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8818B - 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48818B CN103548818B CN201310606006.9A CN201310606006A CN103548818B CN 103548818 B CN103548818 B CN 103548818B CN 201310606006 A CN201310606006 A CN 201310606006A CN 103548818 B CN103548818 B CN 1035488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ecimen
- aqueous solution
- succulent
- color
- orch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标本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采集的标本材料预处理后,浸泡于饱和石灰水溶液中硬化处理,然后用热水热烫,冷却后将标本材料浸没于硫酸铜水溶液中固色,移出标本材料,用蒸馏水清洗,接着转入亚硫酸水溶液浸泡进行漂白处理,最后转入由福尔马林、甘油、亚硫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水组成的混合保色液中即获得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本发明以饱和石灰水硬化、热烫杀青、硫酸铜水溶液固色、亚硫酸水溶液漂白,特定配方保护液保护等措施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使多肉兰科植物长期保持原有形态、色泽、质地的问题,为有效保存多肉兰科植物标本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标本制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肉植物亦称多浆植物、肉质植物,在园艺上有时称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兰科植物为地生、附生或较少为腐生草本,极罕为攀缘藤本。地生与腐生种类常有块茎或肥大的根状茎,附生种类常有由茎的一部分膨大而成的肉质假鳞茎。叶基生或茎生,后者通常互生或生于假鳞茎顶端或近顶端处,扁平或有时圆柱形或两侧压扁,基部具或不具关节。因此,一些兰科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具有发达的薄壁细胞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形态上显得肥厚多汁,称为多肉兰科植物。如香荚兰属的香荚兰(Vanilla fragrans,又名香草兰)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食品香料之王”;血叶兰属的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是名贵的观赏南药,有“石上藕”、“金线莲”之称;石斛属的石斛兰(Dendrobium)不仅具有药用价值,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卡特兰(Cattleya)、蝴蝶兰(Phalaenopsis)、万代兰(Vanda)并列为“四大观赏洋兰”,同时,有些国家还将其定为“父亲节之花”。
如何展示这种多肉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突出其直观性、逼真性和观赏性,是植物学、植物园学、农学、植物保护学和应用化学等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浸渍植物标本是植物标本保存的一种方法,能有效地保持植物的原色和原形,是进行科研、教学、科普的重要材料。目前保存绿色原色标本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是“硫酸铜溶液浸泡法”,以饱和硫酸铜溶液为固色剂,亚硫酸溶液为保存液进行浸渍标本制作。该方法虽为绿色植物保存的范式,但方法相对粗放,保存效果不佳,尤其针对多肉兰科植物标本的保存,易发生植物茎、叶、根变柔软,折损、脱落,滋生絮状混浊物,色泽暗淡等问题。同时,标本容易发生褐变而呈黑褐色。其二是“硫酸铜溶液加热法”,在100ml50%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入6g硫酸铜配制成饱和醋酸铜溶液,稀释4倍,加热至80℃,放入标本达到保绿固色效果,其保存液一般用5%的亚硫酸溶液。此法虽在原色保存菠萝、柚子、柑橘等热带水果时效果较好,但在制作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时发现,标本在80℃饱和醋酸铜溶液中持续浸泡约2~3h才能固绿,且标本叶片、茎、根等部位变软、变烂、折损严重,甚至脱落。此外,80℃左右的温度是美拉德反应、酶促褐变反应的适宜温度,导致标本易发生褐变现象。因此,这两种浸渍标本制作方法均不能使多肉兰科植物长期保持原有形态、色泽、质地,也不能达到形象逼真、立体感强、色泽鲜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使得该方法制备的浸渍标本长期保持原有形态、色泽、质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新鲜的多肉兰科植物标本材料,修剪整形、去杂、酒精消毒处理;
