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656841A -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56841A
CN103656841A CN201210349864.5A CN201210349864A CN103656841A CN 103656841 A CN103656841 A CN 103656841A CN 201210349864 A CN201210349864 A CN 201210349864A CN 103656841 A CN103656841 A CN 103656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und
negative pressure
pipeline
dressing
absorption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98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498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568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56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68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特别是一种通过设定两个独立管路分别进行压力监测和液体吸收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该系统包括:伤口敷料(1)、覆盖伤口敷料的伤口盖体(2)、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连接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和敷料(1)的第一管路(4)、负压源(7)、安全通气阀(8)、连接安全通气阀(8)和伤口盖体(2)的第二管路(6)、位于第二管路(6)上的气压传感器(5)、连接负压源(7)和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的第四管路(11)、与负压源(7)、安全通气阀(8)和气压传感器(5)相连接的控制器(12)。本发明在伤口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二管路(6)上的气体压强传感器(5)测量伤口处实际压强值,并且通过设定安全通气阀(8)的开闭,可将负压吸引系统之外的空气传递到伤口处。 由于该负压伤口治疗系统还可以设有气压调节-稳压装置和中心负压源接口,使该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特别适用于医院、护理中心等拥有中心负压源的医疗环境,确保伤口治疗过程平稳而安全进行。

Description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开放式深伤口的负压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创伤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促进创伤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加速愈合一直是医护人员要达成的主要目标。然而,一些创面过大的伤口、慢性病导致的伤口或者已经严重感染的伤口,很难通过传统的清创处理治疗得以迅速治愈。这种类型的伤口,局部血液循环受到阻滞,没有足够的血液向创伤部位流动,导致创面周围的组织缺乏氧和营养物质,没有足够的免疫能力抵抗微生物引起的创面感染。容易导致败血症、免疫系统受损伤或者伤口经久难愈。这些现象已经成为临床在创面护理中,要极力避免的。 
伤口的负压吸引治疗系统已经使用近二十年,用于吸引创面产生的组织渗出液。从而消除创面局部的阻滞,保证局部血液循环,确保创面部位的血氧量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从而加速伤口愈合,提高对抗感染的免疫力。 
临床研究表明,当负压在75mmHg到335mmHg范围内,大多数伤口创面可以获得适宜的治疗。既能使渗出液被全面的移除,又可以保持创面组织及周围组织不受伤害。 
然而现有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一般使用一个管路通向伤口处,既抽吸伤口处的负压,同时又抽吸伤口处的渗出液。这样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抽真空和测量伤口处负压值的管路为同一根,当管路中存在已经抽吸的渗出液,或者管路被高粘度的渗出液阻塞,则管路中的负压值与伤口处的负压值存在较大误差,很难准确测量到伤口处的真实负压值;二是只能机械的设定负压值或者周期变化的正压-负压值和保持时间,无法根据伤口的真实环境进行压强的变化,因此在负压吸引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不适感;三是当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在压力周期性交替过程中,已经吸收在管路中的伤口渗出液容易返回伤口表面,产生重复创面污染。     也有一些技术采用了两个管路,其中一个管路是气体抽吸,另一管路是伤口渗出液抽吸,但因两个管路在伤口处的端口缺乏有效的隔离,两个管路在负压抽吸过程中会互相影响,难以确保气体管路和液体管路能完全独立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将伤口处的压力监测和渗出液吸收两个功能分开执行。避免同一个管路或者两个没有有效隔离的管路在运行过程中,互相影响、产生误差。 
提供两个独立管路分别负责压力监测和液体吸收。其中,一个独立的管路来测量伤口处实际负压,并且该管路在伤口创面处的端口位于伤口创面的敷料以上、覆盖伤口的盖体之内的空腔内,并且与敷料内部的伤口渗出液吸收管路有效隔离;该独立管路与安全通气阀连接,并且在连接通路上设有阻菌膜。外部空气通过阻菌膜,过滤成为干燥洁净的空气,再进入伤口创面;干燥洁净的空气还可以在负压-大气压-负压-大气压的交替变化过程中,将已经吸收在另一管路中的渗出液推送到渗出液吸收盒内,不使其返回到伤口表面,该系统可以通过较低的能耗获得伤口创面处平稳安全的负压-大气压交替。 
