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671612A -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组件 - Google Patents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1612A
CN103671612A CN201310434948.3A CN201310434948A CN103671612A CN 103671612 A CN103671612 A CN 103671612A CN 201310434948 A CN201310434948 A CN 201310434948A CN 103671612 A CN103671612 A CN 103671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ember
compensation element
backlash compensation
follower
torque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49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1612B (zh
Inventor
G·勒巴
J·布莱
H·莫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Embrayag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Embrayag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Embrayag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Embrayag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03671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1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1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1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6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3/14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2001/103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the torque is transmitted via splin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组件,本发明涉及一种扭矩传递组件,其包括:主动机构,主动机构包括在带间隙地接合到从动机构(2)的互补花键(7)中的花键;间隙补偿元件(8),间隙补偿元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位置,间隙补偿元件不对从动机构(2)或主动机构施加任何应力,在第二位置,间隙补偿元件迫使机构之一的花键抵靠另一机构的花键;弹性回复部件(14),弹性回复部件将间隙补偿元件(8)推向其第二位置;和锁定部件(23),锁定部件能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在锁定位置,锁定部件使间隙补偿元件(8)固定在其第一位置,在解锁位置,锁定部件释开间隙补偿元件(8)。

Description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一种扭矩传递组件,所述扭矩传递组件特别是包括使双减震飞轮(DVA)转动联接到双离合器的转动式联接器。
背景技术
双减震飞轮包括初级惯性飞轮和次级惯性飞轮,初级惯性飞轮用于转动联接到主动轴如发动机的曲柄轴,次级惯性飞轮用于联接到从动轴如变速箱的输入轴。扭转减震器通常安装在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之间,用以在飞轮之间传递转动扭矩,并吸收和减缓由发动机产生的转动的非周期性和振动。
双离合器允许通常通过双减震飞轮、交替地将机动车发动机的轴与称为自动变速箱的变速箱的两个共轴的输入轴联接。
双离合器允许改变速比,同时保持发动机扭矩传递到机动车车轮。实际上,双离合器通常包括两个离合器,这两个离合器分别地与偶数档速比和奇数档速比相关联。在改变速比时,第一离合器被接合而第二离合器被分离。
每个离合器包括一机构,所述机构包括环形膜片,环形膜片用于与压盘相配合,压盘与离合器盖和发动机轴一体转动。每个膜片通过一控制分离轴承在息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根据离合器类型,膜片的工作位置对应发动机轴和变速箱轴的联接或分离,而膜片的息止位置对应发动机轴和变速箱轴的分离或联接。
通过对应膜片促动的每个压盘用于将摩擦片紧压在对应的反作用盘上。每个摩擦片与变速箱的一对应轴相连在一起转动,每个反作用盘与离合器盖和与驱动轴相连的飞轮一体转动。因此,摩擦片被压紧在对应的压盘及反作用盘之间,这允许在驱动轴和变速箱的输入轴之间传递扭矩。
申请人名义下的文献FR 2 860 845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的结构和运行。
文献US 2008/0179157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环形连接板,环形连接板与属于双减震飞轮的次级飞轮的环形盘联接在一起转动。
双减震飞轮的环形盘包括花键,这些花键带有间隙地接合到连接板的互补花键中。环形的间隙补偿元件在环形盘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位置,间隙补偿元件不对花键施加任何应力(非工作位置),在第二位置,间隙补偿元件迫使连接板的花键抵靠环形盘的花键(工作位置)。
回复弹簧在环形盘和间隙补偿元件之间安装,这些回复弹簧施加周向作用,用以将间隙补偿元件向其第二位置促动。
间隙补偿元件此外包括舌片,舌片与间隙补偿元件成整体成形,舌片用于在间隙补偿元件运行前将间隙补偿元件锁定在其第一位置中。
更为确切的说,舌片能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变形,在锁定位置,舌片的自由端部挡靠环形盘的花键,在解锁位置,其自由端部不再挡靠所述环形盘。
