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9409B - 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99409B CN103699409B CN201310706510.6A CN201310706510A CN103699409B CN 103699409 B CN103699409 B CN 103699409B CN 201310706510 A CN201310706510 A CN 201310706510A CN 103699409 B CN103699409 B CN 1036994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electronic equipment
- electronic device
- control mobile
-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所述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采用本公开,可以防止电子设备的使用受到延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电子设备之一,尤其是在各类电子设备都开始实现智能化的今天,智能电视的出现使电视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一般的,人们可以通过遥控器上设置的休眠按钮,控制电视从唤醒状态(正常工作的状态,也可以称开机状态)进入休眠状态,或控制电视从休眠状态下唤醒。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智能电视从休眠状态切入唤醒状态的过程中,需要加载之前存储的系统状态信息、应用状态信息、进程处理状态信息等大量的信息,所以唤醒的过程耗时较长。对于用户从外面回到家中等情况,如果用户通过遥控器唤醒智能电视,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开始获取智能电视提供的信息,这导致智能电视的使用受到延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以防止电子设备的使用受到延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所述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包括: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或者,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且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或者,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后发送的靠近通知。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包括: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在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后广播的接入通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所述电子设备记录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进行开关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包括:
服务器接收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预先存储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电子设备的标识;
所述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第二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所述服务器记录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检测到所示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唤醒模块,用于切入唤醒状态。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检测到所示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或者,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且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或者,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后发送的靠近通知。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所示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在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后广播的接入通知。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绑定模块,用于:
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根据预设的第一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接收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预先存储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绑定模块,用于:
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电子设备的标识;
根据预设的第二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子设备、控制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后发送的靠近通知时,切入唤醒状态。
本公开的一些有益效果可以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便切入唤醒状态,这样,当用户持该控制移动终端移动到电子设备附近的时候,如回家过程走到家门口附近的时候,就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用户进入家中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该电子设备,无需等待电子设备进行唤醒过程,从而,可以防止电子设备的使用受到延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示例性结构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公开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共同实现,或者,也可以由电子设备、移动终端和网络侧的服务器共同实现。
如图1所示,为该方法中电子设备侧的处理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在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中。
在步骤102中,切入唤醒状态,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中。
如图2所示,为该方法中服务器侧的处理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于服务器中。
在步骤202中,向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以使该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于服务器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便切入唤醒状态,这样,当用户持该控制移动终端移动到电子设备附近的时候,如回家过程走到家门口附近的时候,就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用户进入家中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该电子设备,无需等待电子设备进行唤醒过程,从而,可以防止电子设备的使用受到延迟。
实施例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共同实现,或者,也可以由电子设备、移动终端和网络侧的服务器共同实现。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任意具有数据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可选的,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设备,如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在控制移动终端中可以安装有用于唤醒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相对应的,在电子设备中可以安装有用于唤醒操作的应用程序,两个应用程序可以协作处理。服务器可以是上述两端的应用程序共同的后台服务器。本实施例以电子设备是智能电视为例来进行方案的详细说明,其它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与此类似,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图1所示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内容可以如下:
在步骤101中,在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中。
其中,休眠状态可以是指如下状态,关闭主要部件(如屏幕、处理器、存储器等),保存进入休眠状态前的系统状态信息、应用状态信息、进程处理状态信息等信息(这些状态信息在休眠状态前是通过闪存芯片来存储的,如果闪存芯片断电则会被清除,保存这些状态信息可以用于唤醒过程中对状态信息进行恢复),该状态下某些指定的部件可以保持工作状态,如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的传感器等。在休眠状态下,某个或某些被关闭的部件可以周期性的启动,并进行预定的处理,处理完成后继续关闭。例如,如果电子设备具有通信部件(无线或有线),在休眠状态下可以关闭通信部件,并每隔预设的时间周期开启通信部件向基站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接入点(如路由器等)发送查询消息,查询是否有发送给该电子设备的数据,基站或WiFi接入点接收到查询消息后,如果有缓存的发送给该电子设备的数据,则将数据发送给该电子设备。另外可选的,在休眠状态下,通信部件也可以保持工作状态。控制移动终端是预先设置的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由休眠状态切入唤醒状态的移动终端,每个电子设备可以对应有一个或多个控制移动终端,每个移动终端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的控制移动终端。预设数值可以是任意距离值,可以根据需求任意设置。
电子设备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有多种可能的情况,以下给出了其中几种可能的情况:
情况一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接入该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
其中,WiFi接入点可以是无线路由器等具有WiFi功能的局域网接入设备,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连接接入该WiFi接入点。
在实施中,情况一中的网络架构可以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可以预先记录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相应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手动设置的方式在电子设备中直接进行设置并记录,或者,可以由移动终端(待设置的控制移动终端)向电子设备发送绑定请求(通过局域网或通过服务器),以将该移动终端设置为控制移动终端并记录,对于该设置和记录的过程在后面内容中会有详细阐述。
在控制移动终端中可以安装用于唤醒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在运行该应用程序并开启唤醒功能后,控制移动终端每次接入到一个WiFi接入点后,可以通过WiFi接入点在其管理的局域网内广播接入通知,该接入通知中可以携带控制移动终端的标识。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在接入该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后广播的接入通知,则可以判定控制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自身处于相同的局域网,相应的也可以判定该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这里的预设数值可以是电子设备到WiFi接入点的距离与WiFi接入点的最大信号距离之和,或者可以近似认为是WiFi接入点的最大信号距离。
