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1907A - 基于多网络融合的网络选择方法和多模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网络融合的网络选择方法和多模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31907A CN103731907A CN201310719164.5A CN201310719164A CN103731907A CN 103731907 A CN103731907 A CN 103731907A CN 201310719164 A CN201310719164 A CN 201310719164A CN 103731907 A CN103731907 A CN 1037319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real
- processing module
- time
- time ser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选择方法,基于一个多模终端设备,所述多模终端设备存储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网络负载信息,所述多模终端对两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负载信息进行比较;判断终端即将发起或接收的业务类型,所述业务类型包括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对于实时业务,所述多模终端优先选择数据传输速率高的网络;如果当前优先选择的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向另一个网络进行切换,通过另一网络承载所述实时业务,对于非实时业务,UE优先选择负载小的网络;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保证实时业务的业务质量,均衡网络负载,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网络共存的环境下多模终端进行网络选择的方法和多模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从2G、3G,到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连接入)等,无线通信系统在数据传输速度、系统容量、时间延迟等性能方面得到了大量提升。世界上许多国家支持多种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网络,因此,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异构网络共同覆盖某一区域的情况。这些网络的特点是在覆盖范围、提供的数据速率、适用的业务类型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一些网络能够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业务,而一些网络支持低速率的数据传输业务和CS域语音业务。
目前,多网络共存情况下网络的选择主要基于网络的信号质量。以2G网络、3G网络为例,现有技术采用如下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当前的2G/3G双模终端,用户设备UE优先驻留在3G网络,在3G网络上进行相关业务,当3G网络的质量下降到一定阈值后,UE切换到2G网络,当3G网络的网络质量满足一定阈值时,再切换到3G。
由于2G和3G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业务,仅通过信号质量来进行小区的选择,影响了用户的业务体验度。因此,对于能够同时支持多种网络制式的多模终端,如何从多个所支持的异构网络中选择一个网络承载相应的业务,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度,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网络共存情况下的网络选择方法及多模终端设备,用于保证实时业务的业务质量,均衡网络负载,提升用户体验,其中:
所述一种多网络共存情况下网络选择方法应用于基于一个多模的用户终端UE,所述多模UE存储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相关的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含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网络负载信息,UE对两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负载信息进行比较;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终端即将发起或接收的业务类型,所述业务类型包括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
对于实时业务,UE优先选择数据传输速率高的网络,优先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速率高的网络承载实时业务;
如果当前优先选择的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向另一个网络进行切换,通过另一网络承载所述实时业务。
对于非实时业务,UE优先选择负载较小的网络,优先通过所述负载较小的网络承载所述非实时业务。
所述一种多模终端设备,其支持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一个网络识别模块,用于存储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相关的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含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网络负载信息;所述网络识别模块还对两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负载信息进行比较;
业务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即将发起或接收的业务类型,所述业务类型包括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
第一网络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识别模块的输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网络,优先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承载实时业务;当所述网络识别模块的输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网络的负载较低时,选择所述第一网络,优先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承载非实时业务;
第二网络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识别模块的输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二网络,优先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承载实时业务;当所述网络识别模块的输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较低时,选择所述第二网络,优先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承载非实时业务;
