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8567A - 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68567A CN103768567A CN201410025672.8A CN201410025672A CN103768567A CN 103768567 A CN103768567 A CN 103768567A CN 201410025672 A CN201410025672 A CN 201410025672A CN 103768567 A CN103768567 A CN 1037685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rhizoma
- parts
- grams
- black pla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黑膏药包括如下原料成分:麻油、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生姜、葱白、头发、松香、密陀僧、硫磺、麝香、沙棘籽油。本发明中的黑膏药效高、成本低,且能有效彻底治愈多种骨科类疾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目前治疗各种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跌打损伤、老寒腿痛、关节肿痛僵硬、手麻、瘫痪等症状,多采用服汤药、注射地米等药物暂时缓解痛症,也有采用手法按摩、局部封闭法,但这些治疗效果不能完全去除病根,使患者长期煎受病魇的折磨,同时还要坚持服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申请号为201310249338.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草药膏药,该药膏包括通城虎、草乌、川乌、细辛、威灵仙、川椒、姜黄、白芷、乳香、没药、土鳖虫、三棱、元胡、樟脑。该膏药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止痛、除湿的作用。
申请号为201210222381.9的中国另一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腰膝关节疼痛的黑膏药,该药对腰膝关节损伤、坐骨神经痛、关节骨质增生等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的缓解疗效。
但是目前市场上却没有能彻底去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跌打损伤、老寒腿痛、关节肿痛僵硬、手麻、瘫痪等病症的病根的中药药膏,有些治疗后还会复发;而西药药费贵,也很难除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患者能够摆脱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跌打损伤、老寒腿痛、关节肿痛僵硬、手麻、瘫痪等疾病,本发明提供一种疗效高、成本低的药物,该药物能有效彻底治愈多种骨科类疾病。
一种黑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10-50份、桃仁15-60份、羌活20-70份、半夏15-60份、草乌10-50份、川乌15-60份、红花20-50份、当归15-40份、独活15-60份、生姜50-100份、葱白50-200份、头发10-30份、松香250-600份、密陀僧50-100份、硫磺100-400份、麝香0.1-0.5份、沙棘籽油0.2-0.8份。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黑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15-35份、桃仁15-40份、羌活20-45份、半夏15-40份、草乌10-30份、川乌15-30份、红花20-30、当归16-30、独活15-35份、生姜50-70份、葱白50-100份、头发10-20份、松香350-500份、密陀僧60-80份、硫磺200-300份、麝香0.1-0.5份、沙棘籽油0.2-0.8份。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黑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各20份,生姜50份,葱白100份,头发10份,松香350份,密陀僧70份,硫磺250份、麝香0.2份、沙棘籽油0.4份。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黑膏药还包括乳香、没药和/或氮酮;所述乳香用量为总重量的0.1%-0.5%;没药用量为总重量的0.5%-3%;氮酮用量为总重量的0.1-0.5%。
一种黑膏药的制备方法,所述黑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10-50份、桃仁15-60份、羌活20-70份、半夏15-60份、草乌10-50份、川乌15-60份、红花为20-50份、当归15-40份、独活15-60份、生姜50-100份、葱白50-200份、头发10-30份、松香250-600份、密陀僧50-100份、硫磺100-400份、麝香0.1-0.5份、沙棘籽油0.2-0.8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1-5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150℃-220℃,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1-6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40℃-7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80℃-120℃;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10-40分钟内慢慢加入松香,然后加热至120℃-18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2-6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在5-30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10-40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160℃-23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2-6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1-4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上述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黑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15-35份、桃仁15-40份、羌活20-45份、半夏15-40份、草乌10-30份、川乌15-30份、红花20-30、当归16-30份、独活15-35份、生姜50-70份、葱白50-100份、头发10-20份、松香350-500份、密陀僧60-80份、硫磺200-300份、麝香0.1-0.5份、沙棘籽油0.2-0.8份。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黑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各20份,生姜50份,葱白100份,头发10份,松香350份,密陀僧70份,硫磺250份、麝香0.2份、沙棘籽油0.4份。