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9022A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29022A CN103729022A CN201210390371.6A CN201210390371A CN103729022A CN 103729022 A CN103729022 A CN 103729022A CN 201210390371 A CN201210390371 A CN 201210390371A CN 103729022 A CN103729022 A CN 1037290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plate
- plate
- housing
- portable electronic
- electronic devic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2—Rotating shutt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4—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network, e.g. LAN conn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01R24/64—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for high frequency, e.g. RJ 45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以供一电性接头插接,包含一机壳组件、一电性插座、一盖板及一弹性件。电性插座设置于机壳组件内。电性插座具有一插槽。插槽用以供电性接头插接。盖板枢设于第二壳体,盖板相对机壳组件枢转而具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盖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盖板与机壳组件构成一开口。盖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盖板盖住开口的部分面积且遮闭部分电性插座。弹性件一端连接于第二壳体,另一端连接于盖板,并常态令盖板位于第一位置。藉此,可兼顾电子装置的扩充性能与美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枢轴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业及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3C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愈来愈快。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各家厂商在推出3C产品时,除了注重电子产品的效能,更开始注重电子产品的美观。尤其是笔记型计算机,为了与其他可携式电子装置竞争,各家厂商纷纷推出具有流线形外观的薄形化的机种,希望能利用薄形化笔记型计算机的携带方便性及美观而吸引到买家。
薄形化笔记型计算机通常也会配有多个用来插接外部电子装置或网路线的电子插槽,以及在薄形化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壳上开设多个相对应的开口,使外部电子装置可以与笔记型计算机连接。然而,这些开口若设计不当,则会破坏薄形化笔记形计算机的美观,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因此,如何在薄形化笔记型计算机上设计出兼顾扩充性能与美观的电子插槽与开口,将是设计人员应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藉以兼顾电子装置的扩充性能与美观。
本发明所揭露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以供一电性接头插接,其包含一机壳组件、一电性插座、一盖板及一弹性件。电性插座设置于机壳组件内。电性插座具有一插槽。插槽用以供该电性接头插接。盖板枢设于机壳组件。盖板相对机壳组件枢转而具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盖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盖板与机壳组件构成一开口。开口与插槽相连通。盖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盖板盖住开口的部分面积且遮闭部分电性插座。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机壳组件,另一端连接于盖板,并常态令盖板位于第一位置。其中当电性接头压迫盖板时,盖板枢转至第二位置以供电性接头插入插槽。当电性接头退出插槽时,盖板受弹性件的推抵而枢转至第一位置。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盖板枢设于第二壳体以助于调整开口间隙的大小。当不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板体受到弹性件的抵靠而可缩小开口的尺寸,以及在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可将板体向下扳以扩大开口的尺寸,进而露出完整的插槽,使电性接头可插入插槽。因此,这样的设计可以兼顾电子装置的扩充性能与美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的分解示意图。
图2B为图1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图1的作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可携式电子装置
20 电性接头
22 接头本体
24 弹片
26 卡扣段
28 释放段
30 卡扣面
40 主机板
100 机壳组件
110 第一壳体
111 顶板
112 侧板
113 第一缺口
120 第二壳体
121 底板
122 延伸板
123 第二缺口
124 枢接座
125 第一抵靠部
126 表面
130 开口
200 电性插座
210 插槽
300 盖板
310 枢轴
320 板体
321 内壁面
322 第二抵靠部
323 卡扣部
324 卡块
325 卡槽
326 导斜面
327 侧面
330 连接板
