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8618B - 一种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sar体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sar体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28618B CN103728618B CN201410020544.4A CN201410020544A CN103728618B CN 103728618 B CN103728618 B CN 103728618B CN 201410020544 A CN201410020544 A CN 201410020544A CN 103728618 B CN103728618 B CN 1037286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zimuth
- sub
- band
- range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3/08—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01S13/32—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waves, whether amplitude-, frequency-, or phase-modulated, or unmodulated
- G01S13/34—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waves, whether amplitude-, frequency-, or phase-modulated, or unmodulated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frequency-modulated waves while heterodyning the received signal, or a signal derived therefrom, with a locally-generated signal related to the contemporaneously transmitted signa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04—SAR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ques
- G01S13/9011—SAR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ques with frequency domain processing of the SAR signals in azimu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SAR体制实现方法,包括: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方位向采用多发多收、N个子孔径发射N个不同载频的线性调频信号的滑动聚束模式,使得多个子孔径接收到的子带回波被分离,对分离出的子带回波进行方位向预处理,消除波束扫描和天线多通道结构造成的频谱混叠;对方位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距离向子带合成,获得带宽为单个线性调频信号带宽N倍的子带合成信号,得到距离向的高分辨率;对子带合成信号利用距离向徙动算法(RMA)完成残余聚焦,获得最终高分辨率雷达图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体制,尤其涉及一种方位向采用多发多收的滑动聚束模式,距离向采用子带合成技术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体制。
背景技术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同时提高分辨率和测绘带宽。传统的条带模式中,方位分辨率和距离向测绘带宽存在一种内在矛盾。聚束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提高方位分辨率,但方位向测绘带宽被波束宽度限制;TopsSAR和ScanSAR可以增加距离向测绘带宽,但却以方位分辨率的降低为代价。
目前解决这种内在矛盾的常用方法为方位向一发多收(SIMO)的多通道技术。它采用额外的方位样本来降低系统的脉冲重复频率(PRF)。将多通道技术与聚束模式相结合可以同时得到方位向高分辨率和距离向宽测绘带。一种条带模式与聚束模式的折中是滑动聚束模式,它所获得的方位测绘带宽和方位分辨率介于条带模式和聚束模式之间。因此,目前已提出的最新的高分宽测模式为多通道滑动聚束模式。但是,由于硬件水平对发射信号带宽的限制,这种模式不能获得超高距离分辨率。
综上所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体制实现方法。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SAR体制实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S1: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方位向采用多发多收、N个子孔径发射N个不同载频的线性调频信号的滑动聚束模式,使得多个子孔径接收到的子带回波被分离,对分离出的子带回波进行方位向预处理,消除波束扫描和多通道结构造成的频谱混叠;步骤S2:对方位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距离向子带合成,获得带宽为单个线性调频信号带宽N倍的子带合成信号,得到距离向的高分辨率;步骤S3:对子带合成信号利用距离向徙动算法(RMA)完成残余聚焦,获得最终高分辨率雷达图像。
(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体制实现方法:在方位向采用多发多收(MIMO)、不同子孔径发射不同载频的线性调频信号的滑动聚束模式,提高方位向分辨率、方位向测绘带宽度和距离向测绘带宽度;各个发射子孔径发射步进频的线性调频信号信号,使得接收到的回波可以很好地被分离;在距离向采用子带合成技术获得距离向高分辨率;在对这种体制下接收到的雷达回波进行成像处理时,将多通道重建技术和子带合成技术嵌入到两步式成像算法中,得到这种新体制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算法,其有益效果体现在:
(1)这种发射步进频线性调频信号的多发多收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所获得的距离向测绘带宽是传统的单发单收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的N倍,获得的方位分辨率和距离分辨率是传统单发单收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的1/N;
(2)不同载频的线性调频信号的频率步进等于子带带宽,从而避免子带串扰,同时使子带合成信号频谱连续;
(3)在方位预处理时,本发明公布的这种依赖于距离频率的解斜函数使得解斜后的多普勒带宽最小,故所需的系统脉冲重复频率(PRF)最小,可获得最宽的距离向测绘带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体制实现方法构思图;
图2a为本发明新体制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几何模型;
图2b为本发明新体制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收发时序图;
图3为本发明新体制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体制的实现框图;
图4为实施例中设计的成像场景;
图5为实施例中子孔径1接收到的子带1的回波实部;
图6为实施例中子孔径1接收到的子带1的多普勒频谱;
图7为实施例中子带1在方位预处理后的多普勒频谱;
图8a为实施例中子带1在方位预处理后的二维频谱;
图8b为实施例中子带合成后的二维频谱;
图9a为成像后点P1对应的点目标分析结果;
图9b为成像后点P2对应的点目标分析结果;
图9c为成像后点P3对应的点目标分析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给出这种新体制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体制的实现方法,实现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方位向采用多发多收、N个子孔径发射N个不同载频的线性调频信号的滑动聚束模式,使得多个子孔径接收到的子带回波被分离,对分离出的子带回波进行方位向预处理,消除波束扫描和天线多通道结构造成的频谱混叠。
步骤S2:对方位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距离向子带合成,获得带宽为单个线性调频信号带宽N倍的子带合成信号,得到距离向的高分辨率。
步骤S3:对子带合成信号利用距离徙动算法完成残余聚焦,获得最终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
图2a为本发明中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几何模型,整个天线被分为N个子孔径,在发射时,子孔径m发射子带m;接收时,每个孔径同时接收N个子带回波,得到的等效相位中心位置如图2a中圆圈所示,其中①表示子带1的等效相位中心,②表示子带2的等效相位中心,表示子带N的等效相位中心。另外,方位向天线波束指向一个虚拟的旋转中心,天线移动的速度为vs,天线到旋转中心的最近斜距为Rs,每个子孔径的长度为laz,天线在整个数据获取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为XI,成像场景的方位宽度为Xf,波束在地面的投影宽度为X,波束在地面的移动速度为vf。这样方位向的分辨率相比于条带模式的laz/2,变为α·laz/2,其中α为滑动因子为:
其中R0为目标到天线中心的最近斜距。接收时,在一个脉冲重复间隔(PRI)内,每个天线子孔径将同时接收N个子带回波,如图2b所示本发明新体制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收发时序图。
步骤S1中,方位向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分离出的子带回波进行距离向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获得距离频域、方位时域的回波数据。
S12:对距离频域、方位时域的回波数据进行方位向解斜,获得解斜后的雷达数据。子孔径m接收的子带n对应的方位向解斜函数hm,n(iΔη,fτ)为:
其中,i=-I/2,-I/2+1,...,I/2-1,I为输入的单子带单孔径回波的方位向像素个数,Δη′为原始信号的采样间隔,j为虚数单位,π为圆周率,fm为子带m的载频,fτ为距离向频率,c为光速,为等效相位中心位置到天线中心的距离。
S13:对解斜后的雷达数据在方位向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二维频域的雷达数据。
S14:对二维频域的雷达数据进行方位向多通道重建,获得多通道重建后的雷达数据。子带m对应的重建滤波器矩阵的表达式为:
其中,PRF为系统脉冲重复频率,方位频率f∈[-PRF,0],特征滤波器Hm,n(f)(n=1,2,...,N)为
Hm,n(f)=exp{-j2πfΔxm,n/vs}(4)
多通道重建后的方位信号采样间隔为Δη′/N。
S15:对多通道重建后的雷达数据在方位向乘以残余相位补偿函数,获得方位一致压缩后的雷达数据。补偿函数hres,m(kΔη″,fτ)的表达式为
其中,Δη"为输出信号的采样间隔,J为输出信号的采样数目。
S16:对一致压缩后的雷达数据在方位向进行变标傅里叶变换(SCFT),将方位一致压缩后的方位输出采样间隔Δη"调整为一个固定间隔Δη″c,获得方位输出采样间隔不随距离频率变换的方位预处理雷达数据。方位一致压缩后的方位输出采样间隔Δη"为:
变标傅里叶变换(SCFT)后对应的方位输出采样间隔为:
步骤S2中,对方位向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距离向子带合成的步骤包括:
S21:对方位预处理后的子带信号进行距离向匹配滤波,得到一组距离压缩后的子带信号。匹配滤波器Hr(fτ)为:
其中fτ为距离频率,kr为发射的子带脉冲的调频率。
S22:对距离压缩后的一组子带信号在距离频域补零,得到升采样后的一组子带信号。
S23:对升采样后的一组子带信号在距离向逆傅里叶变换(IFFT),获得一组距离向时域的子带信号。
S24:对一组距离向时域的子带信号进行频移及拼接,获得子带合成后的宽带信号。频移函数hs,m(τ)为:
hs,m(τ)=exp{j2πΔfmτ}(9)
其中τ为距离时间,子带m的频移量Δfm为:
其中Δf为频率步进。
步骤S3中,对子带合成信号利用RMA算法完成残余聚焦的步骤为:
S31:将子带合成后的宽带信号变换到二维频域。
S32:在二维频域乘以RMA算法中的参考函数,获得粗聚焦的雷达信号。参考函数HRFM(fτ,fη)的表达式为:
其中,fη为方位预处理后的方位频率,Rref为成像场景中心到天线的最近斜距,第二个指数项用于补偿方位预处理中引入的附加相位,条带模式下的参考函数无该项。
S33:对乘参考函数后的雷达信号进行斯托尔特(Stolt)映射,得到最终的雷达图像。
