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6195B -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96195B CN103796195B CN201210428236.6A CN201210428236A CN103796195B CN 103796195 B CN103796195 B CN 103796195B CN 201210428236 A CN201210428236 A CN 201210428236A CN 103796195 B CN103796195 B CN 1037961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pv6
- request
- ipv4
- source address
- ggs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其中数据业务网关包括:处理模块、转换模块和多个隧道终结模块,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相对应。本发明通过在数据业务网关增加多个隧道终结模块,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相对应,同时在隧道终结模块中将请求报文格式由IPv4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也由IPv4转换为IPv6地址,在处理模块中可以对与数据业务网关连接的所有GGSN发送的请求报文进行集中处理,之后在转换模块中将IPv6报文转换为IPv4报文,将IPv6的地址转换为IPv4地址后发送到服务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业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网关-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组网方式下,终端发起的以及到达终端的报文,均经过WAP网关进行地址转换和报文转发。为了实现手机终端和业务平台的正常通信,必须保证连接在同一个WAP网关下的所有移动终端使用不同的IP地址。这种要求带来了如下问题:
(1)地址空间受限,影响业务的开展:对于IPv4来说,理论上可使用的最大私网地址为224个(即1677.7216万),而实际上除去管理地址、设备地址并考虑后,可使用的地址数量更少,通常难以满足用户规模过亿的省份的业务开展需要;而现有的主流终端、业务平台、核心网网元并不支持IPv6地址。为了扩大地址空间,运营商往往通过建设多套WAP网关、接入不同的GGSN;
(2)GGSN的管理复杂度增加:接入同一个WAP网关的GGSN之间必须统一规划DHCP地址池,避免不同终端使用相同的IPv4地址。这就增加了GGSN的管理、维护复杂度;不同省/区的GGSN接入同一个WAP网关会带来很大的维护开销;另外一旦某个WAP网关出现故障、需将业务切换到另一台正在运行的WAP网关时,需将对应GGSN的DHCP地址池进行重新规划。
(3)WAP网关的管理开销增加:由于IP地址数量的限制,省内必须设置多套WAP网关,需根据网关数量配备相应的管理维护人员,从而增加了设备的管理开销和成本。而根据目前软硬件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满足省内所有用户业务访问的WAP网关产品已经成熟,正是由于IPv4地址冲突问题存在而无法上线。
(4)互联网业务运维成本增加:由于同一个城市中WAP网关的多点部署,由于用户终端的物理位置移动,同一个用户的上网日志必然散布在多个网关上,对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统计、分析、溯源、故障定位均需获取多个网关上的日志,其运维成本显著增加。
总之,现有GGSN-WAP网关组网模式中,由于终端IPv4地址池空间问题,导致WAP网关的设备容量、GGSN和WAP网关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IP地址冲突需要部署大量数据业务网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数据业务网关包括多个隧道终结模块,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相对应,数据业务网关还包括处理模块和转换模块,该方法包括:
所述隧道终结模块接收对应GGSN发送的业务请求报文,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的进行解隧道封装后,获得包含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IPv4请求目的地址的第一IPv4请求报文;将所述第一IPv4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一IPv6请求报文;根据所述GGSN标识将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将IPv4请求目的地址分转换为IPv6请求目的地址;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执行业务处理,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转换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根据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要访问服务器的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请求报文,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业务网关,包括:处理模块、转换模块和多个隧道终结模块,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相对应;
所述隧道终结模块,用于接收对应GGSN发送的业务请求报文,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的进行解隧道封装后,获得包含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IPv4请求目的地址的第一IPv4请求报文;将所述第一IPv4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一IPv6请求报文;根据所述GGSN标识将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将IPv4请求目的地址分转换为IPv6请求目的地址;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执行业务处理,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转换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要访问服务器的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请求报文,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数据业务网关和服务器,
所述数据业务网关包括多个隧道终结模块,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GGSN相对应,数据业务网关还包括处理模块和转换模块,
所述隧道终结模块,用于接收对应GGSN发送的业务请求报文,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的进行解隧道封装后,获得包含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IPv4请求目的地址的第一IPv4请求报文;将所述第一IPv4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一IPv6请求报文;根据所述GGSN标识将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将IPv4请求目的地址分转换为IPv6请求目的地址;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执行业务处理,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转换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要访问服务器的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请求报文,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本发明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通过在数据业务网关增加多个隧道终结模块,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相对应,同时在隧道终结模块中将请求报文格式由IPv4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也由IPv4转换为IPv6地址,在处理模块中可以对与数据业务网关连接的所有GGSN发送的请求报文进行集中处理,之后在转换模块中将IPv6报文转换为IPv4报文,将IPv6的地址转换为IPv4地址后发送到服务器。
