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4161A - 用于飞行器的配线支承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飞行器的配线支承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74161A CN103574161A CN201310305976.5A CN201310305976A CN103574161A CN 103574161 A CN103574161 A CN 103574161A CN 201310305976 A CN201310305976 A CN 201310305976A CN 103574161 A CN103574161 A CN 1035741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member
- main body
- hole
- contact surface
-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22—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 number of parallel pipes at interval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using mounting c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飞行器的配线支承件(1),该支承件(1)包括主体(3),该主体(3)呈凸形形状,该凸形形状包括平坦的、弯曲的且无边缘的小面,并且该主体(3)设置有主接触表面(5)和开口(6),其中,主接触表面(5)中的每个主接触表面均能够接纳电缆,开口(6)围绕所述主接触表面(5)中的每个主接触表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配线支承件。
背景技术
通常,这种支承件包括细长形状的主体,该主体设置有第一面和第二面,该第一面能够固定到飞行器的结构元件,电缆能够附接至该第二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但不限于此)允许电缆被垂直地附接的支承件。另外,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该支承件旨在支承航空领域中使用的任意类型的电缆——即,护套内的金属线以及更经常地带护套电线的绝缘线束两者,而不论所述电缆的尺寸和功能如何。
通常,例如呈矩形横截面的这种支承件(用于支持电缆安装)需要使用至少一个中间件,以能够将电缆固定到该支承件而不会损坏该电缆。这种常规的支承件由于其轮廓上的锐利边缘——该锐利边缘带来摩擦电缆并从而损坏电缆的风险——而需要加入中间件(螺母和螺栓、间隔件等)。中间件的这种强制加入具有以下影响:
-设备的成本;
-安装时间;
-设备的最终重量;
-损失附接点的风险;以及
-灵活性(作为支承件并且相对于固定而言)。
同样已知的是一种通过组装各种基本元件而获得的支承件。这些基本元件可以为端部件、例如V形件(用于引导电缆)的支承件、联接器、支承部分、弯曲件等。这些元件根据最终支承件所采用的设计而预先选定,并且随后在组装之前制成。
因此,在已经接收将组成支承件的所有基本元件(端部件、支承件、支承部分、联接器等)之后,所有这些元件必须经历(结合)组装操作。这对工业化成本(工具的大量生产,低量的各种元件等)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后者的方法也显示出其他缺点:
-其中定位有电缆的固定构型;
-由于该支承件的设计与附接点定位在结构上的位置或载荷施加到支承件的位置直接相关,因此一台设备与另一设备的设计不会相同;以及
-降低的承载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正这些缺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配线的支承件,这种类型的支承件包括细长形状的主体,该主体被制成单件,并且设置有内部面和外部面,该内部面能够固定到飞行器的结构元件,该外部面能够接纳至少一根电缆的,该支承件提供很多优点并且明显不需要用于电缆附接的任何中间元件而没有电缆损坏的风险。
为此,根据本发明,所述支承件显著之处在于,所述主体:
-在外部面上呈凸形形状;
-包括平坦的、弯曲的且无边缘的小面,该小面在横向方向上呈整体圆弧形形状;以及
-在外部面上设置有主接触表面,该主接触表面中的每个主接触表面均能够接纳一根电缆,并且所述主体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围绕所述主接触表面中的每个主接触表面,所述开口特别旨在将电缆附接至支承件。
因而,通过本发明,并且特别是通过无边缘(特别是锐利的边缘)的凸形形状,所述支承件能够直接地支承电缆,这意味着无须使用用于将电缆连接至支承件的中间元件,并且没有损坏所使用的电缆的风险。
这随后特别是产生了如下优点:
-节省了设备上的重量,提高了重量/载荷比;以及
-节省了安装电缆的时间。
此外,有利地,所述主体由沿着所述主体连续再现的一系列直接相邻的图案形成,并且每个图案在纵向方向上均包括如下一系列部分:
