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649746A - 斑点检测套件、斑点检测方法和转移片 - Google Patents

斑点检测套件、斑点检测方法和转移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9746A
CN103649746A CN201280032952.0A CN201280032952A CN103649746A CN 103649746 A CN103649746 A CN 103649746A CN 201280032952 A CN201280032952 A CN 201280032952A CN 103649746 A CN103649746 A CN 103649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layer
separating medium
transfer sheet
spot
tlc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29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49746B (zh
Inventor
蓑田稔治
池田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49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9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49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9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90Plate chromatography, e.g. thin layer or paper chromatography
    • G01N30/95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Signal analysis

Landscapes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通过以下方法精确检测TLC板上的斑点的位置:使用具有分离介质层(其具有特定光学响应性)的TLC板,并还使用具有特定孔隙率的转移片(该转移片要覆盖在该分离介质层上以使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转移到其上),并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展开至TLC板的分离介质层中;在至少该目标物质已经展开的位置处将该转移片覆盖在分离介质层上;用转移溶剂润湿被覆盖的分离介质层和转移片;从覆盖在分离介质层上的转移片一侧使该转移溶剂挥发以将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转移至转移片;并光学检测转移至转移片的斑点。

Description

斑点检测套件、斑点检测方法和转移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在TLC板中不具有光学响应性的分离介质层中目标物质的斑点的斑点检测套件、使用其的斑点检测方法和包含在该套件中的转移片。
背景技术
薄层色谱法(下文中也称作“TLC”)是分离和检测混合物中特定组分的已知方法。TLC用于检测和分离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在TLC中,通过TLC板的分离介质层与目标物质之间不同的光学响应来检测目标物质的斑点。由此,当分离介质层与目标物质在TLC中具有类似的光学响应性时,该斑点不能通过光学响应来检测。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同一基板上含有毗邻地形成于其上的对目标物质具有分离性质但不具有光学响应性的第一分离介质层和不具有分离性质但具有光学响应性的第二分离介质层的TLC板是已知的(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TLC板中,样品中的目标物质从第一分离介质层展开到第二分离介质层,并且根据其光学响应性检测迁移到第二分离介质层中的在第一分离介质层中分离的斑点。
在该TLC板中,样品中容易被第一分离介质层吸附的提取组分可能不会充分地到达第二分离介质层。此外,由于各分离介质层中斑点的不同迁移速度,第一分离介质层中斑点的相对位置可能不会精确地保持在第二分离介质层中。因此,该TLC板可能不会准确地检测第一分离介质层中的分离,在这些方面留下了改进的空间。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号314013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能够精确检测不能通过光学响应性检测目标物质的TLC板上的斑点的一种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可以通过将TLC板上的斑点转移到对目标物质具有光学响应性的转移片上来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完成本发明。