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黑膏药还包括乳香、没药和/或氮酮;所述乳香用量为总重量的0.1%-0.5%;没药用量为总重量的0.5%-3%;氮酮用量为总重量的0.1-0.5%。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2天。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生姜是经过粉碎的。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2)中熬制时间为3小时。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180℃。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3)中冷却温度为50℃。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3)中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00℃。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4)中所述松香是经过粉碎的。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4)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50℃。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4)中熬制时间为2小时。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5)中加热温度为190℃。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5)中熬制时间为4小时。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6)中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2次。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黑膏药均匀涂在纸张或布上。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纸张或布的厚度为1-2毫米。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布为无纺织布、纺织布、或编织布。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黑膏药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一种利用上述任一方案制备的黑膏药。
本发明中黑膏药的用法:用火烤化哪痛贴哪;3-4天换一次(无纺布的不用火烤,直接贴在患处)。注意事项:孕妇及皮肤过敏者禁用;有少数感觉皮肤表面痒的,可用生姜擦拭后再贴,若皮肤上沾上黑色膏药,可用食用油去除,不伤皮肤;有少数的人用一二张没有反应,到二、三张以后反而比以前更痛,痛后就好多了。
本发明中的药膏疗效高、成本低,渗透性强,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组织,起到通经活络,消炎止痛,软坚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组织机能再生等作用;且能彻底治愈各种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颈椎僵硬、头晕、恶心、活动时关节感觉有响声)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跌打损伤、老寒腿痛、关节肿痛僵硬、手麻、瘫痪等多种骨科类疾病;此外,本品外敷治疗疮痈疔毒。
本发明中所用成份的药理及性味功能:
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桃仁:动物实验证明:桃仁有增加药物吸收作用, 既能缩短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潜伏期,亦可使戊四氮的毒性大大增加;临床观察证明, 桃仁对血流阻滞、血行障碍有改善作用,能使各脏器各组织机能恢复正常;抗炎作用,动物实验证明: 桃仁有促进炎症吸收作用,对炎症初期, 有较强的抗渗出作用,但抗肉芽形成作用较弱。桃仁中的苦杏仁甙亦有抗炎作用, 对实验性炎症的镇痛作用为氨基比林的1/2;对肉芽肿法或角叉菜胶足跖水肿法的抑制作用为保泰松的1/2;对热水性足跖水肿也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羌活:温肾助阳,纳气,止泻。 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半夏:性辛,味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草乌:块根有大毒,但入药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在云南省,广有煮食之习惯,煮食技巧高深,甚是危险,每年均有中毒身亡者。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一般炮制后内服。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一天两次泡脚,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独活:“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现代研究,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适于外感风寒的轻证;通达阳气,可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腹泻者,每伍附子。
头发,是一种由完全角化的角质细胞所形成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角质细胞内充满着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角蛋白,其中以胱氨酸的含量最高,可达15.5%。头发经处理后,可释放出多种氨基酸和小分子多肽;可和膏药中其它成分相互协同作用。
松香:苦甘,性温;功能主治,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
密陀僧:密陀僧(Lithargyrum)一种含氧化铅的固体催干剂,入油起促进干燥作用。是铅的氧化物矿物,它呈红色,属四方晶系,很重也很软,有油脂光泽。
硫磺:硫磺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作用。它对白粉菌科的真菌孢子具有选择毒性,因此多年来用做该科病害的保护性杀菌剂。硫磺对螨类也有选择毒性,所以也常用于杀螨。药理作用升华硫有杀菌(含真菌)、疥虫作用,其作用是由于与皮肤接触后变为硫化氢与多硫化物所致;升华硫并有溶解皮肤角质的作用。
麝香:为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用于血瘀经闭,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该品辛香,开通走窜,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以通经散结止痛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该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沙棘籽油:清代藏药学经典《晶珠本草》中称:“沙棘利肺止咳,活血化瘀,利心脏血脉,消痰浊”,还称“沙棘种子含微量油质,补益人体血液。”作为药用原料,具有明显生物作用,其抗感染强、促进愈合快、被广泛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冻伤、刀伤等方面。沙棘籽油对扁桃体炎、口腔炎、结膜炎、角膜炎、妇科宫颈炎等都有良好而稳定的疗效。