-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孔的第一半区;
-第一接触表面半区;
-中央区,该中央区包括比所述第一孔宽的至少一个第二孔;
-第二接触表面半区;以及
-第二-第一孔半区,一个图案的第一接触表面半区能够与属于紧邻图案的第二接触表面半区形成主接触表面。
特别是通过这些最后的特征(重复的同一图案),就安装方案而言解决方案变得通用,并且解决方案在其如何被固定与使用方面变得模块化。
此外,有利地,为了提高支承件的刚度:
-所述主体在每个第二接触表面半区的内部面上设置有横向加强肋;和/或
-所述主体包括两个连续材料的纵向条,中央纵向部的每一侧均具有一个纵向条,并且所述主体在这两个纵向条中的每个纵向条的内部面上设置有纵向加强肋。
另外,有利地,所述主体在整体圆弧形形状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个端部处包括纵向接触踵状件。这允许支承件被容易地固定并以稳定方式固定到飞行器的结构元件,如下文中详细说明的。
此外,有利地,所述第一-第一孔半区和第二-第一孔半区各自包括多个第一孔以形成带有孔的区域,从而使支承件易于按一定长度切割。
此外,有利地,所述主体包括第三孔和两个连续材料的纵向条,其中,中央部的每一侧均有一个纵向条,并且所述第三孔在纵向方向上位于每个中央部的区域内、在横向方向上位于相对于第二孔而言的相对侧并朝向主体的每个端部,该第三孔(在横向方向上)不及第二孔宽。除了其沿横向方向引导或规定路线的能力——作为其主要目的——以外,根据本发明的支承件因而也允许沿着所述纵向条中的至少一个纵向条在纵向方向上为电缆规定线路,使得通过利用专用孔附接电缆。
此外,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件设置有硅胶表皮,该硅胶表皮覆盖所述主体的整个外表面,并且在所述主体的旨在用于电缆附接的孔(称作工作孔)处做记号。
该硅胶表皮的功能是双重的:
-一方面,其通过防止对支承件的任何损坏性摩擦来保护电缆;以及
-另一方面,其通过确保未使用的孔被阻塞(因为仅工作孔做记号)并因此不能进入,提供在安装或重新安装支承件期间用于维修和更换操作的可视指示。
此外,有利地,所述表皮仅在所述孔处设置有仅旨在辅助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的十字形切口,如下文中所说明的。
本发明因此能够:
-减少配装操作的次数;
-减少部件的数量;以及
-减轻重量,
并且这样做带来对直接环境的较小影响(与常规支承件相比,电缆和支承件的位置极小变化)。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支承飞行器配线的支承系统,这种类型的支承系统包括:
-支承件,该支承件包括细长形状的主体,该主体制成单件,并且设置有内部面和外部面,该内部面能够固定到飞行器的结构元件,该外部面能够接纳至少一根电缆;以及
-用于将支承件固定到结构元件的固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支承系统包括上述类型的支承件。
此外,有利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元件,该元件的端部能够压靠支承件的内部面的突出凸缘,并且该元件的中央开口旨在允许固定到飞行器的结构元件。优选地,用于上分支的端部与突出凸缘之间接触的接触区域为倾斜的,以指定夹紧力的方向。
因此,根据本发明:
-该支承件设计成在无需配装在支承件与电缆之间的任何中间部件(特别是保护电缆)而仅设置有附接装置的情况下来使用;
-该支承件的形状不依赖于使用方案,使得其易于工业化(单独设计);
-其在改进如何使用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具体地,其允许电缆定位的多种组合,仅有的限制为其几何特征外加电气安全规则;以及
-其在将固定装置定位在飞行器的结构元件上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中的图将使得容易理解本发明可以被如何实施,在这些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支承件的立体图。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支承件的主体的包括两个连续图案的部分的外部面和内部面。
图3A和图3B分别为支承件的附接有粗电缆的部分的正面视图和横向视图。
图4A和图4B为与图3A和图3B的视图类似的视图,其中,图4A和图4B具有更细的电缆。
图5至图8描绘了示出定位在支承件的一部分上的固定装置的各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并在图1中描绘的支承件1旨在支承飞行器(未图示)——特别是运输机——上的电缆2(粗电缆2A或细电缆2B)。
通常,该支承件1包括细长形状的主体3。该支承件设置有:
-内部面3A,该内部面3A能够固定到飞行器的普通结构元件28,例如机身的内表面。该内部面3A表示主体3的内部面;以及
-外部面3B,一根或大体上若干根电缆2能够附接到该外部面3B。支承件1的该外部面3B表示主体3的外部面或者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表示布置在主体3的外部面上方的表皮30的外部面,如下文中详细说明的。
