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2369A - 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02369A CN103702369A CN201310750771.8A CN201310750771A CN103702369A CN 103702369 A CN103702369 A CN 103702369A CN 201310750771 A CN201310750771 A CN 201310750771A CN 103702369 A CN103702369 A CN 1037023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b
- iot
- cpu
- parameter
- 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干扰IOT参数;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调整到同覆盖邻区,提高LTE系统处理业务的速度,确保本区和同覆盖邻区的业务量均衡,保证了处理业务的总体数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和双载波组网系统。
背景技术
双载波主要是用于网络扩容,包括增加用户数量以及提高处理用户数据的速度,提高3G网络的质量。其中,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40M双载波分层组网是目前热点地区的双载波分层组网方案,双载波分层组网包括同频段完全同覆盖、同频段部分同覆盖、异频段部分同覆盖等多种场景。
在双载波分层组网的技术领域中,同覆盖区域用户的合理分布是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重点。双载波分层组网中存在对业务的干扰因素,其中,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比较复杂,既有LTE系统内的干扰因素,又存在LTE系统外的干扰因素,LTE系统内的干扰可能是TD-LTE基站间的交叉时隙干扰;LTE系统外干扰更为复杂,包括阻塞、杂散、谐波和互调等,尤其是F频段的干扰涉及到DCS1800/PHS等常见制式。而在现有技术中,在计算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时,通常只考虑本区业务负荷量,不会考虑LTE系统中的干扰因素,导致在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过程中,将业务切换到负荷比较轻而业务干扰比较大的小区,这样可能导致LTE系统处理业务的速度降低,使处理业务的整体数量得不到保证,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过程中,将业务切换到负荷比较轻而业务干扰比较大的小区,导致LTE系统在处理业务的速度降低,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其中,包括:
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干扰IOT参数;
判断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
在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其中,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干扰IOT参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载波组网系统,其中,包括上述的任意一种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调整到业务负荷比较轻且业务干扰比较小的同覆盖邻区,提高LTE系统处理业务的速度,确保本区业务量和同覆盖邻区业务量均衡,保证了处理业务的总体数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
在本步骤中,当PRB利用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说明本区的业务负荷较重,因此需要将本区的部分业务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进行处理,以缓解本区的业务负荷。这时,首先需要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干扰参数(Interference Over Thermal,IOT),其中,业务负荷参数包括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利用率。在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操作性测试IOT参数之后,进入步骤102。
步骤102、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
在本步骤中,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是否满足公式(1)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公式(2):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PRB|>PRBDIFTh (1)
PnIOT<PRBAbTh (2)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
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满足公式(1),说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较小、业务负荷较轻,并且,本区的PRB利用率和同覆盖邻区的PRB利用率之间的差值超过门限值PRBDIFTh,,说明本区的业务负荷和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相差较大,所以需要对本区和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进行均衡调整。
同覆盖邻区的IOT参数满足公式(2),说明同覆盖邻区的信号干扰较小,将本区的部分业务量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后,并不影响处理业务的速度和处理业务的数量。
如果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则进入步骤103,如果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不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则不触发负荷均衡的过程。
进一步的,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也可以是: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是否满足公式(1)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公式(3);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满足公式(1)和IOT参数满足公式(3)的情况下,也需要触发负荷均衡,其中,公式(1)和(3)分别如下所示: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 PRB|>PRBDIFTh (1)
PnIOT>PRBAbTh且Pn IOT<Ps IOT; (3)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s IOT为本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
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满足公式(1),说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较小,业务负荷较轻,并且,本区的PRB利用率和同覆盖邻区的PRB利用率之间的差值超过门限值PRBDIFTh,相差较大,说明本区的业务负荷和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相差较大,所以需要对本区和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进行均衡调整。
同覆盖邻区的IOT参数满足公式(3),说明同覆盖邻区的异常IOT比例虽然大于异常IOT比例门限值,但是同覆盖邻区的异常IOT比例却是小于本区的异常IOT比例,因此,将本区的部分业务量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后,可以提高处理业务的速度和处理业务的数量。
在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之后,进入步骤103。
步骤103、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
在本步骤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则触发负荷均衡的过程,也就是将本区的部分业务量切换到同覆盖邻区进行处理,从而使本区的业务量和同覆盖邻区的业务量保持平衡,避免本区业务负荷过重,导致处理业务的速度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调整到业务负荷比较轻且业务干扰比较小的同覆盖邻区,提高LTE系统处理业务的速度,确保本区业务量和同覆盖邻区业务量均衡,保证了处理业务的总体数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2为本发明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
在本步骤中,LTE系统首先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包括本区的PRB利用率。在本步骤中,也可以同时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以利用本区的IOT参数判断同覆盖邻区的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开启本区的CPU占用率统计开关,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还可以包括本区的CPU占用率。
在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之后,进入步骤202。
步骤202、判断本区业务负荷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在本步骤中,当步骤201中获取的业务负荷参数为本区的PRB利用率时,判断本区业务负荷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也就是判断本区的PRB利用率是否满足公式(4),公式(4)如下所示:
LsPRB≥PRBLoadTH (4)
其中,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
当本区的PRB利用率满足公式(4)时,进入步骤203。
在实际应用中,当步骤201中获取的业务负荷参数包括本区的PRB利用率和CPU占用率时,判断本区业务负荷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也就是判断本区的PRB利用率和CPU占用率是否满足公式(5):
LsPRB≥PRBLoadTH或Ls CPU≥CPULoadTH (5)
其中,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CPU为本区CPU占用率,CPULoadTH为CPU占用率的门限值。
由公式(5)可知,当本区的PRB利用率大于或等于PRB利用率的门限值,或者当本区的CPU占用率大于或等于CPU占用率的门限值,则进入步骤203。
步骤203、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操作性测试IOT参数。
在本步骤中,当PRB利用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或者,本区的PRB利用率和CPU占用率中的任意一个大于或等于其对应的门限值时,需要将本区的部分业务切换到同覆盖邻区进行处理,以缓解本区的业务负荷。这时,首先需要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以利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判断同覆盖邻区是否适合分担处理本区的部分业务。其中,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包括获取:同覆盖邻区的和操作性测试IOT参数。
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操作性测试IOT参数之后,进入步骤204。
步骤204、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以开启同覆盖邻区的CPU占用率统计开关为例来介绍技术方案。在本步骤中,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包括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是否满足公式(1)、PU占用率是否满足公式(6)以及IOT参数是否满足公式(2):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PRB|>PRBDIFTh (1)
Ln CPU<CPULoadTH且|Ls CPU—LnCPU|>CPUDIFTh (6)
PnIOT<PRBAbTh (2)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LnCPU为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CPULoadTH为CPU占用率的门限值,LsCPU为本区CPU占用率,CPUDIFTh为本区CPU占用率与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
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满足公式(1),说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较小,业务负荷较轻,并且,本区的PRB利用率和同覆盖邻区的PRB利用率之间的差值超过门限值PRBDIFTh,相差较大,说明本区的业务负荷和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相差较大,所以需要对本区和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进行均衡调整。
同覆盖邻区的CPU占用率是否满足公式(6),说明同覆盖邻区的CPU占用率较小,且同覆盖邻区的CPU占用率与本区的CPU占用率的差值较大,所以将本区的部分业务量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后,可以提高LTE系统整体处理业务的数量。
同覆盖邻区的IOT参数满足公式(2),说明同覆盖邻区的信号干扰较小,将本区的部分业务量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后,并不影响处理业务的速度和处理业务的数量。
如果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分别满足公式(1)、(6)和(2)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则进入步骤205。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也可以包括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是否满足公式(1)、CPU占用率是否满足公式(6)以及IOT参数是否满足公式(3),其中,公式(1)、(6)和(3)如下所示: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 PRB|>PRBDIFTh (1)
Ln CPU<CPULoadTH且|Ls CPU—LnCPU|>CPUDIFTh (6)
PnIOT>PRBAbTh且Pn IOT<Ps IOT; (3)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s IOT为本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LnCPU为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CPULoadTH为CPU占用率的门限值,LsCPU为本区CPU占用率,CPUDIFTh为本区CPU占用率与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
同覆盖邻区的IOT参数满足公式(3),说明同覆盖邻区的异常IOT比例虽然大于异常IOT比例门限值,但是同覆盖邻区的异常IOT比例却是小于本区的异常IOT比例,因此,将本区的部分业务量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后,可以提高处理业务的速度和处理业务的数量。
在本步骤中,如果同覆盖邻区中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公式(1)(6)和(2)时,进入步骤205;或者,如果同覆盖邻区中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公式(1)(6)和(3)时,进入步骤205。
步骤205、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
在本步骤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则触发负荷均衡的过程,也就是将本区的部分业务量切换到同覆盖邻区进行处理,从而使本区的业务量和同覆盖邻区的业务量保持平衡,避免本区业务负荷过重,导致处理业务的速度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调整到业务负荷比较轻且业务干扰比较小的同覆盖邻区,提高LTE系统处理业务的速度,确保本区业务量和同覆盖邻区业务量均衡,保证了处理业务的总体数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3为本发明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01、判断模块302和调整模块303,其中,获取模块301用于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干扰IOT参数,判断模块302用于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调整模块303用于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
在实际应用中,判断模块302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是否满足公式(1)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公式(2):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PRB|>PRBDIFTh (1)
PnIOT<PRBAbTh (2)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
进一步的,判断模块302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包括: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是否满足公式(1)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公式(3);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满足公式(1)和IOT参数满足公式(3)的情况下,也需要触发负荷均衡,其中,公式(1)和(3)分别如下所示: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 PRB|>PRBDIFTh (1)
PnIOT>PRBAbTh且Pn IOT<Ps IOT; (3)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s IOT为本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
进一步的,在同覆盖邻区开启CPU负荷统计的情况下,判断模块301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是否满足公式(1)、PU占用率是否满足公式(6)以及IOT参数是否满足公式(2),公式(1)、(6)和(2)如下所示: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PRB|>PRBDIFTh (1)
Ln CPU<CPULoadTH且|Ls CPU—LnCPU|>CPUDIFTh (6)
PnIOT<PRBAbTh (2)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LnCPU为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CPULoadTH为CPU占用率的门限值,LsCPU为本区CPU占用率,CPUDIFTh为本区CPU占用率与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
在同覆盖邻区开启CPU负荷统计的情况下,判断模块302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是否满足公式(1)、CPU占用率是否满足公式(6)以及IOT参数是否满足公式(3),其中,公式(1)、(6)和(3)如下所示: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 PRB|>PRBDIFTh (1)
