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616782B -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6782B
CN103616782B CN201310243133.7A CN201310243133A CN103616782B CN 103616782 B CN103616782 B CN 103616782B CN 201310243133 A CN201310243133 A CN 201310243133A CN 103616782 B CN103616782 B CN 103616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ductive pin
pin group
backplan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31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6782A (zh
Inventor
陈南叡
涂超恒
朱南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16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6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6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6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背板、光源组件及第一电路板。背板具有位于相对两侧的承载面与第一背面,以及贯通两表面的破孔。光源组件是配置于背板的承载面,第一电路板则是配置于背板的第一背面。而且,光源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与多个发光元件,这些发光元件是配置在第二电路板上并与其电性连接,且第二电路板是通过穿过背板的破孔的导电接脚组而电性连接至第一电路板。由于光源组件与第一电路板通过穿过背板破孔的导电接脚组直接电性连接至彼此,因此可缩减背光模块的组装工时并降低其成本。另揭露一种使用上述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是有关于一种组装简单的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图1A为公知一种显示装置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显示装置沿I-I’的剖面倒置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以及背光模块120,其中显示面板110是配置于背光模块120上方,且背光模块120包括背板122、光源组件124以及驱动电路板126,其中背板122具有位于对侧的承载面122a与背面122b,而光源组件124是配置在背板122的承载面122a上。
承上述,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亮度高、功率消耗低、使用寿命长、热问题轻微等优势,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多已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以上述的显示装置100来说,光源组件124即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24a以及电路板124b,而这些发光二极管124a是电性接合于电路板124b上。另外,驱动电路板126则是配置于背板122的背面122b,并通过软性电路板130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110内部的电路,且用以驱动光源组件124的芯片140以及用以驱动显示面板110的芯片(图未示)均是电性接合于驱动电路板126上。光源组件124的电路板124b则是通过连接器170电性连接至驱动电路板126,以使发光二极管124a与芯片140电性连接。
然而,在显示装置100的组装过程中,必须以人工方式将电路板124b从背板122侧边拉出,并弯折至背板122的背面122b,再插入连接器170以便于电性连接至驱动电路板126,组装步骤相当繁杂费时。此外,电路板124b在弯折处往往容易因多次弯折或是与其他元件摩擦而断裂,进而影响光源组件124与芯片140之间的电性连接,导致显示装置100发生显示异常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公知显示装置容易因用以连接光源组件与驱动电路板的导线断裂而产生显示异常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以使光源组件无须通过额外拉出的导线来电性连接至驱动电路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具有一承载面、一第一背面以及至少一破孔,其中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位于相对两侧,且该破孔贯通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一第一电路板,配置于该背板的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布线表面以及一第二背面,其中该第二背面朝向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二背面;以及一光源组件,配置于该背板的该承载面上,且该光源组件包括:一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线路布局以及至少一第二导电接脚组,且该第二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二布线表面与一第三背面,其中该第三背面朝向该承载面,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而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三背面,并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且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并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以及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布线表面上而分别与该线路布局电性连接。
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导电胶,配置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之间。
上述的背光模块,该第一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导电接脚组,该第二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接脚组,而该背板具有多个破孔,且各该第二导电接脚组分别对应至这些破孔其中之一,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发光元件与对应的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之间。
上述的背光模块,该第一电路板更具有至少一定位孔,邻近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且该第二电路板更包括一定位凸块,配置于该第三背面且邻近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用以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定位孔卡合定位。
上述的背光模块,该第一电路板更具有至少一定位凸块,配置于该第二背面且邻近该第一导电接脚组,而该第二电路板更包括一定位孔,该定位凸块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定位孔卡合定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一背光模块,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承载面、一第一背面以及至少一破孔,其中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位于相对两侧,且该破孔贯通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一第一电路板,配置于该背板的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布线表面以及一第二背面,其中该第二背面朝向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二背面;以及一光源组件,配置于该背板的该承载面上,且该光源组件包括:一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线路布局以及至少一第二导电接脚组,且该第二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二布线表面与一第三背面,其中该第三背面朝向该承载面,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而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三背面,并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且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并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以及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布线表面上而分别与该线路布局电性连接;以及一显示面板,配置于该背光模块上方。
上述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模块更包括一导电胶,配置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之间。
上述的显示装置,该第一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导电接脚组,该第二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接脚组,而该背板具有多个破孔,且各该第二导电接脚组分别对应至这些破孔其中之一,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发光元件与对应的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之间。
