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2345B - 一种开关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12345B CN103812345B CN201410025319.XA CN201410025319A CN103812345B CN 103812345 B CN103812345 B CN 103812345B CN 201410025319 A CN201410025319 A CN 201410025319A CN 103812345 B CN103812345 B CN 1038123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acitor
- resistance
- circuit
- diode
- control c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HEZMWWAKWCSUCB-PHDIDXHHSA-N (3R,4R)-3,4-dihydroxycyclohexa-1,5-diene-1-carboxy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H]1C=CC(C(O)=O)=C[C@H]1O HEZMWWAKWCSUCB-PHDIDXHH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39435 C-X-C motif chemokine 17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889048 Homo sapiens C-X-C motif chemokine 17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包括:PFC电路,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和整流,并将所得的直流电压输出给DCDC变换电路;DCDC变换电路,用于对PFC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变换;PFC电路控制芯片,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PFC电路中的开关管的开启或者关闭;异步控制电路,用于根据PFC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DCDC变换电路中的开关管在PFC电路中的开关管开启的情况下关闭或者用于控制DCDC变换电路中的开关管在PFC电路中的开关管关闭的情况下开启。本发明可以降低开关电源的成本,提高其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避免谐波污染,开关电源中通常设置有前级PFC(Power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后级DCDC(直流-直流)变换电路,以共同来完成功率变换。
开关电源工作时,在PFC电路中的开关管关闭的情况下,能量注入到储能电容器里,在PFC电路中的开关管开启的情况下,停止向储能电容器里存储能量;DCDC变换电路中的开关管开启时,从储能电容器中吸取能量,DCDC变换电路中的开关管关闭时,停止从储能电容器中吸取能量。
现有的开关电源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PFC电路将能量注入到储能电容器的时刻和DCDC变换电路从储能电容器吸取能量的时刻是随机的,不可控的,并且DCDC变换电路需要完全从储能电容器吸取能量,因此储能电容器的容量需要足够大,才能满足DCDC变换电路的吸取能量的要求和次级输出低纹波电压的要求,而在开关电源中配备大容量的储能电容器,会导致开关电源的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大容量的储能电容器多使用电解电容器,其使用寿命一般只有几千个小时,降低了开关电源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关电源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包括:
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直流-直流DCDC变换电路、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控制芯片、直流-直流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和异步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PFC电路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和整流,并将所得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DCDC变换电路;
所述DCDC变换电路用于对所述PFC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变换;
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与所述PFC电路中的开关管相连,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PFC电路中的开关管的开启或者关闭;
所述异步控制电路与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相连,用于根据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中的开关管在所述PFC电路中的开关管开启的情况下关闭,或者用于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中的开关管在所述PFC电路中的开关管关闭的情况下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异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基准电压输入到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
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用于根据输入的所述基准电压生成第三控制信号,并将生成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入到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以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PNP三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正极板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
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负极板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器的正极板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二管脚通过第五电阻接地,第七管脚接第一电源,第八管脚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的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PFC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的第四管脚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的第二电容器的正极板连接,第五管脚接地,第六管脚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连接,第七管脚接所述第一电源,第八管脚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的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PFC电路包括:由四个第二二极管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六电容器、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NMOS管和第一电感器,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
所述PFC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子连接,所述PFC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三端子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端子接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四端子与所述第三电容器的正极板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器的正极板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器的负极板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辅助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的辅助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所述第五电容器的正极板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器的正极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容器的正极板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的第八管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第六二极管、第七电容器、第八电阻、第二NMOS管和第一变压器;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PFC电路的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容器的负极板连接,所述第七电容器的负极板接次级地,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七电容器的正极板接第二电源,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的第六管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源,通过在PFC电路控制芯片与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之间设置异步控制电路,该异步控制电路根据PFC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用于控制PFC电路的开关管的第一控制信号来控制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用于控制DCDC变换电路的开关管的第二控制信号,可以实现PFC电路的开关管关闭时DCDC变换电路的开关管开启,PFC电路释放的能量直接传递到DCDC变换电路,避免了能量在PFC电路的储能电容器的往复循环,这样可以减小储能电容器的容量,从而降低开关电源的成本,提高其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开关电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