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猪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疏通经络,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强筋健骨为治疗原则,治疗猪风湿病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药物残留低,成本低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猪风湿病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党参、当归、白芍、苦茄、荜茇、蝶毛菌、白胡椒、羌活、鸡骨柴、杜松实、肉桂、佛指甲、海螺、艾草和大枣。
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党参20-30重量份、当归15-25重量份、白芍10-20重量份、苦茄10-20重量份、荜茇10-15重量份、蝶毛菌10-20重量份、白胡椒10-15重量份、羌活10-20重量份、鸡骨柴15-25重量份、杜松实10-20重量份、肉桂10-20重量份、佛指甲10-15重量份、海螺10-20重量份、艾草10-20重量份和大枣10-20重量份。
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党参23-27重量份、当归18-23重量份、白芍13-16重量份、苦茄12-16重量份、荜茇12-14重量份、蝶毛菌14-16重量份、白胡椒13-15重量份、羌活15-20重量份、鸡骨柴15-20重量份、杜松实12-20重量份、肉桂14-20重量份、佛指甲13-15重量份、海螺13-20重量份、艾草10-17重量份和大枣13-20重量份。
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党参25重量份、当归21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苦茄14重量份、荜茇13重量份、蝶毛菌15重量份、白胡椒14重量份、羌活18重量份、鸡骨柴17重量份、杜松实16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佛指甲14重量份、海螺17重量份、艾草13重量份和大枣17重量份。
所述药物还包括茯苓、怀牛膝、蚂蚁、骨碎补和川穹。
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党参20-30重量份、当归15-25重量份、白芍10-20重量份、苦茄10-20重量份、荜茇10-15重量份、蝶毛菌10-20重量份、白胡椒10-15重量份、羌活10-20重量份、鸡骨柴15-25重量份、杜松实10-20重量份、肉桂10-20重量份、佛指甲10-15重量份、海螺10-20重量份、艾草10-20重量份、大枣10-20重量份、茯苓10-20重量份、怀牛膝10-20重量份、蚂蚁15-20重量份、骨碎补10-15重量份和川穹10-20重量份。
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党参23-27重量份、当归18-23重量份、白芍13-16重量份、苦茄12-16重量份、荜茇12-14重量份、蝶毛菌14-16重量份、白胡椒13-15重量份、羌活15-20重量份、鸡骨柴15-20重量份、杜松实12-20重量份、肉桂14-20重量份、佛指甲13-15重量份、海螺13-20重量份、艾草10-17重量份、大枣13-20重量份、茯苓10-17重量份、怀牛膝12-17重量份、蚂蚁15-20重量份、骨碎补10-15重量份和川穹13-20重量份。
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党参25重量份、当归21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苦茄14重量份、荜茇13重量份、蝶毛菌15重量份、白胡椒14重量份、羌活18重量份、鸡骨柴17重量份、杜松实16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佛指甲14重量份、海螺17重量份、艾草13重量份、大枣17重量份、茯苓13重量份、怀牛膝14重量份、蚂蚁17重量份、骨碎补12重量份和川穹16重量份。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猪风湿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有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120目筛,使能通过筛的细粉量达到30%,收集通过筛的细粉得细粉a;再将不能通过100目~12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5-10倍量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b,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得药物粉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以疏通经络,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强筋健骨为治疗原则,对猪风湿病的治疗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药物残留低,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中兽医认为,猪风湿病属于猪痹症的范畴,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人,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论证候分类说:“其风气甚者为行痹;寒气甚者为痛痹;湿气甚者为着痹也”。 正气不足正气不足是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外邪入侵;风、寒、湿、热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但风寒湿热病邪为患,各有侧重,风邪甚者,病邪流窜,病变游走不定;寒邪甚者,肃杀阳气,疼痛剧烈;湿邪甚者,粘着凝固,病变沉着不移;热邪甚者,煎灼阴液,热痛而红肿。痹病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之病变日甚,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痰瘀互结,闭阻经络,深入骨骱,出现皮肤瘀斑、关节肿胀畸形等症,甚至深入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