上述的显示装置,该第一电路板更具有至少一定位孔,邻近该第一导电接脚组出,且该第二电路板更包括一定位凸块,配置于该第三背面且邻近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用以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定位孔卡合定位。
上述的显示装置,该第一电路板更具有至少一定位凸块,配置于该第二背面且邻近该第一导电接脚组,而该第二电路板更包括一定位孔,该定位凸块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定位孔卡合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利用设有破孔的背板来承载光源组件,以使光源组件的电路板的导电接脚组通过破孔而暴露于背板的背面。而背光模块的驱动电路板是配置于背板背面,且驱动电路板的导电接脚组是穿过背板的破孔而与光源组件的电路板的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中,光源组件的电路板无须通过经由背板侧边的导线来电性连接至背光模块的驱动电路板,因此可简化背光模块的组装流程,以减少组装工时,亦可避免发生因导线损坏而影响光源组件与驱动电路之间的电性连接。
此外,由于光源组件的电路板与背光模块的驱动电路板的导电接脚组穿过背板的破孔而间接或直接地电性接触于彼此,因此两者之间并不需要配置电连接器(connector),可节省背光模块的制造成本。同时,由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使用前述的背光模块,因此同样可具有缩短组装工时及节省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A为公知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背光模块沿I-I’的剖面倒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背光模块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200:显示装置 110、400:显示面板
120、300:背光模块 122、310、510:背板
122a、312:承载面 122b:背面
124、320、620:光源组件 124a:发光二极管
124b:电路板 126:驱动电路板
130:软性电路板 140:芯片
170:连接器 314:第一背面
316、512:破孔 331:线路布局
322、522、622、722:第二电路板 322a:第二布线表面
322b、622b:第三背面
323、523、623、723:第二导电接脚组
324:发光元件 325、338:导电贯孔
330、530、630、730:第一电路板
332:第一布线表面 334:第二背面
336、536、636、736:第一导电接脚组
340:导电胶 370:驱动芯片
621、732:定位凸块 632、72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2,显示装置200包括背光模块300与显示面板400,其中显示面板400是配置于背光模块300上方,且显示面板400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
图3为图2的背光模块的部分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背光模块300包括背板310、光源组件320以及第一电路板330。背板310具有承载面312、第一背面314以及贯通承载面312与第一背面314的至少一个破孔316。第一电路板330配置于背板310的第一背面314,且第一电路板330具有位于相对侧的第一布线表面332与第二背面334,其中第二背面334是朝向背板310的第一背面314。具体来说,第一电路板330例如是用以承载显示面板400的驱动芯片(图未示)以及光源组件320的驱动芯片370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因此其在第一布线表面332上形成有包括多种导电图案的线路布局331,而用以驱动光源组件320的驱动芯片370以及用以驱动显示面板400的芯片即是配置在第一布线表面332上并与线路布局331电性连接。此外,第一电路板330例如是通过软性电路板(图未示)而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400内部的电路。背光模块300另包含有相邻于光源组件320的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未标示)。
而且,第一电路板330还包括有配置于第二背面334的第一导电接脚(connectpin)组336。特别的是,第一导电接脚组336对应至背板310的破孔316。也就是说,第一导电接脚组336通过破孔316而自承载面312暴露出。另一方面,线路布局331则包括有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电接脚组336的导电贯孔338。具体来说,导电贯孔338自第一布线表面332贯通至第二背面334,并填有导电材料。
光源组件320是配置于背板310的承载面312上,并包括有第二电路板322以及多个发光元件324。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324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而第二电路板322即是这些发光元件324的驱动电路板。详细来说,第二电路板322包括线路布局及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接脚组323。其中,线路布局是用来传送驱动信号至各发光元件324的线路,这些发光元件324即是配置于第二电路板322上而与线路布局电性连接。另一方面,第二导电接脚组323则是用以将线路布局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
承上述,第二电路板322具有位于相对侧的第二布线表面322a与第三背面322b,其中第三背面322b朝向背板310的承载面312。而且,发光元件324与线路布局是位于第二布线表面322a,第二导电接脚组323则是位于第三背面322b。此外,线路布局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贯孔325,其自第二布线表面322a贯穿至第三背面322b而与第二导电接脚组323电性连接。特别的是,第二导电接脚组323对应至背板310的破孔316。换言之,第二导电接脚组323通过破孔316而自第一背面314暴露出,并与第一导电接脚组336电性连接。
由上述可知,在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中,由于背板310具有破孔316,因此配置在承载面312的第二电路板322的第二导电接脚组323与配置在第一背面314的第一电路板330的第一导电接脚组336可以直接通过破孔316而彼此电性连接。换言之,本实施例无须额外从背板310侧边拉出导线来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330与第二电路板322,因此可避免因导线损坏而影响第一电路板330与第二电路板322之间的电性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加第一电路板330与第二电路板322之间的导电性,如图4所示,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导电接脚组336与第二导电接脚组323之间配置导电胶340。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前述实施例的第二电路板322仅包括一个第二导电接脚组323,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实际上,由于第二导电接脚组323主要是用以将配置在第二电路板322上的发光元件324电性连接至第一电路板330,因此实务上除了可通过线路布局的设计而使所有发光元件324均电性连接至同一个第二导电接脚组323之外,也可以通过线路布局的设计,使各发光元件324分别电性连接至其所对应的第二导电接脚组323。详细来说,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有发光元件324均电性连接至同一个第二导电接脚组323,意即第二导电接脚组323是由多组正负极接脚所组成,而每一发光元件324均电性连接至一组正负极接脚。
承上述,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电路板522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接脚组523,且这些发光元件324是分别通过线路布局以一对一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第二导电接脚组523。在此,各第二导电接脚组523即是由一组正负极接脚所组成。而且,为配合第二电路板52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530也包括多个相对的第一导电接脚组536,背板510则具有多个破孔512。其中,各个第二导电接脚组523是通过其所对应的破孔512而与其所对应的第一导电接脚组536电性连接。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630还可以具有邻近第一导电接脚组636的定位孔632,第二电路板622则是对应地包括有定位凸块621。详细来说,定位凸块621是配置于第二电路板622的第三背面622b且邻近第二导电接脚组623。在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组装过程中,先将光源组件620设置于背板310的承载面312上,而后续将第一电路板630配置于背板310的第一背面314时,即可使第一电路板630的定位孔632对应至背板310的破孔316所暴露出的定位凸块621,并使定位凸块621穿设于定位孔632内,以完成第一电路板630在背板310上的定位组装。
需要注意的是,图6所示的实施例仅用以具体说明本发明,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定位方式。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电路板730也可以是包括有邻近第一导电接脚组736的定位凸块732,而第二电路板722则具有邻近第二导电接脚组723的定位孔721,且当第一电路板730组装于背板310的第一背面314时,定位凸块732是穿设于定位孔721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利用设有破孔的背板来承载光源组件,以使光源组件的电路板的导电接脚组通过破孔而暴露于背板的背面。而背光模块的驱动电路板是配置于背板背面,且驱动电路板的导电接脚组是穿过背板的破孔而与光源组件的电路板的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中,光源组件的电路板无须通过经由背板侧边的导线来电性连接至背光模块的驱动电路板,因此可简化背光模块的组装流程,以减少组装工时,亦可避免发生因导线损坏而影响光源组件与驱动电路之间的电性连接。
