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587362B - 两个铰接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 - Google Patents

两个铰接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7362B
CN103587362B CN201310361639.8A CN201310361639A CN103587362B CN 103587362 B CN103587362 B CN 103587362B CN 201310361639 A CN201310361639 A CN 201310361639A CN 103587362 B CN103587362 B CN 1035873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lows
corrugated
transition
layer
articulated veh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16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7362A (zh
Inventor
V·云克
M·马拉提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ebner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uebner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ebner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uebner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587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7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7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7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5/00Gangways for coupled vehicles, e.g. of concertina type
    • B60D5/003Bellows for interconnecting vehicl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aphragms And Bellows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10)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中折棚护板(30)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波纹形元件(35),这些波纹形元件在单个波纹形元件(35)的边腿的区域中彼此连接,其中,波纹形元件(35)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过渡部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弯折的部段,其中,波纹形元件(35)具有至少一个涂覆有弹性体的加强支承件(36a、36b),其中,折棚护板(30)的波纹形元件(35)的朝向过渡部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弯折的部段具有磨损层(37)。

Description

两个铰接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护件,其中该折棚护板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波纹形元件,这些波纹形元件在单个波纹形元件的边腿的区域中彼此连接,其中,波纹形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部段,该部段朝向过渡部的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弯折,其中,波纹形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涂覆有弹性体的加强支承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来制造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该车辆可以是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或轨道车辆——存在所谓的过渡部。该过渡部由折棚和过渡装置组成,其中通过该过渡装置能使人在两个车辆部分之间走动。折棚隧道状地包围过渡装置以便保护过渡装置免受气候影响。
过渡装置可以设计为不同的实施形式。在这方面已知的特别是例如在轨行车辆中所使用的节段式过桥,或者但也可以是具有圆形转盘的平台,其分别在端部侧连接在相应车辆的底部上。在节段式过桥形式的过渡装置中,在节段式过桥的外边缘与隧道状地包围节段式过桥的折棚之间存在一间距。该间距被在侧向突出于该节段式过桥一段的折棚护板所遮盖。在平台中设有转盘,其中转盘被支承在两个彼此对置的车辆的底部部段中。在此,在折棚的侧壁与具有转盘的平台之间也存在一侧向间距。就这方面来说在此也设有遮盖该间距或间隙的折棚护板。
发明内容
现在,本发明的主题是折棚护板的设计方案。在折棚护板被布置在过渡部折棚的侧壁上的布置结构中,原则上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方面可以在设计为波纹形的折棚护板中使波纹向外指向,也就是说,波纹朝向过渡部的中心纵轴线的方向拱出。人们称之为所谓的“负波纹(negativen Welle)”。另一方面,当波纹的顶点指向折棚侧壁的方向时则存在正波纹(positiveWelle)。
已经指出,折棚护板具有指向过渡部内部的下部段。折棚护板在此在侧向超过过渡装置突出。特别在折棚护板的负波纹的设计方案中,也就是说在单个波纹形元件的波纹顶点朝向过渡部中心纵轴线的设计方案中,折棚护板在下部区域中受到巨大磨损。这一方面是由于例如行李沿折棚护板发生刮擦,但或者也由于以鞋子撞击折棚护板。就此而言,随时间的流逝,折棚护板显示出磨损现象。磨损可在不同级别中让人察觉到,在第一级别中加强支承件上的弹性体层被逐渐磨掉。如果加强支承件例如织物一暴露出来,那么该加强支承件到它也开线为止坚持不了多久。折棚护板在此在这个磨损区域中失去了稳定性/坚固性,因此存在的危险是,在折棚护板磨损的情况下当产生相应的力时人员可能会到达侧壁与过渡装置之间的间隙中。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折棚护板在折棚的使用寿命期间保持功能完备。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的朝向过渡部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弯折的部段具有磨损层/磨耗层。磨损层位于可见侧上、也就是说位于波纹形元件的面向过渡部中心的侧上。磨损层负责用于使折棚护板不会直接被损害,而是首先仅磨损层受到损害。也就是说,当磨损层受到损害时,这不会对这种护板的刚性/坚固性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不会存在人员可能会到达侧壁与过渡装置之间的间隙中的危险。磨损层在此可以在折棚护板的制造过程中就已经被涂覆/施加,或者也可以当折棚护板显示出磨损现象时被涂覆。这两种情况都被本发明所包括。
