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1903A -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或复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或复活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81903A CN103581903A CN201210258106.2A CN201210258106A CN103581903A CN 103581903 A CN103581903 A CN 103581903A CN 201210258106 A CN201210258106 A CN 201210258106A CN 103581903 A CN103581903 A CN 1035819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mote
- kill
- terminal
- death
- dist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8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16 rejuve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实现遥毙或复活的方法,包括:在所述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对设备和用户身份卡分别保存对应的遥毙状态信息,所述系统分别控制设备和用户身份卡各自的遥毙或复活,并根据任一终端所包括的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控制该终端的请求操作;所述系统中保存的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激活、遥毙和等待遥毙;所述系统中保存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激活、遥毙和等待遥毙;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已遥毙和激活;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已遥毙和激活。应用本申请,能够提高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字集群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或复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遗失或者被盗的终端可能会对系统产生威胁,因为可能有人利用该终端盗取服务接入,或者利用系统提供的服务而不付费,更为严重的是,该终端可能被用于非法监听通信过程,或者干扰系统的正常工作,此时需要将遗失或被盗的终端进行禁用以保证系统安全。此外,在其他特殊情况下,如某些终端持有者不具备参加某次行动的资格等,也需要限制这些终端的功能。
数字集群系统的遥毙/复活功能可以满足上述需求,系统可以通过空中接口,对指定的终端发送遥毙指令,临时或永久性地将该终端禁用。被遥毙的终端不能使用系统提供的业务功能。一般地,遥毙分为“可复活遥毙”和“不可复活遥毙”,被执行“可复活遥毙”的终端可由系统通过复活指令利用空中接口将其恢复,而被执行“不可复活遥毙”的终端无法通过空中信令恢复。
专利200510090588.5《码分多址数字集群系统中移动台遥毙复活的控制方法》提供的方法,网络根据调度台的遥毙请求,将移动台的状态设为等待遥毙,并向移动台发送遥毙指令,对其进行空中信令锁机,待移动台执行指令完毕后,网络将移动台的状态更新为遥毙状态。
专利200710147458.X《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复活功能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方法,对于“可复活遥毙”操作,在遥毙复活确认时,如果请求报文中的终端状态与系统侧记录的用户状态不一致且不连续时,鉴权拒绝,并下发真实的用户状态,这样可以在被遥毙的设备上插入未被遥毙的用户身份卡时,避免对终端的非法复活。
大量集群终端形态是“机卡分离”的,即终端由设备和用户身份卡(如SIM卡)两部分组成,同一设备可以安装不同的用户身份卡形成不同的终端,同一用户身份卡也可以安装到不同的设备上形成不同的终端。专利200510090588.5《码分多址数字集群系统中移动台遥毙复活的控制方法》提供的遥毙/复活方法是将终端视为一个整体进行遥毙/复活,如果被遥毙的设备上插入未被遥毙的用户身份卡,或者被遥毙的用户身份卡安装到了未被遥毙的设备上,可能会引起系统判断失误,从而对终端发起错误的遥毙/复活操作,造成系统安全隐患。
专利200710147458.X《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复活功能的方法》提供的方法遥毙和复活的对象仍然是终端整体,其终端上报的遥毙状态不能确切反映“机卡分离”的终端真实的遥毙状态;此外,该方法在移动性管理时,即使终端上报的遥毙状态与网络侧保存的状态不符,网络也未进行遥毙相关的操作,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实现遥毙/复活的方法,增强了集群系统的安全性。
一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实现遥毙或复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对设备和用户身份卡分别保存对应的遥毙状态信息,所述系统分别控制设备和用户身份卡各自的遥毙或复活,并根据任一终端所包括的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控制该终端的请求操作;
所述系统中保存的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激活、遥毙和等待遥毙;所述系统中保存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激活、遥毙和等待遥毙;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已遥毙和激活;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已遥毙和激活。
较佳地,所述根据任一终端所包括的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控制终端设备的请求操作包括:所述系统接收任一终端的请求后,在所述系统中查询该终端包括的设备和插在该设备上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当且仅当该设备和插入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均为激活时,所述系统正常响应所述终端的请求;否则,所述系统拒绝除移动性管理请求之外的其他请求。
较佳地,所述系统接收终端的请求后,当该终端包括的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不都是激活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设备/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为遥毙时,如果所述系统接收终端的请求是除移动性管理请求之外的其他请求,则所述系统向该终端发送拒绝所述请求的信息,下发遥毙设备/用户身份卡的命令,并通知系统中的调度台;