此外,由于光源组件的电路板与背光模块的驱动电路板的导电接脚组穿过背板的破孔而间接或直接地电性接触于彼此,因此两者之间并不需要配置电连接器(connector),可节省背光模块的制造成本。
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使用前述的背光模块,因此同样可具有缩短组装工时及节省成本的特点。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承载面、一第一背面以及至少一破孔,其中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位于相对两侧,且该破孔贯通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
一第一电路板,配置于该背板的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布线表面以及一第二背面,其中该第二背面朝向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二背面;以及
一光源组件,配置于该背板的该承载面上,且该光源组件包括:
一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线路布局以及至少一第二导电接脚组,且该第二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二布线表面与一第三背面,其中该第三背面朝向该承载面,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而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三背面,并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且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并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以及
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布线表面上而分别与该线路布局电性连接;
该第一电路板更具有至少一定位孔,邻近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且该第二电路板更包括一定位凸块,配置于该第三背面且邻近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用以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定位孔卡合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电胶,配置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导电接脚组,该第二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接脚组,而该背板具有多个破孔,且各该第二导电接脚组分别对应至这些破孔其中之一,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发光元件与对应的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之间。
4.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承载面、一第一背面以及至少一破孔,其中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位于相对两侧,且该破孔贯通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
一第一电路板,配置于该背板的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布线表面以及一第二背面,其中该第二背面朝向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二背面;以及
一光源组件,配置于该背板的该承载面上,且该光源组件包括:
一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线路布局以及至少一第二导电接脚组,且该第二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二布线表面与一第三背面,其中该第三背面朝向该承载面,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而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三背面,并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且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并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以及
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布线表面上而分别与该线路布局电性连接;
该第一电路板更具有至少一定位凸块,配置于该第二背面且邻近该第一导电接脚组,而该第二电路板更包括一定位孔,该定位凸块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定位孔卡合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电胶,配置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导电接脚组,该第二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接脚组,而该背板具有多个破孔,且各该第二导电接脚组分别对应至这些破孔其中之一,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发光元件与对应的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之间。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光模块,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承载面、一第一背面以及至少一破孔,其中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位于相对两侧,且该破孔贯通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
一第一电路板,配置于该背板的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布线表面以及一第二背面,其中该第二背面朝向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二背面;以及
一光源组件,配置于该背板的该承载面上,且该光源组件包括:
一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线路布局以及至少一第二导电接脚组,且该第二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二布线表面与一第三背面,其中该第三背面朝向该承载面,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而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三背面,并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且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并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以及
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布线表面上而分别与该线路布局电性连接;以及
一显示面板,配置于该背光模块上方;
该第一电路板更具有至少一定位孔,邻近该第一导电接脚组出,且该第二电路板更包括一定位凸块,配置于该第三背面且邻近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用以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定位孔卡合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更包括一导电胶,配置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导电接脚组,该第二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接脚组,而该背板具有多个破孔,且各该第二导电接脚组分别对应至这些破孔其中之一,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发光元件与对应的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之间。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光模块,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承载面、一第一背面以及至少一破孔,其中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位于相对两侧,且该破孔贯通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
一第一电路板,配置于该背板的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布线表面以及一第二背面,其中该第二背面朝向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二背面;以及
一光源组件,配置于该背板的该承载面上,且该光源组件包括:
一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线路布局以及至少一第二导电接脚组,且该第二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二布线表面与一第三背面,其中该第三背面朝向该承载面,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而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三背面,并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且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并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以及
