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1966A - 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71966A CN103771966A CN201310708529.4A CN201310708529A CN103771966A CN 103771966 A CN103771966 A CN 103771966A CN 201310708529 A CN201310708529 A CN 201310708529A CN 103771966 A CN103771966 A CN 1037719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lica fume
- effective
- secondary nutrients
- fertilizer
- produc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将微硅粉、石膏、白云石等以及助添加剂Ⅰ和Ⅱ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搅拌、烘干、成型、焙烧、冷却、球磨等工序,制备成含有钙、硅、镁、硫等中量元素为主的复合肥料。肥料中总有效养分大于60%,其中有效氧化钙大于25%,有效二氧化硅大于20%,有效氧化镁大于5%,有效三氧化硫大于5%,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肥料呈弱碱性。本发明的生产原料多数由天然矿物质所组成,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产品可用来调节酸性或盐碱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全面提升中微量元素水平,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复合肥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推广潜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肥料领域,属于农业科学。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硅粉也叫硅灰或称凝聚硅灰,是铁合金在冶炼硅铁和工业硅(金属硅)时,矿热电炉内产生出大量挥发性很强的二氧化硅和硅气体,气体排放后与空气接触,迅速氧化冷凝沉淀而成。2009年以后,由于国内新建硅铁、工业硅炉数量的增加,微硅粉产量迅速上升,微硅粉开始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大量堆积的微硅粉,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也占用了大量土地。微硅粉的外观呈灰色或灰白色,粉末状,耐火温度>1600℃。容重在1600~1700千克/立方米。微硅粉中粒度小于1um的占80%以上,平均粒径在0.1~0.3um,比表面积高达20~28m2/g。其细度和比表面积约为水泥的80~100倍,是粉煤灰的50~70倍。微硅粉在形成时,因为在相变过程中受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了非结晶相无定形圆球状颗粒,且表面较为光滑,有些则是多个圆球颗粒粘附在一起的团聚体。它是一种比表面积很大、活性很高的火山灰物质。
国外早在40~50年代,就对微硅粉的综合利用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应用行业包括:混凝土工业、耐火材料添加剂,冶金球团助剂、水泥掺和剂等领域。我国在此领域内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还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微硅粉在我国还属于一种粗放型的工业副产品,开发它的潜在应用价值意义重大。在我国目前多被用于混凝土、耐火材料、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建设等方面。但将微硅粉用于制肥领域较少有人研究。硅是作物所需要的第四大元素,仅次于氮、磷、钾,具有提高作物抗倒伏、增强植物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的结实率的作用。微硅粉中硅含量高,活性强,完全可以用作硅肥。
本发明的技术路线是:以微硅粉为主要原料,配伍以钙、镁、硫等元素,并用自制的活化剂,使微硅粉中的硅活化,生产出一种以中量元素硅、钙、镁、硫为营养元素的弱碱性肥料。它对于提高土壤和农作物中中量元素水平,抑制土壤酸化具有重大意义。
本发明致力于提高微硅粉的资源化利用程度。具体是通过在微硅粉中加入钙、镁、硫等化合物,并采用自制的低温添加剂,使微硅粉中的硅进一步活化,连同加入的其它组分,一起组合酸性土壤所急需的硅、钙、镁、硫等中量元素为主的复合肥料。
发明内容
将微硅粉(二氧化硅含量≥90%)、石膏、白云石和少量添加剂(Ⅰ和Ⅱ二种)按比例掺和,通过物料计量掺和、搅拌、烘干、焙烧、冷却、粉碎、包装等工序,得到钙、硅、镁和硫等中量元素为主要的复合肥料。
本发明是在微硅粉中加入石膏、白云石等组分,并在助添加剂的作用下,使微硅粉中的钙、硅组分活化,并连同石膏和白云石中的钙、硫、镁一起,组合成以钙、硅、镁、硫为主要成分的、带有弱碱性特征的中量元素肥料。
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生产原料以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物料组成混合物料:
微硅粉 20~80
石膏 5~70
白云石 5~65
助添加剂Ⅰ和助添加剂Ⅱ 1~5
再将上述混合物料经过球磨,烘干,成型加工,焙烧活化,冷却,粉碎,制得中量元素矿物质复合肥料,最后包装成袋。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助添加剂Ⅰ为钾长石、白云母、伊利石或碳酸钾中的一种以上。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助添加剂Ⅱ为芒硝、食盐或氟化钠中的一种以上。
上述方法中,所述助添加剂Ⅰ和Ⅱ 之间的质量比为1:0.5~1:3。
