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1922B - 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61922B CN103761922B CN201410025366.4A CN201410025366A CN103761922B CN 103761922 B CN103761922 B CN 103761922B CN 201410025366 A CN201410025366 A CN 201410025366A CN 103761922 B CN103761922 B CN 1037619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material
- compound
- glue
- line
- counterfeiting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及其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材的一个面上印刷商品信息;所述第一基材包括多个第一区域,在每个第一区域中印刷一个所述商品信息;通过复合机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上;所述第二基材上包含多组防伪信息,复合后各所述第一区域所复合的第二基材上至少包括一组完整的所述防伪信息;对已复合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一基材进行模切,去除第一基材上不属于任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及该部分所复合的第二基材。本申请能够在不过多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简捷地实现包装防伪一体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是一种用于识别真伪并防止假冒、仿造行为的技术手段,是指用一防止伪造、假冒或识别真伪的技术措施、产品、材料、技术装备等。
目前比较常见的防伪方法有如下几种:
(1)全息防伪标签,又名激光防伪标签,是利用激光彩色全息图制版技术和模压复制技术完成的防伪标签。
(2)数码防伪标签,在标签表面或可刮开的涂层内印刷数码信息,比如识别码或序列号等,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将该数码信息发送到官方以查询真伪。
(3)安全线防伪纸技术及其应用产品,包括各类产品防伪说明书及合格证、防伪瓶贴、防伪标签等。
对于商品的生产厂商而言,防伪技术是一种保护企业品牌、保护市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防范性技术措施,更是现代企业对外提升企业及其产品形象、展示企业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任的一种必须手段。
然而,在商品包装(比如包装盒或商品瓶身上粘贴的标贴、包装盒/袋等)已经基本成型的情况下,增加防伪信息对于商品的生产厂商,或加工商品包装的印刷商而言,将会增加较大的人力或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不过多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简捷地实现包装防伪一体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的生产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材的一个面上印刷商品信息;所述第一基材包括多个第一区域,在每个第一区域中印刷一个所述商品信息;
通过复合机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上;所述第二基材上包含多组防伪信息,复合后各所述第一区域所复合的第二基材上至少包括一组完整的所述防伪信息;
对已复合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一基材进行模切,去除第一基材上不属于任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及该部分所复合的第二基材。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材未印刷所述商品信息的一面具有胶层;
所述第二基材包括:
淋膜层;
位于淋膜层下的用于使所述淋膜层能印刷颜色的涂层;
印刷所述防伪信息的留底层,位于所述涂层下;
胶层,位于所述留底层下。
可选地,所述通过复合机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上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复合机将所述第二基材的淋膜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具有胶层的一面上。
可选地,所述对已复合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一基材进行模切的步骤中还包括:
根据各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二基材复合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基材上模切出齿孔线。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材还包括覆盖层,覆盖在所述淋膜层上;
所述通过复合机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上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复合机将所述第二基材的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印刷所述商品信息的一面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包括:
一面印刷有商品信息的第一基材;
包含至少一组完整的防伪信息的第二基材;
所述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材包括:
淋膜层;
位于淋膜层下的用于使所述淋膜层能印刷颜色的涂层;
印刷所述防伪信息的留底层,位于所述涂层下;
胶层,位于所述留底层下;
所述第一基材未印刷所述商品信息的一面具有胶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上是指:
所述第二基材的淋膜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具有胶层的一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材上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基材复合的位置相关的齿孔线。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材还包括覆盖层,覆盖在所述淋膜层上;