当所述设备/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遥毙时,如果所述系统接收终端的请求是除移动性管理请求之外的其他请求,则所述系统向终端发送拒绝所述请求的信息,下发遥毙设备/用户身份卡的命令。
较佳地,所述系统控制设备的遥毙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到遥毙/复活设备的请求后,判断是否允许该遥毙操作,若不允许,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则所述系统向该设备对应的终端发送遥毙命令,并将系统中保存的该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等待遥毙;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遥毙命令后,将设备中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已遥毙,并通过所述终端向系统反馈遥毙确认消息;
所述系统接收到遥毙确认消息后,将保存的相应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遥毙。
较佳地,所述系统控制用户身份卡的遥毙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到遥毙用户身份卡的请求后,判断是否允许该遥毙操作,若不允许,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则所述系统向该用户身份卡对应的终端发送相应的遥毙命令,并将系统中保存的该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等待遥毙;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遥毙命令后,将用户身份卡中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已遥毙,并通过所述终端向系统反馈遥毙确认消息;
所述系统接收到遥毙确认消息后,将保存的相应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遥毙。
较佳地,所述系统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可复活遥毙和/或不可复活遥毙;相应地,所述系统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等待遥毙包括:等待可复活遥毙和/或等待不可复活遥毙,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和/或已不可复活遥毙,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和/或已不可复活遥毙。
较佳地,当所述系统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可复活遥毙时,所述系统保存的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系统保存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
所述系统接收终端的请求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若所述设备/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激活,则所述系统将保存的该设备/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激活。
较佳地,当系统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所述遥毙包括可复活遥毙时,所述系统保存的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系统保存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
所述系统控制设备的复活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到复活设备的请求后,判断是否允许该复活操作,若不允许,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所述复活操作,且系统中保存的该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不可复活遥毙或不可复活遥毙,则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所述复活操作,且系统中保存的该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可复活遥毙或可复活遥毙或等待激活,则所述系统向该设备对应的终端发送复活命令,并将系统中保存的该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设置为等待激活;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复活命令后,将设备中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激活,并通过所述终端向系统反馈复活确认消息;
所述系统接收到复活确认消息后,将保存的相应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激活。
较佳地,当所述遥毙包括可复活遥毙时,所述系统保存的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系统保存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
所述系统控制用户身份卡的复活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到复活用户身份卡的请求后,判断是否允许该复活操作,若不允许,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所述复活操作,且系统中保存的该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不可复活遥毙或不可复活遥毙,则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所述复活操作,且系统中保存的该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可复活遥毙或可复活遥毙或等待激活,则所述系统向该用户身份卡对应的终端发送相应的复活命令,并将系统中保存的该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设置为等待激活;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复活命令后,将用户身份卡中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激活,并通过所述终端向系统反馈复活确认消息;