在运行时,考虑到间隙、所施加的机械应力和振动,会出现的是,这些舌片会发生断裂,这会妨碍组件的正确运行。这类组件此外在使用后是难以重新加载的。最后观察到的是,回复弹簧趋向于不当定位和/或发生弯曲,使得弹簧过早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特别是在于简单地、有效地和经济地避免这些弊端。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扭矩传递组件,特别是用于机动车,所述扭矩传递组件包括:主动机构,所述主动机构包括带有间隙地接合到从动机构的互补花键中的花键;间隙补偿元件,间隙补偿元件在从动机构上或在主动机构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位置,间隙补偿元件不对从动机构或主动机构施加任何应力,在第二位置,间隙补偿元件迫使所述机构之一的花键抵靠另一机构的花键;弹性回复部件,弹性回复部件将间隙补偿元件向其第二位置促动;和锁定部件,锁定部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能活动,在锁定位置,锁定部件使间隙补偿元件固定在其第一位置中,在解锁位置,锁定部件释开间隙补偿元件,间隙补偿元件则可向其第二位置移动;在由从动机构带动所述主动机构的情形中,通过主动机构相对于从动机构的相对转动,锁定部件能够被向其解锁位置移动,其特征在于,锁定部件包括锁定元件,锁定元件与间隙补偿元件区分开,能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活动,弹性回复部件在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之间安装,锁定元件的解锁通过在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之间的相对移动获得。
锁定元件是与其它元件区分开的一种元件,锁定元件可被设计和定尺寸成特别保证锁定作用和因而强度更大和更为可靠。
此外,弹性回复部件在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之间的安装方便了其良好定位及避免前述的弯曲和破坏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特别地适用于双减震飞轮和离合器的联接,而且还可使用于机动车的传动机构的其它元件的联接。
优选地,所述间隙补偿元件和所述锁定元件能相对于所述从动机构转动活动,在通过所述从动机构带动所述主动机构的情形中,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从动机构、沿称为反向的方向和在角度范围P1上被带动转动,以通过弹性机构也带动所述锁定元件沿反向转动,所述从动机构包括止挡器,所述止挡器能够将所述锁定元件沿反向的转动限于角度范围P2,角度范围P2小于角度范围P1,使得一旦所述锁定元件通过所述止挡器被固定沿反向不动,所述间隙补偿元件仍能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沿反向枢转和因而使所述锁定元件解锁。
当变速箱位于空档或离合器位于分离位置及发动机施加制动扭矩即所谓发动机制动时,特别是会产生沿反向的转动。在一些应用中,沿反向的转动也可在发动机的转动方向切换的情形中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特征,所述锁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舌片,所述弹性舌片的自由端部能够在锁定位置抵靠间隙补偿机构的止挡器,所述弹性舌片在解锁位置从所述止挡器弹性地脱离开,以允许所述间隙补偿元件在所述弹性回复部件的作用下移动。
所述间隙补偿元件可包括齿,在所述间隙补偿元件的第二位置或在由所述从动机构带动所述主动机构的情形下,这些齿能够抵靠所述从动机构或主动机构的花键。
此外,所述锁定元件可通过至少一个铆钉安装在所述从动机构上,所述铆钉接合在所述锁定元件的长条状开口中,所述铆钉在所述长条状开口的端部中的形成止挡器的一端部上的抵靠能限制所述锁定元件沿反向的转动。
在此情形中,所述铆钉还可用于间隙补偿元件在从动机构上的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所述锁定元件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是环形的并包括互补部件,所述互补部件允许使所述锁定元件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轴向地固定,同时允许所述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的相对转动。
这允许能够在将至少由间隙补偿元件和锁定元件形成的子组件安装到从动机构上之前组装该子组件。组件的安装因而可得到简化或便利。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锁定元件、分别地所述间隙补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间隙补偿元件、分别地所述锁定元件的内或外周沿边部接合到所述凹槽中。
在此情形中,所述凹槽可通过所述锁定元件的径向壁、分别地所述间隙补偿元件的径向壁,以及通过爪来界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锁定元件包括凸轮面,所述凸轮面能够与所述从动机构的互补凸轮面相配合,所述锁定元件包括止挡器,在所述锁定元件的锁定位置,所述止挡器能够抵靠在所述间隙补偿元件的支承表面上,而在所述锁定元件的解锁位置,所述止挡器能够相对所述支承表面错开,所述锁定元件能够通过凸轮面的配合从其锁定位置转换到其解锁位置。
锁定元件可包括支承区域,支承区域用于在解锁后抵靠从动机构。
此外,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的凸轮面可被设计成使锁定元件的止挡器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的对应支承面轴向地错开,以解锁锁定元件。
作为变型,锁定元件可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倾转地安装,所述间隙补偿元件及锁定元件的凸轮面能够带动锁定元件向其解锁位置倾转。
在此情形中,锁定元件可包括长条状孔洞,在其中安装有间隙补偿元件的接柱。
有利地,主动机构是双减震飞轮的一部分而从动机构是离合器的一部分。
本发明还涉及前述类型的组件的一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在从动机构上安装间隙补偿元件,
-在从动机构上安装锁定元件,
-将锁定元件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定位,以能够在这些元件之间接合弹性回复部件,
-在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之间安装弹性回复部件,
-将锁定元件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定位,以能够通过给弹性回复部件施加应力来锁定所述锁定元件,
-锁定所述锁定元件。
前述的步骤并不必然地是接连的。因此特别是锁定元件可在间隙补偿元件之前被安装到从动机构上。