麻油:在此具有提取剂的作用。
乳香:干燥胶树脂,多呈小形乳头状、泪滴状颗粒或不规则的小块,长0.5~3厘米,有时粘连成团块。淡黄色,常带轻微的绿色、蓝色或棕红色;半透明,表面有一层类白色粉尘,除去粉尘后,表面仍无光泽;质坚脆,断面蜡样,无光择,亦有少数呈玻璃样光泽;气微芳香,味微苦;嚼之,初破碎成小块,迅即软化成胶块,粘附牙齿,唾液成为乳状,并微有香辣感;遇热则变软,烧之微有香气(但不应有松香气),冒黑烟,并遗留黑色残渣;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状液;以淡黄色、颗粒状、半透明、无砂石树皮杂质、粉末粘手、气芳香者为佳。含树脂60~70%,树胶27~35%,挥发油3~8%。树脂的主要成分为游离α、β-乳香脂酸33%,结合乳香脂酸1.5%,乳香树脂烃33%。树胶为阿糖酸的钙盐和镁盐20%,西黄芪胶粘素6%;此外,尚含苦味质0.5%。挥发油呈淡黄色,有芳香,含蒎烯,消旋-柠檬烯及α、β-水芹烯。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氮酮,又名:1-十二烷基氮杂环庚烷-2-酮;N-月桂基氮杂环庚烷-2-酮;N-月桂基己内酰胺;吖酮。用作渗透剂,用于化妆品中各类膏霜及发用品;用作外用药物涂抹、按摩的促渗剂。
没药(Commiphoramyrrha Eng1.),又名末药,其他还有明没药没药末药制没药炙没药醋炒没药生没药生明没药等别称。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以及印度等地。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打碎后,炒至焦黑色应用。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在东方是一种活血、化瘀、止痛、健胃的中药,来自产地古代阿拉伯及东非一带。《北史》中即有记载,说是来自西域漕国。在西方,没药是一种据说有神奇疗效的药物。希伯来人将没药树枝制作成各种芳香剂、防腐剂和止痛剂。旧约时期,常被做成油膏,涂抹在伤口,促进伤口愈合。
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的药物疗效:
1、山东菏泽市曹县患者王某
患者,女,48岁 ,2008年因右脚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一月余,在曹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右踝滑漠炎”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未改善,后用了5贴本发明中的膏药,肿痛消失,行走恢复正常。5年来一直未再发作,2010年突然左手小指侧半边麻木疼痛,县人民医院查不出问题,用了6贴,症状消失,并不在复发。
2、山东菏泽市曹县患者王某
患者,女,46岁因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在当地医院就诊,腰椎间盘CT显示腰4-5及腰5骶,椎间盘突出,给予牵引按摩,电疗等处理,腰痛求购改善,严重影响生活,后经王某(上述1)推荐,后用5贴本发明中的膏药,腰痛消失,腰部活动良好,复查腰及骶椎CT显示腰4-5及腰5骶,椎间盘突出明显改善;随后服用6贴,症状消失,并未复发。
3、重庆市石柱县孙某
患者,女,40岁患者因反复发作双侧膝关节疼痛数年余,重至双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僵硬,下楼、长距离行走后明显,蹲起困难,在当地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示双膝关节骨质增生明显,建议做关节镜微创手术。后用10贴本发明中的膏药,患者膝关节疼痛消失,活动恢复正常,复查CT显示双膝关节骨质增生明显改善;后连续服用,治愈后并未复发。
4、上海市黄浦区王某
患者,女,49岁 2010年患者因上肢麻木,头晕在上海多家医院CT检查示颈3、4椎间盘突出,给予牵引推拿及对症等处理,症状未见好转且渐加重,后用了4贴本发明中的膏药,右上肢麻木头晕消失,至今未再发作,复查颈椎CT.颈3.4椎间盘突出消失。
5、安徽蚌埠蒋某
患者女,45岁因双肢各关节游走疼痛5年余,曾在当地摄片,CT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症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经过多家医院治疗没有疗效,严重时穿衣、梳头等均困难,也严重地影响正常生活。后用本发明膏药6贴,患者症状消失,至今已二年,未再发作。
6、安徽蚌埠五河县郭某
患者,男,50岁,因腿疼而且不能做剧烈的运动,疼痛一直困扰着他,到五河中医院CT检查确定为骨刺,给予相应治疗二年,但一直效果不太明显,经朋友介绍用了本发明中的膏药10贴,痛疼症状消失,并至今未再复发。
7、安徽蚌埠梅蚌埠
患者,女,38岁,因颈部酸胀并且头晕恶心、无力,呈间断性,天气变化及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在蚌埠市一二三医院疹断为“颈椎病”给予口服药物及针灸治疗,疗效差。用本发明膏药连续贴了八贴后,到目前为止未有疼痛感。
8、安徽蚌埠骆某
患者,男,30岁两年前因交通事故,左踝关节,在当地医院摄片未三踝骨折,后经手术固定,出院后反复发作左踝肿痛,天气变化时变化,在各地医院诊断为创伤性关节炎,给予对应处理,症状有所缓解,但时常复发。后使用5贴本发明中的膏药,半月后症状消失,至今未再复发。
9、安徽蚌埠师某
患者,男,44岁手麻、在天阴的前一天手就开始麻,一到阴雨天感觉明显加重,到蚌埠多家医院,使用了不少药,无明显效果,经朋友介绍后,用了本发明膏药贴在肘关节上二张后症状渐消失。还有另一患者,65岁,他是脑中风引起的手麻、在蚌埠大小医院治了十年了也没有好,用此膏药5贴就好了。
10、安徽蚌埠孙某
患者,女,46岁因感觉右肩部疼痛,穿衣困难,自以为风湿疼未注意,致病情逐渐加重,上举、旋后、外展等活动障碍。在医院诊断为“肩周炎”。时隔2个月因淋雨后疼痛又发作,近半月来疼痛不止,日轻夜重,肩内凉痛,患部微肿,肩背如负重物般,沉困不堪,举重困难,不能劳动,伴失眠。用本发明膏药连续贴两个多月,用了二十张,现在活动自如!
11、安徽蚌埠周某
女,52岁,因颈椎僵硬和膝关节肿痛、在医院治检查CT为“颈椎病”给予相应间断性的治疗也没什么太好的效果,后来按摩一次能轻松一天、治了几年也没彻底治好、用此膏药5贴症状消失,至今三年余未在复发疼痛。
12、凤阳周某
患者,女,49岁,曾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CT为“腰间盘突出”引起了腿麻等,严重时影响正常行走、医院治疗需要手术、检查结果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左腿神经、椎管狭窄、小关节有部分骨质增生,左脚脚跟、脚趾等部分位置仍麻木没有知觉。患者气绝手术,后用了本发明膏药三十张左右症状消失。
13、淮南刘某
患者,女,44岁,头晕、恶心,在淮南多家医院CT检查,诊断为“颈椎病”用牵引,针灸,按摩相应治疗一段时间,无明效果,后经朋友介绍,用了本发明膏药6贴头晕症状减轻,连续用了13贴后症状消失。
14、凤阳王某
患者,女,38岁,因夜里经常手背部疼痛、麻脏,严重时影响睡眠,影响正常休息,给生活带了极大的不方便,在蚌埠一二三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坐月子引起的风湿,治疗了两年多时间,无明显好转。后来经人介绍用了本发明膏药6张症状消失(用此膏药贴在肘关节上就好了)。