在数据业务网关中设置多个隧道终结模块以对应不同的GGSN并采用IPv6地址,避免了IP地址冲突,因此,也就不需要增加多个数据业务网关来接入不同的GGSN。另外,在数据业务网关内部,也不需要设置多个处理模块,仅需一个处理模块,就可以对与数据业务网关连接的所有GGSN发送的请求报文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处理模块内部IP地址的冲突问题。
本发明在不改变原有组网方式和路由方式,无需对终端、GGSN和服务器进行改造且不需要支持IPv6格式的前提下,扩展了数据业务网关的地址空间及可提供服务的GGSN的数量,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降低了对网关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数据业务网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实施例包括:多个GGSN、数据业务网关和服务器。
数据业务网关包括多个隧道终结模块11a、11b、11c、11d……,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GGSN相对应,数据业务网关还包括处理模块12和转换模块13。
隧道终结模块接收对应GGSN发送的业务请求报文,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的进行解隧道封装后,获得包含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IPv4请求目的地址的第一IPv4请求报文;将第一IPv4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一IPv6请求报文;根据GGSN标识将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将IPv4请求目的地址分转换为IPv6请求目的地址;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发送至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根据第一IPv6请求报文执行业务处理,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发至转换模块。
转换模块根据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要访问服务器的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请求报文,第二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第二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如图2所示,本发明数据业务网关实施例还包括认证模块14。认证模块接收GGSN发送的认证请求报文,认证请求报文中包括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会话信息、认证信息;根据认证请求报文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查询所述GGSN的GGSN标识,存储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会话信息和GGSN标识,返回认证应到报文到GGSN。
处理模块对第一IPv6请求报文进行解析得到第一IPv6请求报文的业务逻辑;当业务逻辑为插入前传信息时,处理模块发送包含IPv6请求源地址的信息查询请求报文到认证模块。
认证模块接收信息查询请求报文,根据IPv6请求源地址解析出GGSN标识和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根据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GGSN标识查询预先存储的会话信息;生成包含会话信息的信息查询应答报文并发送到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接收信息查询应答报文,将会话信息插入到第一IPv6请求报文中,得到第二IPv6请求报文;将第二IPv6请求报文发送到转换模块。
转换模块根据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二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三IPv4请求报文,第三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第三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地址的转换具体方式如下:
(1)IPv6请求源地址和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之间的转换
IPv6请求源地址包括48位的GGSN标识和32位的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如下表1所示。
表1
含义 | 标识段 | 保留 | GGSN标识 | 私网地址 |
长度 | 10位 | 38位 | 48位 | 32位 |
内容示例 | 1111111011 | 0 | <GGSN_ID> | <IPv4私网地址> |
(2)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IPv6请求目的地址之间的转换
IPv6请求目的地址包括32位的私网IPv4请求目的地址及48位的公网标识字段,如下表2所示。
含义 | 标识段 | 保留 | 公网标识 | 私网地址 |
长度 | 10位 | 38位 | 48位 | 32位 |
内容示例 | 1111111011 | 0 | 0 | <IPv4公网地址> |
以下对本发明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用户基于终端上的数据连接设置,经SGSN发送PDP上下文激活请求到GGSN;
步骤304,GGSN为终端分配私有IP地址(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向数据业务网关的认证模块发送认证请求报文,其中认证请求报文包括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会话信息、认证信息等数据;会话信息包括用户在本次通信中的相关信息,具体包括:用户标识、接入类型、小区识别码等;
步骤306,认证模块接收GGSN发送的认证请求报文,根据认证请求报文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根据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查询GGSN的GGSN标识,存储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会话信息和GGSN标识,返回认证应答报文到GGSN;
步骤308,GGSN向终端应答PDP上下文激活结果,告知用户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配置、DNS服务器等信息;
步骤310,用户在终端上发起Web访问请求;
步骤312,请求发送到GGSN,其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为终端的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IPv4请求目的地址为Web网站的公网IPv4地址;
步骤314,GGSN对该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得到业务请求报文;
步骤316,GGSN将该业务请求报文封装在隧道中传递给数据业务网关对应于该GGSN的隧道终结模块中;
步骤318,隧道终结模块对该业务请求报文进行隧道封装的拆封(解隧道封装),得到第一IPv4请求报文;将第一IPv4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一IPv6请求报文;根据GGSN标识将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将IPv4请求目的地址分转换为IPv6请求目的地址;
步骤320,隧道终结模块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发送至处理模块;
步骤322,处理模块包括协议处理子模块和应用层处理子模块,协议处理子模块根据既定的协议模式进行报文解析,在识别具体协议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逻辑依次调用相关的应用层处理子模块对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步骤324,完成调用后,处理模块将该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发给转换模块;
步骤326,转换模块根据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请求报文,第二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
步骤328,转换模块将第二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步骤330,服务器接收第二IPv4请求报文后,进行业务处理,;
步骤332,服务器返回第一IPv4应答报文给数据业务网关的转换模块;
