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5692B - 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 Google Patents
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75692B CN103775692B CN201410059609.6A CN201410059609A CN103775692B CN 103775692 B CN103775692 B CN 103775692B CN 201410059609 A CN201410059609 A CN 201410059609A CN 103775692 B CN103775692 B CN 1037756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plate
- block
- valve
- balancing device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 F16K15/035—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with a plurality of valve members
- F16K15/036—Dual valve members with hinges crossing the flow line substantially diametrical
- F16K15/038—Dual valve members with hinges crossing the flow line substantially diametrical having a common hin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28—Counterweights, i.e. additional weights counterbalancing inertia forces induced by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masses in the system, e.g. of pistons attached to an engine crankshaft; Attaching or mounting s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包括由一阀板转轴和阀板连接块连接安装在阀体内的能与阀板进口密封圈密封并在阀体内旋转开启与关闭的阀板、和与阀板连接块远离阀板一侧相连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和阀板之间的阀板连接块中央为阀板转轴;其特征在于: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有五种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其垂直阀板面的截面为不对称扇形的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主平衡块和副平衡块组成的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一弧形滑道和一重力块组成的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其垂直阀板面的截面为香蕉弧形的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固定平衡块和移动平衡块组成的E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适用于所有液体和气体介质,属于综合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和止回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在许多管道输送过程中,为防止输送液体或气体倒流的常用阀;但现在市场上的止回阀都是通过液体或气体压力顶开后,一直需要流动液体或气体的冲击压力保持止回阀板的打开,这就消耗了相当的能量和压降;虽然现在有的止回阀阀板很薄、很轻,液体或气体在阀内流经时压降较小、耗能较低,但这种止回阀因为阀板太薄、太轻,在没有进口液体或气体压力时,阀板的密封性较差,有的起不到止回的作用;现在市场上只有魏伯卿的发明专利《201210054615.3节能型微阻力可调式自平衡止回阀》和《201120251731.5止回阀》能在打开阀板后不再消耗压降来保持阀板开启,但这些止回阀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止回阀的阀板要几乎完全打开后,才能实现无阻力或微阻力,也就是说止回阀在生产运用中没有达到满负荷生产时,这类微阻力止回阀就无法实现微阻力的功能,本发明的五种结构和魏伯卿的《201410044392.1自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的三种结构克服了这一缺点,在止回阀打开的任何开度或状态,都只有微小的阀板阻力或无阀板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五种用于液体或气体流通的能在止回阀的进口法兰有输送压力并打开阀板至任何开启状态后不再消耗压降来保持该阀板开启状态的、且在止回阀的进口法兰没有输送压力时能自动及时地关闭阀板来阻止液体或气体回流的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包括由一阀板转轴和阀板连接块连接安装在阀体内的能与阀板进口密封圈密封并在阀体内旋转开启与关闭的阀板、和与阀板连接块远离阀板一侧相连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和阀板之间的阀板连接块中央为阀板转轴;其特征在于:
1、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有五种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其垂直阀板面的截面为不对称扇形的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主平衡块和副平衡块组成的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一弧形滑道和一重力块组成的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其垂直阀板面的截面为香蕉弧形的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固定平衡块和移动平衡块组成的E结构;垂直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结构与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结构相同,但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配重重量不同。
2、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五种结构:
(1)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垂直阀板面的截面为不对称扇形的A结构平衡块,A结构平衡块安装在阀板连接块远离阀板一端,A结构平衡块面向阀进口一侧的侧面与阀板平面组成的夹角α,比A结构平衡块面向阀出口一侧的侧面与阀板平面组成的夹角β小3°~15°,且0°≤α≤20°, 3°≤β≤35°,使阀板在垂直状态即阀板与阀板进口密封圈相密封状态时,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扇形区向阀出口一侧的重力略大于向阀进口一侧的重力,从而使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能有一个较小的力将阀板压向阀板进口密封圈,并形成一定的密封性;另外还有两种其他结构,一是α=0°,β=0°,但这个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重心在阀板平面偏向阀出口一侧2mm~100mm,二是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靠近阀板连接块一端比远离阀板连接块一端大的倒扇形结构,且同样符合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重心在阀板平面偏向阀出口一侧2mm~100mm;当阀板被阀进口的气压力或液压力顶开一定的角度时,阀板与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形成杠杆作用,但这个杠杆作用没有达到平衡,而是仍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开启过程中阀板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2)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主平衡块和一块副平衡块组成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B结构主平衡块和B结构副平衡块同安装在阀板连接块远离阀板一端,B结构主平衡块安装在面向阀进口一侧,B结构副平衡块安装在面向阀出口一侧,B结构主平衡块与阀板连接块固定连接,B结构副平衡块通过一个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与阀板连接块连接,B结构副平衡块可以绕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做一个小角度Ø的旋转,2°≤Ø≤15°,即从贴合在B结构主平衡块的位置顺时针旋转一个Ø的角度后,被安装在阀板连接块靠近阀出口侧面的B结构副平衡块挡板挡住而停止;当阀板处于垂直状态即阀板处于关闭状态时,B结构主平衡块和B结构副平衡块,位于阀板的正上侧且B结构副平衡块靠近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部位贴靠在B结构副平衡块挡板位置,即此时B结构副平衡块与B结构主平衡块分离一个最大的角度:2°~15°;当阀板开启时,随着阀板绕阀板转轴逆时针旋转角度的增加,随着阀板绕阀板转轴旋转的同时,B结构主平衡块和B结构副平衡块绕阀板转轴做与阀板相同角速度的逆时针旋转,而且当阀板绕阀板转轴逆时针旋转角度达到B结构副平衡块与B结构主平衡块分离的最大角度时,即B结构副平衡块的重心点越过阀板转轴中心点的垂直线时,B结构副平衡块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做逆时针旋转到与B结构主平衡块重合的位置,然后再与B结构主平衡块一起随阀板绕阀板转轴做同角速度的逆时针旋转,直到阀板开启到最大的开启角度;阀板关闭过程中,当开启到最大位置的阀板逐步关闭时,阀板做顺时针方向旋转,B结构主平衡块和B结构副平衡块绕阀板转轴做与阀板同角速度旋转,当B结构副平衡块绕阀板转轴旋转到B结构副平衡块的重心点越过阀板转轴中心点的垂直线时,B结构副平衡块在绕阀板转轴旋转同时,在重力作用下立刻绕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旋转到被B结构副平衡块挡板挡住,然后继续随阀板的顺时针旋转而一起绕阀板转轴旋转,直到阀板完全关闭;当阀板在垂直状态即阀板与阀板进口密封圈相密封状态时,B结构主平衡块在垂直阀板的正上方,而B结构副平衡块则与B结构主平衡块成一个最大的2°~15°角度向阀出口方向倾斜,此时B结构主平衡块和B结构副平衡块形成向阀出口一侧的重力略大于向阀进口一侧的重力,从而使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能有一个较小的力将阀板压向阀板进口密封圈,并形成一定的密封性;当阀板被阀进口的气压力或液压力顶开一定的角度时,阀板与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形成杠杆作用,但这个杠杆作用没有达到平衡,而是仍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开启过程中阀板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3)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条C结构弧形滑道、一块C结构重力块和一根推拉杆,C结构弧形滑道固定安装在阀板连接块远离阀板一端,C结构弧形滑道与阀板连接块的连接区段垂直于阀板连接块,C结构弧形滑道上段的弧形朝向阀出口弯曲,C结构弧形滑道中间有一条滑道,C结构重力块的中央偏上的位置穿过一根C结构重力块支承轴,支承轴可以在重力块内旋转以使重力块在弧形滑道移动过程中保持重力块的自然下垂状态,C结构重力块支承轴的两端卡在C结构弧形滑道上可以顺弧形滑道移动,C结构重力块支承轴穿过C结构弧形滑道后的两端头各连接有一根推拉杆,两根推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在阀进口段上方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旋转活动区域中段两侧,与阀板转轴在同一水平位置但距离阀板转轴为30mm~500 mm的位置,两根推拉杆的两端连接处均为轴连接,且均能绕连接轴旋转;当阀板逐步开启并绕阀板转轴做逆时针旋转时,带动与阀板通过阀板连接块固定相连的C结构弧形滑道做同角速度旋转,由于两根推拉杆的作用,在C结构弧形滑道做同角速度旋转的同时,两根推拉杆将C结构重力块推向C结构弧形滑道远离阀板连接块方向移动,从而不断地增加C结构重力块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但随着阀板开启做逆时针旋转角度的增加,阀板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也不断增大,使不断增加的C结构重力块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始终略小于不断增大的阀板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从而使阀板始终在任何开启状态下都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处于回复到关闭状态位置的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开启过程中阀板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4)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垂直阀板面的截面为香蕉弧形的D结构弧形平衡块,D结构弧形平衡块安装在阀板连接块远离阀板一端,D结构弧形平衡块朝向阀出口有一个香蕉弧形弯曲,使在阀板垂直状态即阀板与阀板进口密封圈相密封状态时,D结构弧形平衡块的重心移离阀板中心轴线,向阀出口偏移5 mm ~50mm,从而使阀板在垂直状态即阀板与阀板进口密封圈相密封状态时,能有一个较小的力将阀板压向阀板进口密封圈,并形成一定的密封性;当阀板被阀进口的气压力或液压力顶开一定的角度时,阀板与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形成杠杆作用,但这个杠杆作用没有达到平衡,而是仍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开启过程中阀板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5)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E结构固定平衡块、一块E结构移动平衡块和一块E结构斜滑板,E结构固定平衡块安装在阀板连接块远离阀板一端,并且与阀板面平行,在E结构固定平衡块靠近阀出口一侧安装有一块E结构斜滑板,E结构斜滑板的下端与阀板连接块固定连接,上端有一弯板与E结构固定平衡块的上端固定相连,E结构斜滑板与E结构固定平衡块成一夹角δ, 