以上新体制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体制的整个实现框图如图3所示。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表1为该实例对应的系统参数。发射的两子带信号带宽为600MHz,AD采样器的采样率只需要大于600MHZ即可。如果只发射一个子带,要得到相同的分辨率,发射带宽需要1200MHz,同时AD采样率也要大于1200MHz。滑动因子为0.1,相比于条带模式,其方位分辨率提高了10倍。如果采用固定调频率的解斜函数,解斜后的多普勒带宽为5642Hz;采用如(5)所述的随子带和距离频率变化的解斜函数,解斜后的多普勒带宽为2600Hz,大大地降低了系统的脉冲重复频率。工程上通常将品质因数(定义为测绘带宽除以分辨率)大于10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定义为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系统。以表1的系统参数为例,实现的方位向测绘带宽为11km,距离向测绘带宽为90km,分辨率为:0.260m×0.117m(方位分辨率×斜距分辨率)。可见实施例中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对应的品质因数约为32,该系统是一个高分辨率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系统。
表1系统参数
图4为3个点目标在成像场景内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子孔径1接收到的子带1的回波信号实部。
图6为子孔径1接收到的子带1的回波信号在距离-多普勒域(RD)的频谱幅度。由于天线扫描和多通道的应用,系统PRF远小于其总的多普勒带宽,方位频谱严重混叠。
图7为方位预处理后的子带1信号在RD域的幅度。可以看到预处理后的信号频谱无混叠,等效的脉冲重复频率提高为60KHz。
图8a和图8b为方位预处理后的信号二维频谱。其中图9a为子带1的二维频谱,图8b为子带合成后的二维频谱。可以看出子带合成后的距离向带宽是单子带的2倍。
图9a、图9b和图9c为最终的成像结果,点目标性能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场景中的3个点目标都得到了很好的聚焦。
表2
点目标性能分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理解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包含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体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方位向采用多发多收、N个子孔径发射N个不同载频的线性调频信号的滑动聚束模式,使得多个子孔径接收到的子带回波被分离,对分离出的子带回波进行方位向预处理,消除波束扫描和多通道结构造成的频谱混叠;
步骤S2:对方位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距离向子带合成,获得带宽为单个线性调频信号带宽N倍的子带合成信号,得到距离向的高分辨率;
步骤S3:对子带合成信号利用距离徙动算法完成残余聚焦,获得最终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其中,所述距离徙动算法(RMA)实现步骤为:
S31:将子带合成后的宽带信号变换到二维频域;
S32:在二维频域乘以RMA算法中的参考函数,获得粗聚焦的雷达信号;
S33:对乘参考函数后的雷达信号进行斯托尔特(STOLT)映射,得到最终的雷达图像;
所述RMA算法中的参考函数HRFM(fτ,fη)的表达式为:
其中,fτ为距离频率,fη为方位预处理后的方位向频率,Rref为参考斜距,fc为中心载频,c为光速,vs为平台运动速度,j为虚数单位,π为圆周率,Rs为平台到方位向波束旋转中心的最近斜距,第二个指数项用于补偿方位预处理中引入的附加相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体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载频的线性调频信号的频率步进等于子带带宽,使得多个子孔径接收到的子带回波被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体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位向预处理步骤如下:
S11:对分离出的子带回波进行距离向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距离频域、方位时域的回波数据;
S12:对距离频域、方位时域的回波数据进行方位向解斜,获得解斜后的雷达数据;
S13:对解斜后的雷达数据在方位向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二维频域的雷达数据;
S14:对二维频域的雷达数据进行方位向多通道重建,获得多通道重建后的雷达数据;
S15:对多通道重建后的雷达数据在方位向乘以残余相位补偿函数,获得方位一致压缩后的雷达数据;
S16:对一致压缩后的雷达数据在方位向进行变标傅里叶变换(SCFT),将方位一致压缩后的方位输出采样间隔Δη″调整为一个固定间隔Δη″c,获得方位输出采样间隔不随距离频率变换的方位预处理雷达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体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子孔径m接收的子带n对应的方位向解斜函数hm,n(iΔη′,fτ)表示为:
其中,i=-I/2,-I/2+1,...,I/2-1,I为输入的单子带单孔径回波的方位向样本个数,Δη′为原始信号的采样间隔,j为虚数单位,π为圆周率,fm为子带m的载频,fτ为距离向频率,vs为平台运动速度,c为光速,Rs为平台到方位向波束旋转中心的最近斜距,Δxm,n为等效相位中心位置到天线中心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体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一致压缩后的方位输出采样间隔Δη″表示为:
其中c为光速,Rs为平台到方位向波束旋转中心的最近斜距,N为发射的线性调频信号个数,fm为子带m的载频,fτ为距离向频率,vs为平台运动速度,Δη′为原始信号的采样间隔,J为方位输出样本数目;
变标傅里叶变换(SCFT)后对应的方位输出采样间隔为:
其中fc为中心载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体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向子带合成的步骤如下:
S21:对方位预处理后的子带信号进行距离向匹配滤波,得到一组距离压缩后的子带信号;
S22:对距离压缩后的一组子带信号在距离频域补零,得到升采样后的一组子带信号;
S23:对升采样后的一组子带信号在距离向逆傅里叶变换,获得一组距离向时域的子带信号;
S24:对一组距离向时域的子带信号进行频移及拼接,获得子带合成后的宽带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0544.4A CN103728618B (zh) | 2014-01-16 | 2014-01-16 | 一种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sar体制实现方法 |
EP14162893.3A EP2743727B1 (en) | 2014-01-16 | 2014-03-31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igh-resolution wide-swath spaceborne SAR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0544.4A CN103728618B (zh) | 2014-01-16 | 2014-01-16 | 一种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sar体制实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28618A CN103728618A (zh) | 2014-04-16 |
CN103728618B true CN103728618B (zh) | 2015-12-30 |
Family
ID=50397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20544.4A Active CN103728618B (zh) | 2014-01-16 | 2014-01-16 | 一种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sar体制实现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743727B1 (zh) |
CN (1) | CN1037286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49254A (zh) * | 2014-06-17 | 2014-09-17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一种高分辨率扫描合成孔径雷达自聚焦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4062659B (zh) * | 2014-07-11 | 2016-08-2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压缩感知的滑动聚束sar三维成像方法 |
US9948362B2 (en) * | 2015-01-12 | 2018-04-17 |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3D imaging using a moving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linear antenna array |
CN104678395B (zh) * | 2015-03-15 | 2017-04-1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循环前缀的mimo‑ofdm雷达成像方法 |
CA2980920C (en) | 2015-03-25 | 2023-09-26 | King Abdulaziz C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with digital beamforming |
CN108432049B (zh) | 2015-06-16 | 2020-12-29 | 阿卜杜拉阿齐兹国王科技城 | 有效平面相控阵列天线组件 |
WO2017091747A1 (en) | 2015-11-25 | 2017-06-01 | Urthecast Corp.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CN105445704B (zh) * | 2015-11-27 | 2017-11-0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sar图像中的雷达动目标抑制方法 |
CN105974409B (zh) * | 2016-01-13 | 2020-12-22 | 合肥工业大学 | 基于多频子带并发的星载滑动聚束mimo-sar成像方法 |
CN105785365B (zh) * | 2016-03-06 | 2018-02-23 | 中国传媒大学 | 一种基于完备正交序列的mimo sar成像方法 |
CN106093870B (zh) * | 2016-05-30 | 2018-11-0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高超声速飞行器下降段的sar-gmti杂波抑制方法 |
CN106093943B (zh) * | 2016-06-08 | 2019-01-11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一种卫星观测方法及系统 |
CN106338731B (zh) * | 2016-08-22 | 2019-08-0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多子带并发的mimo-sar雷达成像方法 |
CN106597442B (zh) * | 2016-12-21 | 2018-11-16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一种方位多通道脉内聚束sar成像方法 |
CA3064586A1 (en) | 2017-05-23 | 2018-11-29 | King Abdullah C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oving targets |
EP3631504B8 (en) | 2017-05-23 | 2023-08-16 | Spacealpha Insights Corp.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EP3432027B1 (en) * | 2017-07-20 | 2021-09-01 |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 High resolution wide swath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ystem |
