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591642B - 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1642B
CN103591642B CN201310516803.8A CN201310516803A CN103591642B CN 103591642 B CN103591642 B CN 103591642B CN 201310516803 A CN201310516803 A CN 201310516803A CN 103591642 B CN103591642 B CN 103591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iquid
casing
controll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168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1642A (zh
Inventor
王群
丁建
刘小虎
陈亮
姜晓丹
庄大伟
张凯
纪立广
王艳洁
俞劼
胡加鑫
刘莎莎
朱轩
刘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168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91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1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1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1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1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该设备包括第一空调体,包括:第一箱体系统,包括设置有箱体空气排出口的第一箱体;第一空气系统,包括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空气吸入口和第一空气排出口的空气输送管路,该空气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空气输送器,该第一空气排出口设置在该第一箱体内;第一液体系统,用于输送或排放第一液体,该第一液体与该第一箱体内的待处理空气接触并与其中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以使其被净化;能够通过控制该第一液体的温度以调节净化后空气的温度,或通过控制该第一液体内的水和/或干燥剂的含量以调节净化后空气的湿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空气调节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和空气净化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空气和液体或过滤材料接触以净化空气,或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发展等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营造一个具有良好空气质量的生活工作空间,各种空气净化器走进了千家万户,现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品种较多,结构各异,如静电式、电子集尘式、等离子式、复合式等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大多都只是对空气进行净化,例如除去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有毒气体等,但不能够改变室内空气的温度或湿度,这对需要调节室内温度或湿度的用户,需另行购置空调设备,不仅增加了用电成本,还增加了购买电器的开支。例如,申请号为“201110178253.4”,名称为“一种复合空气净化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申请号为“200910169833.X”,名称为“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空气净化器等,均存在上述问题。
另外,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空气中含有物理或化学或生物污染物(如甲醛、苯、氨、细菌、病毒、霉菌、尘埃、颗粒物、PM2.5等),现有的空气调节系统不能去除污染物或去除污染物的效率低,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申请号为“201210023174.0”,名称为“复合式空气净化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系统,包含一个冷凝单元、一个连通该冷凝单元的供水单元,以及一个连通该供水单元的电解单元。该冷凝单元用以吸入并冷凝空气中的水气以形成水液,该供水单元用以收集冷凝得到的水液,该电解单元可引入该供水单元的水液,以电解产生氢氧离子后排出,从而使该系统同时具有空气净化及除湿的复合功效。但该技术存在结构复杂,仅具有除湿及降温的单向调节作用,空气净化效果难以保证,去除污染物的效率较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净化空气,或能够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采用空气和液体或过滤材料接触以净化空气,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调体,所述第一空调体包括:
第一箱体系统,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净化后空气排出的箱体空气排出口;
第一空气系统,用于将待处理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中,包括空气输送管路,所述空气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空气输送器,所述第一空气输送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空气吸入口和第一空气排出口,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
第一液体系统,与所述第一箱体连接,用于输送部分第一液体至所述第一箱体内盛装,并在所述第一箱体中喷淋另一部分第一液体,或排放所述第一箱体中的所述第一液体;
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内的待处理空气分别与盛装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第一液体接触及与在所述第一箱体中喷淋的第一液体接触,所述第一液体分别与所述待处理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以使待处理空气被净化。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的温度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温度,或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内的水和/或干燥剂的含量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湿度。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空调体还包括第一过滤系统,所述第一过滤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与所述待处理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使所述待处理空气进一步被净化。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液体是水或主要成分为水。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液体中加入有改善其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添加剂。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系统包括金属网、沙石、海绵、纤维、沸石、珊瑚、陶瓷、活性炭、微滤膜、超滤膜、半透膜、纳滤膜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系统包括液体进口、液体喷淋口和液体出口,所述液体进口和所述液体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液体喷淋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且与所述液体进口或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液体连通。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系统还包括液体增压机构,所述液体增压机构包括液体吸入口、液体管路和液体增压器,所述液体吸入口与所述液体进口连通,所述液体增压器安装在所述液体管路上,所述液体管路用于连通所述液体吸入口和所述液体喷淋口,所述液体增压器从所述液体吸入口吸入所述第一液体并给所述第一液体增加压力后,通过所述液体喷淋口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内。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系统将所述第一箱体分隔为箱体上部和箱体下部,所述箱体上部和所述箱体下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液体系统,所述第一过滤系统的过滤材料的微孔小于所述第一液体的液体分子以避免所述箱体上部的第一液体渗漏至所述箱体下部,所述待处理空气经所述箱体下部的第一液体处理并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系统过滤后,进入所述箱体上部的第一液体中接触并从所述箱体空气排出口排出。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空调体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控制机构和自动控制机构,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空气系统及所述第一液体系统进行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