3°≤δ≤25°,E结构移动平衡块内有一条与E结构斜滑板宽度和厚度相匹配的带状孔,这个带状孔套装在E结构斜滑板上且可以在E结构斜滑板上滑动,E结构移动平衡块一侧有多个螺丝孔,拧上螺丝顶在E结构斜滑板上固定住E结构移动平衡块;调节E结构移动平衡块在E结构斜滑板上的位置并拧上螺丝顶在E结构斜滑板上固定住,使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略小于阀板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从而使阀板在任何开启状态都具有一个能使阀板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开启过程中阀板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3、在现有止回阀的结构上,只给阀板增加了一个可以自动调节的配重装置,所以除了给阀体增加一个阀板配重装置活动的空间外,不需要做其他的设计修改,包括止回阀的安装法兰间距不变,这样便于给现有的止回阀更换安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止回阀被流体冲击逐渐打开后,阀板处于一个稳定打开状态,而不再需要靠流体的冲击力来稳定打开阀板以保持止回阀的开启状态,而且阀板在逐渐打开过程中,配重块的移动调节配重块与阀板的杠杆平衡,从而使阀板在开启过程中需要液体或气体的冲击力始终较小,进而使止回阀在任何开度状态下均具有较小的阻力。
2.在阀进口端的流体压力消失的瞬间,由于阀出口端的压力还没有来得及消失,所以,余压会立即回流到止回阀内,从而能自动冲击阀板,使本来就有一定的杠杆不平衡的阀板保证能回复到止回阀关闭的位置。
3.由于本发明只给阀板增加了一个配重装置,所以除了给阀腔体增加一个阀板平衡装置活动的空间外,不需要做其他的设计修改,即止回阀的安装法兰间距不变,这样便于给现有的止回阀更换安装,同时也能较好地满足国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A结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阀板与平衡装置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R-R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B结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阀板半开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阀板与平衡装置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的S-S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P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C结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阀板半开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Q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D结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实施例的阀板与平衡装置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实施例的T-T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E结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实施例的阀板与平衡装置示意图。
图1—16中:1、进口法兰 2、阀进口 3、阀体 4、阀板进口密封圈 5、 阀板 6、阀板转轴 7、A结构平衡块 8、阀腔体
9、上法兰口
10、上法兰
11、阀出口
12、出口法兰
13、法兰螺孔
14、阀板连接块 15、B结构主平衡块
16、B结构副平衡块 17、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
18、B结构副平衡块挡板
19、推拉杆
20、C结构重力块
21、C结构弧形滑道 22、C结构重力块支承轴 23、D结构弧形平衡块 24、E结构固定平衡块 25、E结构移动平衡块 26、E结构斜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16所示的水平安装止回阀的实施例中: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包括由一阀板转轴6和阀板连接块14连接安装在阀体3内的能与阀板进口密封圈4密封并在阀体3内旋转开启与关闭的阀板5、和与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侧相连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和阀板5之间的阀板连接块14中央为阀板转轴6;其特征在于: 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有五种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其垂直阀板5面的截面为不对称扇形的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主平衡块和副平衡块组成的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一弧形滑道和一重力块组成的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其垂直阀板5面的截面为香蕉弧形的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固定平衡块和移动平衡块组成的E结构;垂直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结构与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结构相同,但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配重重量不同。
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五种结构:
(1)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垂直阀板5面的截面为不对称扇形的A结构平衡块,A结构平衡块7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端,A结构平衡块7面向阀进口2一侧的侧面与阀板5平面组成的夹角α,比A结构平衡块7面向阀出口11一侧的侧面与阀板5平面组成的夹角β小3°~15°,且0°≤α≤20°, 3°≤β≤35°,使阀板5在垂直状态即阀板5与阀板进口密封圈4相密封状态时,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扇形区向阀出口11一侧的重力略大于向阀进口2一侧的重力,从而使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能有一个较小的力将阀板5压向阀板进口密封圈4,并形成一定的密封性;另外还有两种其他结构,一是α=0°,β=0°,但这个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重心在阀板5平面偏向阀出口11一侧2mm~100mm,二是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靠近阀板连接块14一端比远离阀板连接块14一端大的倒扇形结构,且同样符合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重心在阀板5平面偏向阀出口11一侧2mm~100mm;当阀板5被阀进口2的气压力或液压力顶开一定的角度时,阀板5与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形成杠杆作用,但这个杠杆作用没有达到平衡,而是仍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5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5开启过程中阀板5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3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5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5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6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10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12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2)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主平衡块和一块副平衡块组成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B结构主平衡块15和B结构副平衡块16同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端,B结构主平衡块15安装在面向阀进口2一侧,B结构副平衡块16安装在面向阀出口11一侧,B结构主平衡块15与阀板连接块14固定连接,B结构副平衡块16通过一个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17与阀板连接块14连接,B结构副平衡块16可以绕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17做一个小角度Ø的旋转,2°≤Ø≤15°,即从贴合在B结构主平衡块15的位置顺时针旋转一个Ø的角度后,被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靠近阀出口11侧面的B结构副平衡块挡板18挡住而停止;当阀板5处于垂直状态即阀板5处于关闭状态时,B结构主平衡块15和B结构副平衡块16,位于阀板5的正上侧,且B结构副平衡块16靠近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17部位贴靠在B结构副平衡块挡板18位置,即此时B结构副平衡块16与B结构主平衡块15分离一个最大的角度:2°~15°;当阀板5开启时,随着阀板5绕阀板转轴6逆时针旋转角度的增加,随着阀板5绕阀板转轴6旋转的同时,B结构主平衡块15和B结构副平衡块16绕阀板转轴6做与阀板5相同角速度的逆时针旋转,而且当阀板5绕阀板转轴6逆时针旋转角度达到B结构副平衡块16与B结构主平衡块15分离的最大角度时,即B结构副平衡块16的重心点越过阀板转轴6中心点的垂直线时,B结构副平衡块16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做逆时针旋转到与B结构主平衡块15重合的位置,然后再与B结构主平衡块15一起随阀板5绕阀板转轴6做同角速度的逆时针旋转,直到阀板5开启到最大的开启角度;阀板5关闭过程中,当开启到最大位置的阀板5逐步关闭时,阀板5做顺时针方向旋转,B结构主平衡块15和B结构副平衡块16绕阀板转轴6做与阀板5同角速度旋转,当B结构副平衡块16绕阀板转轴6旋转到B结构副平衡块16的重心点越过阀板转轴6中心点的垂直线时,B结构副平衡块16在绕阀板转轴6旋转同时,在重力作用下立刻绕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17旋转到被B结构副平衡块挡板18挡住,然后继续随阀板5的顺时针旋转而一起绕阀板转轴6旋转,直到阀板5完全关闭;当阀板5在垂直状态即阀板5与阀板进口密封圈4相密封状态时,B结构主平衡块15在垂直阀板5的正上方,而B结构副平衡块16则与B结构主平衡块15成一个最大的2°~15°角度向阀出口11方向倾斜,此时B结构主平衡块15和B结构副平衡块16形成向阀出口11一侧的重力略大于向阀进口2一侧的重力,从而使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能有一个较小的力将阀板5压向阀板进口密封圈4,并形成一定的密封性;当阀板5被阀进口2的气压力或液压力顶开一定的角度时,阀板5与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形成杠杆作用,但这个杠杆作用没有达到平衡,而是仍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5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5开启过程中阀板5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3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5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5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6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10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12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3)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条C结构弧形滑道21、一块C结构重力块20和一根推拉杆19,C结构弧形滑道21固定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端,C结构弧形滑道21与阀板连接块14的连接区段垂直于阀板连接块14,C结构弧形滑道21上段的弧形朝向阀出口11弯曲,C结构弧形滑道21中间有一条滑道,C结构重力块20的中央偏上的位置穿过一根C结构重力块支承轴22,支承轴可以在重力块内旋转以使重力块在弧形滑道移动过程中保持重力块的自然下垂状态,C结构重力块支承轴22的两端卡在C结构弧形滑道21上可以顺弧形滑道移动,C结构重力块支承轴22穿过C结构弧形滑道21后的两端头各连接有一根推拉杆19,两根推拉杆19的另一端连接在阀进口2段上方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旋转活动区域中段两侧,与阀板转轴6在同一水平位置但距离阀板转轴6为30mm~500 