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6405B - 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76405B CN103776405B CN201410059909.4A CN201410059909A CN103776405B CN 103776405 B CN103776405 B CN 103776405B CN 201410059909 A CN201410059909 A CN 201410059909A CN 103776405 B CN103776405 B CN 1037764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p
- signal
- signal strength
- mobile device
- initial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移动设备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若干次,记录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每次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根据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通过判断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位移检测的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位移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目前,传统位移检测主要通过接收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来实现。例如,通过移动设备的GPS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移动设备的经纬度信号,换算成相应的位置,通过不断计算位置,判断当前换算的位置是否相对于之前换算的位置发生位移。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室内的GPS信号较弱或者无法收到,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室内位移检测经常失败或误差较大,无法满足室内移动设备位移检测的需要。
为此,非常需要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以实现在室内准确检测移动设备的位移的目的。
在本上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期望提供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例如,可以包括: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移动设备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若干次,记录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每次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通过判断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位移检测的装置,例如,可以包括:信号扫描单元,可以配置用于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移动设备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若干次;记录单元,可以配置用于记录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每次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计算单元,可以配置用于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位移判断单元,可以配置用于通过判断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位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由于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移动设备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若干次,记录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每次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而室内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会随着距无线接入点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移动设备在室内移动时所接收的无线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移动设备的位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判断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可以在室内准确检测移动设备的位移。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位移检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位移检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下面参考本发明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
发明概述
本发明人发现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在室内通常会有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点,而无线接入点在室内的信号强度会随着距无线接入点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移动设备在室内移动时所接收的无线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移动设备的位移。因此,可以通过判断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
在介绍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应用场景总览
首先参考图1,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移动设备102。当移动设备102在具有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点101的室内场景时检测移动设备102的位移。其中,无线接入点,即无线AP(Access Point),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接入点,是用户接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此处无线接入点也包括无线路由器。其中,移动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可以采用WI-FI技术扫描周围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
示例性方法
下面结合图1的应用场景,参考图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位移检测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例如,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S210、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移动设备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若干次,记录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每次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可以根据应用场景需要确定。例如,可以将移动设备在相对静止时所处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或者,可以将移动设备距其他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一定条件时所处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可以将移动设备在移动状态下所处的位置作为检测位置,可以将移动设备每隔一定周期实时所处的位置作为检测位置等等,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例如,可以当移动设备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时,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周围的无线接入点n次,此处的n为自然数,可以由本发明的实施者任意设置。针对每个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记录该无线接入点的MAC地址,由MAC地址唯一标识用于记录该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数组,其中,一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记录在一个数组中,数组中的一个元素记录一次扫描到的信号强度。如果某次扫描未扫描到该无线接入点,可以将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可以由本发明的实施者任意设置)作为信号强度插入在数组中。通过这样的记录方式,假设在初始位置扫描到J个无线接入点,则在初始位置可以得到J个数组,其中,一个数组中有n个记录了信号强度的元素。
S220、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实际上,在移动设备端扫描到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是负数,负数越大信号强度越强,负数越小信号强度越弱。为了便于计算,可以预先通过实际试验总结一个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通过将负数的信号强度与负数的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做差,将信号强度转换为正数、且信号强度越大的数值越大,信号强度越小的数值越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例如,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两种:
(方式一)
基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各个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信号强度的变化能够反映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的原理,通过对各个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在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进行误差均衡运算可以得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具体地,例如该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A、B步骤:
A:利用所记录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在每次扫描的信号强度,计算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
例如,可以仅针对在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进行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的计算。对于在初始位置进行n次扫描,扫描到的若干个无线接入点,其中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α,等于该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的n次扫描的信号强度之和与该无线接入点在初始位置的n次扫描的信号强度之和的比值、再减去1得到的差值的绝对值。例如:假设在步骤S210中,在初始位置时共进行n次扫描,共扫描到J个无线接入点,得到与无线接入点一一对应的J个数组,如在初始位置扫描到的第i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数组可以为[Isi1,Isi2,...Isin],其中s代表“初始位置”;在检测位置扫描n次该J个无线接入点,得到与这J个无线接入点一一对应的J个数组,如在检测位置扫描所述第i个无线接入点n次,得到第i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数组可以为[Imi0,Imi1,...Imin],其中m代表“检测位置”。则第i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可以用公式进行计算。其中,如果数组中存在由于某此扫描未扫描到无线接入点而插入的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则在计算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的n次扫描的信号强度之和,以及在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的n次扫描的信号强度之和时,可以将所插入的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去除,以保证所计算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的准确。