上述方法中,所述球磨为将混合物料球磨至粒径小于0.10mm。
上述方法中,所述烘干是将混合物料烘干至含水率小于6%。
上述方法中,所述成型加工是将烘干后的混合物料成型加工成粒径为1~2cm的球粒。
上述方法中,所述焙烧活化的焙烧温度800~1100℃,焙烧时间为0.5~4小时。
焙烧物中有效二氧化硅含量达20%~30%,有效CaO 25~35%,有效MgO的含量5~9%,SO3的含量5~10%,并含有Fe、P、Mn等农作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养分,pH= 9.00~12.00,重金属含量达农用粉煤灰国家质量标准。是一种适合偏酸性土壤使用的复合肥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1)综合利用了微硅粉这一固体废弃物的成分特点,体现了资源循环和高效利用的科学理念。
(2)利用了添加剂Ⅰ和Ⅱ,可使该体系下微硅粉的分解温度从传统的1200℃下降到800~1100℃。
(3)生产的复合肥料中中量元素组份齐全,可达到平衡施肥的效果。
(4)从烧成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看,重金属含量均远远低于农用粉煤灰国家质量标准,不会对环境引起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 利用微硅粉制备中量元素肥料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某肥料公司是一家生产氮磷钾复合肥料的大型国有企业。采用此工艺生产中量元素肥料,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采用的原料配伍(按质量百分比计)为:微硅粉60%,石膏27%,白云石12%,助添加剂Ⅰ和Ⅱ加入量为1%,其中助添加剂Ⅰ为钾长石+白云母(质量比1:1);助添加剂Ⅱ为芒硝+食盐(质量比1:1),助添加剂Ⅰ和Ⅱ之间的重量用量比为1:1。其工艺流程为:将上述矿物质原料充分混合,并进行球磨至粒径小于0.074mm;然后将混合物料烘干至含水率小于5%;烘干粉料成型加工成粒径约2cm的球粒,并进入活化窑内进行焙烧,温度控制在900℃,焙烧时间1小时。活化后的球粒进行冷却、粉碎,可制成中量元素矿物质复合肥料。其中通过第三方成分检验得知:生产的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大于72%,其中有效氧化钙大于27%,有效二氧化硅大于22%,有效氧化镁大于6%,有效三氧化硫大于6%,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产品的pH=9.5,生产成本可控制在550元/吨以下,是一种含有多种中量元素的矿物质复合肥料。而且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
表1本实施例中所得出厂的目标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国家标准对比
项 目 | 在酸性土壤上(pH<6.5) | 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pH>6.5) | 目标产品测量值 |
总镉(以Cd计) | 5 | 10 | 0.3 |
总砷(以As计) | 75 | 75 | <3 |
总钼(以Mo计) | 10 | 10 | <0.9 |
总硒(以Se计) | 15 | 15 | - |
总镍(以Ni计) | 200 | 300 | - |
总铬(以Cr计) | 250 | 500 | 7 |
总铜(以Cu计) | 250 | 500 | 2 |
总铅(以Pb计) | 250 | 500 | 15 |
pH值 | 10.0 | 8.7 | 9.5 |
实施例2
山西某肥料公司采用此工艺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物料配伍(以质量百分比计)为:微硅粉57%,石膏31%,白云石10%,助添加剂Ⅰ和Ⅱ的加入量为 2%,其中助添加剂Ⅰ为伊利石+碳酸钾(质量比1:1);助添加剂Ⅱ为食盐+氟化钠(质量比1:1),助添加剂Ⅰ和Ⅱ之间的重量用量比为1:2。其工艺流程为:将上述矿物质原料充分混合,并进行球磨至粒径小于0.090mm;然后将混合物料烘干至含水率小于6%;将烘干后的混合物料成型加工成粒径约1.5cm的球粒,并进入活化窑内进行焙烧,温度控制在950℃,焙烧时间1.5小时。活化后的球粒进行冷却、粉碎,可制成矿物质复合肥料。其中通过第三方成分检验得知:生产的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大于65%,其中有效氧化钙大于31%,有效二氧化硅大于21%,有效氧化镁大于5.5%,有效三氧化硫大于8.4%,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产品的pH=9.9,生产成本可控制在520元/吨以下。是一种含有多种中量元素的矿物质复合肥料,可用于酸性或盐碱地土壤的调理或改良。
表2本实施例中出厂的目标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国家标准对比
项 目 | 在酸性土壤上(pH<6.5) | 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pH>6.5) | 目标产品测量值 |
总镉(以Cd计) | 5 | 10 | 0.4 |
总砷(以As计) | 75 | 75 | <4.5 |
总钼(以Mo计) | 10 | 10 | <1.2 |
总硒(以Se计) | 15 | 15 | - |
总镍(以Ni计) | 200 | 300 | - |
总铬(以Cr计) | 250 | 500 | 8 |
总铜(以Cu计) | 250 | 500 | 2.5 |
总铅(以Pb计) | 250 | 500 | 19 |
pH值 | 10.0 | 8.7 | 9.9 |
实施例3