另外一个管路则埋置在敷料中,负责吸收敷料中的渗出液。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两个独立管路分别负责压力监测和液体吸收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伤口敷料(1)、覆盖伤口敷料的伤口盖体(2)、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连接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和敷料(1)的第一管路(4)、负压源(7)、安全通气阀(8)、连接安全通气阀(8)和伤口盖体(2)的第二管路(6)、位于第二管路(6)上的气压传感器(5)、连接负压源(7)和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的第四管路(11)、与负压源(7)、安全通气阀(8)和气压传感器(5)相连接的控制器(12)。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4)和所述第二管路(6)是相互独立的、不直接连通的两条管路;所述第一管路(4)与伤口敷料(1)的连接处位于敷料(1)的多孔体中,且靠近伤口床(wound bed)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管路(6)与伤口盖体(2)的连接处位于伤口盖体(2)内、敷料(1)之上的空间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发明的第二管路(6)与气体压强传感器(5)相连接,并且第二管路(6)在伤口处的端口位于盖体(2)内部、敷料(1)上方的空间内,可以测量伤口创面处的实际压强值,并根据此处压强值持续的时间来形成信号传递到控制器(12),控制器(12)调节安全通气阀(8)的开闭,从而产生伤口创面处的压强调节(如:负压-大气压-负压-大气压交替);或者根据临床需要,设定适合病情的负压值及其保压时间,也可以在伤口创面处产生周期性的负压-大气压-负压-大气压的交替。避免了因抽吸伤口渗出液的管路中存在渗出液液柱或者被高粘度的渗出液阻塞,导致伤口处压强值测量失真;
2.由于本发明可设置有根据伤口处实际压强值的变化来调节压强变化的装置,使伤口处的负压程度呈强-弱-强-弱的交替性变化。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能促进更多的血液流过伤口处,并使肉芽组织更快的成长。并且在伤口处理过程中,通过负压的多级调节-稳压装置(131),将负压源产生的负压平稳、恒定的输送到伤口处;
3.本发明设有干燥洁净空气的进气通路,在安全通气阀(8)开闭调节下,进入到伤口处的空气通过阻菌膜(9),过滤为干燥洁净空气进入伤口处,由此在伤口处产生干燥洁净的微环境。同时,进入伤口创面处的气体形成的气压差可将已吸入到管路中的渗出液迅速推送至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这样,可以防止在压强变化过程中,渗出液返回到伤口处,造成再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特别是一种可设定周期性变化负压的伤口治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伤口敷料(1)、覆盖伤口敷料的伤口盖体(2)、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连接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和敷料(1)的第一管路(4)、气体压强传感器(5)、连接气体压强传感器(5)和伤口盖体(2)的第二管路(6)、负压源(7)、安全通气阀(8)、阻菌膜(9)、连接安全通气阀(8)和渗出液吸收盒(3)、连接负压源(7)和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的第四管路(11)、控制器(12)、第四管路(11)上连接的气压传感器(13);     如图2所示,负压源(7)与第一管路(4)之间,可设置气压传感器(13),在该气压传感器(13)上还可以连接一负压调节-稳压装置(131);气压传感器(13)监测第四管路(11)中传递出的渗出液吸收盒(3)内的负压值,并把监测到的信号输送到控制器(12)中。控制器(12)根据预设程序,启动或关闭负压源(7)。在渗出液吸收盒(3)内,与第四管路(11)的连接处可以设有一阻水膜(31),防止渗出液吸收盒(3)内的渗出液进入第四管路(11)。渗出液吸收盒(3)内,设有盒内气体通路(32),安全通气阀(8)与渗出液吸收盒(3)之间的第三管路(10)和第二管路(6)可以在该气体通路(32)中的连通,确保第三管路(10)和第二管路(6)中的空气不接触到渗出液吸收盒(3)内的污染气体和液体。渗出液吸收盒(3)内,与第四管路(4)的连接处还可以设有单向阀(36)。单向阀(36)的方向设置成气体只能从伤口处吸收到负压源的方向,从伤口处吸收的气体不会再返回到伤口处。在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内,可设有容积监测装置(33)和报警器(34),当渗出液在吸收盒(3)内的体积达到设定值,则容积监测装置(33)检测到并传递信号给报警器(34),报警器(34)发出警报通知病患或者医护人员更换渗出液吸收盒(3)、第一管路(4)、第二管路(6)、敷料(1)和伤口盖体(2)。同时,为了更好的回收医疗废液,在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内装有液体凝固剂(35),凝固剂(35)优选的为葡甘露聚糖与聚丙烯酸的聚合物。渗出液吸收盒(3)中,还设有吸收渗出液不良气味的除臭过滤器(37)。该除臭过滤器(37)内可以设有活性炭等吸附气味的物质,来消除渗出液所散发的不良气味。     在伤口创面上方,第二管路(6)上设置有阻菌膜(9)。阻菌膜(9)的材质为多孔材料,其有效孔径优选的小于0.22微米。 
在第二管路(6)上可设有一加药阀(14)。将雾状或微粒状的药物通过第二管路(6)输送到伤口敷料(1)处,进而到达伤口创面。 
如图3所示,安全通气阀(8)与伤口盖体(2)连接的第二管路(6)不进入渗出液吸收盒(3)内,而是在第二管路(6)上设置阻菌膜(9),这样安全通气阀(8)和阻菌膜(9)连接的管路,其功能已经不同于图1和图2中所示的第三管路(10)。在此,为了方便标记,依然标记为第三管路(10)。这样,渗出液吸收盒(3)内不再设有盒内气体通路(32)。 
如图4所示,是能体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最简单的功能设计。所述负压吸引系统系统包括伤口敷料(1)、覆盖伤口敷料的伤口盖体(2)、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连接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和敷料(1)的第一管路(4)、负压源(7)、安全通气阀(8)、连接安全通气阀(8)和伤口盖体(2)的第二管路(6)、设置在第二管路(6)上的气体压强传感器(5)、和连接负压源(7)和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的第四管路(11)、控制器(12)。 
