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4182B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84182B CN103684182B CN201310573844.0A CN201310573844A CN103684182B CN 103684182 B CN103684182 B CN 103684182B CN 201310573844 A CN201310573844 A CN 201310573844A CN 103684182 B CN103684182 B CN 1036841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dentification
- rotor
- module
- rotor speed
- 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将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结构进行改进,即在保留原有MRAS1模块的基础上,新建立MRAS2模块,构建为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CMRAS)模块;其中MRAS1实现转子速度的辨识,MRAS2实现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本发明将在实时反馈转子速度的同时,将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辨识值也反馈回矢量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削弱电机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在低速时由于实时更新定子电阻辨识值,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低速控制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CMRAS)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变参数的复杂对象,具有高精度、高动态性能、高可靠性、小体积等优势,在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要求场合获得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为了克服使用机械传感器带来的高成本、安装维护困难、抗干扰能力下降、可靠性降低等缺陷,通过各种不同的估计方法而得到速度和位置信息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已成为电机控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众多无速度传感器电机控制方法中,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 System,MRAS)因其具有算法不太复杂、抗干扰性能好、保证参数估计的渐进收敛性、稳态精度较高等优点而受到人们重视,已经被提出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中。其基本思想是将不含未知参数的方程作为参考模型,含有待估计参数的方程作为可调模型,输入信号同时作用于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自适应机构根据两模型构成的广义误差调整控制器参数使广义误差趋于零以达到可调模型跟踪参考模型的目的。传统MRAS需要准确估计位置偏差,虽然数学模型是精确的,但是估计精度受到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无法摆脱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能够同时进行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有效削弱电机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低速控制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将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结构进行改进,即在保留原有MRAS1模块的基础上,新建立MRAS2模块,构建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CMRAS)模块;其中MRAS1实现转子速度的辨识,MRAS2实现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MRAS1模块将永磁同步电机本身作为参考模型,将含有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速度的电流模型作为可调模型,把辨识的转子速度反馈给电流模型,输出的转子速度辨识值经PI调节后反馈至电流模型实现闭环控制。根据自适应输入误差不断调整直到误差为零,转子速度辨识值也就达到了真实值ωr;在获得稳定的转子速度辨识值后,将其送入MRAS2模块,MRAS2模块选取PMSM本身作为参考模型,可调模型的参数以电机输出为参考,电机的状态方程采用基于dq轴的状态方程,采用与MRAS1相同的Popov超稳定性定理推导,可得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算法。
CMRAS的输入为电机测量量:id,iq,ud,uq。其中,id与iq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永磁同步电机模块的定子绕组电流ia、ib、ic,输入到控制电路中的3/2坐标变换模块,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iα、iβ,再输入到2/2坐标变换模块,得到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id、iq;ud与uq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参考转子速度wr*和反馈转子速度wr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流iq*,iq*和反馈电流iq的差值经PI控制器获得参考电压uq,参考电流id*和反馈电流id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压ud。CMRAS的输出为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其中对转子速度进行积分运算可得转子的位置信息;
根据Popov超稳定性定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算法可表示为:
其中,为可调模型输出的定子电流在dq轴的分量,Rs,Ls为定子电阻、电感;ψr为转子磁链;
辨识过程中,首先利用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离线辨识值进行转子速度ωr的辨识,当估算转子速度已经稳定且转子速度给定值不变时,其辨识过程步骤如下:
1)首先通过(1)式计算出转子速度辨识结果
2)将计算得到的代入(2)式计算出即得到定子电阻辨识结果
3)将计算得到的代入(3)式计算出即得到转子磁链辨识结果
4)令更新辨识结果。
将CMRAS模块辨识获得的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以及转子磁链信息反馈到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回路中,从而实现基于CMRAS的PMSM矢量控制。
上述矢量控制系统包括速度外环和电流内环两部分,还包括主电路、电流信号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CMRAS模块辨识获得的电机转子速度及其转子位置信息作为控制的反馈量,参考转子速度wr*和反馈转子速度wr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流iq*,iq*和反馈电流iq的差值经PI控制器获得参考电压uq,参考电流id*和反馈电流id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压ud,得到的uq和ud经过反Park变换得到uα、uβ,得到的uα、uβ通过SVPWM发生模块的调节,产生PWM波控制逆变器工作,从而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模块运作;而CMRAS模块辨识获得的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将通过软件的方式反馈到矢量控制算法中,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保留原有MRAS1模块的基础上,新建立MRAS2模块,其中MRAS1进行转子速度的辨识,MRAS2进行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这就构成了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可以同时进行转子速度、定子电阻和转子磁链的辨识。
