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0673A - 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和具有它的发动机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和具有它的发动机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90673A CN103790673A CN201210422564.5A CN201210422564A CN103790673A CN 103790673 A CN103790673 A CN 103790673A CN 201210422564 A CN201210422564 A CN 201210422564A CN 103790673 A CN103790673 A CN 1037906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oil
- disengagement chamber
- cavity
- receiving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和具有该油气分离装置的发动机以及具有该油气分离装置的车辆。所述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回油口;下分隔件,下分隔件设在容纳腔内,下分隔件与容纳腔的壁相连;上分隔件,上分隔件设在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的壁相连,下分隔件、上分隔件与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与进气口连通的第一分离腔,上分隔件与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多个第二分离腔,多个第二分离腔彼此连通且与第一分离腔和出气口连通;和过滤件,过滤件设在第一分离腔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具有油气分离效果好、油的回收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和具有该油气分离装置的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的作用是对发动机的气缸内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雾化机油、水蒸气、二氧化碳、碳化氢等等)进行油气分离。现有的油气分离装置存在分离作用不强、分离效果不明显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油气分离效果好、油回收率高等优点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发动机。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所述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出气口下方且位于所述回油口上方;下分隔件,所述下分隔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下分隔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上分隔件,所述上分隔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所述下分隔件、所述上分隔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第一分离腔,所述上分隔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多个第二分离腔,多个所述第二分离腔彼此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分离腔和所述出气口连通;和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在所述第一分离腔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通过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所述下分隔件和所述上分隔件,从而可以在所述容纳腔内形成所述第一分离腔和多个所述第二分离腔,由此可以对油气混合气进行多次油气分离并多次降低该油气混合气的流动速度。这样可以有效地对该油气混合气中的油和气进行分离,即可以大大地提高油气分离效率和油回收率。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具有油气分离效果好、油回收率高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分隔件包括:收集部,所述收集部的上周沿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且所述收集部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收集腔,所述第一收集腔的下端敞开且所述第一收集腔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上向下减小;和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内具有引导腔且所述引导腔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开,所述引导部与所述收集部相连且所述引导腔与所述第一收集腔连通。通过在所述下分隔件上设置具有所述第一收集腔的收集部,从而可以利用所述第一收集腔收集在所述第一分离腔内对油气混合气进行油气分离得到的油,收集到的油可以通过所述引导腔流向所述回油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集部上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这样可以使油气混合气更加容易地进入到所述第一分离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分隔件包括:上分隔部,所述上分隔部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所述上分隔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下分隔部,所述下分隔部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所述下分隔部、所述下分隔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分离腔;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具有第三分离腔且所述第三分离腔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开,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上分隔部和所述下分隔部相连且所述第三分离腔与所述第一分离腔和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所述上分隔部、所述下分隔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通过在所述上分隔件上设置具有所述第三分离腔的连接部,从而可以使油气混合气在所述第三分离腔内进行一次油气分离,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油气分离效率和油回收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