根据图(4)示出的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伤口敷料(1)敷在伤口创面上,并覆盖住整个开放式创面;在敷料(1)上方,有穹顶型伤口盖体(2),所述伤口盖体(2)包裹住整个敷料(1),并在敷料(1)上方留有一定空间,第二管路(6)的端口就位于敷料(1)上方的空间内,监测伤口敷料(1)处的负压值;第二管路(6)上的气压传感器(5)将伤口敷料(1)处的负压值形成信号发送到控制器(12)中,控制器(12)根据预设的程序打开或关闭安全通气阀(8)。伤口敷料(1)通过第一管路(4)与渗出液吸收盒(3)连接。渗出液吸收盒(3)通过第四管路(11)与负压源(7)相连接,负压源(7)产生负压,通过第四管路(11)对渗出液吸收盒(3)内的空间进行负压抽吸,然后通过第一管路(4)将负压传递到伤口敷料(1)中,从而将敷料(1)中积存的伤口渗出液,通过第一管路(4)被吸收进入渗出液吸收盒(3);负压源(7)可以是真空泵,也可以是医疗机构的中心负压系统。控制器(12)根据预设程序发出指令,负压源(7)的开启和关闭。所有的连接均为密闭式连接,保持负压强度。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伤口敷料(1)敷在伤口创面上,并覆盖住整个开放式创面;在敷料(1)上方,有穹顶型伤口盖体(2),所述伤口盖体(2)包裹住整个敷料(1)和整个伤口创面,并在敷料(1)上方留有一定空间;伤口敷料(1)通过第一管路(4)与渗出液吸收盒(3)连接,渗出液吸收盒(3)通过第四管路(11)与负压源(7)相连接;负压源(7)可以是真空泵,也可以是医疗机构的中心负压系统。所有的连接均为密闭式连接,保持负压强度。 
第四管路(11)上连接的气压传感器(13),监测渗出液吸收盒(3)内的负压值,并把相应的信号输送到控制器(12)中。控制器(12)根据预设程序开启负压源(7)。 
负压源(7)启动后,输出负压,调节-稳压装置(131)内的传感器检测到负压的存在,并判断负压值是否符合输入预设值。当判断连接的负压源产生的负压值符合预设值时,输出负压;     如果调节-稳压装置(131)内的传感器检测到负压值不符合预设值时,在可调范围内,则通过调整控压来调整负压值,使其符合设定值的范围;如果负压源(7)输出的负压值超过了可调范围,则调节-稳压装置(131)发出警报。     负压通过调节-稳压装置(131)后,经第四管路(11)、渗出液吸收盒(3)再进入第一管路(4),从而将敷料(1)处积存的渗出液和气体进行抽吸。渗出液吸收盒(3)内,与第四管路(11)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36),该单向阀(36)设定气流方向只是从伤口处到负压源的方向。伤口组织渗出液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多孔的伤口敷料(1)进入第一管路(4)。再进入渗出液吸收盒(3)中。渗出液吸收盒(3)中设有液体凝固剂(35),该凝固剂(35)吸附液体,并与其中的水分子结合后成为固体状态,并将全部的物质包裹在其中。理想状态,该凝固剂(35)为葡甘露聚糖与聚丙烯酸的聚合物。当凝固剂(35)的体积达到预设值时,渗出液吸收盒(3)内的容积监测装置(33)检测到体积到达预设值的信号,并向报警器(34)发出信号,发出更换渗出液吸收盒(3)的警报。 
    患者或者医护人员察觉到警报后,通过调整渗出液吸收盒(3)的方向,使其保持竖直状态,以获得最佳的容积计算模式。如果在最佳容积计算模式下,不再继续发出警报,则不需要更换渗出液吸收盒(3);如果在调整了渗出液吸收盒(3)的方向后,仍然继续发出警报,则需要更换渗出液吸收盒(3)。 
在敷料(1)上方,伤口盖体(2)内,设有第二管路(6),该管路是气体管路,只是检测敷料(1)处的真实负压值的管路,同时也是大气通过阻菌膜(9)过滤成干燥洁净空气进入伤口处的气体通路。当伤口创面处的负压被气压传感器(5)检测到第二管路(6)位于敷料(1)上方的端口处负压值和负压保持时间均达到了预设值,则气压传感器(5)发出信号输送到控制器(12),控制器(12)发出指令打开安全通气阀(8),大气通过阻菌膜(9)进入到第二管路(6)内,再进入到伤口盖体(2)内。使伤口处于从负压-大气压的压强变化环境中。同时,如果第一管路(4)内有已经吸收的伤口渗出液,进入的干燥洁净空气所产生的压差,将渗出液推送到渗出液吸收盒(3)内。避免了渗出液再次回到伤口处。 
在第二管路(6)上,还可以设有加药阀(14)。通过加药阀(14),和第二管路(6)内的气流将雾状或微粉状的药物输送到伤口创面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根据伤口处实际压强值,安全稳定的实现伤口的负压-大气压-负压-大气压交替性变换。并且伤口处的压强变化依据伤口处实际压强及其保持时间来设定,大大减少能耗和误差。 
    本发明通过图示和实施例的叙述公开了发明内容,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技术细节。对于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等效替换和实现方式的改变等均属于本发明在权利要求部分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尤其涉及到一种通过两个独立管路分别负责压力监测和液体吸收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所述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包括:伤口敷料(1)、覆盖伤口敷料的伤口盖体(2)、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连接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和敷料(1)的第一管路(4)、负压源(7)、安全通气阀(8)、连接安全通气阀(8)和伤口盖体(2)的第二管路(6)、位于第二管路(6)上的气压传感器(5)、连接负压源(7)和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的第四管路(11)、与负压源(7)、安全通气阀(8)和气压传感器(5)相连接的控制器(12);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4)和所述第二管路(6)是相互独立的、不直接连通的两条管路;所述第一管路(4)与伤口敷料(1)的连接处位于敷料(1)的多孔体中,且靠近伤口床(wound