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1831A -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 Google Patents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61831A CN103661831A CN201310580941.2A CN201310580941A CN103661831A CN 103661831 A CN103661831 A CN 103661831A CN 201310580941 A CN201310580941 A CN 201310580941A CN 103661831 A CN103661831 A CN 1036618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hor
- tubing string
- tug
- bow
- guide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包括防磨缆桥、缆桩和两个锚绞机,防磨缆桥设置在船艏部前缘主甲板的中心线上;两个锚绞机对称设置在船艏部主甲板中心线两侧,距离舷墙不小于700mm处,且呈八字形分布,八字形的收口端面向船艏;缆桩在防磨缆桥与锚绞机之间,缆桩与锚绞机之间的距离小于缆桩与防磨缆桥之间的距离;缆桩上装设有导缆孔,导缆孔的中心与锚绞机主滚筒的中间层位于同一水平面;缆桩具有导向部,导向部端部的外侧与锚绞机主滚筒的内侧挡板平面相切。本发明在解决了单锚绞机出现故障,无法工作问题的同时,还减少了倒拖作业中缆绳的磨损,使得维护成本更低、安全度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回转拖船,尤其涉及一种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属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在实际使用时若锚绞机出现故障,则无法工作,艏部设置双锚绞机,两台锚绞机可以互为备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在解决了单锚绞机出现故障,无法工作问题的同时,还减少了倒拖作业中缆绳的磨损,使得维护成本更低、安全度更高。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包括防磨缆桥、缆桩和两个锚绞机,防磨缆桥设置在船艏部前缘主甲板的中心线上;两个锚绞机对称设置在船艏部主甲板中心线两侧,距离舷墙不小于700mm处,且呈八字形分布,八字形的收口端面向船艏;缆桩在防磨缆桥与锚绞机之间,缆桩与锚绞机之间的距离小于缆桩与防磨缆桥之间的距离;缆桩上装设有导缆孔,导缆孔的中心与锚绞机主滚筒的中间层位于同一水平面;缆桩具有导向部,导向部端部的外侧与锚绞机主滚筒的内侧挡板平面相切。所述缆桩优选为四柱缆桩,包括由第一垂向管柱、第二垂向管柱和第一横向管柱构成的第一导向部;第二垂向管柱、第三垂向管柱和第二横向管柱构成的支撑部;第三垂向管柱、第四垂向管柱和第三横向管柱构成的第二导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于主甲板中心线,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与主甲板中心线成一夹角;所述导缆孔装设在支撑部的第二横向管柱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管柱、第三横向管柱的水平高度高于导缆孔的水平高度;第一横向管柱、第三横向管柱对于缆绳起到了定位的作用,限定缆绳不会跳出导向部而损坏主滚筒挡板。优选的,所述导缆孔内表面包覆有不锈钢层。所述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表面包覆有不锈钢层。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解决了单锚绞机出现故障,无法工作问题的同时,还减少了倒拖作业中缆绳的磨损,使得维护成本更低、安全度更高。两个锚绞机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船艏部主甲板中心线两侧,缆绳得以向主甲板中心线内聚的倾角出缆至缆桩上设置的导向部;导向部端部的外侧与锚绞机主滚筒的内侧挡板平面相切,限制了缆绳的出缆角度,易于船舶的操控,保护了锚机主滚筒两侧挡板;同时缆桩也起到了系缆的作用,管柱超出的部分可以储存一部分的拖缆。与舷墙保留不小于700mm的通道,便于船员的通行;将导缆孔的中心与锚绞机主滚筒的中间层置于同一水平面,减少缆绳穿过导缆孔的摩擦;拖船在作业期间,有很大的工作时间是顶推作业,为了避免船艏部设置的拖曳设备在顶推作业时刮伤到对方船壳外板,产生额外的不必要的花费,将缆桩与锚绞机之间的距离设置小于缆桩与防磨缆桥之间的距离,且从导缆孔延伸的缆绳不与艏部除防磨缆桥以外的任何结构接触,避免缆绳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包括防磨缆桥1、缆桩2和两个锚绞机3,防磨缆桥1设置在船艏部前缘主甲板的中心线上;两个锚绞机3对称设置在船艏部主甲板中心线两侧,距离舷墙不小于700mm处,且呈八字形分布,八字形的收口端面向船艏;缆桩2在防磨缆桥1与锚绞机3之间,缆桩2与锚绞机3之间的距离小于缆桩2与防磨缆桥1之间的距离;所述缆桩2为四柱缆桩,包括由第一垂向管柱7、第二垂向管柱8和第一横向管柱9构成的第一导向部;第二垂向管柱8、第三垂向管柱10和第二横向管柱11构成的支撑部;第三垂向管柱10、第四垂向管柱12和第三横向管柱13构成的第二导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于主甲板中心线,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与主甲板中心线成一夹角;且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表面包覆有不锈钢层;两个锚绞机3主滚筒5的内侧挡板6平面分别与第一导向部端部的第一垂向管柱7、第二导向部端部的第四垂向管柱12外侧相切;支撑部的第二横向管柱11上装设有导缆孔4,导缆孔4的中心与锚绞机3主滚筒5的中间层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横向管柱9、第三横向管柱13的水平高度高于导缆孔4的水平高度;限定缆绳不会跳出导向管柱而损坏主滚筒5的挡板6。导缆孔4内表面包覆有不锈钢层。