所述系统接收到复活确认消息后,将保存的相应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激活。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中将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分别进行保存,并对设备和用户身份卡分别进行各自的遥毙或复活,使二者的遥毙或复活操作相互独立,从而增强集群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遥毙过程的具体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UE B向系统的请求及响应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遥毙或复活基本方法包括:将终端的遥毙状态分为设备的遥毙状态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两部分,在系统中对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分别保存。系统接收终端的请求后,根据相应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控制请求操作。
优选地,当且仅当设备与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均为“激活”时,终端才能正常工作,否则进入锁定状态,用户无法进行除开、关机之外的操作。为方便管理人员跟踪终端位置,进入锁定状态的终端可以进行登记、位置更新等移动性管理相关过程。
具体地,在系统网络侧的数据库中,对每一个设备和每一个用户身份卡,各保存对应的遥毙状态信息,其中包括的状态有:“遥毙”、“激活”、“等待遥毙”。当且仅当构成一个终端的设备与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均为“激活”时,系统才为该终端提供正常服务,否则系统只为其执行登记、位置更新等移动性管理相关过程,而拒绝与该终端相关的其他服务请求。
另外,考虑到遥毙还可以包括不可复活遥毙和可复活遥毙,因此,在网络侧的数据库中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中,还包含“等待激活”状态,如表1所示,并且遥毙可以进一步包括不可复活遥毙和/或可复活遥毙,相应地,等待遥毙可以进一步包括不可复活遥毙和/或可复活遥毙。其中,当包括可复活遥毙和等待可复活遥毙时,如果进行了相应的可复活遥毙过程,还可以通过空中接口实现设备或用户身份卡的复活操作;当系统中包括的遥毙状态信息仅包括不可复活遥毙和等待不可复活遥毙时,不可以通过空中接口实现设备或用户身份卡的复活操作。
遥毙状态 |
激活 |
遥毙 |
等待遥毙 |
等待激活 |
表1
在设备和用户身份卡中也要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具体地,在设备中保存本设备的遥毙状态,即“已遥毙”或“激活”,在用户身份卡中保存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即“已遥毙”或“激活”,如表2所示。如前所述,由于遥毙分为可复活遥毙和不可复活遥毙,因此,在设备和用户身份卡中保存的遥毙也可以区分为可复活遥毙和不可复活遥毙。
遥毙状态 | 标识 |
激活 | 0 |
已遥毙 | 1 |
表2
在下面的本申请具体实现描述中,以包括可复活遥毙和等待可复活遥毙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对遥毙操作和复活操作的说明。
本申请中,对设备和用户身份卡分别进行遥毙或复活控制。具体地,遥毙或复活请求由有权限的用户发起,该请求通过鉴权后,系统根据请求内容在网络侧的数据库中将设备和/或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设为“等待遥毙”或“等待激活”,并向对应的终端发送遥毙指令。终端收到遥毙/复活指令后,根据指令内容将设备和/或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设为“已遥毙”或“激活”,并向网络侧返回遥毙或复活确认消息,网络侧在收到该确认消息后,在数据库中将设备和/或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设为“遥毙”或“激活”。
当用户终端与网络联系(如业务请求、位置更新等)时,系统应检查网络侧数据库中对应用户身份卡和设备的遥毙状态,并根据该状态分别对设备和用户身份卡进行必要的遥毙/复活操作。如表3和表4所示。其中,优选地,网络侧可使用一条消息下发对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复活操作。
表3网络侧收到用户终端的业务请求后的遥毙/复活操作
表4网络侧收到用户终端的业务请求后的遥毙/复活操作
如果终端是为了进行登记、位置更新等移动性管理相关过程,则系统先执行该移动性管理相关过程,再执行所述遥毙或复活操作。
如果系统保存的设备/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不包括可复活遥毙,等待遥毙中不包括等待可复活遥毙,则在上述表3和表4的操作中,不存在第三行的相关状态和操作。
为具体说明本申请,下面以基于TD-LTE技术的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为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UE A代表用户a所持有的终端,该终端由设备a和USIM卡a组成,设备a和USIM卡a均处于激活状态。eNodeB为UE A所属的基站。有线调度台发起对用户a(即USIM卡a)的遥毙,具体遥毙过程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调度台向交换控制中心(SCC)发送遥毙命令,要求对用户a实施遥毙。
步骤102、交换控制中心与签约数据服务器(RDS)交互,对调度台进行业务鉴权并获取终端A的移动性管理信息和遥毙状态。
如果该调度台无权对用户a实施遥毙,或者RDS保存的USIM卡a的遥毙状态是“等待遥毙”或“遥毙”,即此前已经对用户a实施过遥毙操作且尚未进行复活操作,则执行步骤103。
如果该调度台有权对用户a实施遥毙,且RDS保存的USIM卡a的遥毙状态为“等待激活”或“激活”,即此前用户a为激活状态或者已对用户a实施了复活操作但尚未收到终端确认,则在RDS中将USIM卡a的遥毙状态标为“等待遥毙”,并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交换控制中心向调度台返回遥毙拒绝消息,消息中包含拒绝的原因“无权遥毙”或者“用户已遥毙”,本次遥毙过程结束。
步骤104、交换控制中心根据RDS提供的信息,向EPC发送对用户a的遥毙命令。
步骤105、EPC检查终端A的连接状态,如果终端A目前不可达(如关机或不在服务区内),则执行步骤110;否则执行步骤106。
步骤106、EPC通过终端A所在eNodeB向终端A发送遥毙命令。若此时该终端为空闲状态,EPC在发送遥毙命令之前需对其进行寻呼使其与网络建立连接。
步骤107、终端A将USIM卡a的遥毙状态置为“已遥毙”,并向SCC返回遥毙确认消息。终端A从此刻起进入锁定状态,不再发送上行业务数据,并丢弃收到的所有下行业务数据,不再对使用者提供除开机、关机外的服务。
若EPC未收到终端的遥毙确认消息,则步骤106后执行步骤110。
步骤108、SCC与RDS交互,RDS根据表4所述的操作原则,将USIM卡a的遥毙状态设为“遥毙”。
步骤109、EPC通过SCC向调度台发送遥毙成功消息,遥毙过程结束。
步骤110、EPC通过SCC向调度台发送遥毙等待信息,表明目前终端A不可达,遥毙过程结束。
如果在步骤105之后终端A的状态由不可达变为可达(如终端A开机或回到服务区),则终端A应执行集群业务注册或者跟踪区更新过程。终端A将注册请求或者跟踪区更新请求发送至EPC。此时系统中保存的USIM卡a的遥毙状态为“等待遥毙”,则根据表4所述的操作原则,执行步骤106及后续步骤。
