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2881B - 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92881B CN103692881B CN201310499811.6A CN201310499811A CN103692881B CN 103692881 B CN103692881 B CN 103692881B CN 201310499811 A CN201310499811 A CN 201310499811A CN 103692881 B CN103692881 B CN 1036928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temperature
- blender door
- temp
- control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至少根据用户设置及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车内外温度确定一目标出风温度;根据目标出风温度计算出冷热风的混合比例;根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冷热空气的混风出风比例与混合风门位置的对应关系表得到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本发明根据精确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使得空调自动控温更加精确;同时将蒸发器温度的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等充分考虑,使混合风门电机位置控制得更精确,以达到快速、准确、稳定地调节车内温度的目的,提高空调系统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是关于改善汽车车内环境的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电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空调已成为汽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配件,提供舒适的驾驶和乘车环境也是需要汽车生产厂家重点考虑的因素。
然而现有的汽车空调大多是手动控制的,汽车手动空调没有控制逻辑,为了保证车内具有恒定的舒适温度,随着行车过程中车外环境的变化、空调系统运行状况的变化和用户感觉的滞后,就需要驾驶员不断地调节汽车空调控制器,自行操作空调、频繁更改设置,造成空调出风口温度忽冷忽热地变化,导致车内温度的波动,影响了车内用户的舒适感受。而且这一频繁的操作必然给驾驶车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对车内舒适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自动空调系统代替手动空调系统应用在汽车上。申请号为201210503030.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揭露了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至少根据用户设置及车内外温度确定一目标出风温度;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蒸发器温度和冷却液温度计算第一温度风门位置;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和实际出风温度计算第二温度风门位置;根据第一风门位置和第二温度风门位置确定温度风门位置;以及利用所述温度风门位置控制汽车空调的温度风门。上述控制方法通过读入多种传感器信号和设计好的算法,并通过一定的控制策略计算出控制信息传递给混合风门电机、鼓风机、模式电机、循环电机等执行机构从而使它们工作,从而控制汽车空调的温度风门,然而,上述控制方法中其出风温度是来自安装在空调箱的出风管路里面的温度传感器获得的,由于传感器的温度滞后性带来出风口忽冷忽热的变化,导致用户的舒适性大幅下降;而且,上述方法由于未考虑发动转速、不同出风模式等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导致混风温度控制不能快速、准确、稳定的在动态过程中跟随环境和用户设置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准确控制混合风门位置,从而快速、准确、稳定地调节车内温度的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空调控制器接收来自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车内温度、车外温度、蒸发器温度、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所述空调控制器还设有存储有冷热空气的混风出风比例与混合风门位置的对应关系表的存储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至少根据用户设置及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车内外温度确定一目标出风温度;
步骤2,根据目标出风温度计算出冷热风的混合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reheat[%]=(Tds-Te)/Tmax,
其中,reheat[%]为冷热空气的混风出风比例,
Tds为目标出风温度,
Tmax为空调箱最大可用的出风温度,
Te为不同的蒸发器温度的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
步骤3,根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冷热空气的混风出风比例与混合风门位置的对应关系表得到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
具体的,所述空调箱最大出风温度Tmax的计算公式为:
Tmax=(Teng-Teva)×μ+Teva,
其中:Tmax为空调箱最大可用的出风温度;
Teng为发动机冷却水温度;
μ为汽车标定出的影响因子;
Teva为蒸发器温度。
具体的,所述不同的蒸发器温度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的计算公式为:
Te=(100–R1)×0.01×Teva,
其中:Te为不同的蒸发器温度的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
R1为驾驶室混合风门百分比。
所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空调控制器还设有PID控制器,步骤3所述得到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之后,进入以下操作:
步骤4,根据不同的出风模式和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出风口附近的温度计算出空调箱内的实际出风温度;
步骤5,将目标出风温度与实际出风温度的温度差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此PID控制器对输入的温度差进行比例(P)、积分(I)和微分(D)计算,最后得出控制量;
步骤6,将所述控制量与计算出的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相加即为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
由于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与出风模式有关,本发明根据出风模式和车内温度传感器读数计算实际出风温度,将目标出风温度与实际出风温度之差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将PID控制器的输出与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相加并以此计算混合风门的最终控制位置,提高混风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空调控制器输出的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作滤波处理以减少混合风门的抖动。
具体的,所述滤波处理具体为:对空调控制器输出的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进行一阶滤波算法滤波。由于进行了滤波处理,本次混合风门的位置输出值为本次采样值与上一次滤波后的输出值进行加权,适当调整滤波因子就可兼顾灵敏度和平稳度的要求,使混合风门位置不能突变而是作缓慢的变化,以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滤波后的混合风门控制位置进行迟滞处理。
具体的,所述迟滞处理的具体为:混合风门电机位置变化小于一门限值时,电机位置不发生变化。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根据精确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使得空调自动控温更加精确;同时将蒸发器温度的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等充分考虑,使混合风门电机位置控制得更精确,以达到快速、准确、稳定地调节车内温度的目的,提高空调系统的舒适性。
2、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计算的方法来计算热核处(即空调箱)的最大出风温度并以此计算出风温度,不需要在热核处增加温度传感器,对空调自身的硬件要求低,从而节省了造车成本。
3、根据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影响因子和蒸发器温度来计算空调箱最大出风温度,使混合风门电机位置控制得更精确。