广东某肥料公司是一种生产土壤调理剂的大型私营企业。采用此工艺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生产成本下降了近51%,所采用的原料配伍(以质量百分比计)为:微硅粉63%,石膏15%,白云石21%,助添加剂Ⅰ和Ⅱ加入量为1%,其中助添加剂Ⅰ为伊利石+白云母(质量比1:1);助添加剂Ⅱ为芒硝+氟化钠(质量比1:1),助添加剂Ⅰ和Ⅱ之间的重量用量比也为1:2.75。其工艺流程为:将上述矿物质原料充分混合,并进行球磨至粒径小于0.074mm;然后将混合物料烘干至含水率小于5%;将烘干后的混合物料成型加工成粒径为2cm的球粒,并进入活化窑内进行焙烧,温度控制在1050℃,焙烧时间40分钟。活化后的球粒进行冷却、粉碎,可制成矿物质复合肥料。其中通过第三方成分检验得知:生产的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大于63%,其中有效氧化钙大于27%,有效二氧化硅大于22%,有效氧化镁大于6%,有效三氧化硫大于8%,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产品的pH=9.6,生产成本可控制在530元/吨。是一种含有多种中量元素的矿物质复合肥料。可调理南方地区酸化的土壤,补充土壤中缺乏的中量元素营养组分。
表3本实施例中出厂的目标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国家标准对比
项 目 | 在酸性土壤上(pH<6.5) | 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pH>6.5) | 目标产品测量值 |
总镉(以Cd计) | 5 | 10 | 0.8 |
总砷(以As计) | 75 | 75 | <4 |
总钼(以Mo计) | 10 | 10 | <1.2 |
总硒(以Se计) | 15 | 15 | - |
总镍(以Ni计) | 200 | 300 | - |
总铬(以Cr计) | 250 | 500 | 7 |
总铜(以Cu计) | 250 | 500 | 3 |
总铅(以Pb计) | 250 | 500 | 17 |
pH值 | 10.0 | 8.7 | 9.6 |
Claims (8)
1.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原料以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物料组成混合物料:
微硅粉 20~80
石膏 5~70
白云石 5~65
助添加剂Ⅰ和助添加剂Ⅱ 1~5
再将上述混合物料经过球磨,烘干,成型加工,焙烧活化,冷却,粉碎,制得中量元素矿物质复合肥料,最后包装成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添加剂Ⅰ为钾长石、白云母、伊利石或碳酸钾中的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添加剂Ⅱ为芒硝、食盐或氟化钠中的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添加剂Ⅰ和Ⅱ 之间的质量比为1:0.5~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为将混合物料球磨至粒径小于0.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是将混合物料烘干至含水率小于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加工是将烘干后的混合物料成型加工成粒径为1~2cm的球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活化的焙烧温度800~1100℃,焙烧时间为0.5~4小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08529.4A CN103771966A (zh) | 2013-12-20 | 2013-12-20 | 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08529.4A CN103771966A (zh) | 2013-12-20 | 2013-12-20 | 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71966A true CN103771966A (zh) | 2014-05-07 |
Family
ID=5056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08529.4A Pending CN103771966A (zh) | 2013-12-20 | 2013-12-20 | 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71966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55934A (zh) * | 2014-11-04 | 2015-02-18 | 湖南新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增产提质的中量元素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368454A (zh) * | 2014-09-01 | 2016-03-02 | 百米马(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盐碱地修复剂 |
CN110819350A (zh) * | 2019-09-29 | 2020-02-21 | 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 | 一种酸性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948167A (zh) * | 2023-02-11 | 2023-04-11 | 兰州理工大学 | 利用高炉除尘灰制备缓释硅基复合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4494A (zh) * | 2006-12-01 | 2007-06-06 | 华南理工大学 | 脱硫灰渣与钾矿石复合焙烧生产钾钙硅硫复合肥料的方法 |
CN101376611A (zh) * | 2008-09-28 | 2009-03-0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制碱白泥与钾矿石复合焙烧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 |
CN101792335A (zh) * | 2010-03-04 | 2010-08-04 | 华南理工大学 | 利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灰渣生产钾肥及建筑砖块的方法 |