对于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
有利地,朝向过渡部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弯折的部段作为第二部段具有第一部段,该第一部段平行于折棚的接纳折棚护板的侧壁延伸。借助于该第一部段,波纹形元件能粘接、铆接或缝合在侧壁上。当然,波纹形元件也可以在没有第一部段的情况下固定在侧壁上,确切地说由下述方式实现,即:波纹形元件在侧向在边腿的区域中缝合和/或粘接在侧壁的波纹部上。
由于折棚护板基本上在下部的区域中、也就是说在朝向底部的区域中磨损,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磨损层仅被布置在第二部段的下部区域中。
此外特别提出,磨损层基本上整面地与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的涂覆有弹性体的加强支承件相连接;多个并排布置并且彼此连接的波纹形元件在此形成一折棚护板。通过基本上整面的连接,避免了以下危险,即:磨损层无意中从波纹形元件上松脱。这种优选由涂覆有弹性体的加强支承件形成的磨损层被配设给每个波纹形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特征,磨损层以可拆松的方式与波纹形元件连接,这意味着,当磨损层被磨损时,该磨损层可以被更换。在此证实特别有利的是,磨损层能以硫化方法与波纹形元件连接,而且这样连接,即:波纹形元件作为半成品被预硫化,其中,磨损层被预硫化或完全硫化,并且随后对该元件和放置在其上的磨损层一起以波纹形状进行完全硫化。或者换句话说这意味着,最终应形成波纹形元件的所述元件作为半成品、例如作为板件被预硫化。该板件或该元件随后以硫化形状放置以与经过预硫化或完全硫化的磨损层一起完全硫化。原则上也存在将磨损层与折棚护板粘接在一起的可能性;粘合剂在此可以是一种仅使得磨损层粘附/附着在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上的粘合剂。
已经证明的是,磨损层虽然在力量不大的条件下不会从波纹形元件上被除去或取下,但仍能从波纹形元件上被除去,而且不管磨损层是借助于硫化还是压敏粘合剂与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连接都能从波纹形元件上被除去。在除去磨损层之后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涂覆新的磨损层,而且是借助于粘接进行涂覆。原则上折棚的使用寿命在10到15年之间。在试验中已经证明的是,原则上也提高了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的刚性的磨损层具有8到10年之间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如果在8到10年之后更换磨损层,而且是以将磨损层粘接到护板上的方式来更换,那么磨损层的使用寿命的到期时间与折棚的使用寿命大致相符。也就是说基本上仅须确保一次,磨损层能从护板松脱。
为了避免磨损层的磨损,在磨损层上设有特别光滑的表面,以便提供很小的阻力以防止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磨损层设计得与用于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的第二部段的材料相比弹性更强。磨损层相对于波纹形元件的更低的刚性、也就是说更高的弹性所具有的优点在于,磨损层明显更容易跟随折棚护板的运动,而不会存在如当磨损层和用于折棚护板的材料相比更硬或至少一样硬的情况时那样的连接松脱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示例性地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在横截面图中示意性地示出带有铰接件的过渡部的一半;
图2示出折棚护板从斜下方看的透视图,其中,折棚护板布置在折棚的侧壁上;
图3示意性地示出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连同磨损层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箱
5   铰接件
10  波纹折棚
20  过渡装置
30  折棚护板
31  波纹形元件的第一部段
32  波纹形元件的第二部段
35  波纹形元件
35a 第一弹性体层
35b 第二弹性体层
35c 最上方的弹性体层
36a 加强支承件
36b 加强支承件
37  磨损层
37a 加强支承件
37b 弹性体层
40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首先可看到车箱的轮廓,其中用1表示车箱。布置在车箱上的折棚即波纹折棚具有附图标记10。折棚10的横截面设计为隧道式,并且包围总体上用20标记的过渡装置。过渡装置例如过桥支承在示意性地以5表示的铰接件上(未示出),通过该铰接件将两个车辆彼此连接。折棚护板30在折棚10上位于侧壁下方,其中折棚护板30具有一排并排布置的、彼此连接的波纹形元件35。每个波纹形元件35显示出两个部段31和32。波纹形元件的第一部段31用于固定在折棚的侧壁11上。第二部段32与折棚10成角度地朝向过渡部的中心纵轴线延伸。通过折棚护板30遮盖以40标注的、在折棚10的侧壁11与过渡装置20的边缘之间的间隙。
从图2可以看到具有波纹形元件35的折棚护板的设计方案。在过渡装置20上的过道的区域中,每个波纹形元件35都具有一个条带37,该条带水平延伸地形成磨损层。形成磨损层的所述条带的高度大致相应于第二部段的高度的一半。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的构造可在图3中看出。因此设有第一弹性体层35a以及第二弹性体层35b,在它们之间布置有加强支承件36a例如织物。在弹性体层35b上设有另一加强支承件36b,该另一加强支承件又具有一弹性体层、例如CSM、EPDM或TPU。该最上方的弹性体层以35c标注。在该弹性体层上支承有磨损层37。磨损层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支承件37a例如织物,其具有在该加强支承件37a的两侧上的弹性体层37b。也就是说,磨损层以其弹性体层放置在波纹形元件上。
用于形成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的制造过程如下所述:用于形成波纹形元件的基本材料包括两个加强支承件36a和36b,它们的所有侧都被弹性体层35a、35b、35c包围。该材料首先被预硫化。在预硫化之后,在如可从图2看到的那样的区域上放置磨损层37,并且经过预硫化的元件连同磨损层37一起被以一种形状完全硫化。
在此,磨损层37与加强支承件36b上的弹性体材料35c连接。磨损层在此如所说明地那样包括加强支承件即例如织物,其中,磨损层在织物两侧同样具有弹性体,例如EPDM、CSM或TPU。磨损层的弹性体材料可以和波纹形元件的弹性体材料相同,或者不同。如果磨损层被放置到所述元件上以硫化波纹部,那么磨损层在此可以是预硫化的或完全硫化的。特别在不同的材料中公开了改变磨损层与波纹形元件之间的粘附力的可能性。
已经指出的是,磨损层在预硫化或完全硫化的状态下被放置到经过预硫化的元件上,其中随后将该元件以相应的形状完全硫化成波纹形元件。已经证明的是,以这种方式实现了在波纹形元件与磨损层之间的持久的粘附连接,其中当然在相应的力消耗下能从折棚护板的波纹形元件除去/取下磨损层。在除去受到磨损的磨损层之后,将新的磨损层涂覆/施加到该区域上,例如通过将新的磨损层与波纹形元件粘接在一起。已经指出的是,在正常情况下磨损层在大致8到10年之后被磨损,也就是说必须被更换。在除去被涂覆到波纹形元件上的磨损层之后,粘接下一个磨损层。粘接连接是不可拆松的,这也是毫无问题的,因为在第二磨损层被磨损之后折棚通常也被耗损。