本发明还涉及前述类型的组件的另一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借助于互补部件将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组装在一起,其中所述互补部件允许使所述锁定元件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轴向地固定,同时允许所述锁定元件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的相对转动,
-将锁定元件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定位,以能够在这些元件之间接合弹性回复部件,
-在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之间安装弹性回复部件,
-在从动机构上安装前面形成的子组件,
-将锁定元件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定位,以能够通过给弹性回复部件施加应力来锁定所述锁定元件,
-锁定所述锁定元件。
如前文所述,前述的步骤不是必然地接连的。因此特别是可以在通过组装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这两个元件所形成的子组件在从动机构上安装之后,将弹性部件安装到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之间。
最后,可通过抵抗弹性舌片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使所述弹性舌片的自由端部抵靠间隙补偿机构的对应止挡器定位,来锁定所述锁定元件,通过所述弹性回复部件所施加的应力保持所述弹性舌片的锁定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接下来的参照附图以非限定性示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将更好地得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的细节、特征和优点将得到体现,附图中:
-图1和图2分别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组件的后侧透视图和前侧透视图,
-图3到图7、图9和图11是示出图1和图2的组件的相继安装步骤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在图7的安装步骤中锁定元件舌片的位置的细部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在图9的安装步骤中前述舌片的位置的细部透视图,
-图12是在对应通过主动机构驱动从动机构的运行情形中的组件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13到图15是示出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相对于从动机构和相对于形成止挡器的安装铆钉的相继位置的细部剖视图,
-图16是对应图12的视图,其中舌片位于解锁位置,
-图17到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其中,子组件通过组装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形成,
-图20和图21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组件在锁定元件的锁定位置的透视图,
-图22是对应图20的视图,其中,间隙补偿元件位于其工作位置中,
-图23是图20和图21的组件的锁定元件的透视图,
-图24和图25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组件在锁定元件的锁定位置的透视图,
-图26是从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27是图24和图25的组件的锁定元件的透视图,
-图28是对应图25的视图,其中,锁定元件位于解锁位置,
-图29是图28的组件的正视图,
-图30是对应图25和图28的视图,其中,间隙补偿元件位于其工作位置中,
-图31是图30的组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扭矩传递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到图16上示出。该组件包括:主动机构,主动机构例如由构件1形成,构件1联接到机动车的双减震飞轮的环形盘(或与环形盘成整体件);和从动机构,从动机构例如由用于连接到双离合器的连接板2形成。主动机构1仅仅在图2上示出。主动机构未在其它附图上示出。主动机构1包括:在其径向外周沿的花键3;和爪4,爪4向内径向地凸出,用于安装在双减震飞轮的环形盘上。
连接板2包括环形部分5,用于固定到离合器机构中心盘(反作用盘)的径向爪6从该环形部分5起径向地向外延伸。连接板2此外包括在其径向内周沿的花键7,花键7与主动机构1的花键3相配合。特别地,花键3和7一个在另一个中带有间隙地安装。
这类间隙对于方便从动机构2在主动机构1上的安装是必需的,这种安装可特别是“盲目地”进行。间隙允许环形盘(或主动机构1)相对于连接板(或从动机构2)相对转动。
环形的间隙补偿元件8(特别地见图4)通过铆钉10安装在连接板2的后表面9(图3)上,铆钉10安装在间隙补偿元件8的长条状开口11中(图4)。更为特别地,呈圆弧形的长条状开口11允许间隙补偿元件8相对于连接板2的角度行程P1,该角度行程的值在2°到3°之间,优选地大约为3°。
间隙补偿元件的径向内周沿包括齿12,这些齿12的形状与连接板2的花键7的形状相似。
齿12还相对花键7错开例如为2°的角度。
从动机构2和主动机构1之间的角度行程大于间隙补偿元件8和从动机构2之间的角度行程。
间隙补偿元件8此外包括窗孔13(图4),窗孔13用作回复弹簧14的槽座。
更为特别地,如在图4上更好地可见的,间隙补偿元件8包括:第一区域15,第一区域15整体上是平坦的,径向地延伸,轴向地紧贴靠连接板2的环形径向部分5;和第二区域16,第二区域16也径向地延伸,相对于第一区域15轴向向后地错开。曲形的连接区域17连接第一区域15和第二区域16。
每个窗孔13跨在第一区域15和第二区域16上。更为特别地,每个窗孔13包括第一端部18和第二端部19,第一端部18在第一区域15处形成,第二端部19在第二区域16处形成。每个窗孔13的第二端部19包括一定中心柱20,定中心柱20能够接合在螺旋弹簧14的一端部中,如在下文将更好描述的。
间隙补偿元件的第二区域16此外包括止挡器21,这些止挡器径向向外延伸,每个止挡器包括一径向止动表面22。
环形锁定元件23此外安装在间隙补偿元件8的后表面上。