适配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速率较高的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令终端向另一个网络进行切换,通过另一网络承载所述实时业务。
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的优点:
由于实时业务对数据传输速率、时延等方面要求较高,本发明实施例中,优先选择数据传输速率较高的网络承载实时业务,能够满足实时业务对数据传输速率、时延等方面的要求,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度,另外,由于非实时业务对数据传输速率和时延的要求较低,因此对于非实时业务,优先选择负载较小的网络进行承载;能够均衡各个网络的负载,减小网络的拥堵情况,避免业务质量降低或中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总体方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多网络共存情况下的网络选择方法,应用于基于一个多模的用户终端UE,所述UE用于存储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相关的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含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网络负载信息;其中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第二网络,第二网络的负载小于第一网络,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确定业务类型;
S11、对于实时业务,选择第一网络,优先通过第一网络承载实时业务;
S12、对于非实时业务,选择第二网络,优先通过第二网络承载非实时业务;
S13、当第一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实时业务要求时,UE进行网络切换,通过第二网络承载实时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由多模终端设备来执行,终端设备中含有一张SIM卡,这里的SIM卡是一个广义上的SIM卡,即一般具备存储用户相关资料,完成鉴权、加密等通信相关的功能的SIM卡都可以认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IM卡,例如,可以是2G网络中的SIM卡,或者是3G和LTE网络中的USIM卡。
所述实时业务为需要实时数据交互的业务,所述非实时业务为访问不用实时反应的业务。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可以通过系统信息向所述多模终端周期性更新所述相关信息,以保证多模终端获取最新的所述相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第一网络承载实时业务,选择第二网络承载非实时业务是指:基于第一网络或者第二网络来实现实时或非实时的业务,如通过第一网络来实现实时的流媒体业务、视频会议等;通过第二网络来实现背景和会话类业务等。通过将UE驻留或切换到第一或第二网络,即可以通过第一或第二网络来承载实时或非实时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的具体形态并不限定,同时,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的通信质量的好坏,以及数据传输的快慢都是相对的,因此,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具体形态也是相对的。例如,第一网络可以是3G网络或者WLAN或者LTE或者WiMAX等,第二网络可以是2G网络。2G网络由于已经经历长时间大规模应用,因此,网络覆盖广,通信质量也较好,但相比于3G等网络,其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或者,第二网络也可以是3G网络,当第二网络为3G网络时,第一网络可以是WLAN或者LTE或者WiMAX等;即,当3G网络得到大规模应用后,需要部署第四代通信网络(LTE),那么3G网络相对于LTE由于其应用时间长,网络覆盖广,因此,其相对于LTE网络通信质量较好,但数据传输与LTE相比较慢;当然,第一网络也可以是2G网络,第二网络可以是WLAN或者LTE或者WiMAX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及第二网络,并不代表其仅仅处理“一个”第一网络的业务以及“一个”第二网络的业务,而是应该理解成并不限定具体支持的网络类型的数量。如可以支持多个网络,包括2G、3G、LTE;此时,可以选择2G或3G中的一个作为第一网络;选择3G(第一网络为2G时可以选择这个)或LTE(第一网络为2G或3G时都可以选择这个)中的一个作为第二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SIM卡来存储网络的相关信息。同时,当SIM卡无法存储特定网络的参数信息时,通过第三方存储器(如内存或flash)来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涉及到两个网络且两种类型的业务,当UE发起或接收两种业务的情况下,在访问资源时可能也会发生冲突(如同时访问时),因此,也需要对所述实时或非实时业务进行处理,使得业务不会出现冲突,如对需要同时访问的资源通过轮循或通知的方式进行访问。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先选择第一网络承载实时业务,将非实时业务配置在第二网络,这样,可以利用第一网络高速数据传输的特性来完成实时业务,同时,又可以利用第二网络负载小的特性来完成非实时业务,均衡网络负载,从而用户在使用过程当中,一般情况下无需在2G以及3G之间进行重选和切换,从而也不会出现在重选或切换的过程中业务终端或业务质量下降的情况,改善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第一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实时业务要求且当所述第二网络可以承载该实时业务时,将UE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由第二网络承载实时业务。该方案为可选方案,如果第二网络具备可以承载所述实时业务的能力,那么可以执行上述步骤,在第一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切换到第二网络。如果第二网络不具备承载所述实时业务的能力时,例如第二网络为GSM网路,所述实时业务为视频会议,则可以不执行该步骤。
这里的网络通信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各种参数进行评定。例如,可以参考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一定的阈值,从而判断网络质量是否可以满足业务要求,如信号强度低于一定的阈值,则可认为网络通信质量无法满足业务要求,需要进行网络切换。在判断网络通信质量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和不同的业务分别设置不同的条件进行判断,如实时业务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使用一个判断条件,从第二网络切换到第一网络时使用另一个判断条件。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网络通信质量恢复时,可以再将相关业务切回到原先的网络,如将实时业务从第二网络再切换到第一网络,由第一网络承载所述实时业务。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时业务优先选择第一网络,以及非实时业务优先选择第二网络是在各自网络的通信质量都能达到业务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某一网络的通信质量不能达到业务的要求,会先判断另一网络的通信质量是否能够达到业务的要求,如果可以,再选择切换;否则,不进行切换。