15、凤阳姚某
患者,男,26岁,因腰部疼痛,在蚌埠中医院拍片检查为“腰肩盘突出”给予了治疗,用了几种药贴,效果都不明显。用了此药贴开始两张没有效果,三张以后反而疼的比以前更严重,走路走不到100米,痛的就得蹲下休息,痛一天后痛感减轻,连用了十几张后疼痛症状消失,并未再复发。
16凤阳王某
患者,女 ,60岁,手指上长了一个如花生米大的硬块、在蚌埠第三人民医院CT检查骨质增生,需手术,因惧怕疼痛未手术。后用此膏药十几张就硬块消失。
17、凤阳杨某
患者,男,58岁,因下肢偶有疼痛,严重时行走不方便,在蚌埠一二三医院CT查检,医生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对症的治疗,多年也没断根、偶感疼痛。用本发明膏药连续30贴后症状消失、到医院里复查类风湿症状消除。 18、凤阳沈某 患者,男,40岁,因腰部疼痛,腿麻症状,在蚌埠解放军一二三医院做CT查为“腰椎间盘突出”给予中药治疗,半年无效果。后用本发明贴20贴后症状消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更为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只是示例性的作用,而不具有任何限制性作用,任何与本发明实质性相同的技术方案,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黑膏药,包含如下原料:麻油500克,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各20克,生姜50克,葱白100克,头发10克,松香350克,密陀僧70克,硫磺250克、麝香0.2克、沙棘籽油0.4克。
上述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2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粉碎后的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180℃,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3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5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100℃;所述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30分钟内慢慢加入粉碎后的松香,然后加热至15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2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在10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25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19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4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2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将上述制备好的黑膏药均匀涂在无纺织布上,所述无纺织布布的厚度为2毫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实施例2
一种黑膏药,包含如下原料:麻油500克、大黄10克、桃仁15克、羌活20克、半夏15克、草乌10克、川乌15克、红花为20克、当归15克、独活15克、生姜50克、葱白50克、头发10克、松香2500克、密陀僧50克、硫磺100克、麝香0.1克、沙棘籽油0.2克。
上述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1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粉碎后的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150℃,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1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4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80℃;所述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10分钟内慢慢加入粉碎后的松香,然后加热至12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2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在5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10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16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2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1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将上述制备好的黑膏药均匀涂在纺织布上,所述纺织布的厚度为1毫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实施例3
一种黑膏药,包含如下原料:麻油500克、大黄50克、桃仁60克、羌活70克、半夏60克、草乌50克、川乌60克、红花为50克、当归40克、独活60克、生姜100克、葱白200克、头发30克、松香600克、密陀僧100克、硫磺400克、麝香0.5克、沙棘籽油0.8克。
上述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5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粉碎后的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220℃,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6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7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120℃;所述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4)将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40分钟内慢慢加入粉碎后的松香,然后加热至18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6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中在30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40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23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6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4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将上述制备好的黑膏药均匀涂在纸张上,所述纸张的厚度为2毫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实施例4