如在图5上更好地可看到的,环形锁定元件23包括第一区域24,第一区域24是平坦的和径向的,与间隙补偿元件8的第一区域15相对就位。第一区域24包括呈圆弧形的长条状开口25,用以允许锁定元件23相对于连接板2的角度行程P2,角度行程P2的值在1°到2°之间,优选地大约为2°。可以注意到,锁定元件23的角度行程P2小于间隙补偿元件8的角度行程P1。
锁定元件23此外包括径向的第二区域26,第二区域26相对于第一区域24轴向向后错开。区域24和26通过曲形区域27连接。
第二区域26在其外周沿边部处包括切口28,在切口28中形成有弹性舌片29,弹性舌片29周向地延伸。舌片29的自由端部30用于与间隙补偿元件8的止动表面22相配合,如在下文中更好地进行描述。在其息止位置,舌片29的自由端部30相对于止动表面22轴向向后错开。不过,舌片29可被施加应力以便其自由端部30抵靠在所述止动表面22上。
其它切口31在锁定元件23的第二区域26的内周沿边部处形成,每个切口31限定一径向面32,定中心柱33从所述径向面起延伸。
锁定元件23和间隙补偿元件8在窗孔13和切口31处接触,以保证弹簧14的定中心部件对齐。
螺旋压缩弹簧14在间隙补偿元件8和锁定元件23之间安装。更为特别地,每个弹簧14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接合在间隙补偿元件8的定中心柱20上并抵靠在对应的窗孔13的第二端部19上,第二端部接合在锁定元件23的定中心柱33上并抵靠在对应的径向面32上。
弹簧14的弯曲通过间隙补偿元件8的环形部分34(图5和图6)径向向内限定,并通过周向延伸的切口31的边部35径向向外限定。
还在锁定元件23的第二区域26中布置孔洞36,以能够容易操作锁定元件,特别是以便使锁定元件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8枢转和压缩所述弹簧14,继而压缩所述锁定元件23的舌片29,使得表面30与间隙补偿元件8的表面22相接触。
铆钉10固定在连接板2的孔洞37(图3)中并接合在彼此相对就位的间隙补偿元件8的长条状开口11和锁定元件23的长条状开口25中。
所述元件8、23和连接板2因而轴向地相互紧靠,但在前述的角度行程的限度内自由枢转。
连接板2、间隙补偿元件8和锁定元件23可通过切割和冲压板材形成。
当然,该组件并不限于双减震飞轮和离合器的联接。该组件也可被使用以联接机动车的传动机构的其它元件。
现在将参照图3到图11描述这类扭矩传递组件的一安装方法示例。
在进行这类安装时,首先将连接板2(图3)定位在基座(未显示)上,继而通过使间隙补偿元件8的开口11面对连接板2的孔洞37定位(图4),将间隙补偿元件8布置在连接板2的环形部分5的后表面9上。然后将锁定元件23布置在间隙补偿元件8的后表面上以能够安装回复弹簧14(图5和图6)。通过将弹簧14的端部接合在对应的定中心柱20、33中而将回复弹簧14安装在间隙补偿元件8和锁定元件23之间(图6)。锁定元件23继而抵抗弹簧14所施加的回复力的作用而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8(借助于孔洞36)枢转,直到舌片29的自由端部30与对应的止挡器21的表面22对齐(图7和图8)。在该位置,舌片29的自由端部30仍与止动表面22轴向地分开(解锁位置),如在图8上更好地可看到的。继而可使舌片29弹性地变形,以将自由端部30引导与止动表面22接触(图9和图10)。在弹簧14的作用下,舌片29因而被卡固在其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舌片与止挡器21相配合,如在图10上更好地可看到的。在该位置中,舌片29将间隙补偿元件8相对于锁定元件23固定。最后,铆钉10安装在孔洞37和开口11、25中,以将间隙补偿元件8和锁定元件23保持在连接板2上。
现在将描述该传递组件的运行。
在运行时,扭矩传递可沿相反的两个转动方向进行,这两个转动方向分别是对应通过主动机构1驱动从动机构2的方向的正向(箭头D)、和称为反向(箭头R)的相反转动方向。
特别地,当变速箱位于空档或离合器位于分离位置及发动机施加制动扭矩即所谓发动机制动时,会产生主动机构1和从动机构2沿反向R的转动。在一些应用中,沿反向的转动也会在发动机的转动方向切换的情形中产生。
最初,即在主动机构1的花键3带间隙地安装在从动机构2的花键7中之后,间隙补偿元件8位于非工作位置:间隙补偿元件不对所述机构1、2的花键3、7施加任何作用力。
在该非工作位置(图12和图13),锁定元件23的舌片29的自由端部30通过回复弹簧14被保持抵靠在间隙补偿元件8的止挡器21的表面22上。锁定元件23因而位于锁定位置,锁定元件23不能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8枢转。铆钉10抵靠在锁定元件23的长条状开口25的第一端部25a上(图12和图13)。在端部25a处的接触对于最小化元件23和2之间的齿列的开口度以方便元件1的齿列3穿入是有用的。不过这类接触并不是必须的。
如果传递沿正向D运行,则主动机构1的花键3抵靠从动机构2的花键7,主动机构1因而驱动从动机构2转动。
一旦传递沿反向R运行,由于在所述机构1、2的花键3、7之间的间隙,从动机构2相对于主动机构1枢转。
在这种枢转(在有限的角度上)时,主动机构1的花键3抵靠在间隙补偿元件8的齿12上,间隙补偿元件于是相对于从动机构2沿反向R枢转。间隙补偿元件8通过已受应力、即已被压缩的回复弹簧14沿反向R将锁定元件23随该间隙补偿元件带动。
在这种枢转时,锁定元件23在长条状开口25的第二端部25b处挡靠铆钉10(图14和图16)。从该时刻起,锁定元件23相对于从动机构2固定不转,不过间隙补偿元件8(其继续通过主动机构1的花键3被带动沿反向R转动)继续其相对于从动机构2的转动。换句话说,间隙补偿元件8相对于锁定元件23沿反向R枢转。这引起舌片29的自由端部30相对于止动表面22脱离,舌片29因而回到其息止位置,在息止位置,所述自由端部30相对于对应的止动表面22轴向地错开:锁定元件23则被解锁。自此,在回复弹簧14的作用下,间隙补偿元件8可相对于从动机构2沿正向D自由地枢转。间隙补偿元件8的齿12于是被迫抵靠主动机构1的花键3,以补偿在从动机构2和主动机构1之间形成的间隙:间隙补偿元件8位于其工作位置中。
在接下来的沿正向D或反向R的转动时,在回复弹簧14的作用下,间隙补偿元件8保持在工作位置。实际上,除了有意的重新装载外,舌片29不能再回到其锁定位置,这是因为它们的息止位置是解锁位置。
主动机构1和从动机构2之间的间隙因而被缩小或消除,这允许减小运行时这些机构1、2的噪音和磨损。
图17到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扭矩传递组件的间隙补偿元件8和锁定元件23。
在该实施方式中,锁定元件23的第二区域26包括爪38,这些爪通过切割和弯折形成。每个爪38包括一自由端部39,自由端部39向内径向地延伸并与对应的第二区域26的前表面40(图18和图19)轴向地分开。
对应的第二区域26的所述前表面40和每个爪38界定一凹槽,间隙补偿元件8的外周沿边部的一部分41接合到该凹槽中。
间隙补偿元件8包括凹空部42,每个凹空部42直接地位于沿反向R的对应部分41的上游,允许对应的爪38的自由端部39从后向前通过,超出间隙补偿元件8的对应的第二区域18的前表面43。
两个元件8、23因而可通过卡口类型的系统相对于彼此轴向地固定,同时允许这两个元件8、23之间的相对转动。