由此,本发明提供斑点检测套件,包含具有分离介质层的TLC板和要覆盖在所述分离介质层上以将所述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转移到其上的转移片,其中所述分离介质层具有针对目标物质的分离性质和对紫外线或显色试剂的光学响应性,并且所述转移片具有不同于所述分离介质层的光学响应性并还具有多孔性。
本发明还提供其中该转移片为硅胶片的斑点检测套件。
本发明还提供进一步包含用于将所述TLC板和所述转移片在预定的相对位置处对准的对准机构的斑点检测套件。
本发明还提供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斑点检测套件而在薄层色谱法中实施的斑点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展开至所述TLC板的所述分离介质层中的步骤;在至少所述目标物质已经展开的位置处将所述转移片覆盖在所述分离介质层上的步骤;用转移溶剂润湿被覆盖的分离介质层和转移片的步骤;从覆盖在所述分离介质层上的所述转移片一侧使所述转移溶剂挥发以将所述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转移至所述转移片的步骤;光学检测转移至所述转移片的斑点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斑点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将所述转移片覆盖在所述分离介质层上之前干燥所述分离介质层的步骤,其中,目标物质已经展开至所述分离介质层中。
本发明还提供斑点检测方法,其中所述转移片在预定的相对位置处覆盖在所述TLC板上。
本发明还提供将TLC板的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转移到其上的转移片,该分离介质层具有针对目标物质的分离性质和对紫外线或显色试剂的光学响应性,并且该转移片具有不同于所述分离介质层的光学响应性以及多孔性。
本发明还提供转移片,其为硅胶片。
本发明使用覆盖在TLC板的分离介质层上的转移片,使得通过从覆盖在分离介质层上的转移片的背面挥发该转移溶剂,从而将分离介质层上的至少一部分斑点转移至该转移片上,并由此可以精确地检测不能借助于光学响应性来检测目标物质的该TLC板上的斑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斑点检测方法的一个实例的视图;
图2是显示在具有第一和第二分离介质层的TLC板1上的Troeger碱的斑点的视图;
图3是显示在TLC板1上的黄烷酮的斑点的视图;
图4是显示在斑点已经从TLC板2转移到其上的转移片上的Troeger碱与黄烷酮的斑点的视图;和
图5是显示在斑点已经从TLC板3转移到其上的转移片上的Troeger碱与黄烷酮的斑点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斑点检测套件包括:具有分离介质层的TLC板和覆盖在该分离介质层上以使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转移到其上的转移片。
该TLC板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其是具有分离介质层的TLC板并且该分离介质层具有针对目标物质的分离性质和对紫外线或显色试剂的光学响应性。本文中所用术语“对紫外线的光学响应性”是指通过紫外线发光(如荧光)或吸收紫外线。本文中所用术语“对显色试剂的光学响应性”是指显色试剂的显色。该TLC板可以包括具有基板和在其上形成的分离介质层的TLC板。该TLC板可以适当地在公知的TLC板中选择,或通过在基板上施加具有该分离性质与光学响应性的分离介质的浆料并干燥该浆料以形成该分离介质层来获得。
该基板可以是用于TLC的公知基板。该基板可以包括例如由玻璃、树脂、金属或纸张制成的平板。基板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是通常用于TLC的矩形形状。
该分离介质可以是颗粒状分离介质。该颗粒状分离介质可以是由分离介质组成的粒子、包含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的分离介质的粒子。
该分离介质可以是具有光学响应性的低分子量或高分子量分离介质。低分子量分离介质可以包括例如基于配体交换的分离介质、基于电荷转移(π-π)的分离介质、基于氢键的分离介质、基于包合物的分离介质、基于离子键的分离介质、插入型分离介质、冠醚或其衍生物以及环糊精或其衍生物。高分子量分离介质可以包括例如多糖衍生物、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蛋白质和酒石酸衍生物。
该多糖衍生物可以包括,例如,用作光学异构体的分离介质并包含多糖与取代该多糖中所有或部分羟基或氨基基团的芳族酯、芳族氨甲酰基、芳族醚与羰基中的任一种的多糖衍生物,其可以包括例如纤维素的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纤维素的苯基酯衍生物、直链淀粉的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和直链淀粉的苯基酯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中的苯基可以含有一个或更多个选自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烃与卤素中的取代基。
