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6967A - 触控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76967A CN103576967A CN201210292714.5A CN201210292714A CN103576967A CN 103576967 A CN103576967 A CN 103576967A CN 201210292714 A CN201210292714 A CN 201210292714A CN 103576967 A CN103576967 A CN 1035769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touch control
- display device
- raker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其包括有触控组件、显示组件及至少一连接组件。触控组件包括有触控模块、外框架及防尘件,其中外框架与触控模块连接,而防尘件与外框架连接。显示组件包括有背框及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与背框连接。至少一连接组件与触控组件及显示组件连接,其用以使触控组件可拆卸式地连接显示组件。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能够将触控模块及显示面板做可拆卸式结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触控模块及显示面板做可拆卸式结合的触控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触控模块应用在电子产品已相当广泛,举凡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或提款机几乎无所不用。惟不论触控模块是属光学式的、声波式的、电容式或电阻式的,均需要搭配显示屏幕(panel)使用才能发挥其功效,也因此,触控模块与显示屏幕间的结合组装便成了触控式显示装置制程上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般而言,现有的触控模块与显示屏幕是通过双面背胶的粘贴以达成结合的目的;然而双面背胶的粘贴工作是由人工通过治具的辅助而为之,于粘贴时难免会粘贴不齐,而由于触控模块及显示屏幕会被背胶沾粘而完全贴死,因此一旦粘贴不齐而无法达到良率规范要求时,就必须将整组显示装置报废,对显示装置的制造商而言,不论是在成本上或加工上均是很大的负担。
因此,实有必要发明一种新的组装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将触控模块及显示面板做可拆卸式结合的触控式显示装置。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包括有触控组件、显示组件及至少一连接组件。触控组件包括有触控模块、外框架及防尘件,其中外框架与触控模块连接,而防尘件与外框架连接。显示组件包括有背框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与背框连接。至少一连接组件与触控组件及显示组件连接,连接组件用以使触控组件可拆卸式地连接显示组件。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的连接组件包括有卡勾装置及卡合件。卡勾装置设于触控组件,其包括有固定座及勾杆;固定座与触控模块连接,而勾杆与固定座连接,勾杆用以卡固设于显示组件的卡合件,其由塑胶材料制成。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外框架包括有至少一支撑件及一沟槽。支撑件用以当勾杆卡固于卡合件时,支撑勾杆,而沟槽则用以容置防尘件。
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能够将触控模块及显示面板做可拆卸式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触控式显示装置1 触控组件10
触控模块11 外框架12
沟槽121 支撑件123
背胶13 防尘件14
显示组件20 背框21
显示面板22 连接组件30
卡勾装置31 固定座311
勾杆312 卡合件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1所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1包括有触控组件10、显示组件20及连接组件30。
如图2及图3所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组件10包括有触控模块11、外框架12、背胶13及防尘件14。触控模块11是通过背胶13而与外框架12相连接,触控模块11用以提供触控功能。外框架12包括有沟槽121及支撑件123,其中沟槽121用以容置防尘件14。防尘件14粘贴于外框架12的沟槽121中,其用以防止外界灰尘及水气渗入显示面板22与触控模块1之间。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组件20包括有背框21及显示面板22。背框21与显示面板22通过螺丝(图未示)而相互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包括有卡勾装置31及卡合件32,其中卡勾装置31设于触控组件10,而卡合件32设于显示组件20。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卡勾装置31包括有固定座311及勾杆312,固定座311连接固定于触控模块11,而勾杆312与固定座311枢接,以使勾杆312可相对固定座311转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勾杆312由塑胶材料制成,惟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2及图4所示,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装置1的触控模块11与显示面板22可借由设置在触控组件10上的卡勾装置31及位于显示组件20上的卡合件32的卡固而为可拆卸式地连接。当勾杆312卡固卡合件32时,设于外框架12的支撑件123会支撑勾杆312,以于卡合件32与支撑件123间形成一限制空间,借以利用该限制空间以固定勾杆312,强化勾杆312卡固卡合件32时的力道;且由于塑胶具有弹性回复力,因此当显示组件20通过卡合件32压迫勾杆312时,由塑胶制成的勾杆312会借由其本身的弹性回复力而紧扣卡合件32。而一旦使用者欲将触控组件10与显示组件20分离,其仅需轻微下压勾杆312,便可解除勾杆312与卡合件32间的卡固状态,以快速达到拆卸的目的。
需注意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避免赘述,并未详加记载所有可能的变化组合。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上述各元件未必皆为必要。且为实施本发明,亦可能包含其他较细节的现有元件。各元件皆可能视需求加以省略或修改。举例而言,本发明的连接组件30虽是以卡勾装置31及卡合件32的组合搭配为例,但本发明的连接组件30并不以此为限,连接组件30也可为螺丝与螺孔的组合或者其他可供两装置间做可拆卸式连接的组件。
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显示其迥异于现有技术的特征,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触控组件,包括:
一触控模块;
一外框架,与该触控模块连接;以及
一防尘件,与该外框架连接;
一显示组件,包括:
一背框;以及
一显示面板,与该背框连接;以及
至少一连接组件,与该触控组件及该显示组件连接,用以使该触控组件可拆卸式地连接该显示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连接组件各包括一卡勾装置及一卡合件,该卡勾装置设于该触控组件,而该卡合件设于该显示组件,该卡勾装置用以卡固该卡合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各该卡勾装置包括一固定座及一勾杆,该固定座与该触控模块连接,该勾杆与该固定座连接,该勾杆用以卡固该卡合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该勾杆由塑胶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该外框架包括至少一支撑件,该至少一支撑件用以当该勾杆卡固该卡合件时,支撑该勾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该外框架设有一沟槽,该沟槽用以容置该防尘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中该外框架设有一沟槽,该沟槽用以容置该防尘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28467A TWI511565B (zh) | 2012-08-07 | 2012-08-07 | 觸控式顯示裝置 |
