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5015A - 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15015A CN103615015A CN201310518901.5A CN201310518901A CN103615015A CN 103615015 A CN103615015 A CN 103615015A CN 201310518901 A CN201310518901 A CN 201310518901A CN 103615015 A CN103615015 A CN 1036150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ilding
- mixing method
- cement mixing
- foundation reinforcing
- concrete r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1398 Portland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69 slip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6 consolid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4565 Tremo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建筑物(1)为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PHC管桩,离开建筑物一段距离外为河道,其河堤与建筑物(1)之间设有一条混凝土道路(3),该混凝土道路(3)与河堤间设有铁路线;在建筑物(1)与混凝土道路(3)之间设置隔水帷幕(4),隔水帷幕(4)的构造是在地面下设置水泥土搅拌桩(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型载货汽车从道路上通过时,建筑物不会产生晃动;不必对现有建筑物基础大开挖后进行加固处理;不需要对道路路基重新施工,避免对正常交通运输的影响;施工场地小,不影响建筑物内的正常生产和工作;消隐了地基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涉及建筑地基的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一栋已建成办公楼,办公楼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建筑,长55.4米,宽17.1m,高24m,共六层,基础为PHC管桩。其南面约30米处为河堤,在河堤与办公楼之间有一条宽18m的混凝土道路,在混凝土道路与河堤间有双股铁路线。办公楼及混凝土道路比铁路早两年建成。当铁路建成后,每当有重型载货汽车从办公楼前道路上通过时,楼内办公人员能感觉到办公楼横向晃动。原因分析:
1、场地条件较差,靠近河堤,地下水比较丰富,地下为软弱土层;
2、混凝土道路路基为片石、碎石,不透水性较差;
3、铁路路基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不透水性好。
当重载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道路路基下部的地下水受压向两侧流动,向铁路一侧流动的水流遇到铁路路基的不透水层遇阻后反向流动,流向办公楼方向。这样便有两股不同流速的地下水流冲击办公楼桩基周围的土层,造成土层松软,致使PHC管桩桩顶堪固度下降,在水流的冲击下偏移,从而使上部结构发生摆动。
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决定对办公楼采取加固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建筑物地基的承载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所述建筑物为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PHC管桩,离开所述建筑物一段距离外为河道,其河堤与建筑物之间设有一条混凝土道路,该混凝土道路与所述河堤间设有铁路线;在所述建筑物与混凝土道路之间设置隔水帷幕,所述的隔水帷幕的构造是在地面下设置水泥土搅拌桩。
所述隔水帷幕设在距离所述混凝土道路路边2米范围内,所述隔水帷幕的沿着混凝土道路方向的两端超出所述建筑物1的边缘3米外;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设置成与混凝土道路平行的三排。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的直径为700mm,桩间距为500mm,排间距为500mm,各桩咬合200mm。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采取干法施工。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的长度不小于8m。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的桩端进入持力层的长度不小于1.5m。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的固化剂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不小于水泥土搅拌桩总质量的18%。
在所述的隔水帷幕施工完成后,在建筑物的一层对应框架柱位置的PHC管桩桩顶采取压力注浆,注浆采用强度等级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型载货汽车从道路上通过时,建筑物不会产生晃动。其优点是:1、不必对现有建筑物基础大开挖后进行加固处理;2、不需要对道路路基重新施工,避免对正常交通运输的影响;3、施工场地小,不影响建筑物内的正常生产和工作;4、消隐了地基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泥土搅拌桩布置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建筑物,2、水泥土搅拌桩,3、混凝土道路,4、隔水帷幕,5、水泥桩咬合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中岩土专业领域,如图1、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具体表现为固化软弱土层、提高现有土层地基承载力、隔水抗渗技术。
所述建筑物1为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PHC管桩,离开所述建筑物一段距离外为河道,其河堤与建筑物1之间设有一条混凝土道路3,该混凝土道路3与所述河堤间设有双股铁路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提高建筑物地基的承载能力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在所述建筑物1与混凝土道路3之间设置隔水帷幕4,所述的隔水帷幕4的构造是在地面下设置水泥土搅拌桩2。
经过上述方式处理后,重型载货汽车从建筑物1的一侧道路上通过时,建筑物1不再产生晃动。此种加固方式优点:1、不必对现有建筑物1基础大开挖后进行加固处理;2、不用对道路路基重新施工,就不会阻碍正常交通运输;3、施工场地小,不影响人员建筑物1内的人员的正常工作;4、避免类似的隐患再次发生。
所述隔水帷幕4设在距离所述混凝土道路3路边2米范围内,所述隔水帷幕4的沿着混凝土道路3方向的两端超出所述建筑物1的边缘3米外;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设置成与混凝土道路3平行的三排。
在建筑物1与混凝土道路3间做隔水帷幕4,隔水帷幕4超出办公楼边缘3米。即距离路边2米范围内施工水泥土搅拌桩2,桩直径700mm,施工三排。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的桩间距500mm,排间距500mm,各桩咬合200mm。
水泥土搅拌桩特点:
1、提高天然土层承载力;2、加固软弱土层;3、边坡维护墙,可兼作隔水帷幕。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采取干法施工。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的长度不小于8m。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的桩端进入持力层的长度不小于1.5m。
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的固化剂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不小于水泥土搅拌桩2总质量的18%。
因为此处地下水丰富,所以水泥土桩采取干法施工;并且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5m。
水泥土桩施工顺序应间隔进行,且应在施工24h初具强度后,在施工相邻桩,保证挤密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隔水帷幕施工完毕后,要对水泥土桩进行检测,未成桩区域要进行补桩。