通过上述方法,当某一网络通信质量无法满足相关的业务需求时,可以将相关业务由另一网络来处理,这样,可以继续保证业务的执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多模终端设备,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包括一个网络识别模块201,如SIM卡,用于存储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相关的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含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网络负载信息,所述网络识别模块还对两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负载信息进行比较,其中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第二网络,第二网络的负载小于第一网络;有关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关部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业务判断模块202,用于判断终端即将发起或接收的业务类型,所述业务类型包括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
第一网络处理模块203,用于当所述网络识别模块的输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网络,优先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承载实时业务;
第二网络处理模块204,用于根据网络识别模块的输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较小时,选择第二网络,优先通过第二网络承载所述非实时业务;
适配模块205,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令终端向第二网络进行切换,通过第二网络承载所述实时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SIM代理模块206,用于对访问SIM卡的业务进行处理,使得访问的业务不会出现冲突;或者,当所述SIM卡无法存储特定参数信息时,通过第三方存储器来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存储。
其中,在通过第一网络承载(处理、执行)实时业务时,由第一网络处理模块203完成相关的业务处理功能;在通过第二网络承载非实时业务时,由第二网络处理模块204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功能。第一网络处理模块203与第二网络处理模块204与所述网络识别模块201相连,以完成相应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个单元是从功能性上进行划分的模块,其相互之间并不严格的限定,例如,对于适配模块,也可以认为该功能可以由第一网络处理模块或者第二网络处理模块或者其他模块来完成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同时,这些模块的具体实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不进行限定,通常可以通过相关的硬件芯片(如CPU、DSP)等器件并运行相应的软件来完成,各个模块可以使用同一芯片,或者分别使用不同芯片来完成,本发明实施例在此并不限定。
由于第一网络、第二网络有不同的具体形态,下面实施例将针对各种情况进行举例介绍。在下面实施例中,如果针对2G或3G或LTE网络,第一(二)网络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协议栈处理模块、物理层处理模块、射频处理模块、天线等;其中,协议栈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相关的协议(主要为物理层以上的协议)、物理层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物理层协议、射频处理模块用于进行射频处理、天线用于信号发送及接收。上述各个模块可以只处理某个网络的业务,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的业务。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以第一网络为3G网络,第二网络为2G网络来对本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个示意图,图中左侧为一个终端设备(如手机),该终端包括3G模块,2G模块,网络识别模块,如SIM卡或者USIM卡以及其他相关的模块。其中,3G模块优先用于完成实时业务,比较2G网络和3G网络的负载,当3G网络负载较低时,3G模块优先用于完成非实时业务。当2G网络负载较低时,2G模块优先用于完成非实时业务。在2G或3G模块执行相关的业务时,还需要与一些网元进行交互。这些网元都可以采用现有的网元。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优先选择2G或3G网络是在各自网络的通信质量都能达到业务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一个网络的质量不能达到业务要求,则可以根据业务运营的需要决定是否需要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另一个网络,例如,将实时业务从3G网络切换到2G网络。
在判断网络通信质量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和不同的业务分别设置不同的条件进行判断,如实时业务从第二网络切换到第一网络使用一个判断条件,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时使用另一个判断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一个终端2G模块和3G模块在访问2G网络和3G网络时使用同一张SIM卡,在处理2G或3G相关的业务时,可能会因为同时访问SIM卡而导致冲突,因此,需要通过改变访问的数据存储地址的方法来对这些冲突进行处理。
例如,SIM卡中分别保存了网络的“位置区标识”和“路由区编号”,一个完整的路由区标识由“位置区标识”+“路由区编号”组成。当终端同时接入2G和3G网络时,2G的位置区标识和3G的位置区标识通常不相同(网络也可以配置为相同),这样可能会存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区标识,而SIM卡只能存储其中一个位置区标识,因此,需要对另一个位置区标识作特殊处理,包括:确定在SIM卡中存储哪个网络的位置区标识和路由区编号,例如,这里假定SIM卡中存储2G网络的位置区标识和路由区编号;当2G网络的位置区更新完成后,终端会向SIM卡写入2G网络位置区标识;当3G网络的路由区更新完成后,不向SIM卡写入位置区标识和路由区编号,而是由手机将完整的路由区标识直接保存在手机的动态内存或者固定存储器中。后续路由区变更时,直接使用保存在手机中的路由区标识,而不使用SIM卡中保存的路由区标识,开机的时候也不使用保存在SIM卡中的路由区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实时业务优先配置在3G网络,可以利用3G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快、延迟小的特点,进行如实时流媒体、视频会议等业务,因此,可以保证业务的质量;同时,将非实时业务优先配置在负载较低的网络,可以均衡网络负载,提升用户体验度。作为可选,根据业务运营的需要,在当某个网络通信质量无法满足业务要求时,可以将业务切换到另一网络,从而可以维持相应的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在处理上述方法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设计终端设备的硬件,并根据不同的硬件结构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上述处理流程,下面将举例进行论述:
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3G射频处理模块+2G协议栈处理模块+2G射频处理模块;
参见图4,为该方案的示意图。在该技术方案中,有两个协议栈处理模块,分别是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以及2G协议栈处理模块。这里的协议栈处理模块用来处理2G或3G相关的通信协议,其中,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既可以处理2G协议,也可以处理3G协议;而2G协议栈处理模块只处理2G协议。
在具体实现上,可以将这些协议栈处理单元视为一些运行在处理芯片上的特定程序,这些程序用于完成2G或2G/3G的通信协议的处理,一般这些协议是位于物理层协议之上的协议,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限定协议栈处理单元加入物理层的一些协议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可以分别处理2G或3G相关的通信协议,但在同一时刻只能处理其中一个,同时,在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在切换网络时,采用标准定义的流程进行切换。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2G物理层处理模块以及2G射频处理模块,其中,2G物理层处理模块与2G协议栈处理模块和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相连,同时与2G射频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对2G物理层协议进行处理;2G射频处理模块用于完成对信号的调制或解调,通过2G天线接收或发送信号。2G物理层处理模块可以接收来自及2G射频处理模块的信号进行处理,也可以向2G射频处理模块发送处理后的信号。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3G物理层处理模块以及3G射频处理模块,其中,3G物理层处理模块与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以及3G射频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对3G物理层协议进行处理;3G射频处理模块用于完成对信号的调制或解调,通过3G天线接收或发送信号。3G物理层处理模块可以接收来自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的信号进行处理,也可以向3G射频处理模块发送处理后的信号。
上述2G物理层处理模块或3G物理层处理模块与各协议栈处理模块的交互都是双向的,既可以接收来自相关协议栈处理模块的数据,也可以向相关协议栈发送数据。在本发明实际例中,协议栈处理模块与物理层处理模块的功能并不严格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基于上述功能模块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网络选择的方法如下:当判断出2G网络负载较低时,2G协议栈处理模块优先将非实时业务配置在2G网络,并通过2G物理层处理模块、2G射频处理模块、2G天线一起完成该非实时业务,如数据文本业务。
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优先将实时业务驻留在3G网络,并通过3G物理层处理模块、3G射频处理模块以及3G天线一起完成实时业务(如视频会议业务)。由于3G网络的传输速度更快,延迟更小,因此,将实时业务优先配置在3G网络,能够保证实时业务的数据传输速率及时延的要求,提升用户的体验。
当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发现3G网络的通信质量无法满足实时业务要求时(如因网络覆盖不足或故障而导致的信号下降),可以通过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配合2G物理层处理模块、2G射频处理模块以及2G天线执行2G网络中的实时业务流程。后续如果某个网络的通信质量恢复正常,则回到原先的网络执行相应的业务。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SIM代理模块用于,当2G协议栈处理模块和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在执行相关的业务流程时,需要访问终端设备的SIM卡时,对两个协议栈模块的访问进行处理,使其按请求顺序串行访问SIM卡,以避免同时访问可能导致的冲突。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模块为功能性限定的逻辑模块,可以将其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软件模块,在实际使用中,这些模块并不严格区分,例如,使用适配模块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协议栈模块来实现,协议栈模块的部分功能也可以通过物理层处理模块实现等。
在使用硬件实现时,可以由多个处理芯片分别完成其中一个模块的功能,也可以使用一个芯片完成其中多个模块的功能。实际应用中,出于成本、性能、技术等因素的考虑,一般会用一个芯片实现多个模块的功能,芯片类型可以是CPU、DSP、FPGA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在将业务从3G网络切换时2G网络或者返回3G网络时,可以采用的标准的2G/3G互操作流程,对现有2G和3G网络没有直接影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网络共存情况下的网络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一个多模终端设备,所述多模终端设备存储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相关的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含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网络负载信息,所述多模终端对两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负载信息进行比较;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终端即将发起或接收的业务类型,所述业务类型包括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
对于实时业务,所述多模终端优先选择数据传输速率高的网络,优先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速率高的网络承载实时业务;
如果当前优先选择的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向另一个网络进行切换,通过另一网络承载所述实时业务。
对于非实时业务,UE优先选择负载小的网络,优先通过所述负载小的网络承载所述非实时业务。
