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9430B - 用于低温冷凝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低温冷凝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19430B CN103619430B CN201280030443.4A CN201280030443A CN103619430B CN 103619430 B CN103619430 B CN 103619430B CN 201280030443 A CN201280030443 A CN 201280030443A CN 103619430 B CN103619430 B CN 1036194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pipe
- pipe group
- gas
- group
-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00—Sublim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 B01D5/0003—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by using heat-exchange surfaces for indirect contact between gases or vapours and the cooling medium
- B01D5/0006—Coils or serpenti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5—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refrigeration (condens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8/00—Cold traps; Cold baff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066—Multi-circuit heat-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helically coiled
- F28D7/02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helically coiled the conduits of only one medium being helically coiled tubes, the coils having a cylindrical configu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6/00—Main component in the product gas stream after treatment
- B01D2256/10—Nitrog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Containers, Films, And Cooling For Superconductiv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凝气体中的蒸汽的方法和装置。制冷剂,例如液态氮,可提供入冷凝器壳体中的第一盘管组和第二盘管组来冷却壳体中的可冷凝蒸汽以将蒸汽冷凝成液体或固体形式。可独立地控制第一盘管组和第二盘管组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第一和/或第二盘管组中的盘管可具有基本相等的长度,和/或第一和/或第二盘管组中的盘管可具有位于基本相等高度的最高部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气体去除诸如水蒸汽的可冷凝蒸汽的方法和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低温冷凝器。
背景技术
用于从气体去除可冷凝蒸汽的低温冷凝器系统在本领域中被普遍熟知,例如美国专利6,505,472中描述的那些。在一些应用中,特别在使用基于乙醇配方的冷冻干燥应用中,需要非常低的冷凝温度(即冷于-100℃并且低于大多热传递流体的凝固点)。
冷冻干燥是升华过程,其以冰的形式从产品去除水。冷冻干燥在制药行业中以从生物产品去除水尤其有用,是因为其保存了生物产品的完整性。在冷冻干燥中,含水或含乙醇的产品被冰冻,并且在真空下,随水蒸汽的局部压力降低至水的三相点以下,冰冻的水升华并且升华的冰从干燥器被去除。
因此所需要的是改进的低温冷凝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用于有效地从气体流去除诸如水蒸汽的可冷凝蒸汽,并且其可高效地且有效地在非常低的或低温温度下运行,这些温度在冷冻干燥循环期间是常见的。理论上,低温冷凝系统应该能够处理冷冻干燥过程中的大的热循环而没有由热膨胀和热收缩引起的应力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涉及用于冷凝或以别的方式从气体流去除可冷凝蒸汽的系统和方法,气体流为例如用于实施冷冻干燥过程的气体流。在一个实施例中,气体流(诸如包含可冷凝水蒸汽的氮气体流)被提供至包括携带诸如液态氮或其他相近物料(material)的制冷剂的两个或更多盘管(coil)的低温冷凝器。通过使气体流穿过/接近盘管,盘管可从气体流去除热量,导致气体流中的可冷凝蒸汽冷凝成液体和/或固体形式。此后,冷凝的蒸汽可从冷凝器去除,而现在具有降低的可冷凝蒸汽数量的气体被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凝器的两个或更多盘管从入口至出口可具有基本相等的长度。