Ln CPU<CPULoadTH且|Ls CPU—LnCPU|>CPUDIFTh (6)
PnIOT>PRBAbTh且Pn IOT<Ps IOT; (3)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s IOT为本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LnCPU为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CPULoadTH为CPU占用率的门限值,LsCPU为本区CPU占用率,CPUDIFTh为本区CPU占用率与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
在实际应用中,获取模块301还用于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判断模块302判断本区的业务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或者,获取模块301还用于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判断模块302判断本区的业务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模块302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通过获取模块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干扰IOT参数,通过判断模块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通过调整模块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调整到业务负荷比较轻且业务干扰比较小的同覆盖邻区,提高LTE系统处理业务的速度,确保本区业务量和同覆盖邻区业务量均衡,保证了处理业务的总体数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载波组网系统,其中,包括图3所示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01、判断模块302和调整模块303,通过判断模块302判断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在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通过调整模块303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调整到业务负荷比较轻且业务干扰比较小的同覆盖邻区,提高LTE系统处理业务的速度,确保本区业务量和同覆盖邻区业务量均衡,保证了处理业务的总体数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干扰IOT参数;
判断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
在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具体包括:
LsPRB≥PRBLoadTH或者Ls CPU≥CPULoadTH
其中,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CPU为本区CPU占用率,CPULoadTH为CPU占用率的门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PRB|>PRBDIFTh,
PnIOT<PRBAbTh;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
4.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 PRB|>PRBDIFTh
PnIOT>PRBAbTh且Pn IOT<Ps IOT;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s IOT为本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覆盖邻区开启CPU负荷统计的情况下,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PRB|>PRBDIFTh;
Ln CPU<CPULoadTH且|Ls CPU—LnCPU|>CPUDIFTh;
PnIOT<PRBAbTh;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LnCPU为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CPULoadTH为CPU占用率的门限值,LsCPU为本区CPU占用率,CPUDIFTh为本区CPU占用率与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覆盖邻区开启CPU负荷统计的情况下,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 PRB|>PRBDIFTh
Ln CPU<CPULoadTH且|Ls CPU—LnCPU|>CPUDIFTh;
PnIOT>PRBAbTh且Pn IOT<Ps IOT;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s IOT为本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LnCPU为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CPULoadTH为CPU占用率的门限值,LsCPU为本区CPU占用率,CPUDIFTh为本区CPU占用率与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参数之前,还包括:
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判断所述本区的业务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或者,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判断所述本区的业务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8.一种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干扰IOT参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是否满足均衡预设条件;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时,将本区的部分业务负荷均衡调整到同覆盖邻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PRB|>PRBDIFTh,
PnIOT<PRBAbTh;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 PRB|>PRBDIFTh,
PnIOT>PRBAbTh且Pn IOT<Ps IOT;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s IOT为本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覆盖邻区开启CPU负荷统计的情况下,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PRB|>PRBDIFTh;
Ln CPU<CPULoadTH且|Ls CPU—LnCPU|>CPUDIFTh;
PnIOT<PRBAbTh;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LnCPU为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CPULoadTH为CPU占用率的门限值,LsCPU为本区CPU占用率,CPUDIFTh为本区CPU占用率与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覆盖邻区开启CPU负荷统计的情况下,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满足均衡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LnPRB<PRBLoadTH且|LsPRB—Ln PRB|>PRBDIFTh,
Ln CPU<CPULoadTH且|Ls CPU—LnCPU|>CPUDIFTh;
PnIOT>PRBAbTh且Pn IOT<Ps IOT;
其中,LnPRB为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PRBLoadTH为PRB利用率的门限值,Ls PRB为本区PRB利用率,PRBDIFTh为本区PRB利用率与同覆盖邻区PRB利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PnIOT为同覆盖邻区异常IOT比例,Ps IOT为本区异常IOT比例,PRBAbTh为异常IOT比例门限值,LnCPU为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CPULoadTH为CPU占用率的门限值,LsCPU为本区CPU占用率,CPUDIFTh为本区CPU占用率与同覆盖邻区CPU占用率之间差值的门限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本区业务负荷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同覆盖邻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参数之前,还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本区的业务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或者,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本区的业务负荷参数和IOT参数,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本区的业务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14.一种双载波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13所述的任意一种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50771.8A CN103702369B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50771.8A CN103702369B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02369A true CN103702369A (zh) | 2014-04-02 |