根据本发明,支承件1的所述主体3:
-在外部面上呈凸形形状;
-包括平坦的、弯曲的且无(锐利)边缘的小面4,所述小面4在横向方向上呈(对称平面19的)整体圆弧形形状,如例如在图3B和图4B中所描绘的;以及
-在所述外部面3B上设置有主接触表面5,所述主接触表面5中的每个主接触表面均能够接纳电缆2,并且所述主体3设置有开口6,所述开口6围绕所述主接触表面5中的每个主接触表面并旨在用于附接电缆2的装置7——特别是普通类型的附接带——的通道。
从而,通过没有(特别锐利的)边缘的这种凸形形状,所述支承件1能够直接支承电缆2而无需使用(定位在支承件1与电缆2之间的)中间部件来接纳电缆2(除了旨在用于附接的装置7以外),并且这样做没有损坏所提供的电缆2的风险。
在接触表面5处,电缆2与支承件1沿着通过电缆2的变形将变为凸形接触表面的接触线9相接触。
利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优于常规支承件的以下优点:
-通过提高设备重量/负载比而节省了设备上的重量;以及
-节省了安装电缆2所花费的时间。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3由沿着所述主体3连续再现的直接连接至彼此的一系列图案M0形成。图2A和图2B中所描绘的支承件的一部分各自包括彼此直接相邻的这些图案M0中的两个图案。
如图2A和图2B中所描绘的,每个图案M0在纵向方向上均包括如下一系列部分:
-具有第一(半)孔(或开口)8的第一半区P1;
-第一接触表面半区P2;
-中央区P3,该中央区P3包括(在支承件1的纵向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孔8宽的至少一个第二孔(或开口)6;
-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半区P2类似的第二接触表面半区P4;以及
-具有第一(半)孔8的第二半区P5,该第二半区P5与所述第一半区P1类似。
相邻并属于一个图案M0的第一半区P4和第二半区P5能够与相邻且属于直接相邻的图案的第一半区P1A和第二半区P2A一起形成主接触表面5,如图2A中所示。区域P1A和区域P2A与区域P1和区域P2完全相同,字母A和字母B已经简单地添加到图2A中的2,以表明这些区域P1A和P2A形成与P1和P2不同的图案M0的一部分。
更具体地:
-该布置通过重复图案M0而在图案(例如图2A中的P5和P1A)会合所处的每个点处产生了具有窄孔8的区域16,该区域16的功能在下文中详细说明;以及
-两个接触半区P4和P2A的重复使得可以产生宽的接触区域(表面5)。
尤其是通过这些最后的特性(并且特别是完全相同的图案M0的重复),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相对于安装方案变得通用并且该解决方案在其固定和使用方面变得模块化。
因此,例如大约700毫米量级长的支承件1被设计成例如大约1英寸(大约25.4毫米)量级长的图案M0的重复。支承件1具有三个作用表面:
-正表面(主接触表面5);以及
-下文中详细说明的两个倾斜的侧向表面10和11,所有这些作用表面都位于支承件1的外部面3B上。
电缆2与这些作用表面5、10以及11之间的接触为弯曲表面与弯曲表面的接触。
图案M0的各个部分旨在:
-在半区P1和P5的情况下,用于附接装置7的通道;
-在半区P2和P4的情况下,用于与电缆2接触;以及
-在中央区P3的情况下,用于附接装置7的通道。
如图3A和图3B中所描绘的,支承件1能够用来附接粗电缆2A,其中,该粗电缆2A与由图2A的部分P4、P5、P1A以及P2A形成的主作用表面5相接触。在这种情况下,附接带7穿过两个连续图案的(中央区P3的)宽孔6。
此外,如图4A和图4B中所描绘的,支承件1能够用来附接细电缆2B,其中,该细电缆2B与仅由图2A中的部分P4形成的表面相接触。在这种情况下,附接带7一方面穿过(相邻中央区P3的)宽孔6,另一方面穿过由图2A的两个部分P5和P1A形成的孔8。
因而,除了主开口6——附接带7穿过该主开口6——之外,支承件1还提供了利用由相邻部分P5和P1形成的另外的开口8来保持小直径(5毫米到10毫米)的电缆2B的可能性。
从而,支承件1提供了用于附接带7的通道的许多组合(主开口6/主开口6、主开口6/副开口8、副开口8/副开口8、通过非连续的主开口6的通道等)以确保电缆能够被最佳地定位。
因而,根据本发明:
-支承件1被设计成在无需在支承件1与电缆2之间加入任何中间部件的情况下而被使用;
-支承件1的形状不依赖于其使用,从而使得其非常易于工业化(单独设计);
-支承件1在改进其使用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具体地,其允许电缆2的位置的许多组合,仅有的限制为其几何特征外加电气安全规则。具体地,两根平行电缆2必须定位成遵从最小间隔并确保电缆2定位在支承件1的作用表面上;以及
-支承件1在定位固定装置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如下文所详细说明的。
此外,所述主体3额外地包括:
-两个连续材料的纵向条13,中央纵向部的每一侧均有一个纵向条13;以及
-孔18,该孔18位于每个中央区P3处、位于相对于孔6而言的相对侧并朝向主体3的每个端部,该孔18(在横向方向上)不及所述孔6宽。
纵向条13允许在纵向方向上为电缆规定路线。电缆2在这种情况下置靠在纵向条13上,上/下开口18和中央开口6用于使附接带7穿过。