此特征可允许盘管在去除可冷凝蒸汽中以更均匀的方式运行,例如,盘管可在产生冷凝物中以相同或相近的速率运行,可携带相近数量的制冷剂,和/或具有允许冷凝器更高效地运行的其他相近的运行特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盘管可具有相对于彼此位于基本相等的高度的最高部分。此布置可允许盘管经受在盘管中携带的制冷剂的相同的流体压力,例如在盘管中由于重力导致的流体压力,并且因此盘管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制冷剂流速。就冷凝物产出而言这可帮助盘管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方式运行。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盘管中的制冷剂流动可为独立可控的。如此的布置可允许冷凝器持续运行,即使一个盘管出现故障或以别的方式停止正常运行。例如,如果第一盘管开始泄漏制冷剂,那么第一盘管可关闭(例如通过停止供给至盘管的制冷剂),同时第二盘管继续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低温冷凝器包括限定内部空间的壳体,该壳体具有用于将带有可冷凝蒸汽的气体引入内部空间的气体入口和用于排出气体的气体出口。第一盘管组和第二盘管组可位于内部空间中,其中每个盘管组都包括至少一个盘管,该至少一个盘管具有入口和出口并且布置成将制冷剂从入口引导至出口。因此,盘管可布置成在内部空间中冷却可冷凝蒸汽以将蒸汽冷凝成液体或固体形式。包括至少一个阀的制冷剂供给部(cryogensupply)可布置成独立地控制在每个盘管和/或盘管组中制冷剂的流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盘管(或在至少一个组内的盘管)从入口至出口可具有基本相等的长度,和/或可具有相对于彼此位于基本相等的高度的最高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凝器壳体可限定具有顶部和底部的圆柱形空间,并且在内部空间中,第一盘管组可位于第二盘管组之上。备选地,盘管可嵌套或并排布置。壳体可具有布置在圆柱形空间的侧部处的气体入口和布置在圆柱形空间的顶部处的气体出口。入口挡板可布置在气体入口处以向圆柱形形状的底部导引气体,和/或可例如在圆柱形空间的顶部或底部提供其他挡板,以在内部空间中沿竖直方向导引气体流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盘管组都包括具有基本相等的长度的至少四个盘管并且其被布置成嵌套形式。可从公共导管给各个组的盘管提供制冷剂。从盘管的出口排出的制冷剂可通过公共制冷剂出口从冷凝器去除。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从气体流去除冷凝物的方法包括将带有可冷凝蒸汽的气体提供入冷凝器壳体,将液体制冷剂提供入冷凝器壳体中的第一盘管组和第二盘管组来冷却内部空间中的可冷凝蒸汽以在冷凝器壳体中将蒸汽冷凝成液体或固体形式,并且在第一盘管组和第二盘管组中独立地控制液体制冷剂的流动。用于盘管组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独立控制可通过如下执行:独立于第二盘管组的用于第二制冷剂供给部的至少一个阀的运行而运行第一盘管组的用于第一制冷剂供给部的至少一个阀。第一盘管组和第二盘管组可各自包括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各自具有入口和出口并且布置成将制冷剂从入口引导至出口。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可通过第二盘管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盘管围绕而嵌套,并且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各自具有基本相等的长度和/或位于基本相等高度的最高部分。第一盘管组和第二盘管组各自可至少包括第三套管,该第三盘管与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嵌套,其中第三盘管具有与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基本相等的长度和/或位于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的最高部分处的基本相等高度的最高部分。液体制冷剂可提供至各个盘管组的第一盘管、第二盘管和第三盘管,其中液体制冷剂来自于公共导管,并且第一盘管组可定位在第二盘管组之上。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呈现的本发明的以下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清楚,其中:
图1是说明性实施例中的低温冷凝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相近于图1中所示的低温冷凝器的实施例的右上侧透视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的左下侧透视图;
图4是图2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图2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图6示出沿如图5中所示的线6-6的横截面视图;
图7示出沿如图4中所示的线7-7的横截面视图;
图8示出图2实施例的第一盘管组的侧视图;
图9示出图2实施例的第一盘管组的俯视图;
图10示出沿图9中的线10-10的横截面视图;以及