Claims (5)
1.一种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磨缆桥(1)、缆桩(2)和锚绞机(3),防磨缆桥(1)设置在船艏部前缘主甲板的中心线上;锚绞机(3)对称设置在船艏部主甲板中心线两侧,距离舷墙不小于700mm处,呈八字形分布,八字形的收口端面向船艏;缆桩(2)在防磨缆桥(1)与锚绞机(3)之间,缆桩(2)与锚绞机(3)之间的距离小于缆桩(2)与防磨缆桥(1)之间的距离;缆桩(2)上装设有导缆孔(4),导缆孔(4)的中心与锚绞机(3)主滚筒(5)的中间层位于同一水平面;缆桩(2)具有导向部,导向部端部的外侧与锚绞机(3)主滚筒(5)的内侧挡板(6)平面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缆桩为四柱缆桩,包括由第一垂向管柱(7)、第二垂向管柱(8)和第一横向管柱(9)构成的第一导向部;第二垂向管柱(8)、第三垂向管柱(10)和第二横向管柱(11)构成的支撑部;第三垂向管柱(10)、第四垂向管柱(12)和第三横向管柱(13)构成的第二导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于主甲板中心线,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与主甲板中心线成一夹角;所述导缆孔(4)装设在支撑部的第二横向管柱(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管柱(9)、第三横向管柱(13)的水平高度高于导缆孔(4)的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缆孔(4)内表面包覆有不锈钢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表面包覆有不锈钢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80941.2A CN103661831B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80941.2A CN103661831B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61831A true CN103661831A (zh) | 2014-03-26 |
CN103661831B CN103661831B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0300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80941.2A Active CN103661831B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6183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7744A (zh) * | 2014-06-17 | 2014-10-15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特种拖船的舷墙及其线型修整方法 |
CN113386902A (zh) * | 2021-07-29 | 2021-09-14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的泊系方法、泊系系统及船舶 |
CN114919692A (zh) * | 2022-06-28 | 2022-08-19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全回转拖船压缆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48083A (ja) * | 1999-08-03 | 2001-02-20 | Kayaba Ind Co Ltd | 係船装置 |
CN2711040Y (zh) * | 2004-06-07 | 2005-07-20 | 李振国 | 多体连接拖船 |
CN101094788A (zh) * | 2004-11-03 | 2007-12-26 | 欧洲智能有限公司 | 具有可移动牵引装置的拖船 |
CN101249876A (zh) * | 2008-04-08 | 2008-08-27 | 山东诚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起锚设备及具有所述起锚设备的船舶 |
JP2009269683A (ja) * | 2008-04-30 | 2009-11-19 | Os System Kk | タグボート用ロープウインチ |
JP2011219239A (ja) * | 2010-04-12 | 2011-11-04 | Os System Kk | タグボート用ウインチ |
CN202279211U (zh) * | 2011-10-27 | 2012-06-20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集装箱船的锚泊系泊舾装件的布置结构 |
CN203714157U (zh) * | 2013-11-18 | 2014-07-16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
-
2013