CN103702369B CN103702369B (zh) | 2017-07-21 |
Family
ID=50363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50771.8A Active CN103702369B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02369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6622A (zh) * | 2018-01-05 | 2018-06-12 |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Lte网络小区信号质量及链路负荷的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
US10123152B2 (en) | 2016-07-20 | 2018-11-06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Smart load-based deployment and tuning of narrowband carriers |
CN110493793A (zh) * | 2019-09-30 | 2019-11-22 |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容量lte规划新建站的方法及系统 |
CN114258081A (zh) * | 2021-11-16 | 2022-03-2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1349A (zh) * | 2004-04-08 | 2005-10-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层小区结构中的负载平衡方法 |
CN101616436A (zh) * | 2009-07-08 | 2009-12-3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移动负载均衡机制下的用户选择切换方法 |
US20110158089A1 (en) * | 2009-10-05 | 2011-06-30 | Sharad Deepak Sambhwani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load balancing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413510A (zh) * | 2011-12-01 | 2012-04-1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
-
2013
- 2013-12-31 CN CN201310750771.8A patent/CN1037023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1349A (zh) * | 2004-04-08 | 2005-10-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层小区结构中的负载平衡方法 |
CN101616436A (zh) * | 2009-07-08 | 2009-12-3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移动负载均衡机制下的用户选择切换方法 |
US20110158089A1 (en) * | 2009-10-05 | 2011-06-30 | Sharad Deepak Sambhwani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load balancing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413510A (zh) * | 2011-12-01 | 2012-04-1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23152B2 (en) | 2016-07-20 | 2018-11-06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Smart load-based deployment and tuning of narrowband carriers |
US10743313B2 (en) | 2016-07-20 | 2020-08-1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Smart load-based deployment and tuning of narrowband carriers |
CN108156622A (zh) * | 2018-01-05 | 2018-06-12 |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Lte网络小区信号质量及链路负荷的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
CN110493793A (zh) * | 2019-09-30 | 2019-11-22 |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容量lte规划新建站的方法及系统 |
CN110493793B (zh) * | 2019-09-30 | 2022-05-24 |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容量lte规划新建站的方法及系统 |
CN114258081A (zh) * | 2021-11-16 | 2022-03-2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258081B (zh) * | 2021-11-16 | 2024-05-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02369B (zh) | 2017-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91467B2 (en) | Dynamic bandwidth adjustment in flexible bandwidth systems | |
US8712332B2 (en) | Capacity and coverage self-optim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a mobile network | |
JP5380247B2 (ja) | 無線セルラー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スペクトル使用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CN104521267B (zh) | 通信控制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 |
CN101919296A (zh) | 用于无线蜂窝网络的过载控制方法 | |
Gerasimenko et al. | Characterizing performance of load-aware network selection in multi-radio (WiFi/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US2017011180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ximizing network capacity of cell sit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RU2744015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почти пустого подкадра | |
JP2012521691A (ja) |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の実施方法及び基地局 | |
RU2602275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и программа | |
CN102036249A (zh) |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 |
CN102781109A (zh) | 无线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1019563B1 (en) |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CPE) self-organization in fixed wireless access (FWA) network | |
CN103702369A (zh) | 双载波组网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TWI505740B (zh) | 用於動態調整小型蜂巢基站功率之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
EP2840826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cell range expansion bias | |
US9326293B2 (en) | Selection of a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based on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 |
EP2819483A1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 |
CN107872835B (zh) | 公网业务保护方法、装置、mec服务器和系统 | |
US20140016588A1 (en) |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Component Carrier to a Cel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5282790A (zh) | 一种适用于异构网络的负载均衡方法及基站 | |
CN102231914B (zh)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391627B (zh) | 混合网中基于载波的下行干扰消除方法 | |
US20170093537A1 (en) | A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Trinh et al. | A Radio-Resource Switching Scheme in Aggregated Radio Access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