考虑到改善分离性能,该载体优选是多孔材料。该载体可以包括例如合成高分子,如交联聚苯乙烯、交联丙烯酸聚合物和环氧聚合物;多糖,如纤维素和交联并增强的纤维素、交联琼脂糖、交联葡聚糖和交联甘露聚糖;无机材料,如氧化铝、硅胶、介孔硅胶(mesoporous silica gel)、沸石、硅藻土、熔融二氧化硅、粘土矿物、氧化锆和金属。
可以根据在TLC板上的分离目的选择该分离介质的粒径。例如为了研究在适度压力下的柱色谱法的条件,考虑到获得适用于适度压力下的色谱法的结果,该粒径优选为10 μm或更大,更优选10至100 μm,再更优选20至100 μm。该分离介质的粒径可以是在常规粒径分析仪上测得的平均粒径,或者可以是产品目录值。
在制备该分离介质层的情况下,其可以通过公知的TLC板制备方法制备,例如,通过用涂布器在支承体表面上施加含有该分离介质和施涂溶剂的浆料,或通过将该浆料喷雾到支承体表面上。
该施涂溶剂可以是水、有机溶剂及其混合溶剂。该有机溶剂可以包括例如醇,如甲醇、乙醇和异丙醇;酮,如丙酮和甲乙酮;醚,如四氢呋喃和二氧杂环己烷;腈,如乙腈;亚砜,如二甲亚砜;砜,如环丁砜;酯,如乙酸乙酯;酰胺,如二甲基甲酰胺;烃,如戊烷、己烷和石油醚;芳族烃,如苯、甲苯和二甲苯;含卤素化合物,如二氯甲烷、氯仿、溴仿、氯苯和溴苯。
该施涂溶剂优选是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更优选是水与醇的混合溶剂,再更优选是水与乙醇的混合溶剂。该混合溶剂中醇的含量优选为0.1至50质量%,更优选10至40质量%,再更优选20至30质量%。
当在基板上毗邻地形成两个分离介质层时,考虑到防止分离介质层边界处的紊乱并由此防止对分离介质层中斑点迁移的任意影响,用于形成这些分离介质层的浆料优选含有相同类型的施涂溶剂,更优选含有具有相同组成的施涂溶剂。
浆料中施涂溶剂的含量可以根据形成的分离介质层的均匀性、层的厚度和经济观点来确定,并优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分离介质为10至5000质量份,更优选50至1000质量份,再更优选100至300质量份。
考虑到改善所形成分离介质层的强度,优选的是该浆料进一步含有粘合剂。该粘合剂可以是提供粘合性质以便在基板表面上形成分离介质层的组分。该粘合剂可以包括无机粘合剂,如石膏和胶态二氧化硅;有机粘合剂,如有机纤维,例如微纤化纤维素;增稠剂,例如碱性水溶性共聚物、羟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和丙烯酸。可以使用一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粘合剂。
考虑到所形成分离介质层的强度与分离介质层中流动相的适当上升速度,浆料中的粘合剂含量可以根据粘合剂的类型适当地选择。例如,当使用石膏时,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分离介质优选为0.1至50质量份、更优选5至30质量份且再更优选10至20质量份。当使用有机粘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时,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分离介质优选为0.1至50质量份、更优选0.5至10质量份且再更优选1至3质量份。
该转移片具有不同于分离介质层的光学响应性,并具有多孔性。短语“不同于……的光学响应性”指的是由紫外线照射或显色试剂的显色处理造成的光学响应不同于其它光学响应,以便借助于颜色或亮度在光学上彼此区分。
转移片的“多孔性”意味着当该转移片覆盖在随后用溶剂润湿并从转移片一侧干燥的分离介质层上时,该转移片具有空隙,以使得溶剂以适当的速度被转移片吸收,在该速度下,构成分离介质层上斑点的组分的至少一部分以允许该组分转移到转移片上的速度被该转移片吸收。考虑到上述因素,该转移片的总孔隙率优选为0.1至0.9、更优选0.2至0.8且再更优选0.4至0.8。转移片的总孔隙率可以由例如吸收了溶剂的转移片的重量与转移片重量之间的重量差、所吸收的溶剂的比重和由其外尺寸计算得到的转移片体积来计算。
考虑到从TLC板迁移形成斑点的组分,该转移片的孔隙率优选在覆盖在TLC板上的部分处是均匀的(例如,该转移片具有均匀的总孔隙率),并更优选在整个转移板上是均匀的。
该转移片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制备。例如,该转移片可以通过将上述载体(如硅胶)的浆料施加到多孔支承体上并干燥该浆料来制备。该多孔支承体可以包括例如通过钻孔而设置有孔隙的板、烧结板、网状物(网)和多孔膜。该支承体的材料可以包括例如玻璃、塑料、金属和陶瓷。
该转移片还可以通过将含有所述载体、所述施涂溶剂和任选的粘合剂或骨料的浆料施加在基板上并从基板上剥离干燥后获得的层来制备。该骨料可以包括例如网状物和填料(纤维)。考虑到转移片的强度,用于转移片的浆料中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载体优选为0.1至50质量份、更优选0.5至30质量份且再更优选1至20质量份。考虑到转移片的强度,用于转移片的浆料中骨料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载体优选为0.1至0.9质量份、更优选0.2至0.8质量份且再更优选0.3至0.7质量份。
该转移片还可以以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型为片状的多孔硅胶(整块板)的形式获得。
在这些转移片中,考虑到调节转移片的总孔隙率和与溶剂的亲合力,该转移片优选是作为通过任意上述方法获得的片状硅胶的硅胶片。