图11示出图8-10的盘管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描述了说明性实施例。然而,所描述的实施例并非必须意在示出或合并本发明的所有方面,而是用于描述几个说明性实施例。因此,在此论述的多个方面并非意在由于说明性实施例而被狭隘地解释。另外,应当理解: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可单独使用或与同样被描述的其他方面任意适合地结合使用。
图1示出合并了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方面的低温冷凝器1的说明性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冷凝器1包括壳体10,壳体10限定具有圆柱形形状的内部空间。然而,应当理解:壳体10可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尺寸或其他布置,并且可限定具有任何适合尺寸或形状的内部空间,例如盒形,球形等。壳体10包括气体入口11,具有可冷凝蒸汽的气体(例如包括水蒸汽的空气或氮气)可通过该气体入口引入壳体10。在此实施例中,气体入口11被布置在壳体10的侧部,但是其可位于任何适合的位置或多个位置处,例如壳体10的顶部、底部和/或侧部(多个侧部)。壳体10还包括气体出口12,气体在例如至少一些可冷凝蒸汽被去除之后可通过该气体出口离开壳体10。在此实施例中,气体出口12被布置在壳体10的顶部,但是根据期望可将其布置在底部、侧部(多个侧部)和/或顶部。(尽管壳体10的多个部分被称为顶部、底部或侧部,但这些称谓是为了方便而并非必须需要以任何特定的定向来使用冷凝器1。例如可使用冷凝器1使得在“顶部”的气体出口12被布置在气体入口11的下方(或在相同高度)的位置,例如使壳体10倾斜使得在入口11和出口12两者处的气体流动大致在一个水平面中)。
冷凝器1包括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第一和第二盘管组13a、13b(其可各自包括一个或更多盘管),第一和第二盘管组布置成冷却可冷凝蒸汽以便使蒸汽冷凝成液体或固体形式,例如用于从气体入口11处提供的气体中去除。例如,在一些应用中,可期望从气体流(例如主要包括空气或氮气)去除水蒸汽。盘管组13a、13b可布置成冷却水蒸汽以便致使水蒸汽冷凝成液体或固体水(例如,水滴或冰)。一旦冷凝成液体和/或固体形式,水可通过例如位于壳体10底部的冷凝物出口14(例如,在壳体10中的管或开口)被去除。如果可冷凝蒸汽被冷凝成固体形式,那么冰或其他固体可以任何适合的方式从壳体10去除,例如通过刮盘管组13来去除固体(随后通过传送带被去除),该固体通过壳体10中开放的冷凝物出口14而掉落。备选地,可加热盘管组13(或以别的方式加热固体冰)以将冷凝物变为液体形式或以别的方式导致固体从盘管组13去除,其随后可从盘管组13掉落而被去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盘管组中的一个或更多的盘管可具有从入口至出口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长度。即,第一盘管组13a中的盘管的长度可与第二盘管组13b中的盘管的长度相等或基本相等,和/或第一盘管组13a中的盘管的长度可与第一盘管组13a中的另一个盘管的长度相等或基本相等。在此情况中,从入口至出口的盘管的长度是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盘管的区域的长度,在该区域中盘管起作用以从壳体10中的气体去除热量来帮助致使可冷凝蒸汽冷凝。通过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盘管长度,盘管可以相同或相近的速率从内部空间去除热量,可以相同或相近的速率产生冷凝物,可携带相同或相近数量的制冷剂或其他冷却物质,和/或具有其他相近的运行特性。由于壳体10中所具有的盘管(或至少一些盘管)以相同或相似的冷凝物形成特性运行,冷凝器1可更高效和/或更有效地运行。例如,长度相等的盘管可携带相同体积和/或流速的制冷剂,并且因此享有相同或相近的冷却速率、冷凝物产生或其他特性,帮助避免了一个盘管(按平均值(onaverage))比另一个盘管更冷或更热。避免这种不平衡可帮助避免一个盘管相对另一个盘管过多的冰产出和/或由一个盘管相对另一个盘管的不期望的低冷凝物产出。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个盘管组(例如第一盘管组13a)可包括两个或更多盘管,这些盘管从入口至出口具有与彼此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长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盘管组中(例如第一盘管组13a)的一个或更多盘管可具有与其他盘管组(例如第二盘管组13b)中的一个或更多盘管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长度。盘管可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地堆叠(例如,如图1中的盘管组13a、13b所示);可以一个在另一个之内嵌套(如下文更详细论述,其中一个外部盘管至少部分地围绕另一个内部盘管);或具有另外的适合的布置(例如并排地定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可独立地控制用于冷凝器中的盘管组的制冷剂供给部。即使假设盘管组中的一个盘管组出现故障或以别的方式停止正常运行,冷凝器处于可能的更低输出时(例如更低的冷凝物输出),如此的布置仍可允许冷凝器继续运行。例如,假设图1布置中的第一盘管组13a开始泄漏制冷剂,可关闭第一盘管组13a(例如通过停止供给至盘管组13a的制冷剂),同时第二盘管组13b继续运行。冷凝器的持续运行在一些运行中可能是重要的,例如当冷凝器涉及到去除蒸汽作为批处理工序的一部分,而该批处理工序不能停止否则将导致对正在处理的产品(例如食品)的损坏或以别的方式引起损失。因此,可使冷凝器能够继续运行以完成一批并且在该批产品处理完成后可修理冷凝器。如图1中所示,第一和第二盘管组13a、13b各自具有相应的制冷剂供给导管14a、14b,制冷剂供给导管14a、14b为制冷剂供给部的一部分。制冷剂供给部还可包括用于每个导管14a、14b的阀20a、20b或其他适合的布置以用于控制至盘管组13a、13b的制冷剂的流动。当然,至盘管组13的制冷剂的流动可以其他方式控制,例如通过控制泵的运行,在导管14中插入塞或其他止挡件和/或以其他方式。如上文阐述,本发明的此方面可结合(withrespectto)成组的盘管使用,该成组的盘管堆叠(如图1中所示),嵌套,并排式和/或以其他方式布置。
