistusmekanismi |
JP4153394B2 (ja) * | 2003-09-10 | 2008-09-2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プロトコル終端方法、制御信号終端サーバ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
US20080226074A1 (en) * | 2007-03-15 | 2008-09-18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iphering packet uni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7949012B2 (en) * | 2007-08-01 | 2011-05-24 | Broadcom Corporation |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HSUPA) cipher multiplexing engine |
EP2235994B1 (en) * | 2008-01-30 | 2014-03-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198263B2 (en) * | 2008-08-11 | 2015-11-24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 network, a secondary station and a system therefor |
US8639997B2 (en) * | 2008-09-03 | 2014-0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uffer status report trigg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EP2244515A1 (en) * | 2009-04-23 | 2010-10-27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generating multiple uplink transport blocks |
US8767614B2 (en) * | 2009-12-17 | 2014-07-01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Reporting buffering information |
KR101692553B1 (ko) * | 2010-04-05 | 2017-01-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264098B (zh) * | 2010-05-31 | 2015-12-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US10542450B2 (en) * | 2013-09-30 | 2020-01-21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wideband wireless networks |
-
2012
- 2012-09-17 WO PCT/CN2012/081507 patent/WO201404030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9-17 CN CN201280018088.9A patent/CN103828411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17 US US14/660,527 patent/US980120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57371A (zh) * | 2008-04-09 | 2008-09-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上行分组调度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1557581A (zh) * | 2009-05-12 | 2009-10-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1998621A (zh) * | 2009-08-21 | 2011-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bsr上报方法、中继节点、基站和系统 |
WO2012044328A1 (en) * | 2010-10-01 | 2012-04-0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33362A1 (zh) * | 2020-08-10 | 2022-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示信息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28411A (zh) | 2014-05-28 |
WO2014040301A1 (zh) | 2014-03-20 |
US20150195850A1 (en) | 2015-07-09 |
US9801200B2 (en) | 2017-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28411B (zh) | 调度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
US12022455B2 (en) | Efficient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ransport block | |
KR102297506B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US11096241B2 (en) | Reducing layer-2 protocol overhead by improving layer processing efficiency | |
JP4318733B2 (ja) | 処理時間情報を含む制御プロトコルデータユニットの送受信方法 | |
US10735334B2 (en) | Data send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JP2020025319A (ja) | デュアルコネクティビティのための効率的アップ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メカニズム | |
CN102113368B (zh) | 通信装置以及发送数据生成方法 | |
CN104412532A (zh)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载波收发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EP2814283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 |
KR20190032167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헤더 압축 프로토콜을 위한 pdcp 장치 재수립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1141445B (zh) | 一种传输单元的传输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 |
CN110691425B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其方法 | |
CN102171962B (zh) |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的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 |
Hågstrand et al. | Proof of concept implementation of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