考虑到目标物质的渗透性、防止目标物质斑点扩散和转移片的强度,该转移片优选具有10至2000 μm、更优选50至1000 μm且再更优选100至500 μm的厚度。
当使用用于该转移片的浆料来制备该转移片时,考虑到孔隙率和转移片与TLC板之间适当的粘附性,所述载体的粒径优选为0.1至100 μm、更优选1至50 μm且再更优选5至40 μm。
考虑到允许更精确的检测,当借助于来自紫外线照射的光学响应性检测斑点时,该转移片优选进一步含有荧光指示剂。该荧光指示剂可以是公知的荧光指示剂,其可以包括例如钨酸镁、含锰的硅酸锌等等。该转移片可以通过向转移片用浆料中进一步添加该荧光指示剂来获得。该荧光指示剂的含量可以在允许分离该目标物质的范围内选择,并且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载体通常为0.1至5质量份。
当借助于来自使用显色试剂的光学响应性检测斑点时,涉及显色试剂和显色处理的公知技术可应用于该转移片。该显色试剂可以包括例如茴香醛溶液、磷钼酸溶液、碘、茚三酮溶液、哈美龙溶液、DNPH溶液、氯化锰溶液和溴甲酚绿溶液。显色处理可以包括例如涉及通过涂施、喷涂或暴露将显色试剂附着到转移片上并任选加热该转移片以进行显色的处理。
考虑到更精确地检测分离介质层中的斑点,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斑点检测套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将TLC板与转移片在预定相对位置处对准的对准机构。该对准机构可以包括例如用于限定TLC板覆盖该转移片的位置并防止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机构。更具体而言,该对准机构可以包括用于将TLC板在其末端处借助铰链连接到转移片上的机构,用于将TLC板和覆盖的转移片在水平方向上牢固固定的框架,在TLC板或转移片上提供的突出部件(如桩)和在另一部分上提供的凹陷部件(如孔),以及允许TLC板与转移片的可分开粘接的粘接装置,如胶带或沟和环紧固件。
本发明的斑点检测方法可以用上述本发明的斑点检测套件来进行。
本发明的斑点检测方法包括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展开到TLC板的分离介质层中的第一步骤,在至少该目标物质已经展开的位置处将该转移片覆盖在分离介质层上的第二步骤,用转移溶剂润湿被覆盖的分离介质层和转移片的第三步骤,从覆盖在分离介质层上的转移片一侧使该转移溶剂挥发以便将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转移至转移片的第四步骤,和光学检测转移至转移片的斑点的第五步骤。
第一步骤可以以类似于常规TLC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第一步骤可以通过在分离介质层的一个边缘处点样来进行,任选干燥该样品的斑点,以已经点样的边缘将分离介质层浸泡在流动相中并使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展开到分离介质层中。该目标物质是在分离介质层中显示与分离介质层相同的光学响应的物质。
在第二步骤中,在该目标物质已经在分离介质层中展开的位置处覆盖该转移片即可。该转移片可以覆盖于分离介质层的一部分,如流动相已经展开的部分,但是,考虑到允许检测斑点的位置,优选覆盖在整个分离介质层上。考虑到允许更精确地检测分离介质层中斑点的位置,第二步骤优选是在相对于TLC板的预定位置处覆盖该转移片的步骤。
第三步骤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进行:由覆盖在分离介质层上的转移片一侧将该转移溶剂喷涂到整个转移片上,或将转移片和分离介质层浸泡在转移溶剂中,或在覆盖前用转移溶剂润湿该转移片以使得在覆盖后该分离介质层足够湿润。
该转移溶剂可以是允许从分离介质层中洗脱至少一部分构成分离介质层中斑点的组分的溶剂。该转移溶剂可以是上述流动相,或者是公知的有机溶剂或选自公知的有机溶剂、水、酸和碱的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考虑到目标物质的溶解度和目标物质的洗脱能力,该转移溶剂可以是醇,如乙醇、甲醇和2-丙醇,THF、乙酸乙酯、氯仿或丙酮。当制备该分离介质层以至于成为由固定多糖衍生物分离介质的载体组成的涂布材料时,该转移溶剂优选是醇,以使得载体上的多糖衍生物分离介质不被溶解。
考虑到转移溶剂以适当速度被转移片吸收,第四步骤优选通过从转移片一侧空气干杂覆盖在分离介质层上的转移片来进行,并且考虑到提高转移量,使用10至30℃的冷空气进行空气干燥是优选的。该空气干燥可以在整个转移板上进行,或在其中存在斑点的转移板的一部分上进行。
可以在转移片覆盖在分离介质板上时或在拆卸转移片后进行第五步骤。在该第五步骤中,该目标物质表现出可检测的不同于转移片的光学响应。只要转移片对分离介质板的接触面是表侧(upper side),则在可获得转移的点的光学响应范围内,第五步骤中的光学检测可以在转移片的表侧或在背侧(reverse side)进行。
本发明的斑点检测方法可以在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包括其它步骤。其它步骤可以包括在将转移片覆盖于分离介质层之前将目标物质已经展开到其上的分离介质层干燥的步骤。考虑到允许更精确地检测分离介质层中斑点的位置,优选包括该干燥步骤。考虑到改善可操作性,该干燥步骤优选是使用20至80℃的热空气的空气干燥步骤,考虑到安全性,该步骤优选是使用冷空气的空气干燥步骤。