除了其沿横向方向引导或规定路线的能力——作为其主要目的——以外,根据本发明的支承件1因而还允许沿所述纵向条13中的至少一个纵向条在纵向方向上规定路线,使得电缆2通过利用相邻的孔18和6而固定。
此外,为了提高支承件1的刚度,如图2B中所描绘的,主体3:
-在每个接触表面半区P2、P4的内部面上设置有横向加强肋12;以及
-在两个所述纵向条13中的每个纵向条的内部面上设置有纵向加强肋14。
为了满足最大数目的可能的安装方案,并为了使具有不同部件形式的工具和产品最小化,支承件1能够通过在区域16中切割的可能性而在每个图案M0处按一定长度被切割,从而使得可以从支承件的同一单个模型获得不同的长度。一旦支承件1已经被按一定长度切割(沿着区域16的孔8),则由于在孔6周围的横向肋12并由于在支承件1的每个端部处的横向肋12的存在,该支承件1因此保持了最大刚度。
图案M0的内部面3A上的有用区域组成如下:
-肋12和肋14,肋12和肋14设计成增大轮廓的惯性力矩并且因此增加其机械一体性。肋12和肋14纵向延伸(纵向肋14)及横向延伸(横向肋12),以确保特别是支承件1被按一定长度切割时的机械一体性;以及
-两个踵状件15,所述踵状件15的每个踵状件均提供与飞行器的结构元件28接触的区域,使得支承件1可以被固定到该结构元件28。
这些纵向接触踵状件15设置在整体圆弧形形状的每个端部处。其允许支承件被容易地固定并以稳定方式固定到飞行器的结构单元28。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支承飞行器配线2的支承系统20,这种类型的支承系统20包括:
-如上文中提到的支承件1;以及
-固定装置21,该固定装置21用于将支承件1固定到飞行器的常规结构元件28(图8中所示意性描绘的),特别是机身内部部件或连接至机身的承载件。
该系统20在图5至图8中被部分地(以不同的视角)描绘。如能够在图7和图8中观察到的,固定装置21包括细长形状24的元件22,该元件22的端部23旨在(在踵状件15处)抵靠支承件1的主体3的内部面3A的突出凸缘25。元件22中的中央开口(图7和图8中可见的螺钉26穿过该中央开口)旨在允许利用该螺钉26将该元件紧固至结构元件28。
图5示出固定装置21能够在每个图案M0处被定位在中央区P3中,以及示出螺钉由于使螺丝刀穿过宽通道孔6的可能性而从支承件1的前方被拧紧(而固定装置2从支承件1的后方放置就位)。
如图6所示,将支承件1固定的固定装置21未突出超过作用面。这使得可以确保在作用区域中不会有锐利边缘。
提供端部23与凸缘25之间的接触的每个接触区域27为倾斜的,例如15°,以指定夹紧力的方向(并且将该夹紧力朝向支承件1的中心以及螺钉的轴线指引)。
另外,用于支承件1与结构元件28之间接触的接触区域仅限于支承件1的所述两个踵状件15(用于固定的向后的面略微回退),以确保良好的夹紧。
此外,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件1设置有硅胶表皮30,如图1中所描绘的。根据本发明,该表皮30覆盖所述主体3的整个外表面并且在主体3中的孔处做记号,所述孔旨在用来支承电缆2,主要用于附接装置7的通道。
该硅胶表皮30的功能是双重的:
-一方面,通过防止对支承件1的任何损坏性摩擦来保护电缆2;以及
-另一方面,通过确保未使用的孔被阻塞并因此不能进入,提供在安装或重新安装支承件1期间用于维修或更换操作的可视指示。
此外,所述表皮30仅在所述孔处设置有旨在辅助固定装置21进行固定的十字形切口(未图示),以允许螺丝刀穿过所述十字形切口而无须在此刻移除表皮30中的某些表皮。这极其有助于操作者将支承件1配装或重新配装到飞行器上。
具有前述特征的主体3通过以优选为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的塑性材料模制而实现,并且硅胶表皮30通过二次成型而实现。
通过本发明获得的技术改型包括:
-用支承件1代替常规的支承件并移除通常的中间支承元件以及所有相关的螺母、螺栓及配件,从而提供了上述优点;
-但是保留用于将支承件1固定到结构元件28的固定装置21。
结果是:
-减少了配装操作的次数;
-减少了部件的数量;
-减轻了重量;以及
-对环境的较小影响(电缆和支承元件的位置较小变化)。
Claims (13)
1.一种用于飞行器配线的支承件,所述支承件(1)包括细长形状的主体(3),所述主体(3)制成单件并且设置有内部面(3A)和外部面(3B),所述内部面(3A)能够固定到所述飞行器的结构元件(28),所述外部面(3B)能够接纳至少一根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
-在所述外部面上呈凸形形状;
-包括平坦的、弯曲的且无边缘的小面(4),所述小面(4)在横向方向上呈整体圆弧形状;以及
-在所述外部面上设置有主接触表面(5),所述主接触表面(5)中的每个主接触表面(5)均能够接纳一根电缆(2),并且所述主体(3)设置有开口(6),所述开口(6)围绕所述主接触表面(5)中的每个主接触表面(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由沿着所述主体(3)连续再现的一系列直接相邻的图案(M0)形成,并且每个图案(M0)在纵向方向上均包括如下一系列部分:
-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孔(8)的第一半区(P1);
-第一接触表面半区(P2);