Claims (10)

1.一种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10)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中,所述折棚护板(30)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波纹形元件(35),所述波纹形元件在单个波纹形元件(35)的边腿的区域中彼此连接,其中,所述波纹形元件(35)具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过渡部的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弯折的部段,其中所述波纹形元件(35)具有至少一个涂覆有弹性体的加强支承件(36a、36b),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棚护板(30)的波纹形元件(35)的所述朝向所述过渡部的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弯折的部段具有磨损层(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10)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朝向所述过渡部的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弯折的部段作为第二部段(32)具有与所述折棚(10)的接纳所述折棚护板(30)的侧壁相平行地延伸的第一部段(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10)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棚护板(30)的波纹形元件(35)的所述第二部段在朝向过渡部底部的端部的区域中具有磨损层(3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10)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层(37)基本上整面地与所述波纹形元件(35)的涂覆有弹性体的加强支承件(36a、36b)在面向所述过渡部的中心的侧上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10)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层(37)由涂覆有弹性体层(37b)的加强支承件(37a)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10)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层(37)以能拆松的方式与所述波纹形元件(3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10)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层(37)能以硫化方法与所述波纹形元件(3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10)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层(37)具有光滑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10)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磨损层(37)的材料设计得比用于所述波纹形元件(35)的第二部段(32)的材料弹性更强。
10.一种用于制造波纹形元件(35)的方法,所述波纹形元件用于制造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30),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元件(35)进行预硫化,其中,在此之后在经过预硫化的元件上放置具有加强支承件(37a)和经过预硫化或完全硫化的弹性体层的磨损层(37),其中,对所述元件(35)连同经过预硫化或完全硫化的磨损层(37)一起以波纹形状进行完全硫化。
CN201310361639.8A 2012-08-18 2013-08-19 两个铰接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 Active CN103587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005947 2012-08-18
EP12005947.2 2012-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7362A CN103587362A (zh) 2014-02-19
CN103587362B true CN103587362B (zh) 2015-07-29