系统对设备和(或)用户身份卡的复活过程与上述遥毙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如果用户将已被遥毙的USIM卡安装到另一台激活的设备形成了新的终端,或者在一台已被遥毙的设备上安装激活的USIM卡形成新的终端,新的终端仍应保持锁定状态,系统仍拒绝对被遥毙用户(USIM)和设备的服务。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已经对终端A(包括USIM卡a和设备a)实施了遥毙,用户将终端A中的USIM卡a更换为另一张激活的USIM卡b,形成新的终端B。
图2为系统对UE B的请求响应过程。其中,UE B代表由设备a和USIM卡b组成的终端B,eNodeB1是其所在的基站;UE C代表用户c所持有的终端,eNodeB2是其所在的基站,具体请求和响应过程包括:
步骤201、终端B开机后,向SCC发送注册请求。
步骤202、SCC与RDS交互,获取系统记录的USIM卡b的遥毙状态为“激活”,设备a的遥毙状态为“遥毙”。
步骤203、根据表1和表2的处理原则,对终端B执行正常的注册过程,但不对USIM卡b和设备a进行遥毙相关操作。USIM卡b和设备a的遥毙状态保持不变,终端B保持锁定状态。
步骤204、另一用户c请求对用户b发起单呼,呼叫请求发送至SCC。
步骤205、SCC向RDS请求用户b信息。RDS向SCC返回USIM卡b和其所属设备a的遥毙信息。RDS返回信息为:USIM卡b的遥毙状态为“激活”,设备a的遥毙状态为“已遥毙”。
步骤206、SCC的处理原则为,当且仅当设备与USIM卡的遥毙状态均为“激活”时,系统才为该终端提供正常服务。虽然用户b的USIM卡是激活的,但由于对应的设备处于遥毙状态,故SCC拒绝此次呼叫请求。
至此,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结束。
由上述本申请和两个实施例的描述可见,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是单独管理,复杂度较低。即使用户自行更换用户身份卡或者更换设备,如将被遥毙的设备上插入未被遥毙的用户身份卡,或者将被遥毙的用户身份卡安装到了未被遥毙的设备上,由于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各自独立,不会相互影响,从而避免了误遥毙或误激活的可能,提高了集群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实现遥毙或复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所述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对设备和用户身份卡分别保存对应的遥毙状态信息,所述系统分别控制设备和用户身份卡各自的遥毙或复活,并根据任一终端所包括的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控制该终端的请求操作;
所述系统中保存的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激活、遥毙和等待遥毙;所述系统中保存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激活、遥毙和等待遥毙;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已遥毙和激活;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包括:已遥毙和激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任一终端所包括的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控制终端设备的请求操作包括:所述系统接收任一终端的请求后,在所述系统中查询该终端包括的设备和插在该设备上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当且仅当该设备和插入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均为激活时,所述系统正常响应所述终端的请求;否则,所述系统拒绝除移动性管理请求之外的其他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接收终端的请求后,当该终端包括的设备和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不都是激活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设备/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为遥毙时,如果所述系统接收终端的请求是除移动性管理请求之外的其他请求,则所述系统向该终端发送拒绝所述请求的信息,下发遥毙设备/用户身份卡的命令,并通知系统中的调度台;
当所述设备/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遥毙时,如果所述系统接收终端的请求是除移动性管理请求之外的其他请求,则所述系统向终端发送拒绝所述请求的信息,下发遥毙设备/用户身份卡的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的遥毙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到遥毙/复活设备的请求后,判断是否允许该遥毙操作,若不允许,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则所述系统向该设备对应的终端发送遥毙命令,并将系统中保存的该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等待遥毙;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遥毙命令后,将设备中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已遥毙,并通过所述终端向系统反馈遥毙确认消息;
所述系统接收到遥毙确认消息后,将保存的相应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遥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用户身份卡的遥毙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到遥毙用户身份卡的请求后,判断是否允许该遥毙操作,若不允许,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则所述系统向该用户身份卡对应的终端发送相应的遥毙命令,并将系统中保存的该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等待遥毙;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遥毙命令后,将用户身份卡中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已遥毙,并通过所述终端向系统反馈遥毙确认消息;