所述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上是指:
所述第二基材的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印刷所述商品信息的一面上。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包装防伪一体化,能够简化生产厂商在商品上增加防伪信息的步骤,而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也不需要更换已有的成型的包装生产模具;本申请的优化方案还能够提高防伪的可靠性,并且更加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一体化防伪包装生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实施例一中模切前第一基材中各第一区域的示意图;
图2b是实施例一中模切后第一基材中各第一区域的示意图;
图2c是实施例一中包含防伪信息的第一区域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材的示意图;
图4a是对复合后的基材模切齿孔线的示意图之一;
图4b是对复合后的基材模切齿孔线的示意图之二;
图5a是第一、第二基材复合后的示意图之一;
图5b是第一、第二基材复合后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实施例一,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的生产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在第一基材的一个面上印刷商品信息;所述第一基材包括多个第一区域,在每个第一区域中印刷一个所述商品信息;
S102、通过复合机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上;所述第二基材上包含多组防伪信息,复合后各所述第一区域所复合的第二基材上至少包括一组完整的所述防伪信息;
S103、对已复合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一基材进行模切,去除第一基材上不属于任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及该部分所复合的第二基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基材是指承印基材或类似的可以印刷的面材;可以为纸质的,也可以为可供印刷的薄膜,比如塑料薄膜、铝塑膜等。所述商品信息可以包括任何和商品有关的内容,比如名称,成分,商标等,还可以包括装饰性的图案文字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伪信息不限于形式和内容;一组防伪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防伪内容中的任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随机字符(可以随机颜色、随机选择角度、随机油墨类型)、数字序列、条码(一维码或二维码)、随机特征(任意抛洒的纤维、随机压痕等)、随机纹理特征、防伪真迹等。
本实施例中,模切后得到的每个第一区域可作为一个商品包装;这样就保证了每个商品包装中至少有一组完整的所述防伪信息,实现了防伪和包装的一体化。模切前的第一基材中的片段如图2a所示,其中的虚线框各为一个第一区域(该图中的第一区域彼此不相连,在实际应用中,也不排除第一区域彼此相连的情况),画有斜线的部分为所复合的第二基材;模切后如图2b所示,将得到多个彼此独立的第一区域(实线框)及其所复合的第二基材(画有斜线的部分),其中每个第一区域作为一个商品包装;可以看出,模切不仅去除了第一基材上多余的部分(不属于任一个商品包装的部分),也同时去除了第二基材上多余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材既可以复合在第一基材印刷有商品信息的一面上,也可以复合在另一面上;所述第二基材可以复合在第一区域上的任何位置(比如图2a中是复合在下边沿,也可以复合在其它位置,比如上边沿/左边沿/右边沿,或其它任意位置),其中包含的防伪信息可以出现在第二基材上的任意位置,这些都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另外,为了保证每个第一区域中都有至少一组防伪信息,需要对防伪信息的大小和防伪信息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行设置;假设第二基材上是沿着长度方向依次印刷各组防伪信息,当按照图2a的方式复合时,要保证相邻两组防伪信息的长度L1及其间隔距离L2之和(2L1+L2)不大于第一区域的宽度L3,如图2c所示,其中画斜线部分的每个实线框代表一组防伪信息;这样无论从哪个位置开始复合第二基材,都能保证每个第一区域中至少包含一组完整的防伪信息。
本实施例可以生产出具有一体化防伪信息的包装,对于商品的生产厂商而言,无须在包装后再进行粘贴防伪标识这道工序,可以用一次操作完成“包装”和“增加防伪标识”这两道工序,节省了人力或时间成本。对于印刷厂而言,可以不用更换已经成型的商品包装的印刷模具,避免了浪费,并且利用已有的设备进行生产即可;特别是当所述包含防伪信息的第二基材采用外购的成品时,只需增加一道复合的工艺即可,不用投入其它成本。可见,本实施例的生产方法可以简化工艺,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包装和防伪真正的一体化,对于商品的生产厂商和包装印刷厂来说都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中,复合时所用的胶层既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基材上,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基材上。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材未印刷所述商品信息的一面具有胶层;
所述第二基材如图3所示,具体可以包括:
淋膜层31;
位于淋膜层下的用于使所述淋膜层能印刷颜色的涂层32;
印刷所述防伪信息的留底层33,位于所述涂层32下;
胶层34,位于所述留底层33下;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淋膜层可以但不限于为厚度仅0.04厘米的高压聚乙烯静电膜层;所述胶层可以但不限于为油胶。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复合机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上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通过所述复合机将所述第二基材的淋膜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具有胶层的一面上。