2、本发明将在实时反馈转子速度的同时,将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辨识值也反馈回矢量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削弱电机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在低速时由于实时更新定子电阻辨识值,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低速控制性能。
3、经实验验证,本发明CMRAS算法在低速时由于实时更新定子电阻辨识值,能够有效削弱低速时定子电阻变化对系统的影响,比传统MRAS算法具有更好的低速控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CMRAS)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的基本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的转子速度辨识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的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辨识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包括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辨识算法框图;
图1中,1.逆变器,2.PMSM模块,3.信号检测电路,4.Clark变换,5.Park变换,6.SVPWM模块,7.反Park变换,8.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CMRAS)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将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结构进行改进,即在保留原有MRAS1模块的基础上,新建立MRAS2模块,构建为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CMRAS)模块;其中MRAS1实现转子速度的辨识,MRAS2实现PMSM定子电阻和转子磁链的辨识。在实时反馈转子速度时,将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辨识值也同时反馈回矢量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削弱电机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在低速时由于实时更新定子电阻辨识值,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低速控制性能。
MRAS1模块将永磁同步电机本身作为参考模型,将含有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速度的电流模型作为可调模型,把辨识的转子速度反馈给电流模型,输出的转子速度辨识值经PI调节后反馈至电流模型实现闭环控制。根据自适应输入误差不断调整直到误差为零,转子速度辨识值也就达到了真实值ωr;在获得稳定的转子速度辨识值后,将其送入MRAS2模块,MRAS2模块选取PMSM本身作为参考模型,可调模型的参数以电机输出为参考,电机的状态方程采用基于dq轴的状态方程,采用与MRAS1相同的Popov超稳定性定理推导,可得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算法。
CMRAS的输入为电机测量量:id,iq,ud,uq。其中,id与iq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永磁同步电机模块的定子绕组电流ia、ib、ic,输入到控制电路中的3/2坐标变换模块,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iα、iβ,再输入到2/2坐标变换模块,得到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id、iq;ud与uq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参考转子速度wr*和反馈转子速度wr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流iq*,iq*和反馈电流iq的差值经PI控制器获得参考电压uq,参考电流id*和反馈电流id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压ud。CMRAS的输出为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其中对转子速度进行积分运算可得转子的位置信息。
将CMRAS模块辨识获得的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以及转子磁链信息反馈到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回路中,从而实现基于CMRAS的PMSM矢量控制。
MRAS是一种基于稳定性设计的参数辨识方法,保证了参数辨识的渐进收敛。如图2所示,其主要思想是将不含未知参数的方程作为参考模型,而将含有待辨识参数的方程作为可调模型,利用两个模型具有相同物理意义的输出量的误差构成合适的自适应律来实时调节可调模型待辨识的参数,最终达到控制对象的输出跟踪参考模型的目的。
下面结合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参数辨识方法做如下推导:
已知永磁同步电机在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数学模型为
式中,ud,uq为定子电压在dq轴的分量;id,iq为定子电流在dq轴的分量;Rs,Ls为定子电阻、电感;ωr为转子速度,ψr为转子磁链。
将式(4)改写为:
令
则由式(5)可得
将式(6)简写为
式中
可调模型为
简写为
根据Popov超稳定性定理,可得如式(1)所示的转子速度辨识算法:
式(1)中,id和iq是电机实测值,和由可调模型计算得到,转子速度的自适应规律如图3所示,经过PI调节器作用后产生了速度信号会迫使可调模型(自适应模型)估计的与实际的is′趋向一致,令定子电流矢量误差收敛于零,也就使转子速度估计值逐渐逼近转子速度实际值ωr。
图4所示为基于MRAS的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辨识原理框图,选取电机本身作为参考模型,可调模型的参数以电机输出为参考,电机的状态方程依旧采用基于dq轴的状态方程,同时在辨识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时,使用到的估算转子速度值要对实际估算值进行一阶滤波,且滤波时间较大,从而保证转子速度值的平滑稳定。根据Popov超稳定性定理,可得如式(2)、(3)所示的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辨识算法:
式(2)、(3)中,等式中仅仅含有id,iq,ud和uq这些电机运行测量量,ωr为已辨识量,等式的形式是基本的乘法、加法以及积分累加计算。
在图5所示的基于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包括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辨识算法框图中,首先采用定子电阻和转子磁链的离线辨识值进行转子速度ωr的辨识,当估算转子速度已经稳定且转子速度给定值不变时,其辨识过程步骤如下:
1)首先通过(1)式计算出转子速度辨识结果
2)再通过(2)式计算出即得到定子电阻辨识结果
3)将计算得到的代入(3)式计算出即得到转子磁链辨识结果
4)令更新辨识结果。
将CMRAS模块辨识获得的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以及转子磁链信息反馈到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回路中,从而实现基于CMRAS的PMSM矢量控制,可以同时进行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能够有效削弱电机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在低速时由于实时更新定子电阻辨识值,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低速控制性能。