在所述的隔水帷幕4施工完成后,在建筑物1的一层对应框架柱位置的PHC管桩桩顶采取压力注浆,注浆采用强度等级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待隔水帷幕施工好后,在办公楼一层对应框架柱位置的PHC管桩桩顶采取压力注浆(注浆用强度等级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加固桩顶土层,增强土层密实度,从而加强土层对桩顶的堪固度,避免地下水对管桩桩顶土的侵蚀,造成土层松散、密实度下降。同时对一层地面下部出现空鼓的地方也进行压力注浆,防止出现地面塌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所述建筑物(1)为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PHC管桩,离开所述建筑物一段距离外为河道,其河堤与建筑物(1)之间设有一条混凝土道路(3),该混凝土道路(3)与所述河堤间设有铁路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筑物(1)与混凝土道路(3)之间设置隔水帷幕(4),所述的隔水帷幕(4)的构造是在地面下设置水泥土搅拌桩(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帷幕(4)设在距离所述混凝土道路(3)路边2米范围内,所述隔水帷幕(4)的沿着混凝土道路(3)方向的两端超出所述建筑的边缘3米外。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设置成与混凝土道路(3)平行的三排。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的直径为700mm,桩间距500mm,排间距500mm,各桩咬合200m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采取干法施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的长度不小于8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的桩端进入持力层的长度不小于1.5m。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2)的固化剂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不小于水泥土搅拌桩(2)总质量的18%。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隔水帷幕(4)施工完成后,在建筑物(1)的一层对应框架柱位置的PHC管桩桩 顶采取压力注浆,注浆采用强度等级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18901.5A CN103615015A (zh) | 2013-10-26 | 2013-10-26 | 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18901.5A CN103615015A (zh) | 2013-10-26 | 2013-10-26 | 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15015A true CN103615015A (zh) | 2014-03-05 |
Family
ID=50165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18901.5A Pending CN103615015A (zh) | 2013-10-26 | 2013-10-26 | 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1501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62658A (zh) * | 2022-08-22 | 2022-11-01 | 建材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一种用于防止混凝土结构被腐蚀的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26326A (ja) * | 2004-02-13 | 2005-08-25 | Ohbayashi Corp | 既設橋脚基礎の補強構造および既設橋脚基礎の補強方法 |
CN1900466A (zh) * | 2006-07-20 | 2007-01-24 |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用于重点建筑保护的隔离桩施工方法 |
CN202706039U (zh) * | 2012-08-10 | 2013-01-30 | 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适于旧城区地道改造的基坑围护结构 |
CN203113361U (zh) * | 2013-03-04 | 2013-08-07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深基坑封闭降水装置 |
CN203603160U (zh) * | 2013-10-26 | 2014-05-21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 |
-
2013
- 2013-10-26 CN CN201310518901.5A patent/CN10361501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26326A (ja) * | 2004-02-13 | 2005-08-25 | Ohbayashi Corp | 既設橋脚基礎の補強構造および既設橋脚基礎の補強方法 |
CN1900466A (zh) * | 2006-07-20 | 2007-01-24 |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用于重点建筑保护的隔离桩施工方法 |
CN202706039U (zh) * | 2012-08-10 | 2013-01-30 | 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适于旧城区地道改造的基坑围护结构 |
CN203113361U (zh) * | 2013-03-04 | 2013-08-07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深基坑封闭降水装置 |
CN203603160U (zh) * | 2013-10-26 | 2014-05-21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恒跃,麻云波: "水泥土搅拌桩在建筑地基加固应用", 《科技创业家》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62658A (zh) * | 2022-08-22 | 2022-11-01 | 建材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一种用于防止混凝土结构被腐蚀的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41325B (zh) | 一种高压富水特大断层软弱角砾岩隧道的施工方法 | |
CN106638669B (zh) | 一种盾构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围护结构加固系统和方法 | |
CN110067563A (zh) | 临近城市建筑及道路的车站出入口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 |
CN101215834A (zh) | 支腿式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 | |
CN104131565B (zh) | 一种逆作土方正作开挖的施工方法 | |
CN103866694A (zh) | 深水粉砂层地质大跨度多线路加固系统及顶进涵施工方法 | |
CN102127890B (zh) | 既有线铁路路基强化施工方法 | |
CN108506015A (zh) | 一种大管径分仓开挖人工顶管及应用顶管开挖的施工方法 | |
CN114016513B (zh) | 一种复杂基坑群支护系统的分时序开挖方法 | |
CN103031839A (zh) |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 | |
CN106050244A (zh) |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进出洞加固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 |
CN103696416B (zh) | 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 |
CN203684242U (zh) | 滩涂区土工袋泥浆复合围堰式水中施工平台 | |
CN103362513A (zh) | 暗挖区间既有洞体改造施工工法 | |
CN103174132A (zh) | 一种城市地下工程暗挖导洞内小直径桩施工方法 | |
CN110469332B (zh) | 一种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超前支护固结方法 | |
CN102966356A (zh) | 一种地震作用下液化场地运营隧道上浮变形的控制方法 | |
CN205876322U (zh) | 一种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进出洞加固体系 | |
CN204851266U (zh) | 一种暗挖车站正上方竖井结构 | |
CN206467684U (zh) | 一种盾构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围护结构加固系统 | |
CN104131566B (zh) | 一种地下室无水平支撑基坑的施工方法 | |
CN203603160U (zh) | 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构造 | |
CN207176700U (zh) | 一种复杂环境下的密排灌注桩内支撑基坑永久支护结构 | |
CN205576990U (zh) | 一种过河段穿桥桩隧道注浆支护结构 | |
CN109487793A (zh) | 一种复杂环境下的密排灌注桩内支撑基坑永久支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