步骤2、将消毒后的标本材料用蒸馏水洗涤,浸泡于饱和石灰水溶液中硬化处理,然后用热水热烫,冷却后将标本材料浸没于硫酸铜水溶液中固色,移出标本材料,用蒸馏水清洗,接着转入亚硫酸水溶液浸泡进行漂白处理;
步骤3、将漂白处理后的标本材料转入由福尔马林、甘油、亚硫酸、柠檬酸、抗坏血酸、水组成的混合保色液中即获得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
其中,所述多肉兰科植物标本材料可选择株型整齐,叶、根、茎、果荚等完整的标本材料,也可选择叶、根、茎或果荚等某一部位的标本材料,作为优选所述多肉兰科植物优选自香荚兰、短棒石斛或血叶兰但不限于香荚兰、短棒石斛、血叶兰,其只是本发明为了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
所述修剪整形、去杂、酒精消毒处理等步骤可采用常规标本制作步骤,例如,修剪整形,去掉黄化、病斑叶、茎等部位以及枯萎根,用蒸馏水清洗灰尘,放入75%的乙醇溶液中10min-15min消毒处理。
多肉兰科植物的根、茎、叶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色泽浓绿,细胞壁富含果胶类化合物。在浸渍标本制作过程中易发生植物组织变柔软、折损、脱落等现象。而现有的硫酸铜溶液浸泡法和硫酸铜溶液加热法均未针对多肉兰科植物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改善,而本发明采用饱和石灰水做硬化处理,使氢氧化钙与植物中的果胶酸作用生成果胶酸钙,果胶酸钙能在细胞间隙里使细胞相互粘连,使新鲜植物标本硬实挺拔,提高浸渍效果。优选地,步骤2所述硬化处理时间为24h-48h。而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化处理时间为24h、36h或48h。
新鲜植物样本其茎、叶、根、果荚生理代谢依然旺盛,在浸渍过程中,植物组织中所含的氨基酸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及醛、酮等与还原糖相遇会发生美拉德、褐变等化学反应,标本呈现黑褐色、褐色等现象,因此,本方法采用热水热烫进行杀青处理,可有效抑制或减弱植物标本的生理活性,防止褐化现象发生。优选地,步骤2所述热水温度为90℃-100℃,所述热烫时间为60s-90s。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温度为90℃、95℃或100℃,所述热烫时间为60s、75s或90s。
本发明在固色时和现有方法相同,采用硫酸铜,但是本发明并未采用饱和硫酸铜水溶液或饱和醋酸铜水溶液,这是为了系统的配合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其他制作步骤而采用的选择。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硫酸铜水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20%,步骤2所述固色时间为72h-96h。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硫酸铜水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18%或20%,所述固色时间为72h、84h或96h。
固色处理后的标本有些部位掺杂淡黄色色调,现有的制作方法中并未有相关措施进行处理,而本发明经过对多肉兰科植物研究和其他工艺步骤的研究,选择亚硫酸水溶液进行漂白处理,在消除杂色色调前提下不损伤植物标本原有色调。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亚硫酸水溶液中亚硫酸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15%,步骤2所述漂白处理的时间为24h-48h。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亚硫酸水溶液中亚硫酸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13%或15%,所述漂白处理时间为24h、36h或48h。
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成功制作除了前期的处理,还在于最后的保护液的选择上,本发明经过创造性的研究,针对浸渍标本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了由福尔马林、甘油、亚硫酸、柠檬酸、抗坏血酸、水组成的混合保色液,其可以将经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前处理后的标本材料有效保护起来,长期保持原有形态、色泽、质地。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混合保色液由体积百分数为2%-5%的福尔马林、8%-10%的甘油、1%-3%的亚硫酸,0.01g/ml的柠檬酸、0.0025g/ml的抗坏血酸和余量水组成。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福尔马林的体积百分数为2%或5%,甘油的体积百分数为8%或10%,亚硫酸的体积百分数为1%或3%。