US11525910B2 (en) | 2017-11-22 | 2022-12-13 | Spacealpha Insights Corp.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pparatus and methods |
US11119186B2 (en) * | 2017-12-07 | 2021-09-1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Radar processing chain for frequency-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radar systems |
CN109188432B (zh) * | 2018-08-08 | 2022-07-29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一种平行双基聚束sar快速bp成像方法 |
CN111638515B (zh) * | 2019-03-01 | 2022-03-18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基于双频联合处理技术的太赫兹频段sar运动补偿算法 |
CN111638516B (zh) * | 2019-03-01 | 2022-02-18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基于双频共轭处理技术的太赫兹频段sar运动补偿算法 |
CN110058232B (zh) * | 2019-04-19 | 2021-04-13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一种星载sar大斜视滑动聚束模式回波信号方位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0488289B (zh) * | 2019-08-21 | 2022-07-15 | 苏州兴钊防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重叠子孔径的光电协同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方法 |
CN110501708B (zh) * | 2019-08-29 | 2021-03-3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多通道星载topsar方位模糊度分析方法 |
CN110988875A (zh) * | 2019-11-14 | 2020-04-10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超高分辨率星载sar系统多子带频谱拼接合成方法 |
CN111175750B (zh) * | 2020-01-20 | 2022-05-10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CN111257878B (zh) * | 2020-03-26 | 2022-10-2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俯仰维频率脉内扫描高分宽幅sar的波形设计方法 |
CN111624602A (zh) * | 2020-07-13 | 2020-09-04 | 江苏警官学院 | 一种旋转FrFT域构建SAR方位向分辨率成像方法 |
CN111929682B (zh) * | 2020-07-22 | 2022-07-19 | 西安瑞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距离向分块的机载dbf-tops sar成像方法 |
CN112034460B (zh) * | 2020-08-17 | 2024-05-28 | 湖南鉴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天线相位方向图补偿的圆弧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和雷达 |
CN112162326B (zh) * | 2020-08-18 | 2021-09-28 | 欧必翼太赫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全息成像安检系统以及安检方法 |
CN111983612B (zh) * | 2020-08-26 | 2022-04-15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一种sar滑动聚束模式方位去斜方法 |
CN112180367B (zh) * | 2020-09-09 | 2023-05-02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的回波分离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12180368B (zh) * | 2020-09-10 | 2022-07-15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多通道滑动聚束sar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
CN112099003B (zh) * | 2020-09-18 | 2021-09-07 | 欧必翼太赫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异形平面孔径三维全息成像雷达数据预处理方法 |
CN112379374A (zh) * | 2020-10-26 | 2021-02-19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基于双天线sar频分两发两收的测绘带成像方法及装置 |
CN112505698B (zh) * | 2020-11-20 | 2023-09-12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多通道滑聚sar方位信号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646958B (zh) * | 2020-12-20 | 2024-11-01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分布式小卫星聚束mimo-sar超高分辨成像方法 |