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以及
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空气输送器及所述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所述第一控制器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第一空气输送器的电机转速。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
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以及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液体进口或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第一液体是否达到一设定液位高度,并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反馈一液位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位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进口或所述液体出口。
液体质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以及
第三控制器,与所述液体质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三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液体质量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液体的质量并向所述第三控制器反馈一液体质量信号,所述第三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体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出口。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自动控制机构还包括:
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以及
第四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液体增压器或所述液体喷淋口分别与所述第四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所述第四控制器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所述第四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液体增压器的电机转速,或所述第四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喷淋口。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具有高低结构,所述液体出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的最低处。
上述的喷淋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沉淀物排出口。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具有高低结构,所述沉淀物排出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的最低处。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还包括供液干管和排液干管,所述第一空调体为多个,每一所述第一空调体的所述液体进口均连接在所述供液干管上,每一所述第一空调体的所述液体出口均连接在所述排液干管上。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二空调体,所述第二空调体包括:
第二箱体系统,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净化后空气排出的箱体空气排出口;
第二空气系统,用于将被所述第一空调体净化后的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二箱体中,包括连接管路和第二空气排出口,所述连接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上的箱体空气排出口连接,所述连接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被所述第一空调体净化后的空气利用自身压力,经所述连接管路后通过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输入所述第二箱体;
第二液体系统,用于输送所述第二箱体中盛装的第二液体,并在所述第二箱体中喷淋所述第二液体,或排放所述第二箱体中的所述第二液体,被所述第一空调体净化后的空气与所述第二箱体内盛装的所述第二液体接触且与所述第二箱体中喷淋的所述第二液体接触,所述第二液体与被所述第一空调体净化后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以使其被进一步净化。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空调体还包括第二过滤系统,所述第二过滤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用于对经过第二液体处理后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使被处理空气进一步被净化,经过进一步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箱体的箱体空气排出口排放。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液体与所述第一液体的成分相同或不同。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系统与所述第一液体系统具有相同的结构。
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空调体还包括另一控制系统,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空气系统及所述第二液体系统进行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方法,其中,采用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对一空间中的空气进行调节,包括如下步骤:
S100:第一空气系统将待处理空气输送至第一箱体内部;
S200:第一液体系统将部分第一液体输送并盛装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所述第一液体系统将另一部分第一液体对进入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所述待处理空气进行喷淋;
S300:进入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待处理空气分别与所述第一箱体内盛装的第一液体及喷淋的第一液体接触,所述第一液体对所述待处理空气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以使所述待处理空气被净化;
S400:被净化后的空气从处理后空气排出口排出。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在步骤S200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的温度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温度,或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内的水和/或干燥剂的含量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湿度。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200之后、步骤S300之前,还包括步骤:
S210:通过一第一过滤系统对经过第一液体处理后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进行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处理,使被处理空气进一步被净化。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200中具有步骤S410:通过一液体增压机构对所述第一液体进行加压后喷淋。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系统将所述第一箱体分隔为箱体上部和箱体下部,所述箱体上部和所述箱体下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液体系统,所述第一过滤系统的过滤材料的微孔小于所述第一液体的液体分子以避免所述箱体上部的第一液体渗漏至所述箱体下部,所述待处理空气经所述箱体下部的第一液体处理并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系统过滤后,进入所述箱体上部的第一液体中和第一液体接触并从所述箱体空气排出口排出。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200中具有步骤S201:对第一空气系统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所述第一空气系统包括空气输送管路,所述空气输送管路上沿着空气输送方向顺次设置有空气吸入口、空气输送器和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01包括:
步骤S2011:通过一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一第一控制器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以及
步骤S2012: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第一空气输送器的电机转速。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200中具有步骤S202:对第一液体系统进行自动控制,所述第一液体系统包括液体输送管路,所述液体输送管路上沿着第一液体输送方向顺次设置有液体进口、液体喷淋口和液体出口,所述第一液体系统还包括有液体加压喷淋机构,所述液体加压喷淋机构包括液体吸入口和液体增压器,所述液体增压器从所述第一箱体内或液体进口吸入第一液体并给第一液体增加压力,所述液体喷淋口将增加压力后的第一液体向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空气喷淋。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02包括:
步骤S2021:通过一液位传感器检测第一箱体内的第一液体是否达到一设定液位高度,并向一第二控制器反馈一液位信号;以及
步骤S2022: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位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进口或液体出口。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02还包括:
步骤S2023:通过一液体质量传感器感应第一液体的质量并向一第三控制器反馈一液体质量信号;以及
步骤S2024:所述第三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体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出口。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01还包括:
步骤S2013:通过一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一第四控制器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以及
步骤S2014:所述第四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液体增压器的电机转速,或所述第四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喷淋口。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通过多个所述第一空调体同时对所述空间中的空气进行调节。
上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步骤S500:通过一第二空调体对所述第一箱体处理后从箱体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进行再次净化调节。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适用于住宅、酒店、商场、办公、工业及其它空间的空气调节,可以高效净化空气,能够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特别是可针对空气污染物的成分调配液体,净化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有益健康;在净化空气的同时,升高或降低空气的温度,且同时可改变空气的湿度,满足生产或生活的多种需要,有效节省能源及成本,效果可靠,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13-18为本发明复合式空调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控制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第一空调体
100第一空气系统101第一空气吸入口
102第一空气输送器103第一空气排出口
200第一液体系统201液体进口
202液体出口210液体增压机构
2101液体吸入口
2102液体增压器
2103液体喷淋口
2104液体管路
2011供液干管2021排液干管
220第一液体
300第一箱体系统
301第一箱体302箱体空气排出口
303沉淀物排出口304箱体上部
305箱体下部
40第一过滤系统
2第二空调体
500第二液体系统
501液体进口502液体出口
503液体喷淋口510第二液体
600第二箱体系统
601第二箱体
602箱体空气排出口
700第二空气系统
701连接管路
702第二空气输送器
703第二空气排出口
80第二过滤系统80
K1第一控制器K2、K3第二控制器
K4第三控制器K5第四控制器
G1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G12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
G2液位传感器G3液体质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本发明的复合式空调设备,采用空气和液体或过滤材料接触以净化空气或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调体1,所述第一空调体1包括:
第一箱体系统300,包括第一箱体301,所述第一箱体301上设置有用于净化后空气排出的箱体空气排出口302;
第一空气系统100,用于将待处理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301中,即其功能是吸入空气并输往第一空气排出口103,包括空气输送管路,所述空气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空气输送器102,所述空气输送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空气吸入口101和第一空气排出口103,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口103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301内。空气由第一空气吸入口101吸入,经过第一空气输送器102,空气输向第一空气排出口103,第一空气排出口103向第一箱体301中排气,第一空气输送器102是用于输送空气的机械或设备(例如,风机或泵),其中,第一空气排出口103排出的空气压力足够大,吹动或吹散喷淋的液体或箱体内的液体,从而增加空气和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处理效率;
第一液体系统200,与所述第一箱体301连接,用于输送第一液体220至所述第一箱体301中或排放所述第一箱体301中的所述第一液体220,所述第一液体220与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301内的待处理空气接触,所述第一液体220与所述待处理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以使待处理空气被净化;所述第一液体220中加入有改善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添加剂。添加剂可以改善液体的某种或某些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特性,使空气和液体接触时,液体对空气中的污染物的物理或化学或生物作用效果更好。例如,添加消毒液可以杀灭细菌或病毒,添加香味剂可以产生宜人的气味,添加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度等等。本实施例中,所述添加剂可为具有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或/和抗静电的表面活性剂,或所述添加剂可为消毒液、催化剂或香味剂等,也可在第一液体中添加酶。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度,使空气和液体接触时,液体对空气中的污染物的物理或化学或生物作用效果更好。
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系统200包括液体进口201、液体喷淋口2103和液体出口202,所述液体进口201和所述液体出口20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301上,所述液体喷淋口2103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301内且与所述液体进口201连通。第一液体220由液体进口201输入,由液体喷淋口2103向第一箱体301内喷淋液体,第一箱体301中的第一液体220由液体出口202排放。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220的温度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温度,液体的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能够升高空气的温度,液体的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能够降低空气的温度。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220内的水和/或干燥剂的含量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湿度。例如,液体含有水或全部成分是水,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例如,液体含有干燥剂或全部成分是干燥剂,能够降低空气的湿度。