mm的位置,两根推拉杆19的两端连接处均为轴连接,且均能绕连接轴旋转;当阀板5逐步开启并绕阀板转轴6做逆时针旋转时,带动与阀板5通过阀板连接块14固定相连的C结构弧形滑道21做同角速度旋转,由于两根推拉杆19的作用,在C结构弧形滑道21做同角速度旋转的同时,两根推拉杆19将C结构重力块20推向C结构弧形滑道21远离阀板连接块14方向移动,从而不断地增加C结构重力块20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但随着阀板5开启做逆时针旋转角度的增加,阀板5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也不断增大,使不断增加的C结构重力块20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始终略小于不断增大的阀板5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从而使阀板5始终在任何开启状态下都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5处于回复到关闭状态位置的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5开启过程中阀板5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3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5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5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6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10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12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4)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垂直阀板5面的截面为香蕉弧形的D结构弧形平衡块23,D结构弧形平衡块23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端,D结构弧形平衡块23朝向阀出口11有一个香蕉弧形弯曲,使在阀板5垂直状态即阀板5与阀板进口密封圈4相密封状态时,D结构弧形平衡块23的重心移离阀板5中心轴线,向阀出口11偏移5 mm ~50mm,从而使阀板5在垂直状态即阀板5与阀板进口密封圈4相密封状态时,能有一个较小的力将阀板5压向阀板进口密封圈4,并形成一定的密封性;当阀板5被阀进口2的气压力或液压力顶开一定的角度时,阀板5与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形成杠杆作用,但这个杠杆作用没有达到平衡,而是仍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5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5开启过程中阀板5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3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5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5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6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10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12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5)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E结构固定平衡块24、一块E结构移动平衡块25和一块E结构斜滑板26,E结构固定平衡块24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端,并且与阀板5面平行,在E结构固定平衡块24靠近阀出口11一侧安装有一块E结构斜滑板26,E结构斜滑板26的下端与阀板连接块14固定连接,上端有一弯板与E结构固定平衡块24的上端固定相连,E结构斜滑板26与E结构固定平衡块24成一夹角δ, 3°≤δ≤25°,E结构移动平衡块25内有一条与E结构斜滑板26宽度和厚度相匹配的带状孔,这个带状孔套装在E结构斜滑板26上且可以在E结构斜滑板26上滑动,E结构移动平衡块25一侧有多个螺丝孔,拧上螺丝顶在E结构斜滑板26上固定住E结构移动平衡块25;调节E结构移动平衡块25在E结构斜滑板26上的位置并拧上螺丝顶在E结构斜滑板26上固定住,使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略小于阀板5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从而使阀板5在任何开启状态都具有一个能使阀板5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5开启过程中阀板5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3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5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5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6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10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12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在现有止回阀的结构上,只给阀板5增加了一个可以自动调节的配重装置,所以除了给阀体3增加一个阀板5配重装置活动的空间外,不需要做其他的设计修改,包括止回阀的安装法兰间距不变,这样便于给现有的止回阀更换安装。
Claims (1)
1.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包括由一阀板转轴(6)和阀板连接块(14)连接安装在阀体(3)内的能与阀板进口密封圈(4)密封并在阀体(3)内旋转开启与关闭的阀板(5)、和与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侧相连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和阀板(5)之间的阀板连接块(14)中央为阀板转轴(6);其特征在于: 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有五种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其垂直阀板(5)面的截面为不对称扇形的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主平衡块和副平衡块组成的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一弧形滑道和一重力块组成的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其垂直阀板(5)面的截面为香蕉弧形的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由固定平衡块和移动平衡块组成的E结构;垂直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结构与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结构相同,但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配重重量不同;