开关电源包括:PFC电路11、DCDC变换电路12、PFC电路控制芯片13、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和异步控制电路15,其中,所述PFC电路11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和整流,并将所得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DCDC变换电路12;所述DCDC变换电路12用于对所述PFC电路11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变换;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12与所述PFC电路11中的开关管相连,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PFC电路11中的开关管的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异步控制电路15与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13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相连,用于根据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13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12中的开关管在所述PFC电路11中的开关管开启的情况下关闭,或者用于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12中的开关管在所述PFC电路11中的开关管关闭的情况下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PFC电路控制芯片13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也可以为低电平;同样地,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也可以为低电平。开关管是开启还是关闭,不仅跟控制信号有关,而且还与所选择的开关管的种类有关。
当PFC电路控制芯片13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使得PFC电路11的开关管开启时,此时异步控制电路15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对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进行控制,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使得DCDC变换电路12的开关管关闭;当PFC电路控制芯片13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使得PFC电路11的开关管关闭时,此时异步控制电路15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对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进行控制,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使得DCDC变换电路12的开关管开启,从而实现了PFC电路11的开关管的开启或者关闭与DCDC变换电路12的开关管的开启或者关闭相关联的,并且两个开关管的开启和关闭是不同步的,即异步控制电路中所述的“异步”。因此,当PFC电路11的开关管关闭时,DCDC变换电路12的开关管能够开启并从PFC电路11的储能电容器中吸取能量,这样PFC电路11的能量将直接传递到DCDC变换电路12,能量不用重复循环通过储能电容器,可以减小储能电容器的容量,降低了开关电源的成本,提高了其可靠性。
可选地,异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基准电压输入到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用于根据输入的所述基准电压生成第三控制信号,并将生成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入到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以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开关电源的电路图。可选地,参见图2,异步控制电路15的第一控制单元151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PNP三极管Q1、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13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C1正极板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15的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52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C1的负极板接地;异步控制电路15的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52包括: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负极板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正极板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PFC电路控制芯片13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可以控制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第一控制单元151中的第一PNP三极管Q1的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实现控制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输出的基准电压是否传送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52,相应地,在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52的第二电容器C2的正极板产生第三控制信号,并将该第三控制信号输入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以控制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可选地,参见图2,PFC电路控制芯片13的第一管脚Gnd接地,第二管脚Freq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七管脚Vcc接第一电源VCC1,第八管脚Gate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15的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PFC电路1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PFC电路控制芯片13的第三管脚Isns、第四管脚Ovp、第五管脚Comp和第六管脚Vfb需要与外部的其它电路连接。此外,PFC电路控制芯片13可以采用型号为IR1150的芯片,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的芯片。在PFC电路控制芯片13正常工作时,第八管脚Gate即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输出管脚为第一控制信号的输出管脚。
可选地,参见图2,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第四管脚RCTC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15的第二电容器C2的正极板连接,第五管脚GND接地,第六管脚OUT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12连接,第七管脚VCC接所述第一电源VCC1,第八管脚VRF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15的第一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第一管脚COM、第二管脚FB和第三管脚IS需要与外部的其它电路连接。此外,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可以采用型号为UC2845的芯片,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的芯片。在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正常工作时,其第八管脚VRF输出+5伏的电压作为基准电压,即第八管脚VRF为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基准电压的输出管脚;此外,第四管脚RCTC为第三控制信号的输入管脚,第六管脚OUT为第二控制信号的输出管脚。
可选地,参见图2,PFC电路11包括:由四个第二二极管D2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在图2中围绕四个第二二极管D2的虚线框包围的部分)、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第五电容器C5、第六电容器C6、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NMOS管Q2和第一电感器L1,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D3为稳压二极管;所述PFC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子IP1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子A1连接,所述PFC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IP2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三端子A3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端子A2接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四端子A4与所述第三电容器C3的正极板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C3的负极板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器C4的正极板和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器C4的负极板和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接所述第一电源VCC1,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器L1的辅助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L1的辅助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器C5的负极板接地,所述第五电容器C5的正极板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L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器C3的正极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L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Q2的漏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容器C6的正极板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12连接,所述第六电容器C6的负极板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Q2的栅极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13的第八管脚Gate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NMOS管Q2为PFC电路11的开关管,第六电容器C6为PFC电路11的储能电容器。