4、对空调控制器输出的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进行一阶滤波算法滤波,滤波可以避免控制精度和数据采集误差所造成的对电机的控制波动,同时并作迟滞处理,防止出现电机抖动的现象,可使混合风门位置能平滑地过渡,增加控制精度,增加电机寿命,降低噪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空调控制器接收来自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车内温度、车外温度、蒸发器温度、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所述空调控制器还设有存储有冷热空气的混风出风比例与混合风门位置的对应关系表的存储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至少根据用户设置及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车内外温度确定一目标出风温度;
步骤2,根据目标出风温度计算出冷热风的混合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reheat[%]=(Tds-Te)/Tmax,
其中,reheat[%]为冷热空气的混风出风比例,
Tds为目标出风温度,
Tmax为空调箱最大可用的出风温度,
Te为不同的蒸发器温度的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
步骤3,根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冷热空气的混风出风比例与混合风门位置的对应关系表得到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
步骤4,由于对于不同的出风模式,根据车内温度传感器计算的实际的出风温度值不同,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出风模式和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出风口附近的温度计算出空调箱内的实际出风温度,具体的各个出风模式对出风温度计算的影响权重需要实车标定;
步骤5,所述空调控制器还设有PID控制器,将目标出风温度与实际出风温度的温度差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此PID控制器对输入的温度差进行比例(P)、积分(I)和微分(D)计算,最后得出控制量;
步骤6,将所述控制量与计算出的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相加即为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
步骤7,对空调控制器输出的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作滤波处理以减少混合风门的抖动;
步骤8,对滤波后的混合风门控制位置进行迟滞处理。
具体的,所述空调箱最大出风温度Tmax的计算公式为:
Tmax=(Teng-Teva)×μ+Teva,
其中:Tmax为空调箱最大可用的出风温度;
Teng为发动机冷却水温度;
μ为汽车标定出的影响因子,需根据具体的空调系统进行标定;
Teva为蒸发器温度。
具体的,所述不同的蒸发器温度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的计算公式为:
Te=(100–R1)×0.01×Teva,
其中:Te为不同的蒸发器温度的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
R1为驾驶室混合风门百分比。
由于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与出风模式有关,本发明根据出风模式和车内温度传感器读数计算实际出风温度,将目标出风温度与实际出风温度之差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将PID控制器的输出与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相加并以此计算混合风门的最终控制位置,提高混风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所述滤波处理具体为:对空调控制器输出的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进行一阶滤波算法滤波。由于进行了滤波处理,本次混合风门的位置输出值为本次采样值与上一次滤波后的输出值进行加权,适当调整滤波因子就可兼顾灵敏度和平稳度的要求,使混合风门位置不能突变而是作缓慢的变化,以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具体的,所述迟滞处理的具体为:混合风门电机位置变化小于一门限值时,电机位置不发生变化。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空调控制器接收来自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车内温度、车外温度、蒸发器温度、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所述空调控制器还设有存储有冷热空气的混风出风比例与混合风门位置的对应关系表的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至少根据用户设置及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车内外温度确定一目标出风温度;
步骤2,根据目标出风温度计算出冷热风的混合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reheat[%]=(Tds-Te)/Tmax,
其中,reheat[%]为冷热空气的混风出风比例,
Tds为目标出风温度,
Tmax为空调箱最大可用的出风温度,
Te为不同的蒸发器温度的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
步骤3,根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冷热空气的混风出风比例与混合风门位置的对应关系表得到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箱最大出风温度Tmax的计算公式为:
Tmax=(Teng-Teva)×μ+Teva,
其中:Tmax为空调箱最大可用的出风温度;
Teng为发动机冷却水温度;
μ为汽车标定出的影响因子;
Teva为蒸发器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蒸发器温度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的计算公式为:
Te=(100–R1)×0.01×Teva,
其中:Te为不同的蒸发器温度的对出风温度的影响值;
R1为驾驶室混合风门百分比。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器还设有PID控制器,步骤3所述得到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之后,进入以下操作:
步骤4,根据不同的出风模式和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出风口附近的温度计算出空调箱内的实际出风温度;
步骤5,将目标出风温度与实际出风温度的温度差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此PID控制器对输入的温度差进行比例(P)、积分(I)和微分(D)计算,最后得出控制量;
步骤6,将所述控制量与计算出的混合风门的预控制位置相加即为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空调控制器输出的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作滤波处理以减少混合风门的抖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处理具体为:对空调控制器输出的混合风门的控制位置进行一阶滤波算法滤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滤波后的混合风门控制位置进行迟滞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迟滞处理的具体为:混合风门电机位置变化小于一门限值时,电机位置不发生变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99811.6A CN103692881B (zh) | 2013-10-22 | 2013-10-22 | 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99811.6A CN103692881B (zh) | 2013-10-22 | 2013-10-22 | 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92881A CN103692881A (zh) | 2014-04-02 |
CN103692881B true CN103692881B (zh) | 2016-04-13 |
Family
ID=5035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99811.6A Active CN103692881B (zh) | 2013-10-22 | 2013-10-22 | 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928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86011A (zh) * | 2015-07-31 | 2015-10-21 |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双驱自动空调的温度风门控制系统 |