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五种结构:
(1)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垂直阀板(5)面的截面为不对称扇形的A结构平衡块,A结构平衡块(7)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端,A结构平衡块(7)面向阀进口(2)一侧的侧面与阀板(5)平面组成的夹角α,比A结构平衡块(7)面向阀出口(11)一侧的侧面与阀板(5)平面组成的夹角β小3°~15°,且0°≤α≤20°, 3°≤β≤35°,使阀板(5)在垂直状态即阀板(5)与阀板进口密封圈(4)相密封状态时,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扇形区向阀出口(11)一侧的重力略大于向阀进口(2)一侧的重力,从而使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能有一个较小的力将阀板(5)压向阀板进口密封圈(4),并形成一定的密封性;另外A结构平衡块还有两种其他结构,一是α=0°,β=0°,但这个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重心在阀板(5)平面偏向阀出口(11)一侧2mm~100mm,二是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靠近阀板连接块(14)一端比远离阀板连接块(14)一端大的倒扇形结构,且同样符合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重心在阀板(5)平面偏向阀出口(11)一侧2mm~100mm;当阀板(5)被阀进口(2)的气压力或液压力顶开一定的角度时,阀板(5)与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形成杠杆作用,但这个杠杆作用没有达到平衡,而是仍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5)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5)开启过程中阀板(5)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3)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5)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A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5)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6)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10)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12)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2)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主平衡块和一块副平衡块组成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B结构主平衡块(15)和B结构副平衡块(16)同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端,B结构主平衡块(15)安装在面向阀进口(2)一侧,B结构副平衡块(16)安装在面向阀出口(11)一侧,B结构主平衡块(15)与阀板连接块(14)固定连接,B结构副平衡块(16)通过一个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17)与阀板连接块(14)连接,B结构副平衡块(16)可以绕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17)做一个小角度Ø的旋转,2°≤Ø≤15°,即从贴合在B结构主平衡块(15)的位置顺时针旋转一个Ø的角度后,被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靠近阀出口(11)侧面的B结构副平衡块挡板(18)挡住而停止;当阀板(5)处于垂直状态即阀板(5)处于关闭状态时,B结构主平衡块(15)和B结构副平衡块(16),位于阀板(5)的正上侧,且B结构副平衡块(16)靠近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17)部位贴靠在B结构副平衡块挡板(18)位置,即此时B结构副平衡块(16)与B结构主平衡块(15)分离一个最大的角度:2°~15°;当阀板(5)开启时,随着阀板(5)绕阀板转轴(6)逆时针旋转角度的增加,随着阀板(5)绕阀板转轴(6)旋转的同时,B结构主平衡块(15)和B结构副平衡块(16)绕阀板转轴(6)做与阀板(5)相同角速度的逆时针旋转,而且当阀板(5)绕阀板转轴(6)逆时针旋转角度达到B结构副平衡块(16)与B结构主平衡块(15)分离的最大角度时,即B结构副平衡块(16)的重心点越过阀板转轴(6)中心点的垂直线时,B结构副平衡块(16)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做逆时针旋转到与B结构主平衡块(15)重合的位置,然后再与B结构主平衡块(15)一起随阀板(5)绕阀板转轴(6)做同角速度的逆时针旋转,直到阀板(5)开启到最大的开启角度;阀板(5)关闭过程中,当开启到最大位置的阀板(5)逐步关闭时,阀板(5)做顺时针方向旋转,B结构主平衡块(15)和B结构副平衡块(16)绕阀板转轴(6)做与阀板(5)同角速度旋转,当B结构副平衡块(16)绕阀板转轴(6)旋转到B结构副平衡块(16)的重心点越过阀板转轴(6)中心点的垂直线时,B结构副平衡块(16)在绕阀板转轴(6)旋转同时,在重力作用下立刻绕B结构副平衡块转轴(17)旋转到被B结构副平衡块挡板(18)挡住,然后继续随阀板(5)的顺时针旋转而一起绕阀板转轴(6)旋转,直到阀板(5)完全关闭;当阀板(5)在垂直状态即阀板(5)与阀板进口密封圈(4)相密封状态时,B结构主平衡块(15)在垂直阀板(5)的正上方,而B结构副平衡块(16)则与B结构主平衡块(15)成一个最大的2°~15°角度向阀出口(11)方向倾斜,此时B结构主平衡块(15)和B结构副平衡块(16)形成向阀出口(11)一侧的重力略大于向阀进口(2)一侧的重力,从而使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能有一个较小的力将阀板(5)压向阀板进口密封圈(4),并形成一定的密封性;当阀板(5)被阀进口(2)的气压力或液压力顶开一定的角度时,阀板(5)与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形成杠杆作用,但这个杠杆作用没有达到平衡,而是仍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5)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5)开启过程中阀板(5)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3)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5)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B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