2.如权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于所述数据传输速率较高、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的网络,当其通信质量恢复到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所述多模终端设备切换回该网络,由该网络承载所述实时业务。
3.如权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多模终端设备包括一SIM卡,存储所述相关信息,对需要访问所述SIM卡的业务进行处理,使得业务不会出现冲突;
或者,当所述SIM卡无法存储特定的所述相关信息时,通过第三方存储器来对所述相关信息进行存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实时业务以及所述非实时业务进行处理,使得业务不会出现冲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2G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3G网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2G网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通过系统消息向所述多模终端设备周期性更新所述相关信息。
8.一种多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网络识别模块,用于存储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相关的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含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网络负载信息;所述网络识别模块还对两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负载信息进行比较;
业务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即将发起或接收的业务类型,所述业务类型包括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
第一网络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识别模块的输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高时,选择所述第一网络,优先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承载实时业务;当所述网络识别模块的输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网络的负载低时,选择所述第一网络,优先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承载非实时业务;
第二网络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识别模块的输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高时,选择所述第二网络,优先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承载实时业务;当所述网络识别模块的输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低时,选择所述第二网络,优先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承载非实时业务;
适配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速率高的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今终端向另一个网络进行切换,通过另一网络承载所述实时业务;所述适配模块还用于:对所述PS域业务以及所述CS域业务进行处理,使得业务不会出现冲突。
所述第一网络为2G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3G网络;
所述第一网络处理模块包括:2G协议栈处理模块,2G物理层处理模块,2G射频处理模块,2G天线;所述2G协议栈处理模块用于处理2G协议;
所述第二网络处理模块包括: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3G物理层处理模块,3G射频处理模块,3G天线;所述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用于处理2G协议以及3G协议;
当所述3G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所述适配模块通过标准定义的流程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2G网络,通过与所述2G物理层处理模块,所述2G射频处理模块以及所述2G天线一起处理所述实时业务;
或者,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2G网络;
所述第一网络处理模块包括: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3G物理层处理模块,3G射频处理模块,3G天线;所述2G/3G协议栈处理模块用于处理2G协议以及3G协议;
所述第二网络处理模块包括:2G协议栈处理模块,2G物理层处理模块,2G射频处理模块,2G天线;所述2G协议栈处理模块用于处理2G协议;
当所述3G网络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所述适配模块通过标准定义的流程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2G网络,通过与所述2G物理层处理模块,所述2G射频处理模块以及所述2G天线一起处理所述实时业务;
所述终端设备周期性的接收所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发送的系统消息来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相关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数据传输速率高、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的网络,当其通信质量恢复到满足所述实时业务要求时,所述多模终端设备切换回该网络,由该网络承载所述实时业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终端设备的网络识别模块可以为SIM卡;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SIM代理模块,用于对访问SIM卡的业务进行处理,使得访问的业务不会出现冲突;或者,
当所述SIM卡无法存储特定的相关信息时,通过第三方存储器来对所述相关信息进行存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19164.5A CN103731907A (zh) | 2013-12-24 | 2013-12-24 | 基于多网络融合的网络选择方法和多模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19164.5A CN103731907A (zh) | 2013-12-24 | 2013-12-24 | 基于多网络融合的网络选择方法和多模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31907A true CN103731907A (zh) | 2014-04-16 |