CN105216576A (zh) * | 2015-08-28 | 2016-01-06 | 苏州市博得立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温度感应的车载空调辅助方法 |
CN106274364A (zh) * | 2016-08-29 | 2017-01-04 |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空调的水温补偿方法 |
CN107351648B (zh) * | 2017-07-20 | 2019-05-21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蒸发器电动空调控制方法 |
KR102653009B1 (ko) | 2018-10-11 | 2024-04-01 |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 스토리지 디바이스 쿨링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마트 자동차 |
CN111645484B (zh) * | 2020-05-21 | 2021-09-14 | 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空调风门执行器自适应的控制方法 |
CN112428780A (zh) * | 2020-12-10 | 2021-03-02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空调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车辆 |
CN113386522B (zh) * | 2021-07-06 | 2022-03-22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混合风门回程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4910A (ja) * | 1988-07-04 | 1990-01-18 | Diesel Kiki Co Ltd |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のエアミクスドア制御装置 |
JPH03235715A (ja) * | 1990-02-08 | 1991-10-21 | Zexel Corp | 自動車用空調制御装置 |
JPH0459423A (ja) * | 1990-06-29 | 1992-02-26 | Zexel Corp | ゆらぎ送風機能を持つ車両用空調装置 |
JPH07186701A (ja) * | 1993-12-28 | 1995-07-25 | Zexel Corp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JPH08310220A (ja) * | 1995-05-23 | 1996-11-26 | Nissan Motor Co Ltd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CN101876471A (zh) * | 2009-04-30 | 2010-11-0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空调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202452636U (zh) * | 2011-10-24 | 2012-09-26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控制出风模式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CN103042895A (zh) * | 2012-11-30 | 2013-04-17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出风温度控制方法 |
-
2013
- 2013-10-22 CN CN201310499811.6A patent/CN1036928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4910A (ja) * | 1988-07-04 | 1990-01-18 | Diesel Kiki Co Ltd |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のエアミクスドア制御装置 |
JPH03235715A (ja) * | 1990-02-08 | 1991-10-21 | Zexel Corp | 自動車用空調制御装置 |
JPH0459423A (ja) * | 1990-06-29 | 1992-02-26 | Zexel Corp | ゆらぎ送風機能を持つ車両用空調装置 |
JPH07186701A (ja) * | 1993-12-28 | 1995-07-25 | Zexel Corp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JPH08310220A (ja) * | 1995-05-23 | 1996-11-26 | Nissan Motor Co Ltd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CN101876471A (zh) * | 2009-04-30 | 2010-11-0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空调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202452636U (zh) * | 2011-10-24 | 2012-09-26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控制出风模式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CN103042895A (zh) * | 2012-11-30 | 2013-04-17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出风温度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92881A (zh) | 2014-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92881B (zh) | 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 | |
CN103042895B (zh) | 汽车空调出风温度控制方法 | |
CN101876471B (zh) | 一种车用空调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2917895B (zh) | 车辆用空气调节器 | |
CN102205782B (zh) | 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防雾方法 | |
CN104806501B (zh) | 汽车空调压缩机扭矩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5922840B (zh) |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201827993U (zh) | 汽车空调系统 | |
CN102954561B (zh) | 一种汽车空调多温区温度补偿的方法 | |
CN202382367U (zh) | 根据乘员数量控制车内温度的多区自动空调系统 | |
CN103465751B (zh) | 一种车外环境温度修正方法 | |
CN103673225A (zh) | 一种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 |
CN103660852A (zh) | 车辆hvac系统的自动再循环控制 | |
CN103381742A (zh) | 车用空气调节系统 | |
CN104589951A (zh) | 汽车空调循环风门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 |
CN104986011A (zh) | 一种汽车双驱自动空调的温度风门控制系统 | |
CN103978869B (zh) | 一种汽车自动空调的阳光强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4807269A (zh) |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7571713A (zh) | 基于内置温度检测单元的汽车自动空调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 |
CN105857220A (zh) |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车内环境自调节系统及方法 | |
CN112078325A (zh) | 一种车载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 |
CN103591668A (zh) | 汽车自动空调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
CN101865511A (zh) | 一种保持汽车空调恒温的控制方法 | |
CN104374038A (zh) | 用于自动模式下的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2354468A (zh) | 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虚拟汽车自动空调实验台架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