Family

ID=46829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1639.8A Active CN103587362B (zh) 2012-08-18 2013-08-19 两个铰接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698266B1 (zh)
CN (1) CN103587362B (zh)
ES (1) ES2558478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210802T3 (pl) 2016-02-29 2019-05-31 Huebner Gmbh & Co Kg Przejście pomiędzy dwoma pojazdami połączonymi ze sobą przegubowo
EP3741592B1 (de) * 2019-05-22 2021-09-15 ULTIMATE Europe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GmbH Balgelement
DE102020210085A1 (de) 2020-08-10 2022-02-10 Siemens Mobility GmbH Fahrzeug mit Verkleid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9934A1 (de) * 1989-03-25 1990-10-03 PARABEAM Industrie- en Handelsonderneming B.V. Verschliessbahn für Übergänge
DE10246236B3 (de) * 2002-10-02 2004-04-08 Contitech Elastomer-Beschichtungen Gmbh Durchgangsbalg zum Schutz von Personen
CN1608913A (zh) * 2003-10-16 2005-04-27 许布奈有限公司 两个相互铰链连接的车辆或车厢之间交接区的折棚的内壁护板
CN102059926A (zh) * 2009-11-11 2011-05-18 许布奈有限公司 铰接式车辆、例如铰接式公共汽车或有轨车辆
CN102166927A (zh) * 2011-03-30 2011-08-31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铰接车过渡部的折棚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9934A1 (de) * 1989-03-25 1990-10-03 PARABEAM Industrie- en Handelsonderneming B.V. Verschliessbahn für Übergänge
DE10246236B3 (de) * 2002-10-02 2004-04-08 Contitech Elastomer-Beschichtungen Gmbh Durchgangsbalg zum Schutz von Personen
CN1608913A (zh) * 2003-10-16 2005-04-27 许布奈有限公司 两个相互铰链连接的车辆或车厢之间交接区的折棚的内壁护板
CN102059926A (zh) * 2009-11-11 2011-05-18 许布奈有限公司 铰接式车辆、例如铰接式公共汽车或有轨车辆
CN102166927A (zh) * 2011-03-30 2011-08-31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铰接车过渡部的折棚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558478T3 (es) 2016-02-04
CN103587362A (zh) 2014-02-19
EP2698266B1 (de) 2015-12-16
EP2698266A1 (de)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7362B (zh) 两个铰接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的波纹折棚式折棚护板
US10259271B2 (en) Noise-reducing apparatus for tire and tire having same
KR101764047B1 (ko) 에스컬레이터의 엔드리스 핸드레일 및 에스컬레이터
CN104080633A (zh) 带密封部件的挡风玻璃
ITBO20080483A1 (it) Dispositivo di collegamento a soffietto per veicoli articolati.
WO2015005171A1 (ja) タイヤ
JP7091360B2 (ja) 2つのウィンドウ間の結合用の唯一の成形ビードを含むグレージングおよびこのようなグレージングのためのウィンドウ
CN104512209A (zh) 铰接车辆过渡装置或飞机登机桥或乘客舷梯遮棚的折棚
ES2700732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reforzar un panel de chapa curvado por medio de un panel de cartón
WO2018216419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220135089A1 (en) Treadplate for a floor of a gangway and gangway
JP2008296742A (ja) 履帯用ゴムパッド
CN116710292B (zh) 用于非充气轮胎的具有粘附偏转器和加强层的轮辐
CN203698285U (zh) 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之间的过渡部
CN218949342U (zh) 一种扰流板组件、空气动力学装置和车辆
JPH1016837A (ja) クロ−ラ用弾性シュ−
JP4863911B2 (ja) タイヤカバー及びこのタイヤカバーを備えたタイヤローラ
JP7567495B2 (ja) 車体のルーフ構造
CN203651776U (zh) 两个铰接的车辆部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棚
JP6357991B2 (ja) 軌道用融雪マット
JP7078497B2 (ja) タイヤ
JP6575885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5489321B2 (ja) フェンダプロテクタ
JP7047561B2 (ja) 車両用ルーフメンバの構造
JP6791294B2 (ja) 車両用ルーフ構造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