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货式半挂车复合卸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货运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散货式半挂车复合型的卸货装置。
背景技术
半挂车是一种运输量大的常用的运输车,卸货方式是通过液压装置将车厢举起,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货物卸下,这种卸货方式仅适用于沙土、石块等抗冲击力强的货物。对于易碎品等货物,目前卸货方式为人工搬运,卸货效率低,搬运过程容易对货物造成损坏,甚至出现事故,安全性低。
随着自卸车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货厢底板加装自卸式轨道或传送带的自卸车,这种自卸车可以实现对于车装货物进行机械式的卸载方式,节省人工、提高效率,也减少了对货物损坏、提高了卸货人员的安全性。但是,因为运货车辆车厢对其容量的限制,目前运货车辆车厢的设计与卸货轨道或是传送带之间都存在死角,在货物卸载到一定程度后,其剩余货物就积攒在死角中,不易卸下,必须动用人工或其它外力才能将货物卸载完成,额外增加人工或其它成本,而且在人工干预时,也易发生事故。
申请号为:200820066071.1,名称为:车载传送带卸料式散粮运输车,申请日为:2008 年3 月31 日,授权日为:2009 年2 月11 日,发明人为:徐红,专利权人为:随州市力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如下:把密封厢的底板设计为两块活动底板,每块活动底板下面设有底板举升缸,在底盘上、活动底板下和纵梁的中间安装有卸粮传送带系统。该技术方案可以局部地解决卸货问题,但由于车箱高度的问题,也会存在卸货不完整的情况,而且由于活动底板平铺在车厢底部,要求底板举升缸的举升力量大,使举升缸的寿命缩短,使维护成本加大,而且由于传送带位于活动底板下方,活动底板举升后才能使传送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申请人前一个专利的不足,提供一种散货式半挂车复合卸货装置。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散货式半挂车复合卸货装置,包括机架1、传送装置2,机架1 的两端分别安装主动轮3 和从动轮4,传送装置2 包括通过主动轮3 和从动轮4 两侧相连接的两根传动链条5、两根传动链条5 上面均匀设置的托板9,托板9 沿传动链条5 行进方向的一端为固定端6,固定端6 通过托板固定杆7 与传动链条5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8,两根传动链条5 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车厢宽度的三分之一,托板9下面平行设置有可沿传动链条5 行进方向自由转动的支撑辊20,主动轮3 与液压马达10通过连接链条11 相连接,所述托板9 的自由端8 侧面与固定端6 侧面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相邻的托板9 固定端6 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倍的两个相邻的托板9 固定端6 侧面之间的距离。
做为一种较好的优化方案,托板9 的宽度比两根传动链条5 外沿之间的距离大0-10cm。
另一种优化方案可以在沿两根传动链条5 外侧设有护盖13,护盖13 一侧与车厢底板22 固接,另一侧延伸至托板9 的一侧上方,护盖13 与托板9 间设有间隙。
也可以优化成所述托板9 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对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可以优化成所述主动轮3 下方设有卸货导向板12,卸货导向板12 与车架1 固接。
也可以把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车厢侧板21 内侧分别设有活动板14,活动板竖面15 与车厢侧板内侧相靠接,活动板竖面15 通过弯曲部16 使活动板横面17 沿车厢底板22向车厢内部方向延伸,其末端分别位于传送装置2 的外侧,并与车厢底板22 相铰接,弯曲部16 外侧与车厢侧板21、车厢底板22 之间形成沿车厢纵向的举升空间19,在所述举升空间19 内沿车厢纵向设置数个举升缸18,举升缸18 一端与车厢相固接,另一端与弯曲部16相固接。
也可以是,所述活动板14 上设有加强筋。
将所述活动板14 沿车厢纵向方向设置成数块也是一种优化方式。
将所述的举升缸18 举升方向的轴线与车厢底板22 的夹角设置成45º 可以达到较好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运转平稳、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卸载货物彻底、安全可靠、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横向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的纵向示意图。