工作时,空气由第一空气吸入口101吸入,经过第一空气输送器102,将空气输向第一空气排出口103,由第一空气排出口103向第一箱体301中的第一液体220中排气,第一液体系统200的液体喷淋口2103向第一箱体301内喷淋第一液体220,空气和第一液体220在第一箱体301内接触,第一液体220对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有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的作用,和第一液体220接触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被减少或除去,使空气得以净化。被净化了的空气通过第一箱体空气排出口302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调体1还包括第一过滤系统40,所述第一过滤系统40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301内,用于对所述待处理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使所述待处理空气进一步被净化。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系统40可包括金属网、沙石、海绵、纤维、沸石、珊瑚、陶瓷、活性炭、微滤膜、超滤膜、半透膜、纳滤膜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空气通过第一过滤系统40时,第一过滤系统40主要由过滤材料构成,空气和其中的过滤材料接触,过滤材料对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有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的作用,和过滤材料接触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被减少或除去,使空气得以净化。其中,第一过滤系统40可设置在第一箱体301中的某一位置或第一箱体301中的多个位置处均设置该第一过滤系统40,或设置在第一箱体空气排出口302的位置处,以上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设置均可,对此不做限制。当第一过滤系统40的过滤材料全部或部分是干燥剂时,空气通过后,能够降低空气的湿度。
参见图2、图3,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体系统200还包括液体增压机构210,所述液体增压机构210包括液体吸入口2101、液体管路2104和液体增压器2102,液体增压器2102是给液体增加压力的机械或设备(例如,泵)。所述液体吸入口2101与所述液体进口201或第一箱体301连通,所述液体增压器2102安装在所述液体管路2104上,所述液体管路2104用于连通所述液体吸入口2101和所述液体喷淋口2103,所述液体增压器2102从所述液体吸入口2101吸入所述第一液体220并给所述第一液体220增加压力后,通过所述液体喷淋口2103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301内。其中,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吸入口2101与所述液体进口201分别通过第一箱体301内连通,即第一液体220通过液体进口201进入第一箱体301后再通过液体吸入口2101进入液体管路2104;而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吸入口2101与所述液体进口201直接连通,第一液体220直接通过液体进口201进入液体吸入口2101后,经过液体增压器2102增压后通过液体喷淋口2103进入第一箱体301。
参见图4、图5,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系统40将所述第一箱体301分隔为箱体上部304和箱体下部305,所述箱体上部304和所述箱体下部305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液体系统200,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系统40的过滤材料的微孔小于所述第一液体220的液体分子以避免所述箱体上部304的第一液体220渗漏至所述箱体下部305,所述待处理空气经所述箱体下部305的第一液体220处理并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系统40过滤后,进入所述箱体上部304的第一液体220中接触并从所述箱体空气排出口302排出。在第一过滤系统40上方有液体,由于过滤材料的微孔小于液体分子,液体不会通过第一过滤系统40漏下来,经第一过滤系统40下方的液体处理的空气,经过第一过滤系统40过滤后,进入第一过滤系统40上方的液体中,和第一过滤系统40上方的液体接触后,从第一箱体空气排出口302排放,第一过滤系统40上方的液体和第一过滤系统40下方的液体可以是同一种或不同一种。也可如图4所示,在箱体下部305内未输入第一液体220,待处理空气进入箱体下部305后直接经第一过滤系统40过滤后进入箱体上部304,与箱体上部304的第一液体220接触并从所述箱体空气排出口302排出。其中,所述箱体上部304的第一液体220与所述箱体下部305的第一液体220可为相同液体,也可为不同液体。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该复合式空调设备还可包括供液干管2011和排液干管2021,所述第一空调体1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每一所述第一空调体1的所述液体进口201均与所述供液干管2011连通,每一所述第一空调体1的所述液体出口202均与所述排液干管2021连通。设置供液干管2011或排液干管2021,可以提高供液或排液的效率,若干第一空调体1在一个空间中运行,可以提高处理空气的效率,节约能源。
参见图7、图8,图7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图8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包括第二空调体2,所述第二空调体2包括:
第二箱体系统600,包括第二箱体601,所述第二箱体601上设置有用于净化后空气排出的箱体空气排出口602;
第二空气系统700,用于将被所述第一空调体1净化后的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二箱体601中,包括连接管路701和第二空气排出口703,所述连接管路7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301上的箱体空气排出口302连接,所述连接管路7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703连接,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703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601内,被所述第一空调体1净化后的空气利用自身压力,经所述连接管路701后通过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703输入所述第二箱体601;
第二液体系统500,用于输送第二液体510至所述第二箱体601中或排放所述第二箱体601中的第二液体510,被所述第一空调体1净化后的空气与所述第二液体510在所述第二箱体601中充分接触,所述第二液体510与被所述第一空调体1净化后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以使其被进一步净化。该第二液体系统500与第一液体系统200的结构相同,包括液体进口501、液体出口502和液体喷淋口503,其连接关系、功用与第一液体系统200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其中,所述第二空调体2还可包括第二过滤系统80,所述第二过滤系统80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601内,用于对经过第二液体510处理后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使被处理空气进一步被净化,经过进一步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箱体601的箱体空气排出口602排放。前述复合式空调设备,被净化了的空气通过第一箱体空气排出口302再进入第二空调体2,被再净化。注意,本实施例可以直接利用被净化了的空气的压力,自行输往第二液体系统500和第二箱体系统600,使净化了的空气被再净化。其中,第一液体系统200和第二液体系统500中的液体可以相同或不同。或者,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二空气系统700也可包括第二空气输送器702。该第二过滤系统80及该第二空气输送器702在结构、功用、工作原理等均分别与第一过滤系统40及第一空气输送器102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参见图9-图12,图9-图12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九-第十二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设备的结构图。其中,第一箱体301的底部可设置为具有高低结构,例如可以将底部设置为坡面结构,将液体出口202设置在最低处(参见图9);也可将第一箱体301的底部设置为阶梯或者凹槽结构,将液体出口202设置在阶梯最低端或者凹槽内(参见图10)。在液体出口202的区域低一些,液体中的沉淀物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聚集在低处,当排放液体时,沉淀物可以同时从液体出口202被排出。另外,所述第一箱体301的底部也可设置有沉淀物排出口303(参见图11),用来排放沉淀物,在所述第一箱体301的底部具有高低结构时,所述沉淀物排出口303可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301的底部的最低处(参见图12)。在沉淀物排出口303的区域低一些,液体中的沉淀物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聚集在低处,沉淀物易于被排出。