本实施方式中,当将模切后的商品包装粘贴到商品上后,所述第二基材位于第一基材和商品之间;商品包装中所包含的第一基材能够遮住所述第二基材留底层上印刷的防伪信息,当揭开商品包装上第二基材所在之处的第一基材后,才能看到所述防伪信息,增加了防伪可靠性;并且第一基材一旦揭开后,将无法再恢复原状,能有效防止带有防伪信息的包装被回收再利用。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备选方案中,所述步骤S103中还可以包括:
根据各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二基材复合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基材上模切出齿孔线。
所述齿孔线可以方便揭开所述第一基材;所述齿孔线可以是单独的一条直线,将第一区域分隔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中具有所述防伪信息,如图4a所示;所述齿孔线也可以围成一个区域,所围起的区域中具有所述防伪信息,如图4b所示;当沿着齿孔线揭开第一基材就会在包装上形成一个“天窗”,防伪信息就位于该“天窗”内;该“天窗”可以是任意形状的,比如矩形、圆形、三角形、星形、云朵形等。图4a、图4b中标示“防伪信息”的位置均是指揭开第一基材后,在第二基材上所可以看到的防伪信息。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材除了图3中所示的各层以外,还可以包括覆盖层,可以是铜版纸,也可以是铝塑膜,还可以是塑料薄膜等,覆盖在所述淋膜层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复合机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上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复合机将所述第一、第二基材分别从第一、第二离型纸上剥离,将所述第二基材的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印刷所述商品信息的一面上;将复合后的第一、第二基材通过具有胶层的一面附着在离型纸上。
当将模切后的商品包装粘贴到商品上后,商品包装中所包含的第二基材位于第一基材的外表面,消费者可以揭开第二基材的覆盖层,一旦揭开后,将无法再恢复原状,能有效防止带有防伪信息的包装被回收再利用;如果覆盖层为非透明材料,则在揭开前还能够遮住所述第二基材留底层上印刷的防伪信息,增加了防伪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材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基材的一面具有胶层;复合前所述第一基材可以通过具有胶层的一面附着在离型纸上,所述第二基材可以通过胶层附着在离型纸上;
所述通过复合机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上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通过所述复合机将所述第一、第二基材分别从离型纸上剥离,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后,通过具有胶层的一面附着在离型纸上。
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复合时是将第二基材52的淋膜层与第一基材51的胶层复合,复合的位置如图2a所示,则复合后的基材的侧面示意图如图5a所示,第二基材52粘贴在了第一基材51的背面(没有印刷商品信息的一面),然后两者可以一起通过各自的胶层(图5a中画有网格线的部分)附着在离型纸上;模切时后得到的各商品包装也附着在离型纸上。图5a中为了清楚示意三者的关系,夸张了第一基材、第二基材的厚度,实际上第二基材的厚度可以极薄,复合后的基材粘在离型纸上时,没有复合第二基材的部分和离型纸之间不会有空隙,在商品包装凭表面肉眼也几乎无法看出多复合了一层材料,因此模切后得到的各商品包装看起来就是一个整体,保证了美观性。在第一区域中将会覆盖防伪信息的部分可以留白,或只印刷指示揭开的信息、或只印刷装饰性图案等,这样即使揭开也不会对包装上的商品信息造成损坏。
如果复合时是将第二基材52的胶层(图5a中第二基材52上画有网格线的部分)复合到第一基材51印刷商品信息的一面上(第一基材上复合第二基材的位置将会被覆盖住,因此可以事先留白或印刷可以不保留的信息),复合的位置如图2a所示,则复合后的基材的侧面示意图如图5b所示,第二基材52粘贴在了第一基材51的正面(印刷商品信息的一面),然后两者可以一起通过第一基材的胶层(图5b中第一基材51上画有网格线的部分)附着在离型纸上。同样地,图5b中是为了清楚示意三者的关系,夸张了第一基材、第二基材和离型纸的厚度,与实际尺寸无关。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型纸与胶层接触的表面上还可以具有离型剂,方便将基材从离型纸上揭下。另外为了方便生产,所述离型纸可以绕在卷筒上;这样复合时就是将两个卷筒上的材料从离型纸上剥离后进行复合,一个卷筒上的离型纸附着有第一基材,另一个卷筒上的离型纸附着有第二基材;第二基材所在的卷筒的高度一般将小于第一基材所在的卷筒。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材为印刷有多组防伪信息的塑料薄膜,所述步骤S103中,是将该塑料薄膜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上印刷商品信息的一面上。本实施方式可以直接明了的展示防伪信息。
实施例二、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包括:
一面印刷有商品信息的第一基材;
包含至少一组完整的防伪信息的第二基材;
所述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上。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材具体可以包括:
淋膜层;
位于淋膜层下的用于使所述淋膜层能印刷颜色的涂层;
印刷所述防伪信息的留底层,位于所述涂层下;
胶层,位于所述留底层下;
所述第一基材未印刷所述商品信息的一面具有胶层。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备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上具体可以是指:
所述第二基材的淋膜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具有胶层的一面上。
本备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基材上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基材复合的位置相关的齿孔线;实际应用时,具体齿孔线的位置和形状可参照图4a和图4b,也可以自行设置。
本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备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基材还可以包括覆盖层,覆盖在所述淋膜层上;
