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638387B -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8387B
CN103638387B CN201310685715.0A CN201310685715A CN103638387B CN 103638387 B CN103638387 B CN 103638387B CN 201310685715 A CN201310685715 A CN 201310685715A CN 103638387 B CN103638387 B CN 103638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hizoma
halitosi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57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8387A (zh
Inventor
王纯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6857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38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38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8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8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83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比制成:薏仁40-60份,半夏10-30份,陈皮10-30份,党参10-30份,云苓20-40份,炒白术20-40份,甘草8-18份,佩兰10-20份,藿香10-20份,甘松10-20份,菖蒲10-20份。本发明的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具有温中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利湿,降逆气,利水谷,助脾胃正气,开胃消食等功效,各药效有协同作用,对于口臭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且还具有治愈后复发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气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而在西方国家,则为50%。全球约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口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喜食寒凉之物,导致胃部被寒邪所困、阳明燥火亢盛所致。由于寒邪积聚与胃致使,致使胃部温度下降胃壁中的气血运行不畅,这时胃部会通过自生燥火以抗寒邪,于是就会产生心烦、口渴、咽干等症状。由于部分胃气下降的功能被抑制,就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胃气上逆,胃中的胃酸和胆汁逆向流入口腔,造成口臭、口苦。
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用于口臭的治疗药物,多是一些芳香性漱口水以及用于牙周病治疗的漱口水等都无法有效的对口臭进行治疗。而使用现有的中药制剂往往效果较差,因此也无法被广大患者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口臭治疗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于口臭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治疗费用低廉、治愈后复发率低,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比制成:薏仁40-60份,半夏10-30份,陈皮10-30份,党参10-30份,云苓20-40份,炒白术20-40份,甘草8-18份,佩兰10-20份,藿香10-20份,甘松10-20份,菖蒲10-20份。
优选为:
薏仁50份,半夏15份,陈皮15份,党参15份,云苓30份,炒白术20份,甘草10份,佩兰15份,藿香15份,甘松15份,菖蒲15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按配方配比取各种中药原料,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100-150℃以及0.18-0.35Mpa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灭菌,而后再将所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沸水,搅拌,温浸,滤过,对所得滤液进行浓缩,冷却,静置48小时后滤去沉淀,灭菌,无菌状态下180ml装瓶。
本发明使用的药物说明如下:
薏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脾、胃经;具有温中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功效。研究表明:本品的醇提物具有抗癌、抗菌的功效,其脂肪油还具有降血糖、解热、镇静、镇痛等作用。
半夏:本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
白术:具《本草衍义补遗》记载:本品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本品炒之后则健脾功效更强。研究表明:本品的煎剂有强壮、调节胃肠运动、扩张血管等作用,另外动物实验表明:白术提取物50mg和200mg/kg灌胃给药,对动物水浸束缚应激性溃疡,有显著抑制效果。
甘草:甘,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研究表明: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
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具《神功本草经》记载:本品“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功效。具《中药材手册》记载:“治虚劳内伤,肠胃中冷,滑泻久痢,气喘烦渴,发热自汗,妇女血崩、胎产诸病。”研究表明:本品具有调整胃肠运动的功能,为补中益气之要药,能纠正病理状态的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可以起到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作用。
云苓:学名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其中记载:“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最新发现:本品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效果;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多方面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能使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并有镇静的作用。
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经。具有解暑化湿,辟秽和中的功效。用于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本草正义》记载:“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好,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研究表明:本品除具有抗菌、抗病毒了、抗钩端螺旋体的作用外,其所含挥发油具刺激胃粘膜,促进消化功能,对肠胃有解痉作用。
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具《开宝方》中记载:本品“主心腹卒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研究表明:宽叶甘松挥发油有微弱的抗菌、驱风及解痉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局部刺激性。宽叶甘松给兔皮下注射,兔表现对刺激的反应迟钝、困倦、食欲减退。甘松醇提取物有降压和抗溃疡作用。
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具《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研究表明:本品的煎剂能促进消化,抑制胃肠的异常发酵。
使用方法:
每日早晚饭后,服用60-40ml药液,一周为一个疗程。服用前将所服药液含在口中3至5分钟后咽服,对口腔中的异味也有较好疗效。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有效:服药治疗2到3个疗程后临床体征明显好转。
无效:服药治疗2到3个疗程后患者的各症候无变化。
本发明的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具有温中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利湿,降逆气,利水谷,助脾胃正气,开胃消食等功效,各药效有协同作用,对于口臭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且还具有治愈后复发率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与病例对本发明对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比制成:薏仁40份,半夏10份,陈皮10份,党参10份,云苓20份,炒白术20份,甘草8份,佩兰10份,藿香10份,甘松10份,菖蒲10份。
制备步骤如下:
按配方配比取各种中药原料,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100-150℃以及0.18-0.35Mpa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灭菌,而后再将所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沸水,搅拌,温浸,滤过,对所得滤液进行浓缩,冷却,静置48小时后滤去沉淀,灭菌,无菌状态下180ml装瓶。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比制成:薏仁50份,半夏15份,陈皮15份,党参15份,云苓30份,炒白术20份,甘草10份,佩兰15份,藿香15份,甘松15份,菖蒲15份。