本发明的斑点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例如如图1中所示,制备含有多糖衍生物施加到其上的硅胶分离介质层的TLC板(图1中的A),将诸如外消旋光学异构体溶液的样品点在TLC板中的分离介质层的一条边缘处,将样品中的光学异构体由该边缘向着另一边展开,用来自干燥机的冷空气干燥(图1中的B),将诸如硅胶片的转移片覆盖在TLC板中的分离介质层上(图1中的C),将诸如乙醇的转移溶剂喷涂到覆盖的转移片的背侧上以便用转移溶剂润湿该转移片与该分离介质层(图1中的D),由转移片的背侧用来自干燥机的冷空气逐渐干燥该转移片与覆盖在其上的分离介质层(图1中的E),和用UV照射该转移片的背侧以光学检测转移到转移片上的斑点(图1中的F)。
本发明中的转移片上的斑点的光学检测可用于观察TLC板上的分离结果。根据本发明,萃余液(raffinate)组分和萃取组分的斑点,只要它们在TLC板上,则包括TLC分离导致的其位置关系均可以精确检测。进一步根据本发明,当样品在TLC板上顺序点样并同时展开时,可以精确检测多个样品各自的分离。该目标物质还可以通过收集含有转移到转移片上的特定斑点的部分并进行萃取程序来分离。此外,该目标物质还可以通过收集对应于含有在转移片上检测到的特定斑点的部分的分离介质层部分来分离。
实施例
[Rf值的确认]
首先,将4.00克CHIRALPAK IA® (Daicel Corporation)的填充料(下面也称为“IA填充料”)、0.60克石膏、4.00克2%的CMC(羧甲基纤维素)1110(Daicel Corporation)水溶液和0.60克20%的Snowtex C(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水溶液添加到0.40克水与1.60克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并在施加超声的同时充分搅拌以制备第一浆料。同时,将4.00克硅胶(用于液相色谱法,来自Daiso Co., Ltd., IR-60-5/20-U)、0.20克石膏、6.00克2%的CMC(羧甲基纤维素)1110(Daicel Corporation)水溶液和0.04克含锰硅酸锌添加到2.02克水与2.80克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并在施加超声的同时充分搅拌以制备第二浆料。使用用于TLC板制备的涂布器将这些浆料均匀施涂在装有分隔板的玻璃板上,将浆料的铺展层在60℃下空气干燥和真空干燥3小时,同时用真空泵抽真空以制备12块各自含有第一浆料的第一分离介质层和毗邻提供到第一分离介质层上的第二浆料的第二分离介质层的TLC板1。
该第一分离介质层具有2厘米的宽度、10厘米的长度和150 μm的厚度,该第二分离介质层具有3厘米的宽度、10厘米的长度和110 μm的厚度。第一分离介质层对应于IA填充料层,第二分离介质层对应于硅胶层。该IA填充料具有20 μm的平均粒径,硅胶具有14.4 μm的平均粒径。
将Troeger碱(TB)的外消旋物质在乙酸乙酯中的1%溶液(大约1 μL)在沿纵向距离底部大约1.0厘米处点在TLC板1上。将该TLC板1放置在展开容器中,该容器包含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以9:1的体积比含有正己烷和乙醇,样品斑点在下,使得样品中的Troeger碱的光学异构体沿着第一分离介质层的纵向展开。在第一次展开后,用冷空气一次干燥该TLC板1。随后将该TLC板1放置在含有乙醇的展开容器中,第一分离介质层在下,使得Troeger碱的光学异构体由第一分离介质层进一步展开至第二分离介质层。
在第二次展开后,将TLC板1用冷空气干燥并用紫外线照射。结果,在第二分离介质层中各自以绿色斑点形式观察到由第一分离介质层迁移到第二分离介质层的萃余液组分RTB和萃取组分ETB的斑点(图2)。该第一分离介质层吸收紫外线,并由此作为黑色区域被观察到。由在第一分离介质层上点样的位置、展开溶液到达的位置和第二分离介质层上斑点的中心位置确定该斑点的Rf值,表明Troeger碱的萃余液组分和萃取组分分别具有大约0.5和大约0.35的Rf值。
将黄烷酮(FLV)的外消旋物质在乙酸乙酯中的1%溶液(大约1 μL)以上述类似方式点在另一块TLC板1上,黄烷酮的外消旋物质在第二分离介质层中展开,观察在第二分离介质层中萃余液组分RFLV和萃取组分EFLV的斑点的位置。结果,两种组分均以第二分离介质层上的绿色斑点形式被观察到(图3)。黄烷酮的萃余液组分和萃取组分分别具有大约0.3和大约1.75的Rf值。
[实施例1]
接着,使用用于TLC板制备的涂布器将第一浆料均匀地施加到玻璃板表面上,将浆料的铺展层空气干燥并在60℃下用真空泵抽真空的同时真空干燥3小时,以制备仅含有第一浆料的第一分离介质层并具有2厘米的宽度、10厘米的长度和150 μm的厚度的TLC板2。
将Troeger碱(TB)的外消旋物质在乙酸乙酯中的1%溶液(大约1 μL)和黄烷酮(FLV)的外消旋物质在乙酸乙酯中的1%溶液(大约1 μL)在沿纵向距离底部大约1.0厘米处分别点在TLC板2上。将该TLC板2放置在展开容器中,该容器包含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以9:1的体积比含有正己烷和乙醇,样品斑点在下,使得两个样品同时沿着TLC板2的纵向展开。在展开后,将TLC板2用冷空气干燥以终止斑点的展开。
在该TLC板2的第一分离介质层上覆盖矩形形状的具有相同尺寸的硅胶片,将乙醇喷涂到整个覆盖的硅胶片上以润湿该硅胶片和该第一分离介质层,在硅胶片覆盖在该第一分离介质层上的同时对其施加冷空气以干燥该第一分离介质层与该硅胶片,并由此使第一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由第一分离介质层转移到该硅胶片上。