分隔部内具有第二收集腔且所述第二收集腔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开,所述第二收集腔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上向下减小,其中所述第二收集腔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和另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由此可以更好地收集被分离出来的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收集腔的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孔,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孔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通过在所述第二收集腔的壁上设置所述第二通气孔,从而可以使油气混合气更加容易地从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进入到另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分隔部的下周沿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且所述下分隔部的上周沿向上向内延伸,所述下分隔部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下分隔部的回油孔,另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通过所述回油孔与所述第一分离腔连通。由此所述下分隔部可以收集在另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内对油气混合气进行油气分离得到的油,收集到的油可以通过所述回油孔流入所述第一分离腔内,这样可以更好地收集被分离出来的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腔包括位于所述下分隔件下方的第三收集腔以及与所述第三收集腔和所述回油口连通的回油阀容纳腔,所述回油阀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三收集腔下方且位于所述回油口上方,其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回油阀,所述回油阀在回油位置和封堵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回油阀容纳腔内。通过设置所述回油阀可以大大地提高所述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曲轴箱;进气系统;和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曲轴箱相连,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系统相连,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回油口适于与油底壳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通过设置油气分离装置,从而具有可靠性高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油气分离装置支架且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安装耳,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耳安装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支架上。通过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上设置所述第一安装耳和所述第二安装耳,从而可以将所述油气分离装置更加方便地、稳固地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支架上。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从而具有可靠性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的上分隔件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的上分隔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曲轴箱、进气系统和油气分离装置1。
首先参照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1。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1包括本体10、下分隔件20、上分隔件30和过滤件60。
本体10内具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具有进气口111、出气口112和回油口113,进气口111位于出气口112下方,且进气口111位于回油口113上方(上下方向如图1-图4中的箭头B所示)。换言之,进气口11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出气口112和回油口113之间。下分隔件20设在容纳腔11内,下分隔件20与容纳腔11的壁相连。
上分隔件30设在容纳腔11内,且上分隔件30与容纳腔11的壁相连,下分隔件20、上分隔件30与容纳腔11的壁之间限定出与进气口111连通的第一分离腔40,上分隔件30与容纳腔11的壁之间限定出多个第二分离腔50,多个第二分离腔50彼此连通,且多个第二分离腔50与第一分离腔40和出气口112连通。换言之,多个第二分离腔50中的一个与第一分离腔40连通,多个第二分离腔50中的另一个与出气口112连通。也就是说,进气口111可以依次通过第一分离腔40、多个第二分离腔50中的一个和多个第二分离腔50中的另一个与出气口112连通)。过滤件60设在第一分离腔40内。
其中,油气分离装置1的进气口111与所述曲轴箱相连,油气分离装置1的出气口112与所述进气系统相连,油气分离装置1的回油口113适于与油底壳相连。
下面参照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1的工作过程。所述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气缸内产生的油气混合气(该油气混合气包含雾化机油)可以通过所述曲轴箱(即曲轴箱通风系统)从进气口111进入到油气分离装置1中。由于进气口111与本体10内的容纳腔11的壁相切,因此油气混合气可以在容纳腔11内发生旋转流动,由于油与气的密度不同,所以油气混合气中的油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聚集到容纳腔11的壁上并向下流动,油气混合气中的气体会向上流动,由此油和气相互分离。
具体而言,油气混合气在进入容纳腔11后且在进入第一分离腔40前进行第一次油气分离。然后该油气混合气进入到第一分离腔40内并在第一分离腔40内进行第二次油气分离。接着该油气混合气依次进入到多个第二分离腔50内并在多个第二分离腔50内进行多次油气分离,即该油气混合气在每个第二分离腔50内均进行一次油气分离。也就是说,该油气混合气在油气分离装置1内进行多次油气分离。