中兽医认为,痹症初病属实,久病必耗伤正气而虚实夹杂,伴见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的证候。肌肉、筋骨、关节疼痛为本病的主要证候特征。但疼痛的性质有酸痛、胀痛、隐痛、刺痛、冷痛、热痛或重着疼痛等各异。疼痛的部位,或以前肢为主或以后肢为甚,可对称发作亦可非对称发生,或累及单个关节或多关节同病,可为游走不定或为固定不移。或局部红肿灼热,或单纯肿胀疼痛,皮色不变。或喜热熨,或乐冷敷。多为慢性久病,病势缠绵,亦可急性起病,病程较短。病重者,关节届伸不利,甚者关节僵硬、变形。如游走不定而痛者为风邪胜;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减者,寒邪为胜;重着固定,麻木不仁者湿邪为胜;病变处掀红灼热,疼痛剧烈者热邪为胜;病变处有结节、肿胀、瘀斑或肢节变形者,为痰瘀阻痹。猪风湿病因邪气杂至,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祛邪通络等治法应相互兼顾,因邪气有偏胜,祛邪通络又各有重点。正气不足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久病耗伤正气而虚实夹杂者,应扶正祛邪,且扶正有助祛邪。风邪胜者或久病人络者,应佐养血之品,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寒邪胜者,应佐助阳之品,使其阳气旺盛,则寒散络通;湿邪胜者,佐以健脾益气之品,使其脾旺能胜湿;热邪胜者,佐以凉血养阴之晶,以防热灼营阴而病深难解。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是虚证、顽痹的重要治法。
根据上述理论和原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猪风湿病的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党参、当归、白芍、苦茄、荜茇、蝶毛菌、白胡椒、羌活、鸡骨柴、杜松实、肉桂、佛指甲、海螺、艾草和大枣。
其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特性如下: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本草正义》载: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腱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黄芪补气、既能升补脾气,又能益肺固表。党参补气,只能健脾补气,无固表之力,但党参还能益气生津,黄芪则无生津之效,黄芪兼能利水,党参无利水作用。这两味药合用最能补中益气,提高抵抗力。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
白芍: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益女子血。《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努肉。赤色者多补气,白者治血。
苦茄: 味苦;辛;性寒。功能主治:驱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疼痛;破伤风;痈肿;恶疮;疥疮;外伤出血。
荜茇:性味:辛,热。归脾经、胃经、大肠经、肺经、膀胱经、肝经、肾经。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鼻渊、外治牙痛、冠心病、心绞痛。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本草便读》云:“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蝶毛菌:祛风除湿;清肺止咳;祛腐生肌。主风湿疼痛;肺热咳嗽;疮疡脓肿。
白胡椒:辛,温。温中散寒,下气,消痰。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碱,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淀粉及可溶性氮,具有祛腥、解油腻、助消化的作用,其芳香的气味能令人们胃口大开,增进食欲;2. 胡椒性温热,善于温中散寒,对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肠鸣腹泻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并可促使发汗,治疗风寒感冒;3. 有胡椒的菜肴不易变质,说明胡椒还有防腐抑菌的作用,而且它可以解鱼虾肉毒。
羌活:归膀胱;肾经。性味:味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本品有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常与防风、白芷、细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本品能祛风胜温,散寒止痛。常与防风、同用,如蠲痹汤。《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顽痹。”《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脏。”《珍珠囊》:“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亦能温胆。”《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本草备要》:“泻肝气,搜肝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赤。”《会约医镜》:“治邪闭憎寒,壮热无汗。”
鸡骨柴:苦,温。功能主治:温经通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
杜松实:祛风,除湿,利尿。①《国药的药理学》:"利尿发汗。用于水肿、尿道生殖器疾患、痛风等。"②王殿翔《生药学》:"有健胃及兴奋作用。用于心脏病或肝脏疾患所致的水肿。"③《宁夏中草药手册》:"发汗,利湿,镇痛。"
肉桂:辛,温,主治: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佛指甲:味甘;微辛;性微寒。归肺;肾;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风湿。主咽喉肿痛;口腔溃汤;湿疹疮毒;鼻衄;咳血;咯血;风湿痹痛;风热头痛。
海螺:甘,寒。功能主治:制酸,化痰,软坚,止痉。用于胃痛,吐酸,淋巴结结核,手足拘挛。
艾草:性温入脾、肝、肾经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纲目》载:温中,逐冷,除湿,还可以杀虫。
大枣: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大枣的醇提物以每天100mg给大鼠灌胃,显示大枣与硫唑嘌呤具有同样的免疫抑制;对特异反应性疾病能抑制抗体的产生。大枣醇提物可能对大鼠反应性抗体有抑制作用, 而对非反应性抗体不产生抑制作用其他作用:大枣中的黄酮双葡萄糖苷A, 药理实验证明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大枣有增加白血球内cAMP的作用。大枣煎剂能降低CCl4 对家兔肝脏的损伤。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最近报道大枣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还包括茯苓、怀牛膝、蚂蚁、骨碎补和川穹。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本经》载其:“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怀牛膝:药效高,李时珍说它:滋补之功,如牛之力。牛膝气味苦酸平,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久服轻身耐老。1. 其中所含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2. 所含的脱皮甾酮能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有增强细胞活性的作用。3. 富含牛膝多糖有明显的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作用。4. 对人体因缺乏锌、锰所导致内分泌功能低下或腺体萎缩,生长缓慢、阳痿、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病理变化有较好的疗效。5. 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6. 具有将胆囊、肾脏、膀胱、尿道的结石化解并排出体外的功能。7. 其有效成分有一定的兴奋子宫、抗衰老作用。8. 利尿、解痉作用。所以它的一味活血化瘀健体的良药。《纲目拾遗》:活血化瘀,宽筋,理跌打损伤。