当PFC电路控制芯片13输出高电平时,该高电平施加到第一NMOS管Q2的栅极,第一NMOS管Q2开启,从而将第五二极管D5和第六电容器C6短路,交流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感器L1上,第一电感器L1储存能量;当PFC电路控制芯片13输出低电平时,该低电平施加到第一NMOS管Q2的栅极,第一NMOS管Q2关闭,然而第五二极管D5导通,第一电感器L1储存的能量通过第五二极管D5传递到第六电容器C6,并将能量储存在第六电容器C6里。关于PFC电路的具体工作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参见图2,DCDC变换电路12包括:第六二极管D6、第七电容器C7、第八电阻R8、第二NMOS管Q3和第一变压器T1;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PFC电路11的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容器C7的负极板连接,所述第七电容器C7的负极板接次级地,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和所述第七电容器C7的正极板接第二电源Vo,所述第二N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Q3的栅极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第六管脚OUT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NMOS管Q3为DCDC变换电路12的开关管,第七电容器C7为DCDC变换电路12的储能电容器。当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输出高电平时,该高电平施加到第二NMOS管Q3的栅极,第二NMOS管Q3开启,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通过第二NMOS管Q3与地连接并形成回路,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开始从PFC电路11的第六电容器C6吸取能量,再经第一变压器T1的降压变换,将所得的低电压对应的能量储存在第七电容器C7中,并通过第七电容器C7向外部电路提供直流电压;当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输出低电平时,该低电平施加到第二NMOS管Q3的栅极,第二NMOS管Q3关闭,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停止从PFC电路11的第六电容器C6吸取能量。
下面参照图2对异步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地描述。开关电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PFC电路控制芯片13的第八管脚Gate输出高电平时,第一NMOS管Q2导通,交流电压加到第一电感器L1上,第一电感器L1储存能量。此时由于第一二极管D1的反向作用,PFC电路控制芯片13的第八管脚Gate输出的高电平信号不会传递到异步控制电路15;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在正常工作时其第八管脚VRF输出+5伏高电平作为基准电压,并通过第二电阻R2将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极拉为高电平,第一PNP三极管Q1将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三电阻R3没有电流通过,第二电容器C2储存的能量通过第四电阻R4以及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内部释放第二电容器C2上的电压下降,使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振荡器同步开始并处于三角波的下降沿,根据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特征,其第六管脚OUT开始输出低电平,第二NMOS管Q3处于关闭状态。
当PFC电路控制芯片13的第八管脚Gate输出低电平时,第一NMOS管Q2关闭,第五二极管D5导通,第一电感器L1储存的能量通过第五二极管D5传递到第六电容器C6。与此同时,PFC电路控制芯片13的第八管脚Gate将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将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级拉为低电平,第一PNP三极管Q1导通,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第八管脚VRF输出的+5伏高电平作为基准电压通过第三电阻R3加到第二电容器C2上,第二电容器C2处于充电状态,使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振荡器同步开始并处于三角波的上升沿,根据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14的特征,其第六管脚OUT开始输出高电平,第二NMOS管Q3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开始吸取能量。而此时PFC电路11的第一电感器L1刚好开始释放能量,能量直接传递到第一变压器T1上,避免了能量重复循环通过第六电容器C6,可以减小第六电容器C6的容量,降低了开关电源的成本,提高了其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源,通过在PFC电路控制芯片与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之间设置异步控制电路,该异步控制电路根据PFC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用于控制PFC电路的开关管的第一控制信号来控制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用于控制DCDC变换电路的开关管的第二控制信号,可以实现PFC电路的开关管关闭时DCDC变换电路的开关管开启,PFC电路释放的能量直接传递到DCDC变换电路,避免了能量在PFC电路的储能电容器的往复循环,这样可以减小储能电容器的容量,从而降低开关电源的成本,提高其可靠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直流-直流DCDC变换电路、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控制芯片、直流-直流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和异步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PFC电路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和整流,并将所得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DCDC变换电路;
所述DCDC变换电路用于对所述PFC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变换;
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与所述PFC电路中的开关管相连,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PFC电路中的开关管的开启或者关闭;
所述异步控制电路与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相连,用于根据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中的开关管在所述PFC电路中的开关管开启的情况下关闭,或者用于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中的开关管在所述PFC电路中的开关管关闭的情况下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的基准电压输入到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
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用于根据输入的所述基准电压生成第三控制信号,并将生成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入到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以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PNP三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正极板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
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产生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负极板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器的正极板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的型号为IR1150,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二管脚通过第五电阻接地,第七管脚接第一电源,第八管脚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的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PFC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的型号为UC2845,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的第四管脚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的第二电容器的正极板连接,第五管脚接地,第六管脚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连接,第七管脚接所述第一电源,第八管脚与所述异步控制电路的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PFC电路包括:由四个第二二极管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六电容器、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NMOS管和第一电感器,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