400 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图1的的分解示意图,图2B为图1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设计适用于薄形化的笔记型计算机,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也可以适用于一般厚度的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等电子装置。此外,可携式电子装置10用以供一电性接头20插接,使得外部数据能够通过电性接头20与可携式电子装置10传输至笔记型计算机内。电性接头20包含一接头本体22及一弹片24。弹片24具有相连的一卡扣段26及一释放段28。卡扣段26连接于接头本体22,且卡扣段26的一侧具有二卡扣面30。释放段28位于二卡扣面30之间。
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包含一机壳组件100、一电性插座200、一盖板300及一弹性件400。
机壳组件100为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壳的一部分。机壳组件100包含一第一壳体110及一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装设于第二壳体120。盖板300枢设于该机壳组件100,盖板300相对机壳组件100枢转而具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盖板300位于第二位置时,盖板300与机壳组件100构成一开口130。盖板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盖板盖住开口的部分面积且遮闭部分电性插座200。
详细来说,第一壳体110装设于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具有一第一缺口113。第二壳体120具有一第二缺口123。盖板300枢接于第二壳体120,且位于第二缺口123。盖板300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盖板与该第一壳体构成该开口,该盖板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盖板盖住该开口的部分面积以暴露出部分该第二缺口。
此外,第一壳体110包含一顶板111及与顶板111的一侧相连的一侧板112。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12具有一第一缺口113。第二壳体120包含一底板121及与底板121的一侧相连的一延伸板122。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21与延伸板122共同形成一第二缺口,而第二壳体120的底板121具有形成第二缺口123的一表面126。此表面126面向顶板111。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缺口123也可以由延伸板122形成,而表面126则位于延伸板122上。第一壳体110装设于第二壳体120时,侧板112与延伸板122相互抵靠。此外,底板121包含一枢接座124及一第一抵靠部125。枢接座124较第一抵靠部125靠近盖板30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符合外观设计,延伸板122是为流线形的造型。
电性插座200设置于机壳组件100内,且电性插座200具有一插槽210。开口130的宽度及高度大于插槽210的宽度及高度,且插槽210与开口130至少有部分重叠,使得电性接头20可从开口130插入插槽210。此外,电性插座200用以与笔记型计算机内部的主机板40电性连接,以通过外部的电性接头20,将外部的数据传输至笔记型计算机。
盖板300枢设于第二壳体120的底板121,且位于第二缺口123内。详细来说,盖板300包含一枢轴310、一板体320及一连接板330。连接板330连接枢轴310及板体320。板体320的造型是如同延伸板122的造型为流线形。盖板300的枢轴310枢接于枢接座124,以令盖板300可相对底板121枢转而具有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壳体110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盖板300位于第一位置时,板体320封盖住第二缺口123,且遮盖部分的插槽210。
此外,板体320具有一内壁面321。内壁面321面向顶板111。板体320包含一第二抵靠部322及一卡扣部323。第二抵靠部322位于内壁面321,且枢接座124位于第一抵靠部125与第二抵靠部322之间。卡扣部323设置于板体的内壁面321,且位于内壁面321靠近侧板112的一侧。详细来说,卡扣部323包含二卡块324及一卡槽325。卡槽325介于二卡块32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及其他实施例中,板体320的内壁面321靠近底板121的一侧还包含相连的一导斜面326及一侧面327。导斜面326与内壁面321相连。侧面327面向表面126,且板体320位于第一位置时,侧面327与表面126间彼此保持一距离,以及板体320相对底板121枢转时,导斜面326与表面126的边缘保持一间距。如此一来,可以确保板体320与底板121间有足够的空间来让板体320相对底板121枢转。
本实施例的弹性件400以扭力弹簧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弹性件400的中段套设于枢轴310,而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抵靠部125及第二抵靠部322。实际上来说,弹性件400的相对两端是利用弹性件400的弹力相互抵靠于第一抵靠部125及第二抵靠部322,使弹性件400能够固定于第一抵靠部125、枢轴310及第二抵靠部322上。并且利用弹性件400的弹性力常态的令盖板300位于第一位置。也就是说,利用弹性件400的弹性力可以使盖板300具有自动复位的能力而封盖住第二缺口123以及遮盖部分的插槽210。
请参阅图4A至图4C,图4A至图4C为图1的作动示意图。首先,如图4A所示,在未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0时,板体320受到弹性件400的推抵而位于第一位置。此时,封盖住第二缺口123,以及遮闭开口130的部分面积,以令开口130保持于一最小间隙D1,进而可维持机壳组件100的美观。当电性接头20要插入电性插座200时,如图4B所示,先将板体320向下扳动,使板体320朝远离顶板111的方向枢转,以扩大开口130的间隙D2,进而可完全露出完整的插槽210。最后,如图4C所示,将电性接头20完全插入电性插座200,使盖板300受到弹性件400的推抵而回复到第二位置。详细来说,板体320受到弹性件400的推抵而朝电性接头20靠拢,使得电性接头20的释放段28位于卡槽325,且板体320的二卡块324分别扣合住二卡扣面30,以防止电性接头20退出电性插座200。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板体枢设于底板以助于调整开口的尺寸。当不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板体受到弹性件的抵靠而缩小开口的尺寸,以及在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可将板体向下扳以扩大开口的尺寸,进而露出完整的插槽,使电性接头可插入插槽。因此,这样的设计可以兼顾电子装置的扩充性能与美观。