另外,所述第一空调体1还包括控制系统(图未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控制机构和自动控制机构,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空气系统100及所述第一液体系统200进行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例如,人工控制时可直接开关电源以控制空气系统的空气输送器102运行或不运行;开关液体进口201可以控制液体进入箱体301;开关液体出口202可以控制箱体301中的液体的排放。当箱体301中的液体不足时打开液体进口201可以加液;当箱体301中的液体过多时,打开液体出口202可以排放;当箱体中的液体过脏或失效时,开关液体出口202可以排放过脏或失效的液体,开关液体进口201可以补液。自动控制时可设置空气质量传感器,感应环境空气的质量,控制空气输送器102的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空气系统吸入空气的量,使环境空气的质量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并可以节能。或者,在箱体301中设置液体传感器,感应箱体301中液体的成份或量,自动控制液体进口201向箱体301供液,自动控制液体出口202排液,从而保障箱体301中液体的成份或量,保障液体对空气的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处理的效果,并可以节能或减少排放。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
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G1,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301内;以及
第一控制器K1,分别与所述第一空气输送器102及所述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G1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G1用于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所述第一控制器K1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K1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第一空气输送器102的电机转速。
工作时,空气质量传感器G1实时对房间内的空气或空气吸入口101吸入的空气的质量进行检测。当空气质量传感器G1判断空气质量好时,空气质量传感器G1不向控制器K1发出信号或向控制器K1发出不运行的信号,使空气输送器102不运行(例如空气输送器102的电动机不运转)。当空气质量传感器G1判断空气质量不好时,空气质量传感器G1向控制器K1发出信号,控制空气输送器102运行于净化模式,即以一定转速运行或空气质量越差空气输送器102的电动机转速越高(参见图13)。
或者,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
液位传感器G2,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301内;以及
第二控制器K2、K3,与所述液位传感器G2电连接,所述液体进口201和所述液体出口202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K2、K3连接;
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G2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箱体301内的第一液体是否达到一设定液位高度,并向所述第二控制器K2、K3反馈一液位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K2、K3根据所述液位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进口201或所述液体出口202。
工作时,由液体进口201向箱体301供液,当箱体301内液体未达到设定液位高度值时,液位传感器G2向控制器K2发出信号,开启或不关闭液体进口201,液体进口201向箱体301供液;当箱体301内液体达到设定液位高度值时,液位传感器G2向控制器K2发出信号关闭液体进口201,液体进口201停止向箱体301供液;当箱体301内的液体超过设定液位高度值时,液位传感器G2向控制器K3发出信号,开启液体出口202排液,直到箱体301内液体达到设定液位高度值时,液位传感器G2向控制器K3发出信号,关闭液体出口202,停止排液(参见图14)。
其中,所述自动控制机构还可包括:
液体质量传感器G3,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301内;以及
第三控制器K4,与所述液体质量传感器G3电连接,所述液体出口202与所述第三控制器K4连接;
其中,所述液体质量传感器G3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液体220的质量并向所述第三控制器K4反馈一液体质量信号,所述第三控制器K4根据所述液体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出口202。
为保障第一箱体301内液体对空气的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处理的效果,设置液体质量传感器G3,控制器K4(例如电磁阀),K4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由K3兼用,液体质量传感器G3与控制器K4电气连接。运行时,液体质量传感器G3对箱体内液体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实时进行判别,液体的有效成分的含量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液体质量传感器G3不向控制器K4发出信号或向控制器K4发出不动作的信号,控制器K4不动作,液体出口202不排液;液体的有效成分含量达不到设定值时,液体质量传感器G3向控制器K4发出信号,打开液体出口202排放若干液体或排空液体(参见图15)。或者,运行时,液体质量传感器G3对箱体内液体的某种或某些物质(液体和空气中的污染物的物理或化学或生物作用后的产物)的含量实时进行判别,液体的某种或某些物质的含量达不到设定值时,液体质量传感器G3向控制器K4发出信号,打开液体出口202排放若干液体或排空液体。或液体中的某种或某些物质(例如反应后形成的物质)的含量达不到设定值时,液体质量传感器G3不向控制器K4发出信号或向控制器K4发出不动作的信号,控制器K4不动作,液体出口202不排液;液体中的某种或某些物质(例如反应后形成的物质)的含量达到设定值时,液体质量传感器G3向控制器K4发出信号,打开液体出口202排放若干液体或排空液体(参见图16)。当液体出口202排放若干液体或排空液体后,箱内301内液体未达到设定液位高度值,液位传感器G2向控制器K2发出信号,开启液体进口201向箱体301供液,从而保障箱内301内液体对空气的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处理的效果。
另外,所述自动控制机构还可包括(参见图17、图18):
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G12,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301内;以及
第四控制器K5,与所述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G12电连接,所述液体增压器2102或所述液体喷淋口2103分别与所述第四控制器K5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G12用于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所述第四控制器K5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所述第四控制器K5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液体增压器2102的电机转速,或所述第四控制器K5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喷淋口2103。
为保障箱体301内液体对空气的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处理的效果,设置空气质量传感器G12,G1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由G1兼用,设置控制液体增压器2102或控制液体喷淋口2103的控制器K5,空气质量传感器G12与控制器K5电气连接。工作时,空气质量传感器G12实时对房间内的空气或空气吸入口101吸入的空气的质量进行检测。当空气质量传感器G12判断空气质量好时,空气质量传感器G12不向控制器K5发出信号或向控制器K5发出不运行的信号,使液体增压器2102或液体喷淋口2103不运行。当空气质量传感器G12判断空气质量不好时,空气质量传感器G12向控制器K5发出信号,控制液体增压器2102运行于净化模式,即液体增压器2102以给液体一定的压力运行或空气质量越差液体增压器2102给液体的压力越高(参见图17);或当空气质量传感器G12判断空气质量不好时,空气质量传感器G12向控制器K5发出信号,控制液体喷淋口2103运行于净化模式,即液体喷淋口2103以一定量向箱体内喷淋液体或空气质量越差液体喷淋口2103向箱体内喷淋液体的量越大(参见图18)。
再次参见图13-18,图13-18为本发明复合式空调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控制流程图。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方法,采用上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对一空间中的空气进行调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0,第一空气系统100将待处理空气输送至第一箱体301内部;
S200:第一液体系统200将部分第一液体220输送并盛装于所述第一箱体301内部,同时所述第一液体系统200用另一部分第一液体220对进入所述第一箱体301内的所述待处理空气进行喷淋;