这类扭矩传递组件的安装例如可包括以下相继的步骤:
-借助于前述互补部件38、39、42、41将锁定元件23和间隙补偿元件8组装在一起,
-将锁定元件23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8定位,以能够使回复弹簧14接合在所述元件8、23之间,
-将弹性回复弹簧14安装到锁定元件23和间隙补偿元件8之间,
-将前面形成的子组件8、23、14安装到从动机构2上,
-将锁定元件23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8定位,以能够通过压缩回复弹簧14来锁定所述锁定元件23,
-锁定所述锁定元件23。
作为变型,可在通过组装所述元件8、23所形成的子组件已安装在从动机构2上之后安装回复弹簧14。
图20到图23示出第三实施方式,其中,组件包括多个锁定元件23,例如数目为三个。每个锁定元件23(图23)包括第一端部43,第一端部43向前弯曲和接合在从动机构2的开口44中。每个锁定元件23此外包括在一平面中以钩件45的方式弯曲的第二端部,所述平面整体上平行于间隙补偿元件8的后表面。每个钩件45的自由端部45a用于在锁定位置抵靠间隙补偿元件8的径向表面46。每个钩件45的曲形区域45b用于形成坡道或凸轮面,抵靠在从动元件2的形成反坡道或互补凸轮面的隆凸47上。
每个锁定元件23此外包括长条状孔洞55,在长条状孔洞55中接合有铆钉56,铆钉56固定在间隙补偿机构8的孔洞中。该铆钉56用于锁定元件23的轴向保持,允许锁定元件沿该铆钉56的轴线滑动。
在沿反向R运行的情形中,间隙补偿元件8和锁定元件23相对于从动机构2沿反向R被带动。在这种移动时,从动机构的隆凸47将钩件45轴向地向后推开,使得这些钩件的自由端部与间隙补偿元件8的支承表面46分开:锁定元件23则位于解锁位置。从该时刻起,间隙补偿元件8可通过回复弹簧14被移动到工作位置。同时地,每个锁定元件23的第一端部43也可抵靠在从动机构2的对应开口44的边部上。如前文所述,在后面的运行的情形中,沿反向R和沿正向D同样地,间隙补偿元件8都保持在其工作位置且锁定元件23保持在其解锁位置。
这类组件的安装例如包括相继的以下步骤:
-将锁定元件23安装到间隙补偿元件8上,
-安装铆钉56,
-在锁定元件23和间隙补偿元件8之间安装回复弹簧14,
-将锁定元件23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8定位,以能够通过给回复弹簧14施加应力来锁定每个锁定元件23,
-通过将每个钩件45的端部抵靠对应的径向表面46定位,锁定每个锁定元件23,
-在从动机构2上安装由元件8、23、14形成的子组件,
-安装铆钉10。
图24到图31示出第四实施方式,其中,组件包括多个锁定元件23,例如数目为三个。
如在图27上更好地可看到的,每个锁定元件23包括第一端部48,第一端部48包括对应的回复弹簧14的支承表面32,并配有使弹簧14定中心的定中心柱33。第一端部48此外形成鼓凸的区域,所述鼓凸的区域用于抵靠从动机构2的对应形状的止挡器。每个所述止挡器由从所述从动机构2的后表面9轴向凸出的爪49(或隆凸)的自由端部形成。
每个锁定元件23的第二端部50(图27)包括:第一爪51,第一爪51轴向向后弯折,用于在锁定位置接合到间隙补偿元件8的凹口52中;和第二爪53,第二爪53向前轴向地弯折,用于与从动机构2的凸轮54相配合。每个凸轮由从所述从动元件2的后表面9凸出的一舌片54形成。如前文所述,每个锁定元件23此外包括一长条状孔洞55,在该孔洞55中接合有铆钉56,铆钉56被固定在间隙补偿元件8的孔洞中。
在沿反向R运行的情形中,间隙补偿元件8和锁定元件23相对于从动机构2沿反向被带动。在这种移动时,爪53和舌片54的配合带动每个锁定元件23倾转,使得每个爪51从间隙补偿元件8的凹口52脱离:锁定元件23则位于解锁位置。从该时刻起,间隙补偿元件8可通过回复弹簧14被移动到工作位置。同时地,每个锁定元件23的第一端部48也可抵靠在爪49的自由端部上。如前文所述,在后面运行的情形中,沿反向R和沿正向D同样地,间隙补偿元件8都保持在其工作位置中且锁定元件23保持在其解锁位置中。
这类组件的安装例如包括相继的以下步骤:
-在间隙补偿元件8上安装锁定元件23,
-安装铆钉56,
-将间隙补偿元件8相对于锁定元件23定位,以能够将回复弹簧14接合到所述元件8、23之间,
-在锁定元件23和间隙补偿元件8之间安装回复弹簧14,
-将锁定元件23相对于间隙补偿元件8定位,以能够通过给弹性回复部件14施加应力来锁定每个锁定元件23,
-通过将爪51定位在对应的凹口52中来锁定每个锁定元件23,
-将由元件8、23、14形成的子组件安装到从动机构2上,
-安装铆钉10。

Claims (20)

1.扭矩传递组件,特别是用于机动车,所述扭矩传递组件包括:
-主动机构(1),所述主动机构包括花键(3),
-从动机构(2),所述从动机构包括互补的花键(7),所述主动机构(1)的花键(3)带间隙地接合在所述从动机构的互补的花键中,
-间隙补偿元件(8),所述间隙补偿元件安装成能在所述从动机构(2)上或在所述主动机构(1)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间隙补偿元件不对所述从动机构(2)或所述主动机构(1)施加任何应力,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间隙补偿元件迫使所述主动机构和从动机构之一(1,2)的花键(3,7)抵靠另一机构(2,1)的花键(7,3),
-弹性回复部件(14),所述弹性回复部件将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推向其第二位置,和,
-锁定部件(23),所述锁定部件能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锁定部件将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固定在其第一位置中,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锁定部件释开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所述间隙补偿元件则能向其第二位置移动;在由所述从动机构(2)带动所述主动机构(1)的情形中,通过所述主动机构(1)相对于所述从动机构(2)的相对转动,所述锁定部件(23)能被移向其解锁位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锁定元件(23),所述锁定元件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分开,能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活动,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4)安装在所述锁定元件(23)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之间,所述锁定元件(23)的解锁通过所述锁定元件(23)