此外,若电性接头未插入插槽时,板体受到弹性件的推抵,可自动回复到第一位置。若电性接头插入插槽时,板体受到弹性件的推抵可自动复位以令卡扣部扣合住电性接头。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以供一电性接头插接,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壳组件;
一电性插座,设置于该机壳组件内,该电性插座具有一插槽,该插槽用以供该电性接头插接;
一盖板,枢设于该机壳组件,该盖板相对该机壳组件枢转而具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该盖板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盖板与该机壳组件构成一开口,该开口与该插槽相连通,该盖板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盖板盖住该开口的部分面积且遮闭部分该电性插座;以及
一弹性件,一端连接于该机壳组件,另一端连接于该盖板,并常态令该盖板位于该第一位置;
其中当该电性接头压迫该盖板时,该盖板枢转至该第二位置以供该电性接头插入该插槽,当该电性接头退出该插槽时,该盖板受该弹性件的推抵而枢转至该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壳组件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装设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缺口,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缺口,该盖板枢接于该第二壳体,且位于该第二缺口,该盖板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盖板与该第一壳体构成该开口,该盖板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盖板盖住该开口的部分面积以暴露出部分该第二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包含一顶板及与该顶板的一侧相连的一侧板,该第二壳体包含一底板及与该底板的一侧相连的一延伸板,该第一壳体装设于该第二壳体以令该侧板抵靠于该延伸板,该盖板枢接于该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包含一枢轴,该底板具有一枢接座,邻近于该第二缺口,该盖板位于该第二缺口,且该盖板的该枢轴枢接于该枢接座,以令该盖板能够相对该底板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包含一板体及一连接板,该连接板连接该枢轴与该板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包含一第一抵靠部,该板体包含一第二抵靠部,该枢接座位于该第一抵靠部与该第二抵靠部之间,该弹性件套设于该枢轴,且该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抵靠部,该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抵靠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具有一内壁面,该内壁面面向该顶板,该板体包含一卡扣部,该卡扣部设置于该板体的该内壁面,且位于该内壁面靠近该侧板的一侧,当该电性接头插入该插槽时,该板体会受该弹性件的推抵而朝该顶板枢转而令该卡扣部扣合于该电性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性接头包含一接头本体及一弹片,该弹片具有相连的一卡扣段及一释放段,该卡扣段连接于该接头本体,该卡扣段的一侧具有二卡扣面,且该释放段位于该二卡扣面之间,该卡扣部包含二卡块及一卡槽,该卡槽介于该二卡块之间,当该电性接头插入该插槽时,该板体会受该弹性件的推抵而朝该顶板枢转而令该二卡块卡合于该二卡扣面,以及该释放段的部分位于该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壁面靠近该底板的一侧缘具有一导斜面,该第二壳体具有形成该第二缺口的一表面,当该板体相对该底板枢转时,该导斜面与该表面的边缘保持一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壁面具有靠近该底板的一侧面,该第二壳体具有形成该第二缺口的一表面,当该板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表面面向该侧面,且该表面与该侧面间彼此保持一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90371.6A CN103729022A (zh) | 2012-10-15 | 2012-10-15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US13/798,492 US8840416B2 (en) | 2012-10-15 | 2013-03-13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90371.6A CN103729022A (zh) | 2012-10-15 | 2012-10-15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29022A true CN103729022A (zh) | 2014-04-16 |
Family
ID=50453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90371.6A Pending CN103729022A (zh) | 2012-10-15 | 2012-10-15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40416B2 (zh) |
CN (1) | CN10372902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94548A (zh) * | 2019-06-24 | 2022-01-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输入/输出连接器和包括该输入/输出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80181B1 (ko) * | 2011-07-21 | 2018-07-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기기의 삽입형 카드 인입/인출 장치 |