所述系统接收到遥毙确认消息后,将保存的相应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遥毙。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可复活遥毙和/或不可复活遥毙;相应地,所述系统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等待遥毙包括:等待可复活遥毙和/或等待不可复活遥毙,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和/或已不可复活遥毙,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和/或已不可复活遥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系统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可复活遥毙时,所述系统保存的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系统保存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
所述系统接收终端的请求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若所述设备/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激活,则所述系统将保存的该设备/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激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系统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所述遥毙包括可复活遥毙时,所述系统保存的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系统保存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
所述系统控制设备的复活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到复活设备的请求后,判断是否允许该复活操作,若不允许,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所述复活操作,且系统中保存的该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不可复活遥毙或不可复活遥毙,则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所述复活操作,且系统中保存的该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可复活遥毙或可复活遥毙或等待激活,则所述系统向该设备对应的终端发送复活命令,并将系统中保存的该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设置为等待激活;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复活命令后,将设备中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激活,并通过所述终端向系统反馈复活确认消息;
所述系统接收到复活确认消息后,将保存的相应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激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遥毙包括可复活遥毙时,所述系统保存的设备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系统保存的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等待激活,所述设备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所述用户身份卡保存自身的遥毙状态信息中的遥毙包括已可复活遥毙;
所述系统控制用户身份卡的复活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到复活用户身份卡的请求后,判断是否允许该复活操作,若不允许,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所述复活操作,且系统中保存的该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不可复活遥毙或不可复活遥毙,则向请求者反馈拒绝消息;
若允许所述复活操作,且系统中保存的该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为等待可复活遥毙或可复活遥毙或等待激活,则所述系统向该用户身份卡对应的终端发送相应的复活命令,并将系统中保存的该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设置为等待激活;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复活命令后,将用户身份卡中保存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激活,并通过所述终端向系统反馈复活确认消息;
所述系统接收到复活确认消息后,将保存的相应用户身份卡的遥毙状态信息更新为激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58106.2A CN103581903B (zh) | 2012-07-24 | 2012-07-24 |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或复活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58106.2A CN103581903B (zh) | 2012-07-24 | 2012-07-24 |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或复活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81903A true CN103581903A (zh) | 2014-02-12 |
CN103581903B CN103581903B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0052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5810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81903B (zh) | 2012-07-24 | 2012-07-24 |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或复活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8190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83432A (zh) * | 2014-11-26 | 2015-06-03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激活或禁用集群终端的方法及系统、终端和中心设备 |
CN108156319A (zh) * | 2017-12-26 | 2018-06-12 |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246234A (zh) * | 2019-01-17 | 2019-09-17 | 国网浙江安吉县供电有限公司 | 一种防误设备巡检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63403B1 (en) * | 1986-10-03 | 1993-04-21 | Idemitsu Kosan Company Limited | Novel microorganis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xygenous compounds with said microorganism |