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之间的相对移动而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和所述锁定元件(23)能相对于所述从动机构(2)转动活动,在通过所述从动机构(2)带动所述主动机构(1)的情形中,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能够相对于所述从动机构(2)沿称为反向(R)的方向和在角度范围P1上被带动转动,以通过弹性机构(14)也带动所述锁定元件(23)沿反向(R)转动,所述从动机构(2)包括止挡器(10),所述止挡器能够将所述锁定元件(23)沿反向(R)的转动限于角度范围P2,角度范围P2小于角度范围P1,使得一旦所述锁定元件(23)通过所述止挡器(10)被固定沿反向(R)不动,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仍能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23)沿反向(R)枢转和因而使所述锁定元件(23)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23)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舌片(29),所述弹性舌片的自由端部(30)能够在锁定位置抵靠间隙补偿机构(8)的止挡器(21,22),所述弹性舌片(29)在解锁位置从所述止挡器(21,22)弹性地脱离开,以允许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在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4)的作用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包括齿(12),在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的第二位置或在由所述从动机构(2)带动所述主动机构(1)的情形下,这些齿能够抵靠所述从动机构(2)或主动机构(1)的花键(3)。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23)通过至少一个铆钉(10)安装在所述从动机构(2)上,所述铆钉接合在所述锁定元件(23)的长条状开口(25)中,所述铆钉(10)在所述长条状开口(25)的端部(25a,25b)中的形成止挡器的一端部(25b)上的抵靠能限制所述锁定元件(23)沿反向(R)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10)还用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在所述从动机构(2)上的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23)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是环形的并包括互补部件(38,39,42,41),所述互补部件允许使所述锁定元件(23)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轴向地固定,同时允许所述锁定元件和间隙补偿元件的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23)或者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或者所述锁定元件(23)的内或外周沿边部(41)接合到所述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由所述锁定元件(23)的径向壁(40)、或者由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的径向壁、以及由爪(38)来界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23)包括凸轮面(45,53),所述凸轮面能够与所述从动机构(2)的互补凸轮面(47,54)相配合,所述锁定元件(23)包括止挡器(45,51),在所述锁定元件的锁定位置,所述止挡器能够抵靠在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的支承表面(46,52)上,而在所述锁定元件的解锁位置,所述止挡器能够相对所述支承表面(46,52)错开,所述锁定元件(23)能够通过凸轮面(45,53;47,54)的配合从其锁定位置转换到其解锁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23)包括支承区域(43,48),所述支承区域用于在解锁后抵靠(44,49)所述从动机构(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23)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的凸轮面(45,47)被设计成使所述锁定元件(23)的止挡器(45)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的对应的支承表面(46)轴向地错开,以解锁所述锁定元件(23)。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23)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的凸轮面(53,54)被设计成使所述锁定元件(23)的止挡器(51)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的对应的支承表面(52)轴向地错开,以解锁所述锁定元件(23)。
14.根据权利要求10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23)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倾转地安装,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及锁定元件(23)的凸轮面(45,53;47,54)能够带动所述锁定元件(23)向其解锁位置倾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23)包括长条状孔洞(55),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的接柱(56)安装在所述长条状孔洞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机构(1)是双减震飞轮的一部分,而所述从动机构(2)是离合器的一部分。
17.用于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将间隙补偿元件(8)安装到从动机构(2)上,