本发明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采用矢量控制系统,还包括主电路、电流信号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矢量控制系统包括速度外环和电流内环两部分,参见图1。主电路包括逆变器1和PMSM模块2,电流信号检测电路3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三相电流,取其中的两相输出电流ia,ib,经过Clarke变换4,转换为静止两相坐标系下的电流值iα,iβ。在速度环,CMRAS模块8辨识获得的电机转子速度及其转子位置信息作为控制的反馈量,参考转子速速wr*和反馈转子速速wr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流iq*,iq*和反馈电流iq的差值经PI控制器获得参考电压uq,参考电流id*和反馈电流id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压ud,得到的uq和ud经过反Park变换模块7得到uα、uβ,得到的uα、uβ通过SVPWM发生模块6的调节,产生PWM波控制逆变器1工作,从而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模块2运作;而CMRAS模块8辨识获得的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将通过软件的方式反馈到矢量控制算法中,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本发明针对电机参数变化导致的传统MRAS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CMRAS)的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策略,可以同时进行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通过实验验证,CMRAS算法能够有效削弱电机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在低速时由于实时更新定子电阻辨识值,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低速控制性能。该方法对于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laims (1)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结构进行改进,即在保留原有MRAS1模块的基础上,新建立MRAS2模块,构建为级联模型参考自适应CMRAS模块;其中MRAS1实现转子速度的辨识,MRAS2实现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
MRAS1模块将永磁同步电机本身作为参考模型,将含有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速度的电流模型作为可调模型,把辨识的转子速度反馈给电流模型,输出的转子速度辨识值经PI调节后反馈至电流模型实现闭环控制;根据自适应输入误差不断调整直到误差为零,转子速度辨识值也就达到了真实值ωr;在获得稳定的转子速度辨识值后,将其送入MRAS2模块,MRAS2模块选取PMSM本身作为参考模型,可调模型的参数以电机输出为参考,电机的状态方程采用基于dq轴的状态方程,采用与MRAS1相同的Popov超稳定性定理推导,可得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算法;
CMRAS的输入为电机测量量:id,iq,ud,uq,其中,id与iq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永磁同步电机模块的定子绕组电流ia、ib、ic,输入到控制电路中的3/2坐标变换模块,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iα、iβ,再输入到2/2坐标变换模块,得到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id、iq;ud与uq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参考转子速度wr*和反馈转子速度wr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流iq*,iq*和反馈电流iq的差值经PI控制器获得参考电压uq,参考电流id*和反馈电流id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压ud,CMRAS的输出为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其中对转子速度进行积分运算可得转子的位置信息;
根据Popov超稳定性定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辨识算法可表示为:
其中,为可调模型输出的定子电流在dq轴的分量,Rs,Ls为定子电阻、电感;ψr为转子磁链
首先利用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的离线辨识值进行转子速度的辨识,当估算转子速度已经稳定且转子速度给定值不变时,其辨识过程步骤如下:
1)首先通过(1)式计算出转子速度辨识结果
2)再通过(2)式计算出即得到定子电阻辨识结果
3)将计算得到的代入(3)式计算出即得到转子磁链辨识结果
4)令更新辨识结果;
将CMRAS模块辨识获得的转子速度、定子电阻以及转子磁链信息反馈到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回路中,从而实现基于CMRAS的PMSM矢量控制;
所述矢量控制系统包括速度外环和电流内环两部分,还包括主电路、电流信号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CMRAS模块辨识获得的电机转子速度及其转子位置信息作为控制的反馈量,参考转子速度wr*和反馈转子速度wr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流iq*,iq*和反馈电流iq的差值经PI控制器获得参考电压uq,参考电流id*和反馈电流id的差值通过PI控制器得到参考电压ud,得到的uq和ud经过反Park变换得到uα、uβ,得到的uα、uβ通过SVPWM发生模块的调节,产生PWM波控制逆变器工作,从而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模块运作;而CMRAS模块(8)辨识获得的定子电阻与转子磁链将通过软件的方式反馈到矢量控制算法中,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73844.0A CN103684182B (zh) | 2013-11-14 | 2013-11-14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73844.0A CN103684182B (zh) | 2013-11-14 | 2013-11-14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84182A CN103684182A (zh) | 2014-03-26 |
CN103684182B true CN103684182B (zh) | 2016-10-05 |
Family
ID=50320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73844.0A Active CN103684182B (zh) | 2013-11-14 | 2013-11-14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841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79089A (zh) * | 2014-12-30 | 2015-04-29 | 广西科技大学 | 永磁同步电机转速估计方法 |
CN105048910A (zh) * | 2015-07-09 | 2015-11-11 | 国家电网公司 | 基于无传感器的高压级联变频器矢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375848B (zh) * | 2015-11-26 | 2018-04-20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辨识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
CN105429544B (zh) * | 2015-12-16 | 2019-01-22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获得电机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827170B (zh) * | 2016-03-18 | 2018-03-02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位置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05743405B (zh) * | 2016-03-18 | 2017-12-26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popov超稳定性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位置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05978430B (zh) * | 2016-06-20 | 2019-03-19 | 盘锦市兴隆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电阻自整定方法及系统 |
