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631697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1697A
CN103631697A CN201310602963.4A CN201310602963A CN103631697A CN 103631697 A CN103631697 A CN 103631697A CN 201310602963 A CN201310602963 A CN 201310602963A CN 103631697 A CN103631697 A CN 103631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lectronic equipment
data
judged result
close att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029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达
赵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029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316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31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16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不能在数据加载完毕时对用户进行智能提示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传感单元,且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加载第一数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加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没有关注所述电子设备,则在所述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可以使用电子设备运行各种应用程序,进而完成对应的任务,如浏览网页、传输数据、玩游戏等等,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在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电子设备在运行程序时,需要数据加载,如网页内容的加载、程序打开时的数据加载等,而数据加载需要耗费一段时间,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自行观察数据是否加载完毕,即用户要么一直注视电子设备的屏幕,要么需要隔一段时间查看数据是否加载完毕,而且也不能保证用户在数据加载完成时即时获知数据已加载完毕,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子设备不能在数据加载完毕时对用户进行智能提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在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在数据加载完毕时智能对用户进行提示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传感单元,且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加载第一数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加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没有关注所述电子设备,则在所述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加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控所述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所述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包括:当所述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达到预设进度时,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优选的,所述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提示事件是否前端显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提示事件没有前端显示,则在所述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优选的,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单元,所述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包括: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根据所述用户视觉焦点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包括: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面部特征;根据所述用户面部特征进行用户合法性判断;若判断为合法用户,则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优选的,所述传感单元包括触控单元,所述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包括:获取所述触控单元的第一触控状态;根据所述第一触控状态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传感单元且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加载第一数据,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加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第一判断单元,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第一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没有关注所述电子设备时,在所述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达到预设进度时,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时,判断所述提示事件是否前端显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第二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提示事件没有前端显示时,在所述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优选的,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视觉焦点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面部特征;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部特征进行用户合法性判断;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用户为合法用户时,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优选的,所述传感单元包括触控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控单元的第一触控状态;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控状态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智能的在获取到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后,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进而判断用户的注意力是否在当前的提示事件的数据加载上,并在确定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对用户进行相应提示。这样就允许用户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时处理其他事务,并能够即时获知该数据加载已经完成,让用户无需自行观察数据加载是否完成,使得用户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时间,大大优化了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加载时的使用体验。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数据加载至预设进度时才会用摄像头监测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并在该视觉焦点位置不在电子设备之上的情况下,在数据加载完成时对用户进行提醒;进而大为降低了用户的视觉焦点离开电子设备后又回到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仍然对其进行数据加载提示的情况的出现几率,而且也可大幅减小对系统资源的占用,也可节省大量电能。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确定要使用摄像头监测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时,会先行判断当前检测到的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只有在用户判定为合法用户时,才会监测其视觉焦点位置,进而避免了摄像头内存在多用户的眼部影像时,电子设备基于非法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做出错误判断的情形。
4、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确定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后,还要进一步判断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是否在电子设备上前端显示,并在提示事件没有在前端显示时对用户进行第一数据加载完毕的提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02的细化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子设备不能在数据加载完毕时对用户进行智能提示的技术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传感单元,且该电子设备能够加载第一数据。具体来讲,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机等智能终端;传感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单元(如摄像头)、触控单元(如触摸屏)等;而第一数据为加载时需要判断是否要对用户进行提示的数据,如网页内容的加载数据、程序打开时的加载数据等等。