bed)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管路(6)与伤口盖体(2)的连接处位于伤口盖体(2)内、敷料(1)之上的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可在第四管路(11)上设置气压传感器(13)和负压调节-稳压装置(1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源(7)是真空泵或系统外部负压源的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负压源(7)连接的第四管路(11)与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内的连接处设有阻水膜(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膜(31),可以与一个单向阀(36)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单向阀(36)的有效方向设置为从伤口处吸收的气体只能从伤口处进入第四管路(11)继而进入渗出液吸收盒(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内,可设有容积监测装置(33)和报警器(3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渗出液吸收盒(3)内设有液体凝固剂(3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凝固剂(35),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剂优选的为葡甘露聚糖与聚丙烯酸的聚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6)上可设有阻菌膜(9)。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阻菌膜(9),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菌膜的材质为多孔材料,其有效孔径优选的是:有效孔径小于0.22微米。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6)上可设有一加药阀(14)。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4)进入敷料(1)的端部可设有多个吸收孔。
CN201210349864.5A 2012-09-20 2012-09-20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 Pending CN1036568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9864.5A CN103656841A (zh) 2012-09-20 2012-09-20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9864.5A CN103656841A (zh) 2012-09-20 2012-09-20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6841A true CN103656841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29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9864.5A Pending CN103656841A (zh) 2012-09-20 2012-09-20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5684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3190A (zh) * 2014-06-30 2014-09-17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泵启动方法及负压设备
CN104815386A (zh) * 2015-04-23 2015-08-05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时监控创面压力大小的负压引流系统
CN104815384A (zh) * 2015-04-23 2015-08-05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现废液浑浊度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
CN104950935A (zh) * 2015-07-02 2015-09-30 徐成学 负压引流创面控制系统及压力控制方法
CN104984462A (zh) * 2015-06-30 2015-10-21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及其敷料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2858A (en) * 1990-03-20 1992-03-03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Liquid gelling agent distributor device
US20070167927A1 (en) * 1995-11-14 2007-07-19 Kci Licensing, Inc. Portable wound treatment apparatus having pressure feedback capabilities
WO2009016603A2 (en) * 2007-08-01 2009-02-05 Blackbeard, Graham Alan Reduced pressure wound treatment apparatus
CN202028029U (zh) * 2011-01-31 2011-11-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利用医院中心吸引和供氧系统的创面治疗仪
CN102283771A (zh) * 2011-07-26 2011-12-21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氧供应装置及负压伤口治疗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2858A (en) * 1990-03-20 1992-03-03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Liquid gelling agent distributor device