CN106208867A (zh) * | 2016-07-16 | 2016-12-07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pid参数寻优方法 |
CN106953571B (zh) * | 2017-05-25 | 2019-01-18 | 湖南大学 | 一种单定子双转子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磁链辨识模型构建方法、模型及方法 |
CN110224648B (zh) * | 2019-06-19 | 2020-11-24 | 南京奇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0417320B (zh) * | 2019-07-04 | 2021-06-01 | 东南大学 | 一种垂直运行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上下行无位置控制方法 |
CN111564999B (zh) * | 2019-12-30 | 2021-12-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一种基于mras算法的电机低速测速方法 |
CN111092580A (zh) * | 2019-12-31 | 2020-05-01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基于限定记忆最小二乘法的改进mras控制方法 |
CN111064406A (zh) * | 2019-12-31 | 2020-04-24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基于限定记忆最小二乘法的改进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93387B1 (en) * | 2006-03-14 | 2007-03-20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tor speed estimation using hybrid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 |
CN102208894A (zh) * | 2011-03-16 | 2011-10-05 | 浙江理工大学 | 用于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的转速估算方法 |
CN102624320A (zh) * | 2012-01-13 | 2012-08-01 | 重庆交通大学 | 基于定子电阻观测器的电动机动/稳态阶段参数辨识方法 |
-
2013
- 2013-11-14 CN CN201310573844.0A patent/CN1036841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93387B1 (en) * | 2006-03-14 | 2007-03-20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tor speed estimation using hybrid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 |
CN102208894A (zh) * | 2011-03-16 | 2011-10-05 | 浙江理工大学 | 用于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的转速估算方法 |
CN102624320A (zh) * | 2012-01-13 | 2012-08-01 | 重庆交通大学 | 基于定子电阻观测器的电动机动/稳态阶段参数辨识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永磁磁链的在线辨识;史宇超等;《电工技术学报》;20110930;第26卷(第9期);第48-53页 * |
基于双参数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低速性能;尹忠刚等;《电工技术学报》;20120731;第27卷(第7期);第124-130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84182A (zh) | 2014-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84182B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 |
CN110224648B (zh) | 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7046387B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变pid参数电流环启动方法 | |
CN103872951B (zh) | 基于滑模磁链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控制方法 | |
CN108092567B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2684592B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矩磁链控制方法 | |
CN103904973B (zh) | 一种实现凸极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方法 | |
CN109194219A (zh) | 基于无模型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永磁同步电机方法及系统 | |
CN102647134B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角度传感器的效率优化控制方法 | |
CN105790660A (zh) | 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自适应鲁棒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3684178A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滤波装置和滤波方法 | |
CN103414424B (zh) | 交流电机定子磁链估计方法 | |
CN108365787A (zh) | 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
Zhou et al. | Sensorless direct torque control for electrically excited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injecting high-frequency ripple current into rotor winding | |
CN108377117B (zh) | 基于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复合电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4393815A (zh) | 一种基于复合估计转速的永磁同步电机容错控制装置 | |
CN110011587A (zh) | 一种基于多参数识别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 | |
CN103199787A (zh) | 基于混合调节器的抗负载扰动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8964556A (zh) | 用于驱动永磁式同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装置 | |
CN108390605A (zh) | 基于模糊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状态估计方法 | |
CN103516280B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调节器的改进方法 | |
CN104767457A (zh) | 直流变频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参数自适应的方法 | |
CN106788049A (zh) | 基于级联滑模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转矩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3485978B (zh) | 一种电磁转矩补偿实现最大风能快速平稳跟踪的控制方法 | |
CN109936319B (zh) | 一种整定转速控制器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