制备步骤如下:
按配方配比取各种中药原料,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100-150℃以及0.18-0.35Mpa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灭菌,而后再将所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沸水,搅拌,温浸,滤过,对所得滤液进行浓缩,冷却,静置48小时后滤去沉淀,灭菌,无菌状态下180ml装瓶。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比制成:薏仁60份,半夏30份,陈皮30份,党参30份,云苓40份,炒白术40份,甘草18份,佩兰20份,藿香20份,甘松20份,菖蒲20份。
制备步骤如下:
按配方配比取各种中药原料,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100-150℃以及0.18-0.35Mpa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灭菌,而后再将所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沸水,搅拌,温浸,滤过,对所得滤液进行浓缩,冷却,静置48小时后滤去沉淀,灭菌,无菌状态下180ml装瓶。
病例1:柴某某,男,26岁,患者就诊时自诉,身体一直健康只是常年口臭,不知原因,问诊是发现患者常年喜食寒凉之物,且有时会有溏便发生。患者在治疗期间遵医嘱忌食寒凉之物,服用本发明2个疗程后各体征有明显好转,又继续服药治疗3个额疗程后痊愈。
病例2:季某某,女,19岁,患者常年熬夜上网,且喜食寒凉之物,造成脾胃虚弱,致使胃肠运化水谷能力不足,同时由于偏食严重常患口腔溃疡,治疗期患者遵医嘱改变不良习惯,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3个疗程后,各症候有明显好转,特别是口腔溃疡已经痊愈,又继续服药治疗4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再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后,近3年来口臭都没有复发。
病例3:李某36岁,3年前,因肠胃炎引起口臭。又因职业问题导致患者常年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不正常,口臭症状日重,同时时常伴有肠胃疾病发生。患者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3个疗程后各症候都有明显好转,有继续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患者治愈后在注意休息与饮食的情况下,近1来再无肠胃炎症与无口臭复发的情况。

Claims (3)

1.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比制成:薏仁40-60份,半夏10-30份,陈皮10-30份,党参10-30份,云苓20-40份,炒白术20-40份,甘草8-18份,佩兰10-20份,藿香10-20份,甘松10-20份,菖蒲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比制成:薏仁50份,半夏15份,陈皮15份,党参15份,云苓30份,炒白术20份,甘草10份,佩兰15份,藿香15份,甘松15份,菖蒲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方配比取各种中药原料,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100-150℃以及0.18-0.35Mpa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灭菌,而后再将所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沸水,搅拌,温浸,滤过,对所得滤液进行浓缩,冷却,静置48小时后滤去沉淀,灭菌,无菌状态下180ml装瓶。
CN201310685715.0A 2013-12-16 2013-12-16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8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5715.0A CN103638387B (zh) 2013-12-16 2013-12-16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5715.0A CN103638387B (zh) 2013-12-16 2013-12-16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8387A CN103638387A (zh) 2014-03-19
CN103638387B true CN103638387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243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571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8387B (zh) 2013-12-16 2013-12-16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383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3772B (zh) * 2015-02-10 2018-05-29 罗国峰 一种口臭治疗粉剂
CN107281360A (zh) * 2017-06-12 2017-10-24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5026A (zh) * 2010-10-26 2011-03-16 朱新华 一种快速治疗口臭的纯中药制剂
CN102441134A (zh) * 2011-12-08 2012-05-09 张学忠 中草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451316A (zh) * 2010-10-22 2012-05-16 李源征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1316A (zh) * 2010-10-22 2012-05-16 李源征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
CN101985026A (zh) * 2010-10-26 2011-03-16 朱新华 一种快速治疗口臭的纯中药制剂
CN102441134A (zh) * 2011-12-08 2012-05-09 张学忠 中草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8387A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0794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CN103736072B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9257A (zh)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制剂
CN102366624B (zh) 一种治疗血虚型褥疮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2366623B (zh) 一种治疗气虚型褥疮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4258330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58289A (zh) 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
CN101721667A (zh) 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中药
CN103638387B (zh)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7011A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药物
CN103638426A (zh) 一种治疗肾虚以及阳痿早泄的中药混合物
CN104001163B (zh) 一种治疗小儿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293B (zh) 一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药混合物
CN106474355A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
CN102380052B (zh) 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4547642A (zh) 一种治疗女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61067A (zh) 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混合物
CN103623179B (zh) 一种治疗打鼾的中药组合物
CN107149662A (zh) 一种治疗纳呆的新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1523A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
CN107137689A (zh)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CN106729543A (zh)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
CN106668696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制剂
CN105853882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920497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