蚂蚁:味咸;酸;性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肾虚头昏耳鸣;失眠多梦;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中风偏瘫6;手足麻木;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骨碎补:苦,温。归肾、肝经。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手不收,上热下冷。"《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
川穹: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川穹性温,能活血散淤,是养血的良药。
实施例1 药物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猪风湿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党参25重量份、当归21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苦茄14重量份、荜茇13重量份、蝶毛菌15重量份、白胡椒14重量份、羌活18重量份、鸡骨柴17重量份、杜松实16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佛指甲14重量份、海螺17重量份、艾草13重量份和大枣17重量份。
本发明实施例的药物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
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有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20目筛,使能通过筛的细粉量达到30%,收集通过筛的细粉得细粉a;再将不能通过12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7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b,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得药物粉剂。
实施例2药物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猪风湿病的药物,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党参25重量份、当归21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苦茄14重量份、荜茇13重量份、蝶毛菌15重量份、白胡椒14重量份、羌活18重量份、鸡骨柴17重量份、杜松实16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佛指甲14重量份、海螺17重量份、艾草13重量份、大枣17重量份、茯苓13重量份、怀牛膝14重量份、蚂蚁17重量份、骨碎补12重量份和川穹16重量份。
上述药物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有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10目筛,使能通过筛的细粉量达到30%,收集通过筛的细粉得细粉a;再将不能通过11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b,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得药物粉剂。
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按照急性毒性试验要求进行预试,发现受试药物无法测出LD50。故进行一日内最大给药量试验。取上述小鼠40只,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按体重随机分为给药组和水对照组,每组20只,给药组给含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的生药量2.4g/ml浓度的药液0.4ml/10g,灌胃一天2次,使一日内给药剂量达合生药量192.0g/kg,水对照组给同等体积的水。各组动物给药后,每盒5只,正常饲养,密切观察,均连续观察七天,记录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给药后,小鼠外观毛色光亮,行为活动正常,无异常病理性神经反射出现,七天中进食良好,末见其它异常表现,体重变化与水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且无一动物死亡,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无明显的出血、组织变性、坏死等大体病理改变。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对小鼠进行上述试验,结果如实施例1药物的测试结果相同。
2、长期毒性试验
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对小鼠按10.78、20.35和33.48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药物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对小鼠进行上述试验,结果如实施例1药物的试验结果相同。
临床试验
(一)实验动物
山东菏泽市某养猪场于2012年11至2013年3月,进行长期反复试验,选择体重为80kg左右患有风湿病的育肥猪120头作为实验猪。猪风湿病的症状为:走路跛行,弓腰走小步,喜卧不愿意走动,食欲减退,结膜潮红,呼吸脉搏稍快,头部肌肉风湿病表现头、颈、耳活动不自如,咀嚼困难,触诊敏感,患病严重的猪只还出现臀肌萎缩的现象。
(二)试验方法
将120头患病猪作为供试动物,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头,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实施例组1)、实施例2的药物(实施例组2)和传统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实施例组1将药物按照1:8的比例溶于水中灌服,每次8g药物1,每天两次;实施例组2将药物按照1:8的比例溶于水中灌服,每次8g药物2,每天两次;传统药物选用: 1%水杨酸钠注射液5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试验时间为5-10天。
(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