一种黑膏药,包含如下原料:麻油500克、大黄20克、桃仁30克、羌活30克、半夏30克、草乌20克、川乌30克、红花为30克、当归30克、独活30克、生姜60克、葱白60克、头发20克、松香300克、密陀僧60克、硫磺200克、麝香0.2克、沙棘籽油0.3克。
上述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3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粉碎后的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160℃,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4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6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90℃;所述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20分钟内慢慢加入粉碎后的松香,然后加热至14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4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中在15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15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18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4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3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将上述制备好的黑膏药均匀涂在纸张上,所述纸张的厚度为1毫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实施例5
一种黑膏药,包含如下原料:麻油500克、大黄40克、桃仁50克、羌活60克、半夏50克、草乌40克、川乌50克、红花为40克、当归35克、独活40克、生姜90克、葱白180克、头发25克、松香500克、密陀僧90克、硫磺300克、麝香0.4克、沙棘籽油0.7克。
上述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4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粉碎后的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200℃,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5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65℃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110℃;所述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35分钟内慢慢加入粉碎后的松香,然后加热至17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5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中在20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35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22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5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3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将上述制备好的黑膏药均匀涂在纺织布上,所述纺织布的厚度为1.5毫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实施例6
一种黑膏药,包含如下原料:麻油500克、大黄30克、桃仁40克、羌活50克、半夏40克、草乌30克、川乌40克、红花为35克、当归30克、独活35克、生姜75克、葱白150克、头发18克、松香400克、密陀僧75克、硫磺250克、麝香0.3克、沙棘籽油0.4克。
上述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1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粉碎后的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220℃,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6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4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120℃;所述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40分钟内慢慢加入粉碎后的松香,然后加热至18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6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中在30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40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23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6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4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将上述制备好的黑膏药均匀涂在编织布上,所述编织布的厚度为1.8毫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实施例7
一种黑膏药,包含如下原料:麻油500克、大黄15克、桃仁45克、羌活65克、半夏20克、草乌45克、川乌20克、红花为45克、当归35克、独活20克、生姜60克、葱白150克、头发25克、松香300克、密陀僧60克、硫磺150克、麝香0.4克、沙棘籽油0.7克。