CN113126094A (zh) * | 2021-03-24 | 2021-07-16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基于螺线二维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装置及方法 |
CN113406624B (zh) * | 2021-04-25 | 2023-04-07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分辨率星载sar高效时频混合成像方法及系统 |
US11668790B2 (en) * | 2021-05-25 | 2023-06-06 | Nxp B.V. | Radar communications with oversampling |
CN113671497B (zh) * | 2021-07-06 | 2024-04-2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圆柱对称模型的单通道sar目标三维坐标提取方法 |
CN113702971B (zh) * | 2021-07-14 | 2024-02-2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用于合成孔径无源定位系统中的雷达波束宽度设计方法 |
CN113655443B (zh) * | 2021-08-26 | 2024-10-11 | 北京理工大学 | 针对宽带数字电视信号的低频段sar射频干扰抑制方法 |
CN113805175B (zh) * | 2021-09-17 | 2022-04-19 | 北京工商大学 | 一种条带模式sar成像重聚焦方法 |
CN114355343B (zh) * | 2021-12-02 | 2025-02-1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多普勒域超分辨处理的单脉冲雷达前视成像方法 |
CN114384514A (zh) * | 2021-12-21 | 2022-04-22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一种分割孔径提高sar方位分辨率或探测能力的方法和系统 |
CN114660596B (zh) * | 2022-01-06 | 2024-11-26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雷达成像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4895306A (zh) * | 2022-04-29 | 2022-08-12 | 清华大学 |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4879190B (zh) * | 2022-06-08 | 2024-04-0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连续变pri的hrws星载sar成像处理方法 |
CN115128608B (zh) * | 2022-08-31 | 2022-11-18 |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多普勒分集mimo合成孔径雷达时域成像方法 |
CN115877318B (zh) * | 2022-12-07 | 2024-04-16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多孔径交叉定位的辐射源定位方法 |
CN115657031B (zh) * | 2022-12-12 | 2023-03-07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基于长时间滑动聚束的图像域动目标检测方法 |
CN115825953B (zh) * | 2023-02-16 | 2023-06-1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随机频率编码信号的前视超分辨成像方法 |
CN115856891B (zh) * | 2023-03-01 | 2023-05-12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一种高分辨率星载sar非均匀波束扫描成像方法 |
CN117192503B (zh) * | 2023-11-07 | 2024-03-26 | 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弹载sar回波模拟方法 |
CN117630934A (zh) * | 2023-11-29 | 2024-03-01 | 中国矿业大学 | 基于多频脉冲分集和dpca技术实现高分宽幅成像的方法 |
CN117518167B (zh) * | 2024-01-04 | 2024-03-12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多通道体制的宽幅sar扫描模式系统设计方法 |
CN118859207B (zh) * | 2024-08-22 | 2025-03-21 | 济南感知起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亚米级条带模式成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19839B1 (en) * | 2004-11-09 | 2005-07-19 | Harris Corporation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compensating for ionospheric distortion based upon measurement of the group delay,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CN101344593A (zh) * | 2008-05-14 | 2009-01-14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滑动聚束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 |
CN102176016A (zh) * | 2011-01-25 | 2011-09-0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大斜视滑动聚束sar成像处理方法 |
CN102680974A (zh) * | 2012-05-25 | 2012-09-19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星载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的信号处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74499A1 (en) * | 2011-04-29 | 2012-11-01 | Spatial Digital Systems | Radar imaging via spatial spectrum measurement and MIMO waveforms |