请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S10:获取电子设备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
具体来讲,提示事件为加载数据完成时需要向用户进行提醒的事件,对应的第一数据为该提示事件对应的加载数据,即加载完成时需要向用户进行提醒的数据。
对用户而言,可以将数据加载时间很长的应用设置为提示事件。如如网页内容加载或者赛车游戏的数据加载,不能保证用户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该加载事件上,此时需要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对用户的视觉焦点进行监测,以便在用户的视觉焦点不在电子设备上的情况下,在数据加载完成时提示用户。而对于那些数据加载事件很短的小型应用程序,由于其数据加载时间只有1~2s,在这么短时间内用户的注意力一般都能保持在该加载事件上,因此在考虑到节约系统资源的情况下,可以不在这些加载时间很短的加载事件出现时启动摄像头的检测用户视觉焦点的功能。当然,如不考虑节约系统资源,可以在任一加载事件出现时,触发步骤S20,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限定。
用户也可以将重要级别较高的事项设置为提示事件。如用平板电脑时处理邮件,在邮件数量较多时,在邮件同步时用户可能转而处理其他事务,而当邮箱数据同步完成时,用户需要第一时间获知,以便及时处理重要邮件。
在实际情况中,提示事件可以为开发者根据特定需求进行设定,也可以为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个性化定制。当电子设备检测到数据加载事件时,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会将该加载事件与保存的预设提示事件列表中的每一个预设提示事件进行比对,如果该数据加载事件属于预设提示事件列表中的一项,则转到步骤S20。
S20: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具体来讲,当检测到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时,电子设备会利用传感单元来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
具体的判断方式与传感单元类型对应,如传感单元为图像传感单元时,可以通过该图像传感单元来获取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即用户的眼睛的关注位置,如果该视觉焦点位置位于电子设备之上,则可确定用户在关注该电子设备。
又如传感单元为触控单元时,通过检测触控单元当前的触控状态也可以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即当触控单元处于被触控状态,则可确定用户正在关注电子设备。
S30:若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则在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具体来讲,在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即可确定用户当前的注意力没有在当前的提示事件之上,电子设备会在该提示事件对应的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对用户进行提示,以告知用户数据加载已经完成。具体的提示方式包括语音提示、振动提示或者屏幕闪烁提示,以及其他常用的提示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若在步骤S20中的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时,即确定用户当前的注意力在当前的提示事件之上,此时不需要对用户进行数据加载完成的提示。
综上,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可以智能的在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出现后,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进而判断用户的注意力是否在当前的提示事件的数据加载上,并在确定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对用户进行相应提示。这样就允许用户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时处理其他事务,并能够即时获知该数据加载已经完成,让用户无需自行观察数据加载是否完成,使得用户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时间,大大优化了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加载时的使用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用户虽然在该提示事件出现后,暂时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务之上,但是在该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还未完成时,就已经将注意力恢复到电子设备之上,因此此时不需要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对用户进行提醒的。
请参照图2,本申请通过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改进技术方案,在步骤S10:获取电子设备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之后,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S40:监控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
而步骤S20: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包括:
S201:当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达到预设进度时,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具体来讲,在步骤S10获取到一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时,电子设备并不会马上执行步骤S20,而是先监测该提示事件中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只有在第一数据加载至预设进度时,才会执行步骤S20,利用传感装置判断用户注意力是否在电子设备上面。
这样,通过合理设置步骤S201中的预设进度的具体指,可以极大的降低用户的注意力离开电子设备后又回到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仍然对其进行提示事件第一数据加载完成的提示这一情况的出现几率,而且也大大减少了传感单元的工作时间,进而可大幅减小对系统资源的占用,也可节省大量电能。
下面以将该预设进度设置为数据加载总进度的90%,使用带前置摄像头的手机浏览网页时的的情形为例,对实施例中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首先,当用户用手机打开网页时,手机会检测该网页内容的加载进度,并在网页内容加载完成90%时,使用手机前置摄像头检测用户的眼球状态,并通过相关芯片分析出该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如果检测到的视觉焦点位置没有位于手机上,则会在网页内容加载完毕时对用户进行提醒。
不难看出,由于只有当网页内容加载至90%时,手机摄像头才会检测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并基于该视觉焦点位置判定是否需要对用户进行加载完成提醒,所以,即时用户在打开网页后将视线移开手机,关注到其他事务上,但只要其在网页内容加载至90%之前(如85%时)将视线回复至手机上,手机就不会在数据加载完毕时对其进行提醒,进而避免了手机在本不需要对用户进行提示的时候进行提示,给用户造成困扰。而且,由于在整个数据加载过程中,只有最后的10%时间内启动了摄像头的监测功能,大大减少了摄像头进行监测的时间,节省了大量的系统资源,也减小了功耗,节约了电能。
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虽然通过传感单元判断出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但是并不能确定用户正在关注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这是因为随着电子设备的处理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很多电子设备都具有多任务处理能力,比如用户可能同时打开多个应用,因此在确定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时并不能确定用户就是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
请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信息处理方法,即,在步骤S20: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S50:若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判断提示事件是否前端显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S60:若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提示事件没有前端显示,则在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具体来讲,当电子设备利用传感单元判断出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时,还要进一步判断当前需提示的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是否前端显示,如果没有前端显示,则表明用户虽然在关注电子设备,但是由于提示事件并未前台显示,用户不可能获知该提示事件的加载进程,因此在该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完毕时,仍然需要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对用户进行提示。
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用户在用手机在打开包括很多图片的网页时,由于要加载大量图片数据,造成加载时间过长,此时用户在前端打开了其他应用,如打开《水果忍者》玩游戏,此时由于用户一直在屏幕上进行触控操作,因此手机的触控单元可以通过自身的触控状态确定用户在关注着电子设备,但是由于前台运行的是《水果忍者》,而网页加载在后台运行,用户不可能获知网页加载的进度,因此在网页的数据加载完毕时,用户需要被提示才能获知,因此,手机在确认网页加载数据没有前端显示时,会在网页数据加载完毕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提示用户网页数据已加载完毕。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保证了提示事件在后台运行时,电子设备仍然会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完毕时对用户进行提示,使得电子设备的针对提示事件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更符合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