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布线表面上而分别与该线路布局电性连接;以及
一显示面板,配置于该背光模块上方;
该第一电路板更具有至少一定位凸块,配置于该第二背面且邻近该第一导电接脚组,而该第二电路板更包括一定位孔,该定位凸块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定位孔卡合定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更包括一导电胶,配置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导电接脚组,该第二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接脚组,而该背板具有多个破孔,且各该第二导电接脚组分别对应至这些破孔其中之一,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发光元件与对应的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之间。
CN201310243133.7A 2013-05-07 2013-06-19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616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6269 2013-05-07
TW102116269A TWI487987B (zh) 2013-05-07 2013-05-07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6782A CN103616782A (zh) 2014-03-05
CN103616782B true CN103616782B (zh) 2016-08-24

Family

ID=50167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3133.7A Active CN103616782B (zh) 2013-05-07 2013-06-19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03957B2 (zh)
CN (1) CN103616782B (zh)
TW (1) TWI487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1892A (zh) * 2015-05-12 2015-08-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窄边框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7785378B (zh) * 2016-08-24 2020-06-16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JP2019091607A (ja) * 2017-11-14 2019-06-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CN108761904B (zh) * 2018-05-04 2019-12-0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装置
TWI718387B (zh) * 2018-07-02 2021-02-1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元件封裝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10690251B (zh) * 2018-07-05 2022-03-18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59889A (zh) * 2018-12-21 2019-03-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11670900B2 (en) 2019-02-05 2023-06-06 Emergency Technology, Inc. Universal smart adaptor
CN110007497B (zh) * 2019-05-05 2022-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0189633B (zh) * 2019-05-27 2022-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电子装置及显示屏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10095905B (zh) * 2019-05-29 2021-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框、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297359B (zh) * 2019-06-29 2022-01-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背光模组及曲面显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1250A (zh) * 2008-05-02 2009-11-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1688B (en) * 2005-09-06 2010-03-1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KR101301954B1 (ko) * 2006-06-30 2013-08-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EP1933194B1 (en) * 2006-12-13 2014-01-08 L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080087955A (ko) * 2007-03-28 2008-10-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277963B1 (ko) * 2007-06-28 2013-06-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438159B1 (ko) * 2008-01-03 2014-09-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이의 결합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997139B1 (ko) * 2008-12-30 2010-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TWI429844B (zh) 2011-01-04 2014-03-1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光源模組
TWM437972U (en) 2012-02-07 2012-09-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1250A (zh) * 2008-05-02 2009-11-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3525A (zh) 2014-11-16
US20140334182A1 (en) 2014-11-13
TWI487987B (zh) 2015-06-11
CN103616782A (zh) 2014-03-05
US9103957B2 (en) 2015-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6782B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1632038B (zh) 发光装置、背光单元及其印刷电路板
KR101394007B1 (ko)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장치
EP2184634A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thereof
CN104254205B (zh) 电路板以及具有该电路板的照明装置
CN100388092C (zh) 背光模块的散热结构
US20140311777A1 (en) Bent printed circuit board for backlight unit
JP2008091275A (ja) 照明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93946A (ja) 発光装置
CN100365486C (zh) 背光模块
KR20120107759A (ko) 광원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5452755B (zh) 印刷电路板和包括该印刷电路板的照明单元
KR20150004173A (ko) 인쇄회로기판
KR10133077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용 인쇄회로기판
JP5890379B2 (ja)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を含む照明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US1094355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10139552B2 (en) Planar lighting device having light sources with electrode terminals and mounting substrate with conductive pattern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lands together having relative spacing between the lands and electrode terminals
JP4596145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TWI457514B (zh) 發光裝置
CN111735033A (zh) 拼接式光源装置
KR20150104990A (ko) 인쇄회로기판
KR102104523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상기 인쇄회로기판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50089564A (ko) 인쇄회로기판
TWI342443B (en) Backlight apparatus
KR102456529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