Family
ID=50455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19164.5A Pending CN103731907A (zh) | 2013-12-24 | 2013-12-24 | 基于多网络融合的网络选择方法和多模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31907A (zh)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45154A (zh) * | 2015-08-05 | 2015-11-11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一种无线双通道智能检测装置 |
CN105991474A (zh) * | 2015-05-18 | 2016-10-05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CN106028378A (zh) * | 2016-05-23 | 2016-10-12 |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cdma信令的手机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06161273A (zh) * | 2015-04-01 | 2016-11-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终端分流引导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06170141A (zh) * | 2016-09-05 | 2016-11-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6251620A (zh) * | 2016-09-26 | 2016-12-21 |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交通云控制系统的中心系统 |
CN106304150A (zh) * | 2016-08-18 | 2017-01-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WO2017173577A1 (zh) * | 2016-04-05 | 2017-10-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
WO2018014369A1 (zh) * | 2016-07-18 | 2018-0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业务的自适配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8632872A (zh) * | 2018-06-20 | 2018-10-09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5g网络中基于基站吞吐量能力的业务均衡方法 |
CN108810998A (zh) * | 2017-05-02 | 2018-11-13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装置及其用以决定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 |
CN109644476A (zh) * | 2016-08-23 | 2019-04-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10121157A (zh) * | 2019-04-28 | 2019-08-13 | 天通畅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多网络融合通信终端、通信系统及融合通信方法 |
CN110249661A (zh) * | 2017-02-15 | 2019-09-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
CN111245627A (zh) * | 2020-01-15 | 2020-06-05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通信末端装置及通信方法 |
CN111431997A (zh) * | 2020-03-23 | 2020-07-17 | 柳新昌 | 一种跨部门数据传输方法 |
WO2020220161A1 (zh) * | 2019-04-28 | 2020-11-05 | 天通畅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多网络融合通信终端、通信系统及融合通信方法 |
-
2013
- 2013-12-24 CN CN201310719164.5A patent/CN10373190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61273B (zh) * | 2015-04-01 | 2019-08-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终端分流引导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06161273A (zh) * | 2015-04-01 | 2016-11-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终端分流引导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05991474A (zh) * | 2015-05-18 | 2016-10-05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CN105045154A (zh) * | 2015-08-05 | 2015-11-11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一种无线双通道智能检测装置 |
US10841189B2 (en) | 2016-04-05 | 2020-11-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
WO2017173577A1 (zh) * | 2016-04-05 | 2017-10-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
CN107534916A (zh) * | 2016-04-05 | 2018-0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
US11469980B2 (en) | 2016-04-05 | 2022-10-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
CN107534916B (zh) * | 2016-04-05 | 202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
CN106028378A (zh) * | 2016-05-23 | 2016-10-12 |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cdma信令的手机监测方法及系统 |
WO2018014369A1 (zh) * | 2016-07-18 | 2018-0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业务的自适配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7635259A (zh) * | 2016-07-18 | 2018-0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业务的自适配方法、装置和终端 |