步骤334,转换模块接收第一IPv4应答报文,第一IPv4应答报文包含IPv4应答源地址和IPv4应答目的地址,其中,IPv4应答源地址为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IPv4应答目的地址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
转换模块将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转换为IPv6请求目的地址;根据地址转换表将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对应的IPv6请求源地址;将第一IPv4应答报文转换为IPv6应答报文,IPv6应答报文中包含IPv6请求源地址和IPv6请求目的地址;
步骤336,转换模块将IPv6应答报文发送至处理模块;
步骤338,协议处理子模块根据IP五元组(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传输层协议类型)对应请求消息的识别结果或通过协议识别方式识别协议;在识别具体协议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逻辑依次调用相关的应用层处理子模块对应答消息进行处理(如:网页适配、内容压缩、病毒扫描);
步骤340,完成应用层调用后,协议处理子模块根据IPv6请求源地址中的GGSN标识将IPv6应答报文转发至对应的隧道终结模块;
步骤342,隧道终结模块根据IPv6请求源地址中的GGSN标识将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IPv6请求目的地址转换为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并将IPv6应答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应答报文;
步骤344,隧道终结模块将第二IPv4应答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后发送至GGSN标识对应的GGSN;
步骤346,GGSN进行报文的隧道封装解封;
步骤348,GGSN将IPv4格式的报文转发给终端,终端即可正常接收和处理来自服务器的应答报文。
上述方法步骤不仅适合于使用HTTP方式的Web访问类业务,还适用于其他协议(如RTSP协议、SIP协议)和相关应用。
当需要在发送至服务器的请求报文中加入会话信息时,处理模块向认证模块请求所要加入的会话信息,如用户标识、接入类型、小区识别码等等。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信息前转。如图4所示,包括信息前转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步骤420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302-步骤320相同;
步骤422,处理模块对第一IPv6请求报文进行解析得到第一IPv6请求报文的业务逻辑;
步骤424,当业务逻辑为插入前传信息时,处理模块发送包含IPv6请求源地址的信息查询请求报文到认证模块;
步骤426,认证模块接收信息查询请求报文,根据IPv6请求源地址解析出GGSN标识和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根据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GGSN标识查询预先存储的会话信息;生成包含会话信息的信息查询应答报文;
步骤428,认证模块将信息查询应答报文发送到处理模块
步骤430,处理模块接收信息查询应答报文,将会话信息插入到第一IPv6请求报文中,得到第二IPv6请求报文;
步骤432,处理模块将第二IPv6请求报文发送到转换模块;
步骤434-步骤438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324-步骤33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通过在数据业务网关增加多个隧道终结模块,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相对应,同时在隧道终结模块中将请求报文格式由IPv4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也由IPv4转换为IPv6地址,在处理模块中可以对与数据业务网关连接的所有GGSN发送的请求报文进行集中处理,之后在转换模块中将IPv6报文转换为IPv4报文,将IPv6的地址转换为IPv4地址后发送到服务器。
在数据业务网关中设置多个隧道终结模块以对应不同的GGSN并采用IPv6地址,避免了IP地址冲突,因此,也就不需要增加多个数据业务网关来接入不同的GGSN。另外,在数据业务网关内部,也不需要设置多个处理模块,仅需一个处理模块,就可以对与数据业务网关连接的所有GGSN发送的请求报文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处理模块内部IP地址的冲突问题。
本发明在不改变原有组网方式和路由方式,无需对终端、GGSN和服务器进行改造且不需要支持IPv6格式的前提下,扩展了数据业务网关的地址空间及可提供服务的GGSN的数量,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降低了对网关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业务网关包括多个隧道终结模块,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相对应,数据业务网关还包括处理模块和转换模块,该方法包括:
所述隧道终结模块接收对应GGSN发送的业务请求报文,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的进行解隧道封装后,获得包含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IPv4请求目的地址的第一IPv4请求报文;将所述第一IPv4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一IPv6请求报文;根据所述GGSN标识将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将IPv4请求目的地址分转换为IPv6请求目的地址;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执行业务处理,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转换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根据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要访问服务器的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请求报文,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所述数据业务网关还包括认证模块,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认证模块接收所述GGSN发送的认证请求报文,所述认证请求报文中包括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会话信息、认证信息;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报文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查询所述GGSN的GGSN标识,存储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会话信息和所述GGSN标识,返回认证应答报文到所述GGS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转换模块接收所述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后返回的第一IPv4应答报文,所述第一IPv4应答报文包含IPv4应答源地址和IPv4应答目的地址,所述IPv4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所述IPv4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转换为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表将所述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对应的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第一IPv4应答报文转换为IPv6应答报文,IPv6应答报文中包含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和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将所述IPv6应答报文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IPv6应答报文执行业务处理,根据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中的GGSN标识将所述IPv6应答报文转发至对应的隧道终结模块;