上述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4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粉碎后的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210℃,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3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5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90℃;所述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15分钟内慢慢加入粉碎后的松香,然后加热至17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5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中在20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20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22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5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3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将上述制备好的黑膏药均匀涂在无纺织布上,所述无纺织布的厚度为1毫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实施例8
一种黑膏药,包含如下原料:麻油500克、大黄35克、桃仁25克、羌活25克、半夏45克、草乌15克、川乌45克、红花为25克、当归20克、独活45克、生姜80克、葱白180克、头发15克、松香450克、密陀僧80克、硫磺350克、麝香0.2克、沙棘籽油0.3克。
上述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3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粉碎后的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160℃,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2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5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150℃;所述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40分钟内慢慢加入粉碎后的松香,然后加热至13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3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中在25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35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20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4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3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将上述制备好的黑膏药均匀涂在无纺织布上,所述无纺织布的厚度为1.5毫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实施例9
一种黑膏药,包含如下原料:麻油500克、大黄45克、桃仁55克、羌活45克、半夏55克、草乌35克、川乌35克、红花为35克、当归35克、独活25克、生姜70克、葱白120克、头发26克、松香550克、密陀僧70克、硫磺280克、麝香0.3克、沙棘籽油0.6克。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乳香、没药和氮酮;所述乳香用量为总重量的0.1%;没药用量为总重量的0.5%;氮酮用量为总重量的0.1%。
上述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乳香、没药和氮酮,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3.5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粉碎后的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155℃,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3.5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5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115℃;所述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15分钟内慢慢加入粉碎后的松香,然后加热至175℃,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4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中在25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15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23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6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2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将上述制备好的黑膏药均匀涂在纺织布上,所述纺织布的厚度为1.5毫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实施例10
一种黑膏药,包含如下原料:麻油500克、大黄25克、桃仁35克、羌活55克、半夏35克、草乌45克、川乌55克、红花为30克、当归30克、独活55克、生姜75克、葱白160克、头发22克、松香450克、密陀僧75克、硫磺180克、麝香0.2克、沙棘籽油0.5克。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乳香、没药和氮酮;所述乳香用量为总重量的0.5%;没药用量为总重量的3%;氮酮用量为总重量的0.5%。
上述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乳香、没药和氮酮,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2.5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粉碎后的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185℃,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4.5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6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90℃;所述过滤是用200目铁筛将油过滤;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30分钟内慢慢加入粉碎后的松香,然后加热至12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2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中在10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25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195℃,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5.5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3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将上述制备好的黑膏药均匀涂在纺织布上,所述纺织布的厚度为2毫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本发明中的药膏疗效高、成本低,渗透性强,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组织,起到通经活络,消炎止痛,软坚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组织机能再生等作用;且能彻底治愈各种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颈椎僵硬、头晕、恶心、活动时关节感觉有响声)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跌打损伤、老寒腿痛、关节肿痛僵硬、手麻、瘫痪等多种骨科类疾病;此外,本品外敷治疗疮痈疔毒。