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制备的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放置于标本瓶中保存的步骤,如下:
步骤4、将所述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放入标本瓶中,使用凡士林涂抹标本瓶瓶盖边缘,再用加热溶解后的石蜡和明胶的混合物在瓶盖与瓶口接缝处密封,然后贴标签。
其中,作为优选所述石蜡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4。
现有的密封方法都是采用石蜡,但是石蜡封口在干燥空气中容易脱落,造成保存液化学试剂的挥发而污染环境。同时,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标本瓶,长时期容易导致标本褐化,导致标本呈现褐色,或黑褐色。故本发明采用凡士林润滑,石蜡和明胶混合物密封的措施,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将经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和采用硫酸铜溶液浸泡法和硫酸铜溶液加热法制备的标本进行对比,由于硫酸铜溶液加热法在制备过程中造成标本叶片、茎、根等部位变软、变烂、折损严重,甚至脱落,无法对比。将剩余两种标本放置30天,随时间推移,硫酸铜溶液浸泡法的标本依次出现了如下状况:
根、茎、叶组织均呈现黄色斑块,有些叶片和茎部呈现深墨绿斑块,浸渍标本整体色泽不均一;
浸渍标本肉质茎部位出现许多长0.2mm-0.5mm的白色小孔,植物组织出现失绿现象转呈白色。同时,具果荚的标本,果荚顶部开始出现开裂现象;
浸渍标本叶片耷拉下垂,立体感开始丧失,标本色泽不均一。
半年后,硫酸铜溶液浸泡法的标本的茎、根变柔软、折损,叶脱落,滋生絮状混浊物,色泽暗淡。
而本发明制作的标本从始至终保持原有形态、色泽、质地,根、茎、叶色泽均正常。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以饱和石灰水做硬化处理、热水热烫、硫酸铜水溶液固色、亚硫酸水溶液漂白,特定配方保护液保护等措施解决了现有的硫酸铜溶液浸泡法和硫酸铜溶液加热法无法使多肉兰科植物长期保持原有形态、色泽、质地的问题,为有效保存多肉兰科植物标本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产品及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制备香荚兰浸渍标本
采摘株型整齐,叶片完整,茎蔓成熟度约80%-90%,果荚成熟度约75%-85%,长度为15cm-22cm,宽度为7cm-11cm的部分作为标本材料,修剪整形,去掉黄化、病斑叶、茎等部位,用蒸馏水清洗灰尘,放入75%的乙醇溶液中10min消毒处理后,用蒸馏水清洗3次;
将消毒标本浸没于饱和石灰水溶液36h(不能超过72h,否则标本会发生黄化、腐烂现象)达到硬化效果;采用95℃热水热烫60s,立即取出标本放入铺有白色纱布的托盘冷却,冷却后用蒸馏水清洗3次;冷却后将标本浸没于质量百分含量为20%的硫酸铜水溶液中72h达到固色效果,使用蒸馏水清洗3次,转入体积百分含量为10%的亚硫酸水溶液中浸泡24h进行漂白处理;
将漂白处理后的标本转入体积百分比为5%的福尔马林、8%的甘油、1%的亚硫酸,0.01g/ml的柠檬酸、0.0025g/ml的抗坏血酸和余量水组成的混合保护液中保存;用凡士林润滑标本瓶口,用石蜡和明胶(质量比1:4)混合物封瓶口,贴标签,长期保存。
实施例2:制备血叶兰浸渍标本
采集叶片、茎、根部完整的新鲜血叶兰标本材料,长度10cm-20cm,宽度5cm-10cm,修剪整齐,去掉枯叶、病斑叶、枯萎根,用蒸馏水清洗灰尘,放入75%的乙醇溶液中15min消毒处理后,用蒸馏水清洗3次;
将消毒标本浸没于饱和石灰水溶液24h(不能超过72h,否则标本会发生黄化、腐烂现象)达到硬化效果;采用90℃热水热烫90s,立即取出标本放入铺有白色纱布的托盘冷却,冷却后用蒸馏水清洗3次;冷却后将标本浸没于质量百分含量为18%的硫酸铜水溶液中84h达到固色效果,使用蒸馏水清洗3次,转入体积百分含量为15%的亚硫酸水溶液中浸泡48h进行漂白处理;
将漂白处理后的标本转入体积百分比为2%的福尔马林、8%的甘油、1%的亚硫酸,0.01g/ml的柠檬酸、0.0025g/ml的抗坏血酸和余量水组成的混合保护液中保存;用凡士林润滑标本瓶口,用石蜡和明胶(质量比1:4)混合物封瓶口,贴标签,长期保存。
实施例3:制备短棒石斛浸渍标本
采集叶片、茎、根部完整的新鲜短棒石斛标本材料,长度8cm-15cm,宽度5cm-10cm,修剪整齐,去掉枯叶、病斑叶、枯萎根,用蒸馏水清洗灰尘,放入75%的乙醇溶液中15min消毒处理后,用蒸馏水清洗3次;
将消毒标本浸没于饱和石灰水溶液48h(不能超过72h,否则标本会发生黄化、腐烂现象)达到硬化效果;采用100℃热水热烫75s,立即取出标本放入铺有白色纱布的托盘冷却,冷却后用蒸馏水清洗3次;冷却后将标本浸没于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硫酸铜水溶液中96h达到固色效果,使用蒸馏水清洗3次,转入体积百分含量为13%的亚硫酸水溶液中浸泡36h进行漂白处理;
将漂白处理后的标本转入体积百分比为5%的福尔马林、10%的甘油、3%的亚硫酸,0.01g/ml的柠檬酸、0.0025g/ml的抗坏血酸和余量水组成的混合保护液中保存;用凡士林润滑标本瓶口,用石蜡和明胶(质量比1:4)混合物封瓶口,贴标签,长期保存。
实施例4:对比试验
对比方法:实施例1-3、硫酸铜溶液浸泡法和硫酸铜溶液加热法;
硫酸铜溶液浸泡法(对比1):