B:利用各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对各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进行误差均衡运算,得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例如,可以利用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仅针对在初始位置扫描到的J个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进行误差均衡运算,得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在这里,误差均衡运算主要是为了消除个别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突变带来的误差。为了消除该误差,可以利用各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分别一一对应的误差均衡比例,将各个无线接入点分别一一对应的误差均衡比例与相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的乘积求和,从而得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其中,一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误差均衡比例可以等于该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差值的平方、与所有J个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分别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差值的平方之和的比率。例如,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β可以公式进行计算。
(方式二)
基于在检测位置扫描到的新增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相对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变化能够反映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的原理,通过计算新增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相对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比率得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具体地,例如该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C~G步骤:
C:根据所记录的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查找出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新增无线接入点;
例如,如果由无线接入点的MAC地址标识用于记录信号强度的数组,则可以比较在初始位置记录的各个数组与在检测位置记录的各个数组的标识,从而可以查找在检测位置扫描到且未在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所述新增无线接入点。
D: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各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分别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以及,计算出在初始位置扫描到的各个无线接入点分别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
E:针对每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利用该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对该新增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差值进行放大,得到每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
F:针对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利用该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对该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差值进行放大,得到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
G:计算各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之和、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各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之和的比率,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例如,假设在检测位置扫描到的新增无线接入点的个数为L个,该L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到的信号强度分别为Im1n,Im2n...ImLn,该L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分别为NL1,NL2...NLL,在初始位置扫描到的J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分别为N1,N2...Nj,则步骤G中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可以用公式进行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上述任一种实现方式计算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也可以两种均采用。
S230、通过判断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可以通过实验确定。例如,可以反复实验在不同位移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计算出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从而针对方式一,实验得到一个或多个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针对方式二,实验得到一个或多个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
如果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计算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则可以当两种方式所计算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均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时,确定移动设备的位移超过预设位移。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判断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是否在检测位置扫描到,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
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于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移动设备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若干次,记录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每次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所有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而室内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会随着距无线接入点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移动设备在室内移动时所接收的无线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移动设备的位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判断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可以在室内准确检测移动设备的位移。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位移检测结果可以在很多场景中用于实现对相关设备或者应用的关联控制。例如,可以根据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控制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的锁定和登录,例如,可以当移动设备在室内的位移未超过预设位移,保持在相关设备周围一定范围内时,对相关设备进行锁定和登录;控制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的开启和/或关闭,例如,可以应用于物联网智能系统中,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用户是否携带移动设备离家或者回家,通过中控系统控制如照明灯、空调、电视等家电的开启和关闭;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上的网页登录和/或退出;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上的客户端程序的登录和/或退出。
示例性设备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之后,接下来,参考图3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位移检测的装置进行介绍。
例如,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移检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信号扫描单元310,可以配置用于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移动设备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若干次;记录单元320,可以配置用于记录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每次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计算单元330,可以配置用于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为了便于计算,可以预先通过实际试验总结一个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通过将负数的信号强度与负数的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做差,将信号强度转换为正数、且信号强度越大的数值越大,信号强度越小的数值越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计算单元330,可以配置用于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单元330可以包括:单点变化率计算子单元331,可以配置用于利用所记录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在每次扫描的信号强度,计算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误差均衡子单元332,可以配置用于利用各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对各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进行误差均衡运算,得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例如,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单元330可以包括:查找子单元333,可以配置用于根据所记录的