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冷凝器壳体10包括:布置在壳体侧部处的气体入口11,使得气体沿大致水平的方向进入壳体10;和布置在壳体10顶部的气体出口12,使得气体沿大致竖直的方向离开壳体10。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气体可以沿大致横向于(例如垂直于)气体离开壳体10的方向的方向进入冷凝器1的壳体10。此外,冷凝器1可包括布置在气体入口11处的入口挡板15,以向壳体10的底部导引气体,也可能向壳体10的相对于气体入口11的侧部导引气体。在此实施例中,入口挡板15被布置为弯曲片,但其可采用任何适合的形式,包括一个或更多平板、翅片、导管等。冷凝器1还可包括在壳体10的底部附近的一个或更多挡板16,例如,以导引气体大致向上和向着盘管组13流动。在此实施例中,一个挡板16位于壳体10的底部和第二盘管组13b之间,向着自气体入口11偏置的壳体的侧部。当然,可使用两个或更多挡板或其他元件以影响气体流动,并且可以任何适合的方式布置它们。此实施例还包括在壳体10顶部附近的两个挡板17。这些挡板17可起作用以大致地向气体出口12导引气体流动和/或抑制气体从气体入口11至气体出口12的流动“短路”。例如,可布置前挡板17a以帮助防止气体入口11处进入的气体向上行进、沿入口挡板15并且直接流至气体出口12。此外,可以其他适合的方式布置挡板17并且使用其他适当构造的元件。
图2和图3示出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相近的实施例的右上侧透视图和左下侧透视图。类似图1实施例,所示的冷凝器1包括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的壳体10(以虚线示出以揭示冷凝器1的内部部件)、壳体11侧部处的气体入口11和壳体顶部处的气体出口12。在此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对盘管组13a和13b,尽管各个盘管组13都包括嵌套的四个盘管。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并且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各个盘管组13中的盘管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长度,并且具有处在相同或基本相同高度的最高部分,例如,以帮助确保盘管中的相近的制冷剂流速。此外,盘管组13是可独立控制的,即,各个组的盘管中的制冷剂供给或流动可独立于彼此控制,例如通过控制用于盘管组13a、13b的供给导管14a、14b中的流动。尽管盘管组13享有公共制冷剂出口18,但如果期望的话,盘管组13可设有单独的制冷剂出口18。
图4和图5示出冷凝器1的主视图和右侧视图(即,从与气体入口11相对的侧部看过去的视图)。如图4和图5中可见,各个盘管组13a、13b中的盘管具有不同的间距,即邻近盘管环之间的不同间隙。即,由于各个组13中的盘管具有相同的长度,盘管组13的外部区域中的盘管将具有比盘管组13的内部区域中的盘管更大的间距(邻近的盘管之间的更大的距离)。可使用支撑结构22以帮助支撑盘管的重量,以及保持盘管相对于彼此的期望的径向和/或轴向位置。支撑结构22还可允许盘管响应于温度变化或其他原因而膨胀(延长)和收缩(缩短)。在此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2包括竖直定向的条(bar),这些条通过在壳体10上端和下端处的水平支撑物(stay)而连接在一起,但其他布置也是可能的。
为了帮助说明盘管组13中的盘管布置,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沿如图5和图4中所示的线6-6和线7-7的横截面视图。例如,鉴于图6的右侧上的第一盘管组13a,最外盘管5包括总共六个环而邻近的盘管4总共具有七个环。向内进一步,紧邻的盘管3总共具有八个环,并且最内盘管2总共具有十一个环。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最内盘管2具有两组盘管环-一个内组和一个外组。因为最内盘管2当与更外的盘管比较时具有相对小的直径,所以最内盘管2设有内盘管环和外盘管环来提供具有与盘管组13a中其他盘管相同长度的盘管2。当然,可以其他方式提供相同的盘管长度,例如通过进一步降低盘管2中的盘管环的间距。
如图6中还大致可见的,制冷剂供给导管14a、14b提供制冷剂至相应盘管组13a、13b的底部附近的相应的供给歧管。组中的各个盘管(例如盘管组13a的盘管2、3、4和5)的入口连接至供给歧管。各个盘管2、3、4、5从歧管向上延伸至最高部分(大致由图6中的标注19指示)。盘管中的制冷剂从最高部分沿大致向下的方向流动至组13的底部附近的由盘管出口所连接的排放歧管。排放歧管连接至制冷剂出口18,使得制冷剂可在流过盘管之后离开冷凝器1。