Claims (10)
1.一种黑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10-50份、桃仁15-60份、羌活20-70份、半夏15-60份、草乌10-50份、川乌15-60份、红花20-50份、当归15-40份、独活15-60份、生姜50-100份、葱白50-200份、头发10-30份、松香250-600份、密陀僧50-100份、硫磺100-400份、麝香0.1-0.5份、沙棘籽油0.2-0.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膏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15-35份、桃仁15-40份、羌活20-45份、半夏15-40份、草乌10-30份、川乌15-30份、红花20-30、当归16-30、独活15-35份、生姜50-70份、葱白50-100份、头发10-20份、松香350-500份、密陀僧60-80份、硫磺200-300份、麝香0.1-0.5份、沙棘籽油0.2-0.8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膏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各20份,生姜50份,葱白100份,头发10份,松香350份,密陀僧70份,硫磺250份、麝香0.2份、沙棘籽油0.4份。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黑膏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乳香、没药和/或氮酮;所述乳香用量为总重量的0.1%-0.5%;没药用量为总重量的0.5%-3%;氮酮用量为总重量的0.1-0.5%。
5.一种黑膏药的制备方法,所述黑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10-50份、桃仁15-60份、羌活20-70份、半夏15-60份、草乌10-50份、川乌15-60份、红花为20-50份、当归15-40份、独活15-60份、生姜50-100份、葱白50-200份、头发10-30份、松香250-600份、密陀僧50-100份、硫磺100-400份、麝香0.1-0.5份、沙棘籽油0.2-0.8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然后用麻油浸泡上述称取的原料,浸泡时间为1-5天;
(2)向步骤(1)中处理后的药材中加入生姜、葱白、头发,然后加热至150℃-220℃,熬至成中药焦枯色,熬制时间为1-6小时;
(3)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冷却至40℃-70℃,然后过滤,提取出过滤油;将过滤油加热至80℃-120℃;
(4)步骤(3)中的过滤油加热完成后,在10-40分钟内慢慢加入松香,然后加热至120℃-180℃,熬至核桃花色,熬制时间为2-6小时;
(5)向步骤(4)中熬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在5-30分钟内慢慢加入密陀僧,然后在10-40分钟内慢慢加入硫磺;然后加热至160℃-230℃,熬至滴水成珠,熬制时间为2-6小时;
(6)将步骤(5)中熬制的药物组合物倾入水中去火毒,即得基质;所述倾入水中去火毒过程中换水1-4次;
(7)将步骤(6)中的基质融化后,兑入麝香、沙棘籽油,即制得黑膏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15-35份、桃仁15-40份、羌活20-45份、半夏15-40份、草乌10-30份、川乌15-30份、红花20-30、当归16-30份、独活15-35份、生姜50-70份、葱白50-100份、头发10-20份、松香350-500份、密陀僧60-80份、硫磺200-300份、麝香0.1-0.5份、沙棘籽油0.2-0.8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麻油500份,大黄、桃仁、羌活、半夏、草乌、川乌、红花、当归、独活各20份,生姜50份,葱白100份,头发10份,松香350份,密陀僧70份,硫磺250份、麝香0.2份、沙棘籽油0.4份。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乳香、没药和/或氮酮;所述乳香用量为总重量的0.1%-0.5%;没药用量为总重量的0.5%-3%;氮酮用量为总重量的0.1-0.5%。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2天。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黑膏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黑膏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5672.8A CN103768567B (zh) | 2014-01-21 | 2014-01-21 | 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5672.8A CN103768567B (zh) | 2014-01-21 | 2014-01-21 | 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8567A true CN103768567A (zh) | 2014-05-07 |
CN103768567B CN103768567B (zh) | 2016-03-16 |
Family
ID=50561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2567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68567B (zh) | 2014-01-21 | 2014-01-21 | 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68567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6535A (zh) * | 2014-09-27 | 2015-01-28 | 王纬 | 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920128A (zh) * | 2016-05-17 | 2016-09-07 | 厉建刚 |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用膏药及制备方法 |
CN107714843A (zh) * | 2017-10-31 | 2018-02-23 | 徐建业 | 一种骨科外用膏药 |