所述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上具体可以是指:
所述第二基材的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印刷所述商品信息的一面上。
具体实施细节可参见实施例一。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的生产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材的一个面上印刷商品信息;所述第一基材包括多个第一区域,在每个第一区域中印刷一个所述商品信息;
通过复合机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没有商品信息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基材上包含多组防伪信息,复合后各所述第一区域所复合的第二基材上至少包括一组完整的所述防伪信息;一组防伪信息包括以下防伪内容中的任一种或其任意组合:随机字符、数字序列、条码;相邻两组防伪信息的长度及其间隔距离之和不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一基材遮住所述第二基材上的防伪信息;
对已复合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一基材进行模切,去除第一基材上不属于任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及该部分所复合的第二基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未印刷所述商品信息的一面具有胶层;
所述第二基材包括:
淋膜层;
位于淋膜层下的用于使所述淋膜层能印刷颜色的涂层;
印刷所述防伪信息的留底层,位于所述涂层下;
胶层,位于所述留底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复合机将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到所述第一基材没有商品信息的一面上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复合机将所述第二基材的淋膜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具有胶层的一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已复合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一基材进行模切的步骤中还包括:
根据各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二基材复合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基材上模切出齿孔线。
5.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面印刷有商品信息的第一基材;所述第一基材包括多个第一区域,在每个第一区域中印刷一个所述商品信息;
包含至少一组完整的防伪信息的第二基材;
所述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没有商品信息的一面上;各所述第一区域所复合的第二基材上至少包括一组完整的所述防伪信息;一组防伪信息包括以下防伪内容中的任一种或其任意组合:随机字符、数字序列、条码;相邻两组防伪信息的长度及其间隔距离之和不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一基材遮住所述第二基材上的防伪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材包括:
淋膜层;
位于淋膜层下的用于使所述淋膜层能印刷颜色的涂层;
印刷所述防伪信息的留底层,位于所述涂层下;
胶层,位于所述留底层下;
所述第一基材未印刷所述商品信息的一面具有胶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材通过胶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没有商品信息的一面上是指:
所述第二基材的淋膜层复合在所述第一基材具有胶层的一面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材上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基材复合的位置相关的齿孔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5366.4A CN103761922B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及其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5366.4A CN103761922B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及其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1922A CN103761922A (zh) | 2014-04-30 |
CN103761922B true CN103761922B (zh) | 2016-05-04 |
Family
ID=5052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25366.4A Active CN103761922B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及其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619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42857A (zh) * | 2015-04-02 | 2016-11-23 | 深圳市通印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名片的快速打印制作方法 |
CN106228902A (zh) * | 2016-10-10 | 2016-12-14 | 宋育锋 | 一种用于防伪的双层标签的底层标签 |
CN106997723A (zh) * | 2017-04-19 | 2017-08-01 | 李峰 | 一种正反两面附加防伪信息的方法 |
CN108163322A (zh) * | 2018-01-09 | 2018-06-15 | 赵晓旭 | 一种纸质防伪包装的制作方法及包装盒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41930A (en) * | 1992-09-11 | 1994-08-30 | Anco Collector Supplies, Inc. | Package having separable overlay |