图8示出来自于图2-7的实施例的第一盘管组13a的侧视图而图9示出其俯视图。尽管可彼此不同地布置盘管组13,但在此实施例中,盘管组13a、13b具有基本相同或一致的布置。通过以相同的方式布置盘管组13a、13b,盘管可以大约相同的方式执行,例如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冷凝物形成特性。如图8中可见,制冷剂供给导管14a连接至盘管组13a底部附近的供给歧管23。盘管2、3、4、5的入口连接至供给歧管23并且向上延伸至最高部分(大致以标注号19指示),每个盘管从该最高部分开始具有盘管环形状,其向盘管组13a的底部大致向下盘旋。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盘管组中的两个或更多盘管可具有位于相同高度的最高部分。通过具有位于大约相同高度的这些最高部分,在盘管中,盘管可经受相同的流体压力,例如由于重力引起的流体压力,并且因此趋于具有相近的制冷剂流速。就冷凝物产出而言这可帮助盘管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方式运行,尤其当至少部分地依赖重力来导致盘管中的制冷剂流动时。三个外部盘管3、4和5全都从最高部分(例如19)向下盘旋并且在盘管组13a的底部处连接至排放歧管24。然而,最内盘管2有些不同。如上文提及的,最内盘管2具有内盘管环和外盘管环。尽管最内盘管2在内盘管环2b(见图9)处从最高部分(例如19处)向下盘旋至盘管组13a底部附近,还使盘管2折回(图9中标注2c处)并开始在外盘管环2a处向上盘旋。在盘管组13a的顶部附近,外盘管环2a终止并且盘管2的出口向下延伸用于连接至排放歧管24。虽然图8和图9中没有示出,但排放歧管24可连接至制冷剂出口18用于从冷凝器1去除制冷剂。图10示出沿图9中的线10-10的横截面视图并且提供从供给歧管23向上延伸至盘管组13a顶部的盘管2、3、4、5的入口的近视图。为了进一步参考,图11示出具有被遮蔽得较少的内盘管和被遮蔽得较多(shadeddarkly)的外盘管的盘管组13a的透视图。
盘管组的盘管、制冷剂供给导管、供给歧管和排放歧管以及制冷剂出口可由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管或其他适合的材料,例如可承受在盘管中使用液体制冷剂而盘管周围可能显著更热的气体环境的待经受的温度梯度。类似地,冷凝器1的其他部件可由不锈钢或其他适合材料制成,来承受例如预料的温度变化、可能腐蚀性的环境(例如与对金属或其他材料有高腐蚀性的易挥发蒸汽冷凝物一起使用)以及其他运行情况。尽管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盘管具有螺旋形状,该螺旋形状带有大致圆形的环,但其他布置是可能的。例如盘管可具有螺旋构造,该螺旋构造带有具有正方形、矩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其他适合的形状的环;盘管可具有平的盘旋(spiral)形状(例如,其中各个盘管大致位于单个平面中)、蛇形曲折(serpentine)形状或其他适合的构造。制冷剂可为液态材料,例如液态氮、液态二氧化碳、液态氩、液态氧、液态氦、液态空气或其他适合的材料,或可为更高温度的液体、气体或液体和气体的混合物。盘管中制冷剂的流动可以任何适合的方式控制,并且使用任何适合的控制参数。例如,冷凝器1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传感器以探测在一个或更多位置处的温度、气体流速、冷凝物产出率、入口气体中的可冷凝蒸汽浓度、制冷剂流速、制冷剂供给和/或出口温度,和/或其他参数。控制器(例如,包括适当编程的一般性目的的计算机,其具有适合的软件或其他运行程序(instruction)或其他适合的电子电路、一个或更多存储器(包括可储存软件和/或其他运行程序的非瞬时存储介质)、阀、泵、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输入/输出界面(例如可视显示器、键盘、鼠标或其他指示设备、打印机、扬声器等)、通信总线或其他通信线路、开关、继电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triac)或其他必要部件以运行所期望的输入/输出或其他功能)可使用冷凝器参数信息(其可包括用户输入信息)来控制冷凝器运行的一个或更多方面,例如气体入口流速、至一个或更多盘管的制冷剂流速,冷凝物去除(例如,基于探测情况,运行刮器以从一个或更多盘管去除冰)等等。
虽然已如此描述此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几个方面,但应当意识到各种变更、修改和改进将轻易地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这样的变更、修改和改进意在成为此公开内容的一部分,并且意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因此,上述描述和附图仅作为范例。清楚的是可对本发明做出其他实施例和各种修改而不偏离其范围。本发明的上述描述仅意在为对其说明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方案所限定。
Claims (13)
1.一种低温冷凝器,包括:
限定内部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引入带有可冷凝蒸汽的气体的气体入口和用于排出气体的气体出口;
第一盘管组和第二盘管组,各个盘管组都包括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盘管,各个所述盘管都具有入口和出口并且布置成将制冷剂从所述入口引导至所述出口,所述盘管布置成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盘管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中冷却所述可冷凝蒸汽以将蒸汽冷凝成液体或固体形式,各个所述盘管组均具有一个嵌套在另一个之内的至少两个盘管;以及