CN108607006A (zh) * | 2018-05-24 | 2018-10-02 | 闫建军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064014A (zh) * | 2019-06-03 | 2019-07-30 | 朱国祥 | 一种通络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209054A (zh) * | 2021-04-02 | 2021-08-06 | 孙玉和 | 一种快速消炎止痛膏药 |
CN114848480A (zh) * | 2022-04-26 | 2022-08-05 | 安徽金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膏药贴加工前处理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6558A (zh) * | 2002-05-26 | 2003-10-08 | 吴立让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膏药 |
CN1562159A (zh) * | 2004-04-21 | 2005-01-12 | 江西昌正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症和骨伤病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CN1626187A (zh) * | 2004-08-09 | 2005-06-15 | 刘勇成 | 风湿骨痛药贴 |
-
2014
- 2014-01-21 CN CN201410025672.8A patent/CN10376856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6558A (zh) * | 2002-05-26 | 2003-10-08 | 吴立让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膏药 |
CN1562159A (zh) * | 2004-04-21 | 2005-01-12 | 江西昌正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症和骨伤病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CN1626187A (zh) * | 2004-08-09 | 2005-06-15 | 刘勇成 | 风湿骨痛药贴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6535A (zh) * | 2014-09-27 | 2015-01-28 | 王纬 | 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920128A (zh) * | 2016-05-17 | 2016-09-07 | 厉建刚 |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用膏药及制备方法 |
CN107714843A (zh) * | 2017-10-31 | 2018-02-23 | 徐建业 | 一种骨科外用膏药 |
CN108607006A (zh) * | 2018-05-24 | 2018-10-02 | 闫建军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064014A (zh) * | 2019-06-03 | 2019-07-30 | 朱国祥 | 一种通络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209054A (zh) * | 2021-04-02 | 2021-08-06 | 孙玉和 | 一种快速消炎止痛膏药 |
CN114848480A (zh) * | 2022-04-26 | 2022-08-05 | 安徽金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膏药贴加工前处理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8567B (zh) | 2016-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04166B (zh) | 一种治疗小儿皮炎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579416B (zh) | 一种骨科用膏药 | |
CN102091258B (zh) | 一种祛除疤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68567B (zh) | 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88615B (zh) | 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外用药 | |
CN103638250B (zh) |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05670A (zh) | 一种祛风除湿止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16146A (zh) | 一种麻醉用中药制剂 | |
CN105560748A (zh) | 一种拔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08674B (zh) | 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类风湿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61452B (zh) | 一种制备治疗骨质增生颈腰康复贴药剂的方法 | |
CN110101832A (zh) | 一种桢楠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25956A (zh) | 防治中风、康复筋骨关节的药 | |
CN103735777A (zh) | 一种抗风湿痛的止痛消炎复方药物 | |
CN104666799A (zh) | 软组织损伤活血化瘀药酒及制备方法 | |
CN112494625A (zh) | 一种骨痹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12803A (zh) | 一种用于术前麻醉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535682A (zh) | 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外敷中药及制法 | |
CN105343298B (zh) | 一种治疗慢性便秘的肚脐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46347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用的莞香药灸条 | |
CN107837375A (zh) | 一种雪莲祛风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10172A (zh) | 一种治疗疼痛性疾病的膏泥膜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5168973A (zh) | 一种治疗颈腰椎病的中药 | |
CN105935423A (zh) | 治疗痴呆的壮药 | |
CN104644868A (zh) | 一种治疗由风湿热引起的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