S300:进入所述第一箱体301内部的待处理空气分别与所述第一箱体301内盛装的第一液体220及喷淋的第一液体220接触,盛装与喷淋的所述第一液体220分别对所述待处理空气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以使所述待处理空气被净化;
S400,被净化后的空气从所述第一箱体301上的箱体空气排出口302排出;
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220的温度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温度,或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220内的水和/或干燥剂的含量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湿度。
其中,在所述步骤S200之后,还包括步骤:
S210,通过一第一过滤系统40对经过所述第一液体处理后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使所述待处理空气进一步被净化。
在所述步骤S200中包括步骤S201,对所述第一空气系统100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其中,自动控制具体包括:
步骤S2011:通过一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G1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一第一控制器K1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以及
步骤S2012:所述第一控制器K1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空气输送器的电机转速。
其中,在所述步骤S200中具有步骤S202,对第一液体系统200进行自动控制,包括:
步骤S2021:通过一液位传感器G2检测所述第一箱体301内的第一液体是否达到一设定液位高度,并向一第二控制器K2、K3反馈一液位信号;以及
步骤S2022:所述第二控制器K2、K3根据所述液位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进口201或液体出口202。
其中,所述步骤S202还包括:
步骤S2023:通过一液体质量传感器G3感应第一液体的质量并向一第三控制器K4反馈一液体质量信号;以及
步骤S2024:所述第三控制器K4根据所述液体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出口202。
其中,所述步骤S201还包括:
步骤S2013:通过一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G12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一第四控制器K5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以及
步骤S2014:所述第四控制器K5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液体增压器2102的电机转速,或第四控制器K5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喷淋口2103。
其中,在所述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步骤S500,通过一第二空调体2对从所述第一箱体301的箱体空气排出口302排出的空气进行再次净化调节。
本发明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及方法,使空气和液体或过滤材料接触,空气中的物理或化学或生物污染物(如甲醛、苯、氨、细菌、病毒、霉菌、尘埃、颗粒物、PM2.5等)和液体或过滤材料接触,液体或过滤材料对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有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的作用,和液体或过滤材料接触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被减少或除去,使空气得以净化。如果需要调节空气的温度,液体的温度不同于空气的温度,就能够调节空气的温度。如果需要增加空气的湿度,液体含有水或全部成分是水,就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如果需要降低空气的湿度,液体或过滤材料含有干燥剂或全部成分是干燥剂,就能够降低空气的湿度。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1)

1.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采用空气和液体或过滤材料接触以净化空气,或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调体,所述第一空调体包括:
第一箱体系统,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净化后空气排出的箱体空气排出口;
第一空气系统,用于将待处理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中,包括空气输送管路,所述空气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空气输送器,所述第一空气输送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空气吸入口和第一空气排出口,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
第一液体系统,与所述第一箱体连接,用于输送部分第一液体至所述第一箱体内盛装,并在所述第一箱体中喷淋另一部分第一液体,或排放所述第一箱体中的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一液体系统包括液体进口、液体喷淋口和液体出口,所述液体进口和所述液体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液体喷淋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且与所述液体进口或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液体连通;
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内的待处理空气分别与盛装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第一液体接触及与在所述第一箱体中喷淋的第一液体接触,所述第一液体与所述待处理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以使待处理空气被净化;
所述第一空调体还包括第一过滤系统,所述第一过滤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用于对所述待处理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使所述待处理空气被净化;
所述第一过滤系统将所述第一箱体分隔为箱体上部和箱体下部,所述箱体上部和所述箱体下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液体系统,所述第一过滤系统的过滤材料的微孔小于所述第一液体的液体分子以避免所述箱体上部的第一液体渗漏至所述箱体下部,所述待处理空气经所述箱体下部的第一液体处理并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系统过滤后,进入所述箱体上部的第一液体中相接触并从所述箱体空气排出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的温度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温度,或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内的水和/或干燥剂的含量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是水或主要成分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中加入有改善其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添加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系统包括金属网、沙石、海绵、纤维、沸石、珊瑚、陶瓷、活性炭、微滤膜、超滤膜、半透膜、纳滤膜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系统还包括液体增压机构,所述液体增压机构包括液体吸入口、液体管路和液体增压器,所述液体吸入口与所述液体进口连通,所述液体增压器安装在所述液体管路上,所述液体管路用于连通所述液体吸入口和所述液体喷淋口,所述液体增压器从所述液体吸入口吸入所述第一液体并给所述第一液体增加压力后,通过所述液体喷淋口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2、3、5或6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调体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控制机构或自动控制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空气系统及所述第一液体系统进行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
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以及
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空气输送器及所述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所述第一控制器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第一空气输送器的电机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