制冷剂供给部,其包括至少两个阀并且布置成在至少两个所述盘管中独立地控制制冷剂的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中所述壳体限定具有顶部和底部的圆柱形空间,并且所述第一盘管组位于所述第二盘管组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圆柱形形状,所述圆柱形形状具有顶部和底部,并且所述气体入口布置在所述圆柱形形状的侧部而所述气体出口布置在所述圆柱形形状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包括定位在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盘管之间的入口挡板,以将气体向所述圆柱形形状的底部导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还包括在所述圆柱形形状的顶部或底部处的至少一个挡板,以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沿竖直方向导引气体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还包括在所述圆柱形形状的底部处的底部挡板,所述底部挡板抑制沿水平方向的气体流动;以及包括在所述圆柱形形状的顶部处的至少一个顶部挡板,所述顶部挡板抑制沿水平方向的气体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中所述第一盘管组和所述第二盘管组中的所述盘管具有基本相等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各个所述盘管组都包括具有基本相等长度的至少两个盘管,并且其中各个盘管组中的所述盘管具有公共入口导管和公共出口导管。
9.一种用于从气体流去除可冷凝蒸汽的方法,包括:
将带有可冷凝蒸汽的气体提供入冷凝器壳体;
将液体制冷剂提供入在所述冷凝器壳体中的第一盘管组和第二盘管组来冷却在所述壳体和盘管之间的内部空间中的所述可冷凝蒸汽以在所述冷凝器壳体中将蒸汽冷凝成液体或固体形式,各个所述盘管组均具有一个嵌套在另一个之内的至少两个盘管;并且
至少两个阀独立地控制在所述第一盘管组和所述第二盘管组中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独立地控制的步骤包括独立于所述第二盘管组的用于第二制冷剂供给部的至少一个阀的运行而运行所述第一盘管组的用于第一制冷剂供给部的至少一个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盘管组和所述第二盘管各自包括:
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各自具有入口和出口并且布置成将制冷剂从所述入口引导至所述出口,所述第一盘管和所述第二盘管通过所述第二盘管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一盘管围绕而嵌套,并且所述第一盘管和所述第二盘管各自具有位于基本相等的高度的最高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盘管组和所述第二盘管组各自至少包括第三盘管,所述第三盘管与所述第一盘管、和所述第二盘管嵌套,所述第三盘管具有位于在所述第一盘管和所述第二盘管的最高部分处的基本相等高度的最高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盘管组定位在所述第二盘管组之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498869P | 2011-06-20 | 2011-06-20 | |
US61/498,869 | 2011-06-20 | ||
US61/498869 | 2011-06-20 | ||
PCT/US2012/043051 WO2012177584A1 (en) | 2011-06-20 | 2012-06-19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yogenic condensi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19430A CN103619430A (zh) | 2014-03-05 |
CN103619430B true CN103619430B (zh) | 2016-02-10 |
Family
ID=4639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3044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19430B (zh) | 2011-06-20 | 2012-06-19 | 用于低温冷凝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318017A1 (zh) |
EP (1) | EP2720767A1 (zh) |
CN (1) | CN103619430B (zh) |
WO (1) | WO201217758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58414B2 (en) * | 2013-10-13 | 2022-10-04 | Synergy Burcell Technologies,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vacuum for breaking organic cell walls |
KR101592120B1 (ko) * | 2013-10-21 | 2016-02-04 | 양대권 | 유증기 회수장치 |
CN106461337B (zh) * | 2014-06-30 | 2019-01-29 | 株式会社Ihi | 冷凝器以及清洗装置 |
DE102015205526A1 (de) * | 2015-03-26 | 2016-09-29 | Gea Lyophil Gmbh | Kondensator mit beheiztem Verdampfer |
US10307689B2 (en) | 2015-04-01 | 2019-06-04 | Colorado Extraction Systems, LLC | Liquid separator and concentrator |