1. 机架;2. 传送装置;3. 主动轮;4. 从动轮;5. 传动链条;6. 固定端;7. 托板固定杆;8. 自由端;9. 托板;10. 液压马达;11. 连接链条;12. 卸货导向板;13. 护盖;14.活动板;15. 活动板竖面;16. 弯曲部;17. 活动板横面;18. 举升缸;19. 举升空间;20. 支撑辊;21. 车厢侧板;22. 车厢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 和图2 详细本发明的实施例。
这种散货式半挂车复合卸货装置,包括机架1、传送装置2,机架1 的两端分别安装主动轮3 和从动轮4,传送装置2 包括通过主动轮3 和从动轮4 两侧相连接的两根传动链条5、两根传动链条5 上面均匀设置的托板9,托板9 沿传动链条5 行进方向的一端为固定端6,固定端6 通过托板固定杆7 与传动链条5 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8,两根传动链条5 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车厢宽度的三分之一,托板9 下面平行设置有可沿传动链条5 行进方向自由转动的支撑辊20,主动轮3 与液压马达10 通过连接链条11 相连接,所述托板9 的自由端8 侧面与固定端6 侧面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相邻的托板9 固定端6 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倍的两个相邻的托板9 固定端6 侧面之间的距离。托板9 的宽度比两根传动链条5 外沿之间的距离大0-10cm。在沿两根传动链条5 外侧设有护盖13,护盖13 一侧与车厢底板22固接,另一侧延伸至托板9 的一侧上方,护盖13 与托板9 间设有间隙。托板9 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主动轮3 下方设有卸货导向板12,卸货导向板12 与车架1 固接。车厢侧板21 内侧分别设有活动板14,活动板竖面15 与车厢侧板内侧相靠接,活动板竖面15 通过弯曲部16使活动板横面17 沿车厢底板22 向车厢内部方向延伸,其末端分别位于传送装置2 的外侧,并与车厢底板22 相铰接,弯曲部16 外侧与车厢侧板21、车厢底板22 之间形成沿车厢纵向的举升空间19,在所述举升空间19 内沿车厢纵向设置数个举升缸18,举升缸18 一端与车厢相固接,另一端与弯曲部16 相固接。活动板14 沿车厢纵向方向设置成数,举升缸18举升方向的轴线与车厢底板22 的夹角是45º。活动板14 上设有加强筋。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详细描述一下使用散货式半挂车复合卸货装置的卸货过程。由于托板9 通过固定端6 一侧的托板固定杆7 与传动链条5 相连接,而自由端8不固定,托板9 的长度大于两块相邻托板9 之间的距离,因此当托板9 位于主动轮3 和从动轮4 上方时,每块托板9 的自由端8 是搭接在后方托板9 的固定端6 之上的,所以各个单一的托板9 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运输带。当运货挂车到达卸货地点后,操作人员打开货车仓门,通过开关启动液压马达10,使传送装置2 开始动作,传动链条5 带动其上的托板9 向仓门方向移动,将散货缓缓移出车厢,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液压马达10 的转速来控制卸货速度。当托板9 转过主动轮3 后,由于自由端8 不固定,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托板9 翻转,将其上的散装货物彻底卸下,托板9 转过主动轮3 后,处于垂挂状态,可以使托板9 上尽可能保持干净,当托板9 再次通过从动轮4 运行到其上方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托板9 的自由端8再次与后一块托板9 的固定端6 搭接,形成运输带,进入卸货过程。由于两根传动链条5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车厢宽度的三分之一,运输带上方存在的货物较少,使运输带同时承载的重力和需要克服的货物之间的摩擦力就小,这样对液压马达10 的动力需求就较小,可以使液压马达10 的动力充分得到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各传动装置所承载的载荷也相对较小,使使用寿命延长,使卸货过程也相当容易。另外,由于托板9 通过托板固定杆7 与传动链条5 连接,当其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托板固定板7 即可,不需要对整个托板9 进行维护,减少了维护成本。当散货在车厢内发生堆积,卸货不畅时,操作人员打开举升缸18,推动活动板14 以其活动板横面17 与车厢底板22 的铰接处为轴向车厢中部运动,推动堆积的散货滑向传送带,使货物卸载干净彻底,而且带有弯曲部16 设计使货物下滑得更加容易。为了加快卸速度,也可以在启动传送装置2 的同时启动举升缸18 工作。
在弯曲部16 处设置了加强筋结构,可以使活动板14 的承重能力加强,减小损坏可能性,降低维修成本,增加使用寿命。还有,在传动链条5外侧加装了护盖13,使散货不易从传动链条5、与车厢底板22 之间的缝隙中掉落; 同样在支撑辊20 的作用下,可以使传动链条5 与托板9 组成的传送带的承载能力提高,增大卸货效率,在与加装的护盖13 的共同作用下还可以使其与车厢底板22 之间形成轨道,保持传动链条5、托板9 平稳运行。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