请参照图3,如前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感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单元,如摄像头,用户可以根据该图像传感单元获取的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感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单元,步骤S20: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包括:
S202:获取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S203:根据用户视觉焦点位置是否位于电子设备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具体来讲,该图像传感单元一般为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或者是与电子设备连接的一外部摄像头,通过该摄像头可以监测用户的眼球活动,并通过分析用户眼球状态来确定用户的视线集中位置,即用户视觉焦点位置。考虑到某些只有一只健康眼球的残疾人用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于通过分析用户的两个眼球状态来确定其视觉焦点位置,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一个眼球的状态来确定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
在电子设备获取到一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后,电子设备会通过摄像头来实时监测用户的视觉焦点,以此来获取用户的视觉焦点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用户视觉焦点的位置来鉴别用户当前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当前的电子设备上,以便在用户的注意力没有在电子设备上的情况下,在该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结束时对用户进行提示,进而解决用户需要自己查看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是否加载完毕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虽然只有一个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但是在电子设备的图像传感单元的监测范围内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的眼部影像,进而可能导致电子设备错误地基于其他人的视觉焦点位置判断是否需要对用户进行数据加载完成后的提示,进而得到错误的判断结果。
请参照图4,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技术方案,在图像处理单元获取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时先要判断检测范围内的用户的合法性,然后只获取合法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即,步骤S202:获取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包括:
S2021:获取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面部特征;
S2022:根据用户面部特征进行用户合法性判断;
S2023:若判断为合法用户,则获取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具体来讲,当确定要使用图像传感单元监测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时,会先行判断当前检测到的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即真正使用该电子设备的用户。具体的判断方式为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特征信息,并将获取到的面部特征与之前存储的用户面部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若判断结果为合法用户,则检测此合法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如果判断结果为非法用户,则搜索摄像头监测范围内的其他人,找到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找到合法用户为止。
确定合法用户后,通过获取的该合法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来判断该合法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进而决定是否需要向用户提示该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已加载完毕。
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在图像传感单元监测范围内出现多个用户的眼部影像时,智能鉴别出合法用户,并检测该合法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进而避免了图像传感单元监测范围内存在多用户时的误判断情形。
如前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传感单元也可以是触控单元,通过触控单元的触控状态即可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感单元包括触控单元,步骤S20: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包括:
获取触控单元的第一触控状态;
根据第一触控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具体来讲,电子设备获取触控单元的第一触控状态为有触控操作时,即可判断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反之当第一触控状态无触控操作时,即可判断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
由于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不能保证用户一直进行触控操作,因此可以定义只要在一合理时长内有针对触控单元的触控操作时,即可认定触控单元的第一触控状态为有触控操作,如将该合理时长设为2s,则只要触控单元在2s内检测到用户的触控操作,即可确定第一触控状态为又触控操作,进而可判定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
另外,在实际情况中,可以结合多种传感装置来确认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如结合使用摄像头和触摸屏,则只有在利用摄像头判定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以及利用触摸屏判定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这两个条件均满足时,才能认定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进而基于此判定来向用户提示该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已加载完毕。相较于利用单一传感设备来判断是否需要向用户提示第一数据已加载完毕。
请参照图5,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传感单元且电子设备能够加载第一数据,具体来讲,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机等智能终端。该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电子设备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
第一判断单元20,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提示单元30,用于在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时,在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综上,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可以智能的在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出现后,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进而判断用户的注意力是否在当前的提示事件的数据加载上,并在确定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对用户进行相应提示。这样就允许用户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时处理其他事务,并能够即时获知该数据加载已经完成,让用户无需自行观察数据加载是否完成,使得用户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时间,大大优化了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加载时的使用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用户虽然在该提示事件出现后,暂时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务之上,但是在该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还未完成时,就已经将注意力恢复到电子设备之上,因此此时不需要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对用户进行提醒的。
请参照图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监控单元40,用于监控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
第一判断单元20具体用于当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达到预设进度时,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虽然通过传感单元判断出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但是并不能确定用户正在关注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这是因为随着电子设备的处理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很多电子设备都具有多任务处理能力,比如用户可能同时打开多个应用,因此在确定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时并不能确定用户就是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