CN105300036B (zh) * | 2015-11-12 | 2017-09-22 | 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卧式冷凝器 |
DE102016006121A1 (de) * | 2015-12-28 | 2017-06-29 | Eco ice Kälte GmbH | Verfahren und Wärmeaustauscher zur Rückgewinnung von Kälte bei der Regasifizierung tiefkalter Flüssigkeiten |
CN105738246B (zh) * | 2016-01-18 | 2018-05-29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用于核电站安全壳事故后水蒸汽在线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
EP3339785A1 (de) * | 2016-12-20 | 2018-06-27 |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anlage zum abkühlen eines mediums |
DE102017118951B4 (de) * | 2017-08-18 | 2019-11-14 | Arianegroup Gmbh | Kühlung einer Abdampfung von Flüssiggas zum Antrieb von Maschinen, Anlagen oder Fahrzeugen |
GB2581840B (en) * | 2019-03-01 | 2021-10-06 | Reaction Engines Ltd | Heat exchanger |
FR3112597A1 (fr) * | 2020-07-17 | 2022-01-21 | Pyraine | Procédé de séparation d’un mélange gazeux initial |
CN114322464A (zh) * | 2020-09-30 | 2022-04-12 | 浙江同景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冻干设备的冷阱系统 |
US11796232B2 (en) * | 2020-10-02 | 2023-10-24 | Green Air, Inc. | Conical refrigerant coil |
CN112556244A (zh) * | 2020-12-29 | 2021-03-26 | 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一种lng空调用高效换热器 |
US20230135911A1 (en) * | 2021-11-04 | 2023-05-04 | Qorvo Us, Inc. | 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 REACTORS AND METHODS FOR n+GaN REGROWT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07237A1 (fr) * | 1975-04-10 | 1976-11-05 | Conditionair | Appareil echangeur-refroidisseur pour fluides gazeux |
US4287724A (en) * | 1979-12-17 | 1981-09-08 | Morehouse Industries, Inc. | Air chiller/drier |
EP0856714A2 (de) * | 1997-01-31 | 1998-08-05 |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ntfernung von kondensierbaren Komponenten aus Gasen und/oder Gasgemischen |
CN1264813A (zh) * | 1999-02-24 | 2000-08-30 | 巴尔的摩汽圈公司 | 蓄热塔的冷却盘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49748A (en) * | 1934-07-07 | 1936-08-04 |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 Heat exchanger |
US4462463A (en) * | 1982-04-21 | 1984-07-31 | Gorham Jr Robert S | Triple pass heat exchanger |
US5230166A (en) * | 1992-07-21 | 1993-07-27 | Deng Gwo Jen | Air drier |
US6505472B1 (en) | 2001-08-20 | 2003-01-14 | Praxair Technology, Inc. | Cryogenic condensation system |
FR2835046B1 (fr) * | 2002-01-21 | 2004-05-28 | Rhodia Polyamide Intermediates | Serpentin de circulation d'un fluide caloporteu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serpentin et reacteur comprenant un tel serpentin |
US7407003B2 (en) * | 2003-05-30 | 2008-08-05 | 1438253 Ontario Inc. | Ground source heat exchange system |