-中央区(P3),所述中央区(P3)包括比所述第一孔(8)宽的至少一个第二孔(6);
-第二接触表面半区(P4);以及
-第二-第一孔(8)半区(P5),一个图案(M0)的第一接触表面半区(P2)能够与属于直接相邻的图案的第二接触表面半区(P4)形成主接触表面(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在每个第二接触表面半区(P2、P4)的所述内部面上设置有横向加强肋(12)。
4.根据权利要求2和3中的一项所述的支承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包括两个连续材料的纵向条(13),中央纵向部的每一侧均具有一个所述纵向条(13),并且所述主体(3)在两个所述纵向条(13)中的每个纵向条(13)的所述内部面上设置有纵向加强肋(14)。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在所述整体圆弧形状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个端部处包括纵向接触踵状件(15)。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一孔半区(P1)和第二-第一孔半区(P5)各自包括多个第一孔(8)。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包括第三孔(18)以及两个连续材料的纵向条(13),中央纵向部的每一侧均具有一个所述纵向条(13),并且所述第三孔(18)在纵向方向上位于中央区(P3)的区域中、在横向方向上位于相对于所述中央区(P3)的第二孔(6)而言的相对侧并朝向所述主体(3)的每个端部,所述第三孔(18)在所述横向方向上不及所述第二孔(6)宽。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设置有硅胶表皮(30),所述硅胶表皮(30)覆盖所述主体(3)的整个所述外表面,并且在所述主体(3)的旨在用于附接电缆(2)的孔处做记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承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表皮(30)仅在所述孔处设置有旨在辅助固定装置(21)进行固定的十字形切口。
10.一种用于支承飞行器配线的支承系统,所述支承系统(20)包括:
-支承件(1),所述支承件(1)包括细长形状的主体(3),所述主体(3)制成单件并且设置有内部面(3A)和外部面(3B),所述内部面(3A)能够固定到所述飞行器的结构元件(28),所述外部面(3B)能够接纳至少一根电缆(2);以及
-固定装置(21),所述固定装置(21)用于将所述支承件(1)固定到所述结构元件(28),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1)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承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1)包括元件(22),所述元件(22)的端部(23)旨在压靠所述支承件(1)的所述主体(3)的所述内部面(3A)的突出凸缘(25),并且所述元件(22)的中央开口旨在允许固定到所述结构元件(28)。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承系统,
其特征在于,用于在上分支(24)的所述端部(23)与所述突出凸缘(25)之间进行接触的接触区域(27)为倾斜的,以指定夹紧力的方向。
13.一种飞行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与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系统相同的支承系统(2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257120A FR2993720B1 (fr) | 2012-07-23 | 2012-07-23 | Rampe de support de cables electriques pour aeronef |
FR1257120 | 2012-07-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74161A true CN103574161A (zh) | 2014-02-12 |
CN103574161B CN103574161B (zh) | 2017-04-12 |
Family
ID=4702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0597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74161B (zh) | 2012-07-23 | 2013-07-19 | 用于飞行器配线的支承件、用于支承飞行器配线的支承系统和飞行器中的配线支承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45986B2 (zh) |
CN (1) | CN103574161B (zh) |