-将锁定元件(23)安装到所述从动机构(2)上,
-将所述锁定元件(23)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定位,以能将弹性回复部件(14)接合到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和锁定元件(23)之间,
-将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4)安装到所述锁定元件(23)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之间,
-将所述锁定元件(23)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定位,以能通过给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4)施加应力来锁定所述锁定元件(23),
-锁定所述锁定元件(23)。
18.安装根据权利要求7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借助于互补部件(38,39,42,41)将锁定元件(23)和间隙补偿元件(8)组装在一起,其中所述互补部件允许使所述锁定元件(23)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轴向地固定,同时允许所述锁定元件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的相对转动,
-将所述锁定元件(23)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定位,以能将弹性回复部件(14)接合到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和锁定元件(23)之间,
-将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4)安装到所述锁定元件(23)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之间,
-将前面形成的子组件安装到所述从动机构(2)上,
-将所述锁定元件(23)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定位,以能够通过给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4)施加应力来锁定所述锁定元件(23),
-锁定所述锁定元件(23)。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抵抗弹性舌片(29)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使所述弹性舌片(29)的自由端部(30)抵靠间隙补偿机构(8)的对应止挡器(21,22)定位,来锁定所述锁定元件(23),通过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4)所施加的应力保持所述弹性舌片(29)的锁定位置。
20.用于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0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将锁定元件(23)安装到间隙补偿元件(8)上,
-将间隙补偿元件(8)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23)定位,以能将弹性回复部件(14)接合到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和锁定元件(23)之间,
-将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4)安装到所述锁定元件(23)和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之间,
-将所述锁定元件(23)相对于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定位,以能通过给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4)施加应力来锁定每个所述锁定元件(23),
-锁定所述锁定元件(23),
-将由所述间隙补偿元件(8)、所述锁定元件(23)和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4)形成的子组件安装到从动机构(2)上。
CN201310434948.3A 2012-09-24 2013-09-23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组件 Active CN103671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258948A FR2995959B1 (fr) 2012-09-24 2012-09-24 Ensemble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en particulie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FR1258948 2012-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1612A true CN103671612A (zh) 2014-03-26
CN103671612B CN103671612B (zh) 2017-12-01

Family

ID=47666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4948.3A Active CN103671612B (zh) 2012-09-24 2013-09-23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711579B1 (zh)
KR (1) KR20140040029A (zh)
CN (1) CN103671612B (zh)
FR (1) FR2995959B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3812A (zh) * 2014-12-03 2016-06-1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机联接装置
CN107842563A (zh) * 2016-08-29 2018-03-27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由超高强度钢形成的带花键的部件以及该部件的形成方法
CN10947105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布鲁克碧奥斯平股份公司 包括快速锁合装置的用于nmr样品头的紧固装置