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查找出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新增无线接入点;大于最小值统计子单元334,可以配置用于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各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分别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以及,计算出在初始位置扫描到的各个无线接入点分别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新增信号强度差放大子单元335,可以配置用于针对每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利用该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对该新增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差值进行放大,得到每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初始信号强度差放大子单元336,可以配置用于针对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利用该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对该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差值进行放大,得到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比率计算子单元337,可以配置用于计算各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之和、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各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之和的比率,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位移判断单元340,可以配置用于通过判断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
例如,如果采用上述两种实现方式计算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则所述位移判断单元340,可以配置用于当两种方式所计算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均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时,确定移动设备的位移超过预设位移。
另外,所述位移判断单元340,还可以配置用于通过判断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是否在检测位置扫描到,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
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信号扫描单元310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移动设备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若干次,计算单元330利用记录单元320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从而位移判断单元340可以判断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从而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可以在室内准确检测移动设备的位移。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350,可以配置用于根据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控制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的锁定和登录;控制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的开启和/或关闭;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上的网页登录和/或退出;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上的客户端程序的登录和/或退出。
需要注意的是,单点变化率计算子单元331、误差均衡子单元332、查找子单元333、大于最小值统计子单元334、新增信号强度差放大子单元335、初始信号强度差放大子单元336、比率计算子单元337以及控制单元350在图3中用虚线绘制,以表示这些单元或子单元不是本发明装置的必要单元。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位移检测的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装置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各方面的划分也不意味着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组合以进行受益,这种划分仅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发明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变体等同布置。
Claims (6)
1.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包括:
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移动设备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若干次,记录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每次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通过判断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
其中,所述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包括:
第一种计算方式:利用所记录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在每次扫描的信号强度,计算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利用各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对各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进行误差均衡运算,得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和/或
第二种计算方式:根据所记录的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查找出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新增无线接入点;
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各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分别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以及,计算出在初始位置扫描到的各个无线接入点分别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
针对每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利用该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对该新增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差值进行放大,得到每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
针对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利用该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对该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差值进行放大,得到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
计算各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之和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各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之和的比率,得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其中,如果采用上述两种计算方式计算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则通过判断两种方式所计算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均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判断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是否在检测位置扫描到,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
控制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的锁定和登录;
控制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的开启和/或关闭;
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上的网页登录和/或退出;
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上的客户端程序的登录和/或退出。
4.一种位移检测的装置,包括:
信号扫描单元,配置用于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分别以一定周期扫描移动设备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若干次;
记录单元,配置用于记录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每次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计算单元,配置用于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位移判断单元,配置用于通过判断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
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包括采用第一种计算方式计算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的单点变化率计算子单元和误差均衡子单元,和/或,采用第二种计算方式计算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的查找子单元、大于最小值统计子单元、新增信号强度差放大子单元、初始信号强度差放大子单元和比率计算子单元;
其中,所述单点变化率计算子单元,配置用于利用所记录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在每次扫描的信号强度,计算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和,所述误差均衡子单元,配置用于利用各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对各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单点信号强度变化率进行误差均衡运算,得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所述查找子单元,配置用于根据所记录的在初始位置以及检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查找出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新增无线接入点;所述大于最小值统计子单元,配置用于利用所记录的信号强度,计算出各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分别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以及,计算出在初始位置扫描到的各个无线接入点分别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所述新增信号强度差放大子单元,配置用于针对每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利用该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对该新增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差值进行放大,得到每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所述初始信号强度差放大子单元,配置用于针对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利用该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次数,对该无线接入点在检测位置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差值进行放大,得到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和,所述比率计算子单元,配置用于计算各个新增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之和与初始位置扫描到的各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差放大值之和的比率,计算出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所接收无线信号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