CN106304150A (zh) * | 2016-08-18 | 2017-01-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US11277780B2 (en) | 2016-08-23 | 2022-03-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ervice setup method and device |
CN109644476A (zh) * | 2016-08-23 | 2019-04-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09644476B (zh) * | 2016-08-23 | 2021-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06170141B (zh) * | 2016-09-05 | 2020-03-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6170141A (zh) * | 2016-09-05 | 2016-11-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6251620A (zh) * | 2016-09-26 | 2016-12-21 |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交通云控制系统的中心系统 |
CN110249661A (zh) * | 2017-02-15 | 2019-09-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
CN110249661B (zh) * | 2017-02-15 | 2021-09-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
CN108810998A (zh) * | 2017-05-02 | 2018-11-13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装置及其用以决定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 |
CN108632872B (zh) * | 2018-06-20 | 2021-02-23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5g网络中基于基站吞吐量能力的业务均衡方法 |
CN108632872A (zh) * | 2018-06-20 | 2018-10-09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5g网络中基于基站吞吐量能力的业务均衡方法 |
WO2020220161A1 (zh) * | 2019-04-28 | 2020-11-05 | 天通畅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多网络融合通信终端、通信系统及融合通信方法 |
CN110121157A (zh) * | 2019-04-28 | 2019-08-13 | 天通畅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多网络融合通信终端、通信系统及融合通信方法 |
CN110121157B (zh) * | 2019-04-28 | 2021-09-10 | 天通畅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多网络融合通信终端、通信系统及融合通信方法 |
CN111245627B (zh) * | 2020-01-15 | 2022-05-13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通信末端装置及通信方法 |
CN111245627A (zh) * | 2020-01-15 | 2020-06-05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通信末端装置及通信方法 |
CN111431997B (zh) * | 2020-03-23 | 2020-11-17 | 北京阅视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跨部门数据传输方法 |
CN111431997A (zh) * | 2020-03-23 | 2020-07-17 | 柳新昌 | 一种跨部门数据传输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31907A (zh) | 基于多网络融合的网络选择方法和多模终端设备 | |
US20130235847A1 (en) |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
US8270980B2 (en) | Controlling handover | |
US9271254B2 (en) | Network directed system selection using wireless device input | |
US9775022B1 (en) | Managing multi-active communication on a multi-subscription multi-standby communication device | |
EP2560455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bearer traffic throttling | |
TW201616833A (zh) | 在經組態具有軟體致能之存取點功能性之多sim計算裝置之複數個訂用上為用戶端裝置提供同時資料呼叫 | |
EP3718340B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bearer allocation and deallocation | |
CN102158934A (zh) | 网络选择方法和设备 | |
US11405965B2 (en) | Signal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9246815B (zh) | 通信方法、寻呼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 |
CN103517363A (zh) | 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 | |
CN103702376B (zh) | 一种ue重定向到高速网络的方法、系统及ue | |
JP2021528894A (ja) | 能力のインタラクション方法および関連機器 | |
WO2016197557A1 (zh) | 一种多无线接入技术中用户设备的接入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07959561A (zh) | 终端无线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WO2023005644A1 (zh) | 基于切片的小区重选方法及相关设备 | |
WO2019020037A1 (zh) | 一种注册区列表确定方法及装置 | |
WO2013091363A1 (zh) | 单卡的双模双待移动终端及其进行业务的方法 | |
WO2018095015A1 (zh) | 电路域回落的方法、基站、移动管理实体和终端 | |
CN105827786B (zh) | 双待终端的多模互操作方法及装置 | |
JP7169379B2 (ja) | 緊急通話の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3313219B (zh) | 短消息的处理方法、终端以及归属位置寄存器 | |
CN115915092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14128395A (zh) | 一种重定向方法及相关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