通过以上述类似方式将第二浆料施加在玻璃板上、干燥、从玻璃板上剥离由此形成的厚度为大约300 μm的第二分离介质层并调节该层以具有矩形形状,由此获得硅胶片。
一旦乙醇干燥,使硅胶片与TLC板2分离,并用紫外线照射硅胶片对TLC板2的接触平面。结果,Troeger碱与黄烷酮的萃余液组分RTB和RFLV与萃取组分ETB和EFLV分别以绿色斑点被检测到(图4)。
[参考例]
以与制备第一浆料相同的方式制备第三浆料,除了使用CHIRALPAK IC® (Daicel Corporation)的填充料(下面也称为“IC填充料”)取代IA填充料。以与制备TLC板2相同的方式制备TLC板3,除了使用第三浆料,其仅含有第三浆料的第三分离介质层。将Troeger碱(TB)的外消旋物质在乙酸乙酯中的1%溶液(大约1 μL)和黄烷酮(FLV)的外消旋物质在乙酸乙酯中的1%溶液以与在TLC板2上的同时展开相同的方式在TLC板3上同时展开,并将斑点转移到硅胶片上。已知的是该填充料与混合溶剂的上述组合即使在使用柱时也不能分离这些样品中的光学异构体。
一旦乙醇干燥,使硅胶片与TLC板3分离,并用紫外线照射硅胶片对TLC板3的接触平面。结果,Troeger碱与黄烷酮分别作为单一绿色斑点STB和SFLV的形式检测到,而没有分解(图5)。
产业实用性
TLC已经常规用作研究柱色谱法的分离条件和分离目标物质的手段。与现有技术相比,当使用由此难以借助于光学响应检测分离的分离介质时,本发明能够更精确地检测目标物质的分离。因此,预期本发明有助于进一步扩展此类分离介质的应用并进一步发展使用此类分离介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附图标记说明
A至F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斑点检测方法过程中的各状态
RTB Troeger碱的萃余液组分的斑点
ETB Troeger碱的萃取组分的斑点
RFLV 黄烷酮的萃余液组分的斑点
EFLV 黄烷酮的萃取组分的斑点
STB Troeger碱的外消旋物质的斑点
SFLV 黄烷酮的外消旋物质的斑点

Claims (8)

1.斑点检测套件,包含具有分离介质层的TLC板和要覆盖在所述分离介质层上以将所述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转移到其上的转移片,
其中所述分离介质层具有针对目标物质的分离性质和对紫外线或显色试剂的光学响应性,并且
所述转移片具有不同于所述分离介质层的光学响应性并还具有多孔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点检测套件,其中所述转移片是硅胶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斑点检测套件,进一步包含用于将所述TLC板和所述转移片在预定的相对位置处对准的对准机构。
4.通过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斑点检测套件而在薄层色谱法中实施的斑点检测方法,
该方法包括:
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展开至所述TLC板的所述分离介质层中的步骤;
在至少所述目标物质已经展开的位置处将所述转移片覆盖在所述分离介质层上的步骤;
用转移溶剂润湿被覆盖的分离介质层和转移片的步骤;
从覆盖在所述分离介质层上的所述转移片一侧使所述转移溶剂挥发以将所述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转移到所述转移片上的步骤;
光学检测转移至所述转移片的斑点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斑点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将所述转移片覆盖在所述分离介质层上之前干燥所述分离介质层的步骤,其中目标物质已经展开至所述分离介质层中。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斑点检测方法,其中所述转移片在预定的相对位置处覆盖在所述TLC板上。
7.将TLC板的分离介质层上的斑点转移到其上的转移片,该分离介质层具有针对目标物质的分离性质并具有对紫外线或显色试剂的光学响应性,并且该转移片具有不同于所述分离介质层的光学响应性以及多孔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片,其是硅胶片。
CN201280032952.0A 2011-07-01 2012-06-28 斑点检测套件、斑点检测方法和转移片 Active CN1036497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7664 2011-07-01
JP2011147664 2011-07-01
PCT/JP2012/066563 WO2013005642A1 (ja) 2011-07-01 2012-06-28 スポット検出用セット、スポット検出方法、及び被転写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9746A true CN103649746A (zh) 2014-03-19
CN103649746B CN103649746B (zh) 2016-05-18

Family