其中,如果所述计算单元同时采用两种计算方式计算所述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则所述位移判断单元配置用于:通过判断两种方式所计算的综合信号强度变化率是否均超出预设位移对应的阈值范围,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位移判断单元,还配置用于通过判断初始位置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是否在检测位置扫描到,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配置用于根据所述移动设备在检测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是否超过预设位移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控制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的锁定和登录;控制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的开启和/或关闭;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上的网页登录和/或退出;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的相关设备上的客户端程序的登录和/或退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59909.4A CN103776405B (zh) | 2014-02-21 | 2014-02-21 | 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59909.4A CN103776405B (zh) | 2014-02-21 | 2014-02-21 | 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76405A CN103776405A (zh) | 2014-05-07 |
CN103776405B true CN103776405B (zh) | 2017-04-05 |
Family
ID=50568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59909.4A Active CN103776405B (zh) | 2014-02-21 | 2014-02-21 | 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7640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09225B (zh) * | 2014-09-26 | 2018-06-26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空气调节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992319A (zh) * | 2015-02-07 | 2016-10-05 | 深圳市龙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功耗移动终端定位设备及方法 |
CN106412823A (zh) * | 2016-08-30 | 2017-02-15 | 广州云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08337636A (zh) * | 2017-08-02 | 2018-07-27 | 福州市协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局域网内设备移位提示系统及方法 |
CN112291748A (zh) * | 2020-10-30 | 2021-01-29 | 深圳市发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驾培作弊结果判断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CN113630728A (zh) * | 2021-08-23 | 2021-11-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局域网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4264220B (zh) * | 2021-12-23 | 2022-11-22 | 湖南大学 | 一种移动设备的相对位移精确感知与检测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7970A (zh) * | 2009-04-15 | 2010-10-20 | 摩托罗拉公司 |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724635A (zh) * | 2012-07-05 | 2012-10-10 | 陕西西科美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井下人员定位的方法 |
CN102740453A (zh) * | 2011-04-14 | 2012-10-1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定位功能的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及定位方法 |
CN103249139A (zh) * | 2012-02-07 | 2013-08-1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物体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23965B2 (en) * | 2008-05-09 | 2011-09-20 | Mi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
US8805360B2 (en) * | 2012-02-14 | 2014-08-12 | Apple Inc. | Wi-Fi process |
-
2014
- 2014-02-21 CN CN201410059909.4A patent/CN1037764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7970A (zh) * | 2009-04-15 | 2010-10-20 | 摩托罗拉公司 |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740453A (zh) * | 2011-04-14 | 2012-10-1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定位功能的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及定位方法 |
CN103249139A (zh) * | 2012-02-07 | 2013-08-1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物体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02724635A (zh) * | 2012-07-05 | 2012-10-10 | 陕西西科美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井下人员定位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76405A (zh) | 2014-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76405B (zh) | 一种位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804046B (zh) | 基于测量报告的移动台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04185270B (zh) | 室内定位方法、系统和定位平台 | |
US9699614B2 (en) | Positioning environment analy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dicting location determination performance of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 |
Elbakly et al. | TrueStory: Accurate and robust RF-based floor estimation for challenging indoor environments | |
Anagnostopoulos et al. | Accuracy enhancements in indoor localization with the weighted average technique | |
CN107623925A (zh) | 一种基于户型图的室内wifi信号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5025439A (zh) | 室内定位系统及所应用的数据库、方法和装置 | |
Li et al. | Fast indoor localization for exhibition venues with calibrating heterogeneous mobile devices | |
CN109819394A (zh) | 基于WiFi与超声波混合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7290715B (zh) | 一种基于指纹校准和指纹转换的室内定位方法 | |
CN105164546A (zh) | 用于表征及影响移动装置位置准确度及/或不确定性的方法及设备 | |
Du et al. | MapSense: Mitigating inconsistent WiFi signals using signal patterns and pathway map for indoor positioning | |
CN102802225A (zh) | 基于欧氏距离判决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切换方法 | |
US8744431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twork based wireless network test | |
CN104540219B (zh) | 一种低复杂度的Wi-Fi指纹室内定位方法 | |
US2018008443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ntenna devices and guiding installation | |
CN106455049A (zh) |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
Simka et al. | On the RSSI-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employing LoRa in the 2.4 GHz ISM band | |
CN107003128A (zh) | 无线定位系统、无线定位终端以及地点信息发送装置 | |
CN108111972A (zh) | 基于信号强度与空间划分的室内WiFi接入点定位方法 | |
CN106982448A (zh) | Wi‑Fi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941685B (zh) | 一种确定天线接反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237934A (zh) | 一种终端数据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4735687B (zh) | 一种单站验证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6 Address after: 310051 Room 408, building 3, No. 399, Wangshang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Netease Zhiq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uilding No. 599, Changhe Street Network Business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4, 7 stories Patentee before: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