CN110431322A (zh) * 2017-03-22 2019-11-08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用于补偿轴向间隙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32762B1 (fr) 2015-02-13 2017-07-28 Valeo Embrayages Ensemble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6210227A1 (de) * 2016-06-09 2017-12-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Aktuator für eine Hinterachslenkung
FR3108371B1 (fr) 2020-03-19 2022-03-18 Valeo Embrayages Ensemble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en particulier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0845A1 (fr) * 2003-10-14 2005-04-15 Valeo Embrayages Double embrayag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20080179157A1 (en) * 2005-06-28 2008-07-31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Clutch unit
CN103261722A (zh) * 2010-09-09 2013-08-2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传动系的夹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0845A1 (fr) * 2003-10-14 2005-04-15 Valeo Embrayages Double embrayag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20080179157A1 (en) * 2005-06-28 2008-07-31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Clutch unit
CN103261722A (zh) * 2010-09-09 2013-08-2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传动系的夹紧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3812A (zh) * 2014-12-03 2016-06-1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机联接装置
CN105673812B (zh) * 2014-12-03 2019-06-2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机联接装置
CN107842563A (zh) * 2016-08-29 2018-03-27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由超高强度钢形成的带花键的部件以及该部件的形成方法
CN107842563B (zh) * 2016-08-29 2021-01-26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由超高强度钢形成的带花键的部件以及该部件的形成方法
CN110431322A (zh) * 2017-03-22 2019-11-08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用于补偿轴向间隙的装置
CN10947105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布鲁克碧奥斯平股份公司 包括快速锁合装置的用于nmr样品头的紧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11579A1 (fr) 2014-03-26
FR2995959A1 (fr) 2014-03-28
CN103671612B (zh) 2017-12-01
KR20140040029A (ko) 2014-04-02
EP2711579B1 (fr) 2015-11-04
FR2995959B1 (fr) 2014-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1612A (zh)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组件
US5620075A (en) C-shaped synchronizer spring
CN110891814B (zh) 混动模块
CN101208532A (zh) 离合器系统
CN104948601B (zh) 具有插接连接的旋转组件以及扭矩传递装置
US3739896A (en) Friction clutch
KR20140020822A (ko) 미리 조립된 동기화 링들을 갖는 트랜스미터
CN110914089B (zh) 混合动力模块
JP6632601B2 (ja) 多板デュアルクラッチ
CN103930686A (zh)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组件
EP2930387B1 (en) Clutch apparatus
CN104930071B (zh) 用于扭矩传递装置的压环锁止件以及离合器装置或离合器
KR101141016B1 (ko) 더블클러치
US20170335898A1 (en) Clutch compensation piston
US6915889B2 (en) Pressure plate assembly for a friction clutch
US9976624B2 (en) Damper and pre-damper assembly
CN110809524B (zh) 混合动力模块
CN111379797A (zh) 湿式离合器单元和包括这样的湿式离合器单元的离合器
CN106351977B (zh) 用于离合器机构的磨损补偿装置的斜坡环带
CN114222872A (zh) 离合器装置
KR102540878B1 (ko) 클러치-브레이크 장치
CN113348312B (zh) 摩擦式离合器
CN110891815A (zh) 混动模块
KR102500027B1 (ko) 마찰 클러치용 클러치 커버 장치
CN110891816B (zh) 混合动力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