TW101128467 | 2012-08-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76967A true CN103576967A (zh) | 2014-02-12 |
Family
ID=50048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92714.5A Pending CN103576967A (zh) | 2012-08-07 | 2012-08-16 | 触控式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76967A (zh) |
TW (1) | TWI51156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7402A (zh) * | 2016-08-04 | 2016-09-28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面板的制造方法 |
CN106024847A (zh) * | 2016-08-04 | 2016-10-12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面板 |
CN106484156A (zh) * | 2015-08-24 | 2017-03-08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部分触控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98137Y (zh) * | 2005-05-27 | 2006-07-19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结合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模组的组装结构 |
US20090303190A1 (en) * | 2008-06-09 | 2009-12-10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
CN201886448U (zh) * | 2010-12-07 | 2011-06-29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 光学触控模组及其光学触控显示模组 |
CN202014286U (zh) * | 2011-03-29 | 2011-10-19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27712A (ja) * | 2005-02-15 | 2006-08-31 | Nec Infrontia Corp | 電子機器 |
CN2886994Y (zh) * | 2006-02-08 | 2007-04-04 | 鸿翊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面板快拆结构 |
ATE495485T1 (de) * | 2007-11-16 | 2011-01-15 | Research In Motion Ltd | Touchscreen für ein elektronisches gerät |
TWI363986B (en) * | 2008-01-17 | 2012-05-11 | Au Optronics Corp | Display with replaceable touch panel |
TWI381208B (zh) * | 2008-12-16 | 2013-01-01 | Pegatron Corp | 顯示裝置 |
CN201514626U (zh) * | 2009-04-09 | 2010-06-23 | 达际科技有限公司 | 电容式触控面板用的触控装置 |
-
2012
- 2012-08-07 TW TW101128467A patent/TWI51156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08-16 CN CN201210292714.5A patent/CN10357696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98137Y (zh) * | 2005-05-27 | 2006-07-19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结合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模组的组装结构 |
US20090303190A1 (en) * | 2008-06-09 | 2009-12-10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
CN201886448U (zh) * | 2010-12-07 | 2011-06-29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 光学触控模组及其光学触控显示模组 |
CN202014286U (zh) * | 2011-03-29 | 2011-10-19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组件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84156A (zh) * | 2015-08-24 | 2017-03-08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部分触控显示装置 |
CN105977402A (zh) * | 2016-08-04 | 2016-09-28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面板的制造方法 |
CN106024847A (zh) * | 2016-08-04 | 2016-10-12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面板 |
CN106024847B (zh) * | 2016-08-04 | 2019-05-17 | 深圳市伟合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08066A (zh) | 2014-02-16 |
TWI511565B (zh) | 2015-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58282B (zh) | 用於觸控顯示裝置組裝之輔助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317459B (zh) | 支撑盖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US7911775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front panel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ront panel units | |
CN202495013U (zh) | 一种数码产品的触摸显示屏结构 | |
CN102458057A (zh) | 电子装置 | |
CN208367370U (zh)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3576967A (zh) | 触控式显示装置 | |
WO2016101358A1 (zh) | 一种触控显示器 | |
CN102142209B (zh) | 玻璃片固定方式的显示器 | |
CN102207641A (zh) | 显示屏 | |
CN103235429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胶框 | |
CN206201588U (zh) | 泡棉胶组件 | |
CN203189446U (zh) | 用来辅助边框结合于触控面板的工具装置 | |
CN205435218U (zh) | 一种便于拆卸更换滤材的空气过滤器结构 | |
CN203812510U (zh) | 显示装置 | |
TW201436672A (zh) | 電子裝置 | |
CN204166251U (zh) |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板结构 | |
CN104699303A (zh) | 一种改良式触摸屏(或保护屏)与显示屏的组装结构 | |
CN102768565A (zh) | 用来固定至少一界面卡的固定机构及其固定杆件 | |
CN204769603U (zh) | 自动屏幕组装机的不良抛料装置 | |
CN204517947U (zh) | 用在触摸电视一体机中保护玻璃的装配结构 | |
US7995042B2 (en) | Frame assembly for touch screen | |
CN102830840A (zh) | 一种触摸屏组件及使用该触摸屏组件的终端 | |
CN202927410U (zh) | 一种无螺钉连接的电视底座结构 | |
CN202988492U (zh) | 电梯门楣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电梯轿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