情况二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该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且根据该位置信息,确定该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在实施中,服务器可以预先记录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相应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服务器可以获取电子设备记录的其自身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电子设备设置和记录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的方式可以参考情况一中的描述),或者,可以由移动终端(待设置的控制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由服务器将该移动终端设置为该绑定请求对应的电子设备的控制移动终端。
在控制移动终端中可以安装用于唤醒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在运行该应用程序并开启唤醒功能后,控制移动终端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向服务器上报,服务器可以将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电子设备自身的位置信息,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并可以进一步判定该距离是否小于预设数值,如果是,则可以进行后续步骤102的处理,否则,可以不做处理,等待控制移动终端后续上报的位置信息。
情况三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在检测到该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后发送的靠近通知。
相应的处理过程在本公开实施例后面的内容中会有详细的阐述。
在步骤102中,切入唤醒状态,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中。
其中,唤醒状态即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状态。
在实施中,电子设备可以开启在进入休眠状态时关闭的部件,如屏幕、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等,然后获取进入休眠状态时保存的系统状态信息、应用状态信息、进程处理状态信息等信息,将这些状态信息重新加载到闪存芯片中,这样,系统将重新恢复运行,休眠之前处于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也恢复运行状态,例如,继续播放音乐,继续下载数据,继续播放影片等。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为电子设备绑定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处理过程可以如下:
首先,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其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是任意移动终端。绑定请求用于请求将移动终端设置为电子设备的控制移动终端,其中还可以携带第一移动终端的标识。
在实施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安装有上述用于唤醒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在该应用程序中,可以设置绑定页面,在页面中显示第一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路由器中接入的其它电子设备,或者显示与第二移动终端距离小于某数值的电子设备,用户可以在其中选择需要绑定的电子设备,并点击确认绑定的按钮,这时,可以触发第一终端生成绑定请求,并在其中添加第一移动终端的标识,然后向用户选择的电子设备发送绑定请求。
然后,电子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身份验证规则,对第一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在实施中,可以根据需求任意设置第一身份验证规则,例如,可以在屏幕上显示验证码,通知用户在第一移动终端的上述应用程序中输入该验证码,用户输入并点击确定后,第一移动终端则将用户输入的验证码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将接收到的验证码与显示的验证码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身份验证通过,否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最后,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电子设备记录第一移动终端为该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如图4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中服务器侧的处理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在实施中,服务器可以预先记录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相应的处理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情况二中的内容。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服务器可以分别获取电子设备和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而确定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数值,或者可选的,也可以按如下方式处理:
服务器接收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发送的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该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预先存储的该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该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在实施中,电子设备中可以安装用于唤醒操作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启动后,可以触发电子设备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或者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设置有上传位置信息的功能按键,用户点击该功能按键,可以触发电子设备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后,可以对其进行保存。在控制移动终端中可以安装用于唤醒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在运行该应用程序并开启唤醒功能后,控制移动终端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向服务器上报。服务器根据上述两个位置信息可以计算控制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的之间的距离,并可以进一步判定该距离是否小于预设数值,如果是,则可以进行后续步骤402的处理,否则,可以不做处理,等待控制移动终端后续上报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402中,服务器向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
其中,靠近通知是用于向电子设备通知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消息,或者可以认为,是用于通知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消息。
在实施中,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时,服务器发送的靠近通知可以缓存在电子设备接入的基站或路由器,电子设备每达到预定的周期则向基站或路由器发送一次查询消息,基站或路由器接收到查询消息后则将靠近通知发送给电子设备。
在步骤403中,电子设备接收到靠近通知后,切入唤醒状态。
相应的处理过程与步骤102类似,可以参考步骤102中的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记录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处理过程可以如下:
首先,服务器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该绑定请求中携带有电子设备的标识。
其中,第二移动终端可以是任意移动终端。绑定请求中还可以携带第二移动终端的标识。
在实施中,第二移动终端可以安装有上述用于唤醒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在该应用程序中,可以设置绑定页面,在页面中显示第二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路由器中接入的其它电子设备,或者显示与第二移动终端距离小于某数值的电子设备,用户可以在其中选择需要绑定的电子设备,并点击确认绑定的按钮,这时,可以触发第二终端生成绑定请求,并在其中添加用户选择的电子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终端的标识,然后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
然后,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第二身份验证规则,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在实施中,可以根据需求任意设置第二身份验证规则,例如,可以通知请求绑定的电子设备在屏幕上显示验证码,通知用户在第二移动终端的上述应用程序中输入该验证码,用户输入并点击确定后,第二移动终端则将用户输入的验证码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到的验证码与通知电子设备显示的验证码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身份验证通过,否则身份验证不通过。
最后,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服务器记录第二移动终端为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便切入唤醒状态,这样,当用户持该控制移动终端移动到电子设备附近的时候,如回家过程走到家门口附近的时候,就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用户进入家中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该电子设备,无需等待电子设备进行唤醒过程,从而,可以防止电子设备的使用受到延迟。
实施例三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510,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检测到所示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唤醒模块520,用于切入唤醒状态。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510,用于: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检测到所示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或者,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且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或者,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后发送的靠近通知。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510,用于: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所示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在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后广播的接入通知。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绑定模块,用于:
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根据预设的第一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如图6所示,所述服务器包括:
检测模块610,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发送模块620,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610,用于:
接收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预先存储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绑定模块,用于:
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电子设备的标识;
根据预设的第二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子设备、控制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后发送的靠近通知时,切入唤醒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便切入唤醒状态,这样,当用户持该控制移动终端移动到电子设备附近的时候,如回家过程走到家门口附近的时候,就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用户进入家中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该电子设备,无需等待电子设备进行唤醒过程,从而,可以防止电子设备的使用受到延迟。