TWI539693B (zh) * | 2013-11-19 | 2016-06-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結構與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
US20150162708A1 (en) * | 2013-12-10 | 2015-06-11 | Volex Plc | Non-standard slim lock connector system |
US9590369B2 (en) * | 2014-10-01 | 2017-03-07 | Panduit Corp. | RJ45 jacks and breakaway RJ45 cable assemblies using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74061B1 (en) * | 1993-11-12 | 2006-07-11 | Intel Corporation | Versatile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
JP2602786B2 (ja) * | 1994-11-14 | 1997-04-23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利用した電子機器 |
US5562504A (en) * | 1995-01-04 | 1996-10-08 | Simple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 Communications card with integral transmission media line adaptor |
JPH08202835A (ja) * | 1995-01-24 | 1996-08-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Pcカード |
TW389006B (en) * | 1998-11-20 | 2000-05-01 | Hon Hai Prec Inductry Co Ltd | Method of assembling electric device and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and product thereof |
KR100911417B1 (ko) * | 2005-05-27 | 2009-08-11 | 혼다 기켄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보행 보조 장치의 제어 장치 |
US7244129B2 (en) * | 2005-09-30 | 2007-07-17 | Apple Inc | Connection system |
TWI405377B (zh) * | 2009-05-21 | 2013-08-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電子設備 |
-
2012
- 2012-10-15 CN CN201210390371.6A patent/CN103729022A/zh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3-13 US US13/798,492 patent/US8840416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94548A (zh) * | 2019-06-24 | 2022-01-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输入/输出连接器和包括该输入/输出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106584A1 (en) | 2014-04-17 |
US8840416B2 (en) | 2014-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98120B2 (en) | Locking structure for draw-type electronic device | |
TWI479752B (zh) | 連接器機構 | |
CN103729022A (zh)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
TWI540798B (zh) | 連接器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 |
CN103221895A (zh) | 便携式计算装置 | |
CN203085824U (zh) | 连接器机构及电子装置 | |
TWI450676B (zh) | 擴充卡擋片固定裝置 | |
US9197839B2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front-facing concealable interfaces | |
TWI773169B (zh) | 無線通訊裝置 | |
CN101853745B (zh) | 电源开关模块及具有该电源开关模块的电子装置 | |
US20130322006A1 (en) | Computer enclosure and mounting assembly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of the same | |
TW201721983A (zh) | 用於具有可撓性電路之邊緣對邊緣耦接的結構 | |
US8804351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3930626U (zh) | 网络存储设备及机壳 | |
CN104281234A (zh) | 固定支架 | |
CN103633479A (zh) | 连接器机构及电子装置 | |
US9681547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2122780A (zh) | 微型电源供应模块 | |
CN201242754Y (zh) | 读卡机 | |
CN118795984A (zh) | 功能扩充组件及具有该功能扩充组件的电子装置 | |
CN201490518U (zh) | 二合一协定插座 | |
TWM645630U (zh) | 固態硬碟抽取盒 | |
CN104253341B (zh) | 信号传输接头 | |
CN203386216U (zh) | 具收纳功能的读卡机 | |
TWM379097U (en) | Casing structure of notebook comput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