所述隧道终结模块根据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中的GGSN标识将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转换为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并将所述IPv6应答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应答报文;对所述第二IPv4应答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后发送至所述GGSN标识对应的GGS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包括48位的GGSN标识和32位的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的业务逻辑;当所述业务逻辑为插入前传信息时,所述处理模块发送包含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的信息查询请求报文到所述认证模块;
所述认证模块接收所述信息查询请求报文,根据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解析出所述GGSN标识和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根据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GGSN标识查询预先存储的会话信息;生成包含会话信息的信息查询应答报文并发送到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信息查询应答报文,将所述会话信息插入到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中,得到第二IPv6请求报文;将所述第二IPv6请求报文发送到所述转换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根据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二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三IPv4请求报文,所述第三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第三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包括:用户标识、接入类型、小区识别码中至少一个。
6.一种数据业务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转换模块和多个隧道终结模块,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相对应;
所述隧道终结模块,用于接收对应GGSN发送的业务请求报文,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的进行解隧道封装后,获得包含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IPv4请求目的地址的第一IPv4请求报文;将所述第一IPv4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一IPv6请求报文;根据所述GGSN标识将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将IPv4请求目的地址分转换为IPv6请求目的地址;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执行业务处理,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转换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要访问服务器的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请求报文,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还包括认证模块,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GGSN发送的认证请求报文,所述认证请求报文中包括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会话信息、认证信息;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报文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查询所述GGSN的GGSN标识,存储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会话信息和所述GGSN标识,返回认证应到报文到所述GGS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业务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后返回的第一IPv4应答报文,所述第一IPv4应答报文包含IPv4应答源地址和IPv4应答目的地址,所述IPv4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所述IPv4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转换为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根据所述地址转换表将所述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对应的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第一IPv4应答报文转换为IPv6应答报文,IPv6应答报文中包含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和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将所述IPv6应答报文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IPv6应答报文执行业务处理,根据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中的GGSN标识将所述IPv6应答报文转发至对应的隧道终结模块;
所述隧道终结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中的GGSN标识将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转换为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并将所述IPv6应答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应答报文;对所述第二IPv4应答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后发送至所述GGSN标识对应的GGS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业务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的业务逻辑;当所述业务逻辑为插入前传信息时,所述处理模块发送包含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的信息查询请求报文到所述认证模块;
所述认证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信息查询请求报文,根据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解析出所述GGSN标识和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根据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GGSN标识查询预先存储的会话信息;生成包含指定信息的信息查询应答报文并发送到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信息查询应答报文,将所述会话信息插入到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中,得到第二IPv6请求报文;将所述第二IPv6请求报文发送到所述转换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二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三IPv4请求报文,所述第三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第三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9.一种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数据业务网关和服务器,
所述数据业务网关包括多个隧道终结模块,每个隧道终结模块分别与一个GGSN相对应,数据业务网关还包括处理模块和转换模块,
所述隧道终结模块,用于接收对应GGSN发送的业务请求报文,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的进行解隧道封装后,获得包含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和IPv4请求目的地址的第一IPv4请求报文;将所述第一IPv4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一IPv6请求报文;根据所述GGSN标识将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转换为IPv6请求源地址;将IPv4请求目的地址分转换为IPv6请求目的地址;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执行业务处理,将所述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转换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v6请求目的地址查找要访问服务器的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根据预先配置的地址转换表将所述IPv6请求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并将第一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第二IPv4请求报文,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和公网IPv4请求源地址;将所述第二IPv4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真实IPv4请求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所述数据业务网关还包括认证模块,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GGSN发送的认证请求报文,所述认证请求报文中包括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会话信息、认证信息;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报文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查询所述GGSN的GGSN标识,存储所述私网IPv4请求源地址、会话信息和所述GGSN标识,返回认证应到报文到所述GGS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8236.6A CN103796195B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8236.6A CN103796195B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6195A CN103796195A (zh) | 2014-05-14 |
CN103796195B true CN103796195B (zh) | 2017-05-03 |
Family
ID=50671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28236.6A Active CN103796195B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961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45564B (zh) * | 2015-08-27 | 2018-04-2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Wap业务处理方法和wap网关 |
CN112532762B (zh) * | 2020-11-25 | 2023-04-21 |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 由IPv6地址规避IPv4私网地址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7133A (zh) * | 2009-03-06 | 2010-09-0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地址解析装置、IPv4网络访问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8649B (zh) * | 2004-10-05 | 2010-04-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版本不同的网间互联协议网络互通的方法 |
-
2012
- 2012-10-31 CN CN201210428236.6A patent/CN1037961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7133A (zh) * | 2009-03-06 | 2010-09-0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地址解析装置、IPv4网络访问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6195A (zh) | 2014-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84639B (zh) | 用于多个nat64环境的方法和主机节点 | |
CN101753460B (zh) | 一种ipv6路由前缀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JP6085891B2 (ja) | 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 |
WO2010069181A1 (zh) | Ipv6地址配置方法和系统 | |
RU2011110761A (ru) | Посреднический мобильный протокол internet (pmip) в среде связи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интерфейсов | |
WO2011159799A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dynamic origination-based routing key registration in a diameter network | |
CN102611763A (zh) | Dns查询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3650424A (zh) | 一种家庭网关服务功能的实现方法和服务器 | |
CN101841573A (zh) | 互联网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互联网系统 | |
CN101080098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 | |
CN103108308A (zh) | 实现身份位置分离、分配接口标识的方法及网元和终端 | |
CN102957589A (zh) | 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系统 | |
CN103401800A (zh) |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和设备 | |
WO2013185731A2 (zh) | 一种自动管理IPv6地址冲突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242370B (zh) | 实现以太网与帧中继互联的方法与协议转换设备 | |
CN102790813A (zh) | 基于IPv6网络的通信方法和系统以及终端设备 | |
CN107005430A (zh) | 一种基于数据链路层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4253878B (zh) | Dhcp relay终结子接口的vlan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8206783A (zh) |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系统中地址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298148B (zh) | 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网络连接到多个pdn网络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2970387A (zh) |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796195B (zh) |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业务网关 | |
CN109246016B (zh) | 跨vxlan的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7979619A (zh) | 一种twamp会话协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端 | |
CN105429880B (zh) | 网络设备及其进行路由转发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