- 2013-11-18 CN CN201310580941.2A patent/CN1036618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48083A (ja) * | 1999-08-03 | 2001-02-20 | Kayaba Ind Co Ltd | 係船装置 |
CN2711040Y (zh) * | 2004-06-07 | 2005-07-20 | 李振国 | 多体连接拖船 |
CN101094788A (zh) * | 2004-11-03 | 2007-12-26 | 欧洲智能有限公司 | 具有可移动牵引装置的拖船 |
CN101249876A (zh) * | 2008-04-08 | 2008-08-27 | 山东诚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起锚设备及具有所述起锚设备的船舶 |
JP2009269683A (ja) * | 2008-04-30 | 2009-11-19 | Os System Kk | タグボート用ロープウインチ |
JP2011219239A (ja) * | 2010-04-12 | 2011-11-04 | Os System Kk | タグボート用ウインチ |
CN202279211U (zh) * | 2011-10-27 | 2012-06-20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集装箱船的锚泊系泊舾装件的布置结构 |
CN203714157U (zh) * | 2013-11-18 | 2014-07-16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7744A (zh) * | 2014-06-17 | 2014-10-15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特种拖船的舷墙及其线型修整方法 |
CN104097744B (zh) * | 2014-06-17 | 2016-08-17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特种拖船的舷墙及其线型修整方法 |
CN113386902A (zh) * | 2021-07-29 | 2021-09-14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的泊系方法、泊系系统及船舶 |
CN114919692A (zh) * | 2022-06-28 | 2022-08-19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全回转拖船压缆器 |
CN114919692B (zh) * | 2022-06-28 | 2024-03-01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全回转拖船压缆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61831B (zh) | 2016-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81440B (zh) | 一种导链装置 | |
JP2009533258A (ja) | 深海設置船 | |
CN102161374A (zh) | 链制动设备 | |
KR20150018818A (ko) | 아지무스 무마찰 예인 포인트 | |
CN210000500U (zh) | 一种适用于甲板空间受限的系泊布置结构 | |
CN103661831A (zh) |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 |
KR20130010481A (ko) | 쇄빙선 및 쇄빙 방법 | |
CN104828219A (zh) | 一种船对船驳载作业使用的活动橡胶护舷装置 | |
CN203714157U (zh) |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 |
CN103661813B (zh) | 全回转拖船艏部双锚绞机的布置方法 | |
KR20140120150A (ko) | 자력을 이용한 계류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5523143A (zh) | 船舶艏部锚泊系泊装置及船舶 | |
KR20180038700A (ko) | 회전 계선주가 구비되는 선박의 계류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선박 계류방법 | |
Gao et al. | Study on the safety guarantee of ship mooring from frequent cable accidents | |
WO2012101104A1 (en) | A system for storage, deployment and retrieval of elongated flexible members | |
JP6949690B2 (ja) | 浮体係留方法および浮体 | |
CN102361315B (zh) | 海域地下缆线三同步敷设施工方法 | |
CN211405292U (zh) | 一种长距离沙洲段的预铺锚缆系统组成 | |
CN108438153A (zh) | 一种敷缆船行进装置 | |
CN109159853A (zh) | 近岸浅水区的自适应式系泊装置 | |
CN204659966U (zh) | 一种船用缆索保护装置 | |
KR20130081643A (ko) | 쇄빙선 및 쇄빙 방법 | |
CN203581342U (zh) | 艏部具有拖曳装置的全回转拖船 | |
KR101519540B1 (ko) | 계류장치의 배치구조를 갖는 드릴십 | |
CN208181366U (zh) | 一种敷缆船行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