所述PFC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子连接,所述PFC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三端子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端子接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四端子与所述第三电容器的正极板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器的正极板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器的负极板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辅助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的辅助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所述第五电容器的正极板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器的正极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容器的正极板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PFC电路控制芯片的第八管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第六二极管、第七电容器、第八电阻、第二NMOS管和第一变压器;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PFC电路的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容器的负极板连接,所述第七电容器的负极板接次级地,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七电容器的正极板接第二电源,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控制芯片的第六管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5319.XA CN103812345B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一种开关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5319.XA CN103812345B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一种开关电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12345A CN103812345A (zh) | 2014-05-21 |
CN103812345B true CN103812345B (zh) | 2016-04-27 |
Family
ID=50708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25319.XA Active CN103812345B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一种开关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12345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89550A (ja) * | 1995-04-12 | 1996-11-01 | Nec Corp | 電源装置 |
CN1421986A (zh) * | 2001-11-29 | 2003-06-04 |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 开关式电源 |
CN1726631A (zh) * | 2002-12-24 | 2006-01-25 |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 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装置控制方法 |
JP2007202285A (ja) * | 2006-01-26 | 2007-08-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の制御方法 |
JP2008109723A (ja) * | 2006-10-23 | 2008-05-08 | Omron Corp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
CN101578758A (zh) * | 2007-08-17 | 2009-11-11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开关电源装置 |
JP2012143133A (ja) * | 2010-12-14 | 2012-07-26 |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
CN103259397A (zh) * | 2012-02-17 | 2013-08-21 | Tdk株式会社 | 开关电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93755B2 (ja) * | 2004-06-04 | 2008-12-10 |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力率改善回路 |
-
2014
- 2014-01-20 CN CN201410025319.XA patent/CN1038123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89550A (ja) * | 1995-04-12 | 1996-11-01 | Nec Corp | 電源装置 |
CN1421986A (zh) * | 2001-11-29 | 2003-06-04 |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 开关式电源 |
CN1726631A (zh) * | 2002-12-24 | 2006-01-25 |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 开关电源装置及开关电源装置控制方法 |
JP2007202285A (ja) * | 2006-01-26 | 2007-08-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の制御方法 |
JP2008109723A (ja) * | 2006-10-23 | 2008-05-08 | Omron Corp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
CN101578758A (zh) * | 2007-08-17 | 2009-11-11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开关电源装置 |
JP2012143133A (ja) * | 2010-12-14 | 2012-07-26 |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
CN103259397A (zh) * | 2012-02-17 | 2013-08-21 | Tdk株式会社 | 开关电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12345A (zh) | 2014-05-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60684B2 (en) | Electronic converter, and related ligh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electronic converter | |
Athab et al. | A single-switch AC/DC flyback converter using a CCM/DCM quasi-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front-end | |
US9385616B2 (en) | AC/DC power converter | |
Lee et al. | Nonisolated ZVT two-inductor boost converter with a single resonant inductor for high step-up applications | |
CN103187864B (zh) | 降压型主动式功率因数修正装置 | |
CN104300795A (zh) | 一种反激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066853A (zh) | 控制电路、开关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0423400C (zh) | 低纹波高可靠性大容量电容稳压充电电路 | |
Chuang et al. | A novel single-switch resonant power converter for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applications | |
CN203278655U (zh) | 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 |
Yuan et al. | A current-fed multiresonant converter with low circulating energy and zero-current switching for high step-up power conversion | |
CN203445602U (zh) | 反激过压保护电路 | |
KR101377124B1 (ko) | 단일 스위치 절연형 공진 컨버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터리빙 단일 스위치 절연형 공진 컨버터 | |
CN208158436U (zh) | 一种同步整流反激式直流-直流电源转换装置 | |
TWI750016B (zh) | 返馳式轉換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2178706U (zh) | 一种ac-dc电源转换芯片及电源转换电路 | |
CN107592007A (zh) | 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 |
CN103812345B (zh) | 一种开关电源 | |
CN106452049A (zh) | 一种组合电路及其应用的供电电路、显示器 | |
CN106602537B (zh) | 一种电压吸收电路 | |
CN105162315A (zh) | 电荷泵式低总谐波失真高功率因数校正装置及方法 | |
CN110601323B (zh) | 充电装置及驱动电源产生电路 | |
CN114744883A (zh) | 一种反激式电源的原边反馈型电路 | |
CN203457054U (zh) | 适用于直流电机驱动的宽输入电压反激式开关电源 | |
KR102142630B1 (ko) | 전압구동형 동기정류기 구동회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