CN1917669A (zh) * | 2005-08-19 | 2007-0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码分多址数字集群系统中移动台遥毙/复活的控制方法 |
CN101119539A (zh) * | 2007-09-12 | 2008-02-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复活功能的方法 |
CN102387494A (zh) * | 2011-11-02 | 2012-03-21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远程自动化信息交换和操控的解决方案 |
-
2012
- 2012-07-24 CN CN201210258106.2A patent/CN10358190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63403B1 (en) * | 1986-10-03 | 1993-04-21 | Idemitsu Kosan Company Limited | Novel microorganis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xygenous compounds with said microorganism |
CN1917669A (zh) * | 2005-08-19 | 2007-0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码分多址数字集群系统中移动台遥毙/复活的控制方法 |
CN101119539A (zh) * | 2007-09-12 | 2008-02-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复活功能的方法 |
CN102387494A (zh) * | 2011-11-02 | 2012-03-21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远程自动化信息交换和操控的解决方案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83432A (zh) * | 2014-11-26 | 2015-06-03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激活或禁用集群终端的方法及系统、终端和中心设备 |
CN104683432B (zh) * | 2014-11-26 | 2018-12-11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激活或禁用集群终端的方法及系统、终端和中心设备 |
CN108156319A (zh) * | 2017-12-26 | 2018-06-12 |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246234A (zh) * | 2019-01-17 | 2019-09-17 | 国网浙江安吉县供电有限公司 | 一种防误设备巡检系统及方法 |
CN110246234B (zh) * | 2019-01-17 | 2022-06-10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一种防误设备巡检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81903B (zh) | 2016-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30013485A1 (en) | Remote control system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01141705B (zh) | 集群终端主动退出组呼的方法 | |
CN101415264B (zh) | 一种终端遗失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
RU2013136566A (ru) | Сист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истема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олитик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ходом состояний и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олитики | |
CN101552988A (zh) | 终端保护方法及系统 | |
CN109952783A (zh) | 故障设备负载保护 | |
CN103581903A (zh) |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或复活的方法 | |
CN101370191B (zh) | 一种群组外用户发起群组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119539B (zh) |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复活功能的方法 | |
CN104683432B (zh) | 激活或禁用集群终端的方法及系统、终端和中心设备 | |
CN101090530A (zh) |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终端主动迟后加入群组呼叫的方法 | |
CN112788738A (zh) | 公专网融合系统的码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0591153C (zh) | 一种实现集群系统中漫游终端遥毙/复活的方法 | |
CN102098666A (zh) | 应用于2g网络的号码回填方法和通信监测系统 | |
CN207473700U (zh) | 一种基于验证码的智能锁系统 | |
KR101285818B1 (ko) | 무선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접근 및 이탈 인식 시스템 | |
CN101707744A (zh) |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272547B (zh) | 用于集群通信系统的呼叫建立方法 | |
CN106792610A (zh) | 一种短波无线协同方法 | |
US10306701B2 (en) | User discovery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proximity service function entity | |
WO2016082131A1 (zh) | 激活或禁用集群终端的方法及系统、终端和中心设备 | |
CN101141710A (zh) | 集群调度系统及其密钥遥毁方法 | |
CN101415196B (zh) | 一种拜访位置寄存器平滑扩容升级的方法 | |
CN101345930B (zh) | 集群通信系统中调度台对呼叫中成员实时调度的方法 | |
CN101800944A (zh) | 受理侧主动发送消息触发群组信息更新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