FR (1) | FR2993720B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93779A (zh) * | 2017-10-24 | 2019-04-30 |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 带有集成有凸缘的玻璃和负荷传输与分布垫圈的飞行器风挡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210758B1 (en) | 2016-02-24 | 2019-12-11 | Airbus Operations GmbH | Method of installing a fixture |
FR3069385B1 (fr) * | 2017-07-24 | 2020-12-18 | Alstom Transp Tech | Chemin de cables a orifices d'attache |
US20210253176A1 (en) * | 2020-02-14 | 2021-08-19 | International Truc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 Method for assembling apparatus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60845A (en) * | 1948-01-26 | 1951-07-17 | John A Carpenter | Hanger |
US4957251A (en) * | 1988-07-05 | 1990-09-18 | Hubbard George R | Pipe supporting bracket |
US5918837A (en) * | 1997-10-17 | 1999-07-06 |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 Cable retainer bracket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
US20010019094A1 (en) * | 2000-03-06 | 2001-09-06 | Eads Deutschland Gmbh | Cable holder for attaching cables to a vehicle structure |
WO2005106304A1 (en) * | 2004-04-30 | 2005-11-10 | Peter John Dominey | Clip |
CN201289988Y (zh) * | 2008-10-07 | 2009-08-12 | 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固定板 |
CN202040434U (zh) * | 2011-03-28 | 2011-11-16 | 江苏士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高强电缆桥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90100A1 (en) * | 2006-06-15 | 2007-12-20 | Panduit Corp. | Cable Mount for Cable Trays |
FI8766U1 (fi) * | 2009-10-23 | 2010-06-21 | Pistora Oy | Kaapelinkiinnitysväline |
US8936221B2 (en) * | 2012-07-18 | 2015-01-20 | Panduit Corp. | Metal wall bracket |
-
2012
- 2012-07-23 FR FR1257120A patent/FR2993720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7-19 CN CN201310305976.5A patent/CN10357416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7-22 US US13/947,365 patent/US914598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60845A (en) * | 1948-01-26 | 1951-07-17 | John A Carpenter | Hanger |
US4957251A (en) * | 1988-07-05 | 1990-09-18 | Hubbard George R | Pipe supporting bracket |
US5918837A (en) * | 1997-10-17 | 1999-07-06 |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 Cable retainer bracket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
US20010019094A1 (en) * | 2000-03-06 | 2001-09-06 | Eads Deutschland Gmbh | Cable holder for attaching cables to a vehicle structure |