CN103183365A (zh) * | 2013-04-28 | 2013-07-03 | 雷志刚 | 利用钾长石生产硫酸钾联产钙镁磷硅复合肥的方法 |
CN103483062A (zh) * | 2013-09-05 | 2014-01-01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 |
-
2013
- 2013-12-20 CN CN201310708529.4A patent/CN1037719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4494A (zh) * | 2006-12-01 | 2007-06-06 | 华南理工大学 | 脱硫灰渣与钾矿石复合焙烧生产钾钙硅硫复合肥料的方法 |
CN101376611A (zh) * | 2008-09-28 | 2009-03-0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制碱白泥与钾矿石复合焙烧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 |
CN101792335A (zh) * | 2010-03-04 | 2010-08-04 | 华南理工大学 | 利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灰渣生产钾肥及建筑砖块的方法 |
CN103183365A (zh) * | 2013-04-28 | 2013-07-03 | 雷志刚 | 利用钾长石生产硫酸钾联产钙镁磷硅复合肥的方法 |
CN103483062A (zh) * | 2013-09-05 | 2014-01-01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68454A (zh) * | 2014-09-01 | 2016-03-02 | 百米马(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盐碱地修复剂 |
CN104355934A (zh) * | 2014-11-04 | 2015-02-18 | 湖南新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增产提质的中量元素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 |
CN110819350A (zh) * | 2019-09-29 | 2020-02-21 | 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 | 一种酸性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948167A (zh) * | 2023-02-11 | 2023-04-11 | 兰州理工大学 | 利用高炉除尘灰制备缓释硅基复合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83062B (zh) | 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 | |
CN104498050B (zh) | 一种用磷石膏和钾长石生产高活性土壤调理剂联产硫酸的方法 | |
CN106187330A (zh) | 一种无定型二氧化硅制备优质枸溶性硅肥的方法 | |
CN103694001B (zh) | 一种利用蛇纹石生产矿物质肥的方法 | |
CN103360015B (zh) | 一种利用低品位磷矿生产营养型土壤重金属固化剂的方法 | |
CN103086779B (zh) | 一种用磷矿尾矿或低品位磷矿高炉法生产碱性肥料的方法 | |
CN103483039B (zh) | 一种硅灰石活化生产中量元素矿物质肥的方法 | |
CN103436266B (zh) | 利用工业硅钙板废料生产中量元素酸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
CN104909958A (zh) | 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6831154A (zh) | 一种含有纳米微硅粉悬浮物的液体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3725825A (zh) | 一种以铝工业赤泥为基体的转炉炼钢脱磷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96726A (zh) | 一种磷矿尾矿和磷石膏、钾长石烧制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
CN107162800A (zh) | 一种颗粒肥料的免烘干加工方法 | |
CN103771966A (zh) | 一种利用微硅粉生产中量元素肥料的方法 | |
CN102391021A (zh) | 一种以炼铁高炉水淬渣为原料生产硅钙镁肥料的方法 | |
CN103086778B (zh) | 一种用不溶性含钾岩石窑炉法生产碱性肥料的方法 | |
CN103755394A (zh) | 一种硅灰石活化生产中量元素矿物质肥的方法 | |
CN108503464A (zh) | 一种粒状中微量营养元素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5461431A (zh) | 一种镁渣磷酸钝化制备缓释复合肥的方法 | |
CN108821840A (zh) | 煤矸石同时制备无磁和磁化枸溶性硅肥的工艺 | |
CN112236405B (zh) | 硅基缓释钾肥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821801A (zh) | 煤矸石制备水溶性硅肥的工艺 | |
CN103771967B (zh) | 一种利用稻谷壳生产硅肥的方法 | |
CN104449747A (zh) | 硅镁粉及含有硅镁粉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 |
CN104003823B (zh) | 一种利用低品位磷矿生产营养型酸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