ID=47436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2952.0A Active CN103649746B (zh) 2011-07-01 2012-06-28 斑点检测套件、斑点检测方法和转移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043718B2 (zh)
CN (1) CN103649746B (zh)
DE (1) DE112012002794B4 (zh)
IN (1) IN2014CN00680A (zh)
WO (1) WO201300564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2914A (zh) * 2015-04-03 2015-07-22 广东医学院 一种平面色谱与微孔板阵列映射关联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CN109564203A (zh) * 2016-12-26 2019-04-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薄层色谱板和使用其的试样分析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2381A (en) * 1979-10-22 1981-06-09 Schleicher & Schuell, Inc.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spotting
JPH01187452A (ja) * 1988-01-22 1989-07-26 Sankyo Co Ltd 赤外吸収測定用デイスクの製造方法
JPH05232099A (ja) * 1992-02-25 1993-09-07 Daicel Chem Ind Ltd 薄層クロマトグラム
US5306645A (en) * 1990-01-31 1994-04-26 Shimadzu Corporation Concentration and transfer methods for a chromatogram and an LC/IR measuring method
CN1241173A (zh) * 1997-10-03 2000-01-12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458863A (zh) * 2001-03-07 2003-11-26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
CN1758958A (zh) * 2003-04-24 2006-04-12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5954C2 (de) 1989-02-25 2001-02-01 Lohmann Therapie Syst Lts Verfahren zur Sichtbarmachung von Substanzflecken auf Schichtchromatogrammen
JPH0711516B2 (ja) * 1989-04-20 1995-02-0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クロマトグラムの濃縮・転写方法
JPH0737973B2 (ja) * 1990-02-23 1995-04-2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クロマトグラフの転写方法
JPH0743364B2 (ja) * 1990-03-23 1995-05-15 株式会社ピーシーシーテクノロジー イムノアッセイによる強心配糖体の分析方法
US5877028A (en) 1991-05-29 1999-03-02 Smithkline Diagnostics, Inc.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device
JP3086812B2 (ja) * 1994-02-24 2000-09-11 アトー株式会社 脂溶性化合物を固定層から樹脂膜へ転写する方法
WO2008061222A2 (en) 2006-11-17 2008-05-22 Indian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parating analyt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2381A (en) * 1979-10-22 1981-06-09 Schleicher & Schuell, Inc.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spotting
JPH01187452A (ja) * 1988-01-22 1989-07-26 Sankyo Co Ltd 赤外吸収測定用デイスクの製造方法
US5306645A (en) * 1990-01-31 1994-04-26 Shimadzu Corporation Concentration and transfer methods for a chromatogram and an LC/IR measuring method
JPH05232099A (ja) * 1992-02-25 1993-09-07 Daicel Chem Ind Ltd 薄層クロマトグラム