请参照图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50,用于在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时,判断提示事件是否前端显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提示单元60,用于在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提示事件没有前端显示时,在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请参照图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感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单元,而第一判断单元2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第一判断模块202,用于根据用户视觉焦点位置是否位于电子设备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虽然只有一个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但是在电子设备的图像传感单元的监测范围内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的眼部影像,进而可能导致电子设备错误地基于其他人的视觉焦点位置判断是否需要对用户进行数据加载完成后的提示,进而得到错误的判断结果。
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201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2011,用于获取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面部特征;
第一判断子模块2012,用于根据用户面部特征进行用户合法性判断;
第二获取子模块2013,用于在第一判断子模块2012判断用户为合法用户时,获取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感单元也可以为触控单元,而第一判断单元20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触控单元的第一触控状态;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触控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前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各种信息处理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前述对信息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智能的在获取到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后,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进而判断用户的注意力是否在当前的提示事件的数据加载上,并在确定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对用户进行相应提示。这样就允许用户在提示事件的第一数据加载时处理其他事务,并能够即时获知该数据加载已经完成,让用户无需自行观察数据加载是否完成,使得用户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时间,大大优化了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加载时的使用体验。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数据加载至预设进度时才会用摄像头监测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并在该视觉焦点位置不在电子设备之上的情况下,在数据加载完成时对用户进行提醒;进而大为降低了用户的视觉焦点离开电子设备后又回到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仍然对其进行数据加载提示的情况的出现几率,而且也可大幅减小对系统资源的占用,也可节省大量电能。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确定要使用摄像头监测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时,会先行判断当前检测到的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只有在用户判定为合法用户时,才会监测其视觉焦点位置,进而避免了摄像头内存在多用户的眼部影像时,电子设备基于非法用户的视觉焦点位置做出错误判断的情形。
4、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确定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后,还要进一步判断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是否在电子设备上前端显示,并在提示事件没有在前端显示时对用户进行第一数据加载完毕的提示。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本申请实施例1中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电子设备加载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
S20: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S30:若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没有关注电子设备,则在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而在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10之后,执行步骤S40:监控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
步骤S20包括步骤S201:当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达到预设进度时,利用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而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S50:若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在关注电子设备,判断提示事件是否前端显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S60:若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提示事件没有前端显示,则在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上述实施方式中步骤S20可以分为:
S202:获取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S203:根据用户视觉焦点位置是否位于电子设备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其中步骤S202可以分为:
S2021:获取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面部特征;
S2022:根据用户面部特征进行用户合法性判断;
S2023:若判断为合法用户,则获取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传感单元,且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加载第一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加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
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没有关注所述电子设备,则在所述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加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控所述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
所述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达到预设进度时,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提示事件是否前端显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提示事件没有前端显示,则在所述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单元,所述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根据所述用户视觉焦点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面部特征;
根据所述用户面部特征进行用户合法性判断;
若判断为合法用户,则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触控单元,所述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触控单元的第一触控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触控状态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传感单元且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加载第一数据,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加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提示事件;
第一判断单元,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没有关注所述电子设备时,在所述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加载的进度达到预设进度时,利用所述传感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时,判断所述提示事件是否前端显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提示事件没有前端显示时,在所述第一数据加载完成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