US7044997B2 (en) * | 2003-09-24 | 2006-05-16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Process byproduct trap, methods of use, and system including same |
US8276653B2 (en) * | 2008-03-28 | 2012-10-02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Raised overlapped impingement plate |
IT1393386B1 (it) * | 2008-07-24 | 2012-04-20 | Mta Spa | Essiccatore per gas compressi e metodo di produzione di detto scambiatore |
-
2012
- 2012-06-19 CN CN201280030443.4A patent/CN10361943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6-19 US US13/526,614 patent/US2012031801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6-19 WO PCT/US2012/043051 patent/WO201217758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6-19 EP EP12730744.5A patent/EP2720767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07237A1 (fr) * | 1975-04-10 | 1976-11-05 | Conditionair | Appareil echangeur-refroidisseur pour fluides gazeux |
US4287724A (en) * | 1979-12-17 | 1981-09-08 | Morehouse Industries, Inc. | Air chiller/drier |
EP0856714A2 (de) * | 1997-01-31 | 1998-08-05 |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ntfernung von kondensierbaren Komponenten aus Gasen und/oder Gasgemischen |
CN1264813A (zh) * | 1999-02-24 | 2000-08-30 | 巴尔的摩汽圈公司 | 蓄热塔的冷却盘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177584A1 (en) | 2012-12-27 |
WO2012177584A9 (en) | 2013-11-28 |
US20120318017A1 (en) | 2012-12-20 |
CN103619430A (zh) | 2014-03-05 |
EP2720767A1 (en) | 2014-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9430B (zh) | 用于低温冷凝的系统和方法 | |
CZ9903136A3 (cs) | Způsob přenosu tepla a zařízení k jeho provádění | |
CN103492821B (zh) | 冷凝器/集液器和系统以及操作方法 | |
CN205893290U (zh) | 干炉渣粒化系统和用于控制冷却气体至干炉渣粒化系统的供应的设备 | |
KR20140025337A (ko) | 열교환기 | |
US11612832B2 (en) | Extracting apparatus, and extracting-unit manufacturing method | |
CN107210072A (zh) | 通过蒸汽发生器从压水反应堆中非能动除热的系统 | |
CN1643318A (zh) | 制冷装置 | |
CN103383181B (zh) | 扇形叠层螺旋塔式设备 | |
CN111630329A (zh) | 用于低压冷凝器入口挡板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175457B (zh) | 平板形液氮液氦双介质兼容热沉装置及其制冷方法 | |
RU2362607C1 (ru) | Десублимационный аппарат | |
CN112556405A (zh) | 一种烧结炉脱蜡结构及烧结炉 | |
US4566284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upgrade the capacity of ambient-air liquid cryogen vaporizers | |
TW202427113A (zh) | 用於對電子元件進行液浸冷卻的冷卻系統 | |
CN106197079B (zh) | 换热器以及带有换热器的贮槽 | |
CN209092763U (zh) | 一种循环式冷阱装置 | |
CN209500852U (zh) | 一种还原尾气换热系统 | |
CN106016827B (zh) | 一种控温精度高的高低温热油控制系统 | |
CN204902328U (zh) | 一种喷淋式蒸发器 | |
CN107427801B (zh) | 取出系统 | |
CN110869115B (zh) | 抽取系统 | |
CN209167234U (zh) | 一种气相色谱仪冷却系统 | |
JP3526648B2 (ja) | 高純度窒素ガス製造装置 | |
CN207247642U (zh) | 一种能均衡分液的直膨式空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