CN1241173A (zh) * 1997-10-03 2000-01-12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458863A (zh) * 2001-03-07 2003-11-26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
CN1758958A (zh) * 2003-04-24 2006-04-12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EINRICH LUFTMANN: "A simple device for the extraction of TLC spots:direct coupling with an 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meter", 《ANAL BIOANAL CHEM》, vol. 378, no. 4, 29 February 2004 (2004-02-29), pages 964 - 968 *
SHAKUNTHALA NARASIMHULU 等: "Direct spot transfer technique for multipl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STEROIDS》, vol. 12, no. 1, 31 July 1968 (1968-07-31), pages 1 - 7 *
李培基: "薄层色谱法微量转移技术", 《分析仪器》, no. 3, 30 September 1982 (1982-09-30), pages 78 - 81 *
汪瑗: "薄层色谱分析法及其进展", 《大学化学》, vol. 21, no. 3, 30 June 2006 (2006-06-30), pages 34 - 40 *
董慧茹 等: "薄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进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vol. 37, no. 9, 30 September 2001 (2001-09-30), pages 430 - 43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2914A (zh) * 2015-04-03 2015-07-22 广东医学院 一种平面色谱与微孔板阵列映射关联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CN109564203A (zh) * 2016-12-26 2019-04-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薄层色谱板和使用其的试样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005642A1 (ja) 2015-02-23
CN103649746B (zh) 2016-05-18
JP6043718B2 (ja) 2016-12-14
DE112012002794T5 (de) 2014-03-20
IN2014CN00680A (zh) 2015-04-03
WO2013005642A1 (ja) 2013-01-10
DE112012002794B4 (de) 2023-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6224B (zh) 使用薄层层析的样品检测方法、薄层层析板及其制造方法
CA2598586A1 (en) Test element for analysing bodily fluids
TR200000377T1 (tr) Ön kaplı kontrollü boşaltma suni gübreleri ve bunların hazırlanması için süreç.
CA2813090A1 (en) Digital microfluidic devices and methods incorporating a solid phase
CN103649746A (zh) 斑点检测套件、斑点检测方法和转移片
JP3655990B2 (ja) 免疫分析装置
US9057700B2 (en) Separation/detection column and kit thereof
CN107389918A (zh) 一种以甲壳素/壳聚糖纤维膜作为胶体标记垫组装的免疫层析法试纸及其制备方法
HU184065B (en) Cromatographic layer sheet for a pressurized layer chromatographic equipment
KR101594195B1 (ko) 수분 감지 라벨
CN103842812B (zh) 薄层色谱板
CN104081199B (zh) 色谱介质
CN104040333B (zh) 色谱介质
US20160077068A1 (en)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pl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plat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AU627839B2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substance stains on layer chromatogra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