选材、修剪、消毒同实施例1-3,无硬化、杀青步骤,直接固色,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标本达到进行固色,无漂白步骤,洗净后放入5%的亚硫酸溶液中保存,封存方法同实施例1-3。
硫酸铜溶液加热法(对比2):
选材、修剪、消毒同实施例1-3,无硬化、杀青步骤,直接固色,在100ml50%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入6g硫酸铜配制成饱和醋酸铜溶液,稀释4倍,加热至80℃,放入标本达到进行固色,无漂白步骤,洗净后放入5%的亚硫酸溶液中保存,封存方法同实施例1-3。
对比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表1不同方法制备的香荚兰浸渍标本对比结果
表2不同方法制备的血叶兰浸渍标本对比结果
表3不同方法制备的短棒石斛浸渍标本对比结果
由表1、表2和表3的对比试验结果可知,现有的硫酸铜溶液浸泡法和硫酸铜溶液加热法所制备的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无法长期保持植物原有形态、色泽、质地,均出现根、茎、叶等组织器官折损、断裂、脱落的现象,且色泽不均一,出现杂色。但是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标本能够从始至终保证植物标本原有的形态、色泽和质地,达到形象逼真、立体感强、色泽鲜艳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新鲜的多肉兰科植物标本材料,修剪整形、去杂、酒精消毒处理;
步骤2、将消毒后的标本材料用蒸馏水洗涤,浸泡于饱和石灰水溶液中硬化处理,然后用热水热烫,冷却后将标本材料浸没于硫酸铜水溶液中固色,移出标本材料,用蒸馏水清洗,接着转入亚硫酸水溶液浸泡进行漂白处理;
步骤3、将漂白处理后的标本材料转入由福尔马林、甘油、亚硫酸、柠檬酸、抗坏血酸、水组成的混合保色液中即获得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
步骤2所述热水温度为90℃-100℃,所述热烫时间为60s-90s;
步骤2所述硬化处理时间为24h-48h;
步骤2所述硫酸铜水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20%;
步骤2所述固色时间为72h-96h;
步骤2所述亚硫酸水溶液中亚硫酸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15%;
步骤2所述漂白处理的时间为24h-48h;
步骤3所述混合保色液由体积百分数为2%-5%的福尔马林、8%-10%的甘油、1%-3%的亚硫酸,0.01g/ml的柠檬酸、0.0025g/ml的抗坏血酸和余量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4、将所述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放入标本瓶中,使用凡士林涂抹标本瓶瓶盖边缘,再用加热溶解后的石蜡和明胶的混合物在瓶盖与瓶口接缝处密封,然后贴标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06006.9A CN103548818B (zh) | 2013-11-25 | 2013-11-25 | 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06006.9A CN103548818B (zh) | 2013-11-25 | 2013-11-25 | 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48818A CN103548818A (zh) | 2014-02-05 |
CN103548818B true CN103548818B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0003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06006.9A Active CN103548818B (zh) | 2013-11-25 | 2013-11-25 | 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488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52897A (zh) * | 2015-07-25 | 2015-11-18 | 安徽博发文化生态园有限公司 | 一种冬青固色保鲜方法 |
CN108077246A (zh) * | 2017-12-25 | 2018-05-29 | 重庆尔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花卉标本的制作方法 |
CN108770840B (zh) * | 2018-08-09 | 2021-01-19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烟草病害叶片标本浸渍保存液及标本制作方法 |
CN109169639B (zh) * | 2018-08-09 | 2021-01-19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烟草根茎病害浸渍标本保存液及标本制作方法 |