实施例四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该电子设备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优选的:
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通信单元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该通信单元110可以为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网络通信设备。特别地,当通信单元110为RF电路时,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作为通信单元的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通信单元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8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80和输入单元130对存储器120的访问。
输入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优选地,输入单元130可包括触敏表面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32。触敏表面1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131上或在触敏表面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131。除了触敏表面131,输入单元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32。优选地,其他输入设备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8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131可覆盖显示面板141,当触敏表面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7中,触敏表面131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131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电子设备8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电子设备8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电子设备8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传声器162可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8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电子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1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电子设备800的通信。
为了实现无线通信,该电子设备上可以配置有无线通信单元170,该无线通信单元170可以为WIFI模块。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电子设备800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中示出了无线通信单元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电子设备8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公开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80是电子设备8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8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电子设备8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指令: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所述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包括: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或者,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且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或者,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后发送的靠近通知。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包括: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在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后广播的接入通知。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所述电子设备记录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便切入唤醒状态,这样,当用户持该控制移动终端移动到电子设备附近的时候,如回家过程走到家门口附近的时候,就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用户进入家中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该电子设备,无需等待电子设备进行唤醒过程,从而,可以防止电子设备的使用受到延迟。
实施例五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19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9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9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942或数据1944的存储介质19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932和存储介质19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9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9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930通信,在服务器1900上执行存储介质19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服务器19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9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9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958,一个或一个以上键盘1956,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9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900可以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包括:
服务器接收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预先存储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电子设备的标识;
所述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第二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所述服务器记录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便切入唤醒状态,这样,当用户持该控制移动终端移动到电子设备附近的时候,如回家过程走到家门口附近的时候,就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用户进入家中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该电子设备,无需等待电子设备进行唤醒过程,从而,可以防止电子设备的使用受到延迟。
此外,典型地,本公开所述的移动终端可为各种手持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不应限定为某种特定类型的移动终端。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实现。
此外,应该明白的是,本文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例如,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或快闪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该RAM可以充当外部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以多种形式获得,比如同步RAM(D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强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RAM(DRRAM)。所公开的方面的存储设备意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其它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所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这里所述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一个替换方案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先、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尽管前面公开的内容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是也可以设想多个,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所述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
所述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检测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包括: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其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在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后广播的接入通知;或者,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且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或者,
电子设备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后发送的靠近通知;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所述电子设备记录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2.一种进行开关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电子设备的标识;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一验证码,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验证码;
如果所述第一验证码与所述第二验证码相同,则所述服务器记录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包括:
服务器接收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预先存储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检测到所示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唤醒模块,用于切入唤醒状态;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所示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在接入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接入点后广播的接入通知;或者,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且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或者,
在所述电子设备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后发送的靠近通知;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绑定模块,用于:
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根据预设的第一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5.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绑定模块,用于:
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电子设备的标识;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一验证码,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验证码;
如果所述第一验证码所述第二验证码相同,则记录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接收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预先存储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
7.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电子设备、控制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靠近通知;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电子设备的标识;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一验证码,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验证码;如果所述第一验证码所述第二验证码相同,则记录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所述控制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后发送的靠近通知时,切入唤醒状态;
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
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根据预设的第一身份验证规则,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制移动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06510.6A CN103699409B (zh) | 2013-12-19 | 2013-12-19 | 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06510.6A CN103699409B (zh) | 2013-12-19 | 2013-12-19 | 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99409A CN103699409A (zh) | 2014-04-02 |
CN103699409B true CN103699409B (zh) | 2017-05-24 |
Family
ID=50360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06510.6A Active CN103699409B (zh) | 2013-12-19 | 2013-12-19 | 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994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39549B (zh) * | 2015-02-05 | 2018-09-04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 |
CN104780155B (zh) * | 2015-03-16 | 2018-03-0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设备绑定方法及装置 |
CN105263181B (zh) * | 2015-09-14 | 2019-03-26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基于wifi的文件下载方法及系统 |
CN106383444B (zh) * | 2016-09-29 | 2019-08-20 | 深圳市汉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休眠与唤醒方法及其系统 |
CN106445074A (zh) * | 2016-09-29 | 2017-02-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184261B (zh) * | 2016-12-08 | 2022-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互联终端节电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728784A (zh) * | 2017-09-30 | 2018-02-23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 遥控器唤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CN109522058B (zh) * | 2018-11-27 | 2023-03-2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唤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1629045A (zh) * | 2020-05-21 | 2020-09-04 |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唤醒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131015B (zh) * | 2020-09-15 | 2023-12-15 |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云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CN112468538B (zh) * | 2020-11-04 | 2022-08-02 |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操作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7532A (zh) * | 2004-03-12 | 2005-09-1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与用户进行距离信息交互的媒体播放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441748A (zh) * | 2007-11-23 | 2009-05-27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结合位置信息的移动商务系统、其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
CN101719291A (zh) * | 2009-11-20 | 2010-06-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家庭信息终端设备实现门控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125135A (zh) * | 2010-09-16 | 2013-05-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代理设备在无线客户端终端中进行功率节省 |
CN103200378A (zh) * | 2012-01-10 | 2013-07-10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显示系统及其遥控器与通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04726B1 (en) * | 1996-05-22 | 2004-10-12 | Geovector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devices in response to sensed conditions |
-
2013
- 2013-12-19 CN CN201310706510.6A patent/CN1036994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7532A (zh) * | 2004-03-12 | 2005-09-1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与用户进行距离信息交互的媒体播放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441748A (zh) * | 2007-11-23 | 2009-05-27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结合位置信息的移动商务系统、其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
CN101719291A (zh) * | 2009-11-20 | 2010-06-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家庭信息终端设备实现门控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125135A (zh) * | 2010-09-16 | 2013-05-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代理设备在无线客户端终端中进行功率节省 |
CN103200378A (zh) * | 2012-01-10 | 2013-07-10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显示系统及其遥控器与通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99409A (zh) | 2014-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99409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切入唤醒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073269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ke-up control of intelligent terminal | |
JP6076501B2 (ja)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オン・オフ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設備、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CN106250223B (zh) | 一种后台进程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3702028A (zh) | 一种控制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8541013B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677633A (zh) | 屏幕解锁方法、装置和终端 | |
CN109511139B (zh) | Wifi控制方法、装置、移动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992425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677565A (zh) | 屏幕解锁方法、装置和终端 | |
CN110032397A (zh) | 应用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018905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659718A (zh) | 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4468961A (zh) | 提示终端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708513A (zh) | 一种应用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9992360B (zh) | 进程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533139A (zh) | 多卡用户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598563A (zh) | 智能终端的重启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
CN112542867B (zh) | 移动终端供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124609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access points in a portable terminal | |
CN108668016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046033A (zh) |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677932A (zh) | 一种开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8255282A (zh) | 一种终端进程管理方法及终端 | |
CN111966206B (zh) | 一种指纹感应器的省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