5)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6)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10)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12)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3)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条C结构弧形滑道(21)、一块C结构重力块(20)和一根推拉杆(19),C结构弧形滑道(21)固定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端,C结构弧形滑道(21)与阀板连接块(14)的连接区段垂直于阀板连接块(14),C结构弧形滑道(21)上段的弧形朝向阀出口(11)弯曲,C结构弧形滑道(21)中间有一条滑道,C结构重力块(20)的中央偏上的位置穿过一根C结构重力块支承轴(22),支承轴可以在重力块内旋转以使重力块在弧形滑道移动过程中保持重力块的自然下垂状态,C结构重力块支承轴(22)的两端卡在C结构弧形滑道(21)上可以顺弧形滑道移动,C结构重力块支承轴(22)穿过C结构弧形滑道(21)后的两端头各连接有一根推拉杆(19),两根推拉杆(19)的另一端连接在阀进口(2)段上方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旋转活动区域中段两侧,与阀板转轴(6)在同一水平位置但距离阀板转轴(6)为30mm~500 mm的位置,两根推拉杆(19)的两端连接处均为轴连接,且均能绕连接轴旋转;当阀板(5)逐步开启并绕阀板转轴(6)做逆时针旋转时,带动与阀板(5)通过阀板连接块(14)固定相连的C结构弧形滑道(21)做同角速度旋转,由于两根推拉杆(19)的作用,在C结构弧形滑道(21)做同角速度旋转的同时,两根推拉杆(19)将C结构重力块(20)推向C结构弧形滑道(21)远离阀板连接块(14)方向移动,从而不断地增加C结构重力块(20)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但随着阀板(5)开启做逆时针旋转角度的增加,阀板(5)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也不断增大,使不断增加的C结构重力块(20)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始终略小于不断增大的阀板(5)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从而使阀板(5)始终在任何开启状态下都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5)处于回复到关闭状态位置的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5)开启过程中阀板(5)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3)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5)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C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5)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6)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10)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12)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4)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垂直阀板(5)面的截面为香蕉弧形的D结构弧形平衡块(23),D结构弧形平衡块(23)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端,D结构弧形平衡块(23)朝向阀出口(11)有一个香蕉弧形弯曲,使在阀板(5)垂直状态即阀板(5)与阀板进口密封圈(4)相密封状态时,D结构弧形平衡块(23)的重心移离阀板(5)中心轴线,向阀出口(11)偏移5 mm ~50mm,从而使阀板(5)在垂直状态即阀板(5)与阀板进口密封圈(4)相密封状态时,能有一个较小的力将阀板(5)压向阀板进口密封圈(4),并形成一定的密封性;当阀板(5)被阀进口(2)的气压力或液压力顶开一定的角度时,阀板(5)与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形成杠杆作用,但这个杠杆作用没有达到平衡,而是仍有一个较小的能使阀板(5)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5)开启过程中阀板(5)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3)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5)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D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5)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6)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10)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12)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5)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一块E结构固定平衡块(24)、一块E结构移动平衡块(25)和一块E结构斜滑板(26),E结构固定平衡块(24)安装在阀板连接块(14)远离阀板(5)一端,并且与阀板(5)面平行,在E结构固定平衡块(24)靠近阀出口(11)一侧安装有一块E结构斜滑板(26),E结构斜滑板(26)的下端与阀板连接块(14)固定连接,上端有一弯板与E结构固定平衡块(24)的上端固定相连,E结构斜滑板(26)与E结构固定平衡块(24)成一夹角δ, 3°≤δ≤25°,E结构移动平衡块(25)内有一条与E结构斜滑板(26)宽度和厚度相匹配的带状孔,这个带状孔套装在E结构斜滑板(26)上且可以在E结构斜滑板(26)上滑动,E结构移动平衡块(25)一侧有多个螺丝孔,拧上螺丝顶在E结构斜滑板(26)上固定住E结构移动平衡块(25);调节E结构移动平衡块(25)在E结构斜滑板(26)上的位置并拧上螺丝顶在E结构斜滑板(26)上固定住,使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略小于阀板(5)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从而使阀板(5)在任何开启状态都具有一个能使阀板(5)回复到关闭状态的杠杆作用力,因为这个回复作用的杠杆作用力远小于阀板(5)开启过程中阀板(5)产生的相对于阀板转轴(6)的杠杆作用力,因此,这种止回阀非常节能;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的止回阀阀体(3)结构改动较小,只有将阀板(5)上侧的空间加大,从而使E结构阀板配重平衡装置具有能随阀板(5)的开启和关闭绕阀板转轴(6)旋转0°~90°的空间,同时止回阀的上法兰(10)也有30mm~200 mm的上移;进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12)的间距及其同轴性不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59609.6A CN103775692B (zh) | 2014-02-23 | 2014-02-23 | 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59609.6A CN103775692B (zh) | 2014-02-23 | 2014-02-23 | 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75692A CN103775692A (zh) | 2014-05-07 |