CN109699638B (zh) * | 2019-01-22 | 2021-01-12 |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一种梨果浸渍标本保存液及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 |
CN110731335B (zh) * | 2019-07-01 | 2022-01-11 | 湖南农业大学 | 一种荷叶护绿和保鲜的方法 |
CN112450207B (zh) * | 2020-11-26 | 2022-02-18 | 德江县绿通天麻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天麻标本的制作方法 |
CN112825850B (zh) * | 2021-01-04 | 2022-05-10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 一种植物标本高效保色防虫防腐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01567A (zh) * | 2008-03-19 | 2009-04-08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荒漠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41901A (ja) * | 1986-12-04 | 1988-06-14 | Shogo Yamada | 合成樹脂による植物の固定方法 |
-
2013
- 2013-11-25 CN CN201310606006.9A patent/CN1035488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01567A (zh) * | 2008-03-19 | 2009-04-08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荒漠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怎样制作植物标本;汪劲武;《知识就是力量》;20000815(第8期);58-59 * |
棕榈植物病害浸渍标本保绿技术研究;朱辉等;《中国热带农业》;20091210(第6期);52-53 * |
植物绿色固定保色AB液的实验研究;宁小清等;《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231;第8卷(第1期);3-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48818A (zh) | 2014-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48818B (zh) | 一种多肉兰科植物浸渍标本的制备方法 | |
CN103548817B (zh) | 植物塑化标本的制作方法 | |
CN100562250C (zh) | 原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 |
CN101200081A (zh) | 一种食品包装使用的抗低温竹叶保色处理方法 | |
CN111838155A (zh) | 一种细胞信号引导水果着色剂 | |
CN103392694A (zh) | 一种保存热带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 |
CN107047545A (zh) | 一种绿色植物塑化标本的方法及其所制得标本的应用 | |
CN104942937A (zh) | 一种桑树树皮的处理方法 | |
CN102217537A (zh) | 一种香蕉组培苗种源的低温保存方法 | |
CN103621496A (zh) | 一种洋桔梗切花瓶插保鲜剂 | |
CN108353935A (zh) | 侧柏扦插生根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6359101A (zh) | 一种金钱小榕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EP0018341B1 (en) | A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plants | |
CN110710391B (zh) | 柠檬酸铝在绣球花色调控中的应用 | |
CN107593440A (zh) | 一种广西金线莲种质资源组培苗的脱毒方法 | |
CN103518775B (zh) | 一种沙棘生长调节剂 | |
CN103109744B (zh) | 一种葡萄试管内集成脱毒方法 | |
CN113712035B (zh) | 一种固体抑芽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04038B (zh) | 一种柿果采后的保鲜方法 | |
CN106942294A (zh) | 一种防治桃树流胶病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6857503A (zh) | 一种洋桔梗切花保鲜剂 | |
CN109169639B (zh) | 一种烟草根茎病害浸渍标本保存液及标本制作方法 | |
CN110447498A (zh) | 康乃馨种条扦插生根工艺 | |
CN112273398B (zh) | 一种打破葡萄冬芽休眠和使果实提前成熟的药剂及方法 | |
CN104942936A (zh) | 一种桑树树皮处理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