10.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视觉焦点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用户面部特征;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部特征进行用户合法性判断;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用户为合法用户时,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用户视觉焦点位置。
12.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触控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控单元的第一触控状态;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控状态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在关注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CN201310602963.4A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36316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02963.4A CN103631697A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02963.4A CN103631697A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1697A true CN103631697A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1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02963.4A Pending CN103631697A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3169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429A (zh) * 2014-10-07 2015-01-28 谭希韬 基于眼球追踪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引导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31150A (zh) * 2014-10-07 2015-02-04 谭希妤 基于眼球追踪的银行员工业务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CN107491473A (zh) * 2017-06-23 2017-12-19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事件的提醒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装置
CN108268350A (zh) * 2018-01-31 2018-07-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494953A (zh) * 2018-03-08 2018-09-0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机的下载结束提醒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851A (zh) * 2005-12-22 2007-06-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页数据的更新显示方法
US20080235546A1 (en) * 2007-03-21 2008-09-2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work status of a computer system
CN102279770A (zh) * 2011-09-01 2011-12-1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待机模式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2905027A (zh) * 2012-10-12 2013-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开机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851A (zh) * 2005-12-22 2007-06-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页数据的更新显示方法
US20080235546A1 (en) * 2007-03-21 2008-09-2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work status of a computer system
CN102279770A (zh) * 2011-09-01 2011-12-1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待机模式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2905027A (zh) * 2012-10-12 2013-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开机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429A (zh) * 2014-10-07 2015-01-28 谭希韬 基于眼球追踪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引导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31150A (zh) * 2014-10-07 2015-02-04 谭希妤 基于眼球追踪的银行员工业务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31150B (zh) * 2014-10-07 2018-03-06 张锋知 基于眼球追踪的银行员工业务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CN107491473A (zh) * 2017-06-23 2017-12-19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事件的提醒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装置
CN107491473B (zh) * 2017-06-23 2021-01-2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事件的提醒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装置
CN108268350A (zh) * 2018-01-31 2018-07-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268350B (zh) * 2018-01-31 2021-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494953A (zh) * 2018-03-08 2018-09-0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机的下载结束提醒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696487B2 (ja) マルチデバイス充電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US11792142B2 (en) Operational safety mode
CN106453053B (zh) 群组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885534B (zh) 一种锁屏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9965086B2 (en) Method for enabling function module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446171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63169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022955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锁定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50388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77184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进程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CN106650383A (zh) 终端控制方法和终端控制装置
CN112214112A (zh) 参数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7302633A (zh)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09215293A (zh) 一种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装置及车载终端设备
CN114385012A (zh) 运动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02011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770372A (zh) 电池电量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562356B (zh) 指纹识别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82359A (zh) 应用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304135A (zh) 一种虚拟辅助按键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7277906B (zh) 模式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3792A (zh)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933576B (zh) 一种终端解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7832131A (zh) 应用程序关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3677583A (zh) 一种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