CN103775692B true CN103775692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50568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5960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5692B (zh) | 2014-02-23 | 2014-02-23 | 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756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28583B (zh) * | 2023-10-10 | 2024-01-26 | 石家庄先楚核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口径分体式核电密闭阀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15716A (en) * | 1977-01-13 | 1980-08-05 | Adam Klenk | One-way conduit closure |
EP0233445A1 (de) * | 1985-11-20 | 1987-08-26 | Hoerbiger Ventil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Rückschlagventil |
CN2110123U (zh) * | 1991-08-05 | 1992-07-15 | 王日金 | 无阻缓闭止回阀 |
CN2644813Y (zh) * | 2003-08-22 | 2004-09-29 | 郑希平 | 配重式开闭装置 |
CN101029693A (zh) * | 2006-01-06 | 2007-09-05 | 袁润辉 | 阀门 |
KR20110006553A (ko) * | 2009-07-13 | 2011-01-20 | 임회규 | 레두샤 연결용 배관에 장착되는 차단장치 |
CN201934733U (zh) * | 2010-11-14 | 2011-08-17 |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重锤式自动排灰阀 |
CN202228725U (zh) * | 2011-07-18 | 2012-05-23 | 魏伯卿 | 止回阀 |
CN102563133A (zh) * | 2012-03-05 | 2012-07-11 | 魏伯卿 | 节能型微阻力可调式自平衡止回阀 |
-
2014
- 2014-02-23 CN CN201410059609.6A patent/CN10377569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15716A (en) * | 1977-01-13 | 1980-08-05 | Adam Klenk | One-way conduit closure |
EP0233445A1 (de) * | 1985-11-20 | 1987-08-26 | Hoerbiger Ventil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Rückschlagventil |
CN2110123U (zh) * | 1991-08-05 | 1992-07-15 | 王日金 | 无阻缓闭止回阀 |
CN2644813Y (zh) * | 2003-08-22 | 2004-09-29 | 郑希平 | 配重式开闭装置 |
CN101029693A (zh) * | 2006-01-06 | 2007-09-05 | 袁润辉 | 阀门 |
KR20110006553A (ko) * | 2009-07-13 | 2011-01-20 | 임회규 | 레두샤 연결용 배관에 장착되는 차단장치 |
CN201934733U (zh) * | 2010-11-14 | 2011-08-17 |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重锤式自动排灰阀 |
CN202228725U (zh) * | 2011-07-18 | 2012-05-23 | 魏伯卿 | 止回阀 |
CN102563133A (zh) * | 2012-03-05 | 2012-07-11 | 魏伯卿 | 节能型微阻力可调式自平衡止回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75692A (zh) | 2014-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63133B (zh) | 节能型微阻力可调式自平衡止回阀 | |
CN103759048B (zh) | 自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 |
CN203857093U (zh) | 主副平衡块结构微阻力止回阀 | |
CN101991984A (zh) | 一种新型可测液体流量能连续工作的过滤器 | |
CN105952661A (zh) | 离心泵叶轮可视化试验装置 | |
CN103775692B (zh) | 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 |
CN203857092U (zh) | 滑道结构微阻力止回阀 | |
CN105381891B (zh) | 一种提升旋流器分离效率的调节装置 | |
CN203857091U (zh) | 弧形结构微阻力止回阀 | |
CN203926936U (zh) | 不对称扇形结构微阻力止回阀 | |
CN203857090U (zh) | 移动平衡块微阻力止回阀 | |
CN202484323U (zh) | 一种可消除水锤效的双阀板控制阀 | |
CN203784382U (zh) | 自密封止回阀 | |
CN103867758B (zh) | 恒微阻力自密封止回阀 | |
CN205805942U (zh) | 离心泵叶轮可视化试验装置 | |
CN206017914U (zh) | 一种带有流量控制功能的升降式止回阀 | |
CN101672368A (zh) | 一种管道截止阀 | |
WO2010063180A1 (zh) | 一种管道截止阀 | |
CN109185596B (zh) | 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 | |
CN204396202U (zh) | 一种新型旋流器口径可调式溢流嘴装置 | |
CN102840344B (zh) | 基于减小气蚀损坏的蝶阀阀板 | |
CN208295175U (zh) | 一种水气切换阀 | |
CN205383929U (zh) | 一种涡旋波流发生器 | |
CN105571375B (zh) | 一种涡旋波流发生器 | |
CN203571114U (zh) | 旁通结构为转阀的自控回流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