-
2014
- 2014-01-16 CN CN201410020544.4A patent/CN103728618B/zh active Active
- 2014-03-31 EP EP14162893.3A patent/EP2743727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19839B1 (en) * | 2004-11-09 | 2005-07-19 | Harris Corporation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compensating for ionospheric distortion based upon measurement of the group delay,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CN101344593A (zh) * | 2008-05-14 | 2009-01-14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滑动聚束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 |
CN102176016A (zh) * | 2011-01-25 | 2011-09-0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大斜视滑动聚束sar成像处理方法 |
CN102680974A (zh) * | 2012-05-25 | 2012-09-19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星载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的信号处理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Echo Model Analyses and Imaging Algorithm for High-Resolution SAR on High-Speed Platform;YAN LIU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120301;第50卷(第3期);933-950 * |
Multidimensional Waveform Encoding: A New Digital Beamforming Technique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emote Sensing;Gerhard Krieger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080101;第46卷(第1期);31-46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743727A3 (en) | 2014-08-27 |
EP2743727B1 (en) | 2016-01-06 |
CN103728618A (zh) | 2014-04-16 |
EP2743727A2 (en) | 2014-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28618B (zh) | 一种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星载sar体制实现方法 | |
CN101452073B (zh) | 基于多发多收频分雷达的宽带信号合成方法 | |
CN104166141B (zh) | 基于子带合成的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方法 | |
CN107741586B (zh) | 基于DBF-TOPS加权的星载Ka InSAR信号处理方法 | |
CN101021561A (zh) | 一种采用多发多收频分信号的宽带雷达及其成像方法 | |
CN103954938B (zh) | 一种sar回波信号的多子带接收合成方法 | |
CN103760545A (zh) | 合成孔径雷达中子带串扰对成像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 | |
CN106932778B (zh) | 方位多通道fmcw sar滑动聚束成像方法 | |
CN102680974B (zh) | 一种星载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的信号处理方法 | |
CN101833082B (zh) | 一种基于全去斜的宽带调频步进信号处理方法 | |
CN106338731B (zh) | 一种多子带并发的mimo-sar雷达成像方法 | |
CN103472449B (zh) | 一种基于mimo图像域的bp宽带合成方法 | |
CN102901964A (zh) | 二维多孔径ScanSAR成像方法 | |
CN107544068A (zh) | 一种基于频域bp的图像域宽带合成方法 | |
CN106842198A (zh) | 一种基于凸优化理论的子带融合成像算法 | |
CN105974409B (zh) | 基于多频子带并发的星载滑动聚束mimo-sar成像方法 | |
CN108132465A (zh) | 基于反射天线的太赫兹雷达前视成像方法 | |
Meta et al. | Correction of the effects induced by the continuous motion in airborne FMCW SAR | |
CN103278819A (zh) | 基于滑动接收窗的机载高分辨率斜视聚束sar成像方法 | |
CN107607950B (zh) | 基于DBF-TOPS加权的星载Ka InSAR波束形成方法 | |
CN106093942A (zh) | 一种考虑斜视影响的高分辨率星载sar脉冲压缩方法 | |
CN104007438B (zh) | 一种基于回波数据的步进频率合成孔径雷达频差估计方法 | |
CN105807278B (zh) | 一种sar回波信号去斜方法 | |
Yang et al. | A subaperture imaging algorithm to highly squinted TOPS SAR based on SPECAN and deramping | |
Hongxing | Stepped frequency chirp signal SAR imag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