US20070167927A1 (en) * 1995-11-14 2007-07-19 Kci Licensing, Inc. Portable wound treatment apparatus having pressure feedback capabilities
WO2009016603A2 (en) * 2007-08-01 2009-02-05 Blackbeard, Graham Alan Reduced pressure wound treatment apparatus
CN202028029U (zh) * 2011-01-31 2011-11-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利用医院中心吸引和供氧系统的创面治疗仪
CN102283771A (zh) * 2011-07-26 2011-12-21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氧供应装置及负压伤口治疗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3190A (zh) * 2014-06-30 2014-09-17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泵启动方法及负压设备
CN104815386A (zh) * 2015-04-23 2015-08-05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时监控创面压力大小的负压引流系统
CN104815384A (zh) * 2015-04-23 2015-08-05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现废液浑浊度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
CN104984462A (zh) * 2015-06-30 2015-10-21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及其敷料组件
CN104950935A (zh) * 2015-07-02 2015-09-30 徐成学 负压引流创面控制系统及压力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8185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negative-pressure treatment
US9155821B2 (en) Fluid collection canister including canister top with filter membrane and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systems including same
US2019011094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Evacuate One Or More Dressings Using Two Or More Vacuum Pumps
CA2764720C (en) Fluid collection canister including canister top with filter membrane and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systems including same
CN103917257B (zh) 具有减压敷料和关联阀的减压组织处理系统及方法
US10478536B2 (en) Therapy apparatus with integrated fluid conductors and noise attenuation
US8167869B2 (en) Wound therapy system with proportional valve mechanism
US10124095B2 (en) Instillation cartridge for vacuum actuated fluid delivery
CN103656841A (zh)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
US20100318043A1 (en)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Systems Capable of Vacuum Measurement Independent of Orientation
CN106983941A (zh) 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US20190022289A1 (en) Negative-pressure therapy with adjustable instillation pump chamber
CN202961477U (zh) 负压吸引系统
US11185624B2 (en) Negative-pressure therapy with disposable instillation pump chamber
CN104815386A (zh) 可实时监控创面压力大小的负压引流系统
CN104983514A (zh)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及其敷料组件
US20210361853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fluid from a wound utilizing controlled airflow
CN104815384A (zh) 可实现废液浑浊度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
CN205215916U (zh) 可实现间歇负压的负压引流系统
CN204655770U (zh) 可实时监控创面压力大小的新型负压引流系统
CN204972395U (zh) 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及其敷料组件
CN204709615U (zh) 可实现废液浑浊度监控的新型负压引流系统
CN100998898A (zh) 一种多功能体外血液治疗仪
CN222488271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引流装置
CN208301915U (zh) 透析液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