WO2005106304A1 (en) * | 2004-04-30 | 2005-11-10 | Peter John Dominey | Clip |
CN201289988Y (zh) * | 2008-10-07 | 2009-08-12 | 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固定板 |
CN202040434U (zh) * | 2011-03-28 | 2011-11-16 | 江苏士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高强电缆桥架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93779A (zh) * | 2017-10-24 | 2019-04-30 |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 带有集成有凸缘的玻璃和负荷传输与分布垫圈的飞行器风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021310A1 (en) | 2014-01-23 |
FR2993720B1 (fr) | 2014-08-15 |
CN103574161B (zh) | 2017-04-12 |
US9145986B2 (en) | 2015-09-29 |
FR2993720A1 (fr) | 2014-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74161A (zh) | 用于飞行器的配线支承件 | |
EP1708328A2 (en) | Protector | |
US7763833B2 (en) | Foil heating element for an electrothermal deicer | |
US8173903B2 (en) | Fixing device for wire cable tray | |
US20110303456A1 (en) | Modular conduit retention system | |
US5607126A (en) | Support and protection housing element for a tube, pipe, electric cable or other long article, particularly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10135180B2 (en) | Contact element | |
US9130325B2 (en) | Current return network element for an aircraft | |
EP3246580A1 (en) | Locking retainer system for automotive assembly | |
US7404658B1 (en) | Light bar snap bracket assembly | |
US10196046B2 (en) | Support element, wiper blade and windscreen wiper of a motor vehicle | |
EP1746697B1 (en) | Securing element for securing a box to a wire cable tray | |
US11242014B2 (en) | Cable spacer arrangement | |
US10214160B2 (en) | Wire module and wire protection member | |
US20060073742A1 (en) |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connect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unit | |
JP2013217868A (ja) | 電力量計 | |
JP2012217226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具 | |
JP2012157105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バンド | |
CN113924705B (zh) | 扁平线束安装结构、扁平线束安装部件以及带安装部件的扁平线束 | |
CN210421228U (zh) | 挖掘机 | |
CN208806355U (zh) | 一种电子识读标签安装组件 | |
CN201584659U (zh) | 用于电气安装装置的壳体 | |
DE102007018333B4 (de) | Kabelführungseinrichtung und Kabelführungsanordnung zur Verlegung von Kabeln um eine Kante | |
KR102786798B1 (ko) | 전신주용 조류 둥지 방지커버 | |
CN210682987U (zh) | 滑线吊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