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以及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液体进口和所述液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第一液体是否达到一设定液位高度,并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反馈一液位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位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进口或所述液体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机构还包括:
液体质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以及
第三控制器,与所述液体质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三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液体质量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液体的质量并向所述第三控制器反馈一液体质量信号,所述第三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体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机构还包括:
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以及
第四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液体增压器或所述液体喷淋口分别与所述第四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所述第四控制器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所述第四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液体增压器的电机转速,或所述第四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喷淋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具有高低结构,所述液体出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的最低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沉淀物排出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具有高低结构,所述沉淀物排出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的最低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液干管和排液干管,所述第一空调体为多个,每一所述第一空调体的所述液体进口均连接在所述供液干管上,每一所述第一空调体的所述液体出口均连接在所述排液干管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2、3、5、6、8、9、10、11、12、13、14或15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空调体,所述第二空调体包括:
第二箱体系统,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净化后空气排出的箱体空气排出口;
第二空气系统,用于将被所述第一空调体净化后的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二箱体中,包括连接管路和第二空气排出口,所述连接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上的箱体空气排出口连接,所述连接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被所述第一空调体净化后的空气利用自身压力,经所述连接管路后通过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输入所述第二箱体;
第二液体系统,用于输送所述第二箱体中的第二液体,或在所述第二箱体中喷淋所述第二液体,或排放所述第二箱体中的所述第二液体,被所述第一空调体净化后的空气与所述第二箱体内盛装的所述第二液体接触且与所述第二箱体中喷淋的所述第二液体接触,所述第二液体与被所述第一空调体净化后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以使其被进一步净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调体还包括第二过滤系统,所述第二过滤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用于对经过第二液体处理后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反应或作用,使被处理空气被净化,经过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箱体的箱体空气排出口排放。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体与所述第一液体的成分相同或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体系统与所述第一液体系统具有相同的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调体还包括一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二空气系统或所述第二液体系统进行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
21.一种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式空调设备对一空间中的空气进行调节,包括如下步骤:
S100:第一空气系统将待处理空气输送至第一箱体内部;
S200:第一液体系统将部分第一液体输送并盛装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所述第一液体系统将另一部分第一液体对进入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所述待处理空气进行喷淋;
S300:进入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待处理空气与所述第一箱体内盛装的第一液体及喷淋的第一液体接触,所述第一液体对所述待处理空气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以使所述待处理空气被净化;
S400:被净化后的空气从处理后空气排出口排出;
在所述步骤S200之后、步骤S300之前,还包括步骤:
S210:通过一第一过滤系统对经过第一液体处理后的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进行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处理,使被处理空气进一步被净化;
所述第一过滤系统将所述第一箱体分隔为箱体上部和箱体下部,所述箱体上部和所述箱体下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液体系统,所述第一过滤系统的过滤材料的微孔小于所述第一液体的液体分子以避免所述箱体上部的第一液体渗漏至所述箱体下部,所述待处理空气经所述箱体下部的第一液体处理并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系统过滤后,进入所述箱体上部的第一液体中相接触并从所述箱体空气排出口排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0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的温度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温度,或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体内的水和/或干燥剂的含量以调节所述净化后空气的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0中具有步骤S410:通过一液体增压机构对所述第一液体进行加压后喷淋。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0中具有步骤S201:对第一空气系统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所述第一空气系统包括空气输送管路,所述空气输送管路上沿着空气输送方向顺次设置有空气吸入口、空气输送器和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1包括:
步骤S2011:通过一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一第一控制器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以及
步骤S2012: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第一空气输送器的电机转速。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0中具有步骤S202:对第一液体系统进行自动控制,所述第一液体系统包括液体输送管路,所述液体输送管路上沿着第一液体输送方向顺次设置有液体进口、液体喷淋口和液体出口,所述第一液体系统还包括有液体加压喷淋机构,所述液体加压喷淋机构包括液体吸入口和液体增压器,所述液体增压器从所述第一箱体内或液体进口吸入第一液体并给第一液体增加压力,所述液体喷淋口将增加压力后的第一液体向输送至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空气喷淋。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2包括:
步骤S2021:通过一液位传感器检测第一箱体内的第一液体是否达到一设定液位高度,并向一第二控制器反馈一液位信号;以及
步骤S2022: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位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进口或液体出口。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2还包括:
步骤S2023:通过一液体质量传感器感应第一液体的质量并向一第三控制器反馈一液体质量信号;以及
步骤S2024:所述第三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体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出口。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1还包括:
步骤S2013:通过一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感应被处理空气的质量并向一第四控制器反馈一空气质量信号;以及
步骤S2014:所述第四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调整所述液体增压器的电机转速,或所述第四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体喷淋口。
30.根据权利要求21-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空调体同时对所述空间中的空气进行调节。
31.根据权利要求21-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步骤S500:通过一第二空调体对所述第一箱体处理后从箱体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进行再次净化或调节。
CN201310516803.8A 2013-10-28 2013-10-28 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Active CN103591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6803.8A CN103591642B (zh) 2013-10-28 2013-10-28 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6803.8A CN103591642B (zh) 2013-10-28 2013-10-28 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1642A CN103591642A (zh) 2014-02-19
CN103591642B true CN103591642B (zh) 2015-12-02

Family

ID=50081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16803.8A Active CN103591642B (zh) 2013-10-28 2013-10-28 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16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1842A (zh) * 2016-06-06 2017-12-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式空气调节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1051Y (zh) * 1992-10-16 1993-08-25 何洪岭 空气过滤加湿器
CN1442635A (zh) * 2002-03-05 2003-09-17 牟晓凯 空气加湿净化器
JP2005013789A (ja) * 2003-06-24 2005-01-20 Ricoh Elemex Corp 空気清浄機
JP2005074311A (ja) * 2003-08-29 2005-03-24 Ricoh Elemex Corp 空気清浄機および空気清浄方法
CN101285609A (zh) * 2008-06-16 2008-10-15 周成明 全自动空气温度调节净化交换一体机
CN101342435A (zh) * 2008-08-22 2009-01-14 东北林业大学 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01900390A (zh) * 2010-06-25 2010-12-01 程志平 水洗净化空气鱼缸空调
KR20110001637A (ko) * 2009-06-30 2011-01-06 (주) 유니티엔씨 공기정화장치
CN103344008A (zh) * 2013-07-09 2013-10-09 武汉纺织大学 室内空气无菌洗涤技术与设备
CN203244879U (zh) * 2013-04-20 2013-10-23 宁波海曙信满贸易有限公司 废气吸收塔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1051Y (zh) * 1992-10-16 1993-08-25 何洪岭 空气过滤加湿器
CN1442635A (zh) * 2002-03-05 2003-09-17 牟晓凯 空气加湿净化器
JP2005013789A (ja) * 2003-06-24 2005-01-20 Ricoh Elemex Corp 空気清浄機
JP2005074311A (ja) * 2003-08-29 2005-03-24 Ricoh Elemex Corp 空気清浄機および空気清浄方法
CN101285609A (zh) * 2008-06-16 2008-10-15 周成明 全自动空气温度调节净化交换一体机
CN101342435A (zh) * 2008-08-22 2009-01-14 东北林业大学 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
KR20110001637A (ko) * 2009-06-30 2011-01-06 (주) 유니티엔씨 공기정화장치
CN101900390A (zh) * 2010-06-25 2010-12-01 程志平 水洗净化空气鱼缸空调
CN203244879U (zh) * 2013-04-20 2013-10-23 宁波海曙信满贸易有限公司 废气吸收塔
CN103344008A (zh) * 2013-07-09 2013-10-09 武汉纺织大学 室内空气无菌洗涤技术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1642A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3666U (zh) 一种干式喷漆室
CN205619464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16440861U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11550884A (zh) 移动式空气病毒消毒净化器
CN103453603A (zh)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CN106123164A (zh) 具有离子净化功能的中央新风系统
CN103591659B (zh) 喷淋式空调设备及空气调节方法
CN113877919A (zh) 一种循环自净结构通风柜
CN106016525B (zh) 多功能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03126468U (zh) 车内空气净化系统
CN103644613A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机
CN205208764U (zh) 一种间断式模块化空气次净化装置
CN216779795U (zh) 循环自净结构通风柜
CN205461587U (zh) Pm2.5空气净化装置
CN103591642B (zh) 一种复合式空调设备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CN211435591U (zh) 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04648489U (zh) 一种有氧空气净化加湿器
CN210645746U (zh) 一种滤烟装置
CN208920401U (zh) 一种新型空气杀菌、消毒、净化装置
CN217092637U (zh) 一种可在线清洗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2555108U (zh) 烟尘净化机
CN212962076U (zh) 一种手术室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12691982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13314084U (zh) 一种处理更彻底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5245370U (zh) 一种简易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9 Beijing West Third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No. 5

Applicant after: China Zhong Yuan international project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00089 Beijing West Third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No. 5

Applicant before: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TO: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