而且,该油气混合气进入第一分离腔40后,该油气混合气的流动速度会减小。该油气混合气进入第二分离腔50后,该油气混合气的流动速度会进一步减小。并且该油气混合气从一个第二分离腔50进入下一个第二分离腔50后,该油气混合气的流动速度会再次减小。通过减小该油气混合气的流动速度,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油和气进行分离。其中,该油气混合气中的油向下流动并通过回油口113进入到所述油底壳内,该油气混合气中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12进入到所述进气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1通过在容纳腔11内设置下分隔件20和上分隔件30,从而可以在容纳腔11内形成第一分离腔40和多个第二分离腔50,由此可以对油气混合气进行多次油气分离并多次降低该油气混合气的流动速度。这样可以有效地对该油气混合气中的油和气进行分离,即可以大大地提高油气分离效率和油回收率。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1具有油气分离效果好、油回收率高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通过设置油气分离装置1,从而具有可靠性高等优点。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还可以包括油气分离装置支架,且油气分离装置1还可以包括第一安装耳80和第二安装耳90,第一安装耳80和第二安装耳90可以安装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支架上。通过在油气分离装置1上设置第一安装耳80和第二安装耳90,从而可以将油气分离装置1更加方便地、稳固地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支架上。
具体地,第一安装耳80和第二安装耳90都可以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支架相连。所述紧固件可以是螺栓或螺钉。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下分隔件20可以包括收集部21和引导部22。收集部21的上周沿可以沿容纳腔11的周向与容纳腔11的壁相连,收集部21的上表面上可以设有第一收集腔211且第一收集腔211的下端可以敞开(第一收集腔211可以是第一分离腔40的一部分),第一收集腔211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从上向下减小(即第一收集腔211可以是倒锥形)。引导部22内可以具有引导腔221且引导腔221的上端和下端都可以敞开,引导部22可以与收集部21相连且引导腔221可以与第一收集腔211连通。
通过在下分隔件20上设置具有第一收集腔211的收集部21,从而可以利用第一收集腔211收集在第一分离腔40内对油气混合气进行油气分离得到的油,收集到的油可以通过引导腔221流向回油口113。因此,通过利用具有第一收集腔211和引导腔221的下分隔件20,可以更好地收集被分离出来的油。
具体而言,第一收集腔211可以位于过滤件60下方,由此可以避免吸附在过滤件60上的油被旋转流动的油气混合气带走,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装置1的油气分离效率。通过在下分隔件20上设置具有引导腔221的引导部22,从而可以使收集部21收集到的油通过引导腔221流向回油口113。具体地,引导腔221的上端可以与第一收集腔211连通且引导腔221的下端可以与进气口111连通。
有利地,下分隔件20可以是漏斗状。容纳腔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圆形,收集部21的上周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也可以是圆形。过滤件60可以是纸,过滤件60也可以是金属丝,例如铁丝、铜丝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收集部21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212。也就是说,每个第一通气孔212可以贯通第一收集腔211的壁。通过在收集部21上设置多个第一通气孔212,从而可以使油气混合气更加容易地进入到第一分离腔40内。具体而言,一部分油气混合气可以通过引导腔221的下端进入到第一分离腔40内,另一部分油气混合气可以通过多个第一通气孔212进入到第一分离腔40内。有利地,多个第一通气孔212可以沿收集部21的周向均匀地分布在收集部21上。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分隔件30可以包括上分隔部31、下分隔部32和连接部33。
上分隔部31可以沿容纳腔11的周向与容纳腔11的壁相连,上分隔部31可以与容纳腔11的壁之间限定出一个第二分离腔50。下分隔部32可以沿容纳腔11的周向与容纳腔11的壁相连,下分隔部32、下分隔件20与容纳腔11的壁之间可以限定出第一分离腔40。
连接部33内可以具有第三分离腔331且第三分离腔331的上端和下端均可以敞开,连接部33可以与上分隔部31和下分隔部32相连,且第三分离腔331可以与第一分离腔40和一个第二分离腔50连通(换言之,第一分离腔40可以通过第三分离腔331和一个第二分离腔50连通)。上分隔部31、下分隔部32、连接部33与容纳腔11的壁之间可以限定出与出气口112连通的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
通过在上分隔件30上设置具有第三分离腔331的连接部33,从而可以使油气混合气在第三分离腔331内进行一次油气分离,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装置1的油气分离效率和油回收率,即油气分离装置1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油气混合气中的油和气进行分离。
有利地,容纳腔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圆形,上分隔部3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圆形,且下分隔部3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圆形。第三分离腔331的下端可以与第一分离腔40连通且第三分离腔331的上端可以与一个第二分离腔50连通。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分隔部31内可以具有第二收集腔311,且第二收集腔311的上端和下端均可以敞开,第二收集腔311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从上向下减小(换言之,第二收集腔311可以是漏斗形或倒锥形),其中第二收集腔311可以和一个第二分离腔50连通,且第二收集腔311还可以和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连通。
通过在上分隔部31上设置第二收集腔311,从而可以利用第二收集腔311收集在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对油气混合气进行油气分离得到的油,收集到的油可以通过第二收集腔311的下端流到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由此可以更好地收集被分离出来的油。
具体地,第二收集腔311的上端可以与一个第二分离腔50连通且第二收集腔311的下端可以与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连通。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收集腔311的壁上可以设有第二通气孔312,一个第二分离腔50可以通过第二通气孔312与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连通。换言之,第二通气孔312可以贯通第二收集腔311的壁。其中,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的油气混合气可以通过第二通气孔312进入到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以便在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继续进行油气分离。