CN201237859Y (zh) * | 2008-08-12 | 2009-05-13 | 北京同方试金石新技术有限公司 | 局部重离子微孔防伪拉线 |
CN201330010Y (zh) * | 2008-12-02 | 2009-10-21 | 黄俊杰 | 综合防伪包装 |
CN102930316A (zh) * | 2012-10-23 | 2013-02-13 |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 三维商品条码信息系统 |
CN102930778A (zh) * | 2012-11-05 | 2013-02-13 | 李峰 | 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结构、防伪方法及制作方法 |
CN103093691A (zh) * | 2013-01-15 | 2013-05-08 | 广东正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体化防伪标签制造方法 |
CN103331971A (zh) * | 2013-07-02 | 2013-10-02 | 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冷转移防伪膜及内置有冷转移防伪信息载体层的软包装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51631A (ja) * | 2009-09-02 | 2011-03-17 | Dnp Fine Chemicals Co Ltd | 容器用ラベル印刷物 |
-
2014
- 2014-01-20 CN CN201410025366.4A patent/CN1037619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41930A (en) * | 1992-09-11 | 1994-08-30 | Anco Collector Supplies, Inc. | Package having separable overlay |
CN201237859Y (zh) * | 2008-08-12 | 2009-05-13 | 北京同方试金石新技术有限公司 | 局部重离子微孔防伪拉线 |
CN201330010Y (zh) * | 2008-12-02 | 2009-10-21 | 黄俊杰 | 综合防伪包装 |
CN102930316A (zh) * | 2012-10-23 | 2013-02-13 |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 三维商品条码信息系统 |
CN102930778A (zh) * | 2012-11-05 | 2013-02-13 | 李峰 | 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结构、防伪方法及制作方法 |
CN103093691A (zh) * | 2013-01-15 | 2013-05-08 | 广东正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体化防伪标签制造方法 |
CN103331971A (zh) * | 2013-07-02 | 2013-10-02 | 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冷转移防伪膜及内置有冷转移防伪信息载体层的软包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1922A (zh) | 2014-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61922B (zh) | 一种一体化防伪包装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3093691B (zh) | 一体化防伪标签制造方法 | |
CN203300137U (zh) | 全息光栅片材及其包装盒 | |
CN202563805U (zh) | 纤维防伪标识带 | |
CN104409014A (zh) | 一种双层多重防伪标签 | |
CN105957447A (zh) | 正反喷码且背面局部除胶的防伪防窜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03962A (zh) | 一种双面防伪结构及防伪方法 | |
CN203706592U (zh) | 一种一体化防伪标贴 | |
CN112183696A (zh) | 一种防伪标识及其用于产品防伪的方法 | |
CN104900141A (zh) | 遇水显现信息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4463702U (zh) | 防转移防伪标签 | |
CN105460333A (zh) | 产品防伪包装盒 | |
CN103761921A (zh) | 一种分切式揭开留底防伪结构、防伪系统及防伪方法 | |
US7735251B2 (en) | Card carrying business communication produc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 |
CN202080553U (zh) | 一种具有热收缩性的塑料膜 | |
CN211062348U (zh) | 一种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 | |
CN212847396U (zh) | 一种防伪标签 | |
CN206021783U (zh) | 一种防伪标签 | |
CN209912380U (zh) | 一种防伪防拆标签 | |
CN203217870U (zh) | 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结构 | |
CN220788459U (zh) | 一种隐藏二维码全息防伪胶带 | |
CN202600745U (zh) | 带有二维条形码的激光防伪标签 | |
CN204926144U (zh) | 一种防撕毁防伪二维码的封口标签 | |
CN204066607U (zh) | 一种双重防伪标签 | |
CN110956895B (zh) | 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及其加工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1 Address after: 570314 No. 19, Hing Road, national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ainan, Haikou Patentee after: TIANJIAN ANTI-FORGERY SCIENCES &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70102 Haikou, Datong Road, Hainan, Overseas Chinese Building, No. 17, building 3, No. 906 Patentee before: Li F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