通过在第二收集腔311的壁上设置第二通气孔312,从而可以使油气混合气更加容易地从一个第二分离腔50进入到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有利地,第二通气孔312可以是多个,多个第二通气孔312可以等间隔地设在第二收集腔311的壁上,即多个第二通气孔312可以等间隔地设在上分隔部31上。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下分隔部32的下周沿可以沿容纳腔11的周向与容纳腔11的壁相连,且下分隔部32的上周沿可以向上向内延伸(向内是指邻近容纳腔11的中心的方向)。换言之,下分隔部32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从上向下增大,即下分隔部32可以是漏斗形或锥形。下分隔部32上可以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下分隔部32的回油孔321,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可以通过回油孔321与第一分离腔40连通。
由此下分隔部32可以收集在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对油气混合气进行油气分离得到的油,收集到的油可以通过回油孔321流入第一分离腔40内,这样可以更好地收集被分离出来的油。有利地,回油孔321可以邻近下分隔部32的下周沿。回油孔321可以是多个,多个回油孔321可以沿下分隔部32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
有利地,下分隔部32的上周沿可以与连接部33相连。例如下分隔部32的上周沿可以与连接部33的下端相连。连接部33与上分隔部31的连接处可以位于连接部33的上端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下分隔部32的下表面上可以设有空腔322且空腔322的上端可以敞开(空腔322可以是第一分离腔40的一部分),空腔322的上端可以与第三分离腔331连通。由此可以避免吸附在过滤件60上的油被旋转流动的油气混合气带走,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装置1的油气分离效率。而且,在第三分离腔331内对油气混合气进行油气分离得到的油可以从第三分离腔331的下端进入到空腔322内,即进入到第一分离腔40内。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容纳腔11可以包括位于下分隔件20下方的第三收集腔114,容纳腔11还可以包括与第三收集腔114和回油口113连通的回油阀容纳腔115,回油阀容纳腔115可以位于第三收集腔114下方且回油阀容纳腔115可以位于回油口113上方。换言之,第三收集腔114可以通过回油阀容纳腔115和回油口113连通。油气分离装置1还可以包括回油阀70,回油阀70可以在回油位置和封堵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回油阀容纳腔115内。
其中,在所述回油位置,回油阀70与第三收集腔114的下端间隔开,从油气混合气中分离得到的油可以从第三收集腔114的下端流到回油阀容纳腔115内,进而通过回油口113流到所述油底壳内。在所述封堵位置,回油阀70与第三收集腔114的下端相连且封堵第三收集腔114的下端。
当所述油底壳的压力异常升高时,回油阀70可以从所述回油位置移动到所述封堵位置以便对第三收集腔114的下端进行封堵,由此可以避免所述油底壳内的油倒流进油气分离装置1内。因此,通过设置回油阀70可以大大地提高所述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
具体而言,从进气口111进入到容纳腔11内的油气混合气在容纳腔11内进行第一次油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油可以沿容纳腔11的壁(例如第三收集腔114的壁)流向回油口113。然后,油气混合气可以通过引导腔221的下端和第一通气孔212进入到第一分离腔40内并在第一分离腔40内进行第二次油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油可以沿第一收集腔211的壁和引导腔221的壁流向回油口113。
然后,油气混合气可以通过空腔322进入到第三分离腔331内并在第三分离腔331内进行第三次油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油可以从第三分离腔331的下端进入到第一分离腔40内,进而可以沿第一收集腔211的壁和引导腔221的壁流向回油口113。
然后油气混合气可以从第三分离腔331的上端进入到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并在该第二分离腔50内进行第四次油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油可以沿第二收集腔311的壁流到第二收集腔311的下端并通过第二收集腔311的下端流到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同时油气混合气可以通过第二通气孔312进入到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并在该第二分离腔50内进行第五次油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油(包括在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分离出来的油)可以通过回油孔321流入第一分离腔40内,进而可以沿第一收集腔211的壁和引导腔221的壁流向回油口113。
分离出来的油可以通过回油口113流入所述油底壳内。油气混合气在另一个第二分离腔50内进行第五次油气分离得到的气体不再包含雾化机油,该气体可以通过出气口112进入到所述进气系统。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1,从而具有可靠性高等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出气口下方且位于所述回油口上方;
下分隔件,所述下分隔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下分隔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
上分隔件,所述上分隔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所述下分隔件、所述上分隔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第一分离腔,所述上分隔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多个第二分离腔,多个所述第二分离腔彼此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分离腔和所述出气口连通;和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在所述第一分离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隔件包括:
收集部,所述收集部的上周沿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且所述收集部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收集腔,所述第一收集腔的下端敞开且所述第一收集腔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上向下减小;和
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内具有引导腔且所述引导腔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开,所述引导部与所述收集部相连且所述引导腔与所述第一收集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上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隔件包括:
上分隔部,所述上分隔部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所述上分隔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
下分隔部,所述下分隔部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所述下分隔部、所述下分隔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分离腔;和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具有第三分离腔且所述第三分离腔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开,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上分隔部和所述下分隔部相连且所述第三分离腔与所述第一分离腔和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所述上分隔部、所述下分隔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壁之间限定出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隔部内具有第二收集腔且所述第二收集腔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开,所述第二收集腔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上向下减小,其中所述第二收集腔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和另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集腔的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孔,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孔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隔部的下周沿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与所述容纳腔的壁相连且所述下分隔部的上周沿向上向内延伸,所述下分隔部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下分隔部的回油孔,另一个所述第二分离腔通过所述回油孔与所述第一分离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位于所述下分隔件下方的第三收集腔以及与所述第三收集腔和所述回油口连通的回油阀容纳腔,所述回油阀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三收集腔下方且位于所述回油口上方,其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回油阀,所述回油阀在回油位置和封堵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回油阀容纳腔内。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轴箱;
进气系统;和
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曲轴箱相连,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系统相连,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回油口适于与油底壳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气分离装置支架且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安装耳,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耳安装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支架上。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2564.5A CN103790673B (zh) | 2012-10-29 | 2012-10-29 | 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和具有它的发动机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2564.5A CN103790673B (zh) | 2012-10-29 | 2012-10-29 | 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和具有它的发动机和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0673A true CN103790673A (zh) | 2014-05-14 |
CN103790673B CN103790673B (zh) | 2016-06-08 |
Family
ID=50666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22564.5A Active CN103790673B (zh) | 2012-10-29 | 2012-10-29 | 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和具有它的发动机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90673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4004A (zh) * | 2016-12-27 | 2017-04-26 | 重庆缀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预压缩式离心分离机构的液压油箱呼吸器 |
CN106640855A (zh) * | 2016-12-27 | 2017-05-10 | 重庆缀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预压缩式分离装置的离心分离机构 |
CN106640786B (zh) * | 2016-12-27 | 2018-05-01 | 盐城市广域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带离心分离的油箱呼吸器 |
CN108032729A (zh) * | 2018-01-12 | 2018-05-15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油气分离结构及设有其的油箱 |
CN109469531A (zh) * | 2018-10-29 | 2019-03-15 | 台州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油气分离器总成及车辆 |
CN112648043A (zh) * | 2019-10-10 | 2021-04-13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和油气分离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84506A (ja) * | 2002-08-23 | 2004-03-18 |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装置 |
CN2646391Y (zh) * | 2003-09-02 | 2004-10-06 | 徐勇 | 油气分离器 |
US6994078B2 (en) * | 2004-01-28 | 2006-02-07 | New Condensator, Inc. | Apparatus for removing contaminants from crankcase emissions |
CN101539045A (zh) * | 2009-04-13 | 2009-09-23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内燃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
CN201738985U (zh) * | 2010-06-17 | 2011-02-0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
CN201738984U (zh) * | 2010-06-09 | 2011-02-0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
-
2012
- 2012-10-29 CN CN201210422564.5A patent/CN1037906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84506A (ja) * | 2002-08-23 | 2004-03-18 |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装置 |
CN2646391Y (zh) * | 2003-09-02 | 2004-10-06 | 徐勇 | 油气分离器 |
US6994078B2 (en) * | 2004-01-28 | 2006-02-07 | New Condensator, Inc. | Apparatus for removing contaminants from crankcase emissions |
CN101539045A (zh) * | 2009-04-13 | 2009-09-23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内燃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
CN201738984U (zh) * | 2010-06-09 | 2011-02-0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
CN201738985U (zh) * | 2010-06-17 | 2011-02-0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4004A (zh) * | 2016-12-27 | 2017-04-26 | 重庆缀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预压缩式离心分离机构的液压油箱呼吸器 |
CN106640855A (zh) * | 2016-12-27 | 2017-05-10 | 重庆缀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预压缩式分离装置的离心分离机构 |
CN106640786B (zh) * | 2016-12-27 | 2018-05-01 | 盐城市广域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带离心分离的油箱呼吸器 |
CN108032729A (zh) * | 2018-01-12 | 2018-05-15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油气分离结构及设有其的油箱 |
CN108032729B (zh) * | 2018-01-12 | 2024-09-27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油气分离结构及设有其的油箱 |
CN109469531A (zh) * | 2018-10-29 | 2019-03-15 | 台州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油气分离器总成及车辆 |
CN112648043A (zh) * | 2019-10-10 | 2021-04-13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和油气分离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0673B (zh) | 2016-06-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90673A (zh) | 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和具有它的发动机和车辆 | |
US8147575B2 (en) | Multi-stage oil separ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cyclonic separation stage | |
WO2014069024A1 (ja) | 液中気泡の分離除去循環システム | |
CN205412327U (zh) | 一种聚结分离器 | |
CN204824746U (zh) | 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 | |
CN202410467U (zh) |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 |
CN103277351A (zh) | 液压油箱呼吸器 | |
CN202092392U (zh) | 油分离器及具有该油分离器的空调 | |
CN105201681B (zh) | 一种罩盖 | |
CN103591741A (zh) | 油分离器 | |
CN102588041A (zh) | 一种油气分离器 | |
CN204522658U (zh) | 一种油气分离器 | |
CN201078291Y (zh) | 空气滤清器 | |
CN203499765U (zh) | 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 |
CN104457060A (zh) | 油分离器和制冷系统 | |
CN210356509U (zh) | 一种多级分离器 | |
CN205089475U (zh) | 一种罩盖 | |
WO2008037561A1 (en) | Fuel filter | |
CN103670600A (zh) |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的油气分离系统 | |
CN205533243U (zh) | 一种滑片式空气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系统 | |
CN203388797U (zh) | 旋风分离器 | |
CN205109106U (zh) | 一种油品聚结脱水分离器 | |
CN203417492U (zh) | 油水分离器 | |
CN204601837U (zh) | 